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设计同步练习2
- 格式:doc
- 大小:148.00 KB
- 文档页数:3
《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于1919年9—10月间写的一首新诗。
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大自然景观的真实描写,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大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照,是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飈的象征,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
这首诗意境壮阔,充斥着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学习郭沫若感时忧国与思考未来的优秀品质。
2.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在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与提升。
3.阅读新诗,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理解诗歌的意象。
2.探究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教学准备】《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
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
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
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女神》诞生之时整个中国是一个黑暗的大牢笼,这激发了诗人反抗的、叛逆的精神。
如:《凤凰涅磐》中的凤凰双双自焚前的歌唱,对朽败的旧世界作了极真切而沉痛的描绘。
凤凰的自焚,乃是与旧世界彻底决绝的反抗行动,是叛逆精神的强烈爆发与燃烧。
《我是个偶像崇拜者》中诗人表白崇拜自然界与社会界一切象征生命的事物,来否定一切人为的偶像,一切扼杀生机的旧传统,表现出对封建权威的极度蔑视。
《匪徒颂》将列宁、罗素、尼采等人一起赞颂,表达了自己要步其后尘挺身反抗的坚决意志。
创造精神表现在:(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相信不断的毁坏和不断的创造正是万物万事发展的法则。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一、选择题1.模块化房屋就是将房子的组成部分,分化成不同的功能模块,房屋可以随时随地在现场组装,而整个过程只花费数小时即可完成。
模块化集成建筑彻底颠覆了传统房屋建造不可循环的模式,易于运输、安装、拆迁、重复使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模块化建房技术使得模块化房屋的设计成为可能,体现了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B.提高了设计者的创造能力,体现技术解放人的作用C.易于运输、安装、拆迁、重复使用,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D.彻底颠覆了传统房屋建造方式,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2.玻璃钢材质作为一种可塑性较强并且强度较高的材料,融入创意的灵感便能够千变万化,如图所示是设计师利用该材料设计出的玻璃钢弓形椅(软包处理)。
该案例说明()A.有了技术就能设计出任何产品B.新材料为设计提供了更广的发展空间C.该设计促进了玻璃钢技术的革新D.新的造型设计一定要采用新材料3.某学生看到老师上课时,画任意度数的角很不方便,于是发明了一种可以画任意角度的万能画角尺,结合以上案例,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B.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改进C.技术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D.技术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与人们的需求没有关系4.随着无线电力传输试验的成功,该项技术在电动牙刷、手机等小功率产品充电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这说明()A.设计促进了技术的革新B.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C.技术进步为设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D.技术进步促进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5.纯电动车的设计理念是用电代替用石油驱动车辆,具有环保的作用,纯电动汽车的根本问题在于电池技术的进步,如果电池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纯电动汽车时代将会提前到来,这一实例说明了()A.技术总是能满足设计的需求B.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C.设计制约技术的发展D.我们只要掌握技术,就可完成任何事情6.在达•芬奇手稿中留下了他当年设计的飞行器草图,但直到400多年后,人类才真正制造出具有实用价值的飞行器。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3.8设计制作小车(二)》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课是该主题活动的延续。
设计是工程制作的前提和关键,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学生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分工合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制造出产品。
任何产品都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满足人们对产品更高的要求,这也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技术的过程。
教科书接着安排了评估与改进的活动,并出示了评价表指导学生进行活动。
在这样的体验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做”的成功和乐趣,并逐渐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
本课提供了第三步和第四步的实践指导先是按照上一课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图制作小车,明确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汇报测试方法;然后再评估改进,根据评估指标进行评价,包括设计思路、小车制作、功能实现、合作分工、展示汇报等方面,以进一步改进小车。
【学情分析】通过前7课的铺垫,特别是经历了第7课的设计,学生对动手制作一辆一车的兴趣应该是已经调动到最高潮了。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相信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能制作出一辆有自己想法的小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在教学中,应该将关注重心放在如何让学生有效分工合作并在评估环节愿意去接受他人意见,并会根据他人意见愿意花时间去改进自己的小车。
这类STEM课型,在常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各环节也是需要注意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工程制作中需要运用科学概念、使用技术手段、分工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2.对制作出产品的评估需要有一定的标准。
3.应该根据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产品。
科学探究目标1.根据设计,能利用所给的材料制作动力小车。
2.在测试评估活动中,对自己的想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并改进。
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对工程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
2.认识到制作出不成功的产品也是有价值的学习3.能够接纳他人的观点,不断完善自己的制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到测试和评估产品有利于不断改进产品。
