大学物理实验——表面张力系数
- 格式:doc
- 大小:109.50 KB
- 文档页数:4
大学物理实验一、万用表的使用1、使用万用表欧姆档测电阻时,两只手握住笔的金属部分在与电阻两端接触进行测量时,对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有影响,会使测量值偏小因为人体本身有电阻,两只手握住笔的金属部分在与电阻两端接触相当于并联2、用万用表测电阻时,通过电阻的电流是由什么电源供给的?万用表的红表笔和黑表笔哪一个电位高?电源内部电路提供(万用表的内部电池供给的)黑笔3、用万用表欧姆档判别晶体二极管的管脚极性时,若两测量得到阻值都很小或都很大,说明了什么?两测量得到阻值都很小,说明二极管已被击穿损坏两测量得到阻值都很大,说明二极管内部断路4、能否用万用表检查一回路中电阻值?为什么?不能,因为通电电路中测量电阻值会造成万用表的损坏。
【数据处理】(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1R = Ω 2.2R = Ω 3.U = V211()(1)kU i i U U k σ==-=-∑ V ==2∆仪最小分度值V 22U U U σ=+∆仪= VU U U U =±=( ± )V 100%UU U E U=⨯= % 二、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1、出现下列情况时,所画的等势线和电力线有无变化?(电源电压提高1倍;导电媒质的导电率不变,但厚度不均匀;电极边缘与导电媒质接触不良;导电媒质导电率不均匀) 有,电势线距离变小,电力线彼此密集 无任何变化无法测出电压,画不出等势线、电力线 等势线、电力线会变形失真2、将电极之间电压正负接反,所作的等势线和电力线是否有变化? 等势线和电力线形状基本不变,电力线方向相反3、此实验中,若以纯净水代替自来水,会有怎样的结果?实验无法做,因为纯净水不导电4、本实验除了用电压表法外还可以用检流计法(电桥法)来测量电势。
试设计测量电路。
两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电压表法优点:简单缺点:误差大电桥法优点:测量精度高缺点:复杂5、能否根据实验测出的等势线计算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什么?不能,因为等势线是定性的线条,相邻等势线的间隔表示的电势差相等,等势线间隔小的地方电场线强,电场强度大只能说明,无法定量表达三、迈克尔逊干涉仪1、为什么有些地方条纹粗,有些地方条纹细?能指出什么地方条纹最粗吗?相邻条纹间距与两平面镜到分光板近距离之差d成反比,与各条纹对应干涉光束和中心轴夹角成反比。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实验名称: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学院:管理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实验地点:基础实验大楼608 座位号:实验时间:第三周星期天下午四点开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水的表面性质,用拉脱法测定室温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2.学会使用焦利氏秤测量微小力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仪器】焦利秤,砝码,烧杯,温度计,镊子,水,游标卡尺等。
【实验原理】液体表面层内分子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得液体表面自然收缩.犹如紧张的弹性薄膜。
由于液面收缩而产生的沿着切线方向的力称为表面张力。
设想在液面上作长为L 的线段,线段两侧液面便有张力f 相互作用,其方向与L 垂直,大小与线段长度L 成正比。
即有:L F ⋅=αfα称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单位:N/m 。
将一表面洁净的长为L 、宽为d 的矩形金属片(或金属丝)竖直浸入水中,然后慢慢提起一张水膜,当金属片将要脱离液面,即拉起的水膜刚好要破裂时,则有F=mg+f 。
其中,F 为拉出时所用的力,mg 为金属片和带起的水膜的总质量,f 为表面张力。
实验中利用金属圆环,则:f=F-mg【实验步骤】1.安装好仪器,挂好弹簧.调节底板的三个水平调节螺丝,使焦利秤立柱竖直。
在主尺顶部挂入吊钩再安装弹簧和配重圆柱体.使小指针被夹在两个配重圆柱中间,配重圆柱体下端通过吊钩钩住砝码托盘。
调整小游标的高度使小游标左侧的基准线大致对准指针,锁紧固定小游标的锁紧螺钉.然后调节微调螺丝使指针与镜子框边的刻线重合.当镜子边框上刻线、指针和指针的像重合时(即称为“三线对齐”),读出游标0线对应刻度的数值L 0.2.测母弹簧的倔强系数K :依次增加 1.0g 砝码.即将质量为 1.0g ,2.0g .3.0g ,…,9.0g 的砝码加在下盘内。
调整小游标的高度.每次都重新使三线对齐,分别记下游标0线所指示的读数L1.L2,…,L9;再逐次减少1.0g 砝码.调整小游标的高度.每次都重新使三线对齐,分别记下游标。
