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姿势和移动
- 格式:pptx
- 大小:241.39 KB
- 文档页数:27
人教版五至六年级《准备姿势和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根据人教版五年级和六年级体育教材《准备姿势和移动》这一章节中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掌握各种不同的准备姿势和移动技巧,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动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各种基本的准备姿势,例如站立姿势、侧面姿势、仰卧姿势等;•学会不同的移动技巧,例如慢跑、快跑、侧向跑和跳跃等。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如耐力、灵敏度和协调能力等;•培养学生的热爱体育运动的意识和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坚毅不拔、合作互助的精神品质;•通过运动锻炼促进人体健康,增强学生的身体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三、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同准备姿势的讲解与练习;•不同移动方式的讲解与练习;•几种不同姿态的讲解与练习,例如跳跃、腾挪、转身等;•课后作业。
2. 组织形式本节课采用集体教学和个体练习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教师首先为学生讲解各种准备姿势和移动技巧,然后由老师进行示范,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进行练习。
接下来,学生进行个体练习,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各种技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多种准备姿势和移动技巧的掌握;•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和动作技巧的提高。
2. 教学难点•学生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准备姿势和移动技巧的掌握;•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某些运动方面的障碍。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指导法;•互相交流的方法。
2. 教学手段•实物模型;•讲解板书;•多媒体课件;•实物示范。
六、教学评价和反思1. 评价方式这节体育课的评价方式包括两个方面:•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包括学生掌握程度的测评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教师教学方法、课件设计和教学手段的评价。
2.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是:•有些学生掌握不够巩固,需要加强练习;•有些学生体力不够,需要加强锻炼;•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该加强技巧难点的讲解。
排球的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排球的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准备姿势和移动是排球基本技术之一,是完成发球、垫球、扣球和封网等各项击球技术的前提和基础。
准备姿势的作用是为及时地移动和完成击球动作做好准备。
移动的作用是为了及时接近球,调整人与球的位置关系,便於完成击球动作。
(一)准备姿势和移动技术的动作方法1、准备姿势:(1)半蹲准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稍比肩宽,一脚在前,两脚尖稍内收,两膝弯曲成半蹲。
脚跟稍提起,身体重心稍前倾,两臂放松,自然弯曲,双手置於腹前。
身体适当放松,两眼注视来球,两脚始终保持微动。
(2)稍蹲准备姿势:稍蹲准备姿势比半蹲准备姿势身体重心稍向前移,两膝弯曲程度小於半蹲准备姿势。
动作方法与半蹲准备姿势基本相同。
(3)低蹲准备姿势:两脚左右、前后开立的距离比半蹲准备姿势更宽一些,两膝弯曲的程度更大一些,身体重心更低、更靠前,膝部的垂直线超过脚尖,两手臂置於胸腹之间。
2、移动步法:排球比赛中使用最多的是短距离移动。