2.人们不断改进产品以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
《太阳》公开课精品教案说课稿及同步练习一、说课稿1.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课文《太阳》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 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讨论和思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如何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太阳的伟大和美好,培养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2. 培养对诗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重难点【重点】1. 理解课文《太阳》的主题思想和诗歌结构。
2. 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难点】1. 分析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2. 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和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1.4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对人类和自然界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太阳》,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Step 3:分析诗歌结构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诗歌结构,让学生观察和讨论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Step 4:讨论课文主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的主题思想,进行分享,总结太阳的伟大和美好。
Step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同步练习题目,提供答案和解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同步练习2.1 阅读理解1. 课文《太阳》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2. 课文中的太阳具有哪些象征意义?3. 课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2.2 词汇练习1. 写出下列词汇的英文翻译:太阳、伟大、美好、自然界、敬畏、诗歌、结构、韵律、象征、修辞手法。
2. 选出下列句子中正确的词汇形式:a) 太阳的光芒照耀着整个大地。
(正确)b) 太阳的光芒照着整个大地。
(正确)c) 太阳的光芒照耀着整个大地。
(错误)2.3 写作练习以“我心中的太阳”为主题,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对太阳的感受和思考。
【新教材】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目录5.《七律·长征》同步练习及答案6.《狼牙山五壮士》同步练习及答案7.《开国大典》同步练习及答案8.《灯光》同步练习及答案5.《七律•长征》同步练习及答案1 我会用一字组多词。
腾( )( )( )( )颜( )( )( )( )闲( )( )( )( )2 我能快速识别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没有错字的,在括号里打“√”,有错别字的在错别字下用“”画出,并改正)(1)欣赏观赏赏月品赏( )(2)时候气候以候候鸟( )(3)版图黑版出版版本( )(4)积累积聚积极积攒( )3 对号入座(同音字填空)。
(1)xiàn 贡( ) 呈( ) ( )入界( )(2)jìng 究( ) ( )赛清( ) 洁( )(3)yōu ( )秀 ( )久 ( )愁清( )4 我会用恰当的词句描述。
五岭山脉()乌蒙山()金沙江()5 我能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
(1)只等闲:()A.只要等到空闲的时候。
B.只不过是随随便便罢了。
C.只不过是随随便便的事罢了。
(2)三军:()A.前军、中军、后军。
B.陆军、海军、空军。
C.对军队的统称。
特指中国工农红军。
(3)尽开颜:()A.所有的人脸上都出现高兴的样子。
B.脸上都有了红润的颜色。
C.大家全都笑了。
6 我会填写。
(1)诗中,作者选取了_______作为“千山”的代表,选取了______作为“万水”的代表。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诗,采用了()的修辞手法,借“细浪”“泥丸”来指蜿蜒连绵的五岭山脉和高大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就像_______和______一样渺小。
由此我体会到了红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细细品味,学会表达。
(1)“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暖”字表达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寒”字形象地再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技术与设计2》教材分析与同步练习题一、主要内容本教学资源是广州市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教材《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教材分析和同步练习题,它根据广州市对高中教学内容的要求,在充分反思新课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撰写、编制而成。
经过试用,老师反映良好,起到了减轻老师备课负担,指导老师(特别是兼职老师)教学,对教学效果进行监测的作用。
二、主要特点1.实用性、系统性强根据基层学校的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分析,每一章节都配有同步练习题,期末有测试样题,避免了各校测验和考试不统一,不规范的尴尬。
2.规范、严谨严格按照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技术科规定的试题编制格式来制作测试题,并经专人审核,努力避免科学性错误。
3.有利于知识与操作能力同步提高通过教材分析与同步练习,使教学更加规范化,改变过去只注重技能培养,不注重知识掌握的弊端,使学生的知识与操作能力同步提高。
三、运行环境须MICROSOFT WORD支持四、安装及使用说明无须安装,可直接使用五、引用资源集全区多位专职通用技术教师之力编写而成,中心组成员对老师的原创资料进行了修改。
目录一、单元目标解读 (3)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10)《结构与设计》测试题Ⅰ (10)《结构与设计》测试题Ⅱ (13)《流程与设计》测试题Ⅰ (16)《流程与设计》测试题Ⅱ (18)《系统与设计》测试题Ⅰ (21)《系统与设计》测试题Ⅱ (24)《控制与设计》测试题Ⅰ (29)《控制与设计》测试题Ⅱ (32)一、单元目标解读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结构与设计》测试题Ⅰ(市、区级学校使用)一、填空题1、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
2、在自然界,蜂窝、蜘蛛网、大树、动物的身体与器官等都有特定的,这些形形色色的结构给了人们无限的创造灵感和启示。
通过对自然界中结构的分析和研究,人们将其成果应用到领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3、在技术领域。
一把锤子、一辆汽车、一座桥、一幢房子都具有特定的结构。
2-41森林中的绅士一、课内双基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毫猪绅士矮胖胖B.摩仿钢针湿温C.潇洒悠闲懒散D.钦配宛然尊躯【答案】C(A毫—豪B摩—摹D配——佩)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持重(稳重)绝妙(极巧妙)B.战术(进行战斗的原则和方法)脆弱(软弱)C.摇曳(摇荡)安逸(安闲舒适)D.惘然(失意的样子)寒心(因失望而痛心)【答案】B(脆弱:禁不起挫折;不坚强)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美海军在主战舰艇的数量方面对比悬殊,仅驱逐舰方面,美国有60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而中国只有27艘吨位不同、性能参差不齐....的驱逐舰。
