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数据图表与分析》说课稿
- 格式:ppt
- 大小:2.68 MB
- 文档页数:22
第五课用图表分析数据——说课稿泾源高级中学马庆珍【教村内容分析】《用Excel制作统计图表》是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宁夏教育厅教研室编著,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八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第6节《数据分析和管理》第2课时“使用数据图表”的内容。
在生产、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领域中,有很多的数据信息需要分析和处理,如气象分析、学习成绩的统计分析等等。
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学会对数据进行初步的、合理的分析和管理。
《用Excel制作统计图表》从教材内容上看似容易,但对教师来说,课堂实践操作中对教材的把握程度比较难,既不能单纯的将学习任务设置为技能的训练,也不能忽略技能训练而片面拔高加深教材内容,进入复杂数据图表的分析层面,为此,教师需要切实把握好教材的方向,既要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还要重视将学生从技能的训练引导到合理的使用图表分析数据的方法与策略的培养方面,让学生对“为什么要学习制作图表?”、“怎样制作图表?”“制作图表能干什么?”能够有一个简单而清楚的认识。
为学生在今后对数据进行分析与管理道路上点燃第一盏照明灯。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材利用“做一做”作为学习引导(教学中老师处理为四个人为一组的自主与协作学习),通过学生的小组操作练习,使学生学会利用图表向导制作柱形图表的方法。
教材中的“金钥匙”、“小博士”介绍了建立数据图表的技巧,通过这些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试试看”为学生练习建立数据图表提供了操作任务,教材以此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据图表建立方法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数据、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学习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相关数据在Excel中的建立数据表格,并能创建相应的图表。
2.通过对Excel图表的学习,理解并掌握图表(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类型的选择。
过程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等方法,掌握表格的建立、图表的创建。
2.通过在项目活动中的学习,学会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让数据生动起来——《Excel数据的图表呈现》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让数据生动起来”——《Excel数据的图表呈现》,主要分为四个方面来说课,分别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
一、说教材1、本节课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内容选自《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的第三章第二节《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第四部分,属于信息素养中信息加工范畴的内容,信息加工的内容有文本信息加工、表格加工和多媒体信息加工,是信息素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
本节内容又是表格加工中的重点,另外也为以后学习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奠定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材处理本节课要求学生首先掌握制作图表的方法,然后再对图表进行分析,学生对图表的制作还比较陌生,为此我增加了两个操作实例,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制作图表,更有利于对图表进行分析。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并形成报告。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能够用合适的图表来表示数据,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情感目标: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团结协作的作风,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有所用”的快乐。
4、重点难点重点:1)、图表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2)、图表的分析及应用。
图表的制作是本节课的基础,制作好图表才能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分析和应用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依据,所以确定为重点。
难点:1)、数据源、图表类型、图表选项的选择与修改。
2)、运用有效的图表来表示数据,并对图表数据进行分析。
学生通常会在数据源选择、图表修改上遇到问题,以及不会用合适的图表来表示数据,所以确定他们为难点。
二、说教法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我注意更新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化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
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重点、难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1、先学后教,“兵”教“兵”先学,就是让学生自学,尝试独立操作;后教,是根据学生自学效果,教师进行精讲、点评,并尽量让学生去“教”;“兵”教“兵”,就是让学生充当小教师角色,自学得较好的学生操作给其他学生看,通过示范,在学生间起到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达到共同进步。
Excel电子表格中《数据处理》说课稿信息技术系贾遂民各位专家和老师们:我今天要说课的题目是Excel电子表格中《数据处理》一节,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阐述这堂课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1)本教材是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十一五”规划教材。
(2)Excel是第5章办公软件的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一种以“表格”形式管理和分析数据的软件(3)本节内容主要讲解怎样对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这个知识点在办公自动化中应用广泛,也是Excel数据应用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因此,无论是从教材编排来看,还是从实际需要来看,本节的内容都非常重要。
2.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让学生明确在电子表格中数据处理的重要性,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1)数据清单的概念(2)数据的排序和筛选。
(3)数据的分类汇总(2)能力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对实际问题进行处理。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本课程的热爱。
3.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教材的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
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数据的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难点是数据的高级筛选和数据的分类汇总。
二、教法和学法教法:本节课以“案例讲解—演示—实践”为主线,通过“讲解——观察—总结归纳—实践”的程序,过渡到知识应用和练习。
实现对每个知识点的认识理解和记忆,最后达到熟练应用。
学法:(1)采用多媒体互动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头脑中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少讲、精讲、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数据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
既有利于学习新东西,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强调实际应用的讲述和数据处理问题的分析,通过对知识的巩固,消化和运用,通过讲练结合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Excel图表处理》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让数据生动起来”——《Excel图表处理》。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媒体、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Excel图表处理》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字处理和表处理》中的内容。
