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 压强 小结与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4.43 MB
- 文档页数:23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知识点总结9.1、压强:㈠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3、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4、大小: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至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有:F=G=mg但压力并不是重力㈡压强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3、公式: P=F/S21pa = 1N/m)4、单位:帕斯卡(pa。
1牛顿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用力切菜易切断举例:1)增大压力5、增大压强的方法: :磨刀不误砍柴功减小受力面积2) 举例 :车辆行驶要限载举例6、减小压强的方法: 1)减小压力 :铁轨铺在路枕上增大受力面积举例2)9.2、液体压强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压强的特点:2; 都有压强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液体对容器的1; 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增加而增大2;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3)在同一深度,压强越大。
越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 4)在同一深度,ghρ、液体压强的公式:P=3无关。
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质量、有关, 而与液体的体积和: 注意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度无关(深度不是高度)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
,得到压力P=F/S算出压强,再由公式gh=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Pρ F=PS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 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是相等。
应用举例: 船闸、茶壶、锅炉的水位计。
9.3、大气压强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气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第九章压强9.1 压强一、压力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指向受压物体。
3、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
通常把物体放水平表面上时,如果不受其他力,则压力 F = 物体的重力G 。
4、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二、认识压强1、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9-1-2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海绵的形变程度显示出来。
(转换法)结论:⑴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⑵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2、压强:⑴定义:把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叫做压强。
(比值法)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公式:p=F/ S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Pa或N/m2),F表示压力(单位是N),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m2)。
A、受力面积S是俩物体的共同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强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三、控制压强的大小1、增大压强的方法:a、增大压力 b、减小受力面积2、减小压强的方法:a、减小压力 b、增大受力面积9.2 液体的压强一、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作用。
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工具——微小压强计(如图9-2-2)(1)、当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高度差也越大。
(2)、使用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按压橡皮膜,U形管液面高度差不变,则装置会漏气。
(3)、不按橡皮膜时U形管液面有高度差,则要重新装配。
3、液体压强的特点⑴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⑵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⑶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⑷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初二物理下册期末压强的复习知识点总结初二物理下册期末压强的复习知识点总结初二物理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九章压强一、压强1、压力: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注意: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F =G ⑵方向: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课本P30图9.13中,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3、压强:⑴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⑵公式:p =SF 推导公式:F = PS、S=PF ⑶单位:压力F的单位:牛顿(N),面积S的单位:米2(m2),压强p的单位:帕斯卡(Pa)。
(4)应用:减小压强。
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增大压强。
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二、液体的压强静止匀速运动运动状态不变运动快慢改变运动方向改变运动状态改变液体的深度:液体中的某点到液面下的距离叫做该点在液体中的深度1、液体压强的特点:⑴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⑵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gh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密度的单位用kg/m3,压强p的单位用帕斯卡(Pa)。
压强公式p=g h 适用范围通用公式:一般固体一般液体一般思路水平面:F = Gp=SF先p= gh再F= PS 特殊思路圆柱形物体p =g h规则容器装液体:F=Gp=SF 3、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初二下册物理第九章知识点《压强》
必备的初二下册物理第九章知识点《压强》
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
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二下册物理第九章知识点《压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压强:
(1)压力:
①产生原因:由于物体相互接触挤压而产生的力。
②压力是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③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④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只有当物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4)公式:P=F/S。
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5)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1Pa=lN/m2,其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
第九章压力压强姓名:知识点一:压力1.定义: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
2.压力的三要素:(1)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力面的表面上;(2)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受力物体;(3)压力的大小: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其重力。
3.压力和重力的关系:(1)压力不是重力,压力可以由重力产生,也可以由其他力产生。
只有物体在水平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F压=G。
(245.压力的作用效果:通常使物体发生形变例题: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在承受面上静止不动,承受面在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分别是多少?6.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猜想:①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压力大小有关;②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2)试验方法:控制变量法(3)设计实验:研究对象应选择易观察形变的软质物体。
如:海绵或者沙子(4)实验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①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②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
例题: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小明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画出图丙中海绵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
(2)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 t;②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③书包要用宽的背带;知识点二:压强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2.压强的物理意义:压强是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压强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物体凹陷的越深。
3.公式:=压力压强受力面积即:FPS=4.单位:F:(N)S:(m2)P:压强(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Pa)1Pa=1N/ m2压强的常用单位:百帕(hPa)、千帕(KPa)、兆帕(MPa)单位换算关系:1hPa =100Pa;1kPa =103Pa;1MPa =106Pa5.计算压力和受力面积:F PS=、FSP=6.注意受力面积(S)指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接触面积,计算压强时面积的单位必须用m2;7.规则均匀的几何体对地面的压强可用公式P gh ρ=计算(G mg Vg Shg P gh S S S Sρρρ=====); 8.了解并感受常见的压强。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压强)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第九章压强)1.压强(P)是指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表示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
