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产品硬件与测试培训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570.02 KB
- 文档页数:21
硬件测试中的射频信号和天线性能评估硬件测试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其中射频信号和天线性能评估是其中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射频信号和天线性能评估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测试方法和指标。
一、射频信号评估的重要性射频信号是指在无线通信过程中传输的电磁波信号,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硬件测试中进行射频信号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射频信号评估可以帮助检测和解决通信中的干扰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无线设备,频率干扰可能会导致信号丢失、通话质量差等问题。
通过评估射频信号,可以及时发现干扰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通信品质。
其次,射频信号评估对于解决网络覆盖问题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网络覆盖的好坏与射频信号的质量密切相关,通过评估射频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确定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质量,从而优化网络布局和调整天线方向,以提供更好的覆盖效果。
最后,射频信号评估有助于提高无线设备的性能和功耗。
通过评估信号的传输效果和功耗消耗,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硬件或软件方面的问题,从而提高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二、射频信号评估的方法和指标1. 信号强度评估信号强度是指射频信号的强弱程度,通常以信号强度值来表示。
在硬件测试中,我们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使用信号强度仪来测量信号的强度,并比较与预期信号强度的偏差。
如果信号强度明显低于预期,可能是由于信号衰减、天线损耗等问题导致,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2. 信号稳定性评估信号稳定性是指射频信号的波动程度,也称为抖动。
在硬件测试中,我们可以通过实时监测信号的波动情况,如信号强度的变化、信号丢失的次数等,来评估信号的稳定性。
如果信号抖动较大或信号丢失的频率过高,可能会影响通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
3. 信号覆盖评估信号覆盖是指射频信号的范围和质量。
在硬件测试中,我们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使用信号覆盖测试仪来测量信号的覆盖范围,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来分析信号的质量。
硬件工程师培训计划一、背景介绍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硬件工程师的需求越来越高。
硬件工程师在各种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半导体行业、通讯行业、航空航天等。
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硬件工程师,制定一套全面的培训计划势在必行。
