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防艾知识讲座
- 格式:docx
- 大小:119.91 KB
- 文档页数:15
威远镇小学2018年禁毒防艾知识讲座一、毒品相关知识(一)、什么是新型毒品?新型毒品是相对海洛因、大麻和可卡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合成的精神类毒品,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能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一类药品。
包括冰毒、摇头丸、K粉等。
(二)、冰毒的危害:化学名称叫甲基苯丙胺,是以麻黄素为原料,经提炼合成出来的一种白色细微状结晶物质,其形状与普通冰块相似,故称之为“冰毒”。
“冰毒”最大的特点是第一次使用便会上瘾,被称为“毒品之王”。
它能大量耗尽人的体力和免疫功能,长期服用会导致情绪低落及疲倦、精神失常,损害心脏、肾和肝,严重者甚至死亡。
(三)摇头丸的危害:是甲基苯丙胺类兴奋剂中的一种,是由冰毒衍生物及其他化学物质合成的。
具有强烈的中枢兴奋作用。
服用后,会使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极度兴奋,摇头不止,行为失控,思想偏执,极易引起危害社会的行为发生。
(四)K粉的危害:又名凯他敏,俗称“K粉”,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易溶于水,溶于热乙醇,不溶于乙醚或苯。
静脉麻醉药,能有选择地阻断痛觉传导,镇痛效果好。
主要用于小手术、小儿检查或诊断操作时麻醉诱导及辅助麻醉。
静脉或肌肉注射后很快出现意识模糊,如入梦境,但仍可睁眼,肌张力增加呈木僵状,对周围环境的改变不再敏感,而痛觉却完全消失,意识和感觉分离。
静脉注射1分钟开始起作用,能维持约10分钟。
二、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一)、什么是艾滋病(AIDS)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 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
"艾滋"是它的英文缩写"AIDS"的音译。
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复杂症状的综合症。
(二)、什么是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它侵入人体后破环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禁毒防艾知识讲座1第一篇:禁毒防艾知识讲座1禁毒防艾知识讲座材料认识毒品一、毒品的概念(一)毒品一词的由来毒品一词是现代社会用语,据说最早出现在欧洲,是人们在了解了鸦片等麻醉药物的危害之后才开始使用的。
因此,作为一个社会用语,至今不过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在中国,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使用“毒品”一词,到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才流行起来。
清代中期以来,尤其鸦片战争期间,当时只说“禁烟”,鸦片烟与毒的字面联系仅限于“流毒天下,为害巨甚”(林则徐语)及“毒害之烈”层面上,尚未出现“烟毒”连用的情况。
当时的烟,即今日所说的毒品,在法律条文中,无论是《大清刑律》,还是《新刑律》,也只规定“鸦片罪”,未见“毒”的罪名。
将鸦片称为毒的,最早是1904年在福建发起成立的“去毒社”。
民国初期,已有“烟毒”连用见诸报端。
1924年,以“拒毒会”为名的组织出现,并出版《拒毒月刊》。
这时的“毒”或“烟毒”是鸦片的同义语。
新中国成立后,“毒品”一词已在社会上广泛使用,但解放初期的有关法律文件称“鸦片烟毒”,或将“禁烟禁毒”并提,很少单独用“禁毒”。
这里的烟毒专指鸦片类毒品,而没有其它毒品的含义。
虽然我国1979年《刑法》规定了“毒品犯罪”的几种罪名,并且在1982年的解释中已将杜冷丁、咖啡因、安钠咖等包括在内,但正式使用时仍然以“禁绝鸦片烟毒”作为概括词,可见“毒”仍指鸦片类毒品,而未对“毒品”作出一个明确的法律定义。
直到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才出现法律意义上的毒品定义。
(二)对“毒品“的不同理解与其他社会用语一样,毒品一词的内容和含义,是随着时代、国度、民族、文化及所有者的角度不同而不断变化。
在一般人眼里,毒品是一种可使人身体伤害、精神颓废、病痛死亡以及引发犯罪的毒物。
对于种植者来说,毒品是他们赖于生存的农作物,可用来换取金钱和食物。
在贩毒者看来,毒品就是金钱和利润。
在中国19世纪40年代,毒品就是指鸦片烟,而20世纪50年代之后,海洛因、可卡因逐渐成为毒品概念外延的主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来,甲基苯丙胺(冰毒)成为毒品家族中的重要成员;90年代后,“摇头丸”、K粉(氯胺酮),迷幼剂等新型毒品开始流行。
小学禁毒防艾知识讲座讲话稿(精选3篇)小学禁毒防艾知识讲座篇1老师们、同窗们:大家早上好!我是三(2)班的---,今天我报告的标题是《加强禁毒意识,自发抵制毒品》同学们,我们是国度的将来,民族振兴的盼望。
然而,近年来,在个别青少年身上产生了吸毒、藏毒行为,甚至走上贩毒的犯法途径。
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多少年轻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80%左右,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比去年又有所增添,首次吸毒者中甚至已经呈现了六七岁的儿童。
