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67例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49.91 KB
- 文档页数:2
中西医结合治疗缠腰火丹的体会张丽华*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缠腰火丹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3-0061-01缠腰火丹为带状疱疹缠腰而发者,病程迁延,本病病程一般为2 3周,疼痛较剧烈,常后遗神经痛。
临床医生多采取在疱疹周围毫针围刺及疹间正常皮肤刺络放血的方法治疗本病,收效一般。
笔者采用直接在丘疹或疱疹周围红晕上刺络后拔罐放血方法,效果极佳,能大大缩短疗程,明显缓解疼痛,病因病机与临床表现: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目前西医无较好疗法。
中医认为多因风火之邪客于少阳、厥阴经脉,郁于皮肤,肝胆湿热蕴结,可导致肌肤之营卫壅滞,发为带状疱疹。
初起皮肤发热灼痛,出现成簇而不融合的粟粒到黄豆大丘疹、丘疱疹,继而变为水疱,疱液澄清,疱壁紧张,围以红晕。
现将本人治疗缠腰火丹的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临床治疗12例,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40岁,病程1 3天,疱疹均位于腰部。
2治疗方法以刺络拔罐放血疗法为主,辅以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采用西药提高机体免疫力及对症治疗。
2.1刺络拔罐:发病初期热毒壅盛,丘疹及水疱疹无结痂及溃烂,在病变部位常规消毒后,在丘疹上或水疱疹根部红晕处三棱针点刺后闪火拔罐,每罐出血量为5ml 左右,视病变部位大小每次2—4罐,每天一次,4天为一疗程,已结痂及溃烂的部位则不再施针。
拔罐时注意火罐边缘不要压在感染溃烂的部位上。
大部分疱疹在治疗一次后明显消肿,疼痛缓解,两次治疗后逐渐结痂。
2.2毫针围刺:待疱疹结痂及溃烂后毫针局部围针可调和患处的气血,消炎止痛。
每日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
2.3中药治疗:发病初期热毒壅盛,湿热蕴结,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每日一次,水煎分服,连用五天。
2.4对症治疗:疼痛较甚者对症止痛,施针期间口服抗生素。
2.5支持和免疫疗法:个别老年体弱抵抗力低下者可配合支持及免疫疗法。
给予充分维生素B 族制剂,严重的给予转移因子及丙种球蛋白。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于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内收治的150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给患者施以中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都以4个月作为一个实验周期,比较4个月以后两组患者的血压下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产生情况。
结果:经过一个实验周期的治疗,实验组的血压下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产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在对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如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对患者的血压起到更为明显且迅速的改善作用,并且可以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在临床治疗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标签:中西医结合;老年患者;难治性高血压高血压是老年人群体中的一种很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是诱发多种其他重大疾病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病率占高血压总发病率的5~10%,为了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于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实验选用了150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具体实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次实验选取了共150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年龄60~86岁,平均(68.73±3.52)岁,患病时间4~20年,平均(11.58±3.24)年,主要并发症有糖尿病、心脏病、陈旧性脑梗塞等。
将15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部分,实验组男50例,女25例;对照组男50例,女25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全部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主要服用药物有:氢氯噻嗪4毫克/次,3 次/天;非洛地平缓释片5毫克/天;复方卡托普利片12.5毫克/次,2次/天。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吕保阶【摘要】目的系统地研究在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中医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分析两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反应率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好,可推广.【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7(028)006【总页数】2页(P1007-1008)【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老年;难治性高血压【作者】吕保阶【作者单位】汕尾市人民医院,广东汕尾 51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指的是,在使用三种及以上的降压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后,患者的血压依然未能降至140 /90mmHg,或者患者的收缩压水平仍然超过160mmHg[1]。
在所有的高血压患者中,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高达6%~11%[2],治疗难度大,会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实际价值。
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5年8月~2016年3月,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45例基线资料:男25例,女20例,年龄是63~85(72.3±1.1)岁,病程是6~21 (10.2±1.4)年,合并症情况:冠心病为13例,糖尿病为16例,高脂血症为9例;观察组45例基线资料:男22例,女23例,年龄是65~82(72.4±1.4)岁,病程是7~23(10.5±1.5)年,合并症情况:冠心病为15例,糖尿病为15例,高脂血症为8例。
高血压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分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治疗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法。
本文将从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原理、方法和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原理中医认为高血压是由于气滞、气郁等导致的,而西医则认为高血压是由于血管收缩和心脏负荷过重等引起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原理是通过综合运用中医药和西医药物、心理疏导、生活调节等手段,调节人体内环境,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中医强调因杂而治之,通过中药调理来调节体内阴阳平衡,舒缓气机,从而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病情。
西医则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手术等方式来调节血压。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分发挥了中西医两种治疗方式的优势,既能治标又能治本,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具体方法1. 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核心部分。
通过中药的使用,可以调整患者的阴阳平衡,改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中医药通常采用中药汤剂、颗粒剂、贴敷等方式进行治疗。
2. 西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是高血压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通过使用降压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缓解患者的症状。
3. 心理疏导心理疏导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高血压患者常常伴有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通过心理疏导可以减轻患者的压力,改善其心理状态,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
4. 生活调节生活调节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适度的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等方式,可以帮助患者降低血压,改善体质。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相较于单一的中西医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综合运用中医药和西医药物,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中医药可以通过调整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改善体质,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
西医药物则可以更快速、准确地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