这个小节我分为5个课时,内容分别为:word字处理、Excel基础操作、公式函数、排序筛选、图表处理。
今天上的是第五课时-----图表处理的内容。
通过前面几课时的学习,学生对Excel的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学好本节课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Excel数据加工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更侧重于引导学生从如何分析问题着手,学会用恰当的图表形式呈现主题,表达意图,这也为以后学习信息集成奠定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和本课在教材中的作用地位,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三种图表的使用特点和图表的制作方法。
②能够用合适的图表来表示并分析数据形成报告,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中以任务驱动模式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以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以及相互帮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让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体验乐趣和学到新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制作图表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创新精神,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喜悦。
②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评价数据的价值观通过以上对教材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我确立本节课的重点为:(三)说重难点1、重点:①三种常用图表的使用特点,图表的制作方法②图表的分析及应用2、难点:①数据源、图表类型、数据选项的选择与修改②运用有效的图表来表示数据,并对图表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报告。
二、说学情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Excel的简单操作,但对于如何根据具体问题需求解决实际问题,还缺乏问题分析、整体规划等能力,因此要引导学生通过制作图表报告的过程,逐步利用工具软件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信息表达能力。
《数据图表与分析》--EXCEL统计图学情分析数据图表与分析学生以前在数学课上已接触过,分析的也比较具体,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加以学习,把原来手工会做的数据与统计分析用计算机来处理。
同时学生已掌握了部分Excel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了从多种渠道收集数据,规划电子表格,数据的处理与统计等内容,整体上对电子表格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EXCEL图表的作用。
2、熟练掌握利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的操作。
3、掌握图表的常用编辑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利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和图表的常用编辑方法能熟练的创建各种图表,并能对图表进行恰当的编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协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2、养成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的行为习惯,能够主动地利用所学的方法去创造性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利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的方法2、掌握图表的常用编辑方法教学难点1、创建图表(数据源的选择)2、明确图表与产生该图表的工作表数据之间的关系教学策略通过探究法、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法,展现图表数据的制作分析过程,让学生进入深层次的思考层面,培养善于观察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对于图表的制作,稍作提示,可以让学生根据“图表制作向导”的提示,一步步地自主探究学习。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交流、比较、互相帮助,并进行总结,通过设计一些图表的编辑任务,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图表制作过程中的一些选项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统计数据描述方式的多样性师:呈现统计数据有三种方式(文字、表格、图表)。
师:请说明三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优势。
生:回答(略)统计图。
(出示本课主题)数据图表与分析--EXCEL统计图(把信息技术课与学生的数学知识整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我们信息技术的学习可以快速高效的解决我们数学知识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知到两门不同的课上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同样的问题,从中体会到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的优势,但我们又离不开数学课基础知识的学习。
《数据图表与分析》教案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宫晓燕225411一、教材分析:1、地位及作用:《数据图表与分析》是《初中信息技术》(上册)中的第四章第四节。
图表是一种能直观地反映数据特征和趋势的表现形式,它在数据统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这决定了本节课在本章内容中的重要地位。
另外也为以后学习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奠定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导向生成柱形图、饼形图、折线图的方法,学会编辑图表的方法,并体会用Excel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图表问题的优势,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Excel的学习兴趣。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善于分析、乐于尝试、独立思考的自学品质,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3、教学重点:图表的建立与编辑。
教学难点:建立图表时数据源的选择;根据不同的数据关系合理的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
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经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已经能够简单运用所学知识对数据进行处理,而本节内容图表在初一数学中已有过接触,学生相对比较熟悉,所以更方便了我们的教学。
三、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调查2010年央视“激情广场——爱国歌曲大家唱”周艳红、江涛、冯晓泉等明星的投票情况。
2、多媒体电子教室、自制课件、将练习文件夹发送到学生桌面上3、将学生根据操作能力的强弱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四、学习方法:主要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研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通过学生熟悉的实例,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的热情,通过师生相互参与讨论,达到合作与交流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激情广场”明星调查统计情况,主要有文字描述,表格描述,图表描述。
让学生分析哪种描述方式看起来最一目了然,为什么?学生讨论并一致认为图表类型比较直观形象。
那么这样的图表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新问题自然就出来了。
通过提问,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明确了学习任务。
让图说话——《数据图表与分析》教学案例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蔡艳红一、教材分析《数据图表与分析》是2007年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第4单元第4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excel工作表的建立与编辑、公式的构建与应用、数据的排序与筛选等知识点。