大学物理实验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讲义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一、实验简介液体具有尽量缩小其表面的趋势,好象液体表面是一张拉紧了的橡皮膜一样。
把这种沿着表面的、收缩液面的力称为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的存在能说明物质处于液态时所特有的许多现象,比如泡沫的形成、润湿和毛细现象等等。
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焦利氏秤法(拉脱法)、毛细管法、平板法、滴重法、最大泡压法等。
本实验采用焦利氏秤法(拉脱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用秤量仪器直接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测量方法直观,概念清楚。
二、实验原理液体表面层(其厚度等于分子的作用半径)内的分子所处的环境跟液体内部的分子是不同的。
表面层内的分子合力垂直于液面并指向液体内部,所以分子有从液面挤入液体内部的倾向,并使液体表面自然收缩想象在液面上划一条直线,表面张力就表现为直线两旁的液膜以一定的拉力相互作用。
拉力F 存在于表面层,方向恒与直线垂直,大小与直线的长度l 成正比,即 F =σl式中σ称为表面张力系数,它的大小与液体的成分、纯度、浓度以及温度有关。
三、实验方法金属丝框缓慢拉出水面的过程中,金属丝框下面将带起一水膜,当水膜刚被拉断时,诸力的平衡条件是/2F mg F =+而/F l σ= 得到2F mg lσ-=焦利秤的构造如图所示,它实际上是一种用于测微小力的精细弹簧秤。
一般的弹簧秤都是弹簧秤上端固定,在下端加负载后向下伸长,而焦利秤与之相反,它是控制弹簧下端的位置保持一定,加负载后向上拉动弹簧确定伸长值。
三线对齐为了保证弹簧下端的位置是固定的,必须三线对齐,即玻璃圆筒E上的刻线、小平面镜上的刻线、E上的刻线在小平面镜中的象,三者始终重合。
在力F作用下弹簧伸长Δl,根据虎克定律可知,在弹性限度内F = kΔl,将已知重量的砝码加在砝码盘中,测出弹簧的伸长量,由上式即可计算该弹簧的k值,由k值就可测外力F四、实验内容1、确定焦利氏秤上锥形弹簧的劲度系数(1) 把锥形弹簧,带小镜子的挂钩和小砝码盘依次安装到秤框内的金属杆上。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题目: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专业班次: 姓名: 日期:2014-10-14 一、实验名称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二、实验任务(1)用砝码对硅压阻力敏传感器进行定标,计算该传感器的灵敏度,学习传感器的定标 方法。
(2)观察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并用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定律进 行分析和研究,加深对物理规律的认识。
(3)测量室温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三、实验仪器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垂直调节台、硅压阻力敏传感器、铝合金吊环、吊盘、砝码、玻璃皿、镊子和游标卡尺。
四、实验原理1.硅压阻力敏传感器的灵敏度当传感器的力臂发生形变时,硅力敏传感芯片就会把这一形变转变成电压值,有数字电压表显示出来。
在弹性范围内,力臂的形变与挂钩所受的力成正比,而硅力敏传感芯片的输出电压与力臂的形变成正比;也就是说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挂钩上所受的力成正比,其比值称为传感器的灵敏度,即F ∆•=∆B U2.实验的基本构思与原理在实验中,将一个金属圆环固定在传感器上,该环浸没于液体中,当把圆环渐渐从液体中拉起时,金属圆环会受到液体表面膜的拉力作用。
表面膜拉力的大小为()()απππαα212122D D r r l f +=+=∆=式中D1、D 2分别为圆环外径和内径,α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在液面拉脱的瞬间,这个表面膜的拉力消失。
因此,金属圆环拉脱瞬间前后传感器受到的拉力差为()απ21D D f += (1)并以数字式电压表输出显示为()B U U f /21-= (2)式中U1为吊环即将拉断液体柱前一瞬间数字电压表读数值,U2为拉断时瞬间数字电压表读数,B 为力敏传感器的灵敏度。
由(1)(2),我们可以得到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为()()[]2121/U D D B U +-=πα (3)因此,只要测量出(U1-U2),B,D1和D2,就能得到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α。
五、实验操作步骤1.力敏传感器的定标每个力敏传感器的灵敏度都有所不同,在实验前,应先将其定标,步骤如下:(1)打开仪器的电源开关,将仪器预热。
