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新生儿肺部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2
- 格式:pdf
- 大小:17.74 MB
- 文档页数:72
医学影像诊断学——X线平片病例篇(二)宾大庆(璧山县中医院放射科402760)编者言:工作之余,在此总结平时遇到的一些病例,和大家一起学习。
水平有限,望各位同僚指正。
在此表示感谢!在此说明一下:本文参考书籍(X线诊断学·第二版-荣独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次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部分骨骼肌肉系统疾病,这篇将和你一起来聊聊部分呼吸系统疾病的X线诊断。
病例一:正常胸部(后前位片)该片是一名女性的胸部正位片,双侧锁骨、胸锁关节对称,胸廓对称,肋骨显示良好,双肺野透光度正常,双侧膈肌光滑,双侧肋膈角锐利,双侧肺门结构清晰,心影形态正常。
病例二:胸膜增厚、粘连并钙化首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上图的X线表现:片中可以看到右下肺野中、外带见一致的高密度影像,其内可见钙化斑,右侧肋膈角变钝。
据文献,由于纤维蛋白沉着于胸膜表面,或有肉芽组织增生,可导致胸膜增厚。
若有两层胸膜粘着就形成胸膜粘连。
局限性的胸膜粘连和增厚,常见由于肋膈角处,是肋膈角变钝、变浅、变平。
需与少量胸腔积液鉴别。
广泛的层样增厚、粘连位于前胸壁或后胸壁。
胸膜钙化是胸膜腔内有机化的血块或干酪坏死物质等存在可有钙盐沉着,形成胸膜钙化。
可呈点状、线状、条状、片状或多数钙化斑聚集成的斑块状。
结核性胸膜炎、化脓性胸膜炎及损伤性血胸后可以形成。
首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上图的X线表现:片中可以看到左侧肺野呈一致的高密度影像,左侧肋间隙增宽,右肺野透光度明显增强,纵膈向左移位(病理性牵拉)。
通过治疗后复查,左肺中央型肺癌。
据文献,胸膜或全身性疾病均能影响胸腔内液体运动。
胸腔积液病因各异,可以是结核性、化脓性、肿瘤性、外伤性或心肾疾病所致。
液体可以是漏出液、渗出液、脓液、血液、乳糜液、混合液。
游离性积液的分布特点(少量、中量、大量),大体分界标志:第2前肋以上为大量,居于第2前肋与第4前肋之间为中量,第4前肋以下为少量。
X线表现是呈外高内低的弧形高密度影像,肋膈角变钝(需与胸膜增厚鉴别),纵膈结构向健侧移位,患侧肋间隙增宽,健侧可见代偿性肺气肿表现。
新生儿肺炎的X线表现摘要】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之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降低其并发症和死亡率。
本文收集两年所遇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资料和X线表现80例分析就二者的特点,并提出某些具有一定特征的X线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 X线表现特异性 X线影像1 临床资料本文收集近两年间我院儿科收治的摄有RD、床旁(CR)胸片的新生儿肺炎8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男女比1.5∶1,最小24小时,最大28天。
临床观察:不哭、精神萎靡、口吐白沫、呼吸改变、拒乳,听诊呼吸音低,体温正常(一般为肛温),均采用仰卧前后位摄片。
2 X线表现2.1本文80例新生儿肺炎中以右下肺纹理增多、粗,部分似有融合呈小片状影53例,占66%。
2.2片状阴影 X线表现斑片状阴影,单发23例,占28%。
2.3两肺纹理增多、粗或肺门影浓深模糊表现纹理增多、粗模糊55例及肺门影浓深20例,分别占68%及25%。
3 讨论新生儿肺炎主要因吸入某些物质或感染所致。
吸入性肺炎又以早产儿或异常分娩者为多见,主要原因多在围产期时宫内缺氧刺激呼吸中枢引起深度吸气造成羊水和胎粪吸入肺中。
由于新生儿肺炎的症状与体征不典型,在肺炎早期因缺乏特异性而不易发现,早期可能系因患儿反应差,炎症渗出不明显,患儿呼吸表浅,这充分说明临床疑有肺炎而肺部体征阴性者应作X线检查,平片是诊断新生儿肺炎的最常见且重要征象,是诊断新生儿早期肺炎的有效措施。
应具备清晰的X线影像(即高KV低mAS)。
在查看胸片时还应查看有无心后影征、上纵膈、心缘或横隔是否模糊,是否有局限性肺气肿,这有助于及时发现一些不太明显或易于遗漏的病灶影。
总之,新生儿早期肺炎X线表现具有多样性,症状不典型,及时捕捉早期X线征象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是十分必要的。
必要时或条件许可时可进行CT检查以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1]郁武,孟藻,兆瑞,等.新生儿肺炎早期X表现与特征.实用放射学杂志,1993,5:294.[2]朱红吾,姚伟然.新生儿肺炎140例临床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1991,2:71.[3]吴修刚,刘建.新生儿肺炎90例X线影像分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5:420-421.[4]郭殿祥,吴银荣,侯海燕.新生儿肺炎38例临床X线分析.家庭医用杂志,2006,17:2988-2989.[5]张代荣.新生儿肺炎X线诊断中方法的探讨.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1,4:122.[6]刘东亮.21例新生儿肺炎胸腹联片与CT扫描对比分析.中国诊断学杂志,2002,3:405-406.。
医学影像学中的常见疾病诊断知识点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通过各种影像设备获取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的学科,是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
