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 )

A.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

B.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C.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D.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

2.利比亚当地时间2011年3月19日18时45分起,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开始对利比亚实施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打击.从一架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先后落下三颗炸弹,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在炸弹未落地之前,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和三颗炸弹的运动情况是

A.B.C.D.

3.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力对物体是做了功的

A.用力推讲台,讲台没有动

B.人提水桶沿水平地面行走

C.沿斜坡方向把物体拉上去

D.天花板上的电线吊着电灯

4.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同一细沙面上,已知乙的重力为10牛、边长为0.1米,沙面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甲的

A.压强可能大于1000帕B.压强一定小于1000帕

C.重力一定小于10牛D.重力一定大于10牛

5.如下图所示,甲物重5 N,乙物重3 N,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A.0 N B.5 N C.2 N D.3 N

6.用天平和弹簧秤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称同一个物体,结果是:

A.用天平称的结果相同,用弹簧称量得的结果不同

B.用天平称的结果不同,用弹簧秤称量的结果相同

C.用天平和弹簧秤称量的结果都相同

D.用天平和弹簧称量结果都不同

7.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是常见的测力计

B.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

C.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D.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根据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8.如图所示,物体在木板小车上,随车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对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只受重力

B.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摩擦力

C.受重力和支持力

D.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左摩擦力

9.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判断

10.如图木板上有AB两正方体物块,m A=1kg,m B=0.6kg,A的边长为10cm,B的边长为5cm,B物体放在A上,在A和B一起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

()

A.图乙中将木板一端抬起,A在拉力作用下匀速下滑则木板对A的摩擦力大小不变B.甲图中A对木板的压强为1600Pa

C.甲图中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乙图中B下表面压强2400Pa

11.如图甲所示,静止时U型管两侧液面相平。若要出现图乙的情景,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沿右管口水平方向吹气

B.沿左管口水平方向吹气

C.向左管抽气

D.向右管打气

12.如图所示,将挂着类似飞机机翼模型的弹簧测力计放到电扇的正前方,则电扇转动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会

A.变小B.变大C.不变D.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________(选填“>”“<”或“=”)ρ乙,其中________液体是水。

14.如图所示,让一条薄钢条的一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它发生如图中A、B、C、D所示的形变,如果力F1 >F2=F3=F4,那么

(1)图AB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图__________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图__________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1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实心柱形物体A、B,它们高度都相同,A和B密度之比为1∶3,底面积之比为1∶2,则A、B的质量之比为______,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

_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_。

16.飞机能够上天,秘密在于飞机机翼的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的空气流速_______,因此机翼上方气体压强比下方的压强_________,这样机翼上、下表面的_______使飞机获得升力。

17.如图所示,一辆小车正在向右行驶,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看到小球向左摆动时,小车在做_____(选填“加速”、“勻速”或“减速”)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___(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若此时小球受到的所有力消失,相对于地面将会_______(填“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18.用如图所示的水壶提水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________(选填“A”或“B”,下空同)处;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去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________处.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力的三要素中的________不同所导致的.

19.如图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N,分度值是___,所测拉力F的大小是_________.

20.如图实验,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__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

21.小明用力把球踢了出去,足球可以在草地上继续滚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物体具有

________;足球最后停了下来,这说明足球受到了_______力的作用。

22.如图所示的飞机翼,机翼下方

..空气流速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气体压

强大;机翼上方

..空气流速______(选填“快”或“慢”),气体压强小,于是机翼的上下表

面就产生了_________,形成了飞机的升力.

三、作图题

23.如图所示,物体以某一速度v沿斜面匀速下滑。作出该物体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24.如图所示,货物随传送带一起加速斜向上运动,请画出货物受力的示意图。

(____)

25.如图所示,木块A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受外力作用突然减速时,木块随机在小车的平板上滑行,请画出木块滑行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____)

四、实验题

2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他在水平台面上铺上不同材料,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在小车停下的位置分别做上标记A、B、C。

(1)用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小车的

_______________;

(2)若水平面上铺的材料种类是毛巾、木板、棉布,则标记C是小车在_________表面下停下的位置;

(3)当小车在水平台面上运动时,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和_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

