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家乡鄂尔多斯_初中散文

我的家乡鄂尔多斯_初中散文

我的家乡鄂尔多斯_初中散文
我的家乡鄂尔多斯_初中散文

我的家乡鄂尔多斯

我的家乡

李雨濛

我的家乡就是拥有“羊煤土气”之称的鄂尔多斯。在这30年来,不仅仅是整个鄂尔多斯有了变化,就连我生活的地方东胜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的这里,经济不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听妈妈说,小时候当她一放暑假的时候就要帮在田地中劳动的家人们做饭了,而到了快过年的时候,她和舅舅们就在土房上糊纸窗户,在大年三十吃到一些他们平时吃也吃不到的东西,这就足足可以让他们高兴一天了。

在交通不发达的这里,想坐一次车,似乎比登天还难,而在这泥泞的土路上见到一辆奥拓或是面包车就会让大家羡慕不已,谈论着这是哪家有钱人。有着黑白电视的家庭已经算是有钱人家了。从我记事起上幼儿园时,妈妈总是骑着自行车来接我上下学。到了冬天,妈妈总是把我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不留一点空隙,而她却自己顶着寒风。那时候,我们住的平房,吃水很不方便,爸爸总是花钱买到水,然后再从很远的地方一担担的挑回来。那时的路很不好走,下了一场雨,就泥泞不堪,出也出不去,进也进不来。然而现在,我们住上了舒适的楼房,开上了小汽车,日子一天比一天过的舒适。

今天的东胜,已经不和以前一样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瞧,那宽阔的柏油马路,四通八达;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个个超市,商店,星罗棋布;街道上的私家车到处是,什么奥迪,宝马这都

是随处可见;每户人家都过上了好的生活,家家拥有大彩电,吃的都是以前过年时才能吃到的东西;孩子们也都有了自己的学校,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大大小小的饭馆各具风格,吸引这八方来客。这一切的一切,都标志着这座美丽的城市,向着大都市发展……

夜晚的东胜更漂亮,铁西区的灯火,把东胜点缀成了一座“不夜城”

美丽的东胜,可爱的东胜,我的故乡!

(发展战略)鄂尔多斯工业在传承中发展

鄂尔多斯工业在传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发展 鄂尔多斯近年来一直很张扬,这种张扬既有与自己以往的成就相比较,也有与全区其他盟市近年的快速发展相比较。 鄂尔多斯曾经是中国西部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也被认为是内蒙古的“西部”。60年前经济总量仅为1526万元,30年前也仅为34633万元,到了198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区十二个盟市中也只排在第十位。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鄂尔多斯“神话”般崛起,2004年排名进入全区前三,成为自治区“金三角”之一角;2007年居全区第二;2008年继续稳坐全区第二把交椅。特别是鄂尔多斯成为全国改革开放十八个典型地区之一,向世人展示着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奇迹。成绩来自于方方面面,但无可辩驳的是,鄂尔多斯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工业化的发展并正由工业化引领前行。 一、工业化发展的历程与思考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对工业化发展的考察,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依据和内容。纵观鄂尔多斯工业化历程,有摸索前进、长期徘徊的阶段,也有持续快速发展的辉煌时期。 (一)艰苦创业,“抱着金碗讨饭吃”。解放初期,全市的工业增加值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2%,当时工业经济的

落后程度仅此可以判定。从1952年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市才有了一些简单的初级加工业,工业增加值增加到了3156万元;此时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2.9%上升到了24.2%,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这一比例上升为33.2%。之后一直到1978年的二十多年间,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一直在30%左右徘徊。坐拥资源,却抱着金碗讨饭吃,工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 (二)改革开放,小荷才露尖尖角。改革开放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面,我市工业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整个八十年代,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我市工业企业积极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工业经济上了一个较大台阶,按总产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4%;特别是鄂绒实现补偿贸易方式标志着我市工业经济进入新阶段。进入九十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加速了我市工业化发展进程,199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5.9亿元,自1985年上亿元后,经过10年发展首次突破十亿元大关;一批煤炭、电力等能源项目开始建设投产,并逐步发展壮大,为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三)科学发展,万丈高楼平地起。进入新世纪,全市工业经济传承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势头,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大大提升,2002年工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元。全市确立的“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节能环保”的工业发展新思路和提出煤向电、煤电向高载能