在医学影像学中,常见疾病的诊断知识点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医学影像学中一些常见疾病的诊断知识点。
肺部疾病1. 肺气肿:影像学表现为肺气肿性肺大泡,空气过度充满而破坏性肺实质减少。
2. 肺炎:急性肺炎多数为感染性疾病,X线胸片表现为肺实质密度增高,支气管充气征和肺泡渗出改变。
3. 肺结核:胸片表现为肺内病灶呈斑点状、条索状、球形状,伴有肺纹理增粗、空洞形成等改变。
胃肠道疾病1. 胃溃疡:胃溃疡主要表现为胃壁局限性溃疡,影像学检查可见局部粘膜破坏、溃疡形成。
2. 胆囊结石:腹部B超检查可见胆囊内回声增强区域,有时可并发胆囊壁炎症或胆囊积液。
3. 肠梗阻:X线钡餐造影表现为肠腔狭窄、扭曲,肠腔积液不畅等。
脑部疾病1. 脑梗死:脑CT或MRI检查可见脑组织缺血坏死灶形成,密度异常、信号改变。
2. 脑瘤:脑肿瘤影像学表现为肿瘤占位效应,CT或MRI检查可见脑内局部占位性病变。
3. 脑出血:脑出血多由高血压、脑动脉瘤等因素导致,影像学检查可见脑内出血灶及瘀血征象。
骨科疾病1. 关节炎: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硬化、骨赘形成等关节炎表现。
2. 骨折:X线检查可见骨折断端不连续、断端错位,根据骨折类型和程度判断治疗方案。
3. 骨肿瘤:放射学检查可见肿瘤继发性骨质破坏,CT、MRI检查可明确肿瘤范围、侵犯程度。
以上是医学影像学中常见疾病的诊断知识点,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全面分析病情,制定科学治疗方案,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
希望以上知识点能帮助医生更好地应对各种疾病,为患者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新生儿肺部疾病的胸部CT及X线表现比较
沈暐;潘家骅
【期刊名称】《安徽医学》
【年(卷),期】2008(29)6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部疾病胸部CT及X线表现的特点,以指导新生儿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我院儿科新生儿病房因患肺部疾病的住院新生儿40例,对其胸部CT及X线1表现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40例中,临床表现、胸部CT及X线表现相符合者9例.临床表现较严重,全胸片未见明显异常或表现较轻而肺部CT表现严重与临床符合者共31例.结论胸部CT可以更准确地诊断新生儿肺部疾病,并可以判断病情轻重,特别是对临床症状、体征明显,而全胸片未见异常或表现轻的患儿,胸部CT能更准确的进行诊断和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
【总页数】2页(P670-671)
【作者】沈暐;潘家骅
【作者单位】230001,合肥,安徽省立医院儿科;230001,合肥,安徽省立医院儿科【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生儿肺部疾病的胸部CT与X线表现的比较
2.胸部CT和X线平片在儿科肺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3.胸部CT和X线平片在儿科肺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4.超声对新生儿常见肺部疾病的诊断及与X线的比较
5.超声对新生儿常见肺部疾病的诊断及与X线的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肺炎的X线诊断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的X线表现。
方法:所有病例均摄X线胸部正位片,并采用高千伏、低毫安、短时间投照。
结果:? 早期新生儿肺炎以吸入性肺炎为主,表现以右下肺为多见的小片状或小斑片状模糊影;晚期新生儿肺炎以感染性肺炎为主,表现为以双中下肺多见,沿支气管分布的小斑片状模糊影。
结论:新生儿肺炎在X线胸片上表现为实质型、间质型、混合型。
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X线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3-0204-02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临床表现常不典型。
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炎的主要方法之一,新生儿肺炎X线表现多种多样,且变化快,进展迅速,早期做出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我们总结了经临床和X线胸片诊断为新生儿肺炎80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80例患儿,男47例,女33例;临床有不同程度的发烧、咳嗽、吐沫、点头呼吸等,全部病例均摄X线胸部正位片,仰卧位投照,焦―片距100cm,投照条件为50kV,200mA,曝光时间0.04S,采用国产氟氯化钡高速增感屏。
2.结果早期新生儿肺炎38例,其中吸入性肺炎25例,占66%;感染性肺炎13例,占34%;右下肺斑片状影18例,占早期新生儿肺炎的47%;双下肺片状影13例,占34%;左下肺片状影7例,占18%。
晚期新生儿肺炎42例,其中感染性肺炎36例,占86%;吸入性肺炎6例,占14%。
3.讨论3.1 新生儿由于其特殊的生理解剖特点,肺组织发育不完善,肺含气量少,反应性差,呼吸表浅,免疫功能低下,喂养不当或受凉易引起细菌或病毒感染。
所以选用投照条件原则上用高KV,低毫安和短时间摄片,采用高速增感屏,尽量减少X线照射对患儿的损害。
3.2 根据胸片将X线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1)实质型,炎症主要侵犯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引起肺小叶的炎性渗出性实变,表现为中下肺野小斑片状模糊影,以心缘旁或心膈角区多见。
