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下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40.50 KB
- 文档页数:18
第27课昙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熄”等1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睡、醒、淡、颜、雅、舒、肢、困”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表达了作者对昙花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昙花的资料、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
1.同学们都很爱观察,爱科学,大家见过雨后彩虹吗?景色怎么样?生:美。
2.可惜只能在天空停留片刻。
像有些人观察到的日全食现象也仅保持很短的时间就消逝了。
这些稀有事物和美好景物出现不久就销声匿迹了,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昙花一现。
3.今天我们讲的课文就是关于主人公和昙花之间的故事。
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让我们走进《昙花》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一读:扫读。
(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
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四读:选读。
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
(教师巡回指导)4.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5.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夏老人送昙花。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李小龙养昙花。
第三部分(第3——9自然段)李小龙盼花开。
第四部分(第10——14自然段)李小龙赏昙花。
第五部分(第15——17自然段)李小龙梦昙花。
三、记忆字形,检查自学1.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在自学生字时,出示生字卡片,“熄”,指名读。
理解词语“昙花一现、目不转睛”的意思。
生:昙花一现: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一时的人物出现不久就消逝。
生:目不转睛:指眼珠子一动不动地注视。
形容注意力集中。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荷花》同步练习(2015)填空题1. 按拼音写汉字2. 多音字组词挨āi________ ái________ 佛fó________ fú________3. 我是拼音小能手4. 写出近义词仿佛—________ 姿势—________ 清香—________ 破裂—________5. 写出反义词展开—________ 饱胀—________ 破裂—________6. 形近字组词裳________ 稻________ 蜻________ 蜓________常________ 蹈________ 晴________ 挺________7. 想一想,填一填粉红的________ 雪白的________ 碧绿的________8. 照样子,写一写。
①挨挨挤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静静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想一想,填一填。
一阵________ 一池________ 一幅________10. 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写词语)①清淡的香味。
________②饱满得发胀。
________③形容轻快地跳舞。
________④张开、铺开。
________11. 给下面字加部首组成字,再组词语长________________ 票________________ 青________________ 扁________________12. 我会读《荷花》,我会写。
①hé________花开了不少了,有的露出小lián peng________;有的还是花骨朵,饱zhàng________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②qīng tíng________穿着透明的衣shang________,fǎng fú________在piān piān________起舞。
苏教版三年级下《海底世界》语文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海底世界》语文教案及评析1片断1:师:近段时间,俺们开展了“俺和海洋生物交朋友”的活动,你和哪些海洋生物交上了朋友,快快把它请上来。
生1:俺和唑人鲨交上了朋友,觉得它很神秘。
生2:俺和海底海带交上了朋友,因为俺喜欢吃它。
……师:瞧,多棒!你们拥有了那么多的海洋朋友,老师很羡慕你们。
不如,俺们一起到它们的家里去做客吧!出示,展示潜水员潜入海底的画面,创设情境。
“小潜水员们,快穿上潜水服,动身吧!”片断二:师:小潜水员们,快潜入课文中的海底世界吧!想一想,海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你在快速游览海底世界时,发现了什么?发现了快向俺报告。
同学兴趣盎然地读起课文来,一会儿就有同学举起了小手,老师没有马上指名回答,微笑着看着举起的小手,同学用自信的微笑回应着。
随着举起的小手越来越多。
老师示意同学答题。
生1:报告,俺发现了海底有光。
生2:俺发现海底的动物在窃窃私语。
师:也就是海底有什么?生恍然大悟:声音。
……生3:俺发现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你们想把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介绍给大家吗?想一想,可以怎么做?生1:可以当解说员。
生2:可以召开海底世界的新闻发布会。
师:那召开新闻发布会要做那些准备工作呢?生1:明确要发布的内容。
生2:多读课文,看看文中有什么信息?生3:还可补充你知道的其它信息?……同学一时语塞,老师提醒:在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新闻发布会上,俺们欣赏了哪些有趣的新闻发布呢?生恍然大悟:俺们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发布俺们的新闻呢!师:真聪明,记忆力也棒!同学们,快快加入到你喜欢的探索组,准备你们的新闻发布吧!出示组牌:海底之光探索组、海底声音探索组、海底动物探索组、海底植物探索组和海底矿物探索组。
第1单元知识小结一、易读错的字生趣.(q ù) 掠.(l üè)过 偶.(ǒu)尔 白鹭.(l ù) 繁花似锦.(j ǐn) 饯.(ji àn)行 暂.(z àn)时 凝.(n íng)视 二、易写错的字柔:上部是“矛”,不是“予”。
鲜:“鱼”的末笔变提。
岭:右边是“令”,不是“今”。
野:右边是“予”,不要写成“矛”。
浩:右边是“告”,不是“吉”。
仰:右边是“卬”,不是“卯”。
眺:左边是“目”,不是“日”。
