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亚,泛华,大童,永达理—中介模式之争,谁是未来?
- 格式:docx
- 大小:267.70 KB
- 文档页数:20
蒋铭董事长在保险中介发展论坛上发表重磅演讲2015-09-06 大童金融服务点击“大童金融服务”订阅2015年8月30日,第八届“中国保险中介发展论坛”在北京港澳中心瑞士酒店举行。
论坛主题为“再出发:大保险时代的中介专业之路”,监管部门、中外保险公司和中介同行、专家学者200余位各界嘉宾参与本届论坛盛会。
大童保险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蒋铭在论坛盛会上做了“效率革命中的产业链重构”的主题演讲,会议反响十分热烈。
2015监管部门领导、中外保险公司和中介同行及专家学者200余位各界嘉宾参与第八届中国保险中介发展论坛盛会。
蒋铭董事长在论坛演讲中指出,从逻辑上思考互联网给产业带来的变革,一个最大的效果就是效率的革命,以及效率革命中产业链的重构。
蒋铭董事长结合保险产业纵论效率革命,他指出:无论在生产环节还是在流通环节,高效率必将取代低效率,没有效率的事物必将消亡,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很多保险产品的生产,不再是建立在原来的模糊算法上,而是要基于精准数据之下;两类保险产品完全可能实现在互联网上自动化销售,第一是碎片化的意外保险,如飞机延误保险、退货保险、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等等,第二是可以被互联网标准化的保险,例如汽车保险;互联网技术在流通环节会带来效率的提高,这不仅淋漓尽致地体现在线上,而且会在线下得到强大体现,因为它深刻、具体地改变着成本结构;独立代理人一定会带来非常大的效率革命,因为他的客户使用效率提高了——由于代理的产品数量和品类非常多,他跟这个客户完全可以有反复交易、多产品交易、甚至终身交易的机会;下一个时代保险业有两个很关键的词,这两个词一个是互联网,一个是独立代理人,如果能够把互联网和独立代理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就一定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高效的保险业;保险中介真正要做大、做长久,就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专业、高效的道路,这是唯一的正道。
在谈到互联网时代大童的基本选择时,蒋铭董事长讲到:我们坚定O2O战略,线上要更开放,线下要更强大。
从“去中介化”到“中介热” 保险中介到底经历了什么作者:潘亦纯来源:《投资者报》2018年第09期保险的复杂性决定了互联网触碰保险的挑战是非常大的。
“中介化”的回归说明,线上服务只是加速了信息流动,但要真正解决大问题还得回归线下。
2018年开年仅两个月,保监会已下发6张中介牌照。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中瑞万邦保险经纪公司、重庆金诚互诺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易保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江西济民可信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等6家保险中介机构获批经营保险中介业务。
所谓的保险中介机构,指的是保险经营机构之间或保险经营机构与投保人之间,专门从事保险业务咨询与招揽等中介服务活动的机构,这些中介机构一般依靠收取佣金或手续费盈利。
近年来,我国保险中介业务虽然经历了互联网带来的“去中介化”冲击,但依然增长迅速。
保监会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保险中介渠道保费收入已经由1.28万亿元增长至2.68万亿元,上涨了109%,高于同期原保险保费收入97%的增速。
除了业务发展迅速的原因外,如今新保险牌照批筹已经基本暂停,保险牌照一照难求,因此获得保险中介牌照也不失为希望进入保险业且手中握有资本的大佬们的一种选择。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三季度,全国共有保险中介集团5家,全国性保险代理公司223家,区域性保险代理公司1549家,保险经纪公司483家,保险公估公司336家。
6家保险中介机构获批新年开年两个月,已有6家保险中介公司获批成立,纵览股东名单,其中不乏名企。
例如重庆金诚互诺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其背后的大股东为天津三快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就是经营美团网的公司。
可以说,继腾讯、阿里、百度等踏入保险中介行业之后,保险中介行业又迎来了美团这一互联网巨头,不过对于公众较为关注的后续发展计划等问题,美团方面并未给记者一个答案。
同时,吉利汽车也介入了保险中介行业。
据了解,新获批的易保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
保险中介公司未来趋势保险中介公司是指专门为客户提供保险产品和服务的机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险行业也在进行着变革,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保险中介公司未来的趋势。