我的家乡内蒙古优秀作文800字,我家乡内蒙古800字优秀作文

我的家乡内蒙古优秀作文800字,我家乡内蒙古800 字优秀作文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自治区,大家习惯于简称为内蒙古。内蒙古在战国时属赵、燕等国地,后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匈奴、东胡地,宋朝时属辽、西夏,清朝时为内蒙古地区,1928年分为察哈尔省和绥远省,194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是我国建立最早的 自治区。目前内蒙古有49个民族,主要以蒙古族和汉族为主,此外 还有朝鲜、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 内蒙古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境内有不少名胜古迹,如坐落在鄂尔多斯草原中部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象征民族团结的昭君墓、素有“小布达拉宫”美誉的五当召、席力图召等。 但内蒙古最吸引人的还属草原和沙漠。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比较著名的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的响沙湾等。而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草原民族风情则增添了秀美、淳朴、自然的神韵。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中部的锡林郭勒草原、希拉穆仁草原都是感受草原风光的好去处。在零星散落的蒙古包映衬下,天空纯净明亮、草地辽阔壮丽、空气清新、牛羊成群,对久居都市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遥远而亲切。 呼伦贝尔草原是草原风光最绚丽的地方,拥有一亿多亩草场,生长着碱草、针茅、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两亿多亩森林里

植物品种多达1300余种,草原上还有500多个湖泊,3000多条河流。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就像是一块天工织就的绿色巨毯,步行其上,那种柔软而富于弹性的感觉非常美妙,人们定会为那“千里草原铺翡翠”的景象而惊叹。而绿草与蓝天相接处,牛羊相互追逐,牧人举鞭歌唱。每逢盛夏,草原上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升起缕缕炊烟,微风吹来,牧草飘动,处处都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它被誉为世界上最美、最大、最没有污染的几大草原之一,真是当之无愧。 我的家乡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全自治区境内生长着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植物660多种,药用植物500多种,是中国中草药生产的基地之一。草原上的鸟兽资源很丰富,鸟类以俗称“飞龙”的榛(zhēn)鸡最为著名,它的肉味鲜美,封建时代是御膳(shàn)珍品;兽类中的紫貂(diāo),是毛皮兽的佼佼者,貂皮被称为东北三宝之一。鄂尔多斯的山羊绒,被誉为纤维宝石。还有炒米、奶茶、黄河鲤鱼、河套蜜瓜、中华麦饭石、珍稀名贵的巴林彩石等,都是内蒙古著名的特产。其中颜色鲜艳、色彩美丽的巴林彩石,因其色泽柔和、质地细腻,与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昌化鸡血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石,深受雕刻艺人和金石爱好者的垂青。 来到我的家乡内蒙古一定要吃炒米、喝奶茶,不仅可以体验一下牧人的特色食品,也能增加营养。奶茶是蒙古族牧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奶茶需要细细品尝,才能够体会到味道之美,地道可口的蒙古奶茶应当是茶和奶的比例相当,既有茶的清香,又有奶的甘酥。

