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动器设计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微带功分器和耦合器的研究与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微带功分器和耦合器广泛应用于微波电路中。
功分器能够将输入信号分配到多个输出端口,而耦合器则能够将信号从一个端口传输到另一个端口,并且能够实现不同级之间的功率匹配。
随着微波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高性能、小型化的功分器和耦合器的需求越来越大。
因此,研究微带功分器和耦合器的设计方法及性能优化将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目的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微带功分器和耦合器的基本原理、各种微带功分器和耦合器的设计方法、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性能评价指标等。
本课题旨在:1. 研究各种微带功分器和耦合器的设计方法,包括传统的串联线功分器和反射式功分器,以及常见的耦合器类型,如等长线耦合器、微带环路耦合器和插入式耦合器等;2. 掌握微带功分器和耦合器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如匹配网络的设计、信号的损耗及幅度均衡等;3. 研究微带功分器和耦合器的性能评价指标,如功率分配的均匀性、损耗、隔离度、反射损耗等;4. 针对当前微波电路设计的需求,结合硬件条件,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微带功分器和耦合器。
三、研究方法和方案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调研和仿真设计。
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国内外研究成果,了解微带功分器和耦合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和归纳总结。
2. 仿真设计:基于Ansoft HFSS等仿真软件,对不同的微带功分器和耦合器进行仿真设计。
通过设计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微带功分器和耦合器的参数特性。
四、预期结果本课题预期结果包括:1. 掌握微带功分器和耦合器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以及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2. 能够设计出高性能、小型化的微带功分器和耦合器。
3. 提出一种合理的微带功分器和耦合器的性能评价指标,为微带功分器和耦合器的优化提供参考。
五、研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1-2周):文献调研和阅读,对微带功分器和耦合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了解和掌握。
基于plc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LC具有可编程性、高稳定性、高精度等优点,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
因此,PLC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选题意义本毕业设计旨在通过对PLC程序设计和硬件搭建的研究,实现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工业自动化系统。
该系统可以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并且可以根据预设条件进行自动调节,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研究内容1. PLC程序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设计PLC程序,包括输入输出模块配置、信号采集与处理等。
2. 硬件搭建:选择合适的PLC型号,并完成硬件搭建和接线工作。
3. 系统测试与调试: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并进行性能评估和优化。
四、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PLC程序设计和硬件搭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验研究:在实验室中进行PLC程序设计和硬件搭建,并进行系统测试和调试。
3.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系统性能,并提出优化建议。
五、预期结果经过本毕业设计的研究,预计可以实现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工业自动化系统。
该系统可以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并且可以根据预设条件进行自动调节,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本毕业设计还将为PLC程序设计和硬件搭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六、进度安排1. 第一周:完成选题并撰写开题报告;2. 第二周-第三周:进行文献调研并撰写文献综述;3. 第四周-第六周:进行PLC程序设计和硬件搭建;4. 第七周-第八周:进行系统测试与调试;5. 第九周-第十周: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6. 第十一周-第十二周:完成论文初稿并进行修改;7. 第十三周-第十四周:完成论文终稿并准备答辩。
七、参考文献1. 赵乐天,王明华. 可编程逻辑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9(6): 191-193.2. 王小林,张三. 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与发展[J]. 现代电子技术, 2018(6): 65-67.3. 李四,刘五. 基于PLC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J]. 控制工程, 2020(5):32-35.4. 张六,杨七. 基于PLC的流水线生产控制系统设计[J].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7(2): 23-26.5. 钱八,周九. 工业自动化中PLC程序设计方法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9(4): 123-126。
功分器设计仿真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功分器(Power Divider),又称功分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射频电路和微波工程中的无源元器件。
功分器的主要功能是将输入信号分为若干个等幅度的输出信号,通常为二分、三分或四分等。