一、数字化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保险中介公司将会加大对数字化转型的投入。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保险中介公司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客户定制和风险评估,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同时,数字化转型还可以使得保险中介公司在业务流程、风险管理等方面更加高效和便捷。
二、客户体验至上。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保险中介公司将更加注重改善客户体验。
通过提供便捷的线上服务、开发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优化理赔过程等方式,保险中介公司可以增强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
未来的保险中介公司将逐渐拓展其业务范围,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
除了传统的人寿险、健康险、财产险等产品外,保险中介公司还可以开发一系列的增值附属服务,如旅行保险、房屋安全评估、健康管理咨询等,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四、开放式合作模式。
未来的保险中介公司将更加注重与其他领域的企业展开合作。
通过与科技公司、银行、医疗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保险中介公司可以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共同开发创新产品和服务,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五、个性化定制产品。
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服务需求的增加,保险中介公司将更加注重定制化产品的开发。
通过分析客户的需求和数据,保险中介公司可以为客户量身打造适合其需求的保险产品,提高产品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六、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未来的保险中介公司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通过推动保险行业的绿色发展、关注环境保护、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方式,保险中介公司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
总之,未来的保险中介公司将会在数字化转型、客户体验、产品创新、合作模式、个性化定制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迎来新的趋势。
随着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保险中介公司需要及时调整和适应市场环境,以保持竞争力和维持长远发展。
依赖“费差”的保险中介行业本身并没有足够的成长性,领先机构要做大做强,需靠业务模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当下,科技成为中介机构模式创新的最大抓手,也让中介机构有了商业模式创新的空间和业务模式拓展的新引擎。
然而,对上千家的中小型中介机构来说,要把“科技”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光靠自己是无法完成的。
因此,作为发达保险市场验证过的M G A模式快速兴起,在“《中国保险家》2024年保险中介20强”榜单中,泛华控股、车车科技、水滴、慧择等都是M GA模式的践行者。
而2023年冲刺上市的恒光保险代理等公司,MGA模式也成为其业务亮点之一。
事实上,M G A机构将科技能力与业务能力结合,赋代理、众淼创科、圆心科技、致保科技等多家保险中介机构打算赴美国和中国香港上市,并完成递表。
此外,据透露,小雨伞母公司深圳手回科技集团(下称“手回科技”)考虑最早于2024年赴香港IPO,拟募资约2亿至3亿美元,最终规模视市况而定。
2023年11月18日,广东创世纪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下称“创世纪保险”)举行上市启动仪式,决定赴纳斯达克上市,旨在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图表1)。
从所有已上市以及准备上市的公司看,“科技”是这些公司着力构建的核心能力,也是公司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最重要的支柱,更是通向资本市场的“敲门砖”。
瞄向境外上市2021年8月,辅导近8年、期待成为A股保险中介第一股的江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下称“江泰保图片来源:,也是公司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最,更是通向资本市场的“敲门砖”。
16第026期17第026期),成立于包括“全掌药、险。
圆心科拟在在截公司收图表1 2023年数字化保险中介公司上市递表或计划一览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保险家整理18第026期Cover Story技最早或于2024年赴港IPO。
据官网信息,手回科技由腾讯团队、保险专业团队以及医疗健康团队联合创立,是一家专注互联网保险及大健康产业的科技公司。
