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

骨学

1.骨的分类、构造如何?骨髓、骨膜各有何作用?

答:●骨按形态可分为四类。①长骨:长管状,如肱骨。分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腔称髓腔,有黄骨髓,两端称骺。②短骨:形似立方体,如腕骨。③扁骨:板状,如顶骨。④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

●骨的构造主要包括:①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②骨膜,贴于骨表面,

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③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由红骨髓转化而来。

●骨膜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

2.椎骨的一般形态如何?各部椎骨有何特征?

答:●椎骨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椎弓分椎弓根和椎弓板,椎弓板上发出七个突起:棘突一个,横突一对,上关节突一对,下关节突一对。

●颈椎共7块,椎体较小,椎孔较大,横突上有孔,称横突孔。棘突大部分较短,末端分叉。第

一颈椎又名寰椎,无椎体;第二颈椎又名枢椎,有齿突;第七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

●胸椎共12块,椎体侧面上、下缘有上、下肋凹,横突末端有横突肋凹,棘突较长,斜向后下

方,呈叠瓦状排列。

●腰椎共5块,椎体粗壮,椎孔呈卵圆形,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倒三角形。上缘中份向前的隆凸称岬,前面有四对骶前孔,后面

有四对骶后孔,骶骨部有骶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孔两侧的突起称骶角。

●尾骨由3~4块尾椎长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

3.椎骨上可见哪些孔?岬、骶角的位置及意义如何?

答:●椎骨上可见椎孔(椎体与椎弓围成),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椎下切迹围成),骶前孔(骶骨前面),骶后孔(骶骨后面),骶管裂孔(骶骨下端),横突孔(颈椎横突上)。

●岬位于骶骨上缘中份,向前隆凸,临床上常作为测量骨盆大小的标志。

●骶角位于骶管裂孔的两侧,向下突出,临床上常作为骶管麻醉的标志。

4.胸骨分几部?肋的概念?肋骨的形态如何?

答:●胸骨分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肋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共12对。第1~7对肋与胸骨直接相连称真肋,第8~12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假肋。

●肋骨属扁骨,分体和前、后两端。后端膨大,称为肋头,肋头外侧稍细,称肋颈,肋颈外侧的

粗糙突起,称肋结节。肋体长而扁,面下缘处有肋沟。第一肋骨扁、宽、短。

5.颅前、中、后窝各有哪些主要的孔、管、裂、门?

答:●颅前窝有筛孔;颅中窝有视神经管、颈动脉管口、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破裂孔;颅后窝有枕骨大孔、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口、耳门。

6.鼻旁窦包括哪些?各开口于何处?

答:●鼻旁窦包括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

7.试述眶、骨性鼻腔的形态和结构?

答:●眶呈四棱锥体形。有一尖一底四个壁。尖端有视神经管口;底呈四边形,有眶上孔和眶下孔;

上壁外侧有泪腺窝;下壁有眶下沟;侧壁有泪囊窝;外侧壁有眶上裂。

●骨性鼻腔呈梨形,中间是鼻中隔(犁骨+筛骨垂直板),前为鼻前孔,后为鼻后孔,侧壁上有上、

中、下鼻甲和上、中、下鼻道。

8.颅侧面观、颅底外面有哪些窝和孔?

答:●颅侧面有:颞窝、颞下窝和翼腭窝(在颞下窝侧);颏孔。

●颅底外面有:下颌窝、鼻后孔、切牙孔、腭大孔、颈静脉孔、茎乳孔、破裂孔、枕骨大孔、卵

圆孔、棘孔。

9.描述肩胛骨、髋骨的形态结构。哪些结构在体表可以触及?

答:●肩胛骨为三角形扁骨,有两面、三缘、三个角。前面有肩胛下窝,后面有肩胛冈、肩峰、冈上窝、冈下窝;上缘有喙突和肩胛切迹,侧缘又称脊柱缘,外侧缘又称腋缘;上角平对第2肋,下角平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外侧角有关节盂。

●髋骨是不规则扁骨,中部有深窝称髋臼,下部有大孔称闭孔。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

髂骨分体和翼,上缘称髂嵴,肥厚处称髂结节,前端有髂前上棘和髂前下棘,后端有髂后上棘和髂后下棘,面有髂窝,下界有弓状线;坐骨分体和支,后缘有坐骨棘、坐骨大切迹和坐骨小切迹,下端有坐骨结节;耻骨分体和上下支,有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耻骨联合面等。

●肩胛骨在体表可触及结构有:肩胛冈、肩峰、喙突、肩胛上角、肩胛下角、肩胛骨侧缘。

●髋骨在体表可触及结构有:髂嵴、髂结节、髂前上棘、髂前下棘、髂后上棘、髂后下棘、坐骨

结节、耻骨结节、耻骨嵴、耻骨联合面上缘。

10.肱、尺、桡、股、胫骨上各有哪些关节面?

答:●肱骨的关节面有:肱骨头、肱骨小头、肱骨滑车。●尺骨的关节面有:滑车切迹、桡切迹、尺骨头。●桡骨的关节面有:关节凹、环状关节面、腕关节面、尺切迹。●股骨的关节面有:股骨头、股骨侧髁、股骨外侧髁。●胫骨的关节面有:胫骨侧髁、胫骨外侧髁、腓关节面、腓切迹、下关节面。

11.名词解释:

①椎间孔Intervertebral foramina:由相邻椎骨的椎上和椎下切迹围成。有脊N和血管通过。

②骶管裂孔Sacral hiatus:位于骶骨下端骶角之间的裂孔,是骶管麻醉的进针部位。

③肋弓Costal arch:由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相连接而成。

④胸骨角Sternal angle:位于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体表可触及,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

的重要标志。

⑤钩椎关节Luschka joint:由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的突起(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两侧唇缘

相接而成。如过度增生肥大,可压迫脊神经导致颈椎病。

⑥翼点Pterion:位于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四骨汇合处,此处薄弱,其面有脑膜中动脉分支

通过,易损伤。

⑦颅囟Cranial fontanelles:新生儿颅顶骨因未完全发育,骨缝间充满纤维组织膜,在多骨交接处,

骨缝间膜较大称颅囟。如前囟、后囟等。

⑧鼻旁窦Paranasal sinuses:是上颌骨、额骨、蝶骨及筛骨的含气空腔,位于鼻腔周围并开口于

鼻腔。包括:上颌窦、额窦、蝶窦和筛窦。

⑨翼腭窝Pterygopalatine fossa:位于上颌骨、蝶骨和腭骨之间,有神经和血管在此通过。

⑩颧弓Zygomatic arch:由颞骨的颧突和颧骨的颞突构成。为体表标志。

?桡神经沟Sulcus for radial nerve:位于肱骨体后面中部,自上斜向外下的浅沟,有桡神经和肱深动脉经过,肱骨中部骨折易伤及桡神经。

?髋臼Acetabulum: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三骨的体合成。是髋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节学

1.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各如何?

答:●基本构造包括:①关节面:一般为一凸一凹,表面有关节软骨。②关节囊:分外两层,外层为纤维膜,层为滑膜,能产生滑液。③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围成的密闭腔隙,腔呈负压,有少量滑液。

●辅助结构有:①韧带:相邻两骨间的致密纤维束,分囊外韧带和囊韧带。②关节盘和关节唇:

均为纤维软骨,关节盘可调整关节面,分隔、增大关节腔;关节唇可加深关节窝,增大关节面。

③滑膜襞和滑膜囊:由滑膜重叠突入关节腔称滑膜襞,可扩大滑膜面积,有利滑液分泌和吸收;

滑膜膨出充填于肌腱与骨之间称滑膜囊,可减少肌与骨的磨擦。

2.关节的分类及各自运动形式如何?

答:关节按运动轴数目和关节面形态分三类:①单轴关节:围绕一个轴作一组运动,包括屈戌关节(围绕冠状轴作屈伸运动)和车轴关节(围绕垂直轴作旋转运动)。②双轴关节:围绕两个互相垂直的轴作两组运动,并作环转运动,包括椭圆关节和鞍状关节,均可作屈伸、收展和环转运动。③多轴关节:具有两个以上的运动轴,可作多方向运动,包括球窝关节(可作屈伸、收展、旋转、环转运动)和平面关节(可作多轴性滑动和转动)。

3.肩关节和髋关节的形态、组成、特点及运动如何?试比较其异同点?

答:●肩关节是球窝关节,由肱骨头和关节盂组成。特点包括:①肱骨头大,关节盂小,有关节盂唇;

②关节囊薄而松弛,下壁最薄易脱位;③腔有肱二头肌长头腱穿过。能作屈伸、收展、旋转

和环转运动。

●髋关节是球窝关节,由股骨头和髋臼组成。特点包括:①有髋臼唇;②关节囊厚而坚,有髂股

韧带、坐股韧带、耻股韧带等;③腔有股骨头韧带。能作屈伸、收展、旋转和环转运动。

●肩关节和髋关节相同处:①均是球窝关节;②均有关节唇;③均能作屈伸、收展、旋转和环转

运动;④组成极为相似。

●肩关节和髋关节不同处:①肩关节囊薄而松,髋关节囊厚而坚;②肩关节腔有肱二头肌长头腱

穿过,髋关节腔有股骨头韧带。

4.肘关节和膝关节的形态、组成、特点及运动如何?试比较其异同点?

答:●肘关节是屈戌关节,由肱骨下端与尺、桡骨上端组成,包括:肱尺关节(肱骨滑车+滑车切迹),肱桡关节(肱骨小头+关节凹),桡尺近侧关节(环状关节面+桡切迹)。特点:①关节囊前后薄而松,两侧厚而紧,有桡侧副韧带和尺侧副韧带;②有桡骨环状韧带。主要作屈伸运动,与桡尺远侧关节联合可作旋前和旋后运动。

●膝关节是屈戌关节,由股骨、侧髁,胫骨、外侧和髌骨组成。特点:①关节囊薄而松,周围有

韧带加固,前有髌韧带,外侧有腓侧副韧带,侧有胫侧副韧带;②囊有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③腔有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④囊有翼状襞和髌上囊。主要作屈伸运动,亦可旋转。

●肘关节和膝关节相同处:①均是屈戌关节;②均有三块骨组成;③均能作屈伸和旋转运动。

●肘关节和膝关节不同处:①膝关节腔有半月板,肘关节腔无;②膝关节囊有交叉韧带,肘关节

腔无;③膝关节囊有翼状襞和髌上囊,肘关节囊无。

5.具有关节盘、关节唇的关节有哪些?能围绕三个轴运动的关节有哪些?

答:●具有关节盘的关节有:膝关节、胸锁关节、颞下颌关节、桡腕关节。

●具有关节唇的关节有:肩关节、髋关节。

●能围绕三个轴运动的关节有:肩关节、髋关节、胸锁关节

6.骨盆的组成、分部、性差和功能各怎样?

答:●骨盆由左右髋骨、骶骨和尾骨组成。被界线分为两部,大骨盆和小骨盆。女性骨盆短而宽,岬较平,上口圆形,较宽大,下口和下角较大(90~100°);男性骨盆高而窄,岬较凸,上口心形,较窄小,下口和下角较小(70~75°)。骨盆具有支持、保护作用,女性是分娩通道。

7.脊柱的组成、形态和功能怎样?

答:●脊柱由椎骨及其连结而成。前后观呈柱状,侧面观有四个生理弯曲: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脊柱具有支持、保护和运动的功能。运动包括: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

8.名词解释:

①关节腔Articular cavity: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围成的密闭腔隙。腔呈负压,有少量滑液。

②关节盘Articular disc:位于关节腔的纤维软骨,可调整关节面,分隔、增大关节腔。

③关节囊Articular capsule:为纤维结缔组织囊。分外两层,外层为纤维膜,层为滑膜,能产生滑液。

④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连结相邻椎体的纤维软骨盘;中央为髓核,周围为纤维环;有弹性;

有连接、缓冲等作用。

⑤黄韧带Ligamenta flava:连结相邻椎弓板间的韧带,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⑥半月板Menisci:位于膝关节腔的纤维软骨板,包括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具有适应关节面、

缓冲震荡等作用。

⑦界线Boundary line:是大小骨盆的分界线。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嵴、耻骨联合上缘

连接而成。

⑧胸廓Thorax:由胸椎、肋和胸骨及其连结而成。呈圆台形,有支持、保护和运动作用。

肌学

1.胸大肌和背阔肌,肋间肌和肋间外肌的作用有何异同?咀嚼肌包括哪些?