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发表时间:2011-04-07T14:29:48.143Z 来源:《价值工程》2011年第3月上旬作者:崔红艳[导读] 本文就是对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给出了进行分析之后得出的启示。 崔红艳 Cui Hongyan (内蒙古华电燃料有限公司,呼和浩特 010020)(Inner Mongolia Huadian Fuel Co.,Ltd.,Hohhot 010020,China)摘要:最近几年里,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就是对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SWOT即: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的简称,并且给出了进行分析之后得出的启示。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Ordos economy develops very quickly. This paper makes the SWOT(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ies, Threats)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Ordos City, and gives the inspiration through analysis. 关键词:鄂尔多斯;经济发展;SWOT分析 Key words: Ordos;economic development;SWO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7-0117-02 0 引言 SWOT分析法是一种能够比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客体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即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的简称,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到值得发扬的地方,以及应该去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将此分析法应用于经济发展研究,可以对经济体所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对其本身的优势、劣势有个清楚的了解,对其外部的机遇和威胁时刻提高警惕,有助于制定发展战略和计划,以及与之相应的发展计划或对策.文章以鄂尔多斯经济发展为例,进行SWOT分析。 1 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1.1 丰富的自然资源①水资源:黄河流经鄂尔多斯市边缘地带,是一条过境河流,在市内长度为760公里,流域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境内具备水力发电条件的有两处,黄河万家寨水电站、无定河巴图湾水电站是市内两座大型水力发电站。②化工资源:鄂尔多斯市的化工资源品种齐全、蕴含丰富,主要有天然碱、芒硝、食盐、硫磺、泥炭以及伴生物钾盐等。③能源矿产资源:鄂尔多斯市境内地下有着储量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目前,已经发现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重要矿产资源有12类33种。 1.2 丰富的社会人文资源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3万7千年前,“河套人就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创造了著名的河套文化”。鄂尔多斯地区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近代,声势浩大的”独贵龙”运动就在这里爆发,掀起了“鄂尔多斯风暴”。现在,具有深厚底蕴和地域特色的鄂尔多斯文化正誉满全国,走向世界。 1.3 经济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经济保持高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21.4%,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200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03亿元,比2000年增长10倍,人均GDP达到1.4万美元,在全国地级市中居第三位;财政收入达到265亿元,同比增长50.8%,居全区首位,在全国333个地级区域中排名第38位,比2000年增长16倍。 1.4 地理优势鄂尔多斯市地处黄河与万里长城的环抱之中,东西北三面临河,交通通讯便捷,京包、包兰、铁路围绕周边,包西铁路贯穿南北,109、210国道贯穿市域,并与周边的110、107国道相连成网,周边五个大中城市的民航机场与鄂尔多斯机场将形成便捷的区域航空网络,使年轻的鄂尔多斯市在中国的版图上显著、夺目。 2 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的劣势分析 2.1 自然生态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鄂尔多斯全市有48%的面积是沙漠,另有48%的面积是丘陵沟壑地区,只有不足4%的土地是草原和耕地。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态的脆弱,是鄂尔多斯市各界领导非常重视的问题。但是,任何困难是难不倒有远见、有能力、有决策的领导者的,鄂尔多斯通过实施“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以及“退耕还林”等各项措施,取得了可喜成绩。通过努力,虽然鄂尔多斯市的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是,与发达的南方沿海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需要继续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力度。 2.2 品牌企业较少,难以提升城市经济的竞争力品牌企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已成为全国的典范,同样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思考,曾一度产生了“鄂尔多斯模型”、“鄂尔多斯风暴”。但是,在鄂尔多斯本土生存的上市企业也仅有鄂尔多斯、远兴能源、伊泰、新大地、亿利资源、亿利科技等,国内或是世界知名企业甚少。 2.3 人力资源匮乏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所需的主要资源之一,而人力资源状况主要取决于人们的受教育状况和程度。在教育水平上,鄂尔多斯与上海、北京、南京等城市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远远不适应鄂尔多斯市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3 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机遇 3.1 国际和国内经济复苏带来的机遇当前,世界经济在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的带动下趋于回升、经济全球化和结构调整步伐将继续加快,国际资本流动进一步活跃,“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的对外开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外商投资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展,国际资本和产业将继续加速向鄂尔多斯市转移。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了契机。 3.2 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西部大开发给自治区及鄂尔多斯市带来了多方面机遇。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促进了鄂尔多斯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转移和升级,二是实施西部开发后,国内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三是发展中西部的政策机遇,各种优惠政策对于鄂尔多斯市在招商引资和发挥资源优势等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去年国家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对我过去经济发展所到来的不利影响,实施了扩大内需战略,必然会引导和支持在自治区以及鄂尔多斯市在基础设施、化工、医疗等项目的建设。 3.3 抓住“呼包鄂”经济圈发展的机遇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3市资源富集,区位优越、发展经济具有很多有利条件。2000年,自治区确立了呼包鄂三地为核心,立足自身优势打造特色经济圈建设的发展战略,呼包鄂经济圈正在成为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的火车头和助推器。