本课内容从单纯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转向为学生熟悉而又乐于接受的生动的图表分析方式,在体现了EXCEL强大功能的同时,也为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已经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EXCEL中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但是这种纯文字、数字的格调让他们感觉不再新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EXCEL中的“图表”来处理数据,生动形象,学习兴趣应该会比较高,但是在图表的数据源及类型选择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工作表中的数据与图表之间的关系,体会用图表反映数据的优势,了解三种常见的图表类型及其应用范围;2、熟练掌握利用图表向导建立图表的操作,能根据所反映数据的特点合理选择图表类型,理解并掌握图表数据源的选择。
过程与方法:1、开展任务驱动学习新知,通过自主探究学习,锻炼学生恰当、自如地使用图表的能力。
2、通过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之间互评的方式,营造和谐互动的氛围,增强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以及相互协作的良好沟通习惯,和大胆实践创新的勇气。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图表向导生成图表并进行设置,正确设置合理的数据源,能根据所需反映数据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教学难点:正确设置合理的数据源,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五、教学过程六、教学反思整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性,教学预定目标达成情况良好。
我觉得有两个环节自己处理得还不错。
第一是新课导入环节。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首先从学生喜爱的快餐――麦当劳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能够尽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Excel数据图表与分析》『设计思想』一、教材情况分析《数据图表与分析》是《初中信息技术(上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第4章《数据统计与分析》第4节内容,主要完成《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信息的加工与创作”部分第四点数据加工与管理:能应用电子数表进行数据统计、处理与直观表达。
图表的应用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比较普遍,在以信息和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里,人们更需要根据大量的数据做出合理的决策。
初中生要在学会用利用图表表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并能从不同角度分析、比较图表数据,用恰当的图表直观地表达出自己对数据分析的结论和想法,养成用可靠的数据进行交流的习惯。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节是《数据与统计分析》一章的最后一节,教学对象是初中七年级学生,数据图表与分析学生以前在数学课上已接触过,分析的也比较具体,本节课主要要让学生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加以学习,把原来手工会做的数据与统计分析用现代化的计算工具(计算机)来加以处理。
同时学生已掌握了Excel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了从多种渠道收集数据,规划电子表格,数据的处理与统计等内容,整体上对电子表格有了比较多的认识,我们可以结合起来,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学习,效果会更好。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数据描述的多样性;(2) 知道图表的常见类型和制作图表的一般步骤;(3)熟练掌握利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的操作;(4)能说出图表的常用编辑方法;(5)领悟图表与产生该图表的工作表数据之间的关系。
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文字、表格、图标的对比,学生能了解数据描述的多样性,理解建立图表的意义;(2) 通过具体实例的制作,学会根据所要反映的数据情况选择适当的图标类型来说明问题;(3) 通过学习利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的方法能熟练的创建图表,并能对图表进行恰当的编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以“奥运会的金牌数”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趣;(2) 探究制作图表,体验作品制作成功的喜悦感,拉近Excel和学生学习生活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3) 养成自主学习、互相协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E xcel数据分析图表化说课稿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满族中学邱柏林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河北大学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第三章"电子表格第5节Excel数据图表制作",以数据处理见长的excel在数据与图形完美的结合中显示出完全不同的韵味,作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它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更能体现编者的意图。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八年级学生在学习了Excel有关数据处理的知识,掌握对Excel的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为什么使用图表,怎样创建图表以及如何利用图表进行问题的分析。
二、教学设计思路分析本节课教学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展示,协作互助。
在设计任务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接受能力的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提出恰当的基础目标、发展目标和开放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具有一定容量、一定梯度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水平来选择能够完成的任务。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和技能目标:①掌握图表的建立方法,理解在excel中图表显示分析结果的优势;②了解几种常见的图表类型。
③能够通过自主探究来学习图表基本的建立、编辑。
2、过程和方法: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以任务驱动为主,培养乐于合作、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的习惯,学会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相互协作的良好沟通习惯和大胆实践创新的勇气。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利用图表向导建立图表;2、根据实际问题来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教学难点】1、数据源的选择;2、图表类型的选择。
五、教法学法分析1、教法分析:对比引入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探究法、分层练习法。
2、学法分析:本节课主要以主体性教学策略(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任务驱动策略、自主探究策略、合作学习策略、分层推进等策略完成教学。
《excel数据图表与分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数据图表与分析》是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数据统计与分析》第十节内容,也是本章最后一节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围绕EXCEL图表这个主题展开。
图表功能是EXCEL中的最常用,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在分析数据方面的地位也十分重要。
图表的学习在整个Excel的学习中是个重难点。
建立图表并不难,难点在于学生对于图表类型的选择,源数据的选择,如何判断系列是产生在行还是列以及图表选项的理解。
二、学生分析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他们对于Excel的表格数据已经有了一定的统计和处理能力,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计算工作,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数据进行处理。
