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透明质酸应用于伤口愈合中的组织学观察 (1)
- 格式:pdf
- 大小:125.46 KB
- 文档页数:3
透明质酸1. 简介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简称HA),又称玻尿酸,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组织中的多糖类物质。
它是一种透明的、黏稠的凝胶状物质,具有很强的保湿能力和润滑性。
透明质酸广泛应用于医学、美容和保健领域,被誉为“天然保湿因子”。
2. 结构和性质透明质酸是由N-乙酰-D-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醛酸通过β-(1→3)键和β-(1→4)键连接而成的线性高分子化合物。
其分子量通常在105至106之间,具有很强的水溶性。
透明质酸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羟基基团和羧基基团,使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
这些功能基团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相互作用,从而使透明质酸具有出色的保湿能力。
每克透明质酸可以吸附并储存1000毫升水分,使皮肤保持湿润和柔软。
3. 生理功能3.1 保湿作用透明质酸是皮肤中最重要的保湿因子之一。
它能够吸附并锁住大量的水分子,保持皮肤的水分平衡,提供持久的保湿效果。
透明质酸能够渗透到皮肤深层,增加角质层的含水量,改善皮肤干燥、粗糙和缺水等问题。
3.2 润滑作用透明质酸在关节、眼球和其他组织中起到润滑作用。
它能够减少组织间的摩擦和磨损,提供良好的润滑效果。
在关节中,透明质酸能够减轻关节疼痛和僵硬,改善关节活动度。
3.3 组织修复作用透明质酸对于组织修复有重要作用。
它能够促进创伤愈合和组织再生,并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
透明质酸可以增加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促进细胞迁移和增殖,加速创伤的愈合过程。
3.4 抗衰老作用透明质酸在皮肤抗衰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中透明质酸的含量逐渐减少,导致皮肤干燥、松弛和皱纹的产生。
通过外源性添加透明质酸,可以改善皮肤的弹性和紧致度,减少细纹和皱纹的出现。
4. 应用领域4.1 医学领域透明质酸在医学领域有广泛应用。
它被用作软骨修复和关节润滑剂,可治疗关节炎和其他关节疾病。
透明质酸还被用于眼科手术、皮肤创伤愈合和软组织修复等领域。
4.2 美容领域透明质酸在美容领域是一种常见的填充物。
医用透明质酸钠预防甲状腺手术后切口粘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袁强辉;陈英娇;雷尚通【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医用透明质酸钠预防术后切口黏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龙川县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10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彻底止血,在手术创面、颈前肌群、颈阔肌涂抹医用透明质酸钠,不放置引流管;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不使用透明质酸钠,观察术后1周两组患者颈部黏连情况,以及手术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颈部组织同步移动情况.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颈部黏连率为13.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颈部同步移动率为1.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为7.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透明质酸钠具有明显的预防甲状腺术后黏连作用,安全可靠.【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8(029)012【总页数】3页(P1747-1749)【关键词】甲状腺;切口;黏连;透明质酸钠;安全性【作者】袁强辉;陈英娇;雷尚通【作者单位】龙川县人民医院外三科,广东龙川 517300;龙川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龙川 517300;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外科,广东广州 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3甲状腺解剖结构复杂,腺体内血管、神经、淋巴分布丰富,手术治疗并发症较多,切口黏连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约22%[1]。
切口黏连形成瘢痕影响美观造成患者心理障碍,还导致皮下组织牵拉产生不适感,影响发声、吞咽和颈部运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降低甲状腺术后切口黏连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热点,被提出的可行方案有改变术式如腔镜手术、规范术中操作、保留完整甲状腺被膜、不放置引流管、使用防黏连材料等。