关于家乡民俗旅游资源的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民俗旅游资源的调查报告 学院:人文学院 系别:15级旅游管理系 :贺阳 学号: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1.民俗旅游和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背景 1.1民俗和民俗旅游 1.2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背景 2.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2.1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开发的优势 2.2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发展主要制约因素 3.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整体评估 3.1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 3.2对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4.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产品的开发措施参考文献

摘要:我的家乡在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利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对推动鄂尔多斯地区的经济和旅游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鄂尔多斯;民俗旅游;旅游资源;发展现状;开发 1、民俗旅游和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背景 1.1民俗和民俗旅游 “民俗”是“民间习俗”的简称,广泛的含义是:一个民族流行于民间的全部风俗习惯,具有世代相袭的传统文化现象。它包括民间习俗、民间信仰以及流传在民间的一切技术与文艺。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目前民俗旅游的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 1.2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背景 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禀赋较高,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代表。由于区域特点的差异以及潜移默化的影响,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有表现出多元特质和地域性差异,具有良好的开发潜质。 1.2.1蒙古族文化是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发展的基础 鄂尔多斯是以蒙古族人口为主体,汉族人口为多数的地区。鄂尔多斯蒙古族原是成吉思汗宫廷的守护者,后来成为成吉思汗八白室的守护和祭祀者。他们世代传承了蒙古王朝时期的宫廷文化、祭祀文化、在生产生活中又创造了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这些文化构成了鄂尔

人口流失:鄂尔多斯经济萧条缩影

人口流失:鄂尔多斯经济萧条缩影 煤城困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苏向杲 “鄂尔多斯(7.38, 0.00, 0.00%)”来源于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 经过飞速的发展之后,鄂尔多斯确实建造了很多的“宫殿”,但随着人口的流失,“宫殿”没人住了。 来到鄂尔多斯,你会发现这里街道异常宽阔整洁,路面干净,不时有清洁工在清扫街道,但路上行人稀少。当地人告诉记者,鄂尔多斯人口还在流失。 鄂尔多斯一位公交车司机王师傅告诉记者,自己是河南人,2008年听说鄂尔多斯发展很快,便从江苏来到鄂尔多斯开出租车。以前开出租车挺赚钱的,由于近两年受到金融危机,鄂尔多斯人越来越少了,开出租车越来越不赚钱了,自己开车一天最多挣五六十元。因为和出租车公司签的合同还没有到期,合同一到期便要离开鄂尔多斯。 对于未来的前途,王师傅皱了皱眉头说,这边房价虽然低,但人都走了,收入也低,根本没钱买房娶媳妇,同事也和自己一样,打算离开。当被记者问到是否购买了保险产品时,王师傅说“没钱买保险”。 另一位出租车司机在下午六点告诉记者,他是鄂尔多斯

本地人,“从早上7点开始上班,载完您,今天就算赚够了一百元,减去油费等各种成本,一天也赚不了多少钱。” 出租车行业只是鄂尔多斯经济萧条的一个缩影。 在上午11点左右,记者走访了几家银行,记者在鄂尔多斯东胜区某银行看到,由于办理业务的人员较少,有3个银行员工边嗑瓜子边聊天,当记者走过去询问相关业务时,一位银行工作人员问道“嘛事?”,回答完记者之后便继续嗑瓜子。 而位于东胜区的某保险公司办公大楼气势宏伟,楼前蹲着两个石狮子。但旁边的鄂尔多斯营业部却客户稀少,在其他保险公司门前,记者也看到了同样的场景。 一位已经离职的某保险鄂尔多斯地区分支公司领导告 诉记者,自己从2008年便已经是支公司的主任,但由于“没人了”,既没有人买保险,也没有人卖保险,保费业绩和增员压力很大,便辞职了,现在开起了小卖部。 鄂尔多斯金融业的整体下滑可见一斑,而所有的源头还得从煤炭业说起。 煤矿就是当时鄂尔多斯发家的支柱产业,但是这几年国内的煤矿业正出现大面积亏损,新能源产业的抢位更使得煤矿未来的前景堪忧。鄂尔多斯的不少民间借贷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民间借贷也对包括保险在内的金融业形成了冲击,鄂尔