永达理基本版话术离开永达理的时间还不久,可是最近的嗓子已经累得有点说不出话来,不论是永达理的伙伴还是明亚的伙伴,还是大童的伙伴,或者正想要进入保险经纪这个领域的伙伴,很多人都来问我这些类似的问题:“你当时为什么从明亚去永达理,明亚不好吗?为什么你又会离开永达理,是你做得不好吗?为什么又会回到明亚,好马不吃回头草,为什么不去大童或者泛华?”首先声明,这篇文章肯定会带有一点个人色彩,我现在回到了明亚,一定是从我现在的出发点来解读这个标题的,我只负责把我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每家公司都有自己擅长的,每个人适合的发展方式也不同,最后的选择,还是你要结合自身情况好好判断.一个重大决定,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因素或者某一单方面的影响,做一个重大的决定一定是考虑了过往自己的情况、自己的目标、自己将来的规划等等需要的条件和环境来综合决定的,接下来我尽量用大白话详细跟大家说说,文章可能有点长,但如果想真正了解其中缘由,请当成短篇小说一般耐心阅读啦.我进入这一行的动机和很多人只是为了一份高收入的工作的出发点可能会略有不同,我自主创业的心态从来没有变过,从毕业开始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前3年进入企业适应,学习基本的技能,3年后要开始做自己的事业,于是第一年在国企,受不了太安逸看不到希望的日子,后来进入到全球最大的外资语言培训机构做销售,在那里一年多的时间投入,让自己的成长速度发生了质的变化,接受的顶尖顾问式销售培训为我之后的工作打下来非常坚实的基础.也是差不多毕业第三年开始折腾自己的事业这条路,和朋友合伙、以及自己独自尝试过汽车后市场、电商、咨询、餐饮好几个不同的市场,但是总的来说你会发现,传统行业的行业壁垒非常高,作为没有背景没有大额资金的人来说你要进入非常难. 比如汽车后市场我们要做渠道,你去跟4S店谈,店里合作的供应商早已与整个店的中高层利益关系非常密切,如果你的产品不是真的非常有排他性,很抱歉基本没戏,或者你用更多钱砸也许也是有可能的...。
永达理保险中介前景永达理保险中介前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保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保险中介作为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连接保险公司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角色,对于推广和销售保险产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永达理保险中介作为一家专业的保险服务公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保险市场的不断扩大,保险中介公司将有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据中国保监会统计,2019年我国保费收入规模突破4万亿元人民币,保险保障意识逐渐提高。
而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保险中介的销售渠道和推广能力将会成为保险公司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永达理保险中介将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有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其次,随着人们对于风险保障需求的增加,保险中介将会成为人们获取保险信息和服务的重要途径。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人们更加便捷地获取保险信息,但对于保险产品的选择和理解依然存在难度。
而保险中介作为专业的保险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精准的产品推荐、专业的风险评估和个性化的服务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保险选择。
因此,永达理保险中介将会以其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再次,随着人们对健康保障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保险中介可以扮演健康管理的角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生活品质和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保险中介可以通过提供健康管理、疾病防控等保险附加服务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人们对保险的认可度和购买意愿。
此外,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永达理保险中介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保险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最后,永达理保险中介将会受益于政策的支持和发展环境的改善。