B.过去十年国际乒联决策层可谓绞尽脑汁,通过改变规则设置了一道道“障碍”,以期削弱中国乒乓球的优势,事实证明,这一想法也是一厢情愿....。
C.如何复苏全球经济,欧美在会前的态度南辕北辙....:美国希望欧盟主要经济体扩大经济刺激规模,欧盟则认为制定严格的金融监管体系更为重要。
D.《南京!南京!》剧组汇聚了中国多位最具实力的一线演员,但他们饰演的角色与以往所塑的形象大相径庭....,其不俗的表演实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答案】C(指自身的行为和目的相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些年有个现象:高考考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倾向于选择就业机会多的热门专业,可是四年后热门专业往往由于毕业人数太多,反而成为最难就业的选择。
B.每当听到《英雄交响曲》的旋律,心里就无比激动,一次次激起我的斗志,也不由得使我回想起那件难忘的往事。
C.社会公众普遍认为城市形象标志设计意义重大,这种设计不仅需要政府和设计机构的努力,还需要全体市民的广泛参与和认同。
D.刘翔采用的这种治疗方法,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无副作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答案】C(A.搭配不当“四年后热门专业……成为……选择”B.结构混乱,“一次次激起我的斗志”主语变换,还有语序不当,“不由得使我”应为“使我不由得”D.成分残缺,“具有”缺少宾语。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及同步练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4个生字;理解“只等闲、逶迤、磅礴、万水千山”的意思;体会这些词语在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的意思并体会红军所向无敌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3.了解长征这段历史及本课的写作背景。
4.简单了解律诗的特点,了解本诗的风格。
5.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6.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情感教育:1.理解诗句内容,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和高昂的气质。
3.培养学生坚韧顽强的的意志、品质。
教学过程:一、揭题,感知诗歌内容1.谈话揭题,读通读懂古诗同学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们就会想到:新中国的建立,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然而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那么,同学们你们了解长征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首气魄宏伟的《七律·长征》。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这首诗,把这首诗读通、读准。
(让学生自由地读2分钟)2.介绍“七律”,这是一首七言诗。
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言八句。
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有八句话,就是七律。
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
3.出示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图。
毛泽东主席是亲自率领红军长征的一代伟人,他回顾所经历的千山万水,心潮澎湃,写下了气势磅礴的诗篇——《七律·长征》。
(板书课题)4.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请同学们根据投影及书中的相关资料,再次初步感知诗歌内容,说说诗歌中的哪个字、哪个词、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按照下面的格式说一说:(投影)当我读到时,我仿佛看到(感受到)。
5.同学间交流读诗心得,谈感受。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上《1.7制作一个潜望镜》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7课。
潜望镜的制作,需要综合理解和运用本单元的核心概念,用来考查学生对光的理解程度,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
在学习上一节课《光的反射现象》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去研究潜望镜的基本工作原理。
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从游戏入手,激发学生探究潜望镜工作原理的兴趣。
第二部分——探索,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潜望镜的内部构造。
第三部分——制作,学生通过亲手设计制作,发现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第四部分——拓展,学会利用网络查找更多制作潜望镜的方法,并尝试制作一个能看到的潜望镜。
通过展示、实践、评价、交流来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分析】通过上节课的研究,学生已经发现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但是学生对于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还不多。
本课以军事上常用的潜望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表达与交流,使学生了解潜望镜内部构造及作用,进一步认识到潜望镜在军事及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规律。
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对潜望镜内部结构的研究,探究潜望镜的基本原理。
2.通过亲自制作潜望镜,加深对光的反射原理的理解。
科学态度目标通过制作潜望镜的活动,使学生学会欣赏、评价他人的作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愿意合作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根据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模拟制作潜望镜。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潜望镜的工作原理,进一步理解光的反射原理。
难点:正确摆放平面镜,制作一个潜望镜。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纸盒、平面镜、三角板、直尺、铅笔、剪刀、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制作好的简易潜望镜、课件、图片、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聚焦教师可以从做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同步检测题1.李老师布置了一道题:在田字格中涂上几个阴影,要求整个图形必须是轴对称图形,图中各种作法中,符合要求的是( )2.如图,给出了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其中虚线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请你猜测整个图形是( )A.三角形 B.长方形 C.五边形 D.六边形3. 过新年时,小华家的窗户上贴着如下图的美丽的剪纸图案,它的对称轴有( )A.0条 B.4条 C.8条 D.16条4.要在一块长方形的空地上修建一个花坛,要求花坛图案为轴对称图形,图中的设计符合要求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5.如下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其余小正方形任意涂黑一个,使整个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6.如图,在3×3方格图中,在其中一个小方格的中心画上半径相等的圆,使整个图形为轴对称图形,方法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7. 如图,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田字格,△ABC的顶点都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在田字格上能画出与△ABC成轴对称,且顶点都在小正方形顶点上的三角形的个数共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8.