功分器常用于天线分配、信号合并和功率衰减等场合,对于射频电路的设计和优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设计一种高性能的功分器,并通过仿真分析其参数和性能指标,为实际电路设计提供参考。
3. 研究内容3.1 功分器基本原理功分器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电磁场的传输线理论。
传输线上的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会发生反射、传播和辐射等现象,在特定的结构和参数设置下,可以实现功分器的基本功能。
传统的功分器结构包括等长线耦合和辐射耦合两种。
3.2 功分器设计流程功分器的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功分器的工作频段和频率范围。
2.根据功分器的功分比要求和准确性要求,选择适当的结构和耦合方式。
3.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功分器的尺寸和参数。
4.使用电磁场仿真软件对功分器进行模拟和优化。
5.根据仿真结果,进一步优化功分器的性能。
6.制作并测试样品,验证设计结果。
3.3 功分器的性能指标功分器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功分比(Power Division Ratio):表示输入功率在输出端口上的分配比例。
•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表示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之间的损耗。
•匹配度(Match):表示功分器的输入和输出端口与传输线的匹配程度。
•平衡度(Isolation):表示功分器在一个输出端口上的输入功率对其他输出端口的影响程度。
4.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如下方法:1.使用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等电磁场仿真软件进行功分器的模拟和优化。
2.通过改变结构参数、优化线路走向等方式,提高功分器的性能。
3.设计并制作实际样品,通过网络分析仪等测试仪器对功分器进行性能测试和验证。
分动器实验报告篇一:分动器实验报告燕山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越野汽车分动器设计学院(系):车辆与能源学院年级专业:11级交通运输学生姓名:耿蒙蒙指导教师:唐先智完成日期: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分动器总成行业保持了多年高速增长,并随着我国加入wto, 近年来,分动器总成行业的出口也形势喜人,XX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分动器总成行业发展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国内需求下降,出口减少等,分动器总成行业普遍出现了经营不景气和利润下降的局面,XX年,随着我国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和全球经济走出低谷,我国分动器总成行业也逐渐从金融危机的打击中恢复,重新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进入XX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面临波折,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呼声逐渐升温,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分动器总成行业中技术含量低的人力密集型企业,缺乏品牌的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发展危机,而注重培养品牌和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将占得先机,分动器总成行业企业如何面对新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制定适合当前形势和自身特点的发展策略与竞争策略,是分动器总成行业企业在未来两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要求驾驶的乐趣。
越野车变成市场的宠儿,市场对越野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分动器是越野车的重要部分,对分动器的研究可以根本上提升越野车的整体性能,从而拉动市场消费。
另一方面,为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重型越野来适应恶略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产值。
分动器的研究可以从根本上降低运输成本。
这次毕业设计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整合大学四年所学知识,可以培养我们大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设计的能力,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及合作,提高了合作交流能力。
对于日后从事实际工作有较大帮助,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查阅有关越野汽车分动器方案设计文献,了解其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2)完成越野汽车分动器的方案设计、性能参数设计计算;(3)完成越野汽车分动器的装配图、部分零件三维造型及零件图。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院系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高级实验师从事专业汽车运用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本田CR-V全时四驱分动器设计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1、课题研究现状:越野车经常在不良道路或无路情况下行驶,尤其是军用车辆的行驶条件更为恶劣,这就要求增加车辆驱动轮的数目,因此,越野车多采用多轴驱动。
例如,如果一辆单轴驱动车辆的两驱动轮陷入沟中(这种情况在不良路面上经常会遇到),那么车辆就无法通过车轮与地面的摩擦产生驱动力而继续前进。
如果车辆是多轴驱动,即使部分驱动车轮无法正常驱动,其余驱动车轮仍可正常工作,车辆能够继续行驶。
在多轴驱动车辆上,为了将输出的动力分配给各驱动轴都设有分动器。
分动器又称为分动箱,其基本结构和变速箱相似,是一个齿轮传动系统。
大多数分动器由于要起到降速增扭的作用而比变速箱的负荷大,所以分动器中的常啮齿轮均为斜齿轮,轴承采用圆锥滚子轴承。
分动器的种类繁多,具体结构也各种各样,不同的车辆使用的分动器各不相同,不同的厂家生产的分动器也各不相同。
分动器具体分类:(1)分时四驱(Part-time 4WD)这是一种驾驶者可以在两驱和四驱之间手动选择的四轮驱动系统,由驾驶员根据路面情况,通过接通或断开分动器来变化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模式,这也是一般越野车或四驱SUV最常见的驱动模式。