中国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保险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促进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比如,近年来推出的“健康中国”战略提出了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重要目标,这将为永达理保险中介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
总之,随着保险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政策环境的改善,永达理保险中介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百强保险中介机构(经纪、代理、公估)营业收⼊和净利润数据出炉,谁主沉浮?最近的保险中介监管形势⼀波接⼀波,⽆论是“报⾏合⼀”的停业惩处,还是所谓中介违规,保险公司要负“连带责任”,都剑指“返佣、返现”这⼀市场⽆形的⼿。
2018年保险中介的数据很光鲜,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3.37万亿,占全国保费收⼊的87.4%。
这其中包括保险公司直营的个⼈代理⼈的收⼊,若剔除这块,⽽作为真正的保险中介机构(经纪、代理、销售以及车商、银⾏、邮政等兼业代理机构)的收⼊,再剔掉过账业务,估计真实的保险中介业务收⼊,占⽐不会超过20%。
不服来战。
⼩保⾟苦搜集了《中国保险年鉴》2018版的数据(实际对应2017年经营期间),来看看中国保险中介机构百强数据。
先来看看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分布情况统计表(截⾄2017年12⽉31⽇)所在地区全国性专业代理区域性专业代理保险经纪机保险公估机构保险中介集团北京6510818346天津542159河北15698212⼭西6613内蒙古364辽宁86859⼤连32144吉林12628⿊龙江24143上海23877335江苏12119716浙江9641710宁波3943安徽237611福建13529厦门11364江西21442江西21442⼭东111021118青岛435710河南86635湖北235103湖南19126⼴东1715222342深圳164243251⼴西1271海南11421重庆52144四川86388贵州542云南12743西藏2陕西753118⽢肃72青海21宁夏7新疆1162总计23415504873255以下为官⽅公布2018年的中介机构数据,与上表中的2017年数据做个对⽐:保险中介集团公司:5家(相同)增加6家)全国性保代公司:240家(增加区域性险代公司:1550家(相同)增加12家)保险经纪公司:499家(增加增加28家)已备案公估公司:353家(增加全国百强保险经纪机构榜单(2017年,单位万元):排名中介机构名称营业收⼊净利润1永达理保险经153,51219,0782英⼤长安保险135,05829,7953明亚保险经纪100,32911,4194江泰保险经纪84,6206,3905最会保保险经79,937206天津协和万邦61,1012,3517中怡保险经纪60,05413,6428⼤⼀保险经纪53,377-5,9919北京联合保险42,1972,12810达信(中国)38,4029,32111⾦联安保险经36,39898312韦莱保险经纪28,00026013昆仑保险经纪27,81812,71814海安发展保险24,9316115深圳市慧择保24,591-6,06516华信保险经纪20,00311,98217华泰保险经纪19,95910918中汇国际保险19,4122,28919中盛国际保险19,256199 20国电保险经纪17,79810,03521诚合保险经纪17,5633,774 22微易保险经纪17,055-420 23正隆(北京)15,423682 24泛华博成保险15,319-634 25航联保险经纪14,4284,111 26泛华卡富斯保14,302-233 27⼴爱保险经纪13,81021 28⼭东⿍鸿泰信13,769-264 29途⽜保险经纪13,437328 30安徽亚夏保险13,0652,153 31上海美世保险12,6751,093 32天津津投保险12,50614 33中联⾦安保险12,301-71 34国家电投集团12,1888,468 35华润保险经纪12,1762,622 36⼭东智诚保险12,173-38 37北京⼤唐泰信11,7097,655 38深圳市南华保11,41229 39安润国际保险11,0341,371 40⽂津国际保险10,71725 41五洲(北京)10,5212,493 42⼴州⼤美州保9,73370 43向⽇葵保险经9,564-1,288 44深圳美⾂泰平9,540-34 45同昌保险经纪9,335228 46上海东⼤保险9,1061 47⼭东九安保险9,04985 48中民保险经纪9,049383 49瑞恒保险经纪9,0185,431 50江西省优德保8,3585 51东⽅⼤地(武8,0312 52新奥保险经纪7,9321,450 53北京丰融保险7,891-75 54⾦诚国际保险7,581249 55浙江涌嘉保险7,1752,182 56扬⼦江保险经6,9921,025 57黎明保险经纪6,975-2,185 58世纪保险经纪6,896-1,092 59湖南中联保险6,6926 60北京天道保险6,5639 61恒泰保险经纪5,852-1,653 62⼤特保险经纪5,848-2,040 63怡和保险经纪5,789-1,442 64富尔保险经纪5,633-124 65深圳盛安保险5,595152 66同⾏保险经纪5,442276 67湖南永通保险5,395137 68北京东⽅保险5,325-94 69洋浦乾鸿保险5,153-118 70海达保险经纪5,0529 71联华国际保险4,9282,000 72⼭东英⼤保险4,8772,987 