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与建设》参加2015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
- 格式:pdf
- 大小:75.75 KB
- 文档页数:1
《档案与建设》喜获华东地区期刊“优秀栏目”奖2020年12月24日,由华东地区期刊协会联盟组织开展的“华东地区期刊·优秀栏目”评选结果公布,《档案与建设》期刊《学术园地》栏目荣获“优秀栏目”奖。
《档案与建设》自1984年创刊以来,始终在档案学界具有重要影响,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
《学术园地》栏目作为传统栏目,开设30余年来,始终保持较高的学术水准,注重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展现我国档案学研究的新成果、新发展,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栏目文章多次被权威学术媒体转载、摘录、引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此次获奖充分体现了《档案与建设》编辑部坚持“学术立刊、内容为王”原则、突出档案期刊特色、强化品牌栏目建设、增强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办刊成果,进一步提升了期刊知名度,增强了期刊影响力。
(邵澍赟)江苏省档案馆专题研究讨论档案鉴定工作1月5日,江苏省档案馆副馆长赵深、二级巡视员邹华召集省馆鉴定利用处人员举行档案鉴定工作专题研讨会,研究省档案馆档案鉴定工作。
鉴定利用处处长姚军汇报了鉴定利用处成立以来的档案鉴定工作情况、馆藏档案鉴定情况以及档案鉴定组织架构、鉴定工作思路和方法等,与会人员进行了讨论。
赵深强调,省馆要调整馆鉴定工作领导小组,以全宗为单位成立相应的鉴定工作小组;要以五个全宗单位开展试点,春节前召开一次鉴定划控试点工作推进会;要继续摸清馆藏到期档案数量,修订完善鉴定工作制度、流程以及内网平台系统设置;要适时向社会公布一批开放档案目录,可以采取全省联动,形成江苏的一个特色品牌。
(李 军)淮安市委书记蔡丽新等参观市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成果展1月14日至17日,政协淮安市八届五次会议、淮安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淮安市档案局、市档案馆及市农房办联合各县区组织举办的“淮安市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成果展”正式展出。
淮安市委书记蔡丽新、市长陈之常等市领导参观了展览。
本次展览分为“高位推动 政策护航”“环境改善 生态宜居”“乔迁新居 生活祥和”“产业带动 百姓致富”“文脉传承 留住乡愁”五个部分,采用新旧照片对比的方式,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地展现淮安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农房改善作为惠民利民的重要使命、推进美丽淮安建设的重要支点、加快发展转型跨越的重要抓手,顺应农民现实期盼,推动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持续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取得的显著成效。
守正出新勤业笃行——访中国期刊年鉴杂志社常务副社长、主编段艳文左志新【期刊名称】《传媒》【年(卷),期】2015(000)024【总页数】2页(P31-32)【作者】左志新【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11月6日,北京迎来了入冬的第一场雪,大片的雪花从天空纷纷扬扬地飘落,把美丽的北京装点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午后,踏着积雪,本刊记者如约走进位于北京万寿路的中国期刊协会,在浓浓咖啡香中开始了对中国期刊年鉴杂志社常务副社长、主编段艳文的访谈。
《传媒》:近两届刊博会都有您的期刊藏品展出,使您成为了刊界名人,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从业经历和《中国期刊年鉴》这几年工作。
段艳文:在我少儿时代,有幸接触到了《故事大王》和《少年科学画报》两本杂志。
这两本杂志伴随着我童年成长,为我开启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也因此我与期刊结缘。
大学时代我组织文学社和学生记者团办校报校刊,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组稿、排版、设计、发行,也尝试组织采访、做读书会和拉广告。
激情文字,飞扬青春,很难忘的一段青春记忆。
毕业后一直在期刊出版这个行业,到现在已经15年了。
这些年从编辑、记者、发行经理到主编,不同的岗位上都工作过。
我是幸运的,这么多年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同时在成长道路上又遇到很多“贵人”,他们给予我帮助、支持、鼓励、指导。
2010年,我有幸认识了中国期刊协会石峰会长。
在他的关怀下2012年底进入中国期刊协会工作,主要负责《中国期刊年鉴》编辑工作。
《中国期刊年鉴》2002年创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管,中国期刊协会主办,是我国唯一一部大型期刊类纪年文献。
目前,《中国期刊年鉴》已经成为指导期刊业创新与品牌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是世界了解中国期刊出版业一个重要窗口。