那么,青少年应该如何避免吸毒呢?一、接收毒品基础常识跟禁毒法律法规教导,懂得毒品的危害,理解“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情理。
二、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摆脱懊恼和苦楚,毒品能给人带来快活等各种甜言蜜语。
三、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动的人。
如发明亲朋挚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必定要劝阻,并要讲演公安机关。
四、即便本人在不知情的情形下,被勾引、诈骗吸毒一次,也要爱护自己的性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作为一名学生,应当踊跃普遍地加入禁毒宣扬,这是每一个国民的任务。
禁毒工作人人有责,人人都要为社会禁毒作奉献。
让咱们一起尽力,独特发明一个健康的生涯环境。
小学禁毒防艾知识讲座讲话稿5今天,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世界里,这里有鸟语花香,有春华秋实,有无限的亲情,有万分的友爱。
但是,总有一些苍蝇,有一些病毒,切入我们的视野,啃食我们的肌体,折磨我们的感情。
毒品,一个吞噬着生命与前途,抹杀了一个文明辉煌的恶魔,如今它正扇动着腐臭的翅膀,飞过中国那段惨痛的历史,来到了你我的身边。
同学们,你们有见过身体抽搐痛哭流涕的十六岁少年爬上高楼一坠而死的的恐怖情景吗?有见过精神失常的司机把路人压在车轮之下尸首分离,脑浆迸裂的悲惨场面吗?如果这些电视上的镜头就发生在你的身边,你想到了什么?是的,我们都想到了那个罪魁祸首——毒品!吸毒能使你妻离子散,倾家荡产,甚至能让你从这个世界上永远消失。
你以为这是无稽之谈杞人忧天吗?不,我并不是在此吓唬大家,我只是想让大家都来关心一个既普通,又与我们密切相关,却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一个关于禁毒的问题。
禁毒防艾教育讲座心得体会精选范文5篇禁毒防艾教育讲座心得体会1从何时起?往日的欢声笑语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阵阵痛苦的呻吟;从何时起?往日的清秀容颜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张张憔悴的面貌;从何时起?往日魁梧的身材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根根突起的骨头。
看着视频上一个个被毒品吞没的不成人样的人们,我的内心犹如针扎般的痛苦。
“毒品”多么可怕的字眼,又是多么令人痛恨的字眼!因为,它曾夺去无数人的生命,他曾剥夺无数人的人生,它曾拆散无数个幸福的家庭。
而如今,仍有数以万计的吸毒者为毒品而丧心病狂,仍有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吸食毒品。
毒品,就像湖中的水华,在无止境地蔓延;就像浑浊的污水,侵蚀着一个又一个人的身躯。
还记得1839年的那一天吗?广州虎门海滩上浓烟滚滚,这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广州虎门一举销毁了外商运到中国的二百多万斤鸦片。
在这之前,有许许多多的百姓受尽了鸦片的折磨,有许许多多的家庭因鸦片而破碎了。
可恨的鸦片,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人的身体,还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
中国因此渐渐衰落,人民更是苦不堪言,由于中国人吸食了大量的鸦片,致使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最后只剩下皮包骨,因此外国人戏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
虽青少年,正值花一般的年龄,也是人生最美好的一部分,就如同夏季茂密的树叶,显示出一派勃勃生机。
可如今,有多少的青少年为了毒品而放弃了追求成功的道路,为了毒品而踏入了万丈深渊,为了毒品,甚至不惜一切。
过去美好的一切,化为乌有;过去美好的一切,成为飘渺;过去美好的一切,成为奢望。
美好的过去,已不复存在,而如今,除了痛苦装点人生之外,已再无其他美好的字眼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毒品,不仅毁掉了自己的青春,还连累了自己的父母。
一个家庭,会因毒品的到来而顿时支离破碎。
看着视频上整天为吸毒的儿子以泪洗面的母亲,我不禁怆然泪下。
毒品,给人们带来了抹不去的痛苦,给家庭带来了抹不去的悲伤,给自己带来了毁灭与死亡。
禁毒防艾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5篇青少年正是长身材,长知识的时代,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毒品这个大恶魔头正无时无刻地损害着这些充满期望的年轻的生命。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禁毒防艾教育讲座心得体会,方便大家学习。
禁毒防艾教育讲座心得体会1从何时起?往日的欢声笑语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阵阵痛苦的呻吟;从何时起?往日的清秀容颜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张张憔悴的面貌;从何时起?往日魁梧的身材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根根突起的骨头。
