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_走进具象艺术教学课件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13
人美版第3课走进具象艺术教案课题:人美版第3课走进具象艺术教学目标:1. 了解具象艺术的概念。
2. 了解具象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3. 通过欣赏具象艺术作品,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4. 通过自己创作,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5. 了解具象艺术在现代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
教学重点:1. 具象艺术的概念。
2. 具象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3. 具象艺术在现代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
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和欣赏具象艺术作品。
2. 如何通过自己的创作来理解和表现具象艺术。
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创作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1. 教师出示一幅具象艺术作品,请同学们先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这幅画的感受,然后教师与同学们一起讨论这幅画所表达的主题。
2. 通过引入,让学生们知道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具象艺术。
二、讲授1. 什么是具象艺术?具象艺术,即能够直观地看到客观事物的艺术形式,例如风景画、人物画、静物画等。
具象艺术作品通常都是有明显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的。
2. 具象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在具象艺术中,最常见和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画,因为画可以最直观地表现出客观事物的形象。
在具象艺术中,最常见的绘画形式是油画,因为油画具有鲜明的色彩、浓郁的质感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具象艺术的特点是:准确地描绘客观世界,通过艺术手法表现主题和情感。
3. 具象艺术在现代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
具象艺术因为其直观性、易于欣赏的特点,一直保持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现代艺术中,具象艺术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创新,例如:印象派、野兽派和新表现主义等。
这些变革和创新,使得具象艺术在现代艺术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并且具有了更深的内涵和更强的表现力。
三、看图欣赏教师出示不同的具象艺术作品,让同学们欣赏,并就其主题、表现手法、色彩运用等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
四、创作实践1. 分组活动,让学生们自行组队进行创作,可以选择画人物、静物或风景等主题。
2. 教师给出一些基本的画技指导,例如如何描绘轮廓、绘制阴影等。
走进具象美术教案高中版教案标题:走进具象美术教案高中版教学目标:1. 了解具象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具象美术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3. 提高学生对具象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1. 具象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具象美术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3. 具象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4. 学生的创作实践。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介绍具象美术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具象美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具象美术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包括线条运用、明暗处理、色彩运用等,通过示范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技法和手法的运用。
第三步:作品欣赏(15分钟)展示一些具象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让他们理解作品的主题、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第四步:创作实践(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具象美术的创作实践,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对象或场景作为创作题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进行创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五步:总结和展示(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强化对具象美术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资源:1. 具象美术作品的图片或幻灯片;2. 绘画工具和材料;3. 学生的创作作品展示区。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2. 学生的创作作品评价;3. 学生对具象美术作品的分析和理解。
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进一步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2. 鼓励学生进行更复杂和深入的具象美术创作,挑战他们的创作能力和表现力;3. 引导学生进行具象美术作品的批判性分析和评论,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具象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相关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并能够进行具象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人美版第3课走进具象艺术教案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具象艺术的定义、特点及历史背景;2.掌握具象艺术的表现手法及表现技巧;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份具象艺术作品。
1.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2.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3.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
1.3 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
2. 教学重点1.具象艺术的概念和特点;2.具象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技巧;3.具象艺术作品的创作。
3. 教学难点1.具象艺术作品的创作;2.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4. 教学过程4.1 导入环节引入学生对于具象艺术的简单认知,比如说展示一些有名的具象艺术作品,问学生有没有见过,他们对于这些作品的认知。
4.2 讲解环节1.什么是具象艺术?–具象艺术是一种以具体现实对象为表现对象的艺术形式。
2.具象艺术的特点有哪些?–作品直观、真实、具体;–表现手法多样、表现技巧成熟;–对现实世界的具体描绘,可以使人体验到生活细节的真实感受。
3.具象艺术的历史背景?–具象艺术的形成与发展,牵涉到不同阶段、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艺术传统和艺术趋势。
–在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等历史时期,具象艺术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4.3 实践环节让学生进行具象艺术作品的创作。
1.提供给学生一些常见的具象艺术物品,比如说水杯、书、手机等。
让学生对这些物品进行观察和描述,写出自己的感受;2.提供给学生一些具象艺术作品,比如说画作或者雕塑作品,并让学生进行这些作品的仿制。
4.4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