答:●胸大肌能使肩关节收、旋和前屈,还可上提躯干做引体向上,提肋助吸气;背阔肌能使肩关节收、旋和后伸,还可上提躯干做引体向上。两者相同处是:均能使肩关节收、旋,均能上提躯干做引体向上。不同处是:胸大肌能使肩关节前屈,提肋助吸气;背阔肌能使肩关节后伸。

●肋间肌的作用为降肋助呼气;肋间外肌的作用为提肋助吸气。

●咀嚼肌包括:咬肌、颞肌、翼肌和翼外肌。

2.使头后仰、与呼吸有关的肌各包括哪些?各有何作用?

答:●使头后仰的肌有: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竖脊肌、夹肌。①胸锁乳突肌:一侧收缩使头屈向同侧,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②斜方肌:使肩胛向脊柱靠拢。若肩胛骨固定:一侧收缩使头屈向同侧,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③竖脊肌: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屈,两侧收缩使脊柱后伸和仰头。④夹肌:一侧收缩使头转向同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与呼吸有关的肌有:肋间肌、肋间外肌、膈、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腹外斜肌、腹斜肌、

腹横肌和腹直肌。①肋间肌:助呼气。②肋间外肌:助吸气。③膈:助吸气和呼气;增加腹压。

④胸大肌:使肩关节收、旋和前屈;助吸气。⑤胸小肌:拉肩胛骨向前下方;助吸气。⑥前锯

肌:拉肩胛骨向前;助吸气。⑦腹外斜肌、腹斜肌、腹横肌和腹直肌:增加腹压,使脊柱前屈、侧屈和旋转;助呼气。

3.膈的位置、形态、作用如何?裂孔有哪些?

答:●膈位于胸腹间;呈穹窿形扁薄阔肌;收缩时助吸气并增加腹压,松弛时助呼气。

●膈上裂孔有:①腔静脉孔:平第八胸椎,有下腔静脉通过;②食管裂孔:平第十胸椎,有食管

和迷走神经通过;③主动脉裂孔:平第12胸椎,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4.腹股沟管的组成、容及意义各如何?

答:●腹股沟管有四壁两口组成。前壁是腹外斜肌腱膜,后壁是腹横筋膜,上壁为腹斜肌和腹横肌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外口腹股沟管浅环,口为腹股沟管深环。

●腹股沟管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腹股沟管是腹壁的薄弱区,腹腔容物可经

此管突出,形成腹股沟斜疝。

5.运动肩关节、肘关节的肌主要有哪些?

答:●①屈肩关节的肌主要有:肱二头肌、喙肱肌、胸大肌、三角肌。

②伸肩关节的肌主要有:肱三头肌、背阔肌、大圆肌。

③收肩关节肌的主要有: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肩胛下肌、喙肱肌、肱三头肌。

④展肩关节的肌主要有:三角肌、冈上肌。

⑤旋肩关节的肌主要有:大圆肌、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

⑥外旋肩关节的肌主要有:冈下肌、小圆肌。

●①屈肘关节的肌主要有: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指浅屈肌。

②伸肘关节的肌主要有:肱三头肌、肘肌、旋后肌。

6.运动髋关节、膝关节的肌主要有哪些?

答:●①屈髋关节的肌主要有:股四头肌、髂腰肌、阔筋膜肌、缝匠肌。

②伸髋关节的肌主要有: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③收髋关节肌的主要有: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耻骨肌、股薄肌。

④展髋关节的肌主要有: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

⑤旋髋关节的肌主要有:臀中肌、臀小肌。

⑥外旋髋关节的肌主要有: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耻骨肌、股薄肌、臀大肌、梨状肌等。

●①屈膝关节的肌主要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小腿三头肌、缝匠肌。

②伸膝关节的肌主要有:股四头肌。

7.前臂旋前、旋后;足翻、外翻各主要有何肌参与?

答:●前臂旋前肌:旋前圆肌、旋前方肌。前臂旋后肌:旋后肌、肱二头肌。

●足翻肌:胫骨前肌、胫骨后肌。足外翻肌:腓骨长肌、腓肌短肌。

8.运动拇指的肌有哪些?

答:●拇长屈肌、拇短屈肌、拇长伸肌、拇短伸肌、拇收肌、拇长展肌、拇短展肌、拇对掌肌。

9.名词解释:

①斜角肌间隙Scalenus space:位于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的空隙。有锁骨下A和臂丛通过。

②腹股沟韧带Inguinal ligament:位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由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

形成。

③腹直肌鞘Sheath of rectus:由腹外斜肌、腹斜肌和腹横肌的腱膜构成。包绕在腹直肌表面。

④腹股沟三角(海氏三角)Inguinal triangle(Hesselbach triangle):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

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此区薄弱,腹腔容物可经此区膨出形成腹股沟直疝。

⑤腕管Carpal canal: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围成。有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拇长屈肌腱和正

中神经通过。

⑥股三角Femoral triangle:由腹股沟韧带、长收肌和缝匠肌侧缘围成的三角区。有股动脉、股静脉

和股神经等结构。

⑦腱鞘Tendinous sheath:是包在肌腱外面的鞘管。分纤维层和滑膜层,滑膜层分脏壁两层,两层

间有少量滑液。

⑧鱼际Thenar:为手掌拇指侧的肌隆起。由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和拇收肌组成。

⑨肘窝Cubital fossa:由肱桡肌、旋前圆肌、肱骨外上髁间连线组成的三角形凹陷。有肱二头肌腱、

肱动脉及其分支、正中神经。

⑩腘窝Popliteal fossa:在膝关节后方,呈菱形。由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腓长肌外侧头围成。

有腘血管、胫神经、腓总神经等。

消化系统

1.牙的形态、构造、牙式、分类各如何?

答:●牙的形态分为牙冠、牙根和牙颈三部分。

●牙的构造包括:牙质、釉质、牙骨质和牙髓。

●牙式是指牙在口腔排列方式。乳牙共20颗,上下左右对称,用罗马数字Ⅰ~Ⅴ表示;恒牙共

32颗,上下左右对称,用阿拉伯数字1~8表示。

●牙的分类:按时间先后分为乳牙和恒牙两类;按形状和功能分为切牙、尖牙和磨牙三种。

2.三对唾液腺的名称及开口位置如何?

答:①腮腺:开口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粘膜。

②下颌下腺:开口于舌下阜。

③舌下腺:开口于舌下阜和舌下襞。

3.咽位于何处?分几部?各部交通如何?

答:●咽位于第1~6颈椎前方,起于颅底,止于第6颈椎下缘。●咽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

●鼻咽部经鼻后孔通鼻腔,经咽鼓管咽口通鼓室;口咽部经咽峡通口腔;喉咽部经喉口通喉腔,

向下通食管。

4.食管三个生理性狭窄的位置和意义如何?

答:●第一狭窄位于食管和起始处,平第6颈椎体下缘,距切牙约15㎝;第二狭窄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平第四胸椎高度,距切牙约25㎝;第三狭窄位于食管穿膈食管裂孔处,平第十胸椎高度,距切牙约40㎝。●狭窄部是食管异物易滞留和食管癌的好发部位。

5.胃的位置、形态、分部各如何?

答:●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胃空虚时呈管状,有前壁和后壁,胃小弯和胃大弯,入口称贲门,出口为幽门。

●胃分四部: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幽门管+幽门窦)。

6.十二指肠分几部?各部有何特征?

答:●十二指肠分四部: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

①上部:上部与降部转折处称十二指肠上曲,上部近段称十二指肠球,是溃疡及穿孔的好发部位。

②降部:降部与水平部转折处称十二指肠下曲,降部后侧壁上有十二指肠纵襞,其下端隆起称

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肝胰壶腹的开口处;

③水平部又称下部,平第三腰椎高度;

④升部:升部与空肠转折处称十二指肠空肠曲,此处有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是确定空

肠起始的标志。

7.肝位于何处?形态怎样?体表投影如何?

答:●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肝呈不规则楔形,分为上、下两面,前、后、左、右四缘。肝上面又称膈面,有镰状韧带将肝

分为左右两叶;肝下面又称脏面,凹凸不平,有“H”形沟,横沟又称肝门,有肝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神经和淋巴出入,左纵沟前有肝圆韧带裂,后有静脉韧带裂,右纵沟前有胆

囊窝,后有腔静脉沟。肝下面分为左叶、右叶、方叶和尾状叶。

●肝上界用三点表示:右锁骨中线与第5肋交点;前正中线与剑胸结合线交点;左锁骨中线与第

5肋间隙交点。肝下界平右肋弓,剑突下约3㎝。

8.胆汁产于何处?经过哪些管道排入肠腔?开口于何处?

答:●胆汁由肝产生。经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和胆囊管、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

●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9.阑尾根、胆囊底各投影于何处?结肠有何特征?

答:●阑尾根体表投影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胆囊底体表投影位于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处。

●结肠特征有三: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

10.名词解释:

①上消化道Superior alimentary meatus:从口腔至十二指肠的消化管称上消化道。

②咽峡Isthmus of fauces:由腭垂、腭舌弓、舌根、腭帆游离缘共同围成。是口腔与咽的分界。

③咽淋巴环Pharyngeal lymph circle:由咽扁桃体、腭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舌扁桃体共同构成;

对消化道和呼吸道有防御功能。

④舌乳头Papillae of tougue:舌背粘膜上的小突起,统称舌乳头。包括: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

廓乳头和叶状乳头。

⑤齿状线Dentate line:肛柱下端与肛瓣边缘连接而成的环行线称齿状线。为肛管的重要分界线。

⑥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由十二指肠悬肌及其表面腹膜共同构成。是确定空肠起始的重要

标志。

⑦胆囊三角(Calot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有胆囊A通过。

⑧肝胰壶腹(Vater壶腹):胆总管与胰管汇合形成一略膨大的共同管道称肝胰壶腹。

⑨肝胰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肝胰壶腹周围的平滑肌称肝胰壶腹括约肌。胆总管及胰管末段

的平滑肌与肝胰壶腹括约肌合称Oddi括约肌。

⑩麦氏点(McBurney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是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

呼吸系统

1.喉软骨有哪些?喉腔分几部?腔主要结构有哪些?

答:●喉软骨包括: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

●喉腔分三部: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

●喉腔有两对皱襞:前庭襞和声襞;两个裂缝:前庭裂和声门裂;喉腔上为喉口,下通气管。

2.左、右主支气管有何差异?临床意义如何?

答:●左主支气管细、长、斜;右主支气管粗、短、直。气管异物大多进入右主支气管。

3.肺位于何处?形态怎样?如何分叶?

答:●肺位于胸腔,纵隔两侧。

●肺呈圆锥形,有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包括:肺尖、肺底、肋面、纵隔面、前缘、后缘和

下缘。纵隔面有肺门,有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神经和淋巴出入。

●肺借叶间裂分叶,左肺借斜裂分为上、下两叶;右肺借斜裂和水平裂分为上、中、下三叶。

4.肺和胸膜的体表投影如何?壁胸膜分几部?

答:●肺上界:肺尖高出锁骨侧上方2~3㎝;肺下界:锁骨中线与第6肋相交,腋中线与第8肋相交,肩胛线与第10肋相交。胸膜上界:胸膜顶高出锁骨侧上方2~3㎝;胸膜下界:锁骨中线与第8肋相交,腋中线与第10肋相交,肩胛线与第11肋相交。

●壁胸膜分四部:胸膜顶、肋胸膜、纵隔胸膜、膈胸膜。

5.名词解释:

①肺根Root of lung:出入肺门的支气管、肺A、肺V、神经和淋巴被结缔组织包裹称为肺根。

②弹性圆锥Conus elasticus:是圆锥形弹性纤维膜。位于甲状软骨、杓状软骨、环状软骨三者间。

其前缘增厚称声韧带;中部增厚称环甲正中韧带。

③胸膜腔Pleural cavity:壁胸膜和脏胸膜两层间的腔隙称胸膜腔。该腔密闭,左右各一,呈负压。

④肋膈隐窝Costodiaphragmatic recess:由肋胸膜和膈胸膜返折而成。是胸膜隐窝中位置最低、容

量最大的隐窝。胸膜腔积液常先积于此。

⑤纵隔Mediastinum:是两侧纵隔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泌尿系统

1.肾的位置、形态、构造、被膜如何?