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为互相,对应点间的线段被对称轴,对称轴上任意一点和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9.求作与图形成轴对称的图形,先观察图形,并确定能代表图形的关键点,分别作出这些关键点关于对称轴的,根据图形连接这些对应点,即可得到与图形成轴对称的图形.10. 如图在2×2的正方形方格中,有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ABC,请你找出方格中所有与△ABC成轴对称且也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共有个.11. 如图,在正方形方格中,阴影局部是涂黑7个小正方形所形成的图案,再将方格内空白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使得到的新图案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涂法有种.12.如图,正三角形网格中,已有两个小正三角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其余小正三角形涂黑一个,使整个被涂黑的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有种.13. 如图,将一个等腰三角形(底角大于60°)沿对称轴对折后,剪掉一个60°的角,展开后得到如图的形状,假设∠ABD=15°,那么∠A=.14. 有如的8张纸条,用每4张拼成一个正方形图案,拼成的正方形的每一行和每一列中,同色的小正方形仅为2个,且使每个正方形图案都是轴对称图形,在网格中画出你拼出的图案(画出的两个图案不能全等).15. 明明在办手抄报的时候,他想用图形“○○、△△、=〞(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为构件,构思具有一定意义的图形,他在图中左边方框中已经设计好了一个,你还能构思出其他的图形吗?请你在图中的右框中画出一个与之不同的图形,并写出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16. 有如下图的8张纸条,用每4张拼成一个正方形图案,拼成的正方形的每一行和每一列中,同色的小正方形仅为2个,且使每个正方形图案都是轴对称图形,画出你拼出的图案.(画出的两个图案不能全等)17. 正方形绿化场地拟种植两种不同颜色的花卉,要求种植的花卉能组成轴对称图形.下面是两种不同设计方案中的一局部,请把图1、图2补成轴对称图形,并画出一条对称轴(在你所设计的图案中用阴影局部和非阴影局部表示两种不同颜色的花卉).参考答案:1---7 CDCAC CC8. 垂直垂直平分相等9. 对称点10. 511. 312. 313. 30°14. 解:图1如:(答案不唯一) 图2如:(答案不唯一)15. 解:图略16. 解:图略17. 解:图略第四章三角形一、选择题1.以下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 5cm 2cm 3cmB. 5cm 2cm 2cmC. 5cm 2cm 4cmD. 5cm 12cm 6cm2.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3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方法是〔〕A. 带①去B. 带②去C. 带③去D. ①②③都带去3.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A. 三条边对应相等B. 两角及一边对应相等C. 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D. 两边及一边的对角相等4.一个角的平分线的尺规作图的理论依据是〔〕A. SASB. SSSC. ASAD. AAS5.三角形两条边分别为3和7,那么第三边可以为〔〕A. 2B. 3C. 9D. 106.以下图所示的五角星是用螺栓将两端打有孔的5根木条连接构成的图形,它的形状不稳定。
《7.2归园田居》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归园田居》是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三单元中的一首。
这三首古诗分别为汉末古诗和魏晋古诗,在我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通过这首古诗的学习,可以对我国五言诗的发展脉络有个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认识。
并且具有一定的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作用。
这首诗在本册古代诗歌单元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面学习唐诗诗歌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其诗歌的基本特征。
2.学习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
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知识与能力目标抓住重点词句,领会诗歌质朴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体会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和人生境界,进一步了解其文其人。
审美鉴赏与创造:提炼表现陶渊明思想志趣的语句进行探究式学习。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深刻体会诗人鄙弃官场,对田园生活无限热爱欣赏之情。
【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笔下的田园之美。
2.欣赏作者如何以质朴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塑造高洁的品格。
【教学准备】课前要求学生朗读并背诵,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听羽泉的歌曲《归园田居》,《归园田居》这首歌曲是那种田园乡谣风格的,听起来也许不像是流行歌曲,可是会静静地流淌在听者的心中,正是契合了我们所要追求的回归自然、寻找自我的一首歌曲。
我们知道,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在做官多年后,毅然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这是为什么?他归隐田园之后又是怎样的生活状况?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他的《归园田居》。
二、知人论世:(谈你所了解的陶渊明)1.作者简介: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隐逸诗人,浔阳柴桑人。
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私谥)。
又自称作“五柳先生”。
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挚,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1.3《欣赏与设计》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一个圆的直径是a米,这个圆的半径是( )米.2.经过圆心的直线是圆的( ),它有( )条。
3.在一张长方形纸中,画一个最大的圆,( )决定圆的直径.4.利用图形的轴对称、( )和( )变换可以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5.下图运用了( )原理二、判断题6.所有的直径长度都相等,并且都是半径长度的2倍.( )7.自行车所以能在道路上平坦行驶,是因为车轴处于圆心的位置.( ) 8.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变换可以设计许多美丽的图案。
( )9.这个图形是由一个圆形通过平移和旋转得到的.( )10.一个半圆经过旋转可以得到这个图形。
( )三、选择题11.自行车的车轮快速旋转形成的图形是().A.正方形B.圆形C.三角形12.下面这个美丽的图案用到了()A.平移B.旋转C.对称13.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是()A.直径等于两个半径B.半径总是直径的一半C.在同一圆里,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14.花边的设计是运用图形的()等变换。
A.平移B.旋转C.轴对称15.圆的直径有()条.A.1 B.2 C.无数条四、解决问题16.在陀螺的面上涂一点红颜色,在陀螺的边上涂一点黄颜色.抽动陀螺使它旋转.观察红、黄颜色在旋转时的痕迹,你有什么发现?17.下图是太极图。
请你先量出有关圆的直径的数据。
再根据测量的数据画出同样的太极图。