实验二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一)用毛细管法测定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二)掌握读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器材读数显微镜(1台)玻璃毛细管(1支)精密温度计(1支)洗耳球(1只)培养皿(1只)吸水纸(1张)毫米分度尺(1支)木支架(1只)三、实验原理与仪器使用(一)毛细现象与表面张力系数将很细的玻璃管插入水中时管内液面会升高;而将玻璃细管插入水银中时,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这种润湿管壁的液体在细管内升高,不润湿管壁的液体在细管内下降的现象称为毛细现象。
如图2—1所示表示润湿情况下的毛细现象。
实验与理论都证明,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或下降的高度为:式中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即垂直作用于液面上单位长度直线段两侧的表面张力。
单位为牛顿/米。
不同的液体不同,同一种液体的数值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减小。
称为接触角,为锐角,表示细管内液体表面形成凹弯月面,液体在管内上升,h为正值,如图2—1所示。
为钝角,表示细管内液体表面形成凸弯月面,液体在管内下降,h为负值。
水与玻璃间的约为8度。
为液体的密度,水在不同温度下值不同,可从讲义后面的附图曲线中查出。
g为重力加速度,南京地区的g=9.7944米/秒2。
r为毛细管内半径,D为其直径。
式2—1可变换为:通过测量h、D,可计算出值。
(二)读数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方法读数显微镜可用于测量微小物体的长度,其精确度为0.01毫米。
读数显微镜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即观察部分和读数部分。
观察部分就是一架低倍显微镜。
其成像光路如图2—2所示,被观察物体AB位于物镜O的焦点之外适当距离处,物体产生的实象A1B1位于目镜E的焦点之内。
目镜再将此实象放大,在离人眼约25厘米处得到一个放大的虚象A2B2,在第一次实象A1B1的位置上,装有十字叉丝K,以便对准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进行测量。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装在镜筒内。
在使用显微镜时,测量前应先调节目镜中上下两透镜的距离(微微转动上透镜),至所见叉丝清晰为止,然后再对待测物调焦。
实验九(b)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用毛细管法)实验目的用毛细管法测液体表面的张力系数。
实验仪器毛细管,烧杯,温度计,显微镜,测高仪,纯净水银等。
实验原理 将毛细管插入无限广阔的水中,由于水对玻璃是浸润的,在管内的水面将成凹面。
已知液体的表面在其性质方面类似于一张紧的弹性薄膜。
当液体为曲面时,由于它有变平的趋势,所以弯曲的液面对于下层的液体施以压力,液面成凸面时,这压力是正的,液面成凹面时,这压力是负的,如图3-9b -1所示。
在图3-9b -2 中,毛细管中的水面是凹面,它对下层的水施加以负压,使管内水面B 点的压强比水面上方的大气压强小,如图3-9b-2中(a )所示,而在管外的平液面处,与B点在同一水平面上的C 点仍于水面上方的大气压强相等。
当液体静止时,在同一水平面上两点的压强应相等,而现在同一水平面上的B 、C 两点压强不相等。
因此,液体不能平衡,水将从管外流向管中使管中水面升高,直至B 点和C 点的压强相等为止,如图3-9b -2中(b )所示。
设毛细管的截面为圆形,则毛细管内的凹水面可近似地看成为半径r 的半环球面,若管内水面下A 点与大气压的压强差为Δp ,则水面平衡的条件应当是θγππcos 22r r p =∆ (3-9b -1)式中r 为毛细管半径,θ为接触角,γ为表面张力系数。
如水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为h ,则gh p ρ=∆式中ρ为水的密度。
将此公式代入式(3-9b -1),可得θγππρcos 22r r gh =θργcos 2ghr = (3-9b -2) 对于清洁的玻璃和水,接触角θ近似为零,则 ghr ργ21=(3-9b -3) 测量时是以管中凹面最低点到管外水平液面的高度为h ,而在此高度以上,在凹面周围还有少量的水,因为可以将毛细管中的凹面看成为半球形,所以凹面周围水的体积应等于(πr2)r -)34(213r π=331r π=)(32r r π, 即等于管中高为3r 的水柱的体积。
实验4—4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表面张力系数是表征液体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在表面物理、表面化学、医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影响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液面的性质、液体的温度、液体中杂质的含量等。