看着视频上一个个被毒品吞没的不成人样的人们,我的内心犹如针扎般的痛苦。
“毒品”多么可怕的字眼,又是多么令人痛恨的字眼!因为,它曾夺去无数人的生命,他曾剥夺无数人的人生,它曾拆散无数个幸福的家庭。
而如今,仍有数以万计的吸毒者为毒品而丧心病狂,仍有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吸食毒品。
毒品,就像湖中的水华,在无止境地蔓延;就像浑浊的污水,侵蚀着一个又一个人的身躯。
还记得1839年的那一天吗?广州虎门海滩上浓烟滚滚,这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广州虎门一举销毁了外商运到中国的二百多万斤鸦片。
在这之前,有许许多多的百姓受尽了鸦片的折磨,有许许多多的家庭因鸦片而破碎了。
可恨的鸦片,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人的身体,还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
中国因此渐渐衰落,人民更是苦不堪言,由于中国人吸食了大量的鸦片,致使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最后只剩下皮包骨,因此外国人戏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
虽青少年,正值花一般的年龄,也是人生最美好的一部分,就如同夏季茂密的树叶,显示出一派勃勃生机。
可如今,有多少的青少年为了毒品而放弃了追求成功的道路,为了毒品而踏入了万丈深渊,为了毒品,甚至不惜一切。
过去美好的一切,化为乌有;过去美好的一切,成为飘渺;过去美好的一切,成为奢望。
美好的过去,已不复存在,而如今,除了痛苦装点人生之外,已再无其他美好的字眼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毒品,不仅毁掉了自己的青春,还连累了自己的父母。
一个家庭,会因毒品的到来而顿时支离破碎。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记录内容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是一次重要的教育活动,旨在增强学生对禁毒和艾滋病防控的认识和意识。
以下是一份可能的班会记录内容,从多个角度全面回答你的问题:主题,禁毒防艾。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地点,XX班教室。
参与人员,班主任、班级全体学生。
1. 开场白(50字):班主任,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举行禁毒防艾主题班会,希望通过这次班会,加强大家对禁毒和艾滋病防控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让我们一起学习和探讨这个重要的话题。
2. 禁毒知识介绍(150字):班主任,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些禁毒知识。
禁毒是指通过法律手段,禁止和打击各类毒品的生产、贩卖、传播和使用行为。
毒品的滥用会对个人身体健康、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我们要远离毒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 艾滋病防控知识介绍(150字):班主任,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些艾滋病防控知识。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疾病,通过血液、性行为和母婴传播。
艾滋病没有特效药物,但我们可以通过正确使用安全套、拒绝共用针具等方式来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同时,我们要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偏见,共同构建一个包容和谐的社会。
4. 个案分享(100字):班主任,现在,我邀请同学们中的一位自愿者来分享一个与禁毒或艾滋病相关的个案,让我们通过具体的案例了解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
请XXX同学上台分享。
5. 学生发言环节(50字):班主任,现在,我们开放学生发言环节,大家可以就禁毒和艾滋病防控提出问题、分享观点或经验。
请同学们踊跃发言。
6. 专家讲座(100字):班主任,为了进一步加深大家对禁毒和艾滋病的了解,我们邀请了专家来给大家做一场讲座。
请XXX专家上台,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讲座。
7. 总结与号召(100字):班主任,通过这次班会,我们对禁毒和艾滋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禁毒和艾滋病防控是每个人的责任,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付诸行动,远离毒品,保护自己的健康,同时也要传播这些知识,帮助他人。
国旗下的讲话稿禁毒防艾(通用16篇)国旗下的禁毒防艾篇1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禁毒防艾珍爱生命》。
这是一个关于珍惜生命,关爱自己的话题。
要做到抵制毒品和艾滋病,预防是最重要的手段。