2013年,在业界充分调研基础上,《中国期刊年鉴》重新改版,增加《期刊数字出版与融合发展》《中国期刊国际化》《编辑能力建设与实务》等栏目,同时提升《中国期刊年鉴》装帧印刷质量。
庆祝《档案与建设》创刊三十周年(1984-2014)
佚名
【期刊名称】《档案与建设》
【年(卷),期】2014(0)9
【总页数】2页(P66-67)
【关键词】王惠森;档案;民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
【相关文献】
1.四川省档案局、四川调查总队联合发文进一步加强调查系统档案工作/四川省重大建设项目暨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档案业务培训班圆满结束/四川省档案学校庆祝第30个教师节 [J],
2.一重杯"庆祝《机电兵船档案》创刊二十周年"有奖征文评选揭晓 [J],
3.发扬优良传统作风办好“良师益友”——庆祝《档案与建设》创刊十周年 [J], 闵全生
4.七律——庆祝《陕西档案》创刊15周年 [J], 王隆勋
5.中国-重杯“庆祝《机电兵船档案》创刊二十周年”有奖征文启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5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
佚名
【期刊名称】《留学》
【年(卷),期】2015(000)013
【摘要】<正>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刊博会")是经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期刊交易博览会。
一、展会主题新常态新融合新发展二、时间、地点时间:2015年9月18日—9月20日,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三、日程安排主会场:布展:9月15日8:00-9月17日16:00预展:9月17日16:00-17:00展览:9月18日9:30-17:309月19日9:00-17:309月20日9:00-16:00撤展:9月20日16:00
【总页数】1页(P8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2015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J],
2.期刊界的一场饕餮盛宴——2015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侧记 [J], 王媛
3.2015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 [J],
4.2015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 [J], ;
5.《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剪影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期刊业在新常态下融合发展作者:幽兰来源:《中关村》2015年第10期一年一度的期刊博览会是我国期刊业成果展示和交流合作的盛会,已成为全国期刊界的一张名片。
2015年9月18日,作为一年一度的期刊界盛会,“2015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为“刊博会”)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
本届刊博会为期三天,以“新常态、新融合、新发展”为主题,有45个国家和地区、国内31个省区市、42家中直出版发行和新媒体单位组团参展,展出33000多种期刊和数字化期刊产品,包括海外期刊、图书、音像制品、数据库等。
刊博会期间,《中关村》杂志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的推选下,与北京市属其他的优秀期刊《前线》、《父母必读》等集中亮相北京展区。
“北京团”成为刊博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截至9月21日,刊博会闭幕当天,现场销售和订货码洋达4.1亿元,签订、达成交易意向和协议180多项,最美期刊微阅读总浏览量超过10万,刊博会APP下载量超过4000。
“期刊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一年一度的期刊博览会是我国期刊业成果展示和交流合作的盛会,已成为全国期刊界的一张名片。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在开幕式致辞强调。
刊博会被誉为“期刊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已经成功举办两届,成为永久落户武汉的国家级文化博览会。
2015年刊博会中心展区面积达3万平方米,主办方组织了包括高端论坛、研讨会、知名作家见面会、讲座等100多场期刊文化活动。
另外,2015年刊博会推出了包括中央国家机关期刊荟萃馆、中国军事期刊馆、青少年期刊馆在内的12大类主题馆展区。
海外期刊区新辟韩国主题馆展区,别具特色的韩国期刊如文学、文化、影视、漫画、美容期刊及颇有创意的衍生产品,吸引不少市民参观。
美国数学学会、英国物理学会、《自然》《国家地理》等一批国际知名杂志社参展。
本届刊博会期间举办117场高端论坛、研讨会、新期刊发布、新媒体体验、文化讲座、爱心公益活动,既有中国期刊媒体国际创新发展论坛等品牌活动,又围绕“新常态、新融合、新发展”主题,新推出了“一带一路”国际期刊出版论坛、国际数字出版高峰论坛、教育期刊发展论坛、中国期刊200年记忆展等。
本刊参加2016年中国(武汉)刊博会·数字出版高峰论坛
作者:向保秀
来源:《成才》 2016年第10期
