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智慧校园云数据中心方案

最新智慧校园云数据中心方案

最新智慧校园云数据中心方案
最新智慧校园云数据中心方案

智慧校园云数据中心方案

目录

第 1 章项目概况 (3)

1.1 建设背景 (3)

1.2 建设目标 (3)

1.3 建设需求 (4)

1.3.1 设计原则 (4)

1.3.2 建设思路 (5)

第 2 章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5)

2.1 云数据中心框架设计. (5)

2.1.1 云数据中心总体设计 (5)

2.1.2 云平台总体架构 (6)

2.2 计算资源池设计. (9)

2.2.1 虚拟机的定义 (10)

2.2.2 虚拟化技术选择 (11)

2.2.3 计算资源池分类 (12)

2.2.4 服务器容量规划 (14)

2.2.5 虚拟机资源分配 (15)

2.2.6 虚拟机的物理分布 (15)

2.2.7 虚拟机模板设计 (16)

2.2.8 高可用性设计 (16)

2.2.9 动态资源扩展(DRX) (18)

2.3 存储系统建设 (25)

2.3.1 存储需求分析 (25)

2.3.2 解决方案 (29)

2.3.3 方案基本优势 (30)

2.4 备份系统建设 (41)

2.4.1 方案架构 (41)

2.4.2 方案说明 (41)

第1章项目概况

1.1 建设背景

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 到2020 年,全面完成《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

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其次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已经为学校师生的学习、生活、科研提供了比较丰富的信息,而“智慧校园”应当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

智能化的推送,促进知识的智慧传播与分享。智慧校园发展的定位,要让信息化真正成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手段。

通过“智慧校园”项目的建设,可以提高学校的信息服务和应用的质量与水平,建

立一个开放的、创新的、协作的和智能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并且可以通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各个系统的共享、整合,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1.2 建设目标

“智慧校园”是指通过利用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来改变学生、教师和校园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以提高应用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它的应用基础是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服务平台,需要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应用系统和数据。

对于学校数据中心整合信息化建设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对业务数据中心业务平台进行调整、升级和改造,满足教务应用系统和教务管理服务需要。

具体包括:

采用云计算相关技术,结合创新建设模式,搭建标准统一、功能完善、系统稳定、

安全可靠、纵横互通、集中统一的云计算平台,为各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数据交换和系

统办公提供良好的支撑。

通过建设云计算平台,方便未来将新增应用快速部署到云计算平台上,大大缩短新

IT 系统的上线时间,预期将节省设备30%,节约能耗50%。

解决“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安全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

水平,提供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和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通过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节能减排,满足电子政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

发展模式的需要。

满足在云计算平台上搭建应用系统的需要,包括以三层架构为主的应用系统,以及

大访问量的应用系统、大数据处理量的应用系统以及大计算量的应用系统。

1.3 建设需求

1.3.1 设计原则

标准开放

为保证多厂商的良好兼容性,避免厂商技术锁定,方案的设计充分保证与第三方厂商设备保持良好的对接。此外,为保证方案的前瞻性,设备的选型应充分考虑对已有的云计算相关标准(如EVB/802.1Qbg等)的扩展支持能力,保证良好的先进性,以适应

未来的技术发展。

业务高可用

云计算平台作为承载未来数据中心应用的重要IT 基础设施,承担着稳定运行和业务创新的重任。伴随着数据与业务的集中,云计算平台的建设及运维给信息部门带来了

巨大的压力,因此平台的建设从基础资源池(计算、存储、网络)、虚拟化平台、云平台等多个层面充分考虑业务的高可用,基础单元出现故障后业务应用能够迅速进行切换

与迁移,用户无感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统一管理与自动化

云计算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系统的按需运营,多种服务的开通,而这依赖于对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调度和分配,同时提供用户管理、组织管理、工作流管理、自助Portal 界面等。从用户资源的申请、审批到分配部署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不仅要实现对传统的物理资源和新的虚拟资源进行管理,还要从全局而非割裂地管理资源,因此统一管理与

自动化将成为必然趋势。

1.3.2 建设思路

规模建设陆续扩容

对于云平台中的服务器、存储资源池构建,本次方案采用在现有硬件基础上建设的

思路,重点倾向于虚拟化平台、云平台的建设。逐步通过现有服务器上业务应用的P2V 迁移,对整合设备到资源池中,保证最佳的TCO(总体拥有成本)。

以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为基础,逐步完善PaaS和SaaS 建设云计算IaaS,通常是基于虚拟化技术(特别是硬件级虚拟化技术)实现了物理资

源和应用系统的松耦合,从而体现物理资源池的理念。然而基于虚拟化技术仅仅是形成

一个资源池,为了给上层应用系统提供弹性的按需分配的物理资源,对于这个资源池我们仍需要进行统一的调度与管理,从而为这个资源池赋予更多的智能以满足业务的需求。

近两年来,IaaS 一直国内云计算服务发展的基础,该服务模式与上层应用耦合度

最低,部署相对自由、灵活,相应的解决方案产品比较成熟,无需针对业务进行复杂的

二次定制开发,部署和运维成本都较低,而且IaaS 的部署对最终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不改变最终用户的使用习惯。

本次方案的建设中,考虑到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初期以提供IaaS 服务为基础,包括虚拟主机、虚拟存储、等服务,保证对现有应用系统和用户影

响最低的前提下,逐步完成向应用向云中的迁移。对于PaaS和SaaS的建设,待IaaS 平台日益完善,数据格式、中间件、数据库形成标准、统一之后再逐步进行建设。

第2章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2.1 云数据中心框架设计

2.1.1 云数据中心总体设计

云平台建设是校园云数据中心核心的建设内容,目前IT 基础架构架构的发展处在

虚拟化整合和云架构阶段。针对本项目的业务需求,采用虚拟化技术可以无缝的部署在

信息中心的IT 系统中,且满足平滑迁移、提高应用系统的可用性等业务要求,并通过

云平台技术实现自动化特性。从技术上来看,虚拟化技术已经经过5-6 年的快速发展,并被包括学校、电力、金融、政府信息中心等大量国内外领域使用验证,有很高的成熟

度、可靠性。

2.1.2 云平台总体架构

本次项目主要从基础架构整合、应用整合等方面,对甘肃中医院大学IT 系统规划,从业务逻辑方面分析,可以分为云计算运维中心、虚拟网络资源池、计算资源池、存储

资源池等几大部分,其逻辑关系用下表表示:

整体规划如下:

基础平台整合

基础平台的整合通常包括服务器资源整合。

服务器整合的通常表现就是采用虚拟化技术,将一套性能较强的系统,逻辑的分割为多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样可以将较多的应用整合到较少的物理服务器里面。

应用系统整合

应用系统的整合主要包括应用部署进行重新规划和数据库整合二个方面。

应用系统部署重新规划,主要是结合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将多个业务系统进行集中,同时根据业务系统类型,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

物理拓扑架构规划:

建设内容:

1、数据中心基础网络建设:

数据中心建设面临的大量的服务器接入、通常在数据中心前端部署数据中心交换机、满足高密服务器接入需求,本次网络数据中心前端部署二台万兆数据中心交换机,满足服务器的高密接入。

