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发展的轨迹-精选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840.50 KB
- 文档页数:28
唐朝历史事件时间表
唐朝的历史事件时间表可以从六朝到太祖开始:
618年——元和三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
620年——安史之乱,李渊派韩滉击败安史军队,并将高力士节制
627年——唐玄宗登基,开启了唐朝的太平盛世
630年——中州起义,唐玄宗大破叛军,重新建立了中央集权政权
635年——唐朝末代皇帝李世民在东都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650年——李世民大征西域,统一北方各少数民族,扩大唐朝版图
684年——李治元年,李治被立为唐朝的太祖,唐太宗继位
690年——武周文治,唐太宗李世民改革法律,大力发展经济
705年——《大唐贞观十年诗歌大赛》召开,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
的新纪元
711年——唐太宗李世民启动浩大的清明运动
712年——李隆基登基,建立了安史之乱后的重建和稳定
719年——李隆基实施《开元盛世》政策,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
758年——唐开元盛世遭受波及,李淳祐开始施行“八股文”考试,建立了官方官僚体制
762年——李隆基诏令处死驸马李淳祐,开始唐朝的政治动荡
763年——李淳风登基,改革官制,维护朝廷统治
773—781年——唐太宗李亨实行权贵特权政策,使朝廷政治变得
腐败
791年——唐太宗李亨死亡,李炎即位
800年——贞观之治开始,贞观中央集权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改革
845年——王莽攻克长安,灭唐
907年——完颜阿骨打的兴元军收复长安,建立宋朝。
唐朝历史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
618年由李渊建立,定都长安(今西安)。
627年,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以后,武则天一度迁都洛阳15年以周代唐(690-705年),史称武周,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还都长安。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后,国力日趋衰败。
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
唐朝共历289年,20位皇帝。
唐朝声誉远及海外,与南亚、西亚和欧洲国家均有往来。
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唐诗、科技、文化艺术极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查看精彩图册 中文名称: 唐朝 英文名称: T ang Dynasty 简称: 唐 所属洲: 亚洲 首都: 长安、洛阳主要城市:会稽,成都,洛阳,太原等货币: 开元通宝 政治体制: 君主专制政体 国家领袖:李渊,李世民,李隆基等 人口数量:8000-9000万(755年) 主要民族:汉族、突厥、回纥 主要宗教:道教,佛教 国土面积: 1251万平方千米(669年) 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制 选官制度:科举制 监察机构: 御史台 文化形式: 唐诗,壁画,雕塑等 重要人物:房玄龄,李白,安禄山,朱温等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国号“唐”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北周八柱国之一,被封为“唐国公”,其后,爵位传至李渊。
李渊,隋朝时行宫居晋阳( 今山西太原)留守,起兵尊隋,每战必克,直入长安,在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后便以“唐”为国号。
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设京师于长安。
唐朝是一个强大而繁荣的时代。
其鼎盛时期,天宝年间,全国人口达8000万之多。
唐朝也是秦汉、隋朝以来,第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
[1]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几乎全部承袭隋朝,历代史学家常把它和隋朝合并成“隋唐”。
唐王李渊于618年6月逼隋恭帝禅位,取代隋朝,建国唐朝,设京师为长安(今陕西西安),唐高宗显庆六年后设东都洛阳,武后光宅元年(684年)改东都为神都并设北都太原,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恢复旧制。
中国唐朝历史
唐朝历史从618年唐高祖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开始,到907年后梁太祖朱温篡唐为止,共289年。
唐朝历史可以概略分成数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乱为界。
唐朝历史初唐时国力强盛,唐太宗时期国力逐渐复苏,击败强敌东突厥,唐太宗受尊天可汗,成就贞观之治。
唐高宗时期击败西突厥、高句丽等强敌,建立永徽之治。
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于690年建国周,即武周,女主政治达到高峰。
直到705年唐中宗因神龙革命而复辟,唐朝得以恢复。
女主政治直到唐玄宗继位后才完全结束。
唐玄宗时进入盛唐时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与转折,开元时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开明,威服四周国家,史称开元盛世。
到天宝时期,政治逐渐混乱,于755年爆发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中唐时,唐朝受到河朔三镇、吐蕃的侵扰、宦官专权与牛李党争等内忧外患的影响而衰退。
其间虽然有唐宪宗的元和中兴、唐武宗的会昌中兴与唐宣宗的大中暂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内忧外患。