(4)对上述实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将

_______________;

(5)上述所有探究实验中都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_________。

27.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_____。

(2)实验中同一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表明它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

_____。

(3)假设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则它会在水平面上_______。

(4)如图丙所示实验装置中,在木板上添加一个小木块,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并推动木块前进一段距离,可以探究小车的动能与_____(选填“质量”或“速度”)关系。小车下滑过程,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将它的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小车推动木块做功的过程,实质是能量___(选填“转化”或“转移”)的过程;运动的木块因为受到摩擦力而速度发生变化的过程,则又是能量转化的过程,是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28.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小明利用矿泉水瓶做了几个有趣的实验:

(1)双手挤压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变形,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有关;瓶盖外缘常有一些竖条纹可以增大与手指间

___________________力。

(2)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并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这证明了_______________的存在;

(3)如图甲,将空矿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用力向它的侧面吹气它会滚动,但用同样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气它却不容易滑动,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乙,在空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钻出上、下两个小孔,往里面倒满水,可以观察到水从两个小孔流了出来,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喷得更急,这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如图丙所示,通过调整钩码的个数来改变F l 与F2的大小,当F1=F2时,硬纸片应该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硬纸片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硬纸片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在“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型管的两端液面的______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2)当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此时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压强_____右边压强(大于/小于/等于),调节的方法是_____(选填序号);

①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型管内添加适量水(3)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4)如果我们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应选择图_________进行比较.(5)已知乙图中U型管左侧液柱高为4cm,右侧液柱高为10cm,则U型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__________Pa(ρ水=1×103kg/m3 g=10N/kg) .

30.(1)小明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A.在水平面上铺上毛巾

b.如图所示,用手向右推动小车;

c.待小车静止后,记录小车通过的距离为S1

d.依次在水平面上更换木板和玻璃板,重复上述步骤,记录距离为S2、S3

e.比较S1、S2、S3,得出结论。

分析小明的实验操作方法,评估小明的操作是否科学,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2)小刚选用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在水平面上依次铺上毛巾、木板、玻璃板,再使用数据传感器,采集小车在3次实验中,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下滑至斜面底端和水平表面的“速度与时间”图像(如图甲、乙、丙所示)

由“速度与时间”图像可知,小车所受的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到0所需的时间就越___(选填“长”或“短”)。推测当小车所受阻力为0时,小车将_________。

请在图丁中画出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下滑至小车所受阻力为0的水平表面的“速度与时间”图像(下滑至斜面底端的速度与时间图像已画出)

(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A、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分别作用在水和浆上;故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A不符合题意;

B、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分别作用在人和地球上;故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不符合题意;

C、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符合题意;

D、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分别作用在水桶和手上;故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解析:B

【分析】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即惯性,从飞机上先后投下三颗炸弹后,三颗炸弹也有惯性,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

【详解】

三颗炸弹在没有离开飞机前与飞机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离开飞机后,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上仍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飞机静止,所以三颗炸弹在飞机的正下方.故选B.

3.C

解析:C

【解析】

力对物体是做功的条件是1、力2、力度方向上通过距离,符合条件的只有C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1)利用F

p

S

=求出乙对沙面的压强,然后结合图示判断甲对沙面的压强与乙对沙面的压强的关系.

(2)首先根据图示判断甲乙对沙面的压强大小,然后根据F

p

S

=分析甲乙对沙面的压力的大小,再结合甲乙对沙面的压力等于其自身重力判断甲的重力大小;

【详解】

AB、乙对沙面的压强

10

1000

0.10.1

F G N

p Pa

S S m m

====

?

乙乙

乙乙

,由图可知,乙的作用效果

比甲显著,说明乙对沙面的压强大于甲对沙面的压强,所以,甲对沙面的压强一定小于1000Pa.故A错误,B正确.

CD、由图可知,乙的作用效果比甲显著,说明乙对沙面的压强大于甲对沙面的压强,

而乙的底面积小于甲的底面积,根据

F

p

S

=可知,甲对沙面的压力可能小于乙,可能等于

乙,而甲乙对沙面的压力等于其自身重力,乙的重力为10N,故CD错误;

故选B

【点睛】

掌握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乙物体给弹簧测力计向右的3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就会给甲物体一个向右的3N的拉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甲物体就要给弹簧测力计一个向左的3N的拉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相当于测量右端拉力的大小,所以显示3N.故D正确.

