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化学水的净化
- 格式:pptx
- 大小:1013.48 KB
- 文档页数:20
初中化学实验水的净化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学到水的净化方法,了解净水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蒸馏水、脱氧剂、活性炭、净水器、净水壶等。
实验步骤:
1. 将蒸馏水倒入实验器皿中。
2. 将脱氧剂加入蒸馏水中,并搅拌均匀。
3. 将活性炭加入蒸馏水中,轻轻搅拌。
4. 将净水器接通电源,将蒸馏水通过净水器过滤。
5. 将净水壶中盛放适量蒸馏水,煮沸后待冷却。
6. 将处理后的水与未处理的水进行比较,观察其颜色、味道和透明度的差异。
实验结果:经过脱氧、活性炭吸附和净水器过滤等处理后,蒸馏水的颜色更清澈,味道更纯净,透明度更高,符合饮用水的要求。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净水的重要性,学会了净水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重饮用水的质量,确保身体健康。
初中化学水净化教案
教学内容:水的净化方法及原理
教学目标:
1. 了解水的净化方法及原理;
2. 掌握水的净化实验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水资源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水的净化方法及原理
教学难点:掌握水的净化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准备:小黑板、粉笔、实验器材(燃烧器、试管、滤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简要介绍水的净化方法及其重要性,引导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进行思考。
二、理论讲解(10分钟)
1. 讲解水的净化方法:过滤、沉淀、消毒等;
2. 分析水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 探讨水资源的保护意义。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1. 过滤法净化水:将一杯浑浊的水倒入试管中,用滤纸和漏斗进行过滤,观察水的变化;
2. 沉淀法净化水:加入少量氯化铁,观察水中的沉淀产生;
3. 消毒法净化水:使用燃烧器对水进行消毒,观察水的变化。
四、总结(5分钟)
1. 总结水的净化方法及其原理;
2. 强调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情况,并提交反思。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水的净化方法及其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激发了他们爱护环境,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同时,实验操作使学生动手操作,更好地理解了水的净化过程,提高了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第四单元课题2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201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2“水的净化”的教学内容。
“水的净化”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身边的化学物质”模块下的重要内容,是“化学与社会发展”模块中重要的关注对象。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中,以自然界的水、自来水、纯水的不同引入水的净化问题,主要围绕水中不溶性杂质的去除展开对过滤原理、过滤操作、过滤材料替代的探究,同时介绍了活性炭吸附、硬水与软水的检验、硬水软化等内容,使学生认识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常见净水方法,将学生认识水的视角从社会转入化学学科。
二、学情分析水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在本课开始之前,学生对饮用水的来源有一定的认识,对水污染也有一定的了解,并知道一些净化水的方法。
经过前置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
本课题与生活联系紧密,能增强学习体验感。
如果将部分家庭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后再利用,便可实现在生活中节水的目的。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及其应用的基础操作,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对“物质分离与提纯”的认识随初、高中相关主题知识(液态空气中分离氧气、水的净化、海水晒盐、粗盐中难溶性及可溶性杂质的去除、海带中提取碘、研穷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等)的学习逐渐丰富和完善。
本节内容可基于净水方法综合实践应用实现其所承载的系统“物质分离与提纯”思路的呈现与培养。
三、素养目标(即教学与评价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知道过滤操作的目的,掌握过滤操作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了解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掌握硬水的危害及硬水的软化方法;了解蒸馏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2.了解物质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认识对比思想在实验探究的重要作用,初步体会利用物质性质差异对物质进行分离、提纯的思路和方法,巩固必备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水的净化一、教学目标:1、掌握水的净化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2、了解纯水和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3、通过对净化过程的参与,感受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过滤的操作要领以及注意事项,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三、教学难点:过滤操作的要领以及注意事项。