在晚唐时因为政治腐败,爆发了唐末民变,其中黄巢之乱破坏江南经济,使唐朝经济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镇割据,唐室最后被
藩镇朱全忠控制。
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并于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
朱全忠建国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历史编辑唐朝历史从618年唐高祖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开始,到907年后梁太祖朱温篡唐为止,共289年。
可以概略分成数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乱为界。
初唐时国力强盛,唐太宗时期国力逐渐复苏,击败强敌东突厥,唐太宗受尊“天可汗”,成就贞观之治。
唐高宗时期击败西突厥、高句丽等强敌,建立永徽之治。
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于690年建国周,即武周,女主政治达到高峰。
直到705年唐中宗因神龙革命而复辟,唐朝得以恢复。
女主政治直到唐玄宗继位后才完全结束。
唐玄宗时进入盛唐时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与转折,开元时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开明,威服四周国家,史称开元盛世。
到天宝时期,政治逐渐混乱,于755年爆发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中唐时,唐朝受到河朔三镇、吐蕃的侵扰、宦官专权与牛李党争等内忧外患的影响而衰退。
其间虽然有唐宪宗的元和中兴、唐武宗的会昌中兴与唐宣宗的大中暂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内忧外患。
在晚唐时因为政治腐败,爆发了唐末民变,其中黄巢之乱破坏江南经济,使唐朝经济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镇割据,唐室最后被藩镇朱全忠控制。
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并于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
朱全忠建国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1]。
目录1唐朝开国2唐朝初期▪贞观之治▪高宗时期▪武周篡唐3盛世与动乱▪开元之治▪安史之乱▪藩镇割据4中唐时期▪德宗改制▪永贞革新▪藩镇叛乱5晚唐时期▪内乱频繁▪甘露之变▪会昌中兴▪牛李党争▪大中暂治6唐朝灭亡▪黄巢之乱▪藩镇之争▪朱温篡唐1唐朝开国编辑唐朝皇室自称出自陇西李氏,也有经史学家考证应为赵郡隆庆李氏之后,属于关陇集团之一,与北周皇室和隋朝皇室的关系密切。
其先祖为南北朝时期的李虎,他因功被封为西魏北周的八柱国家之一。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封李虎之子李昞为唐国公,后由李昞之子李渊继承爵位。
李渊受隋炀帝重用,于616年被派为太原留守,但隋炀帝对他也不放心,派王威与高君雅监督之。
隋朝在大业年间,由于隋炀帝过度使用国力与三征高句丽的失败,使得各地民变不止,史称隋末民变。
唐朝历史演变隋朝的大官僚李渊攻下长安,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626-649年在位)即位以后,迅速恢复了封建秩序,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唐帝国在经济上得到恢复,军事上也逐步强大起来,这就是历史上所做的“贞观之治”。
从唐太宗、武则天到唐玄宗开元期间的唐朝前期,全国统一,疆域辽阔,政权巩固,经济、文化都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景象。
同时也扩大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与亚非等四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唐代长安也成了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公元755年发生了“安史之乱”,唐王朝的统治从此一蹶不振。
公元874年爆发的黄巢起义,使唐朝的统治因之瓦解。
公元907年,唐王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唐王朝的强盛唐初,东突厥雄踞北方,不断南下骚扰关中地区,公元630年,唐太宗派兵击退了东突厥。
到公元646年,唐朝完全统一了大漠南北。
另外,从公元640年起,唐朝分别征服了高昌、于阗(tián)、龟兹(cí)、焉(yān)耆(qí)、疏勒等封建割据政权,统一了今新疆地区。
唐朝强盛时,拥有东临大海,西达咸海,北越贝加尔湖,南到南海的辽阔疆域。
控制的户口数最多时达到900余万户,5200余万人,成为当时世界上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文明昌盛的多民族大帝国。
边疆各族唐代建立地方性政权的少数民族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和渤海等。
各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唐代先进的经济、文化,又以自己在经济、文化上的种种创造影响着汉族。
汉族和各兄弟民族的共同努力,促进了唐代的繁荣昌盛。
经济唐初社会经济衰敝凋残,政府继续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农民得以休养生息,农业得以恢复和发展。
同时,对手工业和商业亦放松控制,促进其繁荣。
国内各族往来和对外交流频繁,又为唐代经济注入了一些新的活力。
国家较长期的统一和社会相对的安定,迎来了封建经济空前的繁荣。
国际关系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最富庶的国家之一,对其他国家有强大的吸引力。
唐朝大事年表
附录:
1、唐朝(618—907年),是中国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