(提示:两个黑、白小圆一样大)18.下面的图案可以看成是由一个什么图形经过旋转而成的?试着把它画下来。
19.欣赏图片,想一想它们是通过什么方式设计的。
参考答案1.2.对称轴无数3.宽4.平移旋转5.平移和旋转6.×7.√8.√9.×10.√11.B12.A13.C14.B15.C16.旋转前是红、黄两个点,旋转时是红、黄两个圆圈.17.大圆直径2.8厘米,半圆直径1.4厘米,小圆直径0.5厘米。
根据测量的数据,画出的图案如图所示:18.题中图案可以看成是由一个圆经过旋转而成的,作图如下:19.第一个图形是运用旋转的方式设计的;第二个图形是运用旋转的方式设计的;第三个图形是运用平移的方式设计的;第四个图形是运用平移的方式设计的;第五个图形是运用轴对称的方式设计的;第六个图形是运用旋转的方式设计的;第七个图形是运用旋转的方式设计的。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腊八粥九、课外阅读。
生命的掌声我常常想起一个关于掌声的故事。
那时我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位叫英子的女孩儿,文静漂亮,但是总爱蜷缩在教师的一角。
上课前,她早早的就来到了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后来我们才知道,她的腿因为得了小儿麻痹症而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别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
演讲课时,老师让同学们走上讲台讲述一个小故事。
轮到英子讲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演讲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了解英子的情况,她就一直点英子的名字。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的站了起来。
我们注意到,英子的眼圈儿红了。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她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在掌声中,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定了定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一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标准,声音也十分动听。
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想起了掌声。
英子很礼貌的向老师鞠了一躬,又向同学们深鞠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奇怪的是,自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她不再那么忧郁了,她和同学们一块游戏、说笑,甚至有一次她还走进了学校的小舞厅,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后来,英子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
尤其是数学和物理,高二那年,她代表我们学校参加了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还得了奖。
三年时光,匆匆而过,三年之后,英子被北京一所大学破格录取。
后来,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
我应该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那次掌声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这才明白了英子变得开朗活泼的原因。
从那以后,我学会了给人鼓掌,尤其是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
其实,人都是需要掌声的。
在人生的舞台上,谁不希望自己的演出得到喝彩?掌声,是一种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
第二章 2.3 设计轴对称图案一.选择题(共5小题)1.如图是4×4正方形网格,其中已有3个小正方形涂成了黑色,现在要从其余13个白色小方格中选出一个也涂成黑色的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这样的白色小方格有()A.2个B.3个C.4个D.5个2.如图,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田字格中,△ABC的顶点都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田字格上画与△ABC成轴对称的三角形,且顶点都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这样的三角形(不包含△ABC本身)共有()A.1个B.3个C.2个D.4个3.)下列选项中有一张纸片会与如图紧密拼凑成正方形纸片,且正方形上的黑色区域会形成一个轴对称图形,则此纸片为何?()A.B.C.D.4.如图①是3×3正方形方格,现要将其中两个小方格涂黑,并且使得涂黑后的整个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约定:绕正方形ABCD的中心旋转能重合的图案视为同一种,如图②中设计的四幅图只算一种图案),那么不同的图案共有()A.4种B.5种C.6种D.7种5.如图,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田字格,△ABC的顶点都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在田字格上能画出与△ABC成轴对称,且顶点都在小正方形顶点上的三角形的个数共有()A.2个B.3个C.4个D.5个二.填空题(共8小题)6.如图,正三角形网络中,已有两个小正三角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其余小正三角形涂黑一个,使整个被涂黑的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有______种.7.如图,在2×2方格纸中,有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ABC,请你找出方格纸中所有与△ABC成轴对称且也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共有______个.8.如图的2×5的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这样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在网格中与△ABC成轴对称的格点三角形一共有______个.9.如图是4×4正方形网格,其中已有3个小方格涂成了黑色.现在要从其余13个白色小方格中选出一个也涂成黑色的图形,使黑色部分成为轴对称图形,这样的白色小方格有:______(填字母).10.在如图的方格纸上画有2条线段,若再画1条线段,使图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则这条线段的画法最多有______种.11.如图,点A、B、C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请你再找一个格点D,使点A、B、C、D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这样的点D最多能找到______个.12.下面四个图形是标出了长宽之比的台球桌的俯视图,一个球从一个角落以45°角击出,在桌子边沿回弹若干次后,最终必将落入角落的一个球囊.图1中回弹次数为1次,图2中回弹次数为2次,图3中回弹次数为3次,图4中回弹次数为5次.若某台球桌长宽之比为5:4,按同样的方式击球,球在边沿回弹的次数为______次.13.请在下列2×2的方格中,各画出一个三角形,要求所画三角形是图中的三角形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的图形,且所画的三角形的顶点与方格中的小正方形的顶点重合,并将所画的三角形涂上阴影.(注:所画的三角形不能重复)三.解答题(共5小题)14.图1、图2分别是10×6的网格,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网格中画有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分别在图1、图2中各画一条线段,各图均满足以下要求:(1)线段的一个端点为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另一个端点在平行四边形一边的格点上(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均为格点);(2)将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两个图形,图1、图2中的分法各不相同,但都要求其中一个是轴对称图形.15.