小学生 我的家乡的作文(16篇)

我的家乡 隆昌是我的家乡,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家乡的古宇湖更是美丽如画。 那里有山、有水、有花、还有树。那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和变幻的山峦。夏天,树撑开了一把绿色的大伞。走有路上小草为我舞蹈,花儿向我点头,小鸟为我歌唱。我来到岛上,朋友们向我跑来,我们把小岛吵得热闹非凡。 我爱古宇湖,我爱我美丽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风景优美的陕西,那里有许多名胜古迹。有大雁塔、小雁塔、临潼、秦王宫、华山、秦始皇墓、兵马涌……多得说都说不完、数也数不 清。 陕西有很多小吃,有:岐山臊子面、岐山面皮、羊肉泡、西安饺子宴、岐山挂面…… 许多国内外游人来到这里,都要去最古老的法门寺。释迦牟尼死的时候,身体自焚后,就留下四颗舍利子。因法门寺藏有一颗而闻名中外。 姜子牙钓鱼台也很出名,传说是姜子牙钓鱼的地方。有一句名言: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因为他钓鱼的鱼钩是直钩。那条河的中间,有块被他钓鱼时跪出两个坑的石头。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有耐心、毅力的人。 我的家乡,多么神奇,多么美丽,还有许多神话故事等着你去发掘呢! 我的家乡在武汉,那里风景秀丽。 春天,五颜六色的花儿开放了:有红的、黄的、蓝的、紫的……五光十色、千姿百态。 夏天,知了唱起了歌儿,蝈蝈在路边的草丛里奏起了乐器,蝴蝶提着花裙子在花丛中跳起了舞。 秋天,果实累累,红彤彤的苹果从树叶下面露出了甜蜜的笑脸,紫盈盈的葡萄挂满了架,弯弯的香蕉金黄金黄的。到处都是一片丰收的景象! 冬天,雪花纷纷落下来,大 地、树木、房顶……都换上了银 白色的“新装”。小朋友在雪地里 打雪仗、堆雪人…… 我爱武汉的四季,我爱我的 家乡! 我的家乡在江西省南昌市, 这是一个美丽、文明的城市。 南昌有许多名胜古迹,比如, 绳金塔、腾王阁、百花洲、孺子 亭、八一起义纪念馆…… 秋水广场的喷泉吸引了很多 游客,喷泉随着音乐忽高忽低像 个顽皮的孩子在跳舞。到了晚上, 整个城市华灯高照,非常美丽! 看,我的家乡多么美丽,多 么漂亮!我爱我的家乡南昌! 我的家乡在济宁,是一座美丽 的城市。 济宁有许多名胜古迹,比如, 太白楼、微山湖……最美丽的还 是小北湖。 风光秀丽的小北湖,春天,五 颜六色的花儿,芬芳扑鼻。夏天, 大片大片的荷叶里,透着粉色的 荷花,美丽极了。秋天,我们坐 在船上,观赏小北湖的美景。冬 天的小北湖,银装素裹,简直是 人间仙境。 济宁真美,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鄂尔多斯 市准格尔旗。 听爸爸妈妈说,这里过去是 个贫穷落后的地方,人们都住在 窑洞里。后来发现这里有很丰富 的煤炭资源,国家就投入巨资把 准格尔旗建设成了一个现代化的 工业城市。 每当夜幕降临,准格尔旗就 亮起来了,整个准格尔旗就变成 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准能公司大楼彩灯高照,铁 路运输处大楼金碧辉煌,光彩夺 目。准格尔旗的广场大道上,川 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 河从天而降。广场四周,照明灯、 草坪灯、喷泉灯、礼花灯装点着 美丽的准格尔旗。 夜晚的准格尔旗,多么明亮, 多么辉煌!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襄樊市。 襄樊有许多风景区,比如:鹿 门寺、襄阳公园等等。 我去过襄阳公园,里面有个 动物园,动物园里面有许多动物, 有叽叽喳喳的小鸟、凶猛的老 虎、顽皮的猴子,还有蹦蹦跳跳的 兔子。 我最喜欢的是兔子,她的嘴 巴是三瓣,毛有白色、花色,眼睛是 红色的;耳朵长、尾巴短,很可爱。 我们要保护这些小动物和其它的 动物。 我的家乡多么美好,我喜欢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湛江,你知道我的 家乡又叫什么名字吗?我的家乡 有雷洲半岛之称、南海军舰基地 之称,颗威风了! 我的家乡盛产红江橙。到了 秋季,山上、地上的橙树都挂满 了红江橙,它的皮光滑,肉香甜, 非常好吃。 我的家乡有一个非常有名的 景点,叫湖光岩。你知道吗?它 是一个火山湖,全国仅有两个火 山湖,它就是其中的一个。它之 所以是火山湖,就要说回几亿年 前,当时火山湖是一座活火山, 后来,火山口被冷却了,过了几 天火山口凹了下去。而且天又下 起了倾盆大雨,雨水储存在火山 口里,就形成了今天的湖光岩了。 湖光岩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 多的中外游客。 我的家乡还有许多美丽的景 点,有寸金桥公园、海滨公园、

