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 第十五章 制霜法
- 格式:ppt
- 大小:253.50 KB
- 文档页数:18
中药炮制学制霜法实验报告《中药炮制学制霜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制霜法中药炮制技术;2.掌握中药炮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3.了解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质量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制霜法是中药炮制的一种常用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低温下的冷冻与解冻过程,使中药材的细胞结构发生改变,促进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增加药材的稳定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药材:生地、川芎、柴胡;2.仪器设备:电子天平、移液器、显微镜、冷冻机。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a.将实验室环境调整至适宜温度和湿度,以保证实验材料的稳定性;b.清洗实验仪器和容器,保持实验材料的卫生。
2.材料准备:a.分别取适量的生地、川芎和柴胡,洗净并沥干水分;b.将材料分别置于密封袋中,以防止材料湿气蒸发。
3.制霜过程:a.将密封袋中的材料置于冷冻机中,在-20℃的环境下保持一定时间(时间可根据需要调整);b.取出密封袋,使材料快速解冻至常温;c.检查材料的颜色和质地是否发生变化。
5.观察和记录:a.使用显微镜观察实验材料的微观形态和细胞结构的变化,并记录;b.记录实验材料的颜色、质地和外观的变化。
6.结果分析:a.对不同材料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质量的影响;b.分析制霜法的优缺点,并讨论可能的改进方法。
七、结论:通过制霜法炮制中药材,可以使其细胞结构发生变化,促进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增加药材的稳定性。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可以发现制霜法对不同中药材的颜色、质地和外观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制霜法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炮制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进和优化。
2.中药炮制学[M].焦国安,李建勇.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4.。
2024执业药师《中药炮制学》制霜法煨法提净法水飞法
其他制法总结
执业药师《中药炮制学》
一、制霜法
制霜法是通过汽沸、蒸馏或沸水煎法将药物沉淀成状物,以治疗多项疾病的一种中药炮制方法。
它也称为"蒸馏霜",是将可溶性的或可吸收的有效成分从药物中分离出来,以获得霜状物质的药物炮制过程。
制霜法主要分为两步,即汽沸和冷却,前者是将原料加入热水后持续沸腾,以及水温可控制的蒸馏药液;后者是将上述药液放入冰水中迅速冷却,使其具有固态霜状。
同时,在炮制过程中,还应根据每种药物自身的性质添加不同的抗结剂(如小苏打等),以促进霜的结晶过程。
二、煨法
煨法是一种利用水煮熬的方法,将原料药物煨煮而成的炮制方法。
它是经过配伍、加水、煨熬、晾沥等步骤加工制成的物质。
它主要是通过原料药物的多次加水煨熬而成的状物,可以大大提高药物的有效成分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细胞组织的分解速度,有效提高药物的疗效。
煨法的具体操作可分为两步:一是将原料药物加水煨熬,完成各种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二是将煨熬后的药液晾沥,获得煨法制成的状物。
三、提净法
提净法是指一种以水提取有效药物成分的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制霜法——渗析制霜法制霜法是中药炮制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植物的提取和分离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取植物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并且能够保留药材的天然属性和活性成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制霜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制霜法是利用物质的渗透性质,通过将药材放置在低温环境下,使其中所含有的有机溶剂迅速传导到渗析液中,再通过渗析液中的溶质与药材中的有机溶质发生相互间的物质交换反应,得到所需要的活性成分。