618年由李渊建立,定都长安(今西安),并且设东都洛阳,武周时期洛阳神都,北都太原等陪都。
627年,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以后,武则天以周代唐,史称武周,
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政治清明,经济雄厚,军事强盛,四夷宾服,万邦来朝,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后,国力日趋衰败。
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从此中国了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共历289年,凡22帝。
唐朝声誉远及海外,与南亚、西亚和欧洲国家均有往来。
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各个民族与宗教,进行交流融合,成为了开放的国际文化。
唐诗、科技、文化艺术极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2、关中十八陵,是指埋葬在陕西省关中地区的唐朝十八位皇帝(若计女皇武则天在内则共十九位皇帝)的陵墓,分布于陕西省富平县、蒲城县、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六县,包括献陵、昭陵、乾陵、定陵、桥陵、泰陵、建陵、元陵、崇陵、丰陵、景陵、光陵、庄陵、章陵、端陵、贞陵、简陵、靖陵等十八座唐代帝王陵墓。
唐朝共22位皇帝,其中武则天与高宗合葬乾陵,殇帝李重茂葬于武功西塬,昭宗和陵在今洛阳偃师,哀帝温陵在今山东菏泽,故关中只有唐十八陵。
唐朝公元618-907年以下的时间皆为公元年•618年,李渊称帝,定国号唐,建元武德,定都长安••618年,李世民杀薛仁果,平定了西北地区••619,武德二年,俘杀李轨,平定了河西走廊,王世充废荒泰主,称帝,国号郑••619,武德二年,李世民出讨河东,收复太原并消灭留武周势力••621,武德四年,俘获窦建德,促使王世充投降••623,武德六年,太子李建成俘斩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平定了河北地区••624,武德七年,颁《武德律》,均田令,定组庸调制••624,武德七年,定官制,设三公,六省,九寺等。
••624,武德七年,一统天下。
张金树降唐,唐军消灭了辅公示石势力,一统天下••626,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
秦王世民伏兵玄武门,太子、齐王被杀,李渊被迫立李世民为太子,让权于李世民••626,武德九年,李世民登基,李世民28岁••626,武德九年,渭水之盟,李世民与围攻长安的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的结盟••627,贞观元年,分天下为十道,是年,山东大旱•628,贞观二年,薛延陀首领夷男受唐封为真珠毗伽可汗,建汗庭于漠北••629,贞观三年,玄奘西行,玄奘经凉州出玉门关西行五万里赴天竺,前后十七年••629,贞观三年,以房玄龄、杜如晦为左、右仆射,以尚书右丞魏徵守秘书监••629,贞观三年,松赞干布即吐蕃赞普位••630,贞观四年,东突厥亡,李靖俘颉利可汗,东突厥亡。
同年日本遣唐使抵唐••630,贞观四年,杜如晦卒,与房玄龄同称名相,有房谋杜断之称••633,贞观七年,李淳风改造浑天黄道仪成••634,贞观八年,建大明宫••635,贞观九年,东突厥阿史那社尔附唐,景教传入唐••635,贞观九年,李靖大破图谷浑,唐立伏允孙诺曷钵为可汗••635,贞观九年,李渊病逝,享年69岁,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献陵••636,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卒,享年35岁,谥号文德皇后,葬于昭陵••636,贞观十年,府兵军府改名折冲府,以折冲都尉为长,果毅都尉为副••637,贞观十一年,房玄龄等定律武白条,刑名分二十等••637,贞观十一年,高士廉等撰《氏族志》成,又称《贞观氏族志》•639,贞观十三年,魏徵上《十渐不克终疏》••640,贞观十四年,置西周,置安西都护府•▪八月,侯君集克高昌,唐艺其地置西周。
唐朝发展的四个阶段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其历时近300年,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
唐朝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的发展成就。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唐朝的四个阶段,并分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一、初唐时期(618年-712年)初唐时期是唐朝的开端,也是唐朝的奠基阶段。
在初唐时期,唐朝经历了由仪礼之乱结束的政治不稳定时期,李渊建立了唐朝,成为唐太宗。
在他的统治下,国家逐渐统一,社会秩序得到重建,政治和经济开始恢复。
尽管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初唐时期为唐朝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初唐时期,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诗人杜甫、李白等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科技和农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造纸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农业生产的提高也为国家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盛唐时期(713年-755年)盛唐时期是唐朝的巅峰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在盛唐时期,唐朝的疆域扩张到了最大,领土面积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国力强盛,国内外形势相对稳定。
在政治上,唐玄宗继位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治理,进一步巩固了唐朝的统治地位。
在盛唐时期,唐朝的文化繁荣达到巅峰。