2、服务器池化建设:

采用刀片服务器融合架构,提供统一的机框、电源、风扇、交换单元,较好的扩容

性能满足了数据中心资源池的需求。

3、存储池化建设:

部署数据中心统一存储,通过FC SAN方式实现高性能数据存储中心。

4、虚拟化软件:本次方案建设采用虚拟化云数据中心建设模式、云计算核心的建设内

容即为虚拟化、推荐采用*** CAS虚拟化软件,对服务器进行虚拟化,通过虚拟化,一台物理服务器虚拟出多个虚拟服务器,不同的服务器满足不同的业务建设需求,

实现数据中心高可靠性,高可用性特性。

本方案在多个层面考虑系统冗余,保证系统高可用。具体包括:

–系统层高可用

虚拟机高可用

–借助虚拟化,应用系统可以不进行任何改变即实现HA

中间件层高可用

–应用服务器采用集群方式构建;

–数据库服务器建立双机HA;

应用高可用

–针对高可用进行设计,确保集群可以正常运作;

针对此次项目,管理软件将运行在虚拟机之上,采用虚机HA及应用集群方式保证双重的高可用性。

针对用户虚机,管理软件将自动监测所有虚机的状态,当物理机发生故障时,管理软件将自动切换该虚机至其他物理机,确保用户虚机的可用性。

2.2 计算资源池设计

服务器是云计算平台的核心之一,其承担着云计算平台的“计算”功能。对于云计

算平台上的服务器,通常都是将相同或者相似类型的服务器组合在一起,作为资源分配的母体,即所谓的服务器资源池。在这个服务器资源池上,再通过安装虚拟化软件,使

得其计算资源能以一种虚拟服务器的方式被不同的应用使用。这里所提到的虚拟服务器,是一种逻辑概念。对不同处理器架构的服务器以及不同的虚拟化平台软件,其实现的具体方式不同。在x86 系列的芯片上,其主要是以常规意义上的VMware虚拟机或者***loud 虚拟机的形式存在。后续的方案描述中,都以*** 虚拟化软件进行描述。

CVK :Cloud Virtualization Kernel ,虚拟化内核平台

运行在基础设施层和上层操作系统之间的“元” 操作系统,用于协调上层操作系统对底层硬件资源的访问,减轻软件对硬件设备以及驱动的依赖性,同时对虚拟化运行环境中的硬件兼容性、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可扩展性、性能优化等问题进行加固处理。

CVM :Cloud Virtualization Manager ,虚拟化管理系统

主要实现对数据中心内的计算、网络和存储等硬件资源的软件虚拟化,形成虚拟资源池,对上层应用提供自动化服务。其业务范围包括:虚拟计算、虚拟网络、虚拟存储、高可靠性(HA)、动态资源调度(DRS)、虚拟机容灾与备份、虚拟机模板管理、集群文

件系统、虚拟交换机策略等。

采用购置的虚拟化软件对多台PC服务器虚拟化后,连接到共享存储,构建成虚拟

化资源池,通过网络按需为用户提供计算资源服务。同一个资源池内的虚拟机可以共享

资源池内物理服务器的CPU、内存、存储、网络等资源,并可在资源池内的物理服务器

上动态漂移,实现资源动态调配。

计算资源池逻辑组网架构图如下所示:

计算资源池逻辑组网架构

建成后的虚拟化系统,虚拟机之间安全隔离;虚拟机可以实现物理机的全部功能;

兼容主要服务器厂商的主流X86 服务器、主流存储阵列产品、运行在X86 服务器上的主

流操作系统,并支持主流应用软件的运行。

2.2.1 虚拟机的定义

虚拟机与物理服务器类似,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于虚拟机并不是由电子元器件件组成的,而是由一组文件构成的。每台虚拟机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具有CPU、内存、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和BIOS,因此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在虚拟机中的运行方式与它们在

物理服务器上的运行方式没有任何区别。

与物理服务器相比,虚拟机具有如下优势:

1. 在标准的x86 物理服务器上运行。

2. 可访问物理服务器的所有资源(如CPU、内存、磁盘、网络设备和外围设备),任何应用程序都可以在虚拟机中运行。

3. 默认情况,虚拟机之间完全隔离,从而实现安全的数据处理、网络连接和数据

存储。

4. 可与其它虚拟机共存于同一台物理服务器, 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硬件资源的目的。

5. 虚拟机镜像文件与应用程序都封装于文件之中,通过简单的文件复制便可实现虚拟机的部署、备份以及还原。

6. 具有可移动的灵巧特点,可以便捷地将整个虚拟机系统(包括虚拟硬件、操作 系统和配置好的应用程序) 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之间进行迁移, 甚至还可以在虚拟机正在运行的情况下进行迁移。

7. 可将分布式资源管理与高可用性结合到一起,从而为应用程序提供比静态物理基础架构更高的服务优先级别。

可作为即插即用的虚拟工具(包含整套虚拟硬件、操作系统和配置好的应用程序) 进行构建和分发,从而实现快速部署。

2.2.2 虚拟化技术选择

X86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是在一个物理服务器上独立并行运行具有不同操作系统的 虚拟机,而每个虚拟机都拥有一套独立的虚拟硬件(如

CPU 、内存、网卡、磁盘等) 。

其原理是把 PC 服务器资源转化成逻辑计算资源,通过对物理计算资源的逻辑划分,使 应用系统安全、高效、隔离的运行,提高资源利用率。

虚拟机 ( VM )

服务器虚拟化架构

虚拟化对传统的物理服务器而言,在以下三个方面突破了传统的应用模式:

1) 它是一个抽象层, 它将物理硬件和操作系统分离, 从而提供更高的 IT 资源利用

率和灵活性。

2) 虚拟化允许具有不同操作系统的多个虚拟机在同一实体机上独立并行运行。每

个虚拟机都有自己的一套虚拟硬件,可以在这些虚拟硬件上加载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无论实际采用了什么物理硬件组件,操作系统都将它们视为一组标准化的硬件。

虚拟机管理器( VMM ) 硬件( CPU 、内存、硬盘等)

应用程序

( App )

应用程序

( App )

应用程序

( App ) 客户操作系统

( Guest OS

) 客户操作系统 ( G uest OS ) 客户操作系统 ( Guest OS ) 虚拟硬件 虚拟硬件

虚拟硬件

3)虚拟机被封装在文件中,因此可以快速对其进行保存、复制和部署。可在几秒

钟内将整个系统(完全配置的应用程序、操作系统、BIOS和虚拟硬件)从一台物理服

务器迁移至另一台物理服务器,以实现零停机维护和连续的工作负载整合。

由于虚拟架构使操作系统摆脱了和底层硬件驱动之间的紧耦合关系,操作系统和上层应用可在计算资源池内平滑迁移,为应用系统提供具有高性能计算能力、安全稳定、

灵活的硬件承载平台。X86 服务器虚拟化体系结构主流的有两种:寄居架构和裸金属架构,其架构如下图所示:

计算虚拟化技术分类

寄居架构就是在操作系统之上安装和运行虚拟化程序,依赖于主机操作系统对设备

的支持和物理资源的管理。因为虚拟化软件运行在主机操作系统之上,因此效率低、可靠性不高,主要应用于桌面级应用。

裸金属架构是直接在硬件上面安装虚拟化软件,再在其上安装虚拟机的操作系统和

应用。虚拟化软件本身就是一个微内核,因为直接运行在主机硬件之上,效率高、可靠

性高。

本项目建议选用裸金属架构,同时,借助硬件辅助虚拟化,可以充分发挥服务器

CPU、内存、IO 性能,虚拟化管理平台的服务器性能消耗不超过1%。

2.2.3 计算资源池分类

为了提升虚拟化系统的可靠性,在虚拟化平台的计算资源池建设时,可以将多个物

理主机合并为一个具有共享资源池的集群。虚拟化软件管理系统的HA功能组件会监控

该集群下所有的主机和物理主机内运行的虚拟机。当物理主机发生故障,出现宕机时,

HA 功能组件会立即响应并在集群内另一台主机上重启该物理主机内运行的虚拟机。当

某一虚拟服务器发生故障时,HA 功能也会自动的将该虚拟机重新启动来恢复中断的业

务。

在搭建服务器资源池之前,首先应该确定资源池的数量和种类,并对服务器进行归类。归类的标准通常是根据服务器的CPU类型、型号、配置、物理位置来决定。对云计

算平台而言,属于同一个资源池的服务器,通常就会将其视为一组可互相替代的资源。

所以,一般都是将相同处理器、相近型号系列并且配置与物理位置接近的服务器——比如

相近型号、物理距离不远的机架式服务器或者刀片服务器。在做资源池规划的时候,也

需要考虑其规模和功用。如果单个资源池的规模越大,可以给云计算平台提供更大的灵

活性和容错性:更多的应用可以部署在上面,并且单个物理服务器的宕机对整个资源

池的影响会更小些。但是同时,太大的规模也会给出口网络吞吐带来更大的压力,各个不同应用之间的干扰也会更大。如果有条件的话,通常推荐先审视一下自身的业务应用。

可以考虑将应用分级,将某些级别高的应用尽可能地放在某些独立而规模较小的资源池内,辅以较高级别的存储设备,并配备高级别的运维值守。而那些级别比较低的应用,

则可以被放在那些规模较大的公用资源池(群)中。

初期的资源池规划应该涵盖所有可能被纳管到云计算平台的所有服务器资源,包括那些为搭建云计算平台新购置的服务器、内部那些目前闲置着的服务器以及那些现有的

并正在运行着业务应用的服务器。在云计算平台搭建的初期,那些目前正在为业务系统

服务的服务器并不会直接被纳入云计算平台的管辖。但是随着云计算平台的上线和业务

系统的逐渐迁移,这些服务器也将逐渐地被并入云计算平台的资源池中。

对于x86 系列的服务器,除了用于生产系统的资源池以外,还需要专门搭建一个测

试用资源池,以便云计算平台项目实施过程以及平台上线以后运维过程中使用。

在云计算平台搭建完毕以后,服务器资源池可以如下图所示:

在云计算平台上线以后,原有非云计算平台上的应用会逐步向云计算平台迁移,空出的服务器资源池也会逐渐并入云计算平台的资源池中。其状态可以用下图所示:

2.2.4 服务器容量规划

单台服务器所能支持虚机数量的决定因素主要取决与两方面:

1. 服务器的硬件配置

CPU性能--- 多核高主频技术使得CPU成为性能瓶颈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内存大小--- 做为硬指标的内存,配置越高,所能支持的虚机数量越多

网络端口--- 千兆网环境已很普遍,网络带宽大多有保证,更多从管理角度来考

HBA卡--- 磁盘访问性能对虚机数量有一定影响,建议采用10G以太网或者8Gbps FC以减少链路影响

本地磁盘--- 内置磁盘的可用性及IO 吞吐能力均较弱,不建议在其上存放虚拟机,推荐使用外置高性能磁盘阵列

2. 应用负载大小

由于物理服务器资源自身的最大限制,应用负载越大,所能同时运行的虚机数

量越少

建议将不同应用访问特性的应用混合部署在同一物理服务器上

灵活运用DRS和VMotion 技术可将物理机与虚机的比率关系调到最优

考虑到HA及DRS所要求的资源冗余,所有运行虚机在正常负载下,总体资源使用率不超过三分之二会比较合适

在部署虚拟化时,对物理服务器的硬件配置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可用的CPU目标数量尽可能多,单台服务器建议配置 6 个以上的CPU核。

超线程技术并不能提供等同于多核处理器的好处;建议关闭CPU的超线程功能

使用具有EM64T能力的Intel VT 或AMD V 技术的CPU可以同时支持运行32 位和64 位的虚拟机

采用同一厂商、同一产品家族和同一代处理器的服务器组成的集群,可以获得

最好的虚拟机迁移兼容能力

内存资源往往比CPU资源更会成为潜在的瓶颈,尽可能采用最大容量的内存条

(单条8GB效果优于两条4GB)。

2.2.5 虚拟机资源分配

1. 虚拟机CPU分配原则:

尽量使用最少的vCPUs,如果是单线程应用,无需多线程处理。

虚拟CPU数量不要等于或超过物理CPU核数,如双路双核的服务器配置,虚机

最多使用两个虚拟CPU

2. 内存分配原则:

内存总量为在资源评估后,计算虚拟机评估结果所需实际内存尽量避免大于物

理内存的总和。因为应用程序而产生的更多内存需要用磁盘内存来解决,会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关键应用可考虑固定内存的方法以保证性能的稳定性

2.2.6 虚拟机的物理分布

同一个资源池内的虚拟机在物理服务器上的分布,要尽可能考虑平衡负载的原则,

即保证资源池内的物理服务器CPU、内存资源占用率均衡,避免某单台物理服务器上的

负载特别高,而其它处于闲置状态。

校园读书节活动策划书正式版

Some problems that have appeared or can be expected to come up with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and through the record of the terms,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implementation.校园读书节活动策划书正 式版

校园读书节活动策划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方案资料适用于某些已经出现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所提出的 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明文或条款的记录,加以有效的监督与执行,确保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活动背景:今年是我国建国六十五周年,4月23日为第十九个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拟于4月――7月举办内蒙古工业大学第六届读书节系列活动,旨在引导广大师生围绕建国六十五周年举国大庆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形成读书热潮,接受文化熏陶,陶冶情操,丰富人文精神,积极促进校风、学风以及文明、和谐校园建设,为使学校逐步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从而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打造书香校园,共建精神家园。

敬请我校广大师生热心关注,积极参加、多受益,快进步! 活动主题:打造书香校园,共建精神家园 活动时间:XX年4月――XX年7月 策划主办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 协办单位:共青团内蒙古工业大学委员会 系列活动简介: 活动一:内蒙古工业大学第六届校园读书节开幕式暨“沐工大书香,做文明读者”签名活动 4月23日上午9:45在新城校区馆门前举行,邀请分管校领导、研究生学院