答:●肾位于腹后壁,脊柱两侧。左肾在T11~L2间,右在T12~L3间

●肾形似蚕豆,分、外侧两缘,前、后两面,上、下两端。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有肾动脉、肾

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出入。

●肾分为表面的肾皮质和深层的肾髓质。伸入髓质肾锥体部分的皮质称肾柱。肾髓质由15~20

个肾锥体构成,2~3个肾锥体合并成肾乳头,肾乳头顶端有乳头孔,肾乳头被肾小盏包绕,2~3个肾小盏汇合肾大盏,2~3个肾大盏汇合肾盂,肾盂离开肾门变细移行为输尿管。

●肾被膜分为三层:层为纤维囊,中层为脂肪囊(又名肾床),外层为肾筋膜。

2.输尿管三个狭窄的位置及意义如何?

答:●输尿管上狭窄位于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中狭窄位于骨盆上口输尿管跨髂血管处,下狭窄位于输尿管的壁部。狭窄部是泌尿系结石易嵌顿部位。

3.膀胱三角的位置、组成、特点及意义如何?

答:●膀胱三角位于膀胱底面。由左、右输尿管开口和尿道口组成。此处缺少粘膜下层。膀胱三角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

4.男女尿道的形态特点、开口部位及功能各如何?

答:●男性尿道细、长、弯;开口于阴茎头;功能为排尿和排精。

●女性尿道粗、短、直;开口于阴道前庭;功能为排尿。

5.名词解释:

①肾门Renal hilum:肾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有肾A、肾V、肾盂、神经和淋巴出入。

②肾蒂Renal pekicle:出入肾门的肾A、肾V、肾盂、神经和淋巴被结缔组织包裹称肾蒂。

③肾窦Renal sinus:由肾门伸入肾实质的凹陷称肾窦。有肾血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

等。

④肾区Renal region:肾门的体表投影称肾区。位于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处。

生殖系统

1.精子由何处产生?通过哪些管道排出体外?

答:●精子由睾丸产生。通过附睾、输精管、射精管、男尿道排出体外。

2.男附属腺包括哪些?输精管分几部?

答:●男附属腺包括:前列腺、精囊、尿道球腺。

●输精管分四部:睾丸部、精索部、腹股沟管部、盆部。

3.男尿道分几部?有哪些狭窄和弯曲?意义如何?

答:●男尿道分三部:前列腺部、膜部、海绵体部。

●男尿道有三个狭窄:尿道口、膜部、尿道外口。两个弯曲:耻骨前弯、耻骨下弯。

●狭窄部是结石易嵌顿的部位;临床上行膀胱镜检和导尿时将阴茎向上提起可消除耻骨前弯,便

于操作进行。

4.输卵管分几部?各部有何特点?临床意义如何?

答:●输卵管分四部:输卵管子宫部、输卵管峡、输卵管壶腹、输卵管漏斗。

●特点和意义:输卵管子宫部为输卵管穿过子宫壁的部分,有输卵管子宫口通子宫腔;输卵管峡

细、短、直,是输卵管结扎的常选部位;输卵管壶腹粗、长、弯,是精子和卵子的受精部位;

输卵管漏斗边缘有输卵管伞,末端有输卵管腹腔口通腹膜腔。

5.子宫位于何处?形态如何?正常姿势怎样?

答:●子宫位于盆腔中央,膀胱直肠之间。

●子宫呈倒置梨形,分子宫底、子宫体、子宫颈三部分,子宫颈分阴道部和阴道上部。子宫体的

腔称子宫腔,子宫颈的腔称子宫颈管。

●正常子宫呈前倾前屈的姿势。前倾指子宫长轴与阴道长轴之间的夹角,稍大于90度,前屈指

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的夹角,约170度。

6.固定子宫的韧带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答:●子宫阔韧带: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子宫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

●子宫主韧带:固定子宫颈,防止子宫脱垂。骶子宫韧带:维持子宫前屈。

7.乳房的位置、构造怎样?乳房手术切口如何选择?为什么?

答:●乳房位于胸大肌表面,第3~6肋间。乳房由皮肤、脂肪、乳腺、纤维组织构成;乳腺由15~20个乳腺叶,乳腺叶由若干乳腺小叶组成,每个乳腺叶有一排泄管称输乳管,开口于乳头。

●乳房手术时一般采用放射状切口,因为乳腺叶和输乳管均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这样可

以减少对乳腺叶和输乳管的损伤。

8.具有系膜的肠管包括哪些?肝的韧带有哪些?

答:●具有系膜的肠管包括:空肠和回肠、横结肠、阑尾、乙状结肠。

●肝的韧带有:肝胃韧带、肝十二指肠韧带、镰状韧带、肝圆韧带、冠状韧带、左右三角韧带。

9.名词解释:

①阴道穹Fornix of vagina:阴道上端与子宫颈阴道部之间的环形凹陷称阴道穹。阴道穹分为前穹、

侧穹和后穹。后穹最深,可穿刺引流积液和积血,进行诊断和治疗。

②阴道前庭Vaginal vestibule:是位于小阴唇之间的裂隙。其前部有尿道外口,后部有阴道口。

③乳房悬韧带(Cooper韧带):连于乳房皮肤与胸筋膜之间的纤维束,对乳房起支持和固定作用。

乳腺癌早期可侵及此韧带使其缩短,导致乳房皮肤表面出现橘皮样变。

④会阴Perineum: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会阴指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的软组织。广义会阴指封

闭小骨盆下口的的所有软组织。

⑤盆膈Pelvic diaphragm:由盆膈上、下筋膜及其间的肛提肌和尾骨肌组成。中央有直肠穿过。

⑥尿生殖膈Urogenital diaphragm:由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及其间的会阴深横肌和尿道括约肌组成。

男性有尿道穿过,女性有尿道和阴道穿过。

⑦精索Spermatic cord:从睾丸上端至腹股沟管腹环的圆索状结构,有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

脉丛、输精管血管、神经、淋巴等结构。

⑧射精管Ejaculatory duct:由输精管末端与精囊排泄管汇合而成,开口于尿道前列腺部。

⑨腹膜腔Peritoneal cavity:脏腹膜和壁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围成的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有

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男性密闭,女性与外界相通。

⑩小网膜Lesser omentum:位于肝门与胃小弯、十二指肠上部间的双层腹膜结构。包括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两部分。

?直肠子宫陷凹(Douglas腔)Rectouterine pouch(Douglas cavity):为腹膜在直肠与子宫之间移行返折而形成的陷凹。该陷凹是腹膜腔的最低部位,腹膜腔积液多聚存于此。

心脏

1.心各腔的分部及主要结构有哪些?

答:●右心房:分为固有心房和腔静脉窦。有梳状肌、卵圆窝、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右房室口、冠状窦口。右心室:分为流入道(窦部、固有心腔)和流出道(漏斗部、动脉圆锥)。有右房室口、三尖瓣环、三尖瓣、腱索、乳头肌、肉柱、隔缘肉柱、肺动脉口、肺动脉环、肺动脉瓣。

●左心房:分为左心耳和左心房窦(固有心房)。有梳状肌、肺静脉口、左房室口。左心室:分

为流入道(窦部)和流出道(主动脉前庭)。有左房室口、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乳头肌、肉柱、主动脉口、主动脉环、主动脉瓣。

2.心腔瓣膜各位于何处?何谓二尖瓣复合体?三尖瓣复合体?

答:●二尖瓣位于左房室口、三尖瓣位于右房室口。

●肺动脉瓣位于肺动脉口、主动脉瓣位于主动脉口。

●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乳头肌合称二尖瓣复合体。

●三尖瓣环、三尖瓣、腱索、乳头肌合称三尖瓣复合体。

3.心传导系如何组成?各有什么功能?

答:●由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区、房室束、左右束支、Purkinje纤维网组成。

窦房结是正常起搏点,其它结构传导窦房结发出的信号。

4.营养心的动脉名称、来源、分支及分布如何?

答:●左冠状动脉:来源于主动脉,主要分支有前室间支、旋支、左缘支,分布于左心房、左心室大部、右心室小部、室间隔前上2/3等。

●右冠状动脉:来源于主动脉,主要分支有后室间支、右旋支、右缘支,分布于右心房、右心室

大部、左心室小部、室间隔后下1/3等。

5.名词解释:

①卵圆窝Fossa ovalis:位于房间隔右侧面的卵圆形凹陷,为胚胎时期卵圆孔闭合后的遗迹,是

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

②房间隔Interatrial septum:位于左、右心房之间,由心膜和心房肌构成,右侧面有卵圆窝,是

房间隔最薄弱处。

③室间隔Interventricular septum:位于左、右心室之间,分为肌部和膜部。膜部薄弱易缺损。

④隔缘肉柱(节制索)Septomarginal trabecula(Moderator band ):位于前乳头肌根部与室间隔下

部的肌束,有防止心室过度扩的功能。

⑤窦房结Sinuatrial node: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心外膜下方,是心的正常起搏点。

⑥房室束(His束)Atrioventricular bundle(His bundle):起自房室结前端,至室间隔膜部下端分

为左右束支,传导神经冲动。

⑦冠状窦Coronary sinus:位于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冠状沟,收集心大、心中、心小静脉经冠

状窦口入右心房。

⑧心包腔Pericardial cavity:位于浆膜心包脏、壁两层之间的潜在性腔隙,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

用。

⑨心包横窦Transverse pericardial sinus:是心包腔在主动脉、肺动脉与上腔静脉、左心房前壁间

的间隙。经此处可阻断主动脉和肺动脉的血流。

动脉

1.颈外动脉有哪些主要分支?

答:●主要分支有:面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枕动脉。。。。。。

2.头颈部、上肢在体表可触及搏动的动脉有哪些?搏动点及意义如何?

答:●颞浅动脉--------------颧弓根部耳屏前方-------------------------压迫止血。

●面动脉-----------------咬肌前缘与下颌骨下缘交点处----------压迫止血。

●颈总动脉--------------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压迫止血。

●锁骨下动脉-----------锁骨中点上方锁骨上窝----------------压迫止血。

●肱动脉-----------------肱骨中部肱二头肌侧-------------------压迫止血、测量血压。

●桡动脉-----------------桡侧腕屈肌与肱桡肌腱间----------------触摸脉搏。

3.掌浅弓和掌深弓的位置、组成及功能意义如何?

答:●掌浅弓位于掌腱膜深面,由尺动脉末端与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

●掌深弓位于屈指肌腱深面,由桡动脉末端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

●功能意义:使手掌血供丰富,血流通畅。

4.主动脉分几部?主动脉弓发出哪三大分支?

答:●主动脉分三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胸主动脉+腹主动脉)

●主动脉弓发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5.胃、阑尾、肝、胆、胰各自的血供及来源如何?

答:●胃:胃左动脉-----来自腹腔干;胃右动脉-----来自肝固有动脉;胃网膜左动脉-----来自脾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来自胃十二指肠动脉;胃短动脉-----来自脾动脉。

●阑尾:阑尾动脉-----来自右结肠动脉。肝:肝固有动脉-----来自肝总动脉。胆:胆囊动脉-----

来自肝右支。胰:胰十二指肠上动脉-----来自胃十二指肠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胰支-----来自脾动脉。

6.腹腔干发出哪三大分支?

答:●腹腔干发出:肝总动脉、胃左动脉、脾动脉。

7.肠系膜上、下动脉各有哪些主要分支?

答:●肠系膜上A发出:胰十二指肠下A、空肠A、回肠A、回结肠A、右结肠A、中结肠A。

●肠系膜下A发出: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直肠上动脉。

8.子宫动脉的起止、分布如何?与输尿管关系怎样?

答:●子宫动脉起于髂动脉,止于子宫、阴道、输卵管和卵巢。分布于子宫、阴道、输卵管和卵巢。

子宫动脉在子宫颈外侧约2厘米处从输尿管前上方跨过。

9.股动脉、足背动脉起止、分布如何?搏动点及意义怎样?