对于图表在其他的学科也有类似的接触,老师在本节课应该更深入的带领学生探讨图表的应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饼图、折线图、柱形图、条形图的用途和选择关键词;②学会在EXCEL中插入图表,理解并掌握源数据的选择、利用图表选项修改图表的操作;2.过程与方法①根据实际需求,结合要反映的数据特点,准确选择图表类型;②通过制作图表,呈现数据特点和变化趋势,让学生联系生活,围绕生活中热点话题--雾霾,引导学生发现其问题,并最终利用图表去反映雾霾背后的数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对图表的学习兴趣和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求知欲望。
②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团队合作意识。
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保护环境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常见图表类型的用途和选择;excel数据图表的创建方法。
2.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图表类型;制作图表的过程中,准确选择数据区域,利用图表选项修改图表。
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讲授法、演示法。
华师版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电子表格中图表的制作与分析华师版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电子表格中图表的制作与分析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华师版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电子表格中图表的制作与分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华师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二章第三节的部分内容。
本课主要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学习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制作图表、分析图表。
2、教学目标基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的教学理念,根据课程标准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1)能举例描述柱形图、饼图、折线图的特点及使用范围。
(2)会制作图表,并对图表进行分析。
●技能目标(1)能够熟练操作电子表格软件制作图表,并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2)初步认识分析数据的重要性,体会图形化表示数据的优势。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分组、协作、亲自实践、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图表样式选择及图表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图表数据的分析及应用。
二、说教法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综合运用了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协作学习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交流,教师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多方面的信息素养三、教学过程1、教学流程的设计:2、教学环节分析一)结合教材回顾旧知①展示学生学过的数学课本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数学中已经学过的统计图表的知识,然后提问:常见的图表有那些样式,每种图表有什么特点?②学生回答问题(柱状图、饼图、折线图)③教师展示表1(2008奥运会奖牌榜)、(中国奥运代表团奖牌情况表)、表3(中国近一年的CPI和PPI数据表),让学生回答三个表格分别用什么图表比较合适,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并指出在电子表格中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种图表样式,还有很多,比如:xy散点图,圆环图等。
数据图表与分析■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4章数据统计与分析的第4节数据图表与分析,也是最后一节课,图表的学习在整个Excel的学习中是个重难点。
建立图表的四个步骤并不难,难点在于学生对于图表类型的选择,源数据的选择,如何判断系列是产生在行还是列以及图表选项的理解。
■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Excel的表格数据已经有了一定的统计和处理能力,对于图表在其他的学科也有类似的接触,老师在本节课应该更深入的带领学生探讨图表的应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够利用图表向导选择正确的图表类型分析不同的数据。
②理解并掌握图表(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类型的选择,能根据数据内容选择相应的图表类型进行创建。
2.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②让学生体验Excel图表功能在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应用,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目标,逐渐养成自主探索的创新品质。
③激发学生参与到环保行列中来,从自我做起。
4.行为与创新游戏导入,提倡环保。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根据所分析的问题选择不同的图表类型以及源数据的正确选择2.教学难点①源数据的判断和选择。
②系列的理解。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引导、任务驱动下的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学习。
■课前准备准备了教师和学生的2套资源,从导入的Flash游戏到课件、学件等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并且跟踪了南京市2010年4月21号的整点天气实况。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本节课利用游戏导入的方式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很自然的导入了今天的课题,整节课的各个环节紧凑有序,突出了Excel图表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也有效的将这些重难点经过老师的剖析进而变的浅显易懂。
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紧紧围绕了环保的主题,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心灵更得到了一个提升。
《Excel数据图表》说课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高中版第二册的第11章第5节《数据图表》部分,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创建Excel图表以及图表的修饰与分析。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利用电子表格分析数据的方法之后,很自然地会产生渴求能否用更直观的形式展示和分析数据呢?本节课以贴近生活的实例奥运会奖牌榜图表呈现作为切入点,引出数据的另外一种表示形式:图表。
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由只会使用表格表示数据上升到会使用图表表示和分析数据,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心理特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提高了他们的操作技能。
该部分属于信息素养中信息加工范畴,是信息素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它为学生应用Excel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对数据进行形象化的表示与分析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1、学习的动机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逐步地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高中学生正处于一个迅速成长的时期,他们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决定了他们对计算机这种新鲜事物特别地感兴趣,而且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用表格表示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他们更想了解如何直观地表示数据,因此,学生对学习图表的制作、修饰和分析的内容有很高的兴趣。
2、学生的基本情况我校的学生来自农村的占半数以上,他们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比较有限,学习、使用过Excel软件的人数就更少,部分同学对计算机的认识停留在上网阶段,认为Excel图表制作具有很高技术含量,高深莫测,很难把它学好,因此以一种恐惧心理来接触这部分知识。
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把他们分成A、B两个学习小组,动手能力强的同学为A组,坐奇数编号的电脑;其他的同学为B组,坐偶数编号的电脑,让A组带动B组形成互助小组,体现了新课标的“面向全体学生”、“团结协作”、“交流共事”的合作探究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