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_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课件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3.49 MB
- 文档页数:14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包括稳定性、还原性和可燃性。
2.掌握单质碳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及实验现象。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
2.教学难点:单质碳的还原性及实验操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碳元素的存在形式,引导学生思考:碳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哪些形式存在?(2)介绍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硬度、导电性等。
2.学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①讲解单质碳的稳定性,引导学生观察碳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
②实验:将少量木炭放入试管中,加热至红热,观察木炭的变化。
(2)还原性①讲解单质碳的还原性,引导学生思考:碳为什么具有还原性?②实验:将少量木炭放入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加热至红热,观察氧化铜的变化。
③讨论: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碳是如何将氧化铜还原的?(3)可燃性①讲解单质碳的可燃性,引导学生思考:碳为什么具有可燃性?②实验:将少量木炭放入试管中,加热至红热,观察木炭的燃烧现象。
③讨论: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木炭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3.巩固知识(2)课堂练习:完成关于单质碳化学性质的练习题。
4.实验操作(1)分组实验:每组同学分别进行碳的还原性和可燃性实验。
(2)实验要求: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论。
5.课堂小结(2)强调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提醒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四、课后作业1.复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整理课堂笔记。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深入了解单质碳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查阅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1.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2.注重实验安全教育,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稳定性对话设计: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木炭在常温下不会发生变化吗?”学生答:“因为它比较稳定。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_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二节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碳跟氧气、氧化铜的化学反应)。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学习碳跟氧气反应,由于氧气量是否充足,会造成生成物不同,使学生知道化学反应的条件不同,对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2.难点碳单质跟氧化铜、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3.疑点怎样证明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4.解决办法(1)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经知道的许多事实,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和阅读材料,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思考新的问题,做到温故而知新。
(2)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启发学生用化学方法证明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做好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提出学生应注意观察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启发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本质上理解木炭的还原性。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及药品。
五、学生活动设计1.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第一段,举例说明碳在常温下稳定这一化学性质。
[目的]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练习写出本节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目的] 巩固元素符号、化学式的写法,掌握化学方程式。
3.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选学材料,分组讨论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目的]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学生观察教师演示[试验5—4],观察实验中所发生的现象,分析讨论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有什么物质生成。
[目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稳定,在高温下化学活动性强。
(2)了解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有着相同的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碳元素的化学性质,理解碳与氧气反应的过程及条件。
3.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碳的化学性质及其与氧气反应的条件。
难点:实验操作及现象的观察、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碳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了碳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看看碳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有什么特点。
2.知识讲解(1)碳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碳在氧气中可以燃烧,二氧化碳和水。
②还原性:碳可以还原某些金属氧化物,金属和二氧化碳。
③惰性:碳在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碳与氧气反应的条件①足够的氧气:碳在氧气中燃烧,需要氧气作为氧化剂。
②高温:碳在氧气中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3.实验观察(1)实验一:碳在氧气中燃烧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观察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请同学们准备好实验器材,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实验步骤:①准备一个集气瓶,加入少量氧气。
②用镊子夹取一小块木炭,点燃。
③将点燃的木炭迅速放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二氧化碳和水。
(2)实验二:碳还原氧化铜师:我们来做第二个实验,观察碳还原氧化铜的现象。
请同学们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实验步骤:①准备一个试管,加入少量氧化铜。
②用镊子夹取一小块木炭,点燃。
③将点燃的木炭放入试管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木炭与氧化铜反应,金属铜和二氧化碳。
①碳在氧气中可以燃烧,二氧化碳和水。
②碳可以还原氧化铜,金属铜和二氧化碳。
③碳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还原性和惰性。
5.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知道了碳在化学反应中的特点。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碳的化学性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6.作业布置(1)熟记碳的化学性质。
(2)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了单质碳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