二、培训内容1. 硬件基础知识•电子电路基础•数字电路设计•模拟电路设计2. 半导体器件与制造工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结构•半导体工艺制造流程•半导体封装与测试技术3. FPGA与嵌入式系统设计•FPGA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思想•嵌入式软硬件协同设计4. 通信与网络硬件•通信原理与协议•网络硬件设备选型•数据传输与网络安全5. 项目实践与案例分析•参与实际硬件项目•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三、培训方式1. 线下课程•由专业硬件工程师授课•实验室实训•现场考核与综合评估2. 在线学习•提供视频课程•互动讨论与交流•定期作业与考核四、培训目标通过此培训计划,学员将具备以下能力:•独立设计硬件电路和系统•参与各种硬件项目并解决实际问题•能够熟练运用各类硬件工具和软件•具备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五、结业证书参与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学员将获得硬件工程师培训结业证书,证明其在硬件工程领域接受过系统培训并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能。
六、总结硬件工程师培训计划的制定旨在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硬件工程师,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通过全面系统的培训内容和方式,让学员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提升其在硬件领域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立足于此,我们期待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硬件工程师,为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做出贡献。
网络设备售后服务和培训方案1.1 针对本项目的售后服务△设备保修期所投产品实行“三包”(修理、更换、退货),按照招标文件要求,质量保证期为 3 年,我方在质保期内提供免费保修。
保修期满后,我方提供维修仅收取成本费。
除此之外,我方终身提供技术支持,软件产品我方终身提供安装、升级支持。
△售后技术支持由于产品自身存在的技术问题而导致的损失,由我方负责。
我方所供货物在保修期内发生故障时 30 分钟响应,2 小时之内到达现场解决问题,提供 24 小时热线电话。
△免费安装调试、运输设备到达时,我方向买方提供下列文件和资料:(1)设备原厂商的维保证明。
(2)技术和管理资料及文件,包括说明书、系统程序(光盘)、设备发运和装箱的详细资料。
(3)详细的设备质量文件,如:产品合格证明书等。
(4)操作、保养和使用手册。
设备到达指定交货地点后,按有关技术规程的规定存放和保管。
设备到达后,我方按买方安排的时间派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安装调试,直至能够正常运行。
设备被检验或测试不符合规格要求,买方可以拒绝接受该设备,我方更换被拒绝的设备。
设备验收合格后,双方代表在验收报告上签字。
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进入 3 天试运行期,试运行期满,无任何质量问题,7 个工作日内由甲方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双方签署验收报告,免费保修期从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免费技术培训我方免费为招标人提供中文操作手册并培训操作人员,其中包括讲解产品的结构以及原理、产品的使用以及维护保养,直至操作人员能够独立的操作使用。
培训细节详见本标书培训方案。
△其他优惠服务承诺①定期回访:项目验收后每 3 个月对系统进行一次系统维护和保养维护。
②针对此次投标,我公司承诺保证设备停产后 5 年的备件供应。
③我公司对本项目所采购设备 3 个月内出现质量问题,无条件给予更换。
④我公司对贵方这次招标所采购设备,全部免费送货上门,同时保证提供的所有产品均属原厂商提供的正品。
⑤对整个项目的后期运行、维护、升级、改造、扩展、管理等问题免费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持和建议。