【点睛】

将弹簧测力计的左端看成是拴在固定物体上,则弹簧测力计就是测右端拉力的.右端乙物体重3N,所以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右的3N拉力,示数为3N.

6.A

解析:A

【解析】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天平在地球和月球上称同一个物体时,由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用天平称的结果相同;而弹簧称是测物体的重力的,当弹簧秤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称同一个物体时,在月球上重力将是地球上的所以用弹簧称量得的结果不同. 故选A .

7.C

解析:C

【解析】

A 、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的工具,故A 正确;

B 、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范围就是它的量程,故B 正确;

C 、因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所受拉力成正比,所以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故C 错误;

D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所受拉力成正比,故D 正确. 故选C .

8.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车此时的状态判断它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利用平衡状态的条件,对力进行分析,判断此力的有无.

解:小车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处于平衡状态,

先分析竖直方向,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这是一对平衡力;再分析水平方向,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摩擦力,

假若有摩擦力,不管是向左还是向右,若只有摩擦力,那么水平方向便不能平衡,物体便不是处于平衡状态了,

所以水平方向没有摩擦力.

故选C .

9.B

解析:B

【分析】

根据题中“……压强计……密度……”可知,本题考查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根据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运用P gh ρ=液进行分析推断.

【详解】

由图获悉,两U 形管中页面高度差相同,可知金属盒处于不同液体的不同深度时,压强相等.根据P gh ρ=液得=

P gh

ρ液,乙中深度深其液体密度小.故选择B . 【点睛】

本题关键在于要熟悉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压强相同时,深度深的液体密度大.难度适中.

10.B

解析:B

【详解】

A .图甲中,木板受到的压力等于两个物体的总重力,图乙中将木板一端抬起,木板受到的压力小于两个物体的总重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A 受到的摩擦力减小,故A 错误;

B .图甲中,A 对木板的压力

F =

G A +G B =(m A +m B )g =(1kg+0.6kg)×10N/kg=16N

A 对木板的压强为

p =A 16N =0.1m 0.1m

F S ?=1600Pa 故B 正确;

C .甲图中,两个物块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B 相对于A 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B 没有受到摩擦力,故C 错误;

D .甲图中,两个物块在水平面上,B 对A 的压强

p B =B B B B 0.6kg 10N /kg ==0.05m 0.05m

F m g S S ??=2400Pa 乙图中,B 对A 的压力小于甲图中的压力,所以B 对A 的压强小于2400Pa ,故D 错误。 故选B 。

1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 .当沿右管口水平方向吹气时,右管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而左管上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于是右管中的液面会上升,左管中的液面会下降。故A 符合题意。

B .当沿左管口水平方向吹气时,左管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而右管上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于是左管中的液面会上升,右管中的液面会下降,故B 不符合题意;

C .向左管抽气时,左管上方压强变小,于是左管中的液面会上升,右管中的液面会下降,故C 不符合题意;

D .向右管打气时,右管上方压强变大,于是左管中的液面会上升,右管中的液面会下降,故D 不符合题意;

12.A

解析:A

【详解】

机翼模型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无风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机翼模型的重力;因为机翼模型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当电风扇吹风时,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比下方路程长,流速大,压强小,机翼模型在压强差下产生向上的升力;因为机翼模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机翼模型的重力减去它受到向上的升力,所以机翼模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减小了,小于机翼模型的重力,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故A 正确,BCD 错误.