(发展战略)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鄂尔多斯市经济转型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客体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即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的简称,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值得发扬的地方,以及应该去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将SWOT分析法应用于经济发展研究,可以对经济体所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对其本身的优势、劣势有个清楚的了解,对其外部的机遇和威胁时刻提高警惕,有助于制定发展战略和计划,以及与之相应的发展计划或对策。文章以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为例,进行SWOT分析。 在鄂尔多斯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到底存在着什么优势和劣势,面临什么机遇和挑战?怎样才能让鄂尔多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在这里我们对鄂尔多斯经济发展进行SWOT 分析,对其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及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进行判断,并着重分析其所属的战略地位,使其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优势,较好克服劣势,及时抓住机会,有效回避威胁,使其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鄂尔多斯市经济转型的优势分析 (一)丰富的自然资源

1、水资源:黄河流经鄂尔多斯市边缘地带,是一条过境河流,在市内长度为760公里,流域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境内具备水力发电条件的有两处,黄河万家寨水电站、无定河巴图湾水电站是鄂尔多斯市内两座大型水力发电站。全市境内共有湖泊600多个,总面积540平方公里。积水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68个。 2、化工资源:鄂尔多斯市的化工资源品种齐全、蕴藏丰富,主要有天然碱、芒硝、食盐、硫磺、泥炭以及伴生物钾盐、镁盐、磷矿等。 3、能源矿产资源:鄂尔多斯市境内地下有着储量丰厚的能源矿产资源,目前,已经发现的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重要矿产资源有12类33种。 煤炭:全市已探明煤炭储量1600亿多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6,全市70%的地表下埋藏着煤。远景储量超过1亿吨,且煤质好,品种多,具有"三低一高"(低灰、低磷、低硫、高发热量)的特点,属于特低硫环保煤,煤田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易开采,开发成本低,具备建设大型煤矿的条件。 天然气:这是近年来在鄂尔多斯发现的新型资源。这一资源主要位于境内的中西部的乌审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我国最大的世界级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就在鄂尔多斯境内,探明天然气储量8000亿立方米,具有极高的开发