三、多音字晕⎩⎪⎨⎪⎧y ūn (晕头转向)y ùn (日晕) 杆⎩⎪⎨⎪⎧g ān (旗杆)g ǎn (笔杆儿)行⎩⎪⎨⎪⎧h áng (银行)x íng (步行) 藏⎩⎪⎨⎪⎧c áng (收藏)z àng (藏族)四、重点词语俊俏 活泼 机灵 鲜艳 聚拢 烂漫 增添生趣 映衬 黄鹂 翠柳 白鹭 青天 幽草深树 春潮 野渡 暮春三月 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飞檐凌空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浩浩荡荡 俯临长江五、形近字⎩⎪⎨⎪⎧俊(俊俏)峻(险峻) ⎩⎪⎨⎪⎧俏(俊俏)悄(悄悄) ⎩⎪⎨⎪⎧灵(机灵)寻(寻找)⎩⎪⎨⎪⎧艳(鲜艳)绝(绝对) ⎩⎪⎨⎪⎧沾(沾湿)站(车站) ⎩⎪⎨⎪⎧岭(山岭)怜(可怜) ⎩⎪⎨⎪⎧眺(远眺)跳(跳高) ⎩⎪⎨⎪⎧酒(酒杯)洒(洒水) ⎩⎪⎨⎪⎧若(如若)苦(辛苦)⎩⎪⎨⎪⎧浩(浩大)洁(洁白) ⎩⎪⎨⎪⎧仰(仰望)迎(迎接) 六、近义词俊俏—俊美 偶尔—偶然 鲜艳—艳丽增添—增加 饯行—送行 仰望—仰视结识—认识 暂时—短暂 友谊—友情依依惜别—恋恋不舍 鸣—叫 急—忙脍炙人口—口碑载道七、反义词乌黑—雪白 轻快—沉重 活泼—呆板偶尔—经常 仰望—俯视 暂时—长久依依惜别—扬长而去 急—缓 横—竖脍炙人口—鲜为人知八、词语搭配(乌黑光亮)的羽毛 (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 (活泼机灵)的小燕子(鹅黄色)的嫩叶(烂漫无比)的春天(春天)的歌(脍炙人口)的名诗(凝视)着远方(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九、词语归类1.形容长得漂亮的词语:俊俏俊美英俊俊秀姣好2.含有“岭”的四字词语:崇山峻岭翻山越岭荒山野岭横峰侧岭3.表示“看”的词语:远眺眺望仰望俯视仰视鸟瞰凝视环视扫视审视十、句子积累1.外形描写: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一」《槐乡五月》:版本:苏教版语文(第六册)年级:三年级教材分析:《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
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
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织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主题自然的生发开去。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五月的槐乡到处盛开着槐花,婀娜多姿,香气醉人。
第二自然段写被香气熏醉的孩子们尽情享受槐花饭的香甜。
第三自然段写孩子们用槐花装扮自己,表示他们对槐花的喜爱之情。
第四自然段总写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课文的语言如诗般动人,对称句式的错落有致,描写抒情的水乳交融,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能写出和"白茫茫"等词语结构相似的词语。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教学准备:录音、挂图、小黑板、学生每人准备一串槐花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实物槐花)同学们,这是什么?仔细观察,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实物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对槐花的美、香有个感性认识。
)你知道槐树几月开花吗?2、板书课题3、针对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槐乡五月什么样子?那里的槐花什么样子?)二、初读课文,解答刚才的疑问。
(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1、自由读课文。
2、讨论交流:从刚才的阅读中,你知道了什么?3、全班交流。
4、刚才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了哪些“拦路虎”(生字词)?想办法赶跑它。
5、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划出生字词,并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一起看看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欢迎查阅!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习复述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长征吗?(教师简单叙述红军长征背景)谁愿意给大家讲一个有关长征的故事?2、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个在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军爱民的感人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
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二、初读课文1、过渡:刚才同学们提出了“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等等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读一读课文,看能否从课文当中找到答案。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打个“?”。
2、同学们,预习的效果又如何呢?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课文当中的生字词。
(1)出示词语。
藏族一段同胞朱德翻译糊涂怨不得平平展展春耕播下菩萨糟蹋挨饿地区不饶人尽心尽力(2)指名读,相机正音。
提醒:“藏族”两个均为平舌音;“菩萨”、“糟蹋”、“糊涂”第二个字均要念轻声;“饶”声母为r;多音字“挨”在“挨饿”中读?SPAN>i,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3)开火车读,齐读。
(4)用“尽心尽力”造句。
3、理解词意。
(1)本课的词语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2)讨论交流,相机介绍解决方法:查字典、向别人请教、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三、理清脉络过渡:同学们,扫除了以上阅读障碍,老师相信你们能把课文读得更好。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教材简析: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
1、关于习惯本册教材在前五册的基础上,安排了“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这两个主题,配有5页插图。
教学时要让学生在逐幅弄懂图画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语文学习明确有关要求并身体力行。
2、关于课文全册共安排课文27篇。