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何谓毒品?何谓艾滋病?他们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它们的危害有哪些?艾滋病和毒品都会让人生病,可以说都是不治之症,他们不仅可以毁掉一个人的前途与希望,毁掉一个家庭的安宁与幸福,毁掉一个国家的国力与尊严,甚至可以毁灭全人类。
他们的产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都是源于一些人对自己不负责任和放纵的行为,缺乏应有的科学卫生常识,也缺乏应有的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
毒品和艾滋病这两大毒瘤,在全世界迅速地传播和流行,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目前,全世界有4000多万艾滋病毒感染者,吸毒人员1.85亿,占全球人口的3%,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已达100万,且每年递增40%。
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也已达133.5万。
而中国有60%的艾滋病患者都是吸毒者。
这些数字听来,真的让人震惊!不难想象,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毒品和艾滋病必将成为中国的“国家性灾难”。
然而,仅靠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来开展工作,只能是杯水车薪。
因此,有效地开展禁毒防艾工作需要所有人的参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严格要求自己做起,担当起消灭这两大毒瘤的责任。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各国设立这两个日子,目的就在于号召我们都要认真学习和积极宣传有关禁毒和防艾的知识,倡导积极向上的理念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远离毒品和艾滋病。
在这里,我也呼吁大家一起做到以下几点: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努力学习,追求进取,避免空虚无聊。
人不仅需要物质的满足,也需要精神的富裕。
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班级和社区的各项集体活动、文体活动和公益活动。
让真善美的东西填满我们的思想和心灵,人也会找到真正的快乐!2、要正确交友,把握自己的行动,做到洁身自好。
楼梯寨小学开展防艾禁毒知识讲座
在世界第22个艾滋病宣传日到来之际,为了进一步加强师生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提高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水平,落实今年的宣传主题: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我校积极开展各项宣传活动。
我校从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毒品的滥用与预防两大方面,以生动的事例和详实的数据向全校师生介绍了世界及我国目前艾滋病流行情况,仅去年我国就新增感染者270万例,200万人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
在谈到艾滋病相关知识时,着重从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措施等方面向师生作了全面、细致的讲解,并结合我们身边的事例,提醒我们应该注意的事项,同时强调对待艾滋病要有科学的态度,不能谈“艾”色变。
在谈到毒品的滥用和预防时,向学生介绍了毒品的种类以及吸毒成瘾的症状等诸多方面,并向学校师生重点分析了吸毒的各种危害。
最后,针对未成年人的吸毒问题谈了自己的认识,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方面分析出青少年吸毒成瘾的九大原因,重点在于我国地处在“金三角”、“金新月”特殊的地理位置,属毒品过境国,社会环境亟待净化,青少年刻意模仿心理,不良的逆反心理,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等。
通过介绍和分析,师生受到了极大的教育,纷纷表示一定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从自我做起,身边做起,为营造一个健康而和谐的社会氛围而努力;学校也表示在取得“国家级禁毒教育示范学校”
的成绩基础上,将坚持不懈的抓禁毒教育,对学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让学生了解毒品的本质、种类、危害及防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把学生的精力引导到学习上。
禁毒、防艾专题讲座周恩来红军小学西校区(山阳小学)从1985年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起,到今年7月底,全国累计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达到214300例,艾滋病患者达到56758例,死亡18246例。
新疆、云南、四川等部分地区艾滋病注射吸毒人群感染率超过50%。
1995年6月,凉山州在云南遣返的吸毒人群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