小儿间质性肺炎x线表现检查肺炎对于大人儿童来说,都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小儿肺炎是一种儿童呼吸道疾病,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小儿间质性肺炎x线表现。
小儿肺炎的诊断小儿间质性肺炎x线表现小儿肺炎的检查化验(1)白细胞检查:细胞性肺炎时,白细胞总数增高,约为15~20×109/L。
重症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和流感杆菌肺炎,有时白细胞总数反而降低。
病毒性肺炎的白细胞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加,中性粒细胞数无增高。
(2)C反应蛋白试验:在细菌性感染、败血症等此值上升,升高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比。
病毒及支原体感染时则不增高。
(3)支原体病原学检查:痰、鼻和喉拭子培养可获肺炎支原体,但需时约3周,同时可用抗血清抑制其生长,也可借红细胞的溶血来证实阴性培养。
发病后2周,约半数病例产生抗体。
红细胞冷凝集试验阳性,滴定效价在1∶32以上,恢复期效价4倍增加的意义大。
40~50%病例的链球菌MG凝集试验阳性,血中出现MG链球菌凝集素效价为1∶40或更高,滴度逐步增至4倍则更有意义。
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可通过补体结合试验、代谢抑制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间接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测定。
这些均有助于诊断。
(4)显微镜检查应注意有无红细胞、白细胞、弹力纤维等。
弹力纤维的出现,可能是肺组织有破坏性病变,如肺脓肿、肺癌等。
库什曼螺旋体与夏科雷登结晶可见于支气管哮喘。
(5)胸部X线检查:肺部病变表现多样化,早期间质性肺炎,肺部显示纹理增加及网织状阴影,后发展为斑点片状或均匀的模糊阴影,近肺门较深,下叶较多。
约半数为单叶或单肺段分布,有时浸润广泛、有实变。
儿童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
少数病例有少量胸腔积液。
肺炎常在2~3周内消散,偶有延长至4~6周者。
小儿间质性肺炎x线表现小儿肺炎的鉴别诊断1、支气管炎:全身症状较轻,一般无呼吸困难及缺氧症状,肺部可闻及干罗音及中粗湿罗音,不固定,常随咳嗽或体位的改变而改变或消失。
2、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患儿发病急骤,常伴有高热、寒战,全身不适、气促、发绀等全身中毒症状,酷似支气管炎,但肺部往往无明显体征,或有细湿罗音,散布于两肺,多在吸气末发现。
新生儿肺部疾病的胸部CT与X线表现的比较曾小辉;董文渊【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部疾病采用CT、X线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指定一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学影像检查医师完成43例肺部疾病患儿的X线片及CT医学影像检查,将不同方法诊断结果与病理确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CT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达97.67%,显著高于X线片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9.77% (P <0.05).结论:对疑似肺疾病新生儿进行诊断时,CT医学影像检查可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利于临床医生及时确定治疗方案,保障疗效及预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应用.【期刊名称】《现代临床医学》【年(卷),期】2014(040)006【总页数】2页(P442-443)【关键词】新生儿;肺;CT;X线片【作者】曾小辉;董文渊【作者单位】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81;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肺部疾病是新生儿时期临床常见病,目前主要依靠医学影像技术对疑似肺部疾病患儿进行诊断,从而为医生提供制定治疗方案的可靠依据。
笔者对我院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前来就诊的43例肺部疾病新生儿给予临床研究,比较新生儿肺部疾病采用CT、X线检查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肺部疾病新生儿43例,其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1~68 h,平均29.34±2.23 h;早产儿31例,足月儿12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9例,剖宫产34例;疾病类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30例,吸入综合征11例,肺气漏1例,湿肺1例。
1.2 方法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1] ①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肺部疾病;②分娩至本次研究年龄不超过28 d;③排除细菌培养阳性者;④排除未经对症治疗病情即可自行改善者;⑤排除肺部先天畸形、发育不成熟者;⑥对本次研究所需X线片、CT检查具有良好耐受性,无中断研究情况;⑦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