二、填空题

13.> 乙

【详解】

[1]相同深度时,,由于,所以;

[2]由液体压强公式得乙的密度:

所以乙液体是水。

解析:> 乙

【详解】

[1]相同深度时,p p 甲乙>,由于p gh ρ=液,所以ρρ甲乙>;

[2]由液体压强公式得乙的密度:

2332610Pa =110kg/m 10N/kg 610m

p gh ρ-?==???液 所以乙液体是水。

14.力的大小 BC BD

【解析】

【详解】

(1)图A 、B 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力的大小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图

解析:力的大小 BC BD

【解析】

【详解】

(1)图A 、B 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力的大小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图B 、C 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图B 、D 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15.1∶6 1∶6 1∶3

【详解】

[1]已知A 、B 的高度相同,底面积之比为1∶2

由V =Sh 可得,A 和B 体积之比为

VA :VB =SAh :SBh =1∶2

由可得A 和B 的质量之比为

解析:1∶6 1∶6 1∶3

【详解】

[1]已知A 、B 的高度相同,底面积之比为1∶2

由V =Sh 可得,A 和B 体积之比为

V A :V B =S A h :S B h =1∶2 由m V

ρ=可得A 和B 的质量之比为 111326

A A A

B B B m V m V ρρ==?= [2]因为A 、B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

16A A A B B B F G m F G m === [3]均匀实心柱形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F G mg Vg Shg p hg S S S S S

ρρρ=

===== 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111313

A A A

B B B p gh p gh ρρ==?= 16.快(大) 小 压力差

【详解】

[1][2][3]由于机翼上方凸起,下方平直,所以空气在相同时间内通过机翼上方的路程大,则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机翼下表面空气流速慢、压 解析:快(大) 小 压力差

【详解】

[1][2][3]由于机翼上方凸起,下方平直,所以空气在相同时间内通过机翼上方的路程大,则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机翼下表面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从而形成一个向上的压力差,使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

17.加速 不是 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小球应在竖直方向上。当小车加速运动时,车速变快,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则小 解析:加速 不是 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小球应在竖直方向上。当小车加速运动时,车速变快,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则小球要向后运动,所以图中汽

车在做加速运动。

第二空.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沿绳斜向右上方的拉力,这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符合平衡力的条件,所以小球受力不是平衡力。

第三空.小球是运动的,若小球在此时所有力同时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则小球相对地面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18.A B 作用点

【解析】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不同时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如图用水壶担水时,手提在A点时,便于在水平方向使水壶平稳;当要把水倒入保温瓶

解析:A B作用点

【解析】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不同时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如图用水壶担水时,手提在A点时,便于在水平方向使水壶平稳;当要把水倒入保温瓶时,手提B点,在重力的作用下,重力作用线通过B点,水壶前倾,有利于水倒出;此差别体现了力的作用点不同时,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19.0~5;0.2N;3.2N

【分析】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其测量范围,读数前应先明确分度值。

【详解】

由图知,一大格为1N,弹簧测力计共五个大格,故测力计的量程为0~5N,一大格又等分为五个小格,故

解析:0~5;0.2N;3.2N

【分析】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其测量范围,读数前应先明确分度值。

【详解】

由图知,一大格为1N,弹簧测力计共五个大格,故测力计的量程为0~5N,一大格又等分

为五个小格,故分度值为1

5

N

=0.2N,指针指到三个大格,一个小格处,故示数为

3N0.2N

+=3.2N.

20.下降;形状

【解析】

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桌面中间变形下降,两个平面镜将向中间倾斜,光束的位置相对降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下降;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桌面发生形变,这个实验说明力

解析:下降;形状

【解析】

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桌面中间变形下降,两个平面镜将向中间倾斜,光束的位置相对降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下降;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桌面发生形变,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点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用力压桌面,桌面发生形变,平面镜N或M的高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刻度尺上的光斑移动,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则光点的移动情况.21.惯性阻力

【解析】

【详解】

(1)踢出去的足球可以在草地上继续滚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2)足球最后停了下来,是足球受到阻力作用,阻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点睛

解析:惯性阻力

【解析】

【详解】

(1)踢出去的足球可以在草地上继续滚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2)足球最后停了下来,是足球受到阻力作用,阻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点睛】

踢出去的足球继续前进是由于惯性,最终停下来受到阻力作用.