四、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从生活中看到有哪些水提问?哪些是纯净水,哪些是混合物?从生活经验认识到自然界的水能不能直接饮用,引导学生认识到要经过处理,从而引出书中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接合书上知识得出结论:(板书)天然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自来水。
从自来水净化过程,引出本节课要讲内容:水的净化方法(板书)方法原理作用沉淀使不溶性杂质与水分离除去不溶性杂质。
过滤液体与不溶性杂质分离除去不溶性杂质。
在讲过滤时引导学生探究过滤的操作:(板书)结合试验操作过滤操作要领原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加快过滤速度二低:(1)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
防滤纸破损,也便于观察液面。
(2)液面边缘低于滤纸边缘。
防液体从滤纸与漏斗间隙流下起不到过滤作用。
三靠:(1)过滤液体烧杯紧靠玻璃棒。
防液体洒落到漏斗外。
(2)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
防捅破滤纸。
(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防液体溅出。
问题:如果过滤后的水有异味或有色怎么办?化学上用另一种净水方法:吸附:原理:利用活性炭吸附性除去一些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除去色素和异味作用:除色素和异味,还有一些可溶性和不可溶性杂质。
问题:过滤过后的液体是纯净水吗?生活中的自来水烧开后锅底会用什么?(锅垢)证明水中还有许多可溶性杂质,这种水化学上叫什么呢?引入硬水、软水。
硬水:溶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量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硬水和软的检验:(1)操作: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成有等量的软水和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再现。
(2)鉴别方法:较多泡沫的是软水;泡沫较少,较多浮渣的是硬水。
硬水危害:(书本)硬水软化方法:(1)生活中:煮沸(2)实验室:蒸馏。
水的净化方法一、自来水厂净水过程1. 水的净化要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①除去不溶性杂质;②除去可溶性杂质;③除去有毒物和有害细菌。
2. 流程: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注意:①该过程中只有“消毒”是化学变化,“沉淀”、“过滤”、“吸附”均为物理变化。
②有些不溶性杂质很细小,仅靠自身重力很难沉降,加入絮凝剂可以促进不溶物沉淀。
明矾[KAl(SO4)2·12H2O]就是一种常见的絮凝剂。
③沉淀、过滤、吸附也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④经沉淀、过滤、吸附处理后的水并不是纯水,仍含可溶性杂质。
二、过滤用于分离固液混合物的方法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说明: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目的:防止液体溅出),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目的:防止戳破滤纸),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目的:防止滤液溅出)。
注意: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无法除去可溶性杂质。
三、吸附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在净水过程中起吸附作用,该过程为物理变化。
用具有吸附作用的固体过滤,不仅可以滤去不溶性杂质,还可以吸附一些可溶性杂质,除去颜色和气味。
这是市场上出售的使用活性炭的净水器的净水原理。
简易净水器示意图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四、蒸馏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原理: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先蒸发,再冷凝,实验室常用的蒸馏装置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注意:水的净化方法通常包括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
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蒸馏、吸附、过滤、沉淀。
沉淀和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吸附还可以除去部分可溶性杂质、去除颜色和异味,蒸馏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
综合运用以上四种方法净水效果更好,操作顺序为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解题时要针对水中所含的不同杂质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
五、硬水与软水硬水软水定义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用肥皂水区分硬水软化法生活中:煮沸实验室中:蒸馏六、例题例题某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制成自来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初中化学水的净化教案
主题:水的净化
年级:初中
时间:45分钟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理解水的净化的重要性;
2. 掌握水的净化方法及原理;
3. 认识水的净化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问答或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对人类的重要性是什么?如果水受到污染,对人类会有什么影响?