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拉脱法、毛细管法等。
作为教学实验,拉脱法有明显的优点:直观,它直接测量拉力、固体与液面接触长度,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物理概念。
但传统的拉脱法仪器稳定性差,重复性差。
本实验采用圆环形吊体和微力学传感器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实验的准确度。
【实验目的】1. 了解应变电阻效应。
2. 了解传感器弹性元件应变与载荷的线性关系。
3. 了解应变片传感器组成测量电桥的方法。
4. 学会用测力传感器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实验原理】1. 表面张力 液体表面是指厚度为分子吸引力有效半径(约910 m )的薄层,称为表面层。
如图4-4-1所示,处于表面层内的分子较之液体内部的分子缺少了一半与它相吸引的分子(液面上方的气相层的分子很少),因而出现了一个指向液体内部的吸引力,使得表面层分子有向液体内部收缩的趋势。
从能量的角度看任何内部分子要进入表面层都要克服这个吸引力而作功,表面层有比液体内部更大的势能即表面能。
所以,液体要处于稳定状态,液面就必须缩小,致使液面好象是一个张紧的膜。
这种处于液体表面,并使表面有收缩倾向的力,叫液体的表面张力。
如图4-4-2所示,假想在液面上划一条分界线AB ,表面张力就表现为直线两旁的液面以一定的拉力相互作用。
拉力F 与1F 存在于表面层,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都与液面相切,与分界线AB 垂直。
表面张力的大小F 与线段AB 的长度l 成正比,即图4-4-1 液体分子受力分析 图4-4-2表面张力大学物理实验72 F l α=, (4-4-1)上式中,α称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2. 圆环拉脱法测量表面张力系数 如图4-4-3所示,将一表面洁净的金属薄圆环(外径为D ,内径为d )竖直浸入液体,然后轻轻提起。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题目: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专业班次: 姓名: 日期:2014-10-14 一、实验名称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二、实验任务
(1)用砝码对硅压阻力敏传感器进行定标,计算该传感器的灵敏度,学习传感器的定标 方法。
(2)观察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并用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定律进 行分析和研究,加深对物理规律的认识。
(3)测量室温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三、实验仪器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垂直调节台、硅压阻力敏传感器、铝合金吊环、吊盘、砝码、玻璃皿、镊子和游标卡尺。
四、实验原理
1.硅压阻力敏传感器的灵敏度
当传感器的力臂发生形变时,硅力敏传感芯片就会把这一形变转变成电压值,有数字电压表显示出来。
在弹性范围内,力臂的形变与挂钩所受的力成正比,而硅力敏传感芯片的输出电压与力臂的形变成正比;也就是说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挂钩上所受的力成正比,其比值称为传感器的灵敏度,即
F ∆•=∆B U
2.实验的基本构思与原理
在实验中,将一个金属圆环固定在传感器上,该环浸没于液体中,当把圆环渐渐从液体中拉起时,金属圆环会受到液体表面膜的拉力作用。
表面膜拉力的大小为
()()απππαα212122D D r r l f +=+=∆=
式中D1、D 2分别为圆环外径和内径,α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在液面拉脱的瞬间,这个表面膜的拉力消失。
因此,金属圆环拉脱瞬间前后传感器受到的拉力差为
()απ21D D f += (1)
并以数字式电压表输出显示为
()B U U f /21-= (2)
式中U1为吊环即将拉断液体柱前一瞬间数字电压表读数值,U2为拉断时瞬间数字电压表读数,B 为力敏传感器的灵敏度。
由(1)(2),我们可以得到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为
()()[]2121/U D D B U +-=πα (3)
因此,只要测量出(U1-U2),B,D1和D2,就能得到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α。
五、实验操作步骤
1.力敏传感器的定标
