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设施育苗技术(1)
- 格式:ppt
- 大小:3.71 MB
- 文档页数:70
设施蔬菜育苗技术张智忠(呼图壁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呼图壁831200)近年来,呼图壁县加大了设施农业的投资力度,加快了设施蔬菜的发展,农民种植积极性很高。
随着温室面积逐年扩大,农民迫切需要规范的蔬菜育苗技术,只有严把育苗关,培育出壮苗、健苗,才能为蔬菜的后期生长奠定基础。
蔬菜育苗占地面积小,可以选择和创造优越的条件育苗,能使蔬菜的生长期提前,提早成熟,提高蔬果产量和品质。
一、种子处理1.温汤浸种采用“三开一凉”,使水温达到55~60℃,浸种10~ 15分钟,水量约为种子量的3~5倍,然后加入凉水或使水温下降至室温后继续浸种。
浸种时间因种子大小、种皮厚度、种子结构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浸种时间如果超过8小时,应每隔5~8小时换水1次。
豆类蔬菜不宜浸种时间过长,在种皮皱缩变臌胀时及时捞出,防止种子内养分渗出太多而影响发芽与出苗。
浸完种,将种子捞出淘洗后稍微晾干,除去种子表面水膜,以利通气。
在适温下催芽,每隔4~5小时翻动1次,并用清水淘洗,有50%~80%种子出芽后即可播种。
2.药剂处理药液用量一般是种子量的2倍。
用800倍50%多菌灵溶液,或100倍福尔马林溶液浸种20~30分钟,可防治苗期枯萎病;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防治炭疽病及细菌性斑点病;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25分钟,可钝化种子病毒。
拌种常用药剂有克菌丹、敌克松、福美双等,拌种的药粉必须是干燥的,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 ~0.5%。
二、播种技术营养土育苗是普遍采用的育苗方法,适合小规模就地育苗。
1.育苗准备温室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枝落叶,每667米2施入腐熟有机肥4~5吨,并深翻土地。
播前1周用百菌清烟雾剂熏蒸。
营养土主要成分为园土、有机肥、细沙或炉渣、速效化肥等。
为防治苗期病害,营养土使用前应消毒处理。
消毒药剂可用甲醛、50%多菌灵、50%福美双、敌克松、敌百虫等。
2.播期确定根据苗龄推算适宜播种期,如果苗龄为60天,定植期在4月28日,则播种期应在2月28日左右。
第六章设施育苗【提要】本章主要介绍现代设施育苗中的容器育苗和大棚育苗的具体操作方法。
其中对大棚育苗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设施育苗已经非常普及,在人为控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生产程序操作,连续不断地培育出优质的植株。
其中容器育苗和塑料大棚育苗已经在苗木生产中被广泛运用。
第一节容器育苗在装有营养土的容器里培育苗木称为容器育苗。
用这种方法培育的苗木称为容器苗。
容器育苗在50年代开始兴起,60年代得到了快速的发展,70年代在欧美等国家的发展达到了高潮。
容器育苗最早使用于造林用苗的培育,现在主要用于繁殖裸根苗栽植不易成活的植物种类和珍稀园林植物种类。
目前容器育苗不仅在露地进行,而且已经发展到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培育植物。
一、容器育苗的特点(一)容器育苗的优点1.繁殖和栽植不受季节限制一般容器育苗是在人为控制的水分、养分、温度、光照、气体等环境下进行的,故较少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可合理安排用工,一年四季进行。
另外,容器苗一年四季均可栽培,便于合理安排劳力,有计划地进行分期绿化。
2.移栽成活率高容器苗根系发育良好,移植时根系不会受到损伤,根系吸收功能不受影响,可大大提高栽植成活率。
3.节省种子樟子松每公斤种子播种育苗产苗量仅为3万株,用容器育苗产苗量则可达12万株,提高了4倍左右。
4.节约育苗用地由于容器育苗是在容器中进行,对苗圃地要求不严,不需要占用肥力较高的土地,只要有一般的空地即可进行繁殖育苗。
5.缩短育苗年限,并利于机械化育苗一般苗床育苗需要8~12个月才能移植,但采用容器育苗,只需3~4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即可移植。
容器的装土、播种、覆土等全部过程都可以使用自动化机械进行流水操作,一般6个工人在1天之中可完成40万个营养杯的播种任务,为育苗工厂化开辟了前景。
6.利于树木生长容器苗根系发育好,起苗时不伤根,根系吸收功能不受影响,不仅可大大提高栽植成活率,而且栽植后生长快、发育好。
设施园艺学绪论1.设施园艺:设施园艺是指在露地不适于园艺作物生育的季节或地区,利用特定的保护设施与配套设备,人为地创造适于作物生育的环境空间,有计划地进行蔬菜、花卉、水果等园艺产品的安全、优质、稳产、高产生产的一种综合农业技术体系。
这种体系通常称为设施栽培,亦称保护地栽培。
2.存在问题:⑴设施园艺面积居世界之首,但多为简易设施。
⑵设施园艺的三大主要技术支撑――生物、环境、工程,矛盾相当突出。
⑶设施园艺产品的情况。
⑷设施园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但能否保持生态环境安全,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
⑸设施园艺的科技含量低,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
3.我国设施园艺的现状:设施类型齐全,中小棚的比例下降,大型温室比例上升,环境调控能力不断增加。
北方以发展节能日光温室为主,南方发展富有特色的夏季设施栽培。
现代化温室面积增长迅速,2003年已达到900hm2。
温室生产基本实现国产化,无土栽培取得了显著进展。
4.我国设施园艺未来发展前景:①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生态区设施类型及配套管理技术。
②向优势产业集中,朝着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③优化设施结构,建立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
④以生产安全优质产品为重点,发展绿色环保型高校可持续设施园艺技术。
⑤以现代化经营管理为核心,倡导设施功能多元化,以获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5.我国设施园艺的经营特点:①因地制宜选的设施类型和设施作物。
②经营与众有别的产品,并拥有其配套的专用技术。
③实现高水平的现代化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技术。
④节本增收,实现高效生产目标。
⑤积极开拓流通渠道,建立健全市场与技术体系。
第二章园艺栽培设施的类型、结构与装备1.简易覆盖:是在植株、畦面或近地面覆盖,用来防寒保温或防暑降温的一种保护措施。
2.地膜覆盖:是塑料薄膜地面覆盖的简称,即在栽培畦面紧贴覆盖一层极薄的农用塑料薄膜,为作物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的一种简易覆盖栽培技术。
3.无纺布又称非织布、不织布,俗称丰收布或农用无纺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