智慧校园技术白皮书

智慧校园技术白皮书

一、数字校园建设目标 在国家教育行业信息化的政策背景下,数字校园的建设水平体现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程度,也反映了决策者的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高瞻远瞩的水平;更是衡量学校办学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利用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高等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要求,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开展本期数字校园建设。实现学校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充分提升学校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数字校园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1.实现校园内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和科研水平; 2.实现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的合理规划、合理分配、合理利用; 3.提高学校管理过程和管理系统的质量、效益、效率; 4.保证资源和服务的可靠性、安全性、科学性。

二、信息化现状和需求 1.信息化现状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学校完成建立校园骨干网络建设。已经完成部分应用系统建设,这些信息化建设内容在学校取得了许多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也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存在信息孤岛,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等系统及数据各自独立,部门数据不能有效及时 交互,导致财务收支存在漏洞。 新生数据不能及时同步到各部门,导致各部门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学籍变动、人事变动,信息缺乏互通,造成财政收支漏洞; 学生处和后勤部门信息不统一,学生突发状况很难处理; …… 2.缺乏校园信息化集中应用与展示平台,各自独立的应用系统导致缺乏协同工作能力,也缺 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能力。重管理轻服务,为师生提供的信息服务没有良好的应用体验。 学生入学时:对于报到注册流程不能及时获取,迎新现场无序; 学生在校时:各类申请服务需要填写大量的重复信息,十分繁杂; 学生离校时:不清楚离校手续审批情况,仍然需要到每个业务部门排队盖章; 老师年底时:年终总结填写,仍要到各个系统去统计自己的工作量、科研情况,不能通过系统统一获取和生成; …… 3.单个部门的信息系统(如教务管理、图书馆管理、资产管理等),很难站在自己这个信息 集上,进行整个学校的全面信息查询和决策分析,各个应用系统能够发挥的效益没有更好地利用和挖掘。 全校总体情况统计信息,不全面、不及时、不准确;

高校智慧校园存储解决方案

旗开得胜 高校智慧校园 存储解决方案 - 1 -

旗开得胜 - 2 -

第1章数字化校园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 1.1 智慧校园概念 在20世纪末提出“智慧校园”概念以来的十几年中,智慧校园经过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摸索,逐渐的发展起来,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期。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也不断暴露出很多新问题,如信息孤岛、信息安全等问题导致业务流程不通畅、用户使用不方便、系统应用推广难等等。随着应用系统的增多,经常需要牵扯到其它应用和流程的改造,以便进行数据共享、交换和更新。这就需要建设一个统一的信息访问平台。 目前,国内智慧校园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层次性。发达地区的教育机构智慧校园建设程度好于欠发达地区。高教、普教、职教、幼教、成教等各种教育层次,由于业务特性、管理体制和信息化普及程度存在差异,对智慧校园的需求和体会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从差异中总结共性,针对个性化的需求模式提供定制化的校园建设方案,将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保证了学校的投资最大化、业务个性化、管理职能整合化、老师学生便利化。 智慧校园是一个广范围概念,它包括了现实校园及数字化空间,也包含了当前流行的虚拟大学。现实校园是智慧校园的基础,智慧校园是现实校园通过信息技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与延伸,它包含了现实校园及其所衍生出来的数字空间,虚拟大学是智慧校园的远程教育功能部分,是智慧校园的对外服务的部分职 - 3 -

能,它是传统校园数字化后社会功能的延伸。 智慧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内,也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虚拟大学。 智慧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构成整个校园的神经系统,完成校园的信息传递和服务。在智慧校园里,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方便地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的全部过程,从而达到提高传统校园效率,扩展传统校园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达到提高教育水平、管理效率的目的。 1.2 智慧校园需求分析 智慧校园应用系统建设,就是通过利用校园网上的网络基础设施,构建各种校园的应用支撑平台与信息服务系统,建立一个虚拟校园的校园应用系统,实现数字化的学习和数字化的管理。在面向信息服务的架构下,在计算资源整合、信息整合、应用整合的基础上,实现流程与内容的整合。通过任务驱动与流程调度控制,可有效协调校园所有人员、资源调配。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水平和运作效率。从长远的应用和服务上,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和运作机制, - 4 -

智慧校园项目总体规划

智慧校园项目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3) 1.1.项目背景 (3) 1.2.建设目标 (3) 第二章、总体规划 (4) 2.1.建设原则 (4) 2.2.总体架构 (5) 2.3.分阶段实施规划 (6)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经过多年发展,我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校园网络基本普及,信息化应用已逐步深入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日益成为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促进思想文化交流、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智慧校园改造的信息化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 ?信息化基础设施尚不完备,信息化教学探索不足; ?适切性信息资源缺乏,资源共享机制并未建立; ?校园信息需要统一整合分析,促成智能化校园管理。 1.2.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智慧校园平台提高学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并探索如何促进基于大数据模式下的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实现形式,逐步解决校园教学的全向交互、校园环境的全面感知、校园管理的高效协同、校园生活的个性便捷,最终实现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园。具体目标就是实现“五个智慧化”和“一站式服务”: 智慧教学 构建先进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丰富智慧教学资源,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智慧学习环境,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智慧管理 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智慧教务 构建综合教学管理的智慧环境,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与质

张庄镇中心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应用与管理培训方案

张庄镇中心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应用与管理培训方案

沂南县张庄镇中心小学 智慧教育云平台应用与管理 培训方案 为一步进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更好的借助临沂市智慧教育云平台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能力、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特制定我校智慧教育云平台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培训工作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教材在云平台的应用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研究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培训目标与培训原则 1、培训目标 经过开展智慧教育云平台培训,促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

良、胜任新软件教学,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师队伍。为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2、培训原则 智慧教育云平台培训的指导原则是: (1)针对性原则: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发展为出发点,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开展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学中现实的和未来的问题。 (2)实效性原则:避免形式主义与空洞说教,紧密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备课、集体备课、班级建设和教学管理。 (3)系统性原则:以学校整体发展为本,注重培训的系统性,以达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4)自主性原则:学校自主培训、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5)开放性原则:注重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校内与培训机构有机协同与结合,在校内实行教学、教研、培训的有机协同与组合,教师之间互帮互助,寻求培训机构的业务指导,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开放的智慧教育云平台培训方式。 三、培训内容 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新教材能力这一目标,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提高教师教育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智慧校园云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云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一、方案概述 (4) 1.1智慧校园云建设背景 (4) 1.2智慧校园云建设目标 (5) 1.3智慧校园云建设理念 (5) 1.4智慧校园云建设路线 (6) 二、智慧校园云需求分析 (8) 2.1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 (8) 2.2教育教学服务平台 (8) 2.3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8) 2.4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平台 (8) 2.5建设师生互动平台 (9) 2.6统一的应用集成环境 (9) 三、总体设计 (9) 3.1建设思路 (9) 3.2设计原则 (10) 3.3总体规划 (11) 3.4逻辑架构 (12) 3.5技术选型 (12) 3.6系统支撑服务 (13) 3.6.1统一身份认证 (13) 3.6.2统一校园门户 (15) 3.6.3统一数据中心 (15)