·综 述·医用透明质酸钠在临床中的应用综述顾其胜* 王文斌* 吴 萍* 透明质酸(hyaluro nic acid,HA)是一种高分子直链聚糖,由N-乙酰-D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醛酸构成。
HA属于一种天然降解且具吸收性的生物医学材料[1]。
它广泛分布在动物和人体组织和细胞外基质中,在眼玻璃体、房水、滑液、皮肤及脐带中含量较高[2]。
它在溶液中的无规则卷曲状态和流体力学特点赋予HA具有许多重要的物理特性[3],如:高度粘弹性、可塑性、渗透性、独特的流变学特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是一种临床上用途十分广泛的生物医学材料。
它的临床用途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①在临床诊断学中的价值[4]。
由于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愈合等过程中,HA可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尤其是作为一种诊断指标,HA体现出它独特的价值。
临床上曾推荐使用检测HA的血清水平作为某些疾病的诊断指标。
②纯HA制品的临床使用价值[5]。
业已公认HA凝胶是眼科显微手术中的必备之物,它的应用是当今眼科显微手术中的一大里程碑。
现在HA凝胶已被广泛用于白内障囊内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视网膜剥离术和角膜移植术等多种眼科手术。
在关节腔内注射HA作粘弹性生物补充疗法亦已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大量的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应用HA作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关节病,不仅克服了以前用激素治疗的副作用,而且近期和远期效果均优于激素,成为治疗骨关节病的首选材料。
在各种外科手术中,HA能有效的预防术后粘连。
③HA加药物作缓释制剂或诱导靶向[6]。
HA 作为一种载体,可将各种药物导向送到各病理部位。
让药物定位于作用部位同时缓慢释放,这样可大大增强药物的疗效。
目前,正在研究或正在临床验证的已有数十种。
期待不久的将来就会投放市场,发挥巨大的作用。
1 HA的生物合成与代谢Prehm[7]根据酶动力学研究提出了HA生物合* 上海其胜生物材料技术研究所(上海,201106)成的机理。
实训二基本组织观察一、显微镜的使用和基本组织的微细结构【实训目标】1.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2.上皮组织的微细结构特点。
3.固有结缔组织的微细结构特点。
4.血涂片的微细结构特点。
5.肌组织的微细结构特点。
6.神经组织的微细结构特点。
【实训材料】1.单层扁平上皮切片(镀银染色)2.单层扁平上皮切片(HE染色)3.单层立方上皮切片(HE染色)4.单层柱状上皮切片(HE染色)5.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切片(HE染色)6.复层扁平上皮切片(HE染色)7.变移上皮切片(HE染色)8.疏松结缔组织切片(HE染色)9.疏松结缔组织切片(铺片)10.致密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HE染色)11.血涂片12.骨骼肌切片(HE染色)13.骨骼肌切片(铁苏木精染色)14.心肌切片(HE染色)15.心肌切片(铁苏木精染色)16.平滑肌切片(HE染色)17.多极神经元切片(HE染色)【实训内容与方法】(一)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1.显微镜的构造(以奥林巴斯双眼电光源显微镜为例)显微镜的构造是由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组成。
(1)机械部分①底盘:也称镜座。
②镜架:也称镜臂。
③载物台:是放置切片标本的部位。
其中央有通光孔,台上有切片夹及标本移动旋钮,可以沿着前后左右方向移动标本便于观察。
④镜筒:上端装有目镜。
⑤粗螺旋与细螺旋:用于升降载物台以调节焦距。
⑥物镜转换器:用于转换物镜,接于镜筒下端,其上装有3~4个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2)光学部分:①光源:为电光源,在镜座上。
②聚光器及孔镜光阑:聚光器在光源与载物台之间,其一侧有升降螺旋,可使聚光器上下移动以调节视野亮度。
③目镜:常用为10×,内含指针。
目镜筒滑板:可调节目镜间距离,以得到合适的瞳孔间距,使双眼的视野重合。
瞳孔间距刻尺:标记瞳孔间距。
适度调节环:可调节两眼屈光度。
④物镜:平常镜:标有4×的字样,红色环,常用。
低倍镜:标有10×的字样,黄色环,常用。
高倍镜:标有40×的字样,兰色环,常用。
透明质酸在医药领域中的作用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组织中的多糖类物质。
它在医药领域中起到了多种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透明质酸在医药领域中的主要应用:1.关节保健:透明质酸是关节液的重要成分,能够提供润滑作用,从而减少关节磨损。
透明质酸的外源性补充可以帮助缓解关节炎和关节痛等疾病症状。
透明质酸可以通过关节内注射或者口服的方式应用。
2.美容护肤:透明质酸具有良好的保湿特性,能够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锁住水分。
这使得透明质酸成为一种优秀的护肤品成分,用于改善皮肤干燥、细纹和皱纹等问题。