小明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在4×4方格内有3个小圆,其余方格都是空白,请你分别在下面四个图中的某个方格内补画一个小圆,使补画后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16.观察设计(1)观察如图的①~④中阴影部分构成的图案,请写出这四个图案都具有的两个共同特征;(2)借助如图之⑤的网格,请设计一个新的图案,使该图案同时具有你在解答(1)中所写出的两个共同特征.(注意:新图案与如图的①~④的图案不能重合)17.如图1为L形的一种三格骨牌,它是由三个全等的正方形连接而成.请以L形的三格骨牌为基本图形,在图2和图3中各设计1个轴对称图形.要求如下:1、每个图形由3个L形三格骨牌组成,骨牌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2、设计的图形用斜线涂出,若形状相同,则视为一种.18.画图或作图:(1)如图1是4×4正方形网格,其中已有3个小方格被涂成了黑色.请从其余13个白色小方格中选出一个涂成黑色,使整个涂成黑色的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只要画出一种图形),并回答符合条件的小方格共有______个.(2)如图2,点A、B是直线l同侧的两个点,在直线l上可以找到一个点P,使得PA+PB 最小.小玉画完符合题意的图形后,不小心将墨水弄脏了图形(如图3),直线l看不清了.请你帮助小玉补全图形,作出直线l.(尺规作图,保留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小题)1.如图是4×4正方形网格,其中已有3个小正方形涂成了黑色,现在要从其余13个白色小方格中选出一个也涂成黑色的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这样的白色小方格有()A.2个B.3个C.4个D.5个【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如图所示,有4个位置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解答此题关键是找对称轴,按对称轴的不同位置,可以有4种画法.2.如图,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田字格中,△ABC的顶点都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田字格上画与△ABC成轴对称的三角形,且顶点都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这样的三角形(不包含△ABC本身)共有()A.1个B.3个C.2个D.4个【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符合题意的有3个三角形.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正确把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3.下列选项中有一张纸片会与如图紧密拼凑成正方形纸片,且正方形上的黑色区域会形成一个轴对称图形,则此纸片为何?()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可得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4.如图①是3×3正方形方格,现要将其中两个小方格涂黑,并且使得涂黑后的整个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约定:绕正方形ABCD的中心旋转能重合的图案视为同一种,如图②中设计的四幅图只算一种图案),那么不同的图案共有()A.4种B.5种C.6种D.7种【分析】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及题意要求画出所有图案后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得到的不同图案有:,共6种.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用到了图形的旋转及轴对称的知识,需要灵活掌握.5.如图,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田字格,△ABC的顶点都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在田字格上能画出与△ABC成轴对称,且顶点都在小正方形顶点上的三角形的个数共有()A.2个B.3个C.4个D.5个【分析】因为顶点都在小正方形上,故可分别以大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AB、EF及MN、CH为对称轴进行寻找.【解答】解:分别以大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AB、EF及MN、CH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则△ABM、△ANB、△EHF、△EFC都是符合题意的三角形.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涉及图案的知识,关键是根据要求顶点在格点上寻找对称轴,有一定难度,注意不要漏解.二.填空题(共8小题)6.如图,正三角形网络中,已有两个小正三角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其余小正三角形涂黑一个,使整个被涂黑的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有3种.【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概念作答.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解答】解:如图所示:将图中其余小正三角形涂黑一个,使整个被涂黑的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有3种.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的知识,关键是掌握好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7.如图,在2×2方格纸中,有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ABC,请你找出方格纸中所有与△ABC成轴对称且也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共有5个.【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进行画图即可.【解答】解:如图:与△ABC成轴对称且也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有△ABD、△BCD、△FBE、△HCE,△AFG,共5个.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以及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关键是要熟悉轴对称的性质,利用轴对称的作图方法来作图,通过变换对称轴来得到不同的图案.8.如图的2×5的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这样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在网格中与△ABC成轴对称的格点三角形一共有4个.【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结合题意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都是符合题意的图形.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正确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9.如图是4×4正方形网格,其中已有3个小方格涂成了黑色.现在要从其余13个白色小方格中选出一个也涂成黑色的图形,使黑色部分成为轴对称图形,这样的白色小方格有:c,h,k,m(填字母).【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分析得出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现在要从其余13个白色小方格中选出一个也涂成黑色的图形,使黑色部分成为轴对称图形,这样的白色小方格有:c,h,k,m(填字母).故答案为:c,h,k,m.【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正确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是解题关键.10.在如图的方格纸上画有2条线段,若再画1条线段,使图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则这条线段的画法最多有4种.【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所有线段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共有4条线段.