答:●股动脉起于髂外动脉,移行为膕动脉,分布于大腿前后。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可触及搏动,并可进行压迫止血。

●足背动脉起于胫前动脉,止于足背,分布于足背。在、外踝连线中点, 长伸肌腱外侧可触及

搏动,并可进行压迫止血。

10.名词解释:

①动脉韧带Arterial ligament:位于主动脉弓与肺动脉干分叉处,是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

②颈动脉窦Carotid sinus:是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为压力感受器。

③颈动脉小球Carotid glonus:位于颈动脉杈后方的扁椭圆形小体,为化学感觉器。

④掌浅弓Superficial palmar arch:位于掌腱膜深面,由尺动脉末端与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

⑤掌深弓Deep palmar arch:位于屈指肌腱深面,由桡动脉末端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

⑥腹腔干Coeliac trunk:由腹主动脉发出的粗短动脉干,分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和脾动脉。

⑦肝固有动脉Proper hepatic artery:发自肝总动脉,行于肝十二指肠韧带,经肝门入肝。

⑧子宫动脉Uterine artery:发自髂动脉,分布于子宫、阴道、输卵管和卵巢等。

⑨股动脉Femoral artery:起于髂外动脉,分布于大腿前后。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可触及搏动,

并可进行压迫止血。

静脉

1.上肢主要浅静脉的起止和用途怎样?

答:●头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桡侧,注入腋静脉,是输液的常用血管。

●贵要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尺侧,注入肱静脉,是输液的常用血管。

●肘正中静脉:在肘窝处,连于头静脉与贵要静脉间,是抽血和注射的常用血管。

2.面静脉起止、特点、意义如何?

答:●面静脉起自眦静脉,注入颈静脉。特点:缺乏静脉瓣,交通广泛(与颅海绵窦、翼静脉丛及颈静脉相通)。意义:面部化脓性感染时,若处理不当,可导致颅感染。

3.肝门静脉的组成、特点及主要属支如何?吻合途径有哪些?

答:●组成: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特点:缺乏静脉瓣,两端均为毛细血管。

●属支: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附脐静脉。

●吻合:门V→胃左V→食管V丛→奇V→上腔V ;门V→肠系膜下V→直肠V丛→髂V→下腔V ;

门V→附脐V→脐周V网→腹壁V→上、下腔V 。

4.大隐静脉、小隐静脉的起止、属支及临床意义如何?

答:●大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侧,止于股静脉。属支:股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意义:是输液和注射的常用部位。

●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外侧,止于膕静脉。意义:是输液和注射的常用部位。

5.名词解释:

①静脉瓣Venous valve:位于静脉壁面,成对、半月形、游离缘朝向心。具有保证血液向心流动

和防止血液逆流的作用。

②静脉角Venous angle:颈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的汇合部称静脉角。是淋巴导管的注入部位。

③奇静脉Azygos vein:起自右腰升静脉,注入上腔静脉。收集胸部的静脉血。

④上腔静脉Superior vena cava:由左右头臂静脉汇合而成,注入右心房。收集上半身静脉血。

⑤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注入右心房。收集下半身静脉血。

⑥肝门静脉Hepatic portal vein: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经肝门入肝。收集腹盆部不

成对器官(除肝)的静脉血。

淋巴系统

1.胸导管的起止、组成及收集围如何?

答:●胸导管起自乳糜池,经主动脉裂孔入胸腔,注入左静脉角。

●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收集下半身和左上半身的的淋巴。

2.全身有哪些淋巴干?各收集何处淋巴?

答:●左、右颈干------收集头颈部的淋巴。

●左、右锁骨下干------收集上肢的淋巴。

●左、右支气管纵隔干------收集胸部的淋巴。

●左、右腰干------收集腹盆部成对器官及下肢的淋巴。

●肠干------收集腹盆部不成对器官的淋巴。

3.乳房的淋巴如何回流?

答:●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注入胸肌淋巴结;乳房上部的淋巴管注入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乳房侧部的淋巴管注入胸骨旁淋巴结;乳房下部的淋巴管与腹壁和膈下淋巴管相通。

4.腋淋巴结的分群?各群的收集围?

答:●腋淋巴结分五群:胸肌淋巴结------收集胸腹外侧壁和乳房中央外侧部的淋巴。

外侧淋巴结------收集上肢浅深处的淋巴。肩胛下淋巴结------收集颈后和背部的淋巴。

中央淋巴结------收集胸肌淋巴结、外侧淋巴结和肩胛下淋巴结输出的淋巴。

尖淋巴结------收集中央淋巴结和锁骨下淋巴结输出的淋巴。

5.名词解释:

①淋巴结Lymph node:圆形或椭圆形小体,具有滤过淋巴、产生淋巴细胞和免疫应答功能。

②脾Spleen:位于左季肋区,具有储血、造血、清除衰老红细胞和免疫应答功能。

③局部淋巴结Regional lymph node:引流某一器官或部位的第一级淋巴结称局部淋巴结。局部淋

巴结肿大常反映其引流围存在的病变。

④乳糜池Cisterna chyli:位于第一腰椎体前方,是胸导管的起始处,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入。

⑤锁骨上淋巴结Supraclavicular lymph node:沿颈横血管分布的淋巴结称锁骨上淋巴结。胸、腹、

盆部肿瘤(尤其是食管腹段癌和胃癌),常转移至该处淋巴结。

感觉器

1.眼球壁各层的分部、特点、功能如何?

答:●外膜(纤维膜):分为角膜和巩膜。角膜占前1/6,无色透明,有弹性,有屈光作用,无血管,感觉灵敏;巩膜占后5/6,乳白色不透明,维持眼球形态并保护眼球容物。

●中膜(血管膜):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虹膜是圆盘形薄膜,中央有圆形的瞳孔,虹膜

有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分别使瞳孔缩小和扩大;睫状体有睫状肌,可调节晶状体曲度,睫状体能产生房水;脉络膜富有血管和色素,能营养眼球,吸收光线。

●膜(视网膜):分为视部、睫状体部和虹膜部。睫状体部和虹膜部无感光作用,又称盲部;视

部具有感光作用,其中黄斑处感光最敏锐,视神经乳头为盲点。

2.眼球外肌,眼球平滑肌各有哪些?功能如何?

答:●眼球外肌包括:上睑提肌------上提上睑,开大眼裂;

上直肌------使瞳孔转向上方;下直肌------使瞳孔转向下方;

直肌------使瞳孔转向侧;外直肌------使瞳孔转向外侧;

上斜肌------使瞳孔转向下外方;下斜肌------使瞳孔转向上外方。

●眼球平滑肌包括:睫状肌------牵拉睫状小带,调节晶状体曲度;

瞳孔括约肌------使瞳孔缩小;瞳孔开大肌------使瞳孔扩大。

3.眼球的折光装置,泪器各包括哪些结构?

答:●折光装置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泪器包括:泪腺、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

4.房水的产生、循环途径及功能各如何?

答:●房水由睫状体产生。房水循环:由眼后房经瞳孔至眼前房,经虹膜角膜角进入巩膜静脉窦,最后汇入眼静脉。功能:营养角膜和晶状体,维持正常眼压,有折光作用。

5.鼓室位置、六壁的组成、毗邻及临床意义如何?

答:●鼓室位于颞骨岩部的含气小腔。

●上壁(盖壁):邻颅中窝。中耳炎→颅感染。

●下壁(颈静脉壁):邻颈静脉。手术时→出血。

●前壁(颈动脉壁):邻颈动脉。有咽鼓管开口。

●后壁(乳突壁):邻乳突小房。中耳炎→乳突炎。

●侧壁(迷路壁):邻耳。中耳炎→面神经麻痹。

●外侧壁(鼓膜壁):邻外耳。中耳炎→鼓膜穿孔。

6.骨迷路、膜迷路各由几部分组成?

答:●骨迷路由骨半规管、前庭、耳蜗三部分组成。

●膜迷路由膜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蜗管三部分组成。

7.听觉、位置觉感受器包括哪些?各位于何处?

答:●听觉感受器为螺旋器(Corti器),位于螺旋膜上。

●位觉感受器包括: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感受静止和直线变速),分别位于椭圆囊和球囊壁上;

壶腹嵴(感受旋转变速运动),位于膜壶腹。

8.正常情况声音传入耳感受器的途径如何?

答:●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前庭窗→外淋巴→淋巴→螺旋器(Corti器)。

9.名词解释:

①晶状体Lens:位于虹膜与玻璃体间,双凸透镜状、无色透明、有弹性,有调节光线的作用。

②视神经盘Optic dise:位于视网膜后部,直径约1.5㎜的白色小区,有视神经、视网膜中央动

脉、视网膜中央静脉穿过,无感光细胞,又称生理性盲点。

③黄斑Macula lutea:位于视网膜后部视神经盘颞侧约3.5㎜处,由视锥细胞密集构成的黄色小

区,感光辨色最敏锐。

④鼓膜Tympanic membrane:位于外耳道与鼓室之间,椭圆形半透明薄膜,传导声波。

⑤咽鼓管Auditory tube:连通鼻咽部与鼓室之间的管道。保持鼓膜、外两面的压力平衡。

⑥螺旋器(Corti器)Spiral organ:位于螺旋膜上,是听觉感受器。

⑦壶腹嵴Crista ampullaris:位于膜壶腹,是位觉感受器,感受头部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

脊髓

1.脊髓位于何处?外形如何?

答:●脊髓位于椎管,上端平枕骨大孔,下端平第一腰椎体下缘。

●脊髓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粗细不等,有颈膨大和腰骶膨大,末端变细称脊髓圆锥。表面有6

条浅沟: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2条、后外侧沟2条。

2.脊髓灰质前角、后角、中间带各自主要核团的名称及功能如何?

答:●前角:前角运动细胞,支配躯体运动。

●后角:后角固有核、胶状质等,接受躯体感觉。

●中间带:中间外侧核,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骶副交感核,是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中间侧核,接受脏感觉。

3.脊髓白质中主要上、下行传导束的名称及功能如何?

答:●薄束和楔束:传导躯干和四肢的深感觉及精细触觉。

●脊髓丘脑束:传导躯干和四肢的浅感觉(除精细触觉)。

●脊髓小脑束:传导躯干和四肢的非意识性深感觉。

●皮质脊髓束:支配躯干和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红核脊髓束:兴奋躯干和四肢的屈肌。

●前庭脊髓束:兴奋躯干和四肢的伸肌,调节身体平衡。

4.何谓脊髓节段?脊髓节段与椎骨对应关系如何?有何临床意义?

答:●每对脊神经相连的脊髓围称一个脊髓节段,共31个节段。

●颈1-4节平同序数椎骨;颈5-8节和胸1-4节,同序数椎骨减1;胸5-8节,同序数椎骨减2;

胸9-12节,同序数椎骨减3;腰1-5节,平第10-12胸椎;骶1-5节和尾1节,平第1腰椎。

●临床意义:脊髓病变,确定手术部位高度。(如: T10节平T7);

椎骨损伤,推算受累脊髓节段。(如: C5平C6节)

5.名词解释:

①神经核Nucaeus:中枢,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神经核。

②灰质Gray matter:中枢,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聚集的部位称灰质。

③白质White matter:中枢,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称白质。

④纤维束Fasciculus:中枢,起自、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称纤维束。

⑤马尾Cauda epuina:脊髓末端水平面以下,位于椎管硬膜囊的脊神经根合称马尾。

⑥颈膨大Cervical enlargement:位于脊髓第4颈节至第1胸节,此处神经元数量较多,故外形显

膨大,与上肢功能有关。

脑干

1.脑干分几部?外形主要结构有哪些?

答:●脑干分三部:延髓、脑桥和中脑。

●延髓:锥体、锥体交叉、橄榄、脑桥延髓沟、舌咽神经(Ⅸ)、迷走神经(Ⅹ)、副神经(Ⅺ)、

舌下神经(Ⅻ)、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小脑下脚、菱形窝下半(迷走N三角、舌下N三角)。

●脑桥:小脑中脚、基底沟、三叉神经(Ⅴ)、展神经(Ⅵ)、面神经(Ⅶ)、前庭蜗N(Ⅷ)、菱

形窝上半(面神经丘、前庭区、听结节)。

●中脑:大脑脚、脚间窝、动眼神经(Ⅲ)、上丘、下丘、滑车神经(Ⅳ)。

2.脑干躯体运动核包括哪些?各自作用如何?

答:●动眼神经核→眼球外肌(除上斜肌和外直肌);滑车神经核→上斜肌;

●展神经核→外直肌;舌下神经核→舌肌;

●三叉神经运动核→咀嚼肌;面神经核→表情肌;

●疑核→咽喉肌;副神经核→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

3.脏运动核包括哪些?三对口腔腺各由何神经核支配?