73中铁保险经纪4,847-1774中铁汇达保险4,6842,42475招商海达远东4,4591,96776云南博联保险4,44223077佳达保险经纪4,41295378深圳众诚泰保4,2408679前海世纪保险4,207-2,64280中元保险经纪4,147-12381安诺保险经纪4,12324782云南冶⾦集团4,1142,09983享安在线保险4,014-3,82084爱邦保险经纪4,009-35285华富保险经纪3,91916786诺德(中国)3,916-28987上海恒昊保险3,808-5588武汉东风保险3,76961589深圳市⼤唐保3,6349490江西联合保险3,63079991中惠保险经纪3,53211892华泰伟业上海3,5121193重庆润通保险3,4451,17594中⼈保险经纪3,311-5495融超保险经纪3,306-18196⼴东德晟保险3,3042,21897湖北海客保险3,2559798⼤童保险经纪3,0182,04699陕西延长保险3,0101,312100北京新域保险2,874480备注:为了便于排版,公司名称取了前六个汉字,应该不会有歧义。
凤凰网财经 > 保险 > 保险动态 > 正文泛华退出私募接手大童或成保险中介第二股2011年03月29日 07:26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黄蕾字号:T|T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继泛华保险服务集团于三年前登陆纳斯达克后,一家名叫“大童”的保险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将有望成为第二家实现IPO的国内保险中介。
就在上市前夕,全球知名私募基金美国华[0.19 1.09%]平悄然“潜伏”其中,静待“丰收”。
由于诸多风投的力挺,保险中介在未来数年内或将迎来上市密集期。
私募青睐保险中介上周末,亚洲第一家保险中介上市公司泛华保险(总部设于广州)决定出售在大童保险(总部设于北京)中的55%股权,接盘者为全球最大私募基金之一的美国华平投资集团。
交易额为4.18亿元(现金),相比当初2.2亿元的投资成本,泛华保险仅在两年半时间里就净赚1.98亿元。
此笔交易的形成,源于大童正在酝酿中的IPO计划。
“大童计划独立上市,如果不脱离泛华,就会存在同业竞争等诸多法律障碍。
另外,两家公司在理念、文化上也存在差异。
”知情人士认为,泛华出售大童股权,亦有利于简化泛华自身的管控结构,集中资源投放。
收购大童的华平对于中国投资界来说并不陌生。
华平堪称华尔街最老牌PE,进入中国以来,已投资数十家企业,包括:国美电器[2.61 2.76%]、红星美凯龙、七天连锁酒店、哈药集团等。
在上市运作上,可谓相当老练。
华平的接手,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推动大童的上市步伐。
据知情人士透露,作为国内首家全国性保险专业销售机构,大童2010年的营业收入为2.511亿元,计划于2012年上市,至于上市地点目前尚未确定是国内还是境外。
值得一提的是,与此次交易相伴的还有大童的股改工作。
股改收官后,大童管理层将成为大童公司的控股股东,股权比例接近50%。
一旦成功上市,包括大童董事长兼总裁林克屏(原新华人寿副总裁)在内的管理层将无疑成为受益者。
此外,据记者了解,目前大童的一些销售精英已经领取了公司价值分享证,这意味着在未来大童上市时,这些销售精英将可以一定的比例换到公司原始股权,将诞生一批百万富翁。
扶优限劣保险中介兼并潮起国际风投先尝甜头2012年08月09日04:33来源:证券日报作者:刘敬元目前市场上最大的三家保险中介机构华康、泛华及大童,均获得了先知先觉的国际风投资本青睐■本报见习记者刘敬元“想进保险中介领域的风投挺多的,他们已经在频繁调研、接触保险业,一有机会就准备进入中介市场。
”某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保险周刊记者表示。
尽管保险监管层在整顿保险中介市场上展现出越发强硬的态度,但仅今年7月份一个月的时间,保监会就对不少于11家保险经纪、代理公司的设立申请予以了批复,嗅觉敏锐的风险投资资本似乎早已看准了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
11家中介7月份获批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证券日报》保险周刊统计发现保监会对至少11家保险代理、经纪公司的设立申请给予了批复。
这11家公司的注资背景中,实业公司、投资咨询公司、保险公司及个人均有体现。
记者发现既有大众保险等保险公司,又有诸如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交运集团公司、青岛华世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的实业公司,还有如杭州国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信安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在内的投资咨询等金融服务公司,还有不少个人出资加入保险中介创业的行列,显示出各界对于参与到保险中介市场的热情很高。
事实上,保险公司对于设立销售代理公司不乏尝试。
新华保险曾在云南和重庆设立销售代理公司,不过这样的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这次失败与外部内部都有关系。
首先,当时整个保险市场对中介的概念比较陌生,同时保险公司自己在对中介机构的管理上缺乏经验,而员工制的实行也使得这次尝试不太成功。
而分析人士指出,重庆、云南新华保险代理只是生不逢时,保险业产销分离应成趋势,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保险公司设立专属保险销售代理公司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而个人、实业公司、投资咨询公司投资保险中介机构,也是看中了保险中介市场的机会。