3.7应用业务系统设计 (16) 3.7.1基础平台 (16) 3.7.2教育教学 (27) 3.7.3德育管理 (60) 3.7.4校务办公 (74) 3.7.5总务后勤 (93) 3.8移动平台系统设计 (104) 3.8.1应用概述 (104) 3.8.2功能设计 (105) 3.8.3设计示例 (110) 3.8.4应用价值 (111) 四、基础支撑环境 (112) 4.1硬件支持系统设计 (112) 4.2基础硬件配置 (114) 4.2.1应用服务器 (114) 4.2.2数据库服务器 (115) 4.2.3存储 (116) 4.2.4存储网络交换机 (119) 4.3成熟软件配置 (119) 4.3.1操作系统 (119) 4.3.2数据库 (120)

智慧校园统一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统一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第1章系统概述 (6) 1.1设计背景 (6) 1.2现状分析 (6) 1.3设计目标 (8) 1.3.1一站式服务需求; (8) 1.3.2标准化需求; (8) 1.3.3开放性需求; (8) 1.3.4数据共享需求 (9) 1.3.5对历史数据的挖掘和分析 (9) 1.3.6基于信息的“智慧”业务应用 (9) 1.4设计原则 (9) 1.4.1以平台为框架,无缝集成学校已建和今后新建的业务应用系统。 (9) 1.4.2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10) 1.4.3先进性原则 (10) 1.4.4扩展性原则 (10) 1.4.5系统安全性原则 (10) 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 (10) 2.1总体设计思路 (10) 2.2系统总体架构 (11) 第3章建设方案 (12) 3.1信息标准 (12) 3.2共享数据中心平台 (12) 3.2.1平台概述 (12) 3.2.2平台目标 (13) 3.2.3平台功能 (14) 3.3数据清洗与整合平台 (15) 3.3.1平台概述 (15)

3.3.2平台功能 (15) 3.4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16) 3.4.1平台概述 (16) 3.4.2平台功能 (17) 3.5统一信息门户平台 (18) 3.5.1平台概述 (18) 3.5.2平台功能 (19) 3.6空中智慧校园平台 (21) 3.6.1平台概述 (21) 3.6.2平台功能 (22) 3.6.3平台特点 (24) 3.7综合信息查询系统 (24) 3.7.1平台概述 (24) 3.7.2平台功能 (25) 3.8学生生命周期业务系统 (26) 3.8.1迎新报到管理系统 (26) 3.8.2学工管理系统 (26) 3.8.3宿舍管理系统 (26) 3.8.4教务管理系统 (27) 3.8.5离校管理系统 (27) 3.8.6校友系统 (27) 3.9教师管理与服务业务系统 (28) 3.9.1办公管理系统 (28) 3.9.2人事管理系统 (28) 3.9.3评教管理系统 (29) 3.9.4教材管理系统 (29) 3.10安全设施 (29) 3.10.1数字证书管理系统 (29) 3.10.2虚拟专网(SSL VPN) (29)

最新智慧校园云数据中心方案

智慧校园云数据中心方案

目录 第 1 章项目概况 (3) 1.1 建设背景 (3) 1.2 建设目标 (3) 1.3 建设需求 (4) 1.3.1 设计原则 (4) 1.3.2 建设思路 (5) 第 2 章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5) 2.1 云数据中心框架设计. (5) 2.1.1 云数据中心总体设计 (5) 2.1.2 云平台总体架构 (6) 2.2 计算资源池设计. (9) 2.2.1 虚拟机的定义 (10) 2.2.2 虚拟化技术选择 (11) 2.2.3 计算资源池分类 (12) 2.2.4 服务器容量规划 (14) 2.2.5 虚拟机资源分配 (15) 2.2.6 虚拟机的物理分布 (15) 2.2.7 虚拟机模板设计 (16) 2.2.8 高可用性设计 (16) 2.2.9 动态资源扩展(DRX) (18) 2.3 存储系统建设 (25) 2.3.1 存储需求分析 (25) 2.3.2 解决方案 (29) 2.3.3 方案基本优势 (30) 2.4 备份系统建设 (41) 2.4.1 方案架构 (41) 2.4.2 方案说明 (41)

第1章项目概况 1.1 建设背景 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 到2020 年,全面完成《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 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其次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已经为学校师生的学习、生活、科研提供了比较丰富的信息,而“智慧校园”应当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 智能化的推送,促进知识的智慧传播与分享。智慧校园发展的定位,要让信息化真正成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手段。 通过“智慧校园”项目的建设,可以提高学校的信息服务和应用的质量与水平,建 立一个开放的、创新的、协作的和智能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并且可以通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各个系统的共享、整合,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1.2 建设目标 “智慧校园”是指通过利用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来改变学生、教师和校园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以提高应用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它的应用基础是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服务平台,需要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应用系统和数据。 对于学校数据中心整合信息化建设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对业务数据中心业务平台进行调整、升级和改造,满足教务应用系统和教务管理服务需要。 具体包括: 采用云计算相关技术,结合创新建设模式,搭建标准统一、功能完善、系统稳定、 安全可靠、纵横互通、集中统一的云计算平台,为各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数据交换和系

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方案_V2.00培训资料

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方案_V2.00

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方案 V1.00 (一)建设方案 1.1网络校校通规划建设 广电提供 1.2城域网规划建设 广电提供 1.3班班通规划建设(终端规划) 1.3.1多媒体教室主要设备选型方案 1.3.1.1液晶电视机 1.3.1.1.1全套设备说明

1.3.1.1.2优缺点分析 优点:节约成本,性价比、品质稳定,硬件比较普及,施工安装简单缺点:液晶电视不支持网络链接、不支持触摸屏显示,课堂教学互动性差,只能老师点对点操作 1.3.1.1.3应用场景说明

彩色液晶电视机主要是承接来自平台及广电信号机顶盒播放内容显示的作用,该显示器悬挂于教室,老师通过操作电脑连接至平台就能够打开相应的教学内容,从事辅助教学的作用。 1.3.1.2投影仪器 1.3.1. 2.1全套设备说明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主要用途参考价格 备 注1 投影仪 雅图LW211ST 教育多功能短焦 投影仪 用于投射 教学内容 ¥10999.00/台 2 台式电脑清华同方于上网连¥2399.00

1.3.1. 2.2优缺点分析优点:

高亮教育投影,硬件出色防尘设设计、标准分辨率主流,画质表现清晰,亮度较高,即插即用,使用也非常方便。 缺点: 1、投影仪对比度略低,有提升空间整体色温略冷。 2、教学互动性一般,不能多人操作互动 1.3.1. 2.3应用场景说明 投影仪在教育应用中较为普遍,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将课件内容(视频、word、ppt、图片、动画等)投放到白板上进行互动教学,省去书写做板书的麻烦,省时、省力,教学效果高效。 1.3.1.3交互式电子白板 1.3.1.3.1全套设备说明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主要用途参考价格备

