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广州石化厂的布局及其变迁
- 格式:ppt
- 大小:6.50 MB
- 文档页数:27
广州市石油化工制造业发展的规划目标根据《广州市石油化工制造业发展规划(2006~2020年)》,
广州市石油化工制造业发展的规划目标为:
1、采用国际先进生产技术,做大做强以炼油乙烯为代表的石化龙头产业,在此基础上增加石化基础原料的供应,强化石化原料的深加工产业,打造较为完整的现代石油化工产业链,形成与汽车、电子、家电、轻纺等优势产业配套性强的现代石油化工产业体系;
2、建设东部精细化工和日用化工产业基地及南部南沙临港石化产业基地,着力将南沙临港石化产业基地打造成为世界级油化一体化现代石化及下游深加工基地,并作为广州市石油化工制造业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平台,承接城区内部分老企业的搬迁改造任务。
3、争取到2010年,石油化工制造业销售收入比2005年翻一番,达到2000亿元;到2020年销售收入比2010年再翻两番,达到8000亿元,原油综合加工能力达到40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年。
主要产业布局在以下三个区域:
1、黄埔石油化工及深加工基地。
2、萝岗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3、南沙临港石化产业基地。
浅论广东石化产业带摘要:广东南部沿海从东到西,已形成了由广州石化基地、惠州大亚湾石化基地、茂(名)湛(江)石化基地组成的一条气贯长虹的沿海大石化产业带。
伴随着今年三月份中石油年产量二千万吨的炼油项目进驻粤东惠来,石化项目在广东可谓遍地开花,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三大石油巨头悉数入粤,沿海石化产业布局尘埃落定。
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广东省沿海地区将集中形成五个大型综合石化基地,即惠州大亚湾石化区、茂湛沿海重化产业带、广州石化基地、崖门口沿岸重化产业带、汕潮揭沿海化工基地。
新建、扩建五个炼油项目、五个乙烯项目以及一大批下游化工。
届时该省石化生产能力将实现大跨越,仅年炼油能力便可达六千万吨以上,到 2012 年更可达一亿吨,石化产业年生产总值将达七千三百多亿元人民币,从而构建出一个设备及管理理念先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石化工业体系,广东也将成为亚洲主要的石化基地之一。
正文:石油和化工行业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炭、天然矿物、生物质等为原料生产燃料油、农用化学品、有机和无机基本原料、合成材料、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等多类产品的基础性原材料行业,也是资金密集型、能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品种多、层次多、服务面广、配套性强等特点。
石油和化工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中科合资炼化项目的落地,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悉数入粤。
“广东沿海带状产业集群基本形成,毋庸置疑,广东将成为国内非常重要的石化基地。
”广东省社科院企业管理决策科学所所长林平凡说。
中石油揭阳炼化项目和中科合资炼化项目相继落子粤东、粤西,也将使广东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对省内区域协调起到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广东石化产业从几近空白起步,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广东石油和化学工业已建立起门类齐全、布局基本合理、大中小结合的行业体系,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到目前已建设成为跨国石油巨头扎堆布点、生产规模宏大的世界级石化基地。
广东石油化工产业带摘要:世界能源多样化虽然是大势所趋,但是,石油依然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能源,在一很长阶段内,仍将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重要不可替代的角色。
广东省地处中国南部, 经过50余年的努力,广东石化行业逐步改变昔日的落后面貌,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石油化学工业体系,在广东省的国民经济中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广东石油发展机遇近几年,全球500强企业中的石油化工巨头都纷纷将生产基地迁往广东,来华投资石化项目的步伐不断加快。
比较突出的是,中海壳牌惠州石油化工项目、BP、埃克森-美孚、道达尔、杜邦、巴斯夫、拜尔等跨国公司最近都陆续将本土生产厂落户广东,按1:50带动下游产业。
据权威人士分析,今后几年国外大石油化工企业向我国转移生产能力的步伐还将继续加快。
分析起来,新一轮国际石油化工产业向我国转移的浪潮已开始形成,而这些企业纷纷不约而同的将眼光定位在广东,可见广东在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中有其独一无二的特殊地位;同时,世界形势瞬息万变,这又将对其未来的发展有何影响?是机遇还是挑战?(一)广东省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历程广东省石油化学工业包括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原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石化工业发展势头良好,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广东经济三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
根据2002年《广东年鉴》和2001年广东省统计局2001年统计快报,2001年广东省石油化工企业总数1275家,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3家,石油加工及炼焦企业46家,化学原料、制品企业1011家,橡胶加工、制品企业215家。
全省石油化工企业资产总计1250.42亿元;当年完成工业总值(现行价)1378.31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10.9%,比上年增长7.39%;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完成211.9亿元,石油加工业422.39亿元,化学工业744.02亿元。