常用的移动步法有:(1)滑步:当来球距离身体较近、弧线较高时,可采用滑步。
其动作方法是向右滑步时,右脚先向右迈出一步,左脚迅速并上,落在右脚的左面。
连续做并步即为滑步。
向前滑步时,前脚先向前迈出一步,后脚迅速跟上落在前脚之后,如此连续做。
滑步主要用於去完成传球、垫球、拦网等。
(2)交叉步:当来球距身体2米左右时,可采用交叉步移动。
其动作方法是向右移动时,上体稍向右转,左脚从右脚前面向右迈出一步,右脚再迅速向右迈出一步落在左脚的右边,同时身体向来球方向转动,做好击球前的准备姿势。
交叉步主要用於去完成防守、一传、拦网等。
(3)跨步:当来球较低且距身体较近时,可采用跨步。
首先向移动方向跨出一大步,同时屈膝,上体前倾,身体重心移至跨出腿上。
跨步可向前、向侧或向侧前方。
(4)跑步:采用跑步移动时,两臂要配合摆动,应根据来球的方向,边跑边转身。
(5)综合步法:将以上各种步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如跑步之后再滑步。
传球准备姿势和移动教案篮球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和个人技术的运动,而传球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传球准备姿势和移动是影响传球准确性和速度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针对传球准备姿势和移动进行详细的教学和训练。
一、传球准备姿势。
1. 站立姿势。
传球准备姿势的第一步是正确的站立姿势。
球员应该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同时,球员的上半身应该稍微前倾,以便更好地观察场上的情况并做出正确的传球决策。
2. 手部姿势。
在传球准备姿势中,球员应该将双手放在球的两侧,手指自然分开,握住篮球。
手臂应该保持放松,但又有一定的张力,以便在传球时能够产生足够的力量。
3. 视线。
球员在传球准备姿势中,应该时刻保持对场上队友和对手的观察。
这样可以更好地判断传球的方向和力度,从而减少传球失误的可能性。
二、传球移动。
1. 步法。
传球移动中的步法是非常重要的。
在接球后,球员应该迅速采取正确的步法来为传球做准备。
一般来说,球员可以采用前脚迈出一步,后脚跟随着移动的步法来完成传球动作。
这样可以确保传球的准确性和速度。
2. 身体平衡。
在传球移动中,球员应该时刻保持身体的平衡。
这样可以确保传球时不会出现摇晃或者失去控制的情况。
同时,身体平衡还可以帮助球员更好地控制传球的力度和方向。
3. 视线。
在传球移动中,球员应该时刻保持对场上情况的观察。
这样可以更好地判断队友的位置和对手的防守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传球决策。
同时,良好的视线可以帮助球员更好地控制传球的力度和方向。
三、练习方法。
1. 传球准备姿势的练习。
球员可以通过多次练习传球准备姿势来提高自己的传球技术。
可以让球员在场上站立姿势中保持一段时间,以培养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感。
同时,也可以让球员在练习中时刻保持正确的手部姿势和视线,以提高传球的准确性。
2. 传球移动的练习。
在传球移动的练习中,可以通过模拟比赛情况来进行。
可以让球员在场上进行接球和传球的练习,同时要求他们保持正确的步法和身体平衡。
排球中准备姿势和移动的分类排球是一项技术和战术并重的体育项目,准备姿势和移动是关键要素之一,直接影响球员的发挥和球队的胜负。
在排球中,准备姿势和移动的分类主要分为站立式、防守式、攻击式和接发球位式。
一、站立式站立式是排球最基本的准备姿势,它包括站立、上手、膝部和脚部的协调配合。
站姿应以两脚肩宽为宜,腿略弯、身体稍向前倾,双手自然放在身侧或者随时准备接球的位置。
在与对手对阵前,队员应该采取站立式,时刻保持警觉,做好准备接球的姿势。
二、防守式防守式是在防守时采取的姿势,包括上手、屈膝、弯腰和站立等多种姿势。
在比赛中,如果对手发球或者扣球,球员应该迅速采取防守式,屈膝,膝盖微曲,身体向前弯曲,双手伸出准备接球。
防守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接球成功率,保护自己的身体,同时保持灵活性,方便做出及时的反应。
三、攻击式攻击式是在进攻时采取的姿势,主要包括上手、弯腰、挺胸、跳跃等准备动作。
在比赛中,队员应该根据球的位置和对方的防守来采取最佳的攻击式姿势,提高进攻的效率。
攻击式需要降低重心、调整身体平衡、协调跳跃和球员自身的力量,能够发挥出球员最好的进攻技能,打出高质量的攻击球。
四、接发球位式接发球位式是在接发球时采取的最佳站位,主要包括站立式、扑救式、拦网式等。
在接发球时,队员应该迅速采取接发球位式,站在球的飞行方向上,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站位姿势,增加接球成功率。
接发球位式的正确选择,能够减少失误率,增加稳定性,打出更加精彩的比赛。