透明质酸还可以刺激胶原蛋白的合成,提高皮肤弹性和紧致度。
3.伤口修复:透明质酸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组织再生。
它能够提供一个适宜的湿润环境,有助于上皮细胞的迁移和修复。
此外,透明质酸还可以减少炎症反应和瘢痕形成,使伤口更快地愈合。
4.眼部保健:透明质酸在眼球和眼周组织中存在,并为眼球提供保护和滋润。
透明质酸被广泛应用于眼科手术中,如白内障手术和玻璃体手术。
它可以在手术期间保护眼球和角膜,并促进手术后眼部伤口的修复。
5.输液辅助剂:透明质酸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物质,其在水溶液中具有较高的粘度。
这使得透明质酸成为一种理想的输液辅助剂,可以延长药物的滞留时间,减少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速度,从而增强药物的疗效。
6.动物手术辅助:透明质酸可以用于动物手术中,如软组织重建和创伤修复。
透明质酸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湿环境,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从而改善手术效果。
总结来说,透明质酸在医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在关节保健、美容护肤和伤口修复中具有应用前景,还可以作为输液辅助剂和动物手术辅助剂,在药物输液和手术中发挥积极作用。
透明质酸的应用前景仍然广阔,在未来的医药研究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一种细菌纤维素敷料的生物安全性评价发表时间:2018-05-29T15:50:42.14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6期作者:黄丽娟[导读] 评价一种细菌纤维素敷料的生物安全性。
黄丽娟天津中鼎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0385摘要:目的评价一种细菌纤维素敷料的生物安全性。
方法利用自制的细菌纤维素敷料,通过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对敷料的生物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结果敷料浸提液的RGR为88.7%,细胞毒性反应为1级;敷料浸提液和溶剂对照平均记分之差均为0.0,未大于1.0;敷料生理盐水和芝麻油浸提液组动物皮肤反应等级未超过相应的阴性对照组动物反应等级。
结论该细菌纤维素敷料的体外细胞毒性为1级,符合国家标准,无潜在皮内刺激作用和皮肤致敏性,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是由微生物发酵合成的多孔性网状纳米级生物高分子聚合物[1]。
BC具有纯度高、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持水性能和亲水性、生物亲和性和生物相容性。
正是这些优良的特性,预示了其广阔的用途,如伤口护理敷料、人造皮肤等[2]。
透明质酸钠是由N-乙酰氨基葡糖及D-葡糖醛酸双糖单位重复连接而成的高分子酸性粘多糖,广泛存在于动物和人体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中。
透明质酸钠作为构成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内基质的主要成分,可以促进创伤修复。
外源性透明质酸钠可为受损后的组织修复发挥必不可少的模板作用,抑制创伤的挛缩,减少瘢痕的形成。
本公司制备了一种含有透明质酸钠的细菌纤维素敷料,具有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根据国标 GB/T16886.5-2003,GB/T16886.10-2005所规定的方法,分别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皮内反应试验、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来评价该敷料的动物实验阶段生物安全性。
1材料和方法1.1主要材料与试剂细菌纤维素敷料(自制);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ATCC);日本大耳白兔(北京隆安实验动物养殖中心);白化豚鼠(北京隆安实验动物养殖中心)。
外源性透明质酸应用于伤口愈合中的组织学观察吕 洛 冷永成△ 陈玉林摘要 目的:探讨外源性透明质酸(Hyaluro nic acid,HA)在伤口愈合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以及对瘢痕形成的影响。
方法:大鼠45只,随机分成A、B、C(2%、1%HA、PBS)3组,观察愈合过程中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和残留面积的大小、大体形态和组织学的改变。
结果:(1)A、B、C3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5.2,14.2和13.4d。
A、B两组残留面积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3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
(2)组织学上,A、B两组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胶原纤维较为纤细、排列整齐,直径较纤细。