智慧校园数据中心平台建设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92539505.html, 智慧校园数据中心平台建设研究 作者:刘冬邻 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年第03期 摘要经过多年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目前各高校已经开始建设以“硬件集群”、“数据集中”、“应用集成”为目标的智慧校园,数据中心平台为智慧校园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本文将讨论智慧校园数据中心平台的建设内容及实施过程。 【关键词】智慧校园数据中心应用集成数据交换 以“统一平台,统一门户,N 个应用”为建设目标的智慧校园已经成为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焦点。各高校从开始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到现在,经历了基础设施建设时期,校园网及业务系统建设时期和应用集成时期。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处于应用集成时期。 但是,在早期的数字校园建设阶段,学校各部门往往都根据需要已经开发并使用了相关的业务系统,累积了大量重要的历史业务数据,但由于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导致数据分散、冗余或重复存储等问题。其次,由于各部门的业务数据没有使用统一的信息标准,致使业务系统与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十分困难,导致了“信息孤岛”的形成,智慧校园的应用集成也无法实现。本文旨在根据我校数据中心的建设经验,研究出一套适合智慧校园建设的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方案,通过共享数据中心实现不影响原有业务系统的情况下达到信息共享、应用集成,消除“信息孤岛”,提高智慧校园信息利用率并为今后的应用系统建设搭建好基础数据平台。 1 智慧校园数据中心平台体系结构 数据中心平台采用顶层设计思路,以智慧校园信息标准建设成果为依据,从数据源、数据目标到数据服务整个体系进行规划,由数据交换、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服务等三部分组成。数据中心平台体系结构如图1。 2 数据中心平台建设 2.1 数据交换平台 数据交换平台是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的核心,是整个系统信息传输的总线,提供基于发布/订阅的消息分发和集线器式的集成服务。负责将各部门业务系统中获取的数据传输并保存到数据中心;以及,根据预定规则和数据订阅请求,将指定数据发送给相应部门。实现校内数据信息交换与共享。数据交换平台包含如下建设内容: 2.1.1 数据源支持

智慧校园综合管理云平台解决方案

智慧校园综合管理云平台解决方案V3.0 智慧校园综合管理云平台 解 决 方 案

需求范围说明书确认情况

文件修订历史

目录 1 引言 (3) 1.1 编写目的 (3) 1.2 需求分析的目标 (3) 1.3 项目背景 (3) 1.4 公共术语 (3) 2 假设约束 (5) 2.1 假设条件 (5) 2.2 约束 (5) 2.3 项目建设目标 (6) 2.4 用户需求描述 (6) 2.4.1 用户需求详细描述 (6) 2.4.2 用户需求泳道图 (7) 3.1.2 公文管理平台 (11) 3.1.3 日程安排 (13) 3.1.4 会议及会议室管理 (13) 3.2 入学报名系统 (14) 3.2.1 信息设定与发布 (14) (1)行政区域管理(县区、学校) (14) (2)用户信息管理 (14) (3)角色、权限管理 (14) (4)报名系统链接 (14) (5)毕业学校配置 (15) (6)报名模板管理 (15) 3.2.2 学生报名管理 (16) 3.2.2.1 学生招生报名基础设置 (16) 3.2.2.2 学生招生报名管理 (17) 3.2.2.3 学生招生报名审核 (18) 3.2.2.4 数据统计分析 (18) 3.2.2.5 活动报名管理 (19) 3.2.2.6 微信公众号/小程序 (19) 3.3 智慧校园系统 (19)

3.3.1 教务管理 (19) 3.3.2 行政管理 (23) 3.3.2.1 邮件、通知、公文流转 (23) 3.3.2.2 办公审批 (23) 3.3.2.3 通讯录 (24) 3.3.2.4 个人办公 (24) 3.3.2.5 调查问卷 (25) 3.3.2.6 投诉管理 (25) 3.3.3 工资管理 (25) 3.3.4 人事管理 (26) 3.3.4.1 教师人事档案管理 (27) 3.3.4.2 考勤管理 (27) 3.3.4.3 教师活动管理 (28) 3.3.5 总务管理 (28) 3.3.5.2 办公用品管理 (29) 3.3.5.3 文印管理 (29) 3.3.5.4 功能室管理 (29) 3.3.5.5 会议管理 (29) 3.3.5.6 德育管理 (30) 3.3.5.7 规章制度管理 (30) 3.3.5.8 德育工作计划 (30) 3.3.5.9 班主任工作管理 (30) 2.7.5.10.德育考核 (31) 3.3.6 德育管理 (31) 3.3.6.1 规章制度管理 (31) 3.3.6.2 德育工作计划 (31) 3.3.6.3 班主任工作管理 (31) 2.7.6.4.德育考核 (31) 3.3.7 后台管理 (31) 3.4 大数据分析决策系统 (32) 3.4.1 教育资源管理 (32) 3.4.2 用户信息中心 (33) 3.5 移动办公和学习系统 (33)

智慧校园云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云数据中心 建设方案

目录 第1章云数据中心总体方案 (3) 1.1设计原则 (3) 1.2系统建设拓扑图 (4) 1.2.1大学智慧校园整体架构 (4) 1.2.2大学智慧校园全景图 (4) 第2章云数据中心详细设计 (7) 2.1总体架构设计 (7) 2.1.1逻辑架构设计 (7) 2.1.2物理架构设计 (8) 2.2数据中心云平台设计 (10) 2.2.1数据中心云平台架构 (10) 2.2.2异构云计算资源池统一管理 (11) 2.2.3云平台服务设计 (11) 2.2.4云平台服务管理 (20) 2.2.5虚拟化安全隔离 (22) 2.2.6存储资源池设计 (23) 2.3统一运维管理平台 (26) 2.4云平台可扩展性 (28) 2.4.1主机可扩展性 (28) 2.4.2虚拟桌面扩展性 (29) 2.4.3存储扩展性 (29) 第3章配置清单 (29) 3.1配置清单 (29)