制霜法的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适宜的药材进行制霜法。
一般来说,药材应选择含有较高有效成分的部位进行制霜。
同时,要根据需要提取的成分的特性判断使用水或有机溶剂作为渗析液。
2.将药材洗净并切成适当大小的片状,以利于渗析液的渗透。
3.准备渗析容器,底部需要设置滤网,以防止药材残渣被渗析液带出。
4.将药材放置在渗析容器中,然后将渗析液加入容器中。
渗析液容器可以选择合适的玻璃瓶或塑料容器。
渗析液的选择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提取的活性成分决定。
5.将渗析容器放置在冷冻环境下。
渗析容器的顶部要覆盖保鲜膜,以防止水分蒸发和外界的污染。
一般情况下,制霜的温度是在-20℃以下,可以根据药材的特性和需要提取的成分进行调整。
6.在预定的时间内,观察渗析液的情况。
可以用密闭的器皿收集渗析液,以避免有机溶剂的挥发。
7.待药材完全渗析后,收集渗析液。
根据需要,可以对渗析液进行浓缩、破壁、提纯等处理方法,最终得到所需的活性成分。
制霜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制霜法不需要高温和压力等特殊设备,操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
2.由于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可以有效地保留药材的天然属性和活性成分。
3.可以选择不同的渗析液,以适应不同药材的特性和活性成分的提取要求。
4.可以提取多种成分,有较好的适用范围。
总之,制霜法是一种常用的中药炮制方法,对于提取植物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非常有效。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药材的特性和提取的活性成分需求,可以对制霜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获得最佳的提取效果。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制霜法——去油制霜法
一、制霜法
制霜法是药物炮制中常用的方法,它是将药物按一定比例的比称量混合,改变它们的物理状态,达到一定的状态之后,再加入细滑剂,在过筛过滤之后,使其成为膏状物,膏即霜,能方便地涂布服用、入膏等。
去油制霜法是一种炮制霜状药物的方法,它是将油脂状药物用细滑剂和抗性材料混合,在一定温度和加压条件下处理,以达到溶解油脂状药物的目的。
具体做法是:将油脂状药物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再加入细滑剂,如哌呋它酯、玉米糊精等;随后加入负载剂,如胶乳、蜡等,以抗它的压缩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加体积;在一定的温度和加压条件下,混合物可以被风化,即将油脂状药物的胶质化,使其增稠;最后,能使混合物更加稳定,耐受化学性质的发生。
三、去油制霜炮制要点
1、正确把握去油制霜炮制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时间参数,以确保制备出的霜状药物质量合格;
2、悬浮剂的选择,要按照不同药物的性质,选择适宜的悬浮剂,以避免混悬性药物抖动时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3、混合中,一定要先将药物混合均匀,再混入细滑剂,以免影响质量;
4、在处理悬浮剂时。
中药炮制学制霜法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中药炮制学制霜法实验一、引言中药炮制学是中药学的重要分支,是通过炮制方法对中药进行处理,改变其性能,以达到提高疗效和安全性的目的。
制霜法是其中一种重要的炮制方法之一,适用于一些具有辛温性质的中药材,如已炮制好的体内寒凉的寄生,决明子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制霜法炮制寄生草,并分析其炮制前后药材的性质变化。
二、实验方法1.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天平、电热恒温器、显微镜等试剂:寄生草(药材),无水酒精,石油醚,醋酸乙酯等2.实验步骤2.1炮制前药材准备取寄生草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晾干备用。