答:●动眼神经副核→瞳孔括约肌、睫状肌;上泌涎核→舌下腺,下颌下腺;

下泌涎核→腮腺;迷走神经背核→大部分的胸腹腔脏器、腺体。

●舌下腺和下颌下腺由上泌涎核支配。腮腺由下泌涎核支配。

4.侧丘系、三叉丘系、脊髓丘系的性质、来源、功能各如何?

答:●侧丘系为感觉性,由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传导躯干和四肢的深感觉及精细触觉。●三叉丘系为感觉性,由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发出的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传导头面部的浅感觉。●脊髓丘系为感觉性,由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行至脑干合并而成,传导躯干和四肢的浅感觉(除精细触觉)。

5.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的性质、功能各如何?

答:●皮质脊髓束为运动性,支配躯干和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皮质核束为运动性,支配头面部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6.名词解释:

①锥体交叉Decussation of pyramid:皮质脊髓束行至延髓的锥体下端,大部分纤维交叉到对侧,

此交叉称锥体交叉。

②菱形窝Rhomboid fossa:位于延髓和脑桥背面,呈菱形,由延髓和脑桥的中央管敞开而成,构

成第四脑室底。有面神经丘、舌下神经三角、迷走神经三角、前庭区、听结节等结构。

③侧丘系交叉Decussation of medial lemniscus: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维在延髓交叉至对侧,

此交叉称侧丘系交叉。

④斜方体Trapezoid body:蜗神经核发出的纤维横行越边到对侧,此处纤维称斜方体。

⑤锥体束Pyramidal tract:由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及中央旁小叶前部细胞发出的轴突组成,包括皮

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支配全身骨骼肌运动。

⑥脑干网状结构Reticular formation of brain stem:脑干胞体散在、纤维交错、分布宽广、功能复

杂的区域。具有调节躯体运动、调节脏活动、影响大脑皮质等功能。

小脑和间脑

1.小脑外形怎样?如何分叶与分区?

答:●小脑外形:上面平坦,下面中部凹陷,中间部称小脑蚓,两侧称小脑半球,下面中线两侧隆起称小脑扁桃体。分叶:前叶、后叶、绒球小结叶。分区:前庭小脑(原小脑)、脊髓小脑(旧

小脑)、大脑小脑(新小脑)。

2.小脑通过什么结构与脑干相连?小脑机能如何?

答:●小脑通过小脑上脚、小脑中脚、小脑下脚与脑干相连。

●机能: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力、协调肌肉运动。

3.丘脑腹后、外侧核各接受什么纤维?发出纤维至何处?功能如何?

答:●腹后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和味觉纤维,发出纤维组成丘脑中央辐射,投射到中央后回下部。传导头面部浅感觉及味觉。●腹后外侧核接受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纤维,发出纤维组成丘脑中央辐射,投射到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传导躯干和四肢的深浅感觉

4.下丘脑外形怎样?部主要核团有哪些?功能如何?

答:●外形可见:视交叉、视束、灰结节、漏斗、垂体、乳头体。

●主要核团:视上核、室旁核、漏斗核、乳头体核。

●功能:参与调节体温、分泌、水盐平衡、摄食活动、生殖活动、情绪活动、昼夜节律等。

5.名词解释:

①小脑扁桃体Tonsil of cerebellum:位于小脑下面,靠近枕骨大孔,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体可

嵌入枕骨大孔,形成小脑扁桃体疝,压迫延髓,危及生命。

②第三脑室Thiord ventricle:位于丘脑和下丘脑间,为矢状位狭窄间隙。含脑脊液。与侧脑室和

第四脑室相通。

③第四脑室Fourth ventricle: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呈四棱锥体形。含脑脊液。与第三脑

室、蛛网膜下隙及脊髓中央管相通。

④侧膝状体Medial geniculate body:位于丘脑后方,接受下丘臂的纤维,传导听觉。

⑤外侧膝状体Lateral geniculate body:位于丘脑后方,接受视束的纤维,传导视觉。

端脑

1.基底核包括哪些?何谓纹状体?有何功能?

答:●基底核包括: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

●豆状核和尾状核合称纹状体。纹状体分新纹体(尾状核+壳)和旧纹状体(苍白球)。

●功能:调节肌肉力,调整运动姿势,参与学习记忆。

2.端脑分几叶?侧脑室的位置、分部及交通如何?

答:●端脑分五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

●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分四部:中央部、前角、后角、下角。交通:借室间孔通第三脑室。3.第一躯体运动区、第一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各位于何处?有何特点?

系统解剖学重点

运动系统 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正前方,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 1.骨按部位分为: 中轴骨(颅骨、躯干骨) 四肢骨 2.骨按形态可分为: 长骨长管状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体表面有血管孔称滋养孔,内有空腔称髓腔 两端膨大称骺,骨干与骨骺的相邻部位称干骺端,幼年时保留一软骨称骺软骨,成年时闭合称骺线短骨多分布于连接牢固且较灵活的部位 扁骨主要构成腹腔,盆腔,胸腔的壁,起保护作用 不规则骨 3.表面形态:骨表面由于肌腱、肌肉、韧带的附着和牵拉,血管、神经通过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种形态的结构:突起,凹陷,空腔,膨大,面,缘,切迹 4.骨的结构: 1.骨质substantia ossea:骨密质、骨松质 颅盖骨:表层为骨密质,分别称内板和外板,内板薄而松脆,外板厚而坚韧,骨折多发生在内板,内外板之间为骨松质,称板障,有板障静脉通过。 2.骨膜periosteum: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内层(含有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外层(致密,胶原纤维传入骨质附着) 3.骨髓bone marrow:填充于骨髓腔和送质间隙,红骨髓(造血),黄骨髓(脂肪组织,无造血功能,可转化红骨髓) 4.骺软骨epiphysial cartilaga:长骨两端膨大,称为骺,骨干与骺相连称干骺端,幼年保留软骨,软骨细胞分裂繁殖和骨化,长骨加长。 红骨髓的分布 胎儿和幼儿长骨骨髓腔和骨松质腔隙内,6岁后仅存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肱骨,股骨近端骨松质 腔隙内,终身保持造血功能 5.骨的理化: 有机质(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弹性韧性 无机质(碱性磷酸钙)——坚硬。 幼儿有:无=1:1(青枝状骨折),成年有:无=3:7 6.椎骨 椎骨24块(颈椎cervical vertebrae7、胸椎12、腰椎5)、骶骨1、尾骨1 椎骨vertebrea:1体1弓7突起 锥体vertebral body,椎弓vertebral arch(锥体和椎弓形成椎孔,连成椎管) 棘突spinous process,横突2,关节突4(上下关节突) 1.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1)颈椎:锥体小,横突有孔,上面有横行的椎动脉切迹,有椎动脉穿过,,棘突分叉. 第1颈椎——寰椎atlas:无锥体、棘突、关节突 第2颈椎——枢椎axis:有齿突与寰椎相关节 第7颈椎——隆椎:棘突特别长,且不分叉. 2)胸椎: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椎体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棘突叠瓦状排列. 3)腰椎:锥体粗状,棘突宽而短且呈板状水平后伸. 腰椎穿刺多在第4-5腰椎, 进针顺序: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蛛网膜 4)骶骨:呈三角形,有岬,骶角,骶管裂孔. 5)尾骨:上接骶骨,下端为游离尾骨尖

(完整版)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 骨学 1.骨的分类、构造如何?骨髓、骨膜各有何作用? 答:●骨按形态可分为四类。①长骨:长管状,如肱骨。分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腔称髓腔,内有黄骨髓,两端称骺。②短骨:形似立方体,如腕骨。③扁骨:板状,如顶骨。④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 ●骨的构造主要包括:①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②骨膜,贴于骨表面, 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③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由红骨髓转化而来。 ●骨膜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 2.椎骨的一般形态如何?各部椎骨有何特征? 答:●椎骨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椎弓分椎弓根和椎弓板,椎弓板上发出七个突起:棘突一个,横突一对,上关节突一对,下关节突一对。 ●颈椎共7块,椎体较小,椎孔较大,横突上有孔,称横突孔。棘突大部分较短,末端分叉。第 一颈椎又名寰椎,无椎体;第二颈椎又名枢椎,有齿突;第七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 ●胸椎共12块,椎体侧面上、下缘有上、下肋凹,横突末端有横突肋凹,棘突较长,斜向后下 方,呈叠瓦状排列。 ●腰椎共5块,椎体粗壮,椎孔呈卵圆形,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倒三角形。上缘中份向前的隆凸称岬,前面有四对骶前孔,后面 有四对骶后孔,骶骨内部有骶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孔两侧的突起称骶角。 ●尾骨由3~4块尾椎长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 3.椎骨上可见哪些孔?岬、骶角的位置及意义如何? 答:●椎骨上可见椎孔(椎体与椎弓围成),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椎下切迹围成),骶前孔(骶骨前面),骶后孔(骶骨后面),骶管裂孔(骶骨下端),横突孔(颈椎横突上)。 ●岬位于骶骨上缘中份,向前隆凸,临床上常作为测量骨盆大小的标志。 ●骶角位于骶管裂孔的两侧,向下突出,临床上常作为骶管麻醉的标志。 4.胸骨分几部?肋的概念?肋骨的形态如何? 答:●胸骨分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肋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共12对。第1~7对肋与胸骨直接相连称真肋,第8~12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假肋。 ●肋骨属扁骨,分体和前、后两端。后端膨大,称为肋头,肋头外侧稍细,称肋颈,肋颈外侧的 粗糙突起,称肋结节。肋体长而扁,内面下缘处有肋沟。第一肋骨扁、宽、短。 5.颅前、中、后窝各有哪些主要的孔、管、裂、门? 答:●颅前窝有筛孔;颅中窝有视神经管、颈动脉管内口、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破裂孔; 颅后窝有枕骨大孔、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内口、内耳门。 6.鼻旁窦包括哪些?各开口于何处? 答:●鼻旁窦包括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

系统解剖学考试大纲-国家医学教育题库院校联盟

系统解剖学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 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 课程简介: 《系统解剖学》是按照人体的功能系统阐述各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生长发育规律的科学。各系统重在描述所含器官的结构特点及功能,不同系统内各器官有关联的位置毗邻特点。系统解剖学是基础医学中的主干课程,也是医学知识学习的起始学科。掌握正常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区分人体器官的正常与异常,鉴别生理与病理状态,从而理解相关疾病发生的解剖学基础。系统解剖学含有大量的医学术语和医学名词,是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石,也使解剖学课程的学习和记忆具有一定的难度。要学好系统解剖学,必须坚持形态与功能相一致、进化与发展相一致的观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解剖学知识学习与人体结构标本观察相结合,将教材的学习与图谱、挂图相结合使用,从而全面学习和记忆人体形态结构。 考评方式: 闭卷,百分制 使用教材: 《系统解剖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柏树令应大君主编,

2013年 第一章骨学 【考试要点】 1.总论:骨的概念;骨的分类;骨的表面形态(自学);骨的构造;骨的理化特性;骨的发生与发育;骨的可塑性与骨组织工程。 2.中轴骨骼 (1)躯干骨:躯干骨的构成;椎骨的分部,椎骨的一般形态、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胸骨的形态结构;肋的构成、分类和形态结构。 (2)颅:颅的组成和分类;脑颅骨的组成和分类,颅盖和颅底的构成,额骨、筛骨、蝶骨、颞骨、枕骨和顶骨的形态结构;面颅骨的组成和分类,鼻骨、泪骨、上颌骨、颧骨、下鼻甲、下颌骨、犁骨、腭骨和舌骨的形态结构;颅的整体观(颅顶面观、颅底内面观、颅底外面观和颅侧面观);眶、骨性鼻腔、鼻旁窦和骨性口腔;新生儿颅骨的特点及生后的变化。 3.附肢骨骼 (1)上肢骨:上肢带骨(锁骨和肩胛骨的形态结构),自由上肢骨(肱骨、桡骨、尺骨和手骨的形态结构)。 (2)下肢骨:下肢带骨(髋骨、坐骨和耻骨的形态结构),自由下肢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和足骨的形态结构)。 第二章关节学