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257.77亿元,占全省工业9.34%;实现利税总额157.37亿元,其中利润总额81.40亿元,占全省工业的13.95%。
广东绿色石化规划方案背景广东省是中国南方的经济大省,也是全国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之一。
据统计,广东省石化行业的年产值已经超过了200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
然而,石化行业也是一个严重污染行业,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显现。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相关法规的出台,广东省石化行业亟需转型升级,实现由重污染向轻污染、从高能耗向低能耗的转变。
目标为了解决广东省石化行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提高石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广东省政府制定了绿色石化规划方案,其目标如下:1.实现广东省石化行业的绿色转型升级,促进工业技术的创新与升级。
2.推动广东省石化行业从重污染向轻污染的转变,降低污染排放量。
3.将广东省石化行业打造成为国内绿色、环保、高效的石化产业基地,提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广东省政府提出了以下具体措施:资源优化广东省政府将会通过改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
具体来说,将大力发展绿色化学品、高效催化剂等环保型新材料和新工艺,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石化企业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降低原料消耗和能耗,并减少排放物的生成。
环境监管广东省政府将推进石化环境监管制度的建设,严格实施总量控制、监测评估、信息公开等制度,扎实推进全过程环境管控体系建设,增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石化企业合法、合规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保障环境安全。
基础设施建设广东省政府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加污水处理设备、垃圾处理设施等环保设施的建设,提高石化企业的环保支持能力,努力打造绿色石化园区,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企业转型升级广东省政府将鼓励石化企业加强科学技术的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销售价值,并支持企业在环保节能技术、绿色新材料等方面进行技术研发,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国际化战略建设,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在广东省政府的推动下,绿色石化规划方案的实施将会成为广东石化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泉港整体发展规划石化工业区规划:千亿石化产业集群泉港石化工业区规划面积24.5平方公里,由仙境、南垦、洋屿和氯碱四个片区组成。
其中,仙境片区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以现有联合石化为中心,发展炼化一体化项目和相关中下游项目。
南垦片区规划面积12.9平方公里,布置“炼化一体化”二期扩建项目、重油催化热裂解项目和台湾石化专区等。
洋屿片区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规划布局石化码头和仓储区,包括保税区。
氯碱片区规划面积0.8平方公里,为氯碱工业及1.4-丁二醇等下游项目发展用地。
目前,园区已开发面积7.76平方公里,2007年园区石化产值达190多亿元。
其中,由中石化、福建省、埃克森美孚及沙特阿美联合投资49.36亿美元建设的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2009年3月份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将超过600个亿,可带动形成1500亿元以上的石化产业集群,为海西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至2020年,泉港石化工业园区将基本建成年产值2000多亿元,年炼油2400万吨,乙烯200万吨,丙烯、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各超100万吨能力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
城市总体规划:以石化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港口新城2007年底修编完成的《泉港石化港口新城总体规划(2008-2020年)》提出,泉港区的城市职能定位为以石化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港口新城,具体包括两方面,即国家级石化产业、物流基地,重要港口;石化产业配套服务城区、港口物流服务中心。
根据规划,泉港石化港口新城的石化工业主要向北发展,一般制造业向西南发展,生活居住向东南方向发展,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近80平方公里。
城市总体空间结构为“集中三片”(即港口石化工业园区组团、普安开发区组团与城市生活组团)、“外围两点”(即涂岭综合组团与界山综合组团),构筑以一个综合性城市公共中心、两个专业化产业服务中心为主体,形成不同职能、多层次的城市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其中,城市综合性公共服务中心,以岩山为主体建成城市之中的大面积中央绿化公园,并以此公园为中心向东北、向南、向西分别辐射出医疗体育、行政文化和商业金融三条发展轴线,形成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综合性公共中心。
专栏国宝视界未能完全实现的广州市工业布局调整的构想•••时间过去很多年了,珠江南岸的广州工业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遗憾的是,我还没有看到最初设想的实现彻底关停搬迁,成为一个新的珠江南岸商业区。