SANGFOR WLAN无线测试/实施手册(Ver 1.1)2014年03月第1章网络环境确认 (3)1.1. 环境确认表《环境确认表》 (3)1.2. 工堪需求确认 (3)第2章测试/实施前准备工作 (4)2.1. 若自带产品,需先走设备自检流程 (4)2.1.1. 硬件检查 (4)2.1.2. 软件检查 (4)2.1.3. 稳定性检查 (5)2.1.4. 测试内容检查 (5)2.1.5. 异常情况处理 (5)2.1.6. 测试前需要给设备打上最新补丁包 (5)2.2. 通过电话与用户沟通,获取用户信息和预约上门安装时间 (6)2.2.1. 获取用户的详细资料 (6)2.2.2. 获取用户的网络环境 (6)2.2.3. 建议获取其他厂商在用户环境中的测试情况 (6)2.2.4. 约定上门的时间 (6)第3章整理安装实施所需要的资料 (7)3.1. 实施方案和验收文档 (7)第4章主要部署模式基本配置规范 (8)4.1. 目的 (8)4.2. 交换模式部署规范 (8)4.2.1. 三层交换部署规范 (8)4.2.2. 网络拓扑 (8)4.2.3. 二层交换单网段部署规范 (10)4.3. 单臂模式部署基本配置规范 (11)4.3.1. 三层单臂部署规范 (11)4.3.2. 二层单臂模式基本配置规范 (12)第5章WAC安装部署规范 (15)5.1. 上架前准备 (15)5.2. 设备安装 (16)5.3. 设备安装检查 (16)第6章AP安装部署规范 (18)6.1. 按照工堪指导手册标准安装AP (18)6.2. AP-260室内安装手册 (18)6.3. AP-260接入点部署指南 (18)6.4. AP部署勘测规范 (18)第7章现场无线测试规范 (19)第8章紧急事件处理规范 (20)第9章测试/实施完成后扫尾规范 (21)第10章常见问题处理 (22)10.1. AP不能自动发现WAC,分析原因 (22)10.2. AP自动发现WAC后,在WAC上激活后,AP一直不在线。
智能硬件产品开发与测试流程规范第1章项目立项与需求分析 (5)1.1 项目背景与目标 (5)1.1.1 项目背景 (5)1.1.2 项目目标 (5)1.2 市场调研与竞品分析 (5)1.2.1 市场调研 (5)1.2.2 竞品分析 (5)1.3 用户需求收集与分析 (5)1.3.1 用户需求收集 (5)1.3.2 用户需求分析 (5)1.4 产品功能与功能需求定义 (5)1.4.1 产品功能需求定义 (5)1.4.2 产品功能需求定义 (6)1.4.3 产品需求文档编写 (6)第2章硬件系统设计 (6)2.1 硬件架构设计 (6)2.1.1 系统总体架构 (6)2.1.2 模块化设计 (6)2.1.3 可扩展性与兼容性设计 (6)2.2 电路设计与原理图绘制 (6)2.2.1 设计原则 (6)2.2.2 原理图绘制 (7)2.2.3 电路仿真与分析 (7)2.3 元器件选型与评估 (7)2.3.1 选型原则 (7)2.3.2 评估方法 (7)2.4 硬件接口与协议规范 (8)2.4.1 接口规范 (8)2.4.2 协议规范 (8)第3章软件系统设计 (8)3.1 软件架构设计 (8)3.1.1 架构概述 (8)3.1.2 模块划分 (8)3.1.3 架构模式 (8)3.1.4 接口定义 (8)3.2 算法设计与优化 (8)3.2.1 算法选型 (8)3.2.2 算法优化 (9)3.2.3 算法实现 (9)3.2.4 算法评估 (9)3.3 通信协议与接口规范 (9)3.3.2 接口规范 (9)3.3.3 协议兼容性 (9)3.3.4 安全性 (9)3.4 用户界面与交互设计 (9)3.4.1 界面设计 (9)3.4.2 交互设计 (9)3.4.3 用户体验优化 (9)3.4.4 多平台适应性 (9)第4章系统集成与验证 (9)4.1 硬件系统集成 (10)4.1.1 硬件组件选择与采购 (10)4.1.2 硬件电路设计与PCB布线 (10)4.1.3 硬件系统搭建与调试 (10)4.1.4 硬件系统可靠性测试 (10)4.2 软件系统集成 (10)4.2.1 软件架构设计 (10)4.2.2 软件编码与调试 (10)4.2.3 软件系统集成 (10)4.2.4 软件系统测试 (10)4.3 系统功能验证 (10)4.3.1 功能需求分析 (10)4.3.2 功能验证方案设计 (11)4.3.3 功能验证实施 (11)4.3.4 功能验证问题定位与解决 (11)4.4 系统功能评估 (11)4.4.1 功能指标定义 (11)4.4.2 功能测试方法与工具 (11)4.4.3 功能测试实施 (11)4.4.4 功能分析与优化 (11)第5章硬件制造与组装 (11)5.1 硬件加工与生产 (11)5.1.1 加工工艺选择 (11)5.1.2 生产流程规划 (11)5.1.3 生产设备与工具 (11)5.1.4 生产过程控制 (12)5.2 元器件采购与质量控制 (12)5.2.1 供应商选择 (12)5.2.2 元器件质量控制 (12)5.2.3 采购合同管理 (12)5.3 硬件组装与调试 (12)5.3.1 组装工艺制定 (12)5.3.2 组装过程控制 (12)5.3.3 调试与测试 (12)5.4.1 测试项目制定 (12)5.4.2 测试方法与设备 (13)5.4.3 测试过程与结果分析 (13)5.4.4 可靠性评估 (13)第6章软件开发与测试 (13)6.1 软件编码与实现 (13)6.1.1 编码规范 (13)6.1.2 设计模式 (13)6.1.3 代码审查 (13)6.1.4 代码版本控制 (13)6.2 软件单元测试 (13)6.2.1 单元测试目标 (13)6.2.2 单元测试方法 (14)6.2.3 单元测试工具 (14)6.3 软件集成测试 (14)6.3.1 集成测试目标 (14)6.3.2 集成测试方法 (14)6.3.3 集成测试工具 (14)6.4 系统级软件测试 (14)6.4.1 系统测试目标 (14)6.4.2 系统测试内容 (14)6.4.3 系统测试方法 (14)6.4.4 系统测试工具 (14)第7章系统测试与优化 (14)7.1 功能测试 (15)7.1.1 测试目的 (15)7.1.2 测试内容 (15)7.1.3 测试方法 (15)7.2 功能测试 (15)7.2.1 测试目的 (15)7.2.2 测试内容 (15)7.2.3 测试方法 (15)7.3 稳定性与可靠性测试 (15)7.3.1 测试目的 (16)7.3.2 测试内容 (16)7.3.3 测试方法 (16)7.4 用户体验与交互测试 (16)7.4.1 测试目的 (16)7.4.2 测试内容 (16)7.4.3 测试方法 (16)第8章产品认证与合规性测试 (16)8.1 国家与行业标准 (16)8.1.1 国家标准 (17)8.2 认证申请与流程 (17)8.2.1 认证申请 (17)8.2.2 认证流程 (17)8.3 安全与环保测试 (17)8.3.1 安全测试 (17)8.3.2 环保测试 (17)8.4 合规性评估与报告 (18)8.4.1 合规性评估 (18)8.4.2 报告 (18)第9章产品发布与市场推广 (18)9.1 产品发布计划 (18)9.1.1 发布目标与时间表 (18)9.1.2 发布地域与渠道 (18)9.1.3 发布筹备 (18)9.2 市场推广策略 (18)9.2.1 品牌宣传 (18)9.2.2 产品推广 (18)9.2.3 渠道营销 (18)9.3 售后服务与支持 (19)9.3.1 售后服务网络建设 (19)9.3.2 售后服务政策 (19)9.3.3 技术支持与培训 (19)9.4 用户反馈与产品迭代 (19)9.4.1 用户反馈收集 (19)9.4.2 用户反馈分析 (19)9.4.3 产品迭代规划 (19)第10章项目总结与经验传承 (19)10.1 项目回顾与总结 (19)10.1.1 项目成果与亮点 (19)10.1.2 不足与改进 (20)10.2 经验教训与改进措施 (20)10.2.1 经验教训 (20)10.2.2 改进措施 (20)10.3 知识库与资料归档 (20)10.3.1 知识库建设 (20)10.3.2 资料归档 (20)10.4 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 (20)10.4.1 团队建设 (21)10.4.2 人才培养 (21)。
无线产品硬件与测试培训无线产品事业部802.11X规范及相关规范内容主要无线性能指标Tran smit Spectrum Mask 发送信号频谱模版11b/g/a、20M带宽11n、40M带宽11n发射功率频谱模板应分别符合以下要求:使待测产品处于发射状态,用矢量信号分析仪或IQview/nXn观察其波形,其频谱模版在下图所示蓝色粗实线以下为合格,在发送功率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频谱模版越小且越远离蓝色粗实线,其性能越好。
无线频谱模版可以测量发送信号的质量和对相邻信道的干扰抑制能力。
发射频灌模板40M n 模20M n 模Tran smitter Power 发送功率11b/g/a、20M带宽11n、40M带宽11n发射功率无统一标准,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通常普通功率的产品发送功率应控制在以下范围:11b发射功率应满足18.0+/-1.5dBm ;11g/a发射功率应满足15.0+/-1.5dBm ;20M带宽11n功率应满足14.0+/-1.5dBm ;40M带宽11n功率应满足14.0+/-1.5dBm 。
发送功率表征的是待测AP发送无线信号强度的大小,在满足频谱模版、EVM性能的前提下,功率越大,其性能越好,在实际应用中表现为无线覆盖范围越大。