重庆医科大学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

第15章泌尿系统 (四)名词解释 1. nephron 2. podocyte 3. filtration barrier 4. jutaglomerular complex 5. macula densa 6. proximal convoluted tubule 7. distal convoluted tubule 8. 血管球 9. 泌尿小管 10. 髓袢 11. 球内系膜细胞 12. 直血管袢 13 球旁细胞 1.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体和与其相连的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和毛细血管球组成,肾小管分为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三段。肾小体的功能是滤过形成原尿,肾小管对原尿进行重吸收形成终尿。 2. 足细胞是肾小囊脏层细胞,体积较大,胞体凸向肾小囊腔,胞体上发出初级突起,初级突起上再发出次级突起,次级突起彼此嵌合成栅栏状,紧贴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外。突起之间有宽约25nm的裂孔,孔上覆以4-6nm厚的裂孔膜,参与滤过屏障的组成。突起内有微丝,收缩可改变裂孔的宽度。 3.滤过屏障又称滤过膜,是位于肾血管球毛细血管管腔与肾小囊腔之间的屏障结构,由有孔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三层结构组成。由于血管球毛细血管内血压较高,血液在流经血管球毛细血管时,大量的水和小分子物质可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滤液,即原尿。滤过膜的通透性取决于各层分子孔径以及滤过物质的电荷特性。正常时,血细胞和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滤过膜。 4. 球旁复合体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组成。位于肾小体血管极,大致呈三角形,致密斑为底,入球微动脉和出球微动脉分别为两侧边,球外系膜细胞位于三角形中心。球旁复合体主要通过致密斑感受肾小管内钠离子的浓度,将信息传给球旁细胞,后者分泌肾素,从而调节血压和肾小管对原尿的重吸收。 5. 致密斑为远端小管靠近肾小体血管极侧的上皮细胞形成的椭圆形斑。其中细胞呈柱状,排列紧密;核椭圆形,位近细胞顶部。致密斑处的基膜不完整,细胞基部由突起与邻近的球旁细胞和球外系膜细胞连接。致密斑为球旁复合体的组成成分之一,为钠离子感受器,能感受远曲小管内滤液的钠离子浓度。 6.近曲小管为近端小管的曲部,蟠曲在肾小体附近。其管腔小,管壁由单层立方或锥形细胞围成,细胞分界不清。胞质嗜酸性,其游离面有密集排列的微绒毛,构成光镜下的刷状缘,基底部有质膜内褶和线粒体构成的基底纵纹。近曲小管是原尿重吸收的重要场所,原尿中85%以上的Na+、水,全部的葡萄糖、多肽、氨基酸、50%的碳酸氢盐、磷酸盐以及维生素等均在此重吸收。另外,近曲小管还可向管腔内分泌或排泄某些代谢终产物。 7.远曲小管为远端小管的曲部,下接集合小管,管壁上皮为立方细胞,细胞游离面微绒毛少,基底纵纹明显。远曲小管可重吸收水、Na+,排出K+、H+、NH3

泌尿系统知识点归纳

泌尿生殖系统 大纲: A肾 1.掌握肾的形态、位置、毗邻及肾的大体结构 2.了解肾的被膜及肾的固定 3.了解肾的异常(蹄铁肾、单侧肾、不发育等)及其临床意义 B输尿管 1.掌握输尿管的形态、位置及其在盆部(特别是女性)的主要毗邻 2.掌握输尿管的狭窄,了解其临床意义 C膀胱 1.掌握膀胱的形态位置和分部 2.了解膀胱的年龄变化,膀胱与腹膜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3.了解膀胱壁的构造。掌握膀胱三角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D尿道 掌握女性尿道的毗邻、开口位置。 E男性内生殖 1.掌握睾丸的形态位置,了解睾丸和附睾的结构及其功能。 2.掌握输精管的行程、输精管的合成及开口 3.掌握精索的概念、位置和内容 4.了解精囊腺的形态、位置及机能。 5.掌握前列腺的形态、分叶、位置及毗邻 6.了解尿道球腺的位置及其开口位置 F男性外生殖器 1.了解阴囊的构造及机能 2.掌握阴茎的形态、分部及组成 3.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各部的形态特点、三个狭窄以及两个弯曲的临床意义 G女性内生殖器 1.掌握卵巢的形态、位置及固定装置;了解卵巢的年龄变化 2.掌握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 3.掌握子宫的形态、位置和固定装置:了解子宫的构造和子宫的年龄变化 4.了解阴道的形态、位置和毗邻 H女性外生殖器 1.了解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 2.了解乳房的形态和位置;掌握乳房的结构特点 I会阴 1.了解会阴的范围和界限 2.了解尿生殖膈、盆膈。坐骨直肠窝的位置、构成 要点: 1.肾门:肾的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它是肾的动脉、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出入 的部位。

2.肾蒂:肾门诸结构为结缔组织包裹称肾蒂,右肾蒂较左肾蒂短,是因为下腔静脉靠近右 肾的缘故 3.肾窦:由肾门伸入肾实质的凹陷称肾窦,为肾血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等所 占据。 4.肾的毗邻:左肾:前上部与胃底后面相邻,中部与胰尾和脾血管相接触下部邻接空肠和 结肠左曲; 右肾:前上部与肝相邻,下部与结肠右曲相接触,内侧缘邻接十二指肠降部5.肾区:又称脊肋角,肾门的体表投影点在竖脊肌外缘与第12肋的夹角处,称肾区。肾 病患者触压和叩击该处可引起疼痛。 6.肾段:每支肾段动脉分布到一定区域的肾实质,称为肾段 7.输尿管狭窄:输尿管全程有3处狭窄: ①上狭窄位于肾盂输尿管移行处;②中狭窄,位 于骨盆上口,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③下狭窄在输尿管的壁内部。狭窄处口径只有0.2~ 0.3cm。 8.输尿管的位置、形态及其主要毗邻:A约平第2腰椎上缘起自肾盂末端,终于膀胱 B全长分3部即输尿管腹部、输尿管盆部和输尿管壁内部 C输尿管腹部起自肾盂下端,经腰大肌前面下行至其中点附近,与睾丸血管(男性)或卵巢血管(女性)交叉,通常血管在其前方走行,达骨盆入口处。在此处,左输尿管越过左髂总动脉末端前方;右输尿管则经过右髂外动脉起始部的前方。输尿管盆部男性输尿管走向前、内、下方,经直肠前外侧壁与膀胱后壁之间下行,在输精管后外方与之交叉,从膀胱底外上角向内下穿入膀胱壁。两侧输尿管达膀胱后壁时相距约5cm。女性输尿管经子宫颈外侧约2.5cm处,从子宫动脉后下方绕过,行向下内至膀胱底穿入膀胱壁内。 9.膀胱的位置形态与分部:膀胱的形态,空虚的膀胱呈三棱锥体形,分尖、体、底和颈四 部。膀胱尖朝向前上方,由此沿腹前壁至脐之间有一皱襞为脐正中韧带。膀胱的后面朝向后下方,呈三角形,为膀胱底。膀胱尖与底之间为膀胱体。膀胱的最下部称膀胱颈,与男性的前列腺底和与女性的盆膈相接 10.膀胱三角:膀胱底内面,有一个呈三角形的区域,位于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i之 间,此处膀胱粘膜与肌层紧密连接,缺少粘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扩张或收缩,始终保持平滑,称膀胱三角。膀胱三角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膀胱镜检查时应特别注意。 11.女性尿道特点:较男性尿道短、宽而直 13.睾丸的位置形态:于阴囊内,左、右各一,一般左侧略低于右侧。睾丸呈微扁的椭圆形, 表面光滑,分前、后缘,上、下端和内、外侧面。前缘游离;后缘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并与附睾和输精管睾丸部相接触。上端被附睾头遮盖,下端游离。外侧面较隆凸,与阴囊壁相贴;内侧面较平坦,与阴囊中隔相依。 14.输精管的分部与临床要点:见表格 15.精索:是一对由腹股沟深环延至睾丸上端的柔软圆索状结构。它是由三层被膜(从内向

系统解剖学考试重点

系统解剖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椎间盘:连接上、下椎体之间的软骨垫(第1、2颈椎间除外)称椎间盘。它由周围部的纤维软骨环和中后部的髓核以及上下两表面的软骨板构成。 心传导系:位于心壁内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所构成,能节律性地产生并传导冲动的一个系统。 联合关节两个或两个以上构造独立,而又必须同时进行运动的关节。 翼点: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骨会合处最为薄弱,常构成H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骨单位:骨单位(osteon)为在内、外环骨板之间的大量长柱状结构,又称哈弗斯系统(Haversian system),是长骨中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多,长筒状,其方向与骨干长轴一致。由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围绕中央管构成突触:突触(synapse)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并借以传递信息的部位 咽峡: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咽峡,它是口腔通向咽的分界,也是口腔和咽之间的狭窄部。 真肋:第1-7对肋借助软骨与胸骨构成关节称为真肋 假肋:第8-10对肋接前端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相连,形成左右肋弓,称为假肋。 浮肋 :又称浮动弓肋11~12肋的前端游离于腹壁肌层中,不与胸骨相连,故称浮肋 肝门:肝脏面有H形三条沟,其中横沟位于脏面正中,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肝的神经和淋巴管等由此出入,故称为肝门。 肺门:肺的内侧面中央有一椭圆形的凹陷称为肺门,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以及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进出的地方。 肾门:肾内侧缘中部凹陷,是肾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出入部位,称为肾门。 肾窦:肾门向肾内续一个较大的腔隙,称为肾窦,窦内含有肾动脉的主要分支、肾静脉的主要属支、肾小盏、肾大盏。 淋巴:血液经动脉运行到毛细血管动脉端时,其中一部分液体经毛细血管壁滤出,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后,大部分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和和毛细血管后静脉处被吸入静脉,小部分则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 血液循环:血液由心室射出,依此流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最后又返流回心房,血液这种周而复始往返不止地流动现象称为血液循环。 中央凹:视网膜上黄斑中央凹陷称中央凹,此区无血管,是感光最敏锐处,由密集的视锥细胞构成。中央凹可用眼底镜窥见。 胸骨角:胸骨角是胸骨柄与胸骨体的结合处,所形成的微向前方突出的角。胸骨角的侧方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骨的体表标志。 体循环 :体循环的途径是:动脉血从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分支→全身各部毛细血管→静脉血经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右心房 肺循环:肺循环的途径:静脉血从右心房→肺动脉干及其分支→肺泡毛细血管→动脉血经肺静脉→左心房 黄体: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腔内压下降,卵泡壁塌陷,形成许多皱襞。残留在卵泡壁的细胞和内膜细胞开始向内侵入,胞体增大,逐渐演化成黄体细胞,并有丰富的血管和结缔组织同时侵入,周围仍有结缔组织的外膜包裹,这样就共同形成黄体。

湘雅医学院系解考试重点简答题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系解考试重点简答题 1.何谓心脏的传导系? 答:由特殊心肌细胞构成,具有自律性和传导性,主要功能是产生和传导冲动,控制心脏的节律性活动。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和Purkinje纤维网。 2.临床肝硬化肝门静脉高压患者常出现呕血、便血和脐周静脉曲张等表现,请根据肝门静脉系的特点及肝门静脉系的交通解释上述表现的解剖学基础。 答: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之间可通过三条途径相互交通,分别为:食管静脉丛、直肠静脉丛和腹壁静脉丛。食管静脉丛途径:肝门静脉通过胃左静脉、食管静脉丛与上腔静脉系的奇静脉和半奇静脉交通。 直肠静脉丛途径:肝门静脉通过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静脉丛与下腔静脉系的直肠下静脉和肛静脉交通。 腹壁静脉丛途径:肝门静脉通过附脐静脉、脐周静脉网与上腔静脉系的腹壁上静脉、胸腹壁静脉和下腔静脉系的腹壁下静脉、腹壁浅静脉交通。 由于肝门静脉缺少瓣膜,故当肝门静脉内的血液压力增高时,血液回流受阻,甚至返流,从而引起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间的交通开放,导致原本经肝门静脉回流的血液经吻合支流入腔静脉系,从而引起吻合静脉扩张(曲张),乃至破裂出血。 当上述曲张的食管静脉丛血管破裂将引起呕血;当曲张的直肠静脉丛破裂将引起便血;若肝门静脉经腹壁静脉丛途径与上、下腔静脉形成交通则出现腹壁静脉曲张。 3.胆囊炎症中用静脉注射药物治疗,若采取贵要静脉注射,说明药物到达胆囊的途径 和经尿液排除体外的途径? 答:经肘正中静脉注射后药物依次经过贵要静脉、肱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腹腔干、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肝动脉右支最后经胆囊动脉到达胆囊。 经尿液排出途径从贵要静脉至主动脉上述途径相同,自主动脉再向下依次经过:肾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