2.2炮制药材2.2.1称量取适量已晾干的寄生草药材,精确称量。
2.2.2研磨将称量好的寄生草药材研磨成细末。
2.2.3加工将研磨好的寄生草末用无水酒精进行浸泡,约48小时。
2.2.4沉淀经过浸泡的寄生草末进行沉淀处理,分离出沉淀后的药渣。
2.2.5炮制将沉淀后的药渣置于电热恒温器中,设置合适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制霜炮制过程。
2.2.6分离炮制完成后,将药渣置于滤纸上,用醋酸乙酯等溶剂提取,分离出溶剂中的有效成分。
2.2.7干燥将分离出的植物成分溶剂进行蒸发,得到干燥后的制霜药材。
2.3性质分析2.3.1观察用显微镜观察炮制前后寄生草的外观、形态等特点的变化。
2.3.2化学成分分析采用色谱法、质谱法等分析方法,对炮制前后的寄生草药材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通过制霜法炮制后,观察到直接目测寄生草颜色变浅,质地更加韧性。
显微镜观察显示,制霜法炮制后的寄生草细胞排列更加整齐,叶片纹理更加分明。
化学成分分析显示,炮制后的寄生草中特定化学成分的含量有所增加,例如甘露醇、黄酮等。
四、结论制霜法是一种有效的中药炮制方法,通过炮制后,药材的性质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制霜法炮制后的寄生草具有更韧性、纹理分明等特点,化学成分中特定成分的含量也有所增加。
因此,制霜法可以提高寄生草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在中药炮制中推广应用。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制霜法——去油制霜法去油制霜法是用于去除药材中的油性成分,以提高药材品质和药效的一种中药炮制方法。
油性成分多见于一些油性药材,如油麻了、油麻子等。
油性成分的存在会影响中药的稳定性和药效,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方法进行去除。
去油制霜法的步骤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挑拣药材。
首先需要仔细挑选药材,把杂质、腐烂的部分、异物等剔除干净,保证药材的纯净度。
2.清洗药材。
将清洗后的药材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使油脂能被水溶解,药材表面的杂质也能被冲洗掉。
清洗过程中,可以轻轻搅拌药材,以便更好地清洗。
3.破碎药材。
将清洗并滤干的药材研磨成粉末状,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4.制作药材泥。
将研磨后的药材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成泥状。
可以根据需要适量加入一些辅料,如红糖、蜂蜜等,以增加药材的效果和口感。
5.加热药材泥。
将药材泥放入锅中,加热至煮沸,然后保持稍微沸腾状态一段时间,以使药材中的油脂受热溶解出来。
6.过滤药材泥。
将加热过的药材泥进行过滤,以去除药材中的固体颗粒和杂质。
可以使用纱布或者滤纸进行过滤,使药材的质地更为细腻。
7.凝结药材泥。
将过滤后的药材泥放置静置,使药材泥逐渐凝结形成霜状物质。
8.收集霜。
待药材泥完全凝结成霜状物质后,将其收集起来,并进行干燥保存。
去油制霜法可以有效去除药材中的油脂成分,提高中药的纯度和药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可能会损失一部分挥发性成分,因此需要根据药材的特性和要求来选择适合的炮制方法。
此外,去油制霜法虽然可以去除油性成分,但并不能完全去除药材中其他的有机成分,因此在用药时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总结起来,去油制霜法是用于去除中药药材中的油性成分的一种特殊炮制方法。
去油制霜法的步骤包括挑拣药材、清洗药材、破碎药材、制作药材泥、加热药材泥、过滤药材泥、凝结药材泥和收集霜等。
去油制霜法可以提高中药的纯度和药效,但需要注意药材特性和挥发性成分的损失情况。
中药制霜四法
药物经加工处理而产生的松散粉末或析出的细小结晶,因形态与寒霜相似,故名“霜”,这种加工方法在中药炮制学上称为制霜法。
药物制霜是为了降低毒性、缓和药性、消除毒副作用、增强疗效。
在实际工作中,各具制霜原理不同,可将制霜法分为去油成霜、升华成霜、风化成霜及由副产物得霜。
现介绍如下:
去油成霜
本法主要是种子类药材压去油后用其粉末,其目的在于去除油中含有的有毒物质,如巴豆霜,或便于服用和粉碎,如柏子仁霜。
具体制法随地区不同,方法略异。
大量操作时,先将种子晒干,碾碎去种皮,取仁再碾碎,入甑蒸熟,然后用压榨器去油取渣,再制成饼状,晒干研细,筛取细末即得。