C组则显示出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新生血管数目增多。
(3)HA的生物学作用与其浓度有关。
结论: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外源性HA可通过细胞的调控作用有效地发挥其生物学作用,减少瘢痕形成。
关键词 透明质酸;伤口愈合;瘢痕;成纤维细胞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644.05A histological study in wound healing with exogenous hyaluronic acidL Luo,Leng Y ongchen,Chen Yulin(Department of Burn,Changhai Hospital,Second M ilitary M edical U niversit y,Shanghai,200433)Abstract Objective:T 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ex ogenous hyaluronic acid(HA)o n wo und healing in a model o f incised w ound o f rat skin and their possible mechanisms.Methods:T he rats w er e random 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w hich w ere tr eated w ith1%and2%HA so lution,and PBS as control.Wound ar-eas w ere measured and m ean wo und healing time w ere calculated.Samples of the repaired tissue fro m w ounds w ere harvested for study by light and transmission electr onic micr oscopy.Results:(1)Wound ar-eas w ere much smaller in contr ol gr oup than those in HA-treated g roups,and the m ean value o f w ound healing time w as15.2,14.2and13.4d.(2)Histolog ically,w hen compared qualitatively w ith PBS con-tr ol,HA-treated w ounds ex hibited a less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ang iogenesis,the fibro blast pr olifer-ated significantly,and the collag en fibrils w er e slender and arr ay ed in goo d order.(3)M eantim e,it w as fo und the result of treatm ent w as co rrelated to the co ncentratio n of HA,i.e.,its efficacy presented a do se-dependent manner.Conclusion: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ex og enous HA could effectively inhibit co llagen sy nthesis and improve scar quality in w ound healing by its physiolo gical function.Key words hyalur onic acid;wo und healing;scar;fibroblast 透明质酸(HA)是一种独特的线性聚糖,是细胞外基质(ECM)氨基聚糖(GAG)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近年来,随着胎儿外科研究的逐步深入,HA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倍受关注。
研究发现,胎儿伤口无瘢痕愈合于其生长环境中富含透明质酸直接相关[1]。
然而,在成人创面中,HA对组织纤维化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实验通过创伤动物模型的制作,直接应用透明质酸于伤口局部,探讨HA 在伤口愈合中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1.1 动物创伤模型的制备和分组 实验用SD大鼠45只,体质量200~250g,雌雄各半。
动物背部剪毛后,涂硫化钠脱毛,温水多次清洗后拭干。
次日用2%的戊巴比妥钠(4~5m g/100g体质量)腹腔注射麻醉后,常规消毒铺巾,用利刃在脊柱两侧旁开1cm处,切取直径1.8cm的圆形创面,深及深筋膜及部分肌层,止血后备用。
2h后测定面积,经计算平均面积约2.5cm2。
随机将动物分成A,B,C3组,每组15只动物。
每只动物2个创面,共90个创面。
取2cm×2cm的无菌纱布2层,治疗组用0.2ml・88・第二军医大学学报A cad J Sec M il M ed Univ 1998Au g;19(增刊)∶88~90a作者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烧伤科,上海,200433;△南京铁道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科吕 洛,男,1962年9月生,博士,主治医师的H A 溶液(A 、B 两组HA 浓度分别为2%,1%),浸湿后贴于每个创面上,再覆盖一层磺胺嘧啶银冷霜纱布(0.5g/块纱布)后包扎。