其单位是帕斯卡(Pa),还有百帕(hPa)、千帕(KPa)、兆帕(MPa)。
压强的定义式为P=F/S,其中P为压强(Pa),F为压力(N),S为受力面积(m)。
这种由定义引出来的公式叫比值定义法,速度和密度也是这样引出来的。
需要注意的是,S指受力面积,不等于表面积,也不等于接触面积。
2.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
举例来说,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为0.5Pa,而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Pa。
一颗西瓜籽平放在手上,大约为20Pa,物理意义是1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20N。
3.增大压强的方法有三种:①增大压力F,减小受力面积S;②增大受力面积S,增大压力F;③同时增大压力F和受力面积S。
同理,反过来可以减小压强。
4.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是液体具有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5.液体压强的公式为P=ρgh,其中P为压强(Pa),ρ为液体的密度(kg/m³),g为重力加速度(m/s²),h为深度(m),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的底面积、形状均无关。
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6.液体压强的规律有四点:⑴液体对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7.计算压力和压强的一般方法有两种:①对于固体,先算压力,再由P=F/S计算压强(固体放在水平面上,F=G);②对于液体,先由P=ρgh计算压强,再由F=P×S计算压力。
8.液体压力和压强的特点是:压力和压强都是标量,没有方向;液体对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知识点总结、压强:㈠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3、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4、大小: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至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有:F=G=mg但压力并不是重力㈡压强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3、公式: P=F/S4、单位:帕斯卡(pa)1pa = 1N/m2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5、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举例:用力切菜易切断2)减小受力面积举例:磨刀不误砍柴功6、减小压强的方法: 1)减小压力举例:车辆行驶要限载2)增大受力面积举例:铁轨铺在路枕上、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4)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 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注意: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无关。
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深度不是高度)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P=ρgh算出压强,再由公式P=F/S,得到压力F=PS 。
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 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是相等。
应用举例: 船闸、茶壶、锅炉的水位计。
、大气压强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气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知识点1: 压力1.概念: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指向被压的物体。
3.作用点: 作用在受力面上。
4.大小:重力和压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力, 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自然静止时, 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 有:F=G=mg。
但压力并不总等于重力知识点2: 压强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2.物理意义: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概念: 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4.公式: P=F/S , (F表示压力, S表示物体的受力面积)5.单位:帕斯卡(符号为:Pa), 1Pa = 1N/m2意义: 1Pa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6.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
举例:用力切菜等。
(2)减小受力面积。
举例:把菜刀磨锋利, 图钉的尖头, 注射器的针头等。
7.减小压强的方法:(1)减小压力。
举例:车辆行驶要限载等。
(2)增大受力面积。
举例:坦克的履带等。
知识点3: 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 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 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特点:(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3)在同一深度, 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4)在同一深度, 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液体密度越大, 压强越大。
3.公式:P=ρgh, (ρ表示液体的密度, h表示液体的深度)(1cm的水柱的压强是100Pa)4.补充:(1)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等其他因素无关。
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注意: 深度不是高度)。
(2)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 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
(3)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 必须先由公式P=ρgh算出压强, 再由公式 P=F/S, 得到压力 F=PS。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点总结第一篇: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压强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的大小和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著。
2、物体所受的大小与之比叫做压强,用字母来表示,压强的单位是,用符号来表示。
3、一粒西瓜籽平放在水平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大约为20Pa,表示的意义是的桌面上收到西瓜籽的为。
4、增大压强的方法:一是增大。
减小压强的方法:一是减小,二是增大。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1、液体由于有,所以液体对容器液体对容器也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和有关。
液体的压强可以用公式来计算。
3、液体压强计的作用是探究U形管两边的液面保持,橡皮膜受到的压力越大,两边的液面差就越。
4、上端、下端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5、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里的时,各容器种的液面高度总是的。
第三节大气压强1、。
2、大气压是由于空气受的作用而产生的,又由于空气具有方向都有压强。
3、最早测出大气压数值的实验叫实验。
1标准大气压mm水银柱=Pa。
4、大气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高度的升高,大气压会逐渐。
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Pa。
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物理学中把具有2、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
3、飞机之所以受到升力,就是飞机机翼的所决定的。
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速度,压强;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速度较,相对上方的压强就。
第二篇:八年级物理压强知识点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3)同时把F↑,S↓。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第九章压强※知识点1:压力1、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字母“ F”,单位“牛顿” 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受力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2、压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要画在受力面上,不能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3、压力的特点:①压力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的接触力,任何彼此分离的物体是不会产生压力的。
②压力是与物体形变相关联的一种弹力,压力是由于物体之间相互挤压,彼此引起形变产生的。
③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受力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4、压力与重力(参照尖P77图9-1 ,尖P78图9-2)区别:①从力的性质:压力-弹力;重力-引力。
②从力的作用点:压力作用在相互挤压的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重力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
③从施力物体:压力- 产生挤压作用的物体;引力- 地球。
④从力的方向:压力- 垂直于接触面;引力-竖直向下。
⑤从力的大小:压力- 由相互挤压发生形变的程度定;重力-G=mg。
⑥从产生原因:压力- 物体间相互挤压;重力-地球吸引。
联系:①有的压力是由重力产生的。
②只有处于水平面,且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物体,其对水平面的压力的大小、方向才跟物体自身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
但此时压力仍不是重力。
※知识点2:压强1、压强: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字母“ p”物理意义: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公式:p=F/S (F:压力,单位N;p:压强,单位“帕斯卡”“ Pa”;S:受力面积,单位“平方米”)适用于:固体、液体、气体。
受力面积:实际接触的面积。
公式变换:F=pS;S=F/p。
2、柱形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可采用:p= ρgh。
3、压力与压强压力:支撑面受到的全部垂直作用的力;和受力面积无关;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压强与受力面积有关。
衡量压力作用效果的是压强。
4、比较压强的办法压力相同时,比较受力面积;受力面积相同时,比价压力;受力面积与压力均不同时,公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