综上所述,排球准备姿势和移动分类非常重要,在比赛中是球员们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学习和掌握不同的姿势和移动方式,球员能够更加熟练和自如地完成各种技术动作,提高个人和集体的竞技水平,更好地为球队争夺胜利做出贡献。
第一课-排球(准备姿势和移动)
一、准备姿势
排球比赛前,正确的准备姿势对于比赛的成功非常重要。
一个漂亮的准备姿势可以增强球员的自信心并且可以让球员在比赛中更加投入。
以下是正确的排球比赛准备姿势:
1.双脚并拢并放平,身体重量均匀分配在两脚上。
2.双臂向前伸展,手掌向下,手肘略微向外侧弯曲。
3.肩膀放松,双肘向后微微挺起。
4.抬头挺胸,保持一个自信、端正的姿态。
5.保持这个姿态并且深呼吸,准备比赛。
二、移动技巧
在排球比赛中,跑动和移动非常重要,因为球经常会出现不同方向的运动,并且队员们需要尽快地反应并且以正确的方式移动到球的位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排球移动技巧:
•前进或向前移动
队员可以使用下列的方法进行前进或者向前移动:
1.右脚或者左脚向前迈出一步。
2.提醒队友注意,以便避免相撞。
3.继续在球飞向的方向上移动,如果需要,进行跳跃或者俯身救球。
•向后移动
队员可以使用下列的方法进行向后移动:
1.向后迈一步,然后另一条腿跟踪后。
2.保持身体平静和放松。
•向侧边移动
队员可以使用下列的方法进行向侧边移动:
1.同时向左或者右侧迈出一步。
2.然后另外一条腿紧随其后。
3.保持身体平衡和控制。
•后退移动
队员可以使用下列的方法进行后退移动:
1.再次向后移动一步,右脚或左脚先后着地。
2.反向步幅需要与前进和侧移的大小相等。
以上这些技巧就是排球比赛中常用的移动技巧。
掌握它们可以让一个球员的反应更加敏捷、更加适应赛场,并且为胜利打下基础。
小学体育与健康软式排球准备姿势与移动教案在小学体育课程中,软式排球作为一项普及和受欢迎的活动,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准备姿势和移动技巧,教授软式排球的基本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小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上学习软式排球的准备姿势和移动技巧进行介绍和教案设计。
一、准备姿势准备姿势是进行软式排球比赛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击球和接球的准确性。
以下是小学生在软式排球中常用的准备姿势:1. 站立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重心平衡,双膝微微弯曲。
上半身保持笔直,双手自然下垂。
2. 防守姿势:当对方发球或攻击时,小学生应迅速转换为防守姿势。
双脚分开较宽,略大于肩宽,身体重心略向前倾。
上半身向前弯曲,双手保持放松且随时准备接球。
3. 准备击球姿势:准备击球的姿势是一种中立且稳定的姿势。
小学生应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重心均匀分布。
下肢稍微弯曲,但不要过度弯曲,以保持良好平衡。
臂部放松伸直,手掌张开,准备接球。
二、移动技巧在软式排球比赛中,掌握正确的移动技巧对于有效地击球和接球至关重要。
以下是小学生在软式排球中常用的移动技巧:1. 前后移动:前后移动是在接球或击球时最常见的移动技巧。
小学生应该在准备姿势的基础上,通过屈膝和脚踝的驱动,轻快地前后移动来调整位置。
2. 左右移动:在面对横向跑动的球时,小学生需要掌握左右移动的技巧。
通过屈膝和脚踝的驱动,小学生可以迅速向左或向右移动脚步,以获取最佳击球或接球位置。
3. 协作移动:软式排球是一项团体活动,合理的协作移动可以确保球的顺利传递和争夺。
小学生应该学会与队友之间的默契,通过语言和手势指示来进行合理的移动。
三、教案设计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准备姿势和移动技巧,教师可以使用以下教案设计:1. 引入活动:通过简单的问题或游戏引入软式排球的准备姿势和移动技巧的概念,让学生产生兴趣。
2. 示范与练习:教师进行准备姿势和移动技巧的示范,要求学生模仿并练习。
排球的基本技术通常所说的基本技术分为六种:一、准备姿势和移动(一)准备姿势是准备各种来球的身体姿势。
1、半蹲准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稍比肩宽,一脚稍前,两脚尖稍内收,脚跟稍提起。
膝关节保持一定的弯曲,上体前倾,重心靠前。
两臂放松自然弯曲,双手置于腹前,全身肌肉适当放松,两眼注视来球,两腿始终保持微动。
2、稍蹲准备姿势:稍蹲准备姿势比半蹲准备姿势重心稍高,但动作方法相同,一般用于助跑前或对方正在组织进攻时,需快速起动。
3、低蹲准备姿势:低蹲准备姿势比半蹲准备姿势的身体重心更低、更靠前,两脚前后的距离更宽一些,膝盖弯曲程度更大一些;手放于胸腹之间。