测量发送功率可以使用功率计、矢量信号分析仪或IQview/nXn。
EVMEVM是error vector magnitude的缩写,他表征的是一个’矢量误差幅度’的概念,如右图所示。
在AP的无线指标中,EVM是发送状态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是表征信号发送质量的好坏的一个指标。
EVM越小,信号的发送质量越好,其矢量误差幅度越小;EVM越大,其发送信号质量越差,其矢量误差幅度越大。
在AP处于发送状态时,EVM与发送功率相关联:发送功率越大,矢量误差被放大的越多,体现在测试结果上,就是EVM越大即发送信号质量越差。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在发送功率和EVM间取一个折中,这就是在g模和n模时,发送信号功率不能太大的原因。
b/g模满足产品规格数据速率(Mbits/s) 1 2 5.5 11 6 9 12 18 24 36 48 54 EVM(dB) -10 -10 -10 -10 -5 -8 -10 -13 -16 -19 -22 -25n模满足产品规格Modulation BPSK QPSK QPSK 16-QAM 16-QAM 64-QAM 64-QAM 64-QAM 以用调制类型和码速来区分不同的数据速率。
Code Rate 1/2 1/2 3/4 1/2 3/4 2/3 3/4 5/6Relative-5 -10 -13 -16 -19 -22 -25 -28Constellation Error(dB)Lo Leakage本征泄露802.11系统采用零中频方案,将带有调制信息的I/Q信号直接上变频到2.4GHz或5GHz,如果供电直流分量泄露到I/Q信号中,就会产生本征泄露,本征泄露可以用矢量信号分析仪或IQview/nXn来测量,测量的标准本征泄露的功率小于2dB。
右图是用IQview来测量的无线产品的本征泄露的结果,图中,红色的”+”代表的功率值为2dB,载波泄露的功率约为-35 dB,远远小于2dB,可以判定测试结果满足要求。
Frequency Error 频率误差频率误差表征射频信号偏离该信号所处信道中心频率的大小,通常以IQview/nXn来测量,单位为ppnr测试频率误差要求:v± 25ppm (802.11b ); v± 20ppm (802.11g/a/n ),频偏越小越好,在实际的硬件电路设计中,晶振性能的一致性影响WIFI产品频率误差的一致性,在晶振的选型上,要将性能与成本做折中考虑。
in'PH PUJMUUEqp E QJ--20 利0 10 20Sub Carrier NumberSpectral Flatness 频谱平坦度平坦度表征待测信号在其所处信道内,功率平坦的程度,通常用IQview/nXn来测量,规范要求与实际测试结果如右图所示。
我们要求平坦度测试曲线必须要在右图所示的两条红线的范围之内,频谱平坦度的平坦与否影响无线信号的连接性能。
Sub-Carrier LimitsIndex(dB)0+2・16 to + l to+16-2 to +2-26 to-!7r +17to +26■4 to +21' ||liliV l>|iI* )■ H 1!* l> |i! !I11i■1IIVI1 ||IIrHh biii1iii1ii_ Z_L X™---——十一r- hliuI*1h HHb1111i=- i1 1li li I'k b i H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JI1 ||IIlirI*1h l> $N1! I>11III111ii21Sub Carn ar f lumbeimPH茄山no-留allH匸7矍SPower On/Off Ramp TX 上升/下降时间Tranuiut Power OutputTX 上升/下降时间规范要求需小于2us ,测试用IQview/nXnReceiver Sen sitivity 接收灵敏度接收灵敏度是表征 AP 接收性能的一个参数,接收灵敏度越好,其接收到的有用信号就越多。
接收灵敏度越好,其无线覆盖范围越大。
接收灵敏度可以用 IQview/nXn 来测量,在测量接收灵敏度时,要使待测设备处于接收状态,用IQview/nXn 的信号发生器发送特定的包文件,在 IQview/nXn 操作软件上更改信号衰减值,直到 PER (% (误包率)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此时接收灵敏度为 IQview/nXn 上的信号衰减值与IQview/nXn 和待测件之间的cable 、衰减器、DC Block 等总的衰减值之和。