22.慢快压力差

【详解】

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所以机翼上方的流速就大于机翼前方的流速;而下表面平直,因此机翼下方的流速大致等于

解析:慢快压力差

【详解】

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所以机翼上方的流速就大于机翼前方的流速;而下表面平直,因此机翼下方的流速大致等于前方的流速,相比于上方流速慢;

从而可以知道,机翼下方的流速就小于机翼上方的流速,由流速大压强小的规律知,机翼上方的压强小于机翼下方的压强,于是机翼的上下表面就产生了压力差,这样就产生了作用在机翼上的向上的升力。

【点睛】

注意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应用,是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牢记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规律,中考中也是常出现的题目类型,且要能用此特点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三、作图题

23.

【详解】

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作用,物体匀速下滑,所以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作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4.

【详解】

物体会受到重力作用,方向竖直向下;物体与传送带接触且有挤压作用,物体会受到传送带的支持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上;因为物体和传送带一起加速运动,使物体加速的力是传送带给物体的摩擦力,其方向沿斜面向上。如图所示

25.

【详解】

(1)小车突然减速后,木块相对于平板向左滑动,在水平方向上受摩擦力的作用,方向向

右,

(2)在竖直方向上,木块受重力G和支持力F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

26.速度相同木板重力做匀速直线运动推理法

【详解】

(1)[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小车的初速度相同,需要用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2)[2]若水平面上铺的材料种类是毛巾、木板、棉布,则标记C距离最远,所以应该是相对光滑的表面,即应该是小车在木板表面下停下的位置。

(3)[3]当小车在水平台面上运动时,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属于平衡力。

(4)[4]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说明水平面粗糙程度越小,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由上述实验可推理得:如果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5)[5]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没有阻力的话小车将会滑行将会一直进行下去,做匀速直线运动,这种研究方法是推理法。

27.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小车的初速度相同小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重力势动转化机械

【详解】

(1)[1]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小车的初速度相同;

(2)[2]木板表面最光滑,阻力就最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最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3)[3]由上述实验可推理得:如果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4)[4]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从而可判断小车具有能量的大小,所以可以探究小车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5][6]小车下滑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越来越大,因此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

[7][8]小车推动木块做功的过程,实质是能量转化的过程;运动的木块因为受到摩擦力而速度发生变化的过程,则又是能量转化的过程,消耗机械能,产生内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8.大小摩擦大气压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平衡不能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解析】

【详解】

第一空.施加的力越大,矿泉水瓶的形变程度增加,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第二空.瓶盖外缘常有一些竖条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与手指间的摩擦力;

第三空.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此时瓶内空气大部分被水蒸气排出瓶外,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瓶内的水蒸气液化成水,使瓶内的气压减小,而瓶外大气压不变,则瓶子在瓶外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压瘪,瓶子慢慢向内凹陷,这个现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第四空.用力向矿泉水瓶的侧面吹气,矿泉水瓶会滚动,此时矿泉水瓶受到摩擦力是滚动摩擦力;用同样的力向矿泉水瓶底部吹气,矿泉水瓶却不滑动,此时矿泉水瓶受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由此可见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第五空.由图b可知,下孔流出的水喷得更急说明同一液体内,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第六空.实验中,两侧的拉力平衡,硬纸片处于平衡状态;

第七空.将硬纸片扭转一个角度,硬纸片受到的力F1和F2不在一条直线上,硬纸片受到的不再是一对平衡力,松手后硬纸片不能平衡,因此会转动,

第八空.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29.高度差大于②深度乙、丙 1000

【详解】

(1)根据转换法可知,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2)由图A可知,左边的液面较低,说明左边液面受到的压强大于右边液面受到的大气压;此时应该将软管卸下来,使管内压强和大气压相等,然后再接上;故选②;

(3)由甲乙两幅图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随着金属盒所处深度的增加,观察到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变大,说明:在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时,需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变,而液体密度不同,由图可知,乙和丙两幅图符合题意;

(5)图乙中U形管的右侧与大气相通,则U型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右侧液柱产生的压强:p=ρgh=1×103kg/m3×10N/kg×0.1m=1000Pa.

30.不科学,用手推无法控制小车每次初速度相同长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详解】

[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用手向右推动小车不科学,无法控制小车每次初速度相同;

[2]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小车速度减小到0所需的时间就越长;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所受阻力为0),则小车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它将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4]小车在所受阻力为0的水平表面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图像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