由于工作关系,我曾参与广州很多工业项目的工作,例如广州汽车工业公司、广州石化、龙穴造船厂、珠江钢厂、文冲船厂等。
在珠江两岸一边是繁华的商业区,另一边则是工业区。
散布在珠江岸边的工业区主要有广州钢铁厂、广州造船厂、广州造纸厂等。
改革幵放前,广州市的工业并不发达,这些工业企业在广州市可是赫赫有名的经济支柱,但是放到全国,充其量不过是一些中小企业例如.广州钢铁厂是广州市的一个骨干企业,但它的高炉也就是300立方米左右,放在别的地方属于应淘汰的中小高炉。
广州造船厂也算是一个大企业了,但它在珠江岸边,水深条件不够.没法建大型化的船坞,只有一个7万吨的船台造船。
广州造纸厂也曾经是我国轻工行业造纸的一个大企业了,但是在改革幵放的形势下,印度尼西亚金光集团在江苏镇江、海南洋浦都建了百万吨级的造妖企业.其他一些地方的造纸厂也有几十万吨的规模.比较起来广州造纸厂只能算是一个小规模的造纸企业了’而且广州没有生产纸的原料,没有条件搞金光集团在洋浦那样的百万吨纸浆厂。
我向当时的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常务副市长乌B毅敏等同志提出,趁着工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机会,不如把珠江岸边的工业企业都实施搬迁,或者没有条件的适时关闭。
把珠江岸边的工业区改造为综合商业区、金融服务区,这样土地的价值会升值,也符合广州市这样的大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
广州市领导对我的想法原则上是支持的。
我在北京的广州大厦约请时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董事长陈小津同志和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同志一起协商广州市造船工业的调整当时我们已经在船舶工业发展规划中规划了环渤海湾、长江口和珠江口3个造船基地.环渤海湾和长江口已经有相当的规模,而珠江口造船基地发展相对滞后<陈小津和张广宁同志协商,在广州市待发展的南沙新区一个叫龙穴的地方,建设一个拥有30万吨级船坞的大型造船厂,然后将珠江边的广州造船厂实施搬迁&这个意见大家一拍即合因为广中国经济周刊CHINA ECONOMIC WEEKLY RV!i| 2019.430ILII州设立南沙区之后也需要有一些大型项目支撑。
广东世界级石化产业带初具规模目前,广东南部沿海从东到西,已形成了由广州石化基地、惠州大亚湾石化基地、茂(湛(江)石化基地组成的一条气贯长虹的沿海大石化产业带。
伴随着2009年3月份中石油年产量二千万吨的炼油项目进驻粤东惠来,石化项目在广东可谓遍地开花,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三大石油巨头悉数入粤,沿海石化产业布局尘埃落定。
三大石油巨头入粤,两巨头的项目均落户惠州,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惠州1,200万吨炼油项目6月也已投产,该项目是目前中国首套单系列最大、专门用于加工重质高酸原油的炼油项目,该项目二期扩建将使炼油能力提高到每年2,200万吨。
中海油1,200万吨惠州炼油项目投产后,将向广东及华南地区投放700多万吨优质汽、煤、柴油及其他400多万吨的石化产品,同时与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互供原料和产品,保障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能源供给。
同时,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推进惠州炼化一体化基地建设,加快推动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广东沿海LNG接收站项目、广东省内天然气管网建设和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的建设,共同推进中国海油在广东地区建设新型能源补给站,共同建设石油战略储备油库。
中海油未来将在广东省投资额超过3,000亿元,扩建惠州炼化项目二、三期,同时推进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精细化工等项目,届时惠州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炼化一体化的石化基地。
而中石化在广东拥有炼油能力过千万吨的茂名石化,下一步也将扩建至2, 500多万吨,加上粤东惠来2009年3月引进的中石油年产量2,000万吨炼油项目,作为工业产业的“命脉”之一的石化项目大项目托起了广东石化,并以带动性拉动周边下游产品加工、精细化工、化工储运等产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集群。
广东九大石化产业城市也已严阵以待,从粤东的汕头到粤西的湛江、茂名,包括珠三角的广州、佛山、惠州、珠海、江门、东莞,都在为项目的配套做充足的准备,湛江-茂名-珠海-广州-惠州-汕头的沿海石化产业带业已形成,而上下游的分工也已成气候。
既存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以广石化办公大楼改造为例王茂生【摘要】既存建筑更新与再利用的课题,在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越来越引起关注,并成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既存建筑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且种类繁多,更多的案例研究便显得非常有意义.该文通过广石化办公大楼更新改造项目的实践,探讨了既有办公类建筑适应性再利用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这里面既有建筑物本身的改扩建问题,又涉及办公方式的改变和企业管理与文化等问题.该文以主要设计者的视角,直观描述了项目的整个进程,希望为本课题的研究起到贡献第一手资料的作用.【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4页(P56-59)【关键词】既存建筑;办公楼;适应性再利用【作者】王茂生【作者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3.2广石化办公大楼的改造项目完成已经近半年多了,日前发现旁边兴建的住宅楼已近百米高,十几层的办公大楼便显矮小。
当初石化厂的选址都与城市中心保持了相当的距离,由于地处偏远,广石化办公大楼多年来都是石化路上最高的建筑。
城市发展太快,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惊喜,也不断带来新的问题。
广州石化厂周围是农民的村庄和土地,大城市城中村的改造运动已经波及至此,因为这些早前远离城市的村庄已经变成了名符其实的城中村。
