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筏形和箱形基础465箱形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854.50 KB
- 文档页数:30
筏形和箱形基础
筏形和箱形基础,这可都是建筑里的大宝贝呢。
我刚接触建筑那会,看到筏形基础,就觉得这玩意儿真神奇。
你看啊,它就像一个大筏子似的,平平地铺在地下。
有次在工地,那项目经理,是个大胡子,胡子拉碴的,眼睛却贼亮。
他指着正在施工的筏形基础说:“这就好比是大楼的大脚掌,得稳扎稳打。
” 可不是嘛,那钢筋混凝土浇灌出来的筏形基础,密密麻麻的钢筋就像骨架一样,撑起一片天地。
工人们在上面忙活着,汗水湿透了衣服,那安全帽在太阳下闪着光。
这筏形基础面积大着呢,能把大楼的重量均匀地分散开,就像把压力分给了好多小伙伴,每个小伙伴都分担一点,大楼就稳稳当当的。
再说说箱形基础,那可更厉害了。
我和几个工程师讨论的时候,其中一个戴眼镜,镜片都快掉下来的家伙,推了推眼镜说:“箱形基础那是有内涵的。
” 箱形基础就像一个大箱子,有顶板、底板和墙板,就像给大楼造了一个坚固的地下室。
这地下室可不光是放东西的,它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就像一个大力士,能扛起很重很重的东西。
在一些软土地基的地方,箱形基础就大显身手了。
我见过一个在河边建的大楼,那地下的土质软得像豆腐,可这大楼用了箱形基础后,稳得很呢。
它把大楼牢牢地固定在那里,就像把船锚抛进了土里,不管风吹雨打,大楼都纹丝不动。
这筏形和箱形基础啊,就像建筑的根基之魂。
它们虽然在地下,不被人看到,但它们的作用可大了去了。
要是没有它们,那些高楼大厦就像没有根的树,风一吹就得倒。
它们默默地承载着大楼的重量,让我们能在高楼里安心地生活、工作,这就是它们的神奇之
处啊。
什么是箱形基础?箱型基础施工解析一、箱形基础介绍:箱型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的底板、顶板、外墙和内隔墙组成的有一定高度的整体空间结构,适用于软弱地基上的高层、重型或对不均匀沉降有严格要求的建筑物。
与筏形基础相比,箱型基础有更大的抗弯刚度,只能产生大致均匀的沉降或整体倾斜,从而基本上消除了因地基变形而使建筑物开裂的可能性。
箱型基础埋深较大,基础中空,从而使开挖卸去的部分土重抵偿了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因此,与一般实体基础相比,它能显著减小基底压力,降低基础沉降量。
此外,还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二、施工方案:1、施工流程:(1)钢筋绑扎工艺流程:核对钢筋半成品→划钢筋位置线→运钢筋到使用部位→绑扎基础钢筋(墙体、顶板钢筋)→预埋管线及铁件→垫好垫块及马凳铁→隐检。
(2)模板安装工艺流程:准备工作(确定组装模板方案)→搭设内外支撑→安装内外墙模板(安装顶板模板) →合模前钢筋隐检→预检。
(3)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
2、钢筋工程:基础钢筋绑扎(1)划钢筋位置线:按照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从距模板端头、梁板边5cm起,用墨斗在混凝土垫层上弹出位置线(包括基础梁钢筋位置线)。
(2)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如设计无要求,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
(3)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
绑扎时采用八字扣或交错变换方向绑扎,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
(4)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时,绑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或钢筋支架,(间距以人踩不变形为准,一般为1m左右1个为宜)。
在马凳上摆放纵横两个方向定位钢筋,钢筋上下次序及绑扣方法同底板下层钢筋。
(5)基础底板和基础梁钢筋接头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进行抽样检测。
(6)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和甩出长度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同时用钢管或钢筋将钢筋上部固定,保证甩筋位置准确,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