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众多,士人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
文学、绘画、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丰富多彩的文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享受。
盛唐时期的科学技术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如火药、印刷术等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然而,盛唐时期也面临着一些隐患和挑战。
政权的腐败逐渐加剧,士族的势力越来越大,社会阶级矛盾逐渐激化。
战乱和自然灾害的频发也给国家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三、中唐时期(756年-821年)中唐时期是唐朝的转折点,也是唐朝的分水岭。
在此期间,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内乱,对唐朝的统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唐朝政权由此开始衰落,社会秩序大乱,战乱频发,经济受到重创。
唐朝年历表及主要事迹唐代历史年表简介公元617年瓦岗军占领兴洛仓;李渊太原起兵。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隋炀帝被杀,隋亡。
公元621年李世民平定东都。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即位。
公元629年玄奘赴天竺取经。
公元630年唐灭DONG突厥。
各族君长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公元641年唐文成公主和吐蕃松赞干布结婚。
公元683年唐高宗死,武则天临朝。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
公元712年唐玄宗即位,次年任姚崇为相。
公元755年安禄山叛乱,颜杲卿、颜真卿发兵抵抗。
公元756年马嵬驿兵变。
唐肃宗即位。
公元757年张巡、许远守睢阳;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
公元762年诗人李白死。
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结束。
公元770年诗人杜甫死。
公元783年朱泚之乱。
公元805年王叔文改革(永贞革新)。
公元817年裴度、李愬想平定淮西。
公元824年文学家韩愈死。
公元835年甘露之变。
公元846年诗人白居易死。
公元874年王仙芝起兵反叛。
公元880年黄巢进长安,建立大齐政权。
公元907年朱温称帝,建立后梁。
唐朝亡,五代时期开始。
唐代历史重大事件隋朝末期,军阀割据,民不聊生。
爆发隋末农民起义。
各地的豪强眼看大隋即将灭亡,也纷纷起兵,争夺天下!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
李渊任大丞相,进封唐王。
义宁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宇文化及缢弑。
同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隋朝灭亡。
降隋恭帝为希国公,闲居长安,次年五月被害。
李渊就是唐高祖。
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长安。
而后,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三子李玄霸早夭,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唐朝建立后,李渊派李世民征讨四方,剿灭各方群雄。
李唐先是消灭了陇右的西秦霸王薛举、河西的凉帝李轨、河东的定杨王刘武周。
这样就解除了后顾之忧!当时最强大的瓦岗军头领李密,建立的西魏实力最强!并且西魏的地理位置正好阻挡李唐东进!但是李密在与王世充交战中大败,李唐得以收伏大批的瓦岗军将领,连李密也投靠了李唐!李唐实力大增.此时,占据中原地区的郑帝王世充和割据河北地区的夏王窦建德两大势力,与唐朝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这三方实力都是有机会夺取天下的强大势力。
唐代发展的4个阶段唐朝分为四个时期,即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
初唐,从到贞观23年(618—649);盛唐,从永徽元年到天宝12年(650年—766年);中唐,唐代宗大历初至唐文宗太和末(766-835),后面的为晚唐,一直到公元907年初唐,如果以重大历史事件划分的话就是从唐高祖李渊建立大唐开始到第三次玄武门之变以前。
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朝代,各方面都是一派欣欣向荣,贞观之治时期,社会虽然还没有完全繁荣,但是政治清明,百姓生活蒸蒸日上,且依靠当时独特的府兵制,唐太宗多次对外用兵,依靠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成绩,虽然是初期,武功却十分惊人。
初唐诗歌仍未摆脱陈隋时期风格,太宗李世民及周围的文人诗作浮艳柔丽,上官体绮错婉媚。
只有魏徵、王绩等少数人能自拔于流俗,但他们仍未摆脱六朝后期“采丽竞繁”的影响。
直到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才有所开拓。
盛唐,自然就是李隆基在公元713年的先天政变后完全执掌大权,改元开元开始,到公元766年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几年。
这时期是唐朝诗歌最为繁荣、成就最高的时期。
盛唐诗歌题材丰富,风格各异,有人歌颂自然,有人向往边塞,有人高歌英雄主义,有人发出失意的叹息。
众多的诗人,在浪漫的氛围中自由地创作,因此,他们的作品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形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共同营造出震撼后世的“盛唐气象”。
中唐,即是自公元766年安史之乱后,到黄巢起义结束。