所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反映历史人物的,又有展示当代人物精神面貌的;既有赞颂革命英雄人物的,也有表现儿童日常生活的;有介绍风景名胜的,有介绍自然科学常识的等等。
这样安排,不仅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而且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与前五册相比,本册课文后的作业题略有变化:一是增加了联系语境理解词句、学习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学习分析自然段、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等方面的练习,意在使学生不断提高阅读能力;二是增加了“小练笔”,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以便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关于习作本册共安排了8课:看图写一篇作文,为别人画像后写一篇作文,写写自己的新发现,看图写一段对话,写一篇发表自己对某件事的看法的文章,编童话故事等。
从这8课的内容可看出,本册习作教材能贴近学生生活,重视实践、体验,注重让学生轻松愉快、自由自在地练习写作。
4、关于练习全册共安排8个,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字词句练习、成语和古今诗文的朗读背诵、写字练习、口语交际等,意在丰富语文教育的内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教学建议1、要十分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有助于他们今后全面素质的提高。
因此,我们要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列入教学目标之内。
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抓好新安排的关于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等习惯培养的同时,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积极发言、专心倾听、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认真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等方面的习惯。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5篇)三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二类字只识不写。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通过诵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学习第30课《狼何鹿》。
(板书课题)2、看了课题,说说狼和鹿之间你更喜欢谁?为什么?3、过度:课文中的狼和鹿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消灭了人人讨厌的狼会怎么样?请自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1、提出自读要求: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
贪婪哀嚎提防狩猎青烟袅袅2、学生自学课文3、检查自学情况(1)生字词语葱绿捕杀灾难下毒手生机勃勃枯黄功臣威胁传染病生儿育女(2)出示句子,读准多音字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
人们特意保护的鹿,倒成了“大坏蛋”。
(3)理解词语:贪婪哀嚎提防狩猎青烟袅袅(4)指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说说每个自然段将了什么?(三)学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一、三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2、交流。
3、出示插图。
(1)第一幅:请你仔细观察画面,然后到课文中找一找哪些语句是描写这个画面的?交流。
(2)第二幅:课文中哪些语句又是描写这个画面的呢?(3)同样的森林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请你结合课本上的文字来谈谈凯巴伯森林前后的变化。
交流:森林、鹿、狼。
4、啊,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小鹿嬉戏,一幅多么美好和谐的画面啊;而如今的凯巴伯森林却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美丽可爱的鹿在一只只死去。
如此鲜明的变化,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请你找到刚才那两段话,练习有感情朗读。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男女生分读。
5、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凯巴伯森林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请你仔细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第二幅插图该怎么画?交流6、现在你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吗?请你用几句话概括地说一下。
湾坞中心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二、揭题——望名知意
出示插图,看,这画的是那首诗呢?(说题目,诗人)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两首》的第一首《望庐山瀑布》。
当老师书写课题时,请同学们伸出手指一起书空,把课题写在你心中的黑板之上。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解读“瀑布”,认识“瀑”字。
看偏旁,利用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来记字。
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试着说说,师相机出示瀑布的图片,形象理解瀑布。
这首诗写了哪里的瀑布?
再看“望”字,你知道了什么?
谁在看庐山的瀑布?请同学完整的说出题目的意思。
题目只区区五个字,却给了我们如此丰富的内容,看来我们以后读古诗一定要仔细的品一品题目。
再一次读课题。
庐山风光秀丽,可以登高赏景,可以临谷听泉。
在众多的美景中,李白却独独写了庐山的瀑布,下面我摩恩就跟随李白去看看庐山的瀑布究竟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三、品读——诗心三叠
1、一望瀑布,察音识韵。
读诗首先要读准,读顺,打开书本,自读一遍,同桌互读一遍。
出示诗配画,指生读,检查字音是否正确,诗句是否通顺。
同学们读的很熟,很通顺,但是读的够不够细致呢?
考考你。
你们知道“看”分远看和近看,这首诗中,李白是近看瀑布还是远看瀑布呢?理解“遥看”的意思。
远远的看过去,就是“望”的意思。
诗中有两个同音字,你发现了吗?