目前全国的保险中介市场有2000多家保险代理、经纪机构,存在专业化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的问题,保监会今年以来陆续发布有关文件,保险中介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在监管层面得到更多利好。
明亚,泛华,大童,永达理—中介模式之争,谁是未来?弘先永达理(四川)业务高级经理;百万圆桌会议(MDRT),注册金融分析师(CFA)。
关注他32 人赞了该文章保险中介,下一个风口浪尖?看历史趋势,几乎所有发达经济体的主流保险市场都经历了由保险代理人到保险经纪人的转型阶段。
中国的保险行业启蒙于90年代,在过去二十多年,感谢前几批先锋代理人的孜孜不倦,虽然背负着各种骂名,但是这批代理人将中国保民的保险意识从无到有培养起来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时至今日,随着民众的保险意识逐渐完善,市场的主流矛盾渐渐从“买不买”转变为“买什么”,单一的保险公司开始越来越难满足民众的需求。
加之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近乎是独树一帜的存在,而互联网的本质就是打破信息的不对称性。
当信息的不对称性被互联网的知识传播飞速打破,当广大保民明白保险在本质上和其他商品一样,是可以比较的并且学会了如何比较——中国的保险市场从保险公司营销员占主流转变为中介代理人占主流的进程,或许会远远快过曾经的欧美。
以下几类保险中介模式,谁最可能胜出?(一)在互联网上,明亚几乎就等同于保险经纪公司。
明亚人常年活跃于各大知识论坛,包括知乎,微博,微信公众号。
他们逻辑严谨,客观中立,注重条款和数据分析。
不提倡主动出击客户,而是依靠建立专业信任和口碑去吸引有投保需求的客户。
相对于传统保险从业人员爱与责任的感性主张,他们的客观与理智可谓是在保险行业里面挂起一阵另类的清风。
分析各款保险商品对各类疾病的疾病定义和理赔标准,明亚人可谓是信手拈来。
再结合发病几率,治愈率和治愈费用等各类调研数据,明亚人可以将千丝万缕的条款量化成直接的利益汇总,让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客户做决策的时候有据可循。
论条款解析的能力,放眼全国,明亚自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对于保险,严谨客观绝对没有错。
但是在笔者看来,销售本来是一种艺术,而用搞学术的态度去专研艺术,是否合适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个人接触过的明亚人,大部分带点清高和骄傲,或多或少都有点“佛系业务员”的感觉。
(二)作为亚洲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保险经纪公司,泛华的背景和规模不可谓不强大。
由20世纪90年代广东范围内的保险代理业务起家,直至今时今日泛华已经发展成集财险,寿险,公估,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等多个业务板块的综合金融公司。
简单来讲,泛华就是保险经纪公司里面的平安,走综合金融路线。
产品线丰富,可以全方位的满足客户需求,也可以提高客户黏性以及业务员收入来源。
不过在实践中,整个金融业务领域里面,真正有商业利润的,还是只有私募和保险。
而私募的购买门槛对于普通业务员来说又有点高不可及。
所以综合金融走到最后,往往还是保单。
只针对保险业务的话,泛华相对另外几家保险中介,就少了一些亮点。
虽然财险寿险产品都很丰富,但是泛华人缺乏明显的个人风格。
没有明亚的严谨较真,没有大童的花样繁多,更没有永达理在细分领域的精深。
总体而言,泛华在保险中介领域显得中规中矩。
不过对于拥有掌握较高端资源的业务员来说,私募+保险这样的一站式资产配置服务确实也能更好的契合客户需求。
(三)大童的定位是做老百姓身边的金融超市。
在线下市场(至少在成都),大童也近乎是知名度最高的保险中介。
凭借对市场的敏锐嗅觉以及创造力,大童开发出如下三个王牌:1.快保APP快保被称为保险界的淘宝,客户可以自行在快保上购买众多短期存续型商品。
但长期年缴类商品还是需要有大童编制的业务员进行服务。
依托快保平台,大童的业务员可以方便的实现远程和无纸化展业,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客户体验。
2. 保单托管系统保险行业自从9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至今,老一批的保民已经开始突兀出各种问题。
年代久远的纸质保单不但不易存放,而且客户有着保障内容不清,发生事故无人报案,保单失效无人提醒,多家保险公司理赔所需材料不一等等问题。
电子化保单托管系统的应运而生,通过将线下数据迁移,整合至线上平台,不但极大程度的解决了以上各类问题,也提高了业务员与客户之间的粘性,让业务员更加吻合于家庭保险规划师这样的角色定位。
3. 好赔“买时容易理赔难“,是很多人对于保险行业的固有印象。
通过开设自己的独立理赔服务品牌,大童实现了内部的专业化分工,让销售端和理赔端分开。
让理赔专员依托专业的理赔平台进行服务,不但可以保证理赔的时效性,也让理赔时可能会经历的繁琐工序被压缩到极致。
可以看出,从前端到后端,大童的一系列变革拔高了业务员在客户端创造的独有价值。
对于保障类商品,大童的增值服务不可谓不让人动心。
用心,强调服务,追求情怀,是大童人的标签。
同时,为了让业务员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办公室通常装修温馨,还设有咖啡厅等设施。