最显著的优点是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驱动模式,比较经济。
(2)全时四驱(Full-time 4WD)这种传动系统不需要驾驶人选择操作,前后车轮永远维持四轮驱动模式,行驶时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50:50设定在前后轮上,使前后排车轮保持等量的扭矩。
全时驱动系统具有良好的驾驶操控性和行驶循迹性,有了全时四驱系统,就可以在铺覆路面上顺利驾驶。
但其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比较废油,经济性不够好。
而且,车辆没有任何装置来控制轮胎转速的差异,一旦一个轮胎离开地面,往往会使车辆停滞在那里,不能前进。
步进电机的细分驱动及动态性能仿真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步进电机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旋转驱动装置,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印刷设备、自动包装机、医疗设备、精密仪器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为实现较高的定位精度和动态响应性能,步进电机需要采用细分驱动技术。
在细分驱动技术中,微步控制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通过控制步进电机驱动信号来实现步进电机的微步运动。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步进电机的微步运动特性对系统定位精度和动态响应性能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其微步控制机制的研究和优化改进,可以提高步进电机系统的运动性能。
2、本课题研究的细分驱动技术及动态性能仿真方法,不仅应用于步进电机控制技术的研究,也可为其他精密运动控制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内容:1、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微步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2、步进电机细分驱动电路的设计和动态性能仿真方法的探究;3、通过仿真分析步进电机在微步运动中的细节特性,提高步进电机系统的定位精度和动态响应性能;4、基于仿真结果,在实际步进电机系统中验证步进电机的微步运动特性及动态性能。
三、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微步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细分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等内容;2、仿真分析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步进电机在微步运动中的细节特性和动态性能进行分析;3、实验验证法:基于仿真结果,通过实验验证步进电机的微步运动特性及动态性能。
四、预期结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计得到如下结果:1、构建适用于步进电机的微步控制模型,探究不同细分步数下步进电机的动态特性,为步进电机系统的精确定位提供参考。
2、设计一种高性能的步进电机细分驱动电路,模拟步进电机在不同驱动方式下的细节特性和动态性能,评估各种控制参数对步进电机细节特性的影响。
3、基于仿真结果,结合实验验证步进电机的微步运动特性及动态性能,为实现更高的运动精度和响应速度提供技术支持。
在多轴驱动的汽车上,为了将变速器输出的东路分配到各个驱动桥,均装有分动器。
分动器的棊本结构也是一个齿轮传动系统。
其输入轴直接或通过万向传动装置与变速器第二轴相连,其输出轴则有若干个,分别经万向传动装置与各驱动桥连接。
为增加传动系的最大传动比及档数,A前绝大多数越野车都装有两档分动器,使之兼起副变速器的作用。
木课题针对哈弗H3越野汽车的分动器进行设计,木文首先分析了分动器的结构原理以及对比国内外分动器研究成果。
接着提出满足哈弗H3越野汽车功能的分动器设计方案,哈弗H3越野汽车冇一个输入轴两个输出轴,输入轴通过万向轴与变速器输出轴连接,两个输出轴分别与前后桥驱动轴连接起到动力分配和减速增矩的作用。
本文对分动器组成的齿轮、轴、同步器分别进行了详细设计,对今后的分动器设计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分动器齿轮轴同步器AbstractIn the multi-axis drive car,in order to assign to each East transmission output drive axle, both equipped with a splitter .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actuator is a gear transmission . The input shaft directly or via a universal drive shaft is connected to a second transmission means and,there arc a number of the output shaft,respectively,through a universal drive means connected to each drive axle . To increase the maximum transmission ratio of the drive train and the number of files,the vast majority of off-road vehicles are equipped with two tranches actuator,make and play the role of deputy transmission.The topic for the Hover H3 sport utility vehicles splitter desig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inciple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abroad splitter structure of the actuator . Then Hover H3 off-road vehicles to meet the proposed functions of actuator design,Hover H3 off-road vehicle has an input shaft two output shafts,input shaft is connected through a cardan shaft transmission output shaft and two output shafts and axle shaft,respectively,power distribution and connection to play the role of the deceleration torque-up • Gears,shafts,synchronizer actuator consisting of this paper were carried out detailed design