本刊讯(记者向保秀) 2016 年9 月23 日上午9:30,由武汉市委宣传部和武汉市文化局主办、武汉出版集团公司承办的中国(武汉)刊博会·数字出版高峰论坛在武汉洲际酒店国际会议中心二楼S207(楚秀厅)举行。
武汉市各期刊负责人、各大新闻出版机构、各网站运营平台、武汉出版集团公司代表逾一百多人参加了论坛活动。
论坛伊始,首先进行了“武汉出版云”微信公众号的上线仪式。
随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字出版研究所所长王飚、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总编陆达、北京中文在线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杜嘉、武汉理工大学数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刘永坚等出版行业的专家围绕“新理念、新融合、新发展”分别作了主题演讲。
他们从当前中国数字出版的产业规模、行业态势、运营模式、发展趋势、数字出版的增强出版、数字出版的时代机遇等维度出发,以清晰的讲解和高度前瞻性的思维,为全体与会者开启了一场国内数字出版思想上的革命洗礼和头脑风暴。
2015 年,我国数字出版产值达到4403.85 亿元,占中国新闻出版全行业营业收入的20.3%,对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达60.2%,增长速度与增长贡献率在新闻出版业类别中均位居第一。
当前,数字出版已经成为我国出版领域一片新的市场新蓝海,引起了各融资平台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与会专家呼吁:传统出版业要做大做强,必须积极主动地向数字出版转型。
当日12:30,持续3 个小时的论坛活动结束,本次论坛顺利落下帷幕。
《档案与建设》的特点分析作者:陈惠华来源:《兰台内外》2019年第23期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原理,从栏目设置、载文量、基金项目、作者地域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全面认识了解《档案与建设》的特点,客观揭示该刊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为提高刊物的办刊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期刊;文献计量学;特点;分析一、统计样本《档案与建设》是由江苏省档案局和江苏省档案学会共同主办的学术刊物,创刊于1984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它是我国档案学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的来源期刊。
它立足档案学领域,兼具学术性、指导性、史料性,旨在为广大档案工作者提供专业化、知识化服务。
本文以2017-2018年间该刊所刊载的学术论文作为样本,收集载文、作者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Excel软件进行定量分析,试图找出近年来该刊发展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二、统计分析1.兼具学术性、指导性和史料性。
栏目的设定体现了期刊特征。
从各个栏目的不同载文量,可以看出刊物的发文重点和办刊特色。
2017-2018年间,《档案与建设》出版了24期,除去要闻、信息传真、新年寄语、大生印记、锡商印记等栏目外,還开设了“业务研究”“档案风景”“环球视野”“兰台经纬”等19个栏目,涵括了档案学的几乎所有领域。
栏目设置合理、多样化,扩大了期刊的受众面。
本文仅对这些学术论文(共计628篇)进行统计分析,表1是各栏目载文量的分布情况。
统计分析可知,兰台经纬、学术园地、业务研究、史海探迹等常设栏目,几乎每期都有,充分说明了期刊的稳定性。
其中载文量占比排名前三的栏目是兰台经纬、学术园地、业务研究,共占总载文量的47.29%,可见该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档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开展学术研究,同时又以学术理论来指导、促进档案学建设的发展。
除学术性、指导性外,《档案与建设》还兼具史料性、可读性,开设有“史海探迹”“锡商与中国现代化”“青果巷与近代中国”“人物志”“文化长廊”等文史板块栏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江苏乃至中国的历史文化、档案故事,它对传承中华文化、凝聚中国力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档案信息开发的联合趋向
光辉
【期刊名称】《档案与建设》
【年(卷),期】1996(000)005
【摘要】申永福、李武锐在《中国档案》1996年第3期上撰文指出,档案信息开发正由独立开发转向联合开发,大体可以分为馆际联合、馆室联合及档案馆与社会各界联合等三种类型。
【总页数】1页(P27-27)
【作者】光辉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3.5
【相关文献】
1.试析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伙伴关系的发展趋向 [J], 游志斌;张蕾
2.档案信息开发的联合趋向 [J], 申永福;李武锐
3.我国小麦联合收获机市场趋向理性发展 [J], 刘丽萍;王超安
4.从小麦联合收割机趋向饱和说起 [J], 王帮高;姬飞燕
5.联合国维和行动及其发展趋向 [J], 仲光友;覃翠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