字理区分“炉”与“庐”字。
在诗中,“庐”说的是庐山,“炉”说的是---?
理解“香炉”,说说香炉是做什么的。
这里的“香炉”指的是“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
(出示香炉峰图片,对比出现博山香炉图片。
)所以,读诗不单要读准,读顺,更要细致。
字音有长短,节奏有快慢,读诗就要读出古诗的韵味来,下面同学们自己试着读出古诗的节奏来。
师可以打手势进行指导。
现在,你觉得读诗还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吗?读诗如看人吗,要知全貌,用眼更要用心。
2、再望瀑布,意象入画
真不错,同学们渐渐读出诗的韵味了。
但老师告诉你,诗的韵味不止这些。
人常说“诗中有画”,这画就在字里行间蕴藏着,同是一首诗,每个人看到的画面也不尽相同。
请你沉下心来再读读古诗,边读边想象,每一行诗让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读,想象,交流。
相机板书。
A、日照香炉生紫烟
抓住“生”字的动感。
“紫烟”看图理解想象。
想象日光映照下香炉峰云雾缭绕袅袅不停的景象。
B、遥看瀑布挂前川
体会“挂”字的化动为静。
是谁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把瀑布挂在山前?读出这种神奇的景象。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飞流直下”这个词给你什么感觉?
体会“三千尺”的夸张。
字理认识理解“疑”字。
“银河”“九天”等词语的理解感悟。
这瀑布流得好快呀!生接读诗句
这瀑布好高呀!生接读诗句
这瀑布真壮观呀!生接读诗句
师配乐描述,生闭目想象。
“红日高照,看那香炉峰云雾缭绕,在日光的映照下,一缕缕紫色的烟气升腾不息,仿佛真的是一座巨大的香炉。
远远望去,在那青翠的山色之间有一道白脸垂下,那就是庐山瀑布。
这瀑布从飞流直下,奔腾
不息,如此壮观的景象,让人不禁怀疑,莫非那是银河从极高的九天之上突然降落了下来?
配乐朗读,读出你心中的画面。
3、三望瀑布,品字探词
历代很多诗人都写了庐山瀑布,但最为广泛流传的还是今天的这首《望庐山瀑布》。
究竟李白这首诗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吸引了大家呢?请你再读古诗,想象诗中的哪个字或是哪一句给了你特别的感觉。
学生自由谈,师适时点拨,体会诗中的想象与夸张。
结语:怪不得,好友杜甫称赞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让我们再次朗读,把这首诗读给李白听。
四、延展——山水清音
其实,这首诗是李白隐居庐山时所作,共作两首描写瀑布的诗,这是第二首,第一首是五言古诗。
出示,赏读。
古人游历山水,寄情自然,这是一种高雅的情怀。
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所以我们才得以享受这美好的诗篇。
祖国山河壮丽,诗篇无数,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去感悟一下诗人的情怀。
第二课时
课前活动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的到来,给我们周围带来了哪些变化?开动你的小脑筋,仔细想想看!(学生自由讨论)对于春天到来后的变化,你能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望庐山瀑布》,作者是?(李白)他有个什么美称?(诗仙)还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杜甫)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与春天有关的诗,看看他笔下的春天有哪些景物。
板书题目。
提问基础较弱的同学:诗名是什么?“绝”字怎么书写?(二)预习交流,以学定教1、简介绝句
绝句是古诗的一种形式,每首四句。
每句五字就称为五言绝句,每
句七字就称作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几言绝句?
2、自主预习,结合生字
3、交流预习收获
故事中有哪些色彩?写了哪些景物?4、质疑问难
针对古诗,你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或者想进一步探究的内容?
5、梳理问题
确定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并板书于左页黑板
6、引导方法
我们用心读诗,边读边运用想象,结合文中景物,体会作者笔下的美好景色。
(三)读诗想象,感悟体验
1、反复诵读首联、颔联,感受景物
目的:抓住诗中景物,感受自然之美
诗中景物有哪些?他们各自的色彩?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
黄翠白青
(用相应的彩色粉笔板书中间黑板)
(2)诗中的黄鹂、白鹭有多少?他们有何动作?
两个一行(hang)鸣上
(3)根据古诗,发挥想象,说说这两联的诗意,比比谁说的更生动。
目的:发挥学生主动性,训练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这两联中,作者看这些景色时,是从高处还是低处?
(5)小结:诗中描绘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四种景物,色彩鲜明,向人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6)齐读两联,想象画面
2、诵读颈联、尾联
(1)诗中的景物?
窗西陵雪门船雪与船各有什么特点?
千秋雪:突出积雪长时间不融化万里船:船航行距离的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