截至2008年8月底,全州累计发现HIV感染者9861例,其中,发病413例,死亡306例,因艾滋病死亡78例,2010年西昌市静脉吸毒人群中的累计HIV感染者/AIDS患者人数约为1 070,HIV感染率约为18%;如果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使得HIV感染者的传染性降低50%,则到2010年累计HIV感染者/AIDS患者人数约为630,HIV感染率约为8%.西昌,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也是艾滋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凉山州自1995年6月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不到15年时间,已迅速和云南德宏、河南驻马店、新疆伊犁比肩成为全国四大艾滋病重灾区之一。
截止2008年9月,四川省的HIV/AIDS已占全国发现的HIV/AIDS第六位,而凉山州HIV/AIDS已占四川省发现的HIV/AIDS第一位。
一、凉山州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和人口状况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与省内攀枝花,乐山,雅安,宜宾,甘孜等市州及云南省部地区接壤.辖17个县市,首府西昌市.面积60,423平方公里.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区.气候垂直差异极大,主要以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为主.境内居住着彝,汉,藏,回,苗,蒙古,僳僳等38个民族.全州总人口428.56万人,其中彝族人口192.56万人,占总人口的45%,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少数民族类别最多的地区.(二)经济发展与贫困状况1.经济发展状况凉山州自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州国民经济保持了健康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自96年以来,全州GDP增幅保持在10%左右.到2006年末,全州GDP达到300.22亿元,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49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38元;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7,452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725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异明显.2.贫困状况凉山州属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有11个县被列为全国扶贫工作重点县,占四川全省扶贫工作重点县的30.55%;全州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153万,占农村总人口的42.26%,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58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6%,比全国高13个百分点.二,艾滋病流行概况(一)凉山州艾滋病流行现状1995年6月20日,凉山州在云南遣返的吸毒人群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截止2008年8月底,全州累计发现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9861例,其中,发病413例,死亡306例,因艾滋病死亡78例.HIV/AIDS人数占四川省发现HIV/AIDS 总数的50%以上,列四川省第1位.1.地区分布截止2008年8月底,全州17个县(市)均已发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同县(市)疫情差别大.其中,布拖2929例,占全州的29.7%;昭觉2786例,占全州的28.3%;西昌874例,占全州的8.86%;美姑810例,占全州的8.21%;越西810例,占全州的8.21%;金阳324例,占全州的3.29%;甘洛297例,占全州的3.01%.这7个县(市)的HIV/AIDS人数占全州总数的89.54%.宁南,木里,会东,会理,4个县累计报告的HIV/AIDS人数不足70例.2.时间分布2002年前,凉山州仅通过病例报告和少量的监测哨点发现感染者,因此HIV 感染者增长较为缓慢,每年发现的病例未超过160例;2002年后,随着凉山州监测点的不断增多和筛查力度的不断加大,感染者开始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如2002年新发现的感染者是2001年的2.6倍,2003年与2002年基本持平,2004年是2003年的2.7倍,2005年与2004年基本持平,2006年和2005年相比,增长59.56%,2007年是2006年的2.2倍.2008年仅1-8月已新发现感染者2162例.(二)凉山州艾滋病流行特点(1)波及区域不断扩大,局部地区流行严重.在1995年至1998年的4年间,凉山州的17个县(市)中有15个县(市)被艾滋病疫情迅速波及,2004年和2005年,最后的两个县即会东县和木里县也报告了艾滋病疫情.整个凉山州疫情呈现全面波及,局部县(市)流行严重的态势,如布拖,昭觉,西昌,越西,美姑等县报告的疫情较重,而宁南,木里,会东,会理,盐源等县报告的疫情较轻.(三)安哈镇情况目前发现14例,追踪到位有4例三、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IV,又称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