不设出勤要求,时间相对自由。
大童努力的为业务员创造了一种舒适的生存环境。
不过弊端就是由于不设出勤要求,大童存在较多挂编和兼职人员。
缺乏平台型的整体行为约束,对于旨在发展团队的团队长来说有不小挑战。
(四)永达理是保险中介里面的怪胎。
“绩效卓越”,“MDRT工厂”是外界对永达理的标签。
“不注重保障,只卖理财”,“整天背话术”也是外界对永达理的标签。
一方面,永达理用全世界保险行业内最高的5:1的MDRT产出比,24.7万(2017年)的业务员平均薪资,创造了保险行业里面的传说,也无愧于MDRT工厂的美誉;另一方面,由于永达理聚焦于退休养老规划和财富管理这样的蓝海市场,市场竞争小同时成交件均高,久而久之业务员趋于商业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自然会逐步将重心偏移到退休养老规划的市场上去。
但是作为一家保险经纪公司,永达理也会提供给客户市场上最好的重疾商品。
严格来说,永达理不是不做保障,只不过永达理开发客户养老单的能力在市场上几乎是独树一帜,过于耀眼。
对于专业,永达理有着自己的定义。
不同于明亚对于条款孜孜不倦的深度专研,也不同于大童对于保险从购买至理赔每一个环节的精细化分工;在永达理,专业只有一个定义——“在恰当的时机,提适当的问题,作适当的要求”。
透过每天早会的Role Play,永达理强调将销售流程里面的每一个环节都雕琢至极致。
透过日积月累的刻意练习,让业务员在开门,发问,异议问题处理,计划书讲解以及最终促成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如呼吸般自然,这便是永达理对专业的追求。
另外作为一家保险机构,永达理每周六的财经课程也是开创了保险界的先河。
通过学习CRS,金税三期,婚姻法,全球财经扫描,继承篇等一系列课程,培养业务员的财经思维以及谈资,让业务员拥有打开高端客户的第一把钥匙。
再透过每周一的晨会,通过“开门五句话”的研讨,让所有的财经资讯都能够嫁接到保单的实际销售流程中去。
不同的追求导向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而结果就是市场的真实反馈。
无论是否背负着“背话术”的指责,永达理近年来的表现,完全对得起其董事长吴文勇先生一直宣导的“提升业务员在客户心中的地位,提升业务员的收入水平”这样的企业使命。
有出勤考核要求,学习强度大,加之每周六额外的财经学习,对于想要发展团队的保险从业人员来说,永达理是最佳的平台。
但同理,对于喜爱自由不喜欢受拘束的保险从业人员来说,永达理又显得不那么适合。
结论总体而言,这几家保险中介都带着鲜明的特色:严谨是明亚人的特色。
明亚人普遍高傲中带一点佛系,对于产品条款锱铢必较,追求为客户创造极致的性价比;泛华产品线广,远远超出保险的范畴。
虽然在保险领域内稍显中规中矩,但是能够搭配私募商品做全方位的配置是它的优势;大童人最具情怀,重视服务,将购买保单至理赔的全流程进行了精密的内部分工,突兀品牌以及营销人员的附加价值;而永达理则是聚焦于退休养老规划市场,重视财经学习,提倡用刻意练习将销售流程打造至震撼人心的地步,也凭借5:1的MDRT比例冠绝天下。
所以——如果你是学霸型的人物,喜欢专研和较真,享受自由不爱收考勤约束,那明亚是你的不二选择;如果你想要做到不仅限于保险的一站式资产配置服务,且拥有较高净值的客群作为私募产品的受众,那就可以考虑泛华;如果你追求情怀,重视服务,喜欢自由又带一点小资情怀,那大童应该就最符合你的需求;如果你追求卓越的绩效,渴望成为营销高手或者拥有高产能队伍的保险企业家,那永达理就会是最好的平台。
中国的保险市场无限广大,拥有足够的空间去承载不同的形态。
想必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几种中介模式都还会并驾齐驱很长一段时间。
这几种中介模式谁是未来?或许只有时间能给我们答案。
针对文章观点或者事业机会,欢迎加我微信进行线下讨论===========从明亚到永达理,再从永达理回明亚!明亚的专业、永达理的训练、大童的服务,谁更适合你?Rain风险保障规划、退休养老规划、资产保全传承关注他51 人赞了该文章离开永达理的时间还不久,可是最近的嗓子已经累得有点说不出话来,不论是永达理的伙伴还是明亚的伙伴,还是大童的伙伴,或者正想要进入保险经纪这个领域的伙伴,很多人都来问我这些类似的问题:“你当时为什么从明亚去永达理,明亚不好吗?为什么你又会离开永达理,是你做得不好吗?为什么又会回到明亚,好马不吃回头草,为什么不去大童或者泛华?”首先声明,这篇文章肯定会带有一点个人色彩,我现在回到了明亚,一定是从我现在的出发点来解读这个标题的,我只负责把我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每家公司都有自己擅长的,每个人适合的发展方式也不同,最后的选择,还是你要结合自身情况好好判断.一个重大决定,决不是一个简单的因素或者某一单方面的影响,做一个重大的决定一定是考虑了过往自己的情况、自己的目标、自己将来的规划等等需要的条件和环境来综合决定的,接下来我尽量用大白话详细跟大家说说,文章可能有点长,但如果想真正了解其中缘由,请当成短篇小说一般耐心阅读啦.我进入这一行的动机和很多人只是为了一份高收入的工作的出发点可能会略有不同,我自主创业的心态从来没有变过,从毕业开始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前3年进入企业适应,学习基本的技能,3年后要开始做自己的事业,于是第一年在国企,受不了太安逸看不到希望的日子,后来进入到全球最大的外资语言培训机构做销售,在那里一年多的时间投入,让自己的成长速度发生了质的变化,接受的顶尖顾问式销售培训为我之后的工作打下来非常坚实的基础.也是差不多毕业第三年开始折腾自己的事业这条路,和朋友合伙、以及自己独自尝试过汽车后市场、电商、咨询、餐饮好几个不同的市场,但是总的来说你会发现,传统行业的行业壁垒非常高,作为没有背景没有大额资金的人来说你要进入非常难. 