小量药物则打碎用草纸包住,经过晒或烘,使油被纸吸去,并经常换纸,至油被吸尽,纸上不见油迹,药物松散成粉,不再粘结为度。
升华成霜
本法主要指某些矿物质药物经过升华提炼而得到极细的纯洁粉末,如砒霜等,以及植物药经炭化升华而得到极细颗粒,如百草霜等。
风化成霜
“风化”一词的含义有二:一是指某些含结晶水的无机化合物药材,在空气中自然挥发去结晶水,而后成为粉末,如风化硝。
另一种是指某些瓜果类药物经一定加工后,放在空气中表面析出白色霜状物,如将西瓜去皮、子,切块加芒硝,置瓦罐内,拌匀装满,用黄泥密封,放通风处,约半个月即成霜,大约5kg芒硝得1kg霜。
也有将西瓜切开头部,去掉子瓤,灌满芒硝,用绳裹住,悬挂于阴凉通风处,霜逐渐析出,竹刀刮下研细即得。
同法还可制得黄瓜霜。
副产物制霜
本法主要指动物角类在熬去胶质后剩下的骨质粉末形如霜,如鹿角霜等。
药师释药——中药炮制技术“制霜”与霜类中药介绍药师释药——中药炮制技术“制霜”与霜类中药介绍原创老药师吴文博2021-01-29 06:45:35吴文博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制霜方法制霜法,是中药炮制方法之一。
制霜包括:去油制霜、升华制霜、煎煮制霜、渗析制霜四种方法。
中药经制霜后有降低毒性、缓和药性、消除副作用、制造新药、增强疗效等作用。
去油制霜1.定义:药物经过去油制成松散粉末的方法称去油制霜法。
2.去油制霜的目的:降低毒性,缓和药性。
如巴豆,有大毒,泻下作用猛烈,去油制霜后可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消除副作用。
如柏子仁,其内含柏子仁油,具滑肠通便之功,这对体虚便溏患者不宜用,制成霜后,除去了大部分油分,可消除滑肠的副作用。
3.操作方法:取原药材,除去外壳取仁,碾成细末或捣烂如泥,用多层吸油纸包裹,蒸热,或置炉边或烈日曝晒后,压榨,如此反复换纸吸去油,或直接压榨去油,至松散成粉,不再粘结为度。
药物加热所含油质易于渗出,故去油制霜时多加热或放置热处。
去油制霜用过的布或纸要及时烧毁,以免误用中毒。
升华制霜1.定义:将药物加热升华而获取细小结晶的方法称为升华结晶法。
适用于在一定温度下能够升华的物质,如砒霜、轻粉的制备。
2.炮制目的:纯净药物。
如砒霜。
3.操作方法:如取净信石,置煅锅内,上置一口径较小的锅,两锅接合处用盐泥封固,上压重物,盖锅底上贴一白纸条或几粒大米,用文武火加热煅至白纸或大米成老黄色,离火待凉后,收集盖锅上的结晶。
其主要目的是纯净药物。
煎煮制霜法1.定义:药物经过多次长时间煎熬后成粉渣另作药用的方法,称为煎煮制霜法。
2.炮制目的:缓和药性,综合利用,扩大药源。
如鹿角霜,具有温肾助阳、收敛止血的功能。
3.操作方法:如鹿角霜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等的角熬制鹿角胶后剩余的骨渣。
鹿角霜的炮制方法是拣去杂质,斫成小块。
鹿角霜块:将鹿角霜研成细粉,每斤加入鹿角胶2两(加水4~5倍烊化),面粉2两,拌匀压平,切成小方块,晒干。
执业药师2017中药学复习之制霜法执业药师考试就要开始咯,赶快复习起来吧,执业药师栏目为各位同学准备了“执业药师2017中药学复习之制霜法”,希望对各位考生有帮助。
制霜法药物经过去油制成松散粉末或拆出细小结晶或升华、煎熬成粉渣的方法。
【制霜法根据操作方法不同分为去油制霜、渗出制霜、升华制霜、煎煮制霜等】第一节去油制霜法:药物经过适当加热去油制成松散粉末的方法。
目的┍①降低毒性,缓和药性。
如巴豆,有大毒,泻下作用猛烈,去油制霜后可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②消除副作用。
如柏子仁,其内含柏子仁油,具滑肠通便之功,这对体虚便溏患者不宜用,制成霜后,除去了大部分油分,可消除滑肠的副作用。
方法:取原药材,除去外壳取仁,碾成细末或捣烂如泥,用多层吸油纸包裹,蒸热,或置炉边或烈日曝晒后,压榨,如此反复换纸吸去油,或直接压榨去油,至松散成粉,不再粘结为度。
注意事项:①药物加热所含油质易于渗出,故去油制霜时多加热或放置热处;②去油制霜用过的布或纸要及时烧毁,以免误用中毒。
第二节渗析制霜法:药物与物料经过加工析出细小结晶的方法。
目的:制造新的药物,增强疗效【西瓜霜】第三节升华制霜法:药物经过高温加工处理,升华成结晶或细粉的方法。
目的:纯净药物【砒霜】第四节煎煮制霜法:药物经过多次长时间煎熬所得粉渣另作药用的方法。
目的:缓和药性,综合利用,扩大药源【鹿角霜】【巴豆】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干燥成熟种仁。
·[本品含巴豆油应在18%~20%之间]【西瓜霜】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成熟果实与皮硝加工而成的白色结晶粉末。
·[西瓜每100kg,用芒硝15kg]西瓜霜西瓜能清热解暑,芒硝能清热泻火,两药合制,性味改变,起到了协同作用→西瓜霜更加纯净,增强清热泻火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