每个力敏传感器的灵敏度都有所不同,在实验前,应先将其定标,步骤如下:
(1)打开仪器的电源开关,将仪器预热。
(2)在传感器梁端头小钩中,挂上砝码盘,调节电子组合仪上的补偿电压旋钮,使数字电压表显示为零。
(3)在砝码盘上分别加0.5g、1.0g、1.5g、2.0g、2.5g、3.0g等质量的砝码,记录相应这些砝码力F作用下,数字电压表的读数值U。
2.环的测量与清洁
(1)用游标卡尺单次测量金属圆环的外径D1和内径D2。
(2)环的表面状况与测量结果有很大的关系。
实验前应将金属环状吊片在NaOH溶液中浸泡20-30秒,然后用净水洗净。
3.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①将金属环状吊片挂在传感器的小钩上,调节升降台,将液体升至靠近环片的下沿,观察环状吊片下沿与待测液面是否平行。
如果不平行,将金属环状吊片取下后,调节吊片上的细丝,使吊片与待测液面平行。
②调节容器下的升降台,使其渐渐上升,将环片的下沿部分全部浸没于待测液面,然后反向调节升降台,使液面逐渐下降。
这时,金属环片和液面间形成一环形液膜,继续下降液面,测出环形液膜即将拉断前一瞬间数字电压表读数值U1和液膜拉断后一瞬间数字电压表读数值U2。
重复测量6次。
将实验数字代入公式(3),求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
六、实验数据表格及处理
力敏传感器定标
水的表面张力系数测量
力敏传感器定标
物体质量m/g 0.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物体重力G/10-3N 4.9 9.8 14.7 19.6 24.5 29.4 34.3 输出电压U/mV
12.6
27.9
41.3
53.8
66.4
80.2
93.8
由图表可以得到传感器的灵敏度为B=2.7208V/N
m /N 1002.696
6
543213-⨯=+++++=
ααααααα,通过查询资料知道纯净水在
27℃和25℃时的张力系数分别为71.83
-10⨯N/m 和72.03
-10⨯N/m 。
七、实验结论
本实验在常温下进行,采用了拉脱法测量水的表面张力系数,由于实验使用的是自来水,参杂了一些表面活性物质,使得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变小,与资料数据有一定出入,故排除实验操作的绝对误差,在相对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本实验测定了水的表面张力系数α=m /N 1002.693-⨯。
八、实验误差分析
① 定标时,由于砝码盘的晃动使得传感器受到大于砝码盘(含砝码)重力的力,导致定标时测得的灵敏度变大,最终使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量结果变小。
② 如果吊环不水平,则会导致吊环在上升的时候,水膜不是同时破裂,实际作用在吊环的作用力只有吊环周长的一部分,这会导致最后测得的结果偏小。
③ 在观察水膜破裂前后电压变化的时候,如果吊环上升过快,传感器尚未显示出最大电压值时水膜已破裂,这样也会造成最终测量结果偏小。
④ 实验使用的不是纯净水而是自来水,故实验本身已不具备高精确性。
九、实验思考题
1.测量前为什么要对整机进行预热?
答:仪器元件通电工作时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产生温度变化,在实验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所产生的技术参数变化的误差越小越好,而电子元件在通电工作一段时间后,它的各项参数就基本可以稳定了,这时进行电子测量是最精确的。
所以,精密的电子测量仪器都需要通电预热时间的。
2.要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实验中的哪几个步骤最为关键?你为做好这几步骤的测量采取了什么措施?措施是否奏效?你认为是为什么?
答:a.力敏传感器定标之前应先调零,待电压表输出稳定后再读数。
b.砝码应轻拿轻放,避免砝码盘晃动,这样传感器受到的力才会等于砝
码重力。
c.实验仪器应先预热,这样会减小仪器元件温度变化带来的误差。
d.吊环必须保持水平,缓慢旋转升降台,避免水晃动。
这样会使得整个
水膜一次性脱离吊环,得到水膜的最大张力。
我在实验中通过反复调整吊环水平姿势并观察其脱离水膜的过程,直到水膜和吊环一次性脱离。
e.传感器电压示数从最大值开始减小时,应减慢升降台的下降速度,仔
细观察水膜脱离那一瞬间的电压差,并记录下来。
3.如果金属圆环不清洁、水不够纯净,将会测量带来什么影响?所测α值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答:水不够纯净或参杂了杂质,都会使得测量结果偏大或偏小。
若参杂了表面活性物质或者表面张力系数更小的液体,则会使得水膜的张力变小,测的结果自然也变小;反之参杂了表面非活性物质或者张力系数较大的液体,就会使得测量结果偏大。
4.你认为该试验在那些地方还可以改进,怎样改进?
答:首先实验可以采用纯净水来做,这样会使得实验更具精确性;然后实验仪器也要尽量洁净,以免使得纯净水参杂;吊环还可以使用绳子来拉起,这样更容易保证吊环水平,实验更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