箱型与筏形基础施工工艺要点与要求摘要:在支护结构施工与支护施工技术的配合作用下,保持工程深基坑良好的施工状况,在提高深基坑施工质量的同时为后续的施工作业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因此,未来在工程深基坑施工中应关注其支护结构施工与支护施工技术的合理选择与使用,促使这类结构在工程深基坑施工中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并丰富施工方面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箱型;筏形;基础施工;要点;要求1.箱型与筏形基础施工桩筏基础是指当受地质或施工等条件限制,单桩的承载力不很高,而不得不满堂布桩或局部满堂布桩才足以支承建筑荷载时,通过整块钢筋混凝土板把柱、墙(筒)集中荷载分配给桩。
沿袭浅基础的习惯将这块板称为筏,故称这类基础为桩筏基础。
桩箱基础与桩筏基础类似。
它不仅仅是一块板,而是有底板、顶板、外墙和若干纵墙、内隔墙构成的空箱结构。
通过这个结构把上部荷载分配给桩。
由于其刚度很大,具有调整各桩受力和沉降的良好性能,因此在软弱地基上建造高层建筑时较多采用这种基础形式。
从定义上看,桩箱基础、桩筏基础具有相同的工作原理,只是箱基的刚度较筏基的刚度大。
因而,桩箱基础具有更好的调整各桩受力和沉降的良好性能。
由于桩箱、桩筏基础是由桩基、箱基(筏基)两种基础组成的一种混合基础,因而它兼有两种基础的优点。
所以可以说,桩箱(筏)基础是一种可以在适合桩基的地质条件下建造任何结构形式的高层建筑的“万能式桩基”。
2.箱形、筏形基础构造要求2.1桩顶嵌入箱基或筏基底板内的长度,对于大直径桩,不宜小于100mm;对于中小直径的桩不宜小于50mm。
2.2桩的纵向钢筋锚人箱基或筏基底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对于抗拔桩基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5倍。
2.3箱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桩箱、桩筏基础与筏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当采用防水混凝土时,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根据地下水的最大水头与混凝土厚度的比值,其抗渗等级不应小于0.6MPa。
条形、筏形和箱形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规模现代化建设的推进,需要在各个地区、各种地质条件的地基上建设规模大、层数多、结构复杂的现代建筑物。
条形、筏形和箱形基础以其较优良的结构特点,适合作为这些现代建筑物的基础。
在我国已建成的大量高层建筑中,很多都是采用这类基础。
建国后,早在50年代,北京展览馆(1953年)和上海工业展览馆就采用了箱形基础。
以后这类基础虽陆续有所发展,但规模和速度都较有限。
直到80年代以来,随着各大都市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百米以上的高楼已不少见,其中许多就是建造在筏形和箱形基础上。
我国沿海许多城市,地基土质十分软弱,高层建筑物的沉降量很大,筏形和箱形基础也只限用于高度小于50m内的建筑物。
更高的建筑多采用桩与筏基、桩与箱基相结合的形式,称为桩筏基础和桩箱基础。
表1是我国最近20年来建造在箱基、筏基和条基上的超高层建筑物的部分实例。
图1为筏形基础建筑物的典型剖面,图2为箱形基础建筑物的典型剖面,图3为桩筏基础建筑物的典型剖面,图4为桩箱基础建筑物的典型剖面,可供参考。
条形、筏形和箱形基础有如下几个特点:1、有较大的基底面积,能承担较大的建筑物荷载,容易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对于有局部地质缺陷的地基,可用这类基础直接跨越地质缺陷部位,避免进行地基局部处理。
2、将整个建筑物连成整体,具有较大的刚性,可调整和均衡上部结构荷载向地基传递,减小由于荷载差异和地基不均匀造成的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或倾斜,减小地基不均匀变形在结构物内部引起的附加应力。
3、基础埋置深度较大,可提高竖直和水平承载力,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同时利用地基补偿作用减小基辰的附加压力,从而减小建筑物的沉降量。
此外,筏形和箱形基础在建筑物下部构成较大的地下空间,提供安置高层建筑用的设备或公共设施的合适场所。
但是这类基础,尤其是箱形基础,技术要求和造价较高,施工中需要处理大基坑、深开挖所碰到的许多问题,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才能正确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