禁毒防艾专题讲座心得体会以前自己会纯粹的信奉这个世上没有真正的神灵,也没有真正的恶魔。
因为我相信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有些不顺心的事实上天对人的考验,只要挺过去就可以了。
但是当我认真的听了禁毒防艾专题讲座以后,开始对艾滋病和毒品的危害有所了解和意识到了解它的重要性后,我发现世界上的确存在着恶魔,而毒品就是这魔鬼的化身,同时毒品与艾滋病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毒品和艾滋病又都微系着生命,它会导致我们的生命垂危。
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我们的生命是脆弱的,它经不起人们大张旗鼓的折腾。
我们的义务是保护和珍爱它,因为只有保护、珍爱好了它,我们的人生才有幸福可言。
为了保护和珍爱好我们的生命,我认为我们应该远离毒品,因为只要我们一不小心落入“毒品”的魔掌,鲜活的生命,被它妖艳的外表所诱惑,我们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这是一条充满了精神和肉体的痛苦,充满了家离子散的痛苦之路;而更重要的是毒品的传播还是艾滋病的重要传播途径,而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不仅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危害着我们的生命。
所以当我意识到毒品和艾滋的严重危害性和看了艾滋病人的痛苦生活后的照片中萧条的场景和患者绝望并且木然的眼睛后,我感觉有什么东西深深地刺痛了我,给我的是震撼、痛苦,因为我感觉那不是我们想要的生命,我们不要生活在那样的痛苦之中,所以为了健康的生活,我希望我们可以增强保护自己的意识,随时提醒自己艾滋就在我们身边,重新提高自我认识,提高对毒品和艾滋的认识,从而重新认识生命,保护好、珍爱好我们的生命,尽量远离主要导致艾滋病传播的毒品,希望所有的人和我也一样。
其次,另一感悟—就是虽然艾滋病现在无法治愈,可怕,但我们因此不能孤立、远离艾滋病人,应消除对艾滋病人、艾滋病鞋携带者的偏见,以正常眼光关心他们,应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而不是歧视和漠然。
因为视频中和宣传栏中那的一组组吸毒人和艾滋病患者生活萧条的场景和患者绝望并且木然的眼睛深深的刺痛了我,我很同情他们,我觉得无论他们曾经做过什么,此刻都已经受到了足够的折磨,都值得被原谅,因为他们本来就已经在接受病痛的折磨,接受了身体的摧残,如果我们忽视和远离他们会使他们心灵上得到更大的摧残,人们都说心灵的摧残要强于身体的摧残,通过讲座的学习和自己了解的知识后,意识到了艾滋病和毒品的恐怖性,但是面对疾病,我不再是一味盲目地惧怕,而是能够在根源上减少感染的可能性,能够理智的对待。
禁毒防艾知识讲座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禁毒防艾知识讲座西定乡中心小学李进仙第一章认识毒品第一节什么是毒品一、毒品的概念(一)毒品一词的由来毒品一词是现代社会用语,据说最早出现在欧洲,是人们在了解了鸦片等麻醉药物的危害之后才开始使用的。
因此,作为一个社会用语,至今不过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在中国,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使用“毒品”一词,到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才流行起来。
清代中期以来,尤其鸦片战争期间,当时只说“禁烟”,鸦片烟与毒的字面联系仅限于“流毒天下,为害巨甚”(林则徐语)及“毒害之烈”层面上,尚未出现“烟毒”连用的情况。
当时的烟,即今日所说的毒品,在法律条文中,无论是《大清刑律》,还是《新刑律》,也只规定“鸦片罪”,未见“毒”的罪名。
将鸦片称为毒的,最早是1904年在福建发起成立的“去毒社”。
民国初期,已有“烟毒”连用见诸报端。
1924年,以“拒毒会”为名的组织出现,并出版《拒毒月刊》。
这时的“毒”或“烟毒”是鸦片的同义语。
新中国成立后,“毒品”一词已在社会上广泛使用,但解放初期的有关法律文件称“鸦片烟毒”,或将“禁烟禁毒”并提,很少单独用“禁毒”。
这里的烟毒专指鸦片类毒品,而没有其它毒品的含义。
虽然我国1979年《刑法》规定了“毒品犯罪”的几种罪名,并且在1982年的解释中已将杜冷丁、咖啡因、安钠咖等包括在内,但正式使用时仍然以“禁绝鸦片烟毒”作为概括词,可见“毒”仍指鸦片类毒品,而未对“毒品”作出一个明确的法律定义。
直到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才出现法律意义上的毒品定义。
(二)对“毒品“的不同理解与其他社会用语一样,毒品一词的内容和含义,是随着时代、国度、民族、文化及所有者的角度不同而不断变化。
在一般人眼里,毒品是一种可使人身体伤害、精神颓废、病痛死亡以及引发犯罪的毒物。
对于种植者来说,毒品是他们赖于生存的农作物,可用来换取金钱和食物。
在贩毒者看来,毒品就是金钱和利润。
在中国19世纪40年代,毒品就是指鸦片烟,而20世纪50年代之后,海洛因、可卡因逐渐成为毒品概念外延的主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来,甲基苯丙胺(冰毒)成为毒品家族中的重要成员;90年代后,“摇头丸”、K粉(氯胺酮),迷幼剂等新型毒品开始流行。
