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进制数字振幅调制 MASK 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106.00 KB
- 文档页数:17
基于MATLAB的多进制振幅调制与解调系统仿真与分析吴江涛(陕西理工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通信081班,陕西汉中 723003)指导教师:李翠华[摘要]随着人们对于通信系统的要求增高,多进制中的二进制作为其关键技术之一的调制解调技术一直是人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进制数字振幅键控是一种古老的调制方式,也是各种数字调制的基础。
利用MATLAB集成环境下的Simulink仿真平台,设计一个2ASK调制与解调系统.用示波器观察调制前后的信号波形;用频谱分析模块观察调制前后信号频谱的变化;加上各种噪声源,用误码测试模块测量误码率;最后根据运行结果和波形来分析该系统性能。
[关键词] MATLAB;Simulink;多进制振幅;误码率MASK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System Simulation and AnalysisWu Jiangtao(Grade08,Class1,Major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School of Phys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 zhong 723003,China)Tutor: Li Cuihua[Abstract] Modern correspondence the system request to correspond by letter distance far, the correspondence has great capacity, delivers quality like. This course designs mainly is make use of MATLAB integrated environment under of Simulink imitate true platform and design much aer enter make to flap to make with solution adjust e to show a machine observation to make front and back signal wave a form;Make the variety of front and back signal frequency chart with the analytical mold piece observation of frequency chart;Plus various Zao voice source, test a mold piece with the mistake code diagraph mistake code rate;Finally analyze the system's function according to movement result and wave form.Through a true function of imitating of Simulink touched draw up physically medium of much enter make to flap to make with solution flirtation condition.[Key words] MA TLAB;Simulink:MASK; the mistake code lead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通信的发展及课题意义 (1)1.2 课程设计目的 (1)1.3 课程设计内容 (1)1.4课程设计要求 (2)2 方案设计 (3)2.1 MASK信号的波形及表示式 (3)2.2 MASK信号的频谱、带宽及频带利用率 (5)2.3 MASK信号的调制解调方法 (6)2.5 2ASK调制原理 (7)2.6 2ASK解调原理 (9)3 SMULINK简介 (11)3.1 Simulink的功能 (11)3.2 Simulink的特点 (12)3.3 Simulink的启动 (12)3.4 Simulink 的Communications Blockset(通信模块集)介绍 (13)4 设计步骤 (16)4.1 simulink的工作环境熟悉 (16)4.2 ASK调制电路分析 (17)总结 (29)致谢 (30)参考文献 (31)1 绪论本课程设计主要是深入理解和掌握振幅通信系统的各个关键环节,包括调制、解调、滤波、传输、噪声对通信质量的影响等。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多进制数字调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在相同的码元传输速率下,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比二进制高。
Rb=RB2 bit/sRb=logN bit/s(2) 在相同的信息传输速率下,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码元传输速率比二进制低,, BN<B2可增加码元的能量,减小干扰的影响。
1. 多进制数字振幅调制(MASK)(1)多进制数字振幅调制的原理。
——多进制数字振幅调制又称多电平调制。
*MASK表示式: (波形)eASK=bn=P1+P2+……..PM=1(2) 系统的带宽: BASK =(3)单位频带内有超过2bit/s.Hz的信息传输速率。
2. 进制数字频率调制(MFSK)(1)多进制数字频率调制的原理——MFSK调制简称多频制,是二进制数字频率键控方式的直接推广。
(2) 一个多频制系统的组成方框如图:●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就是多个载频的频率。
●抽样判决器-----在给定时刻上比较各包络。
(3) MFSK系统带宽:BFSK=|fM-fl|+ΔfΔf单个码元宽度。
3. 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MPSK)(1) 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的原理——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又称多相制。