二、概念讲解(10分钟)
1. 教师简要介绍水的净化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教师讲解水的净化方法,包括过滤、沉淀、消毒等;
3.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净化方法的原理。
三、实验展示(15分钟)
教师通过实验展示不同净化方法的效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水的净化过程。
四、讨论交流(10分钟)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各种净化方法的原理、优缺点,讨论如何选择适合的净化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净化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分析水污染的原因及对策。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调查家庭用水的来源及净化措施,并写一份关于水的净化方法及作用的小结。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水的净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了解了不同净化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认识到水的净化对健康和环境的重要性。
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爱护水资源,保护环境。
水净化的常用方法
水的净化方法: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1.静止沉淀:利用难溶物的重力作用沉淀于水底,这样的净化程度较低
2.吸附沉淀:加明矾絮凝剂使悬浮物凝聚沉淀
3.过滤:分离不溶液体的固体和液体
4.吸附:用活性碳等物质出去有臭味的物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
5.蒸馏:利用液体的沸点不同分离液体混合物。
水净化效果由低到高是静置、过滤、吸附、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是活性炭
例3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过滤操作示意图。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B,C,
D。
图中有处错误,说明改正方
法:。
(2)该学生在过滤操作实验时,发现经过滤的液体仍然有浑
浊现象,请你帮他找出造成此现象的两种可能的原因。
思路解析: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简单地可以总结为“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是指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其间不能留有气泡;“二低”是指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的上沿;“三靠”是指上面的烧杯口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下端靠在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管口靠在下面烧杯的内壁上。
答案:(1)铁架台铁夹烧杯漏斗2待过滤的液体应用玻璃棒引流;漏斗的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2)①滤纸已破;②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初中化学水的净化教案及反思
主题:水的净化
目标: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了解水的污染及净化方法。
材料:
1. 污染水样(可以是脏水、含有颜色的水等)
2. 砂子
3. 活性炭
4. 滤纸
5. 漏斗
6. 试管
步骤:
1. 将污染水样倒入一个装有砂子和活性炭的容器中。
2. 用漏斗和滤纸将水从容器中过滤出来,收集净化后的水样。
3. 将收集到的水样倒入试管中观察。
问题:
1. 为什么要用砂子和活性炭进行净化?
2. 净化后的水样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3. 有没有其他净化水的方法?
反思: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对水的污染和净化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
结合更多的实例和案例,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爱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同时,作为老师,需要在课前做好实验准备工作,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让他们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法。
希望通过这样的
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章自然界中的水第2节水的净化学习目标1、了解并掌握水的净化流程2、掌握过滤操作的方法及所用仪器3、掌握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4、学会区分硬水和软水5、硬水软法的方法知识集结知识元软硬水知识讲解一.硬水和软水1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2区分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3.3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蒸馏.煮沸。
例题精讲软硬水A.活性炭可将硬水软化B.蒸馏可除掉水中所有杂质C.肥皂水可区分硬水软水D.重庆地区也存在缺水问题【解析】题干解析:A、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除去色素和异味等,不能减少钙镁离子化合物的量,不能使其软化,故A错误;B、蒸馏是把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故B正确;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C正确;D、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不到全球水储量的l%,而且分布极不均匀,重庆地区也存在缺水问题,故D正确.例2.2016年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水与就业”,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A.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C.地球表面的淡水资源非常丰富D.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除去所有杂质【解析】题干解析: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A错误;B、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为软水,泡沫少的为硬水,故B正确;C、地球表面的70.8%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并不丰富,故C错误;D、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可除去水中难溶性的杂质,但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故D错误.例3.下列方法不能用于鉴别蒸馏水和硬水的是()A.加热蒸发B.加肥皂水C.测导电性D.观察颜色【答案】D【解析】题干解析:A.加热蒸发,无变化的是蒸馏水,有白色固体的是硬水,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加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蒸馏水不导电,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蒸馏水和硬水都无色,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水的净化知识讲解二.水的净化(1)步骤: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吸附---消毒(2)过滤:过滤可以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初中化学水的净化——过滤、吸附、蒸馏,这都是您必须要掌握的
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
原水-加絮凝剂-反应沉淀-过滤池-活性炭吸附池-清水池-投药消毒-用户
3、净化水的方法(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方法是蒸馏;
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沉淀-包括静置沉淀、吸附沉淀(明矾做絮凝剂)明矾用于净水的原理是: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吸附杂质,使其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3)过滤:过滤操作是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性固体的一种方法。
过滤操作图
仪器: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2)个、漏斗、玻璃棒
注意事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口靠玻璃棒、玻璃棒靠三层滤纸、漏斗尖端靠烧杯内壁。
(4)吸附: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的作用:不仅可以滤去其中的不溶
性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
市场上出售的净水器,有些就是利用活性炭吸附、过滤水中杂质的
(5)蒸馏
蒸馏装置图
注意事项:
冷凝管下端进水、上端出水,这样水流方向的优点:使被冷凝的物质被冷却的温度最低,使被冷凝的物质从温度最低点流出,冷凝效果更好。
蒸馏瓶中加入几粒沸石的目的: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
蒸馏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支管口处是为了测定水蒸气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