中唐,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摧残,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此起彼伏,但是,唐朝毕竟有底蕴,最终唐宪宗强势削藩,迎来元和中兴。
不料唐文宗时期出现千古未有的现象,甘露之变后,宦官仇士良左右着皇帝,甚至可以随意生杀皇帝,五千年来,第一次有如此大胆的宦官。
甘露之变就是中唐和晚唐的分界线。
中唐虽然政治破碎,但是诗歌上成就也很大,白居易为首的诗人,和元稹一同倡导新乐府运动,而李贺,则如流星划过,永远的鬼才。
晚唐,自然是千疮百孔,风雨飘摇,但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和杜牧带来了唐诗最后的荣光,唐朝最辉煌的时期是李杜,最落魄的时期依然是李杜,这是天之造化。
唐朝盛世中国历史重要事件年表618年-唐朝建立唐高祖李渊成功推翻隋朝,建立唐朝,标志着唐朝盛世的开始。
626年-唐太宗即位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成为享誉史册的贤明君主。
他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推动了唐朝的繁荣。
627年-开元盛世唐太宗在位第二年,开元年间开始,这个时期被称为唐朝的黄金时代。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繁荣。
628年-唐太宗征伐东突厥唐太宗发动战争,成功征服了东突厥,确保了西北边疆的稳定。
649年-文景之治唐高宗继位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文化和教育改革政策,被称为“文景之治”。
655年-吐蕃入侵吐蕃入侵西南边境地区,唐朝与吐蕃多次交战,最终签订了和约,确保了边境地区的安全。
705年-武则天统治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对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712年-长安城修建长安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建设了许多宏伟的建筑和宫殿。
713年-唐玄宗即位唐玄宗即位,被誉为贞观之治的最后一个皇帝。
他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推动了唐朝的繁荣和富强。
715年-玄宗与杨贵妃相识唐玄宗与杨贵妃相识,后来她成为了玄宗的最宠爱的妃子,对唐朝的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742年-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动乱,导致了中央政权的分裂和国家的疲弱。
762年-唐朝对吐蕃战争胜利唐朝与吐蕃再次交战,最终取得了胜利,确保了西南边境地区的安全。
800年-安禄山之乱平定安禄山之乱是唐朝历史上最严重的政治动乱之一,唐朝将其平定,恢复了政权的稳定。
805年-崇宗即位唐宪宗即位,他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推动了唐朝的发展,使国家重新恢复了繁荣。
821年-王国维进士及第王国维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的进士及第标志着他的学术成就得到了承认和肯定。
845年-唐玄宗禁宦官唐玄宗下令禁止宦官干预政治事务,标志着唐朝后期政局的变化和衰落的开始。
907年-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时期,李渊的后裔李存勖推翻了末代君主,唐朝正式灭亡,结束了唐朝盛世时期。
中国朝代大事记——唐朝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907年藩镇将领朱温篡唐,唐朝覆亡。
早期公元613年杨玄感举兵反隋,李渊奉命镇守弘化郡。
李渊广交天下豪杰,遭隋炀帝的猜疑。
公元615年李渊调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到达龙门时击败母端儿农民起义,收编万余人击绛州贼柴保昌,降其众数万人,公元616年突厥侵犯边塞,李渊和王仁恭一同北击突厥。
李渊以少胜多打败了突厥公元617年李渊任太原留守,奉命征讨历山飞贼甄翟儿,在雀鼠谷大获全胜。
起兵反隋的队伍蜂拥而起,隋炀帝所在的江都被孤立李世民和晋阳县令刘文静密谋起兵。
裴寂以计劝李渊起兵李渊治下驻马邑刘武周发动兵变,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割据马邑而自称天子。
刘武周攻破楼烦郡,进占汾阳宫与突厥勾结,图谋南下争夺天下炀帝要提李渊到江都治罪。
李渊借口防备刘武周和突厥南下,派李世民刘文静等人募兵李渊率军三万誓师,正式起兵直趋关中。
李渊与长子建成、次子世民挥师南下,先后破守霍邑的隋鹰牙郎将宋老生、渡黄河李渊父子攻入长安。
拥立其孙代王杨侑为帝。
李氏父子完全控制了关中局势公元618年—公元626年在位:李渊(唐高祖)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禁军将领兵变杀死隋恭帝被迫禅位于李渊,李渊即皇帝位于长安,国号唐李世民攻打据有今兰州等地的薛举、薛仁果父子,西北广大地区平定公元619年唐朝用反间计,使李轨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俘杀了李轨,平定了河西走廊刘武周、宋金刚勾结突厥,攻入河东,占领太原。
李元吉、裴寂等败逃李世民出讨河东,收复太原并消灭刘武周势力。
刘武周、宋金刚逃往突厥,不久被杀公元620年李世民奉命率军东征王世充,窦建德和王世充联盟对抗李世民的军队。
公元621年在武牢关一战中李世民俘获窦建德。
促使王世充投降公元623年太子李建成俘斩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平定了河北地区公元624年高开道为其部下张金树所杀,张金树降唐。
唐朝历史大事及唐朝内容唐朝简介唐朝(Tang Dynasty,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祚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又因其政治、文化、制度等继承于隋朝并发扬光大,所以后世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