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熟知轴对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如图,点A、B、C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请你再找一个格点D,使点A、B、C、D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这样的点D最多能找到2个.【分析】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分别得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符合题意有2个点.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正确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2.下面四个图形是标出了长宽之比的台球桌的俯视图,一个球从一个角落以45°角击出,在桌子边沿回弹若干次后,最终必将落入角落的一个球囊.图1中回弹次数为1次,图2中回弹次数为2次,图3中回弹次数为3次,图4中回弹次数为5次.若某台球桌长宽之比为5:4,按同样的方式击球,球在边沿回弹的次数为7次.【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然后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根据图形可得总共反射了7次.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的知识,难度不大,注意画出图形会使问题比较简单直观.13.请在下列2×2的方格中,各画出一个三角形,要求所画三角形是图中的三角形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的图形,且所画的三角形的顶点与方格中的小正方形的顶点重合,并将所画的三角形涂上阴影.(注:所画的三角形不能重复)【分析】可分别选择不同的直线当对称轴,得到相关图形即可.【解答】解:所设计图案如下所示:【点评】本题考查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注意掌握轴对称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直线当对称轴是解决本题的突破点.三.解答题(共5小题)14.图1、图2分别是10×6的网格,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网格中画有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分别在图1、图2中各画一条线段,各图均满足以下要求:(1)线段的一个端点为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另一个端点在平行四边形一边的格点上(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均为格点);(2)将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两个图形,图1、图2中的分法各不相同,但都要求其中一个是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为5,根据网格可得另一边长为6,因此可以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也可截出一个菱形.【解答】解:如图1所示:△ABC是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如图2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是轴对称图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关键是正确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15.小明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在4×4方格内有3个小圆,其余方格都是空白,请你分别在下面四个图中的某个方格内补画一个小圆,使补画后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分析】要补成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找出对称轴,不同的对称轴有不同的轴对称图形,所以此题首先要找出对称轴,再思考怎么画轴对称图形.【解答】解:.【点评】做这类题的关键是找对称轴.而且这是一道开放题,答案不唯一.16.观察设计(1)观察如图的①~④中阴影部分构成的图案,请写出这四个图案都具有的两个共同特征;(2)借助如图之⑤的网格,请设计一个新的图案,使该图案同时具有你在解答(1)中所写出的两个共同特征.(注意:新图案与如图的①~④的图案不能重合)【分析】(1)利用已知图形的特征分别得出其共同的特征;(2)利用(1)所写的特征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即可.【解答】解:(1)答案不唯一,例如,所给的四个图案具有的共同特征可以是:①都是轴对称图形;②面积都等于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③都是直线型图案;④图案中不含钝角等等.只要写出两个即可.(2)答案不唯一,只要设计的图案同时具有所给出的两个共同特征,均正确,例如,同时具备特征①、②的部分图案如图:【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正确把握图形的特征是解题关键.17.如图1为L形的一种三格骨牌,它是由三个全等的正方形连接而成.请以L形的三格骨牌为基本图形,在图2和图3中各设计1个轴对称图形.要求如下:1、每个图形由3个L形三格骨牌组成,骨牌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2、设计的图形用斜线涂出,若形状相同,则视为一种.【分析】可以利用轴对称设计一个图案,再利用平移设计一个图案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利用平移设计图案,关键是正确理解题目要求.18.画图或作图:(1)如图1是4×4正方形网格,其中已有3个小方格被涂成了黑色.请从其余13个白色小方格中选出一个涂成黑色,使整个涂成黑色的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只要画出一种图形),并回答符合条件的小方格共有3个.(2)如图2,点A、B是直线l同侧的两个点,在直线l上可以找到一个点P,使得PA+PB 最小.小玉画完符合题意的图形后,不小心将墨水弄脏了图形(如图3),直线l看不清了.请你帮助小玉补全图形,作出直线l.(尺规作图,保留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沿着一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进行添图.(2)首先画出A、B所在直线的交点P,再延长AP使AP=CP,然后再作AC的垂直平分线即可得到l.【解答】解:(1)如图:,共3个,故答案为:3;(4)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图形设计图案,关键是掌握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4 简单的图案设计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左上角阴影部分是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正方形(简称格点正方形).若再作一个格点正方形,并涂上阴影,使这两个格点正方形无重叠面积,且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则这个格点正方形的作法共有()A.2种B.3种C.4种D.5种2、如图,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其余小正方形涂黑一个,使整个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那么涂法共有()A.2种B.3种C.4种D.5种3、在A、B、C、D四幅图案中,能通过图甲平移得到的是()A. B. C. D.4、要在一块长方形的空地上修建一个花坛,要求花坛图案为轴对称图形,图中的设计符合要求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5、如图,在正方形方格中,阴影部分是涂黑 7 个小正方形所形成的图案,再将方格内空白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使得到的新图案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涂法有()A.4 种B.3 种C.2 种D.1 种6、下列四个图形中,不能通过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是()A. B. C. D.7、彩陶、玉器、青铜器等器物以及壁画、织锦上美轮美奂的纹样,穿越时空,向人们呈现出古代中国丰富多彩的物质与精神世界,各种纹样经常通过平移、旋转、轴对称以及其它几何构架连接在一起,形成复杂而精美的图案,以下图案纹样中,从整体观察(个别细微之处的细节忽略不计),大致运用了旋转进行构图的是()A. 饕餮纹B. 