第1章云数据中心总体方案 1.1设计原则 xxxxx大学的智慧校园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和“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原则。 除了要遵循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设计原则外,还应遵循如下设计原则: ?成熟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的原则 工程建设应首先采用符合当前计算机及应用系统发展趋势的主流技术,技术先进并趋于成熟的,被公众认可的优质产品。既要保证当前系统的高可靠性,又能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满足多业务发展的要求。要本着“有用、适用和好用”的原则,不片面追求软硬件设施的先进性,应强调整个系统的可连接性和整体布局、应用的合理性。 ?先进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工程建设方案要面向未来,技术必须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和实用的原则,在满足性能价格比的前提下,坚持选用符合标准的,先进成熟的产品和开发平台。 ?独立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各系统相互独立同时又相互关联,因此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本系统的独立性,以及多系统建的融合和关联。 ?可配置性 由于整个系统建设涉及的部门比较多,业务种类比较复杂,因此系统的灵活配置性就显得非常重要,系统的可配置性应包括部门配置、人员角色配置、公文样式配置、处理流程配置等。 ?标准化 现有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为了使该系统在未来运行过程中其技术能和整个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步,系统应具有备灵活适应性和良好的可扩展性,系统的结构设计和产品选型要坚持标准化,首先采用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其次采用广为流传的实用化工业标准。 ?可靠性、安全性、保密性 智慧校园建设涉及面广,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其大量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数据信息资源的实时服务特点,要保证网络、系统、数据的安全,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防止单点故障,对涉密信息应充分保证其安全。对安全管理要充分考虑安全、成本、效率三者的权重,并求得适度的平衡。对整个系统要要有周密的系统备份方案设计。对系统主要的信息实行自动备份,以保证系统的异常情况的补救,并设有系统自动恢复机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数据丢失,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保证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高可靠性。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高校统一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高校统一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1.项目背景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管理系统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问题也逐渐显现:由于受系统使用或开发时间、经费、目的等限制,各部门之间的业务系统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彼此之间不能实现数据交换,从而导致部门间形成“信息孤岛”,造成数据无法有效共享、应用缺乏有效集成以及冗余数据无法处理的现象,同时,高校信息化过程当中由于缺少行之有效的顶层设计,以及没有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导致各种业务系统数据不标准、不统一、质量差、冗余化。且同样的数据在不同部门的使用过程当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分歧。因此,学校专属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可持续迭代的数据交换、共享、治理平台、可靠的本地化服务团队显得尤其关键。因此,构建数字化校园,将全校范围内的各个业务系统进行高效整合,以实现管理的一体化和资源共享,已成为高校信息化的建设重点。 2.统一数据平台概述 统一数据平台基于高校管理信息标准体系,结合考虑学校的管理业务域,构建学校的数据中心,提供数据交换平台、共享数据管理及数据服务平台,支持第三方应用系统数据集成,实现信息的顺畅交换和共享;提供基于主题的综合查询服务,并可按照学校的具体需求扩展业务主题及查询服务;提供基于共享数据的灵活报表,利用现代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可以灵活生成各类报表,为学校各级用户提供便利、多样的数据使用服务。统一数据平台适合于各种规模、各种性质的高等院校以及其他教育管理机构。 3.技术核心 ETL(Extraction-Transformtion-Loading),即数据的抽取、转换与加载,是将分散、零乱、标准不统一、码制不一致的数据整合到目标数据库中的技术。它从各种原始的业务系统中提取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数据转换,最后将转换的数据按计划导入目标数据库中。

智慧校园整体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V1.0

目录 一、背景概述 (3) 二、智慧校园方案简介 (3) 三、智慧校园云平台架构设计 (4) 3.1基础设施层 (4) 3.2资源池层 (4) 3.3云服务层 (5) 3.4云管控层 (5) 3.5云网络安全服务 (5) 3.6云灾备服务 (5) 四、智慧校园应用平台设计 (6) 4.1校园门户网站 (6) 4.2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7) 4.3教育服务应用 (8) 4.4学生管理应用 (10) 4.5实习就业应用(该项根据客户实际情况而定) (12) 4.6后勤办公应用 (14) 4.7云录播系统 (15) 4.8精品录播系统 (17) 4.9媒体资源中心系统架构 (18) 4.10虚拟演播室系统 (18) 五、智慧校园安防系统设计 (22)

一、背景概述 智慧校园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学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 二、智慧校园方案简介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是通过建设统一标准的公共服务平台,将贯穿在教育日常工作中的学生、教师、资产和管理等基础数据,按规范格式统一保存在数据中心,在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基础上,统一建设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统一数据管理,便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融合云计算理念进行架构设计,主要分基础设施层、平台服务层、软件服务层、客户端服务层。基于、先进、灵活、开放的云计算基础架构,将各类基础数据存储于云端,并有效整合和管理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形成从管理、教学、办公到研究、在线学习等标准、统一的“三通两平台”体系,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各级教育机构提供高宽带、大容量的教育网络服务,全面、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服务及高效、便捷、实用的教育教学应用服务,实现各基层教育机构间的信息互通、信息共享和交换,确保教育系统内信息、学生信息、人事信息、资产信息等数据的高度准确和统一,减少重复录入,降低维护成本,实现区域范围内均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整体架构图

微课云智慧校园云平台白皮书

北京微课网云校园平台白皮书

目录 1北京微课网简介 (3) 2产品概述 (3) 3产品特点 (4) 4功能介绍 (4) 4.1系统整体框架 (4) 4.2主要功能描述 (5) 4.2.1门户平台 (6) 4.2.2教学平台 (7) 4.2.3管理应用 (10) 4.3技术特性 (11) 4.4成功案例 (15) 5资源介绍 (16) 5.1中学资源 (16) 5.2小学资源 (16) 5.3微课名师 (17) 6产品优势 (17) 7数字校园云平台模块 (18)

1北京微课网简介 北京微课创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初由京城教育界资深人士发起创立,在中国现阶段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倡导“高效学习、快乐分享”的合作式学习理念,追求中国学生学习过程的不断优化,致力于打造当今国内最大的中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平台。公司现有员工近二百人,兼具教育与互联网技术双重基因,是国内在线教育领域为数不多的跨界公司之一。 微课网作为国内首家中学生学习社区,以精良的课程资源及良好的社区互动服务闻名业内,2013年新版网站上线以来注册用户总量超过70万,目前已与新浪、爱奇艺、腾讯教育、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邮政、北京工商银行等全国性媒体/渠道平台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全国地市级运营中心及分公司超过40个,在2014年1月新浪教育&尼尔森联合发布的2013中国在线教育品牌用户使用率调查中排名第二。目前,公司与北京海淀、辽宁沈阳、河南洛阳等地区政府的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合作正在实施中。 2产品概述 微课云帮助学校构建了集学习社区、教务教学、校园办公及家校沟通四大功能为一体的智能教育云平台,通过统一管理、个性化设置、数据存储及应用等云端服务,有效提升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教学科技化、校园品牌化水平,帮助学校进一步提高办学品质,实现智慧型校园的综合云端管理。

[数据中心,智慧,校园]智慧校园数据中心平台建设研究

智慧校园数据中心平台建设研究 摘要经过多年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目前各高校已经开始建设以“硬件集群”、“数据集中”、“应用集成”为目标的智慧校园,数据中心平台为智慧校园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本文将讨论智慧校园数据中心平台的建设内容及实施过程。 【关键词】智慧校园数据中心应用集成数据交换 以“统一平台,统一门户,N 个应用”为建设目标的智慧校园已经成为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焦点。各高校从开始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到现在,经历了基础设施建设时期,校园网及业务系统建设时期和应用集成时期。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处于应用集成时期。 但是,在早期的数字校园建设阶段,学校各部门往往都根据需要已经开发并使用了相关的业务系统,累积了大量重要的历史业务数据,但由于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导致数据分散、冗余或重复存储等问题。其次,由于各部门的业务数据没有使用统一的信息标准,致使业务系统与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十分困难,导致了“信息孤岛”的形成,智慧校园的应用集成也无法实现。本文旨在根据我校数据中心的建设经验,研究出一套适合智慧校园建设的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方案,通过共享数据中心实现不影响原有业务系统的情况下达到信息共享、应用集成,消除“信息孤岛”,提高智慧校园信息利用率并为今后的应用系统建设搭建好基础数据平台。 1 智慧校园数据中心平台体系结构 数据中心平台采用顶层设计思路,以智慧校园信息标准建设成果为依据,从数据源、数据目标到数据服务整个体系进行规划,由数据交换、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服务等三部分组成。数据中心平台体系结构如图1。 2 数据中心平台建设 2.1 数据交换平台 数据交换平台是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的核心,是整个系统信息传输的总线,提供基于发布/订阅的消息分发和集线器式的集成服务。负责将各部门业务系统中获取的数据传输并保存到数据中心;以及,根据预定规则和数据订阅请求,将指定数据发送给相应部门。实现校内数据信息交换与共享。数据交换平台包含如下建设内容: 2.1.1 数据源支持 数据中心平台实现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整合,支持广泛的数据源。包括: (2)非主流关系型数据库,例如MySQL、Postgre SQL、Derby、HSQL DB,并能够对不同的版本进行支持。 (3)ODBC数据源,例如Access、DBF、Excel,并能够对不同的版本进行支持。