5. 优化教学1.确保现场展示物品的数量和质量足够;2.在提示创作时不会把具体作品的构成元素给直接告诉学生;3.在作品展示及时点评制度方面选择一个公正的方式。
6.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对具象艺术获得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具象艺术的创作和鉴赏能力也有所提高,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
高中美术说课课件高中美术说课课件中华的文化博大精深,那么大家对于美术的知识了解呢?知道美术是怎么来的?高中美术说课课件1《走进具象艺术》一、教材分析:通过对具象艺术的特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及社会功能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具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
教学目标:1: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2、怎样鉴赏具象艺术3、主题性作品的塑造与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关系?4、具象艺术的功能。
教学重点:因为本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对具象艺术有进一步的了解,所以重点讲解具象艺术的特点及鉴赏方法,并让学生了解具象艺术的功能及意义。
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分辨具象艺术的能动性,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处理——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塑造而区别于摄影。
正因为这样,具象艺术不是被动的模拟现实,而是对现实的能动反映。
二、教学方法:新课标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提问教学法,采用分层次,分目标地选择学生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教师给予启发和引导,形成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分组讨论,运用所学鉴赏方法来赏析,判断,作出正确的评价。
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首先展示几幅具象艺术作品让学生品评,然后再以古希腊画家宙克斯和帕尔哈西奥斯之间的比赛为例,说明具象艺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类型,并由此引出具象艺术的特点。
(二)、新授:第一环节:以五代时期黄荃的一幅中国画《写生珍禽图》为例鉴赏引出具象艺术的第一个特点:视觉的真实性或客观性。
重点以宋代张择端的中国画《清明上河图》分析,作者根据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理解,从反映当时的社会动态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主题出发,选择那些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时代性特点的事物及情节加以表现。
《清明上河图》在整个画面的构图方面显示了卓越的艺术才能。
走进具象美术教案高中生教案标题:走进具象美术教案(高中生)教学目标:1. 了解具象美术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具象美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3. 培养学生对具象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4. 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能够运用具象美术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1. 具象美术的定义和特点;2. 具象美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具象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的培养;2. 学生的创作能力的提升。
教学准备:1. 教学投影仪和相关教学素材;2. 学生绘画用具和纸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投影仪展示一幅具象美术作品,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作品的特点。
2. 引发学生对具象美术的兴趣,提出问题如:“你认为具象美术的特点是什么?”“你喜欢具象美术作品吗?为什么?”等。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具象美术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绘、形象的再现等。
2. 分析具象美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如线条运用、明暗对比、色彩运用等。
三、示范与实践(20分钟)1. 教师进行具象美术技法的示范,如线条勾勒、明暗处理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绘制简单的具象美术作品。
3.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练习过程,提供个别指导和建议。
四、作品欣赏与分析(15分钟)1. 展示多幅具象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构图、线条运用、色彩运用等方面。
2. 引导学生讨论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情感等。
五、创作实践(25分钟)1. 学生自由发挥,运用具象美术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可以选择客观事物进行描绘。
2. 教师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建议,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具象美术的表现方式。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画廊,欣赏更多具象美术作品,并写下自己的观后感;2. 组织学生参加具象美术比赛或展览,提供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人美版第3课走进具象艺术教案前言在班级教学中,艺术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艺术课程中涉及到众多的艺术形式和流派,具象艺术是其中之一。
本文介绍关于具象艺术的教学方法及相关知识点,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些实践经验和启迪思路,帮助树立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观。
教学目标1.掌握具象艺术的定义、特征和表现手法等基本知识;2.了解具象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3.学习具象艺术的表现技法和实践方法,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观。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相关具象艺术作品,让学生看图猜题,引入以具象艺术作品为重点讲解的教学内容。
2.询问学生对“具象艺术”的概念和认识,展开互动交流。
[注:具象艺术是一种以真实物象为主要表现内容的艺术形式。
具象艺术的表现手法主要借助自然主义和写实手法。
]理论讲解(20分钟)1.讲授具象艺术的概念及其特征:具体、有形、真实、表现对象的真实情况和形貌,力求达到完美的自然再现。
2.介绍具象艺术的发展历程,分别介绍19世纪和20世纪具象艺术的代表作家和创作特点。
–19世纪:早期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为梵高、毕加索等。
–20世纪: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为马格利特、达利等。
3.分析具象艺术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通过真实的再现、生动的形象、细致的描绘、硬朗的线条等手法表现具体形象,使艺术作品更加美观、艺术性更强。
实践演练(50分钟)1.学生分组模仿具象艺术作品,自行进行艺术创作。
–选择具象数码作品、图片等一些对象作为创作素材,–主要观察目标可以包括:形状、比例、光影等方面。
2.指导学生利用具象艺术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借鉴一些比较成功的具象作品,–利用肌理描绘、光影表现、颜色搭配、造型设计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完善。
3.展示创作成果,互相点评交流。
总结(10分钟)1.总结学习的重点内容,复述了解到的知识点。
2.教师讲解其它领域中应用具象艺术的实际示例,进一步启发学生对于具象艺术的认知和综合应用。
总结具象艺术是一个有着长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从作品表现到风格风貌,都不断地进行再创作和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