for the future design of the actuator has a good guide .Keywords: Splitter Gear Shaft Synchronizer目录餓 (4)1.1分动器简介 (4)1.2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4)1.3国内外相关研究现况 (5)1.4设计要求 (6)1.4.1设计参数 (6)1.4.2设计基本要求 (6)第二章总体设计 (7)2.1分动器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 (7)2.2传动方案 (8)2.3齿轮的布置 (8)2.4换挡结构形式的选择 (9)2.5挡数及传动比的确定 (10)2.6中心距A确定 (11)第三章齿轮的设计及校核 (13)3.1基本参数的选择 (13)3.1.1模数的确定 (13)3.1.2压力角 (13)3.1.3螺旋角的确定 (13)3.1.4 齿宽 (13)3.1.5齿顶高系数 (14)3.2各档齿轮齿数的确定 (14)3.2.1低速档齿轮副齿数的确定 (14)3.2.2对中心距进行修正 (14)3.2.3确定其他齿轮的齿数 (15)3.3齿轮的变位 (15)3.4齿轮的校核 (17)3.4.1计算扭矩T的确定 (17)3.4.2轮齿的弯曲应力 (19)3.4.3轮齿接触应力 (22)第四章轴及附件的设计 (24)4.1轴的结构形式 (24)4.2轴的尺寸初选 (24)4.3轴的结构设计 (25)4.4轴的强度计算 (26)4.4.1轴的受力计算 (26)4.4.2轴的刚度计算 (26)4.4.3轴的强度计算 (28)4.5同步器设计 (32)4.5.1同步器的功用及分类 (32)4.5.2同步器主要尺寸的确定 (32)4.5.3主要参数的确定 (33)4.5.3啮合套的设计 (34)4.6箱体的设计 (34)@ 论 (34)參考越 (36)至文i射 (37)第一章绪论1.1分动器简介装于多桥驱动汽车的变速器后,用于传递和分配动力至各驱动桥,兼作副变速器之用。
一、实训背景分动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主要负责将发动机的动力分配到前后轴或全轮驱动系统中。
为了提高学生对汽车传动系统的理解,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和维修技能,本次实训选择了机械分动器的拆装作为实训内容。
二、实训目的1. 了解分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分动器的拆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提高学生对汽车传动系统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训内容1. 分动器简介分动器是一种将动力分配到多个驱动轴的装置,主要用于全轮驱动汽车。
分动器将发动机的动力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传递到前轴,另一部分传递到后轴。
分动器一般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本次实训以机械式分动器为例。
2. 分动器拆装步骤(1)准备工作:准备好分动器拆装所需的工具,如扳手、螺丝刀、锤子等。
(2)拆卸分动器壳体:首先,将分动器壳体与传动轴连接的螺栓拧下,拆下壳体。
(3)拆卸齿轮:拆下壳体内的齿轮,注意齿轮的安装顺序和方向。
(4)拆卸轴承和密封件:拆下轴承和密封件,注意观察其磨损情况。
(5)清洗和检查:将拆下的零件进行清洗,检查磨损和损坏情况。
(6)装配:按照拆卸的相反顺序进行装配,注意齿轮的安装顺序和方向。
(7)安装分动器壳体:将分动器壳体安装到车上,拧紧螺栓。
3. 分动器拆装注意事项(1)拆卸前,确保车辆处于空档状态,并拉紧手刹。
(2)拆卸过程中,注意零件的安装顺序和方向,避免损坏。
(3)清洗零件时,使用合适的清洗剂,避免腐蚀零件。
(4)检查零件磨损情况,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5)装配过程中,确保零件的安装到位,避免漏油或漏气。
四、实训心得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分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2. 在拆装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工具,提高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在团队协作方面,我学会了与同学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
4.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
燕山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越野汽车分动器设计学院(系):车辆与能源学院年级专业:11级交通运输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5.3.18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分动器总成行业保持了多年高速增长,并随着我国加入WTO, 近年来,分动器总成行业的出口也形势喜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分动器总成行业发展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国内需求下降,出口减少等,分动器总成行业普遍出现了经营不景气和利润下降的局面,2009年,随着我国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和全球经济走出低谷,我国分动器总成行业也逐渐从金融危机的打击中恢复,重新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进入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面临波折,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呼声逐渐升温,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分动器总成行业中技术含量低的人力密集型企业,缺乏品牌的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发展危机,而注重培养品牌和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将占得先机,分动器总成行业企业如何面对新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制定适合当前形势和自身特点的发展策略与竞争策略,是分动器总成行业企业在未来两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要求驾驶的乐趣。
越野车变成市场的宠儿,市场对越野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分动器是越野车的重要部分,对分动器的研究可以根本上提升越野车的整体性能,从而拉动市场消费。
另一方面,为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重型越野来适应恶略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产值。