于是抢建、拆迁、规划、开发等每一步都让人感到暗潮汹涌、惊心动魄。
相比周围的巨大变化,石化厂倒显得十分平静,显示出国有大企业四平八稳的风格,但事实上厂区基础设施老化的现实问题已经非常突出。
一系列更新改造的提案摆在了决策层的面前,办公大楼的改造便是其中少有的非生产类项目之一。
办公楼由两部分组成,分别建造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与中期,楼内集中了石化总厂主要管理部门,是一个典型的企业自用型总部大楼。
管理者当初的想法很简单,当越来越多的建筑表面和设备出现老化而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通常的做法是找一个装修公司翻修一下。
广州石化的发展历程广州石化是广州地区最早的石油化工企业之一,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以下是广州石化的发展历程:一、成立阶段(1950年代-1960年代)广州石化成立于1950年代初期,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满足广州地区对石油产品的需求,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成立初期,广州石化主要生产炼油和石油化工产品,并通过建设炼油厂、化工厂等设施来扩大生产规模。
二、技术改造与扩建阶段(1970年代-1980年代)进入1970年代,广州石化开始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引进先进的炼油和石化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产能。
在此期间,广州石化相继建设了催化裂化装置、重油加工装置、乙烯装置等新设施,使企业的生产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三、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阶段(1990年代-2000年代)进入1990年代,广州石化进一步加强了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推动产业升级。
企业引进了高效催化剂、新型反应器等先进设备,并加大了石化产品的研发力度,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广州石化还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石化企业的合作,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研发。
四、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阶段(2010年代以后)在21世纪初,广州石化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措施。
企业投资建设了废气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广州石化也加大了对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的研发投入,积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
五、国际合作与全球布局阶段(2020年代以后)进入2020年代,广州石化加大了与国际石化企业的合作力度,拓展了国际市场。
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石化企业开展合作项目,推动国际化发展。
同时,广州石化也进一步优化了全球布局,加强了与国内其他石化企业的合作,形成了以广州为核心的区域石化产业集群。
总的来说,广州石化经过多个阶段的发展,不断实现技术升级、产品创新和环保发展。
作为广州地区的重要石油化工企业,广州石化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产业水平和保护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东省的石油化工发展规划2005-2010年规划投资1800亿元,重点新建、扩建5个炼油项目、5个乙烯项目和5个石化基地,使我省石化工业在总量规模、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迈上新台阶。
预计2005-2010年我省石化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0%,2010年达到7300亿元,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11.0%左右。
主要生产能力达到:炼油6300万吨/年,乙烯440万吨/年,芳烃340万吨/年,五大通用树脂550万吨/年,精对苯二甲酸(PTA)超过200万吨/年,轮胎1800万套/年。
精细化工品率45%。
展望2020年,在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石化工业仍将处于较快增长期。
我省要建成世界上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在泛珠三角区域中发挥产业龙头作用,预期我省石化工业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2020年炼油生产能力将达到1亿吨,乙烯生产能力达到600万吨,约占全国的1/4。
原料-合成材料3.基础化工原料-基本有机化学品-专用化学品4.橡胶加工-轮胎及精密橡胶制品比重低;多数基本有机原料空白,总量严重不足。
子午线轮胎比例大、产量不足,橡胶密封件质量不高重有所提高多数基本有机原料空白,PTA、EG和苯酐供应矛盾缓解。
轮胎产量有所提高,精密橡胶制品不能满足汽车工业需要进一步提高基本有机原料供应显著改善,PTA、EG和苯酐可满足省内需求子午线轮胎、密封件产量和质量满足汽车工业、装备工业需要发展重点重点建设5个炼油项目、5个乙烯项目和5个石化基地(附表一)。
(一)5个炼油项目1.中石化茂名分公司炼油扩建2.中石化广州分公司炼油改造3.中石化湛江东兴炼油改造4.中海油新建惠州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5.规划“十一五”期间再新建2000万吨/年炼油装置(二)5个乙烯项目1.中石化茂名乙烯扩建2.中石化广州乙烯扩建新装置3.中海壳牌惠州南海石化80万吨/年乙烯项目4.争取新建汕头乙烯项目5.规划“十一五”期间再新建200万吨/年乙烯装置(三)5个石化基地1.惠州大亚湾石化区2.茂湛沿海重化产业带3.广州石化基地4.崖门口沿岸重化产业带5.汕潮揭沿海化工基地石化上游龙头项目的布局规划规划项目规划项目表1(2004年在建)规划项目表2(前期工作已取得一定进展的项目)规划项目表3(招商引资争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