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学习与交流
4.整体感知
(1)梳理文章的基本脉络。
全文共34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写第一次养猫的情景,突出描写小猫 的活泼、有趣。 第二部分(第3-14段),写第二次养猫的情景,这只小猫更活 泼。有趣。 第三部分(第15-34段),写第三只猫被“我”冤枉并责打, 最后死亡,“我”痛恨不已。
自主探究——学习与交流
2.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 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我 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主要著作有 《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山中杂 记》等。
自主探究——学习与交流
3.背景解读 《猫》是郑振铎早期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品,
适逢五四运动时期提倡自由平等、个性解放, 他认为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他在这 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 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 主、博爱的思想。
深度解读——合作与探究
(3)第一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家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这只猫最终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 “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 肯吃东西”就已经埋下伏笔。对于这只猫 的“病死”,三妹“很难过”,“我”心里 也有一缕的酸辛。
深度解读——合作与探究
(4)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方面来 表现的?
深度解读——合作与探究
(7)体会“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也是全文 的结尾,它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我”目 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手制造了第三只猫的 悲剧,深感愧疚。为了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下 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与文章的开 头遥相呼应,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