对照组(C 组)每天清洁换药用PBS 溶液0.2ml,余同治疗组。
创面每日换药1次,用药至伤后14d 。
1.2 检测指标和标本的收集 在伤后2h 及2,4,6,8,10d 换药时通过用描记结合照相技术,记录残余创面面积大小,以反映愈合速率;并通过记录各组实验动物创面的愈合时间,计算出平均愈合时间。
在伤后3,7,10,14,21d,每组随机处死3只动物(6个创面),沿创缘切取全部组织,剪取皮下组织、剔除毛发,用作组织学和电镜检查。
1.3 组织学检查 组织学标本用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行HE 和胶原(Van Gie)染色,行光镜观察。
电镜标本切取后,置入4%的戊二醛中固定。
待标本收集齐后,逐级进行脱水,浸透、包埋和定位,最后制成超薄切片并染色。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病理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以SAS 统计软件进行t 检验、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等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2.1 形态学改变 愈合过程中,C 组伤后可见创面边缘上皮及肉芽组织生长较快,表面凸凹不平,个别部位肉芽水肿明显,创面伤后7d 已基本被肉芽组织所充填。
而A 、B 两组创面相对较为清洁,肉芽组织红嫩,呈现均匀微细的颗粒状,但肉芽组织分别在伤后10,9d 才充填创面。
2.2 创面愈合面积 创面愈合过程中,各处理组在不同时间点的残留面积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处理组之间创面残留面积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1)。
A 、B 两组残留创面面积大于C 组。
2.3 组织学检查结果2.3.1 光镜观察 (1)HE 染色:C 组伤后5,7d 时显示幼稚性肉芽组织增生活跃,肉芽组织中有多量的新生毛细血管形成,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肥大。
每视野内炎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数目较多,成纤维细胞胞体较大,胞核呈圆形和椭圆形,染色质粗大,着色较深。
伤后10,14d 时可见有多量着色较深的成纤维细胞和较粗大的胶原纤维形成,胶原纤维排列紊乱,血管增生异常活跃。
A 、B 组伤后7d 肉芽组织中显示少量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炎性细胞数目相对较少。
伤后10,14d 可见每视野内成熟的成纤维细胞数目较多,着色较淡,视野下有中等量的炎性细胞浸润。
伤后21d 可见排列相对整齐、稀疏的胶原纤维束;而在C 组中仍可见中等量炎性细胞浸润并有少量巨噬细胞出现。
(2)VG 染色:A 、B 组伤后10,14d 时镜下胶原纤维排列整齐,较为纤细。
而C 组7d 时即可见大量较为粗大、分布不均的桔红色胶原纤维增生,纤维排列相对紊乱。
伤后21d 时,A 、B 组中胶原纤维相对稀疏。
2.3.2 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 镜下可见C 组7和14d 显示成纤维细胞核肥大,呈椭圆形或不规则状,核染色质丰富,浓密成块,胞浆内粗面内质网发达并可见个别内质网扩张,线粒体数量增加,周围可见多量的胶原纤维分布,纤维较为粗大,排列紊乱(图1)。
新生微血管壁上可见到胞膜水肿、胞浆丰富的内皮细胞,胞核清楚,呈圆形和椭圆形。
而A 、B 组10d 和14d 的超微结构显示,成纤维细胞数目较多,胞浆中异染色质较多,细胞器不发达,内质网和线粒体数量较少,周围成束排列的胶原纤维相对纤细,直径明显较C 组小(图2)。
图1 C 组伤后14d 电镜观察结果Fig 1 The results of electronic microscopy observed14d postinjury in group CDeveloped RER and increased in mitoch on dria(↑)(4×1000)3 讨 论一般认为,组织修复过程中,HA 通过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物学作用。
在胚胎创面的研究中已证实,HA 可促使成纤维细胞的移动和增生,抑制其分化,从而影响胶原的沉积。
另外,HA 还可作用于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影响新生血管的形成以及与调整修复组织中胶原排列[2,3]。
其次,在伤口愈合中,HA 尚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E 2的水平,抑制炎性细胞的趋化性及吞噬作用,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4]而发挥其抗炎作用。
从成纤维细胞的镜下观察我们可以看出,HA 应用后实验组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数明显增加,胞内异染色质明显增多,但细胞器并无明显的增多,即大多呈静止状态,表明其分化及合成胶原的能力明显受到抑制。
因此,我们认为,胶原合成的量与成纤维细胞的活性有直接的关系,与其细胞数无关;HA通过刺激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抑制其分化和增加成纤维细胞在基质中的移动,都是互为关联,相辅相成的生物反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