三兔纹C.凤鸟纹 D. 花卉纹8、在下列某品牌T恤的四个洗涤说明图案的设计中,没有运用轴对称知识的是()A. B. C. D.9、将左图案剪成若干小块,再分别平移后能够得到①、②、③中的()A.0个B.1个C.2个D.3个10、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黑,再涂黑一个图中其余的小正方形,使得整个图形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那么涂法共有()A.2种B.3种C.4种D.5种11、下面四个图案中,不能由基本图案旋转得到的是()A. B. C. D.12、如图,将图案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图案是()A. B. C. D.13、如图所示,四幅汽车标志设计中,能通过平移得到的是()A.奥迪B.本田C.大众D.铃木14、如图,在方格纸中的△ABC经过变换得到△DEF,正确的变换是()A.把△ABC向右平移6格B.把△ABC向右平移4格,再向上平移1格 C.把△ABC绕着点A顺时针方向90°旋转,再右平移7格 D.把△ABC绕着点A逆时针方向90°旋转,再右平移7格15、下列每个图中都有一对全等三角形,其中的一个三角形只经过一次旋转运动即可和另一个三角形重合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剩余的编号为1﹣4的小正方形中任意一个涂黑,则所得图案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概率是________17、“梅花朵朵迎春来”,下面四个图形是由小梅花摆成的一组有规律的图案,按图中规律,第n个图形中小梅花的个数是________.18、如图是3×3正方形网格,其中已有4个小方格涂成了黑色.移动其中一个黑色方块到其他无色位置,使得整个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包括黑色部分),你有________ 种不同的移法.19、如图,是4×4正方形网格,其中已有4个小方格涂成了黑色,现在要从其余12个白色小方格中选出一个也涂成黑色,使整个黑色部分图形构成轴对称图形,这样的白色小方格有________ 个.20、欣赏下面图案,下图中的任意两个图案之间是________关系.21、将图1剪成若干小块,再图2中进行拼接平移后能够得到①、②、③中的________.22、在每个图形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从甲到乙的变换关系.________ ;________ .23、如图4×5的方格纸中,在除阴影之外的方格中任意选择一个涂黑,与图中阴影部分构成轴对称图形的涂法有________ 种.24、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________ ;图形在平移、旋转变换过程中,图形的________ 和________ 不变.25、如图,正方形ABCD可以看作由什么“基本图形”经过怎样的变化形成的?________.三、解答题(共6题,共计25分)26、观察下列图案(如图),分别指出每个图案是由哪个“基本图案”旋转得来的.27、如图,在8×5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的三个顶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1中画△ABD(点D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ABD的周长等于△ABC的周长,且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2)在图2中画△ABE(点E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ABE的周长等于△ABC的周长,且以A、B、C、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并直接写出该四边形的面积.28、在一个3m×4m的矩形地块上,欲开辟出一部分作花坛,要使花坛的面积为矩形面积的一半,且使整个图案绕它的中心旋转180°后能与自身重合,请给出你的设计方案.29、花边中的图案以正方形为基础,由圆弧或圆构成,依照例图,请你为班级黑板报设计一条花边,要求②只要画出组成花边的一个图案,不写画法,不需要文字;②以所给的正方形为基础,用圆弧或圆画出;③图案应有美感;④与例图不同.30、如图所示,已知△ABC和直线MN.求作:△A′B′C′,使△A′B′C′和△ABC关于直线MN对称.(不要求写作法,只保留作图痕迹)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C2、A3、C4、A5、B6、D7、B8、C9、C10、D11、D12、D13、A14、D15、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8、19、20、21、22、23、25、三、解答题(共6题,共计25分)26、27、29、30、。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一、选择题1.教学楼的楼梯常常设计安装一定高度的护栏,这主要实现了人机关系的( )目标A.高效B.舒适C.安全D.健康2.如图所示是一款万向吸盘式台虎钳。
下列尺寸中对人机关系没有..直接影响的是()A.钳口最大间距B.万向调节柄长度C.吸盘拨杆长宽D.丝杆手柄长度3.如图所示组合书柜的尺寸中,是从人机关系角度考虑的是()A.书架深320mm B.书台高742mmC.书台深450mm D.三门宽1225mm4.如图所示的卡路里计算器,可以通过屏幕显示每日食用的食物热量和各项运动消耗热量卡路里的总和,从人机关系角度分析,这样设计主要考虑了()A.人体的静态尺寸与动态尺寸B.信息的交互C.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D.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5.图示的新型的不锈钢编织软管,特别设计有塑料活动板手。
使用时无需借助其它工具就能将软管轻易安装到阀门上。
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A.考虑到了信息交互B.考虑了人的心理需求C.考虑了特殊人群的需求D.实现了高效目标6.如图所示的台钻,下列尺寸中对人机关系没有直接影响的是()A.开关B.手柄C.工作台D.钻夹头钥匙手柄7.有一款无绳吸尘器,采用一体化设计,工作时由电池供电,无需插接电源,使操作更加方便高效。
为了方便不同身高的人使用,它的收集管长短可调。
关于该产品的分析正确的是()①该产品收集管长短可调,体现了产品的人性化设计②该产品采用无绳一体化设计,无需插接电源,体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③该产品的设计从创新设计的类型考虑属于原理创新④该产品的设计不需要考虑用户的生理和心理需求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8.合理的人机关系应该达到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的目标。
以下产品设计中,哪一项实现人机关系的主要目标与其它三项不同()A.A B.C C.D D.B9.最早的汽车玻璃用普通玻璃制作,当玻璃碎裂时,会对车内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现在汽车用防爆贴膜具有很强的吸附力,当玻璃受撞击损坏时,玻璃碎片不会散落,从而保护人免受伤害。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欣赏设计(二)1.
“龟兔赛跑”的故事图案的形成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可以看作是一个龟兔图案作为"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
(B)它可以看作是上面三个龟兔图案作为"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
(C)它可以看作是相邻两个龟兔图案作为“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
(D)它可以看作是左侧两个龟兔图案作为“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
2.下列图案中,不可以由一个
"
基本图案"通过连续平移得到的是
(A)(B)
实用文档
(C)(D)
3.下列图案都是在一个图案的基础上,在“几何画板”软件中拖动一点后形成的,它们的共性是都可以由一个"基本图案"
通过连续旋转得来,旋转的角度是
(A)30°(B)45°(C)60°(D)90°
4.同学们曾玩过万花筒,它是由三块等宽等长的玻璃片围成的。
如图是看到的万花筒的一个图案,图中所有小三角形均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其中的菱形AEFG可以看成是把菱形ABCD以A为中心
(A)顺时针旋转60°得到(B)顺时针旋转120°得到
(C)逆时针旋转60°得到(D)逆时针旋转120°得到
实用文档
5.下列这些复杂的图案都是在一个图案的基础上,在"几何画板"软件中拖动一点后形成的,它们中每一个图案都可以由一个"基本图案"通过连续旋转得来,旋转的角度是
(A)30°(B)45°(C)60°(D)90°
实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