关于家乡民俗旅游资源的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民俗旅游资源的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民俗旅游资源的调查报告 学院:人文学院 系别:15级旅游管理系 姓名:贺阳 学号:1 240206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1.民俗旅游和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背景 1.1民俗和民俗旅游 1.2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背景 2.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2.1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开发的优势 2.2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发展主要制约因素 3.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整体评估 3.1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 3.2对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4.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产品的开发措施 参考文献

摘要:我的家乡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利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对推动鄂尔多斯地区的经济和旅游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鄂尔多斯;民俗旅游;旅游资源;发展现状;开发 1、民俗旅游和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背景 1.1民俗和民俗旅游 “民俗”是“民间习俗”的简称,广泛的含义是:一个民族流行于民间的全部风俗习惯,具有世代相袭的传统文化现象。它包括民间习俗、民间信仰以及流传在民间的一切技术与文艺。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旅游者经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当前民俗旅游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

我的家乡5分钟演讲稿范文5篇

我的家乡5分钟演讲稿范文5篇 对着镜子练习演讲是很重要的,也是非常有用的。我们应该知道,在演讲时,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观众的注意力。通过对着镜子练习,你会注意到自己是否在不断地前后摇摆,是否会做一些不易察觉的、无用的细微动作。我为大家整理了我的家乡5分钟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家乡5分钟演讲稿篇一 我的家乡坐落在××市的一个小山村,那里没有城市热闹,也没有城市的喧哗与繁华,不过那里山清水秀,那是我最熟悉的地方,那里有着我童年美好的回忆。 记得春天的时候?小草就转出地面,树上的叶子也抽出来了,把大地染成一片绿色,就像穿上了一件绿衣裳。我就与村里的小孩子一起到田野去捉蜻蜓、玩游戏、比如老鹰抓小鸡或是捉迷藏。到了夏天,天气热了,我就会与小孩子到水库里面游泳,那时候水库的安全系数还不是很高几乎每年都会有事故发生?所以父母都不会让我去游泳的被发现之后当然就是处罚或是责骂了。可是那时候自己真的很叛逆,也不知道什么是危险,被处罚之后下一次还是回去的。到了秋天田野一片金黄?山上的野果也成熟了?我就会与自己的伙伴拿着篮子到上山去采?采回来了还要跟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分享。 我喜欢我的家乡还因为那里有一朴实的村民,只要一方有难就八方来帮助。 记得有一次我感冒了,父母有刚刚不在家邻居知道了都过来看我,还带我去看医生,还给我做了中午饭?那次我真的很感动啊。家乡的变化很大。记得我小时候?家里要买什么日常生活用品都要步行到镇上去买,不过,现在村里也有了

好几家商店,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可以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现在买东西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愁了。家乡的经济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栋栋的楼房拔地而起,代替了以往的平房。墙壁五颜六色?有白色的、黄色的、粉红色的。有的房顶还有太阳能热水器呢。特别是近两年?经济更加是日新月异?很多人都买上了空调电脑。 我爱我的家乡,因为我爱那里的山山水水,爱那里的邻居。我衷心的祝愿家乡会越来越富裕。 我的家乡5分钟演讲稿篇二 我的家乡坐落在太行山脚下,一条小溪从村旁流过.从远处看,那条小溪像一条银丝带,缓缓向东流去;走近一看,小溪清澈见底,小鱼小虾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两岸山上的翠柏四季常青.我的家乡就像是一个大公园,一年四季都有数不完的美景. 春天,山上的迎春花,果园里的桃花、梨花.都顺着时令开了.从远处看,山坡上一片红,一片黄,一片白.五颜六色,美丽极了.各种鲜花把山坡全盖住了,走近闻一闻,花香扑鼻,令人陶醉,不时有几只蜜蜂在花丛中采蜜.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农民伯伯正在劳作,更为春天增添了生机. 夏天到了,小鸭子在河里欢快地游着,不时潜到水下捕食.河面上小船来来往往,穿梭行驶.乘大人们不注意,孩子们偷偷跳到河里捕鱼捉虾,高兴极了.到了傍晚, 每家每户都把