*利用载波的多种不同相位(或相位差)表征数字信息的调制方式。
也可分为绝对移相(MPSK)和相对(差分)移相(MDPSK)两种。
*多进制相位调制: M=2k K位码元。
一个相位表示K位二进码元.*以四相制为例(2) QPSK(QDPSK)信号调制的原理(A)QPSK:定义: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来表征数列中的信息。
两个信息比特与载波相位关系如下,分为A方式, B方式。
(B) QDSK:定义:利用前后码元之间的相对相位变化来表示数字信息。
以前一码元相位作为参考,并令Δ为本码元与前一码元的初相差。
信息比特与载波相位变化Δ的关系如上所示,分为A方式, B方式。
(C) 波形:(D) 表达式:ePSK ==式中:——受调相位。
M进制用M种不同相位来表征。
mask调制原理过程一、调制原理Mask调制是一种无线通信中的调制技术,它通过在信号上叠加一个特定的掩码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掩码通常是由一系列的零和一组成,用于指示不同的信号参数,如频率、相位、幅度等。
Mask调制技术能够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增强信号的传输距离和可靠性。
二、调制过程1. 信号生成:首先,需要生成原始数据信号,通常采用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
2. 生成掩码:接下来,根据特定的规则生成一个掩码。
掩码通常是由一系列的零和一组成,用于指示不同的信号参数。
3. 掩码叠加:将原始数据信号与生成的掩码进行叠加,得到调制后的信号。
4. 信号传输:将调制后的信号通过无线信道进行传输。
5. 信号解调:在接收端,通过与发送端相同的掩码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恢复原始数据信号。
具体来说,mask调制的过程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发送端将数据信号与掩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组合,生成最终的调制信号;(2)调制信号通过信道传输;(3)接收端接收到调制信号后,使用与发送端相同的掩码对信号进行解调;(4)解调后的信号被还原成原始数据。
三、调制技术优势Mask调制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抗干扰能力强:由于掩码的存在,mask调制能够有效地抵抗干扰信号的影响,提高通信可靠性。
2. 传输距离更远:掩码调制可以通过调整掩码的特性来优化信号的传输性能,从而延长信号的传输距离。
3. 适用于多种信道环境:Mask调制可以适应不同的信道环境,包括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海洋通信等场景。
4. 易于扩展:Mask调制技术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可以应用于不同频段、不同制式、不同协议的通信系统中。
四、调制技术挑战尽管mask调制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挑战:1. 掩码设计:如何设计合适的掩码以适应不同的通信需求和信道特性是一个关键问题。
掩码设计不当可能导致通信性能下降。
2. 误码控制:在恶劣的通信环境下,如何控制误码率是mask调制技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QAM调制QAM简介调制信号通常在我们的通信系统中,信号发送的处理一般需要两个过程,第一个是基带信号的处理过程,具体就是电信号的转换,还有编码等。
第二个是调制,因为基带信号是在零频附近的,我们需要将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将其输入信道,并在信道中传输。
在接收端,这个过程就会反向进行,先解调,后处理基带信号。
而调制,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就是,实现频谱的搬移,通过调制信号,将基带信号搬到我想要的频段上,另一个作用就是,通过调制,增加信号的传输可靠性和有效性。
调制关系到了通信系统的性能,是十分重要的过程。
传统的信号调制方式有三种,调幅,调频,还有调相。
但是这三种方式存在很多缺点,而本文所要介绍的QAM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全称正交振幅调制,是一种调相和调幅相结合的调制技术,具有频谱利用率高,传输速率高等特点。
发展历程1995年5月我国《数字电视系统标准化专家委员会》成立,从此我国的数字电视系统标准的体系框架确定,并且标准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得以提出。
2000年年底完成了对日本综合服务数字广播、DVB_T和美国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多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制式的比较测试;并且我国自主研制的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方案从2001年3月开始进入了现场测试阶段。
2005年6月,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的时间表由广电总局制定:2005年,数字电视用户超过3000万;2008年,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全面推广;2010年,数字广播电视全面实现;2015年,模拟广播电视停止。
继欧洲、美国和日本之后,我国同样采用了DVB_C标准作为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基于DVB_C的有线电视网具有信道容量大、传输质量好、传输率高、频带宽的特点,并且能很好地实现各种语言、文字、图像、音乐、数据传输于一缆,从而成为多媒体综合信息网的极好信息传输通道。
DVB_C的核心技术是QAM调制,一般采64QAM调制方式,有时也会采用16QAM、32QAM 或更高的128QAM、256QAM,传输信息速率越高的QAM调制方式,其抗干扰能力就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