接收灵敏度应满足如下要求:rate ( Mbits/s )12 5.5 11 6 9 12 18 24 36 48 54 Sensitivity( dBm )-82-80-78-76-82-81-79-77-74-70-66-65TransmitP OVTWOutput10f> MAX卯 4 MAXTime useeMaxT\ PowerReceiver Maximum In put Level 接收最大输入信号电平接收最大输入信号电平是表征WIFI产品接收性能的另外一个参数,在接收灵敏度一定的情况下,接收最大电平越高表示WIFI产品的动态范围越大,最大输入信号电平可以用IQview/nXn来测量,在测量最大输入信号电平时,要使待测设备处于接收状态,用IQview/nXn的信号发生器发送特定的包文件,在IQview/nXn操作软件上更改信号衰减值,直到PER(% (误包率)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此时最大输入信号电平为IQview/nXn上的信号衰减值与IQview/nXn和待测件之间的cable、衰减器、DCBIock等总的衰减值之和最大输入信号电平应满足如下要求:以上为WIFI 产品主要的无线性能,除了以上这些指标外,我们还应该关注谐波、杂散和流量、覆盖范围。
谐波与杂散关注的是WIFI 产品是否会对其他频段的无线产品造成干扰及干扰的程度,对于FCC、无委等都有各自具体的要求,根据特定的要求将谐波与杂散控制在其要求范围之内;流量和覆盖范围关注的是终端用户实际使用的性能体现,大家对此性能已经非常了解,此处不再赘述。
三、无线性能指标研发测试测试项目Transmit Spectrum Mask 发送功率频谱模板测试预置条件仪器设备:衰减器一个,IQview/nXn (矢量信号分析仪)一台和屏蔽箱一台,测试Computer以及测试电缆。
测试步骤测试规范测试说明L.Shi el ding: B oxShi el ding: B oxComputer1.2.3.DUTIQvi ewIQvi ewAtt.eiiLiatio垃按图组网,仪器、设备开机预热30分钟以上,配置DU■以最大发射功率等级由Portl天线口连续发射。
在DU■连续发射情况下,配置DU盼别设为b模、g模、a模、20M带宽n模、40M带宽n模,等DU稳定后,用仪器测试DUT勺发射功率频谱模板并记入表格。
配置DUT分别工作于Port2、Port3,重复步骤2测量DUT的发射频谱模板,并记入表格。
11b/g、20M带宽11n、40MI带宽11n发射功率频谱模板应分别符合以下要求:“KWir "Nf E K.-IHIB\I I HL IK牡£讣;白勺K i iiOil -I.... -aBdlir 一一4 IA IIS.I Brtb S=*SP+ I 1.1.打丈r J Hit140 >44 站 C 机:■.14 kI 4 汽II Mi1. 必做项目Transmitter Power发射功率仪器设备:衰减器一个,IQview/nXn (功率计)一台和屏蔽箱一台,测试 Computer 以及测试电缆按图组网,仪器、设备开机预热 30分钟以上,配置DU 以最大发射功率等级由Port1天线口连续发射。
在DU ■连续发射情况下,配置 DU 盼别设为b 模、g 模、a 模、20M 带宽n 模、40M 带宽n 模,等DU 稳定后,用仪器测试DUT 勺发射功率并记入表格。
配置DUT 分别工作于Port2、Port3,重复步骤2测量DUT 的发射功率,并记入表格。
根据具体芯片方案或客户要求测试说明1. 测试功率为天线口的发射功率2. 在满足仪器输入电平范围以及信噪比的要求下,尽量使用20dB 衰减器以提高测试精度(与测试其他指标一样)3. 测试时射频电缆与 DUT 天线接口、仪器接口等良好接触,并且不能岀现射频电缆大角度弯曲 (与测试其他指标一样)4. 此项目为必做项目测试项目 测试预置条件 测试步骤1. 2. 3.测试规范测试说明 Pass此项目为必做项目Spectral Flatness 发射功率平坦度仪器设备:衰减器一个,IQview/nXn (矢量信号分析仪)一台和屏蔽箱一台,测试 Computer 以及测试电缆1. 按图组网,仪器、设备开机预热 30分钟以上,配置 DUT 以最大发射功率等级由 Port1天线口连续发射。
2. 在DUT 连续发射情况下,配置 DUT 分别设为g 模、a 模、20M 带宽n 模、40M 带宽n 模,等DUT 稳定后,用仪器读取 DUT 的发射功率平坦度。
3.配置DUT 分别工作于Port2、Port3,重复步骤2测量DUT 的发射功率平坦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