分动器的研究可以从根本上降低运输成本。
这次毕业设计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整合大学四年所学知识,可以培养我们大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设计的能力,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及合作,提高了合作交流能力。
对于日后从事实际工作有较大帮助,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查阅有关越野汽车分动器方案设计文献,了解其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2)完成越野汽车分动器的方案设计、性能参数设计计算;(3)完成越野汽车分动器的装配图、部分零件三维造型及零件图。
开题报告(草稿)02008633刘志宏论文名称:基于伺服控制的分度转位式多工位自动组装机主体设计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加工盘类和盖类零件时,常会遇到钻削等分孔,这些等分孔大都是沿着同心圆分布,由于要与其他零件配合,因此孔的位置有一定的要求。
为了保证钻孔的质量,有一定批量的产品大多采用钻模加工这些等分孔。
这样,该类零件的钻模就非常多,这就给保管和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
特别是生产批量较小时,若采用划线钻孔,则加工质量不够稳定;若采用钻模加工,则增加了模具费用,提高了生产成本。
因此,研究开发一个基于伺服控制的分度定位装置很有必要,改用伺服电机加简单传动机构实现圆周精确分度定位。
这样不仅减少批量生产的成本,而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
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在大力发展基础制造业的要求下,根据科学理论知识,结合时代背景研发和设计新产品,提高我国生产制造业水平。
论文写作的目标:根据所编的控制程序,实现基于伺服控制的分度转位式多工位自动组装机的功能,达到一定的加工精度要求。
论文的基本内容:研究开发一个基于伺服控制的分度定位装置,伺服控制的分度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改变传统的采用蜗形凸轮或槽轮机构实现圆周分度定位的方法,改用伺服电机加简单传动机构实现圆周精确分度定位。
在对伺服定位的现状和应用前景初步认识之后,通过查阅资料、参观、实验等途径熟悉伺服定位控制技术,并重点研究伺服定位的技术特点和难点,提出解决方法以及实现路线,收集研读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 进行功能设计和计算。
利用三维软件(solidworks)完成设备的结构造型设计,包括机台、工件定位及夹具、传动机构等主要功能部件,并完成工程图绘制。
根据功能设计和结构设计的要求设计控制电路。
论文写作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论文写作的步骤:第一阶段(2月20日至3月5日)翻译文献,查阅资料做好提前准备;第二阶段(3月6日至3月20日)写好开题报告,在实验室开始做课题;第三阶段(3月21日至5月10日)把研究的课题做好,并且完成毕业论文;第四阶段(5月11日至5月底)准备答辩工作。
车辆分动器性能及其检测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车辆分动器是一种用于变速器输出轴与驱动轴的连接和分离的机械装置,它通过控制分动器离合器的打合状态,实现不同车轮之间的动力分配,从而改变车辆行驶时的驱动方式。
分动器是车辆传动系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操控性能、行驶稳定性以及经济性等方面。
因此,检测和评估车辆分动器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于车辆分动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分动器的设计、制造和应用中,许多先进的技术逐渐被引入,例如,电子控制技术、机械设计优化技术、材料改良技术等。
同时,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车辆分动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需求。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车辆分动器开始采用多重控制方式,如:纯机械控制、机电一体化控制、智能化控制等多种控制方式,这对分动器性能检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分动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对整车的性能、稳定性以及经济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开展车辆分动器性能及其检测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车辆分动器的性能指标及其检测方法,建立一套完整的测试系统,实现对车辆分动器的性能评估和检测。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车辆分动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探究分动器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为分动器性能评估和检测打下基础。
2、研究分动器检测系统的设计和搭建,结合现有技术,建立支持多种控制方式的分动器性能测试平台。
3、开展分动器性能测试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模拟仿真等多种手段,对不同工况下的分动器性能进行评估。
通过研究,不仅可以为车辆分动器的性能评估和研发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主要是通过阅读文献、技术资料以及相关标准规范等资料,了解和掌握车辆分动器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以及性能要求及其测试方法等相关内容。
PLC型多模光功率分配器的设计与制作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通信网络中,光纤作为主要载体,其可靠性、带宽、传输距离等方面的优越性使得其成为了主流选择。
在光纤通信中,光功率分配器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光功率分配器是在多个光纤分支中平分光功率的器件,其主要用于分布式光学传感、光网络和光通信等领域。
因此,PLC型多模光功率分配器的设计和制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PLC光功率分配器均为单模器。
而多模器的设计与制作,不仅具有应用价值,而且也是研究光纤光学器件的技术难点之一。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PLC型多模光功率分配器的设计和制作,探索多模光功率分配器的技术要求和制作过程,通过实验验证其性能和应用价值,在光纤通信和分布式光学传感等领域推广应用。