系统解剖学考试重点完整版

名词解释 1、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形成向前凸的角,其两侧接第二肋软骨, 是计数肋序数的体表标记。 2、翼点:颞窝内额、顶、颞、蝶四骨相交点,此处骨质最薄,内面有脑膜中动 脉前支通过,此处外伤骨折,易损伤该血管造成颅内出血。 3、椎间盘:位于椎体之间,由外部纤维环和内部的髓核构成,连接相邻椎体,并起缓冲减震作用。 4、足弓:由跗骨和跖骨借起连结而形成凸向上的弓,分为前后方向的内、外纵弓,左右方向的横弓。 足弓的存在,使足三点着地,增加足的弹性和稳定性。 5、盆骨:由骶骨、尾骨和两侧的髋骨及其连结构成。 6、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通常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的1/3 交点处,该点称麦氏点。 问答题 1、分别写出臂部前、后肌群和大腿前、后肌群及其主要功能。 答:臂部前肌群有: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主要功能是屈肘关节; 后群肌有:肱三头肌,功能:伸肘。 大腿前肌群有:缝匠肌,股四头肌,主要功能:缝匠肌屈髋关节,屈膝关节;股四头肌能伸膝关节。 大腿后肌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主要功能:伸髋关节;半腱肌、半膜肌能屈膝关节。 2、写出隔的位置、作用及主要裂孔名称。 答:膈肌为向上呈穹窿的扁薄阔肌,位于胸腹腔之间,成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肌束起自胸廓下口的周缘和腰椎的前面。分部:胸骨部;肋部;腰部。位于第12胸椎前方有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平第10胸椎前方有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平第8胸椎高度有腔静脉孔,有下腔静脉通过。膈肌收缩时胸腔容积扩大,助吸气,松弛时胸腔容积减小,助呼气。 3、试述肩关节的组成及结构特点。 答:肩关节是上肢最大的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关节盂构成。关节盂浅而小, 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盂唇,加深关节窝,肱骨头面积大;关节囊薄而松弛,其上部前、后、外侧有肌、肌腱和韧带加强;关节囊下部薄弱易形成肱骨头从下部脱位。肩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最灵活的关节。 4、颈、胸、腰椎的主要区别。 答:颈椎均具有横突孔。胸椎在椎体两侧的上、下和横突末端有小的关节面,即 肋凹。腰椎无上述特点。 第二部分内脏学 名词解释 1、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的咽峡,是口腔和咽的分界。 2、齿状线:各肛柱下端与肛瓣附着缘共同围成齿状的环形线称齿状线。 3、肝蒂:肝门内有左右肝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淋巴管和 神经出入,这些出入肝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肝蒂。 4、肝门:肝的脏面中部有略呈“H”形的三条沟,其中横行的沟位于脏面中央,有左、右肝管,肝固有动脉 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的神经,淋巴管等由此出入,故称肝门。 5、肺根:肺门有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这些结构被

正常人体系统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名词解释 P23 翼点:在颞窝的前下部,额、顶、颞、蝶骨连接成“H”形,称翼点。此处骨质薄弱,其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外伤或骨折时,易损伤该血管而引起颅内的硬膜外血肿。 P15 胸骨角:柄体相连处稍向前突,称为胸骨角,两侧连结第二肋。 P12 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根和血管通过。 P62 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左腭舌弓、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是口腔与咽的分界和通道。 P71 麦氏点:阑尾根部与盲肠的关系固定,其体表投影通常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又称麦氏点。患急性阑尾炎时,此点附近有明显牙痛等体征。(如何寻找阑尾:3条结肠带汇聚于阑尾根部,故沿结肠带寻找。) P75 胆囊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胆囊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P77上呼吸道:临床上通常把鼻、咽、喉称上呼吸道。 P84 肋膈隐窝:肋胸膜和膈胸膜相互转折处称为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胸膜腔积液常积聚于此处。 P92膀胱三角:在膀胱底内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膀胱三角。此处粘膜光滑无邹襞,是炎症、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P88 肾区:肾门在腰背部的体表投影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所形成的夹角内,临床上称为省区,某些肾病患者,触压或叩击次区域可引起疼痛。 P103 阴道穹:呈穹窿状包绕子宫颈阴道部,形成二者间的环状间隙,称阴道穹,分前、后及两侧部,其中以阴道后穹最深,并与直肠子宫陷凹隔阴道壁紧密相连。临床可经阴道后穹穿刺或引流腹膜积液,以协助诊断和治疗。 P114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P126颈动脉窦:颈动脉窦是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官腔稍膨大的部分。窦壁内有压力感受器,当血压增高时,窦壁扩张,刺激感受器,当血压增高时,窦壁扩张,刺激感受器,反射性的引起心跳减慢、血管扩张,使血压下降。 P140 静脉角:头臂静脉(无名静脉)由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而成。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为淋巴导管的注入部位。

系统解剖学期末试题大全

系统解剖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5分) A型题(每题备有5个答案,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在答题卡的相应部位涂黑。(每题1分,共36分) l、精索内不含有 A、睾丸动脉 B、蔓状静脉丛 C、射精管 D、神经 E、淋巴管 2、不参与脊柱构成的是() A、椎间盘 B、前纵韧带 C、后纵韧带 D、黄韧带 E 、齿状韧带 3、何者不是出入肝门的结构( ) A、肝静脉 B、门静脉 C、肝管 D、肝固有动脉 E、淋巴管 4.屈髋关节伸膝关节的肌是 A.缝匠肌 B.股直肌 C.股中间肌 D.股薄肌 E.股二头肌 5、掌深弓 A. 桡、尺两动脉终支构成 B.位于指浅、深屈肌腱之间 C. 弓顶位于掌浅弓近侧1~2cm处 D.发出三条指掌侧总动脉与掌浅弓吻合 E.以上都不对 6、腋淋巴结群中,直接引流乳房大部分淋巴液的是 A.外侧群 B.中央群 C.腋尖群 D.肩胛下群(后群) E.胸肌群(前群) 7、关于肘关节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由肱骨下端和尺骨上端构成 B.由肱骨下端和桡骨上端构成 C.由桡骨上端和尺骨上端构成 D.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构成

E.其下界为十二指肠球部 8、肝门静脉 A.是出肝的静脉 B.从肝脏面的横沟处出肝 C.经过肝十二指肠韧带内 D.借胃右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 E.以上都不是 9、关于阑尾,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阑尾的远端是盲端 B.其近端开口于回盲瓣下方2~3cm C.阑尾的位置可随盲肠位置的变异而变异 D.阑尾动脉为富有侧支吻合的动脉 E.阑尾根部是三条结肠带会聚处 10、下列哪项不是腹主动脉成对的脏支 A.肾动脉 B.腰动脉 C.睾丸动脉 D.肾上腺中动脉 E.卵巢动脉 11、下列骨中哪块属于脑颅骨 A.犁骨 B.下颌骨 C.腭骨 D.蝶骨 E.颧骨 12、股四头肌不包括 A.股二头肌 B.股直肌 C.股中间肌 D.股外侧肌 E.股内侧肌 13、肩胛骨下角平对 A.第2肋 B.第4肋 C.第5肋 D.第6肋 E.第 7肋 14、关于胆囊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 B.胆囊结石多停留于底部 C.胆囊底稍突出于肝下缘 D.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的交点为底的体表投影点 E.其毗邻左为幽门,右为结肠右曲 15、肱三头肌 A.伸前臂 B.屈前臂 C.伸小腿 D.屈小腿 E.伸腕

中国医科大学系统解剖学复习题及答案

单选题 1.板层Ⅸ A.由前角运动神经元和α运动神经元组成 B.由前角运动神经元和γ运动神经元组成 C.α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纤维 C.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纤维 D.前角运动神经元是锥体传导路的下运动神经元 2.膀胱的正确描述是 A.属于腹膜内位器官 B.空虚时全部位于盆腔内 C.底朝向后上方 D.在男性,底与前列腺相邻 E.在女性,后方与直肠相邻 3.鼻泪管开口于中鼻道后部 A.中鼻道前部 B.上鼻道 C.下鼻道前部 E.非上述各处 4.鼻旁窦开口于上鼻道的有 A.上颌窦 B.额窦 C前筛窦 D.中筛窦 E.后筛窦 5.薄束和楔束 A.是后根内侧部粗纤维的直接延续 B.薄束起自第5胸节以上的节细胞 C.楔束起自第4胸节以下的节细胞 D.终于脊髓板层I~V E.贯穿脊髓全长 6.不参加腕关节构成的骨是 A.月骨 .三角骨 .手舟骨 .豌豆骨 .桡骨下端 不含味蕾的结构是轮廓乳头 .菌状乳头 .软腭的粘膜上皮 .丝状乳头 .会厌的粘膜上皮 不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嗅神经 .三叉神经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副神经 参与跟腱形成的是比目鱼肌 .胫骨前肌 .胫骨后肌 .长屈肌 .趾长屈肌 成对的喉软骨是甲状软骨 .会厌软骨 .环状软骨 .杓状软骨 .以上均不是成对的 穿过茎乳孔的结构是面动脉 .脑膜中动脉 .面神经 .舌下神经 .副神经 穿过眶上裂的结构为视神经 .眼动脉 .滑车神经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 穿四边孔的神经是旋肩胛神经 .桡神经 .腋神经 .肌皮神经 .胸背神经 传导头面部痛、温觉冲动的神经是第Ⅲ对脑神经 .第Ⅳ对脑神经 .第Ⅴ对脑神经 .第Ⅵ对脑神经 .第Ⅷ对脑神经 从锥体与橄榄之间的沟出脑的神经是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舌下神经 .展神经 大脑后动脉来自椎动脉 .分布于颞叶、枕叶及额叶 .中央支供应尾状核 .中央支供应间脑的大部分核团 .来自颈内动脉 胆囊三角(Calot三角)由肝左管、肝右管与肝的脏面围成 .肝右管、胆囊管与尾状叶共同围成 .肝总管、胆囊管和肝的脏面围成 .胆总管、肝总管与肝的下面共同围成 .肝总管、门静脉与方叶共同围成骶管麻醉的穿刺部位正对骶角 .骶管裂孔 .骶前孔 .骶后孔 .骶岬 第Ⅰ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额中回后部 .额下回后部 .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 窦房结位于下腔静脉口的右侧 .房间隔下方 .冠状窦口前上方 .界嵴处 .以上都不对 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间脑和骶2~4脊髓节.脑干和胸1~腰2脊髓节 .脑干和骶2~4脊髓节 .胸1~腰2脊髓节 .脑干 腹膜形成的结构包括大网膜 .阑尾系膜 .肝胃韧带 .膀胱上窝 .以上都对

系统解剖学心得体会+笔记

解剖重修心得体会 首先,打开书本目录的部分仔细看好每一章节的大标题,并用准备好的笔记本专门用一页纸记录下来。记录的 时候不仅要将大标题写下来,还要将其中的每一个小标题也列出来。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给自己搭建一个解剖学的 基本框架,使自己在之后的学习中不至于茫然。 之后便是每一个章节的学习,个人经验而言,按着书上章节的顺序来学习就可以,这样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 程,也有助于与自己的记忆。 每一章的重要的知识点都要自己用手亲手(这点很重要!)写过,尽量每一章的知识点概括在一张纸里面(A4 大小)(大的章节例如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可以多一些),这样既能高度概括,还能方便记忆,而且自己亲手写下 来记忆的效果会比光看硬背的效果好的很多。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看课本,还要结合教员的PPT、实物图谱一起看。而且教员每一个PPT都会在最后留 有一些问题和一开始有上一次问题的解答,这个一定要好好看!考试的很多重点都会涉及到。 还要学会对比或者结合学习,例如动静脉循环、神经与肌肉、器官的血管等。 标本考试可以说原题差不对就在实物图谱那本书上面了,要记得边学习边对照着看,这样下来基本一大半都能 记住。剩下的那些就要看你看的够不够细了。 而英译汉汉译英那一块,太过细致的除非是教员专门提到过的就不要记了,自己拿张纸整本书从头到尾将那些 关键的大部位的英文和一些重点小地方(如内囊之类的)都抄一下基本都能包含到。大翻译的话找到关键的词汇, 然后根据自己的印象写一些。我英文也不好,所以就只能给这么些意见了。 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笔记: 运动系统 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正前方,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下肢并 拢,足尖向前。 1.骨(bone)的结构 正常人共有206块骨:中轴骨(颅骨、躯干骨),四肢骨 骨的结构: 骨质:骨密质、骨松质 骨膜: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内层(含有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外层(致密,胶原纤维传入骨质附着) 骨髓:填充于骨髓腔和送质间隙,红骨髓(造血),黄骨髓(脂肪组织,无造血功能,可转化红骨髓) 2.脊柱的组成弯曲 脊柱组成: 椎骨24块(颈椎cervical vertebrae7、胸椎12、腰椎5)、骶骨1、尾骨1 椎骨vertebrea:1体1弓7突起——锥体vertebral body,椎弓vertebral arch(锥体和椎弓形成椎孔,连成椎管),棘突spinous process,横突2,关节突4(上下关节突). 第一颈椎——寰椎atlas:无锥体、棘突、关节突 第二颈椎——枢椎axis:有齿突与寰椎相关节