低蹲准备姿势主要用于防守和接拦回球等。
(二)移动的目的主要是及时接近球,保持好人与球的位置关系,以便击球。
1、并步与滑步:当来球离身体一步左右时可采用并步移动,如向前移动时,则后腿蹬地,前脚向来球方向跨出一步,后腿迅速跟上做好击球准备。
当球在体侧稍远时,并步不能直接击球,可快速连续并步,连续并步即滑步。
2、跑步:球离身体较远时需用跑步,采用跑步移动时,两臂要配合摆动,根据来球的方向,边跑边转身,并逐渐降低重心,保持好击球准备姿势。
3、交叉步:以向右交叉步为例。
上体稍向右转,左脚从右脚前面向右交叉迈出一步,然后右脚再向右跨出一步,同时身体转向来球方向,保持击球前的姿势。
4、跨步:跨步比交叉步移动距离近,便于接距自己1~2米处的低球。
移动时步伐较大,身体重心较低,如向前移动,则后脚用力蹬地,前脚向前跨出一大步,膝盖弯曲,上体前倾,身体重心移至前腿上,可以向前,向斜前或向侧方跨步。
二、发球由队员自己抛球,用一只手将球从网上空两标志杆内击入对方场区的技术动作(一)正面下手发球身体正面面对球网,手臂由后方向前摆动,在腹前将球击入对方场区的一种发球方法。
面对球网,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重心偏后脚,左手持球于腹前将球轻轻抛弃在体前右侧,离手高约20厘米,在抛球前,右臂伸直,以肩为轴向后摆动。
《准备姿势和移动步伐》一、教学对象高一学生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准确说出准备姿势和移动步伐的动作要领及关键要点。
2.通过练习,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准备姿势和移动步伐的技术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准备姿势的重心控制和身体姿势。
2.移动步伐的脚步动作和身体协调配合。
2.教学难点1.快速反应和准确判断移动方向。
2.在移动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
四、教学方法1.讲解示范法: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准备姿势和移动步伐的动作要领。
2.分解练习法:将复杂的动作分解成简单的步骤,让学生逐步练习,掌握动作技巧。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开始部分(3 分钟)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3.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7 分钟)1.慢跑400 米2.关节活动操: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
3.专项准备活动:原地小步跑30 秒、高抬腿跑30 秒。
(三)基本部分(25 分钟)1.讲解准备姿势的动作要领(5 分钟)1.双脚左右开立,比肩稍宽,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间。
2.两臂自然弯曲置于体侧,两眼注视来球方向。
3.强调准备姿势的关键要点:重心低、姿势稳、反应快。
2.教师示范准备姿势(2 分钟)1.教师进行标准的准备姿势示范,让学生观察动作的整体形态和细节。
3.学生模仿练习(5 分钟)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 人,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准备姿势的模仿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4.讲解移动步伐的动作要领(5 分钟)1.介绍并步、滑步、交叉步、跨步等常见的移动步伐。
2.强调移动步伐的关键要点:脚步灵活、移动迅速、重心平稳。
5.教师示范移动步伐(2 分钟)1.教师依次示范各种移动步伐,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动作的过程和要点。
排球准备姿势和移动步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排球的基本准备姿势,包括站立姿势、蹲下姿势和跳跃姿势。
2. 让学生学会排球的基本移动步法,包括前进、后退、侧移和跳步。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体育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排球的基本准备姿势和移动步法。
2. 教学难点:准备姿势的准确性和移动步法的协调性。
三、教学资源:1. 排球场地一幅。
2. 排球若干个。