二、设计思路和方法本研究的设计思路是在分析PLC型多模光功率分配器的基本原理和参数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PLC集成电路技术和微纳加工技术,设计出满足多模器要求的PLC型多模光功率分配器。
具体步骤如下:1. 分析多模光功率分配器的基本原理和参数条件,确定设计目标和技术路线。
2. 采用仿真软件对PLC型多模光功率分配器的设计进行模拟、优化和验证。
3. 利用光刻制程和电子束曝光技术,对PLC型多模光功率分配器进行微纳加工制作。
4. 使用测试仪器对制作出的PLC型多模光功率分配器进行性能测试和调整,并进行性能评估。
5. 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对PLC型多模光功率分配器的性能和应用价值进行评估和改进。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为:1.设计和制作出满足多模器需求的PLC型多模光功率分配器。
2.验证其性能和应用价值并进行评估。
3.为多模光功率分配器的设计和制作提供一种新的技术路线和实践经验。
意义:1.本研究将探究PLC型多模光功率分配器的制作过程和性能表现,为多模光功率分配器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燕山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越野汽车分动器设计
学院(系):车辆与能源学院
年级专业:11级交通运输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5.3.18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分动器总成行业保持了多年高速增长,并随着我国加入WTO, 近年来,分动器总成行业的出口也形势喜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分动器总成行业发展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国内需求下降,出口减少等,分动器总成行业普遍出现了经营不景气和利润下降的局面,2009年,随着我国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和全球经济走出低谷,我国分动器总成行业也逐渐从金融危机的打击中恢复,重新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进入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面临波折,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呼声逐渐升温,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分动器总成行业中技术含量低的人力密集型企业,缺乏品牌的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发展危机,而注重培养品牌和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将占得先机,分动器总成行业企业如何面对新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制定适合当前形势和自身特点的发展策略与竞争策略,是分动器总成行业企业在未来两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要求驾驶的乐趣。
越野车变成市场的宠儿,市场对越野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分动器是越野车的重要部分,对分动器的研究可以根本上提升越野车的整体性能,从而拉动市场消费。
另一方面,为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重型越野来适应恶略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产值。
分动器的研究可以从根本上降低运输成本。
这次毕业设计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整合大学四年所学知识,可以培养我们大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设计的能力,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及合作,提高了合作交流能力。
对于日后从事实际工作有较大帮助,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查阅有关越野汽车分动器方案设计文献,了解其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2)完成越野汽车分动器的方案设计、性能参数设计计算;
(3)完成越野汽车分动器的装配图、部分零件三维造型及零件图。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由于行星齿轮传动结构复杂,加工、装配精度要求较高,链轮外廓尺寸及轴孔尺寸应与传动装置中其他零件相适应。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1.掌握汽车分动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在多轴驱动的汽车上,为了将变速器输出的扭矩分配到各个驱动桥,均装有分动器。
分动器的基本结构也是一个齿轮传动系统。
其输入轴直接或通过万向传动装置与变速器第二轴相连,其输出轴则有若干个,分别经万向传动装置与各驱动桥连接。
为增加传动系的最大传动比及档数,目前绝大多数越野车都装有两档分动器,使之兼起副变速器的作用。
2.确定主要零部件(齿轮、轴等)主要设计参数,并对关键部位进行校核
(1)太阳轮与行星齿轮等的基本参数的确定以及强度计算。
(2)输入轴,中间轴,通往后驱动桥的输出轴和通往前驱动桥的输出轴的基本参数的计算
及强度计算。
(3)分动器壳等其他零部件的参数计算。
3.确定零部件结构尺寸
对各个零件尺寸进行计算强度校核完成后,对个别尺寸进行修改
4.使用CAD完成工程图纸
5.编写设计说明书
四、研究工作进度
(1)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翻译外文资料
第1~ 4周
(2) 越野汽车分动器的方案设计、性能参数设计计算,主要外购件的选型第5 ~8 周
(3) 越野汽车分动器结构设计、装配图绘制
第9~12 周
(4) 部分零件三维造型、零件图绘制,整理设计说明书
第13~16周
(5) 答辩
第17~18周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陈家瑞. 汽车构造(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 刘惟信. 汽车设计.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 王望予. 汽车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最新汽车设计实用手册.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六、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七、系级教学单位审核意见:
审查结果:□通过□完善后通过□未通过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