比如汽车后市场我们要做渠道,你去跟4S店谈,店里合作的供应商早已与整个店的中高层利益关系非常密切,如果你的产品不是真的非常有排他性,很抱歉基本没戏,或者你用更多钱砸也许也是有可能的...后来最终锁定了保险这个行业,如果提前几年的话,我可能真不一定会进入这个行业,那时候我自己都是听说对方是卖保险的都可能不会进一步接触,觉得卖保险的都很low,但这两年不同了,保险业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和鼓励、居民保险意识的迅速增强以及居民收入的迅速增长,都为这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而行业内从业人员的平均素质偏低,这也造就了一个个人很好的胜出机会!还有一点很关键是,这个行业如果自己作为老板,经营起来少了很多风险,请人不用支付工资、办公室有公司提供、甚至团队培养都有公司来做等等,所以我不用担心比如我开餐饮连锁,开到100家,市场好赚翻翻,市场不好,固定的店租、工资就足够把我拖死,万一中间来个火灾没买对保险,还可能倾家荡产!但是进入这个行业后很多人第一个面临的选择其实是到底去平安、国寿、友邦做代理人,还是可以直接一步到位做经纪人?如果两种方式都知道的朋友,基本上会考虑经纪人,但是很多人其实在目前都是不知道有经纪人这种从业方式的,所以还是很多人会直接进入平安、国寿、友邦这些名气比较大的保险主体公司,我就是后者这一种,不知道经纪公司的存在.当进入到保险公司以后,你会发现这个行业做起来真的很有价值,不像很多传统行业的生意,比如今天早上看到一篇文章“我在留学中介做了6年,亲手毁掉了3000多名留学生”,因为背后产品信息的不透明,因为利益的驱使,我们实际很多行业都会做出与自己内心相违背的一些事情,一开始不愿意,再后来不得不!但是保险这个行业,即使对比同类产品价格贵一点、保障责任差一点,对于客户来讲始终都是有保障的,只是多与少的问题,95%的产品对客户来说都是有帮助的,你心里会做得很踏实.当然也有那么5%的产品是有坑的、甚至反保险精神的,比如最大的某安的重疾产品某安福,不说它贵不贵,保障责任好不好,单就等待期出险不给客户退保费只退现金价值这点,我就认为这家公司根本不配叫“中国X安”,不是我想怼它,是真的每次想到这点心里就来气有没有,客户等待期出险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不赔也就算了,连交的保费都要给客户吃掉!最大的名族品牌不该是这样对待客户的!大幸银保监现在开展了人身险产品专项清查,某安福这个坑看它还能挺多久!而关于保险主动公司的代理人和经纪公司的经纪人的区别,网上搜索有很多,两个角色都是合法合规的,保险法第117条和第118条分别进行的定义,所以并不是代理人就是正规军,经纪人就是匪军啥的,这两种人都只不过是保险公司的产品销售渠道而已,但是又有不同点.代理人只能卖一家公司的产品,因此一定会说自己代理的公司产品最好,没人见过平安代理人会说友邦的产品好吧,也没见过友邦的代理人会让客户到国寿去买保险嘛,所以很多时候胡说保险公司的人总被洗脑,因为总说自己的是最好的,即使卖的产品性价比不一定高,但这也并没有错,立场不同而已,做一名销售自然要对自己公司、自己的产品认可,凸显自身公司和产品的优势达成销售目的.而市场上最好的产品不可能都同时集中在同一家公司,作为经纪人则可以为客户挑选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因为经纪人可以同时卖多家公司的产品,产品选择范围更广,不用为单独某一家公司站台,不用为单独某一家公司打广告,因此可以更加客观、中立站在客户的立场,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制定针对性的方案.仅仅在产品和立场层面,现在越来越多的代理人也在转型经纪人了,但转型经纪人的意义何止于此.经纪人最大的价值我觉得还在于对从业人员思想的解放,让行业真正回归到专业价值驱动.传统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大部分接收的都是封闭式的“洗脑式”培训,每天沉浸的氛围更多是我们公司是如何的好、背景多么的强、规模多么的大、服务多么的好等等,但是好在哪里,市场上有没有比我家更好的,很多人不清楚不知道,当然也有很多人知道,但是如上面所说,从业时间长了很多利益牵涉,团队的组织利益、个人的续佣等等,知道也不会在团队内说而已,更多的只能辅以话术来解决这些异议问题!同时抓考勤、练话术、拉人头、搞竞赛搞对赌,早会夕会都不停在讲成功故事,梦想年薪,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打鸡血,简单听话照做你就能成功!长此以往,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看到很多员工都对企业的未来、对自己的未来都非常充满信心,眼前有块饼,但真正吃得到的没有几个!而很多代理人逐步意识到自己需要更专业的发展、更自由开放的思想、更自主可控的工作方式,经纪人的出现给了这部分人希望,也让白板入行的人不再那么惧怕在保险业从业,能够像进入其他行业一样理性的工作,甚至比其他行业更加具有自主决策权的工作!对于人身险领域经纪公司,行业里目前最有实力的三家主要是永达理、大童、明亚,三家公司的市场定位、经营方式、理念区别都非常大,我先在明亚,后去永达理,最后再回到了明亚.明亚是一家非常包容、也非常重视产品细节的公司,整个公司确实是抱着对客户负责的态度在踏实做事情,不管是哪个险种,保障内容、条款都研究得很细,特别是高端医疗,市场上一定是明亚最牛!鼓励自主驱动性,工作群活跃度非常高,所以在明亚学东西是非常快的!为什么会从明亚离开去永达理呢,明亚不好吗?这点要回归到我的初衷,进入这个行业是为了创业,所以做团队是将来一定要的,但是做团队有个前提,一是我自己得有能力,另外一个是我还得有带团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