在国际社会中,第一个禁毒公约即1912年的《海牙鸦片公约》仅将鸦片视为毒品,1936年的《禁止非法买卖麻醉品公约》才将毒品的范围扩大到其他鸦片制剂;1961年联合国的《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把非法种植罂粟、古柯和大麻列为禁止和惩治的行为。
直到《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又将非法精神药物包括在内;1988年制订了《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品和精神药物公约》。
可见“毒品”一词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
从不同的角度可对毒品作出不同的理解。
化学家认为毒品是一种由其化学特性而改变现存生物体结构或功能的物质,所强调的是其中的化学成分对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影响。
医学家认为毒品是指对所有者产生依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吸毒是一种药物滥用行为。
法学家认为毒品的实质不在药品,而在于其非法性,是一种违禁品,只有经法律明文规定禁止非法使用的药品,才属于毒品。
可见,“毒品”一词具有科学性和法律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这一定义具有法律效力,是区分毒品与非毒品的法律依据。
毒品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依赖性、危害性和违法性。
1、依赖性。
分为生理依赖性和心理依赖性两个方面。
生理依赖性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不断地使用某种药物带来的生理上的变化,表现为一种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状态,需要继续使用该药方能维持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否则会产生一系列机能紊乱和损害反应(称为戒断症状或撤药反应)。
生理依赖性的产生及其严重程度除了与吸毒者个体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外,还与所滥用药物的种类、用药时间、频度和剂量等有关。
2、危害性。
毒品的泛滥不仅对吸毒者本人,而且对其家庭、社会都产生极大的危害。
3、非法性(违法性)。
我国法律规定,吸食毒品、制造毒品必须受到法律处罚,对走私、贩卖、运输、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非法持有毒品强迫他人吸毒等行为是作为犯罪而予以严惩的。
二、毒品的分类现在国际上对毒品的分类没有做出统一的规定,这是因为毒品与药品之间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药物滥用因人而异,并且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同时毒品的种类在不断增加,新品种不断出现。
各国立法、司法机构、政府或医学界,对毒品的依赖性、危害性和非法性持不同的认识和标准,在分类上无法做到完全统一。
我国1990年的《关于禁毒的规定》和1997年修订的新刑法,将毒品分为麻醉品和精神药物两类,与国际公约的分类一致。
我国的法律未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酒精、烟草及某些挥发性溶剂认定为毒品。
(一)按法律管制分类1、麻醉药品国际《1967年麻醉品单一公约》管制的有128种,我国1996年颁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中规定的有118种。
常见的有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类。
2、精神药物国际《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管制的有99种,我国1996年颁布的《精神药物品种目录》中规定的有119种。
常见的有苯丙胺类、镇静催眼类药物、迷幻剂等。
(二)按来源分类1、天然类毒品主要有鸦片、大麻、古柯等。
2、人工合成类毒品如苯丙胺类、镇静催眼类药物等。
3、半人工合成类毒品主要指经天然品直接加工成毒品,如经鸦片提炼出吗啡,吗啡经与醋酸酐反应制得海洛因。
古柯叶经化学处理后得到可卡因、麻黄碱经化学加工成苯丙胺。
(三)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作用分类1、兴奋剂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作用的药物,如可卡因,苯丙胺等。
2、抑制剂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的药物,如巴比妥、安定类药。
3、迷幻剂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迷幻作用的药物,如苯环已哌啶(PCP),麦角酰二乙胺(LSD),麦司卡林(仙人球中的一种成分)。
三、我国毒品问题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毒品问题始于葡萄牙及英国殖民主义向中国贩卖鸦片之时,期间经历了不断蔓延和加剧的过程,中华民族经历了极大的苦难和屈辱。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仅用三年的时间彻底铲除了在中国蔓延了200余年的烟毒瘟疫。