20年秋中国医科大学《系统解剖学(本科)》在线作业

【奥鹏】-[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系统解剖学(本科)》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管理舌内肌和舌外肌运动的神经是: A、舌神经 B、舌咽神经 C、舌下神经 D、舌下神经和舌咽神经 E、舌神经和舌下神经 正确答案:C 第2题,有关右心房错误的描述是 A、界嵴分隔腔静脉窦和固有心房 B、固有心房的前上部为右心耳 C、Koch三角的深面为窦房结 D、右心房收集所有的静脉血 E、梳状肌起自界嵴 正确答案:C 第3题,支配颊肌运动的神经是: A、颊神经 B、面神经 C、下颌舌骨肌神经 D、下颌神经 E、舌咽神经 正确答案:B 第4题,支配瞳孔开大肌的神经是: A、动眼神经的躯体运动纤维 B、耳神经节的副交感节后纤维 C、颈上神经节的交感节后纤维 D、动眼神经内的内脏运动纤维 E、睫状神经节内的副交感节后纤维 正确答案:C 第5题,下列各结构何者不位于右肾前面: A、右肾上腺 B、十二指肠 C、空肠 D、结肠 E、肝

第6题,至躯干四肢血管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胞体位于: A、胸、腰部的椎旁神经节 B、全部交感神经节 C、全部椎旁神经节 D、全部腰交感神经节 E、胸、腰部的椎旁神经节和椎前神经节 正确答案:C 第7题,成对的喉软骨是: A、甲状软骨 B、会厌软骨 C、环状软骨 D、杓状软骨 E、以上均不是成对的 正确答案:D 第8题,含有心传导系束支的结构是 A、界嵴 B、室上嵴 C、室间隔膜部 D、隔缘肉柱 E、乳头肌 正确答案:D 第9题,板层Ⅶ A、位于脊髓灰质侧角 B、内有中间内、外侧核和网状核 C、中间内侧核接受内脏感觉纤维 D、中间外侧核居于外感受区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C 第10题,肝门静脉的属支不包括 A、胃左静脉 B、肠系膜上静脉 C、肠系膜下静脉 D、脾静脉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 骨学 1.骨的分类、构造如何骨髓、骨膜各有何作用 2. 答:●骨按形态可分为四类。①长骨:长管状,如肱骨。分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腔称髓腔,内有黄骨髓,两端称骺。②短骨:形似立方体,如腕骨。③扁骨:板状,如顶骨。④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 ●骨的构造主要包括:①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②骨膜, 贴于骨表面,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③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由红骨髓转化而来。 ●骨膜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 3.椎骨的一般形态如何各部椎骨有何特征 4. 答:●椎骨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椎弓分椎弓根和椎弓板,椎弓板上发出七个突起:棘突一个,横突一对,上关节突一对,下关节突一对。 ●颈椎共7块,椎体较小,椎孔较大,横突上有孔,称横突孔。棘突大部分较短, 末端分叉。第一颈椎又名寰椎,无椎体;第二颈椎又名枢椎,有齿突;第七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 ●胸椎共12块,椎体侧面上、下缘有上、下肋凹,横突末端有横突肋凹,棘突较 长,斜向后下方,呈叠瓦状排列。 ●腰椎共5块,椎体粗壮,椎孔呈卵圆形,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倒三角形。上缘中份向前的隆凸称岬,前面有四对 骶前孔,后面有四对骶后孔,骶骨内部有骶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孔两侧的突起称骶角。 ●尾骨由3~4块尾椎长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 5.椎骨上可见哪些孔岬、骶角的位置及意义如何 6. 答:●椎骨上可见椎孔(椎体与椎弓围成),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椎下切迹围成),骶前孔(骶骨前面),骶后孔(骶骨后面),骶管裂孔(骶骨下端),横突孔(颈椎横突上)。 ●岬位于骶骨上缘中份,向前隆凸,临床上常作为测量骨盆大小的标志。 ●骶角位于骶管裂孔的两侧,向下突出,临床上常作为骶管麻醉的标志。 7.胸骨分几部肋的概念肋骨的形态如何 答:●胸骨分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肋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共12对。第1~7对肋与胸骨直接相连称真肋,第8~12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假肋。 ●肋骨属扁骨,分体和前、后两端。后端膨大,称为肋头,肋头外侧稍细,称肋 颈,肋颈外侧的粗糙突起,称肋结节。肋体长而扁,内面下缘处有肋沟。第一肋骨扁、宽、短。

重点!!《系统解剖学》问答题、名词解释及参考答案

《系统解剖学》问答题、名词解释及参考答案 问答题 1、列表说明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部位。 2、列表说明口腔的三对大唾液腺的名称、位置和开口部位。 3、胃由哪些动脉供血?这些动脉来源于何处? 4、肝细胞分泌的胆汁依次经哪些途径最后排入十二指肠腔? 5、试述各心腔的出入口名称、心内瓣膜的名称及附着部位。 6、在哪些部位可摸到动脉的博动?摸到的分别是哪些动脉? 7、试说明胸导管的起止、主要走行、收纳的淋巴干和收纳淋巴液的范围。 8、房水由何处产生?依次经哪些途径回流至静脉? 9、试述躯干、上、下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三级神经元的胞体位置、三级纤维的名称和大致的走行、交叉的名称和位置、投射的部位) 10、试述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 11、试述胸神经前支的皮支在胸、腹部的分布规律。 12、膈位于何处?其上有哪些孔裂?它们分别平对何处?有何结构通过? 13、试说明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通过的结构及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 1、2、3略 4、肝细胞分泌的胆汁依次经哪些途径最后排入十二指肠腔?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入毛细胆管经肝内的各级胆管流入肝左、右管,出肝门后流入肝总管,未进食时则经胆囊管流入胆囊储存浓缩,当进食时,Oddi…s括约肌舒张,胆囊平滑肌收缩,胆汁从胆囊经胆囊管流入胆总管,经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流入十二指肠腔。 5、试述各心腔的出入口名称、心内瓣膜的名称及附着部位。 右心房的入口为上、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出口为右房室口。

右心室的入口为右房室口;出口为肺动脉口。 左心房的入口为左肺上、下静脉口,右肺上、下静脉口;出口为左房室口。 左心室的入口为左房室口;出口为主动脉口。 三尖瓣附于右房室口;二尖瓣附于左房室口;肺动脉瓣附于肺动脉口;主动脉瓣附于主动脉口。(下腔静脉瓣附于下腔静脉口;冠状窦瓣附于冠状窦口) 6、在哪些部位可摸到动脉的博动?摸到的分别是哪些动脉? 外耳门前方可摸到颞浅动脉;下颌底、咬肌前缘可摸到面动脉;环状软骨弓后外侧、胸锁乳突肌前缘或摸到颈总动脉;锁骨上大窝可摸到锁骨下动脉;股二头肌内侧沟或摸到肱动脉;肘窝内、股二头肌腱内侧可摸到肱动脉;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可摸到桡动脉;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可摸到股动脉;内、外踝经足背连线的中点处可摸到足背动脉。 7、试说明胸导管的起止、主要走行、收纳的淋巴干和收纳淋巴液的范围。 通常起于第一腰椎前主的乳糜池经主动脉裂孔入胸腔,在食管后方沿脊柱右前方上行,至第5胸椎附近向左侧偏斜,向上出胸廓上口达颈根部注入左静脉角,它收纳左右腰干、肠干、左支气管纵隔干、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它收纳下半身和上半身左侧部的淋巴。 8、房水由何处产生?依次经哪些途径回流至静脉? 由睫状体产生,从后房经瞳孔至前房,由虹膜角膜角入巩膜静脉窦,经睫前静脉回流至眼静脉。 9、试述躯干、上、下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三级神经元的胞体位置、三级纤维的名称和大致的走行、交叉的名称和位置、投射的部位) 第1级神经元胞体在脊神经节内,第1级纤维经脊神经后根入脊髓后索内上行称薄、楔束;第2级神经元胞体在薄、楔束核内,第2级纤维在延髓的中央管腹侧左右交叉,称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上行称内侧丘系;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第3级纤维参与组成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上行投射至3、1、2区(中央后回)的上2/3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10、试述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 脑脊液主要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经室间孔至第三脑室,和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至第四脑室,和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外侧孔流入小脑延髓池,由池流入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隙,沿该隙流向大脑背面,经蛛网膜颗粒渗入上矢状窦,以后再经窦汇、直窦、乙状窦回流至颈内静脉。 11、试述胸神经前支的皮支在胸、腹部的分布规律。

重庆医科大学 系统解剖学简答

第15章泌尿系统 (五)简答题 1 简述球旁复合体的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 2 简述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1.球旁复合体位于肾小体血管极处,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三部分组成。球旁细胞为入球微动脉行至血管极处时,其管壁平滑肌细胞转变为上皮样细胞。细胞体积较大,呈立方形,核大而圆,胞质呈弱嗜碱性,内含大量的分泌颗粒。球旁细胞可释放肾素,肾素可使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导致血管平滑肌收缩,盐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重吸收Na+和水增加,并排出K+。致密斑是远端小管直部靠近肾小体血管极侧局部上皮细胞变高形成的一个椭圆形斑。致密斑细胞呈柱状,排列紧密,细胞核位于近顶部;基底面的基膜常不完整,细胞基部有细小突起伸出;致密斑是一种离子感受器,能感受肾小管内滤液的Na+浓度变化,将信息传递给球旁细胞,调节肾素的分泌。球外系膜细胞充填于血管极处入球微动脉、出球微动脉和致密斑之间的三角区内,与球内系膜细胞相延续,与周围的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内系膜细胞之间有缝隙连接;该细胞在球旁复合体中可能起信息传递的作用。 2. 肾血液循环的特点是:①肾动脉起自腹主动脉,短而粗,故肾内血流量大,约占心输出量的1/4,其中90%血液进入皮质,经血管球滤过。②入球微动脉的管径较出球微动脉的粗,使血管球滤过压高,有利于滤过。③肾内血液通路中形成两次毛细血管,即血管球毛细血管和球后毛细血管,前者为动脉性毛细血管,起滤过作用;后者环绕于肾小管周围,营养肾小管,并及时将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迅速转运入血液。④髓质内的直小血管袢与髓袢及集合小管伴行,有利于髓袢和集合小管的重吸收及尿液浓缩。 (六)论述题 1 试述肾小体的形态特点及其与原尿形成的关系。※ 2 试述肾小管各段的结构特点。 3 试比较肾近曲小管与远曲小管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1.肾小体也称肾小球,由肾小囊和血管球组成。肾小体有两个极,微动脉出入 的一端称血管极,对侧一端和近曲小管相连称尿极。 (1)血管球:一条入球微动脉从血管极进入肾小囊内反复分支形成袢状毛细血管,相互吻合成网状即血管球,近血管极处毛细血管汇合,形成一条出球微动脉离开肾小囊。入球微动脉管径较出球微动脉粗,使血管球内血压较高,有利于血液内大量水和小分子物质外渗而形成滤液。毛细血管为有孔型,多无隔膜,有利于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滤出。内皮游离面的细胞衣富含带负电荷的唾液酸,排斥带阴离子物质通过。血管基膜较厚,电镜下分三层,形成孔径为4-8nm的分子筛,阻挡血液中大分子物质通过。基膜的主要成分为Ⅳ型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和蛋白多糖,其中糖胺多糖以带负电荷的硫酸肝素为主,排斥带负电荷的物质通过。(2)球内系膜:分布在血管球毛细血管袢之间,由球内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组成。球内系膜细胞形态不规则,有突起,核小色深,胞质突起可伸入内皮与基膜之间。胞质内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微丝、微管及溶酶体和吞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