3. 教学视频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跑步、拉伸等热身活动,提醒学生注意身体状况,预防运动损伤。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1)讲解排球的基本准备姿势,包括站立姿势、蹲下姿势和跳跃姿势,强调姿势的准确性和重要性。
(2)示范排球的基本移动步法,包括前进、后退、侧移和跳步,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 学生分组练习(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负责人,按照教学要求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教学比赛(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比赛,运用所学的准备姿势和移动步法进行实战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体育精神。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学生谈谈在练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教师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课后作业:1. 观看排球教学视频或图片,加深对基本准备姿势和移动步法的理解。
2. 回家后进行家庭练习,巩固所学技能。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排球准备姿势的掌握程度,包括站立姿势、蹲下姿势和跳跃姿势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2. 评价学生对排球移动步法的掌握程度,包括前进、后退、侧移和跳步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观察学生在教学比赛中的表现,评估其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体育精神。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有趣,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是否得当,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练习和比赛。
毽球进攻战术训练毽球进攻要领:毽球训练方法毽球的训练方法发毽球的基本技术毽球基本技术动作包括四大类,即准备姿势与移动、起球、发球、进攻、防守和拦网。
一、准备姿势与移动技术1准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两脚前后开立2步伐移动:前上步、后撤步、左右滑步、交叉步、跨步、并步、转体上步、跑动步二、起球技术起球技术是指利用脚、腿、胸、腹、头(除两手臂外)等身体有效部位把对方击过网或突破拦网后的球击起,并组织进攻的击球动作。
1、脚内侧起球脚内侧起球是指用脚的内侧面击球的起球动作。
(1)技术动作方法:起球前,两脚前后自然开立,踢球脚在后,两膝微曲,两手臂放松自然下垂于体侧。
起球时,身体重心转移到支撑脚上,踢球腿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上放摆动。
在摆动过程中逐渐形成髋关节外张,膝关节弯曲,踝关节内翻的基本姿势。
击球的一刹那脚部击球面端平,击球部位应在脚内侧面的中部,击球点一般应在支撑腿膝关节高度的体前约40厘米处。
起球的全过程应注意柔和协调,大腿小腿应完成向前上放送球的动作。
(2)技术动作的运用:在起球基本技术中,脚内侧起球是一项使用频率最高的基本技术。
它不但可以单独运用,而且还可以与头部、胸部、腿部起球技术衔接使用。
在毽球比赛中,脚内侧起球主要在以下三虫情况中运用:1接起对方发过来的球。
这时要求队员必须积极移动,调整好人与球之间的位置,做到一次起球到位,给二传队员提供一次自我调整球的机会。
2在组织进攻的传球中使用。
脚内侧起球是一项传球的专项技术,要想传好球,首先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即通过积极移动以及第一次调整击球的机会,处理好人与球之间、人与传球方向之间、传球队员与攻球队员之间的合理关系。
在此基础上,应提高传球队员的控球能力,使之具备能传高球也能传低球,能传集中球也能传拉开球,能传近网球也能传远网球,以及变向球的能力。
3在防守中运用。
由于毽球比赛攻球的飞行路线短,速度快,落点变化多,所以给防守增加了难度。
脚内侧起球的主要作用是防起正面飞来高度在踝关节与膝关节之间的来球,以及其他起球技术防起后的第二次起球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