中国“无毒国”的称号保持了30年。
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在国际毒潮的侵袭下,尤其是金三角贩毒集团实施毒品北上,建立“中国通道”后毒品问题再度在中国出现。
(一)我国毒品问题的历史1、清朝时期毒情概况在很早以前,人类就发现了罂粟及其制成品鸦片具有药用价值,但都没有认识到它的毒性。
在盛唐时期,含有鸦片的制剂“福寿膏”被作为贡品传入中国,但由于其价格非常昂贵,故鲜为人知。
1578年,李时珍所着《本草纲目》中,把“阿芙蓉”(即鸦片)作为一种新的药物收入,并说明它是“罂粟花之津液”。
1517年,葡萄牙开始与中国通商。
在葡萄牙商人输入中国的商品中,最大宗的就是鸦片。
英国商人很快就仿效葡萄牙商人,把鸦片走私作为掠夺中国财富,筹集原始资金的最佳手段。
172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把从马德拉斯购入的鸦片运到广州销售,获得丰厚利润,从此一发不可收,全面向中国推销鸦片,从开初的每年数百箱增加到后来每年1000箱,取代了葡萄牙商人,成为向中国走私鸦片最多的贩毒者。
据统计,从1800~1839年的40年间,输入中国的走私鸦片就有63万多箱,使中国流失6亿银元。
大量鸦片的输入毒害了人民的健康,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期间,中国吸食鸦片者在200万人以上,官吏吸食鸦片疏于政务,士兵吸食则使军队失去战斗力。
鸦片战争以后,大约从1842~1905年,伴随着《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鸦片贸易成了合法化,其结果是国外鸦片进口量继续增长,并刺激了国产鸦片的迅速增长,到19世纪90年代末,全国的自产鸦片量已达60万担,是同期进口鸦片的10倍,全国吸食鸦片人数达到2000万人,遍及社会各个阶层。
中华民族也因此蒙上了“东亚病夫”的耻辱称号。
鸦片烟毒的严重泛滥及其造成的巨大危害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破坏了国家的经济基础,而且动摇了执政政府的统治,为挽救清王朝消亡的命运,1901年1月29日,光绪皇帝下诏变法,开始了晚清政府最后的“十年禁烟”计划,至1911年,国产鸦片减种70%,全国约有上百万吸食鸦片者戒除毒瘾,上万家烟馆被关闭。
2、中华民国政府时期毒情概况从1911~1917年,无论是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还是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时期,在禁烟方面都基本上秉承了清末第二次严禁时期的有关措施。
1917年,经中英会勘后,双方联合宣布了中国境内已全部实现罂粟禁种的消息,并依照条约终结了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历史。
但由于军阀割据混战,中央政府失去控制全国局势的能力。
以致出现了“以毒养军、以军护毒”成为各地普遍现象,导致民国初年几近控制的鸦片烟毒又再度泛滥。
在南京国民政府执政的初期,重拾前人敛财之道,以烟税为财源,重新实行“寓禁于征”的政策,从而致使鸦片烟毒在中国历史上泛滥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据有关文献显示:1929~1933年,中国罂粟种植总面积约为8000万亩,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中国鸦片年产量达6000万公斤,约占全球鸦片总量的5/6。
与此同时,日本等外国帝国主义大肆向中国走私吗啡、海洛因、红丸(主要成份为海洛因、吗啡等)毒品。
中国吸食鸦片及其他毒品的人口约为8000万人,约占当时总人口的%。
这一时期成为中国烟祸肆虐的巅峰。
3、建国初期禁毒概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展了规模空前的禁毒运动。
1950年初,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向各行政区人民政府及中央直辖市、各省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
《通令》历数了鸦片烟毒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规定了严禁鸦片烟毒及其他毒品的办法:各级政府“应做广泛的禁烟禁毒宣传”:在烟毒较盛的一些地区,当地“应定出限期禁绝办法”;“得设禁烟禁毒委员会”;“禁绝种烟”;在全国范围内禁止“贩运制造及售卖烟土毒品”犯者“从严治罪“。
经两年的努力,至1952年春,从全国范围看,鸦片种植基本禁绝、贩卖与吸食烟毒的现象大大减少,烟毒泛滥不止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但是,一些地区毒品贩卖与吸食的活动还十分严重。
为彻底清除毒品,1952年初,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肃清毒品流行的指示》,禁毒进一步掀起高潮。
1952年以后的一两年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消除了吸毒现象。
通过努力,仅仅3年时间,一举扫除了贻害中国200年的烟毒。
在这场禁毒运动中,查实以种植、贩运、销售毒品为业人员369705名,其中51627名被依法处理,800名罪大恶极的罪犯被判处死刑;缴获鸦片类毒品339万两,制毒机械5716套,用于武装贩毒的枪支88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