智慧校园云平台总体设计

智慧校园云平台总体设计

目录 一、方案概述 (4) 1.1智慧校园云建设背景 (4) 1.2智慧校园云建设目标 (5) 1.3智慧校园云建设理念 (5) 1.4智慧校园云建设路线 (6) 二、智慧校园云需求分析 (8) 2.1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 (8) 2.2教育教学服务平台 (8) 2.3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8) 2.4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平台 (8) 2.5建设师生互动平台 (9) 2.6统一的应用集成环境 (9) 三、总体设计 (9) 3.1建设思路 (9) 3.2设计原则 (10) 3.3总体规划 (11) 3.4逻辑架构 (12) 3.5技术选型 (12) 3.6系统支撑服务 (13) 3.6.1统一身份认证 (13) 3.6.2统一校园门户 (15) 3.6.3统一数据中心 (15)

四、基础支撑环境 (16) 4.1硬件支持系统设计 (16) 4.2基础硬件配置 (18) 4.2.1应用服务器 (18) 4.2.2数据库服务器 (19) 4.2.3存储 (20) 4.2.4存储网络交换机 (23) 4.3成熟软件配置 (24) 4.3.1操作系统 (24) 4.3.2数据库 (24)

一、方案概述 1.1智慧校园云建设背景 中小学智慧校园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主要业务以及资源和数据进行优化、整合和融通,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数字化,从而达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目的;以上概念既是一个实用概念,也是一项工程和标准,更是一种文化,从这种角度来说它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定义。 智慧校园建设是学校信息化的战略任务,需要全面掌握并梳理学校各个方面的运作流程,优化并整合学校整体资源,同时还需要顺应教育改革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这里所倡导的数字空间,允许我们在数字环境下开展学习、教学和管理,从而营造出校园数字文化氛围。智慧校园云的目的就在于以信息技术辅助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科学与和谐发展。 为使智慧校园云建设方案更加适合学校的发展需要,我们通过问卷、座谈了解干部、教师、学生、家长对目前校园网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领导班子经过反复研究,确定了学校数字化建设的基本设计思路:力图整合学校服务管理、课程资源、教研交流互动、家校协同、校园安全监控等方面的系统开展校园数字化建设,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智慧校园网络。学校提出了“建设具有数字化特点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网络支撑体系,推进教育信息化整体进程;紧紧围绕百年发展历史和地域文化特点,弘扬新童谣文化特色,创建网络环境下教与学方式变革的智慧校园;设计与学校未来发展定位相适切的智慧校园云方案,优化并选取对学校自身发展具有引导作用的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基础支撑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 基础支撑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3) 1.指导思想 (3) 2.教育信息化存在的困难 (3) 二.项目整体规划 (4) 1.建设目标 (4) 2.建设原则 (4) 3.方案概述 (5) 4.架构设计 (6) 三.平台方案设计 (7) 1.基础支撑平台 (7) 1.1.数据标准建设 (8) 1.2.系统管理 (8) 1.3.数据中心平台 (9) 1.4.应用管理中心 (10) 1.5.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10) 1.6.授权管理中心 (11) 1.7.平台运维管理 (11) 1.8.个人门户(统一桌面)平台 (11) 1.9.现有应用整合 (14)

一.项目背景 1.指导思想 数字校园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调“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把数字校园建设列为重要工作,在学校信息化能力提升行动中,明确提出制订大专院校校、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基本标准,推动数字校园达标建设。 大专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应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能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教学的质量和管理的效率,为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支撑环境,已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标志。为了探索新时期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经验,引领大专院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开展了“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 2.教育信息化存在的困难 ?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和整体部署,采取的是分散建设方式,学校重复建设资源和系统,不仅降低了信息化资金的使用效益,而且形成“信息孤岛”。 ?没有完整的教育信息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框架,教育信息化所提供的服务功能不能够较好地体现,规模化效益偏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绩效还有待提高。 ?目前正在运行的信息系统间的交互、共享和集成不够,体制机制尚未健全,标准规范尚未普及,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统筹力度不够。对全校教育信息资源及应用体系构建的统筹规划和有效组织、协调、监督、激励、评价等工作还做得不够,导致各方面的资源建设的积极

智慧校园数据中心方案建议书

智慧校园数据中心方案建议书

目录 1项目概述 (3) 1.1学院数据中心IT系统建设需求 (3) 1.2学院教育信息化云数据中心平台建设的目标 (3) 2方案总体设计 (4) 2.1设计依据 (4) 2.2设计原则 (4) 3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设计 (6) 3.1方案整体规划 (6) 3.2网络平台设计方案 (10) 3.2.1防火墙特性描述 (10) 3.2.2数据中心交换机特性描述 (11) 3.3服务器平台设计方案 (12) 3.3.1机架服务器技术介绍 (12) 3.3.2服务器平台配置规划 (13) 3.3.3服务器虚拟化方案 (13) 3.4存储平台架构设计方案 (14) 3.4.1存储需求分析 (14) 3.4.2存储平台规划 (15) 3.4.3存储可靠性设计 (16) 3.4.4存储高效率设计 (17) 3.4.5存储网络设计 (19) 3.4.6异构存储的融合 (19) 3.4.7存储双活详细设计 (20) 3.5华为云平台技术方案 (27) 3.5.1华为云平台简介 (27) 3.5.2云数据中心管理 (28) 3.5.3华为桌面云及应用虚拟化 (30) 4配置参数 (32)

1 项目概述 1.1 学院数据中心IT系统建设需求 本次数据中心云平台的主要应用场景是“学院数字化校园云数据中心”,主要承载学院数字化校园数据中心平台,服务全院约2万余师生,建成之后的云平台除了承载学 院数字化校园业务,未来可将现有多业务系统整合并统一纳入该平台,形成学院统一规 划、管理的云数据中心。 1.2 学院教育信息化云数据中心平台建设的目标 (一)构建学院统一云数据中心平台,承接数字化校园业务,并且将学院现有数据中心 硬件设备整合,通过云计算形成一个物理上分散但逻辑上集中的统一云数据平台, 为学院信息化各种应用系统顺利运行提供硬件环境的支撑。 (二)构建统一的、符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及相关教育资源建设标准(SCORM、 LOM、CELTS—42、CELTS—41.1 等)的数据库基础平台。 (三)建设学院统一认证体系,为云平台提供统一的用户身份管理、权限配置管理、资 源配置管理、身份同步服务等及各应用系统基础信息(用户信息、权限信息、配置 信息、认证信息、授权信息等)的统一管理与服务。 (四)构建符合学院教育需求、体现学院特色、具备创新应用的、功能完备的,为全院2 万余师生,提供教育管理、教育科研、教学应用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