隋朝末天下群雄并起,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唐国公,晋阳留守李渊在晋阳起兵,以尊隋为名打着“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旗号起兵,每战必克,十一月就攻下了首都长安,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立其13岁的孙子杨侑为帝(恭帝),改元“义宁”,被册封为唐王,大丞相,把握了朝政。
义宁二年(618年),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后李渊便以“唐”为国号称帝。
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尊称为大唐。
“玄武门之变”后其次子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
唐高宗李治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
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
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继续李氏江山。
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经济发达,军力强盛,四夷宾服,万邦来朝,开创了经济繁荣的“开元盛世”。
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又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复振。
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
904年朱温胁迫唐昭宗迁都洛阳。
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唐朝是版图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
唐朝全盛时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一。
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
唐朝自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
南诏、新罗、高句丽、百济、渤海国和日本等周边属国在其政治体制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响。
在唐朝的前半叶,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文化先进,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大输出时期,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也给五胡十六国以来进居塞内的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统治者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诸多。
唐朝历史趋势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时期之一,从618年唐太宗李世民建立唐朝,到907年唐昭宗李晔被篡位结束,历时约290年。
唐朝的历史趋势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描述。
在政治方面,唐朝初期实行了太宗贞观之治的政策,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建立了科举制度,增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唐朝后期,政治出现了动荡,内忧外患不断,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衰弱。
经济方面,唐朝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巅峰时期。
唐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农业生产取得了重大突破,实行了农田水利、换种易地等措施,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手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手工制造业和纺织业成为唐朝经济的重要支柱。
商业蓬勃发展,唐朝时期出现了许多繁华的商业城市,如长安、洛阳和扬州等。
文化方面,唐朝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黄金时期。
唐朝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如杜牧、白居易、杜甫、王维等。
唐诗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成就,开创了五言律诗的先河。
唐朝还是佛教传播的极盛时期,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化风尚。
唐朝还在科学、医学、历法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然而,唐朝的历史趋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随着唐朝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矛盾。
政治腐败、豪强割据、外族入侵等问题相继出现,国家的统治和社会的稳定受到了严重冲击。
唐朝后期内乱不断,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总之,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而短暂的时代,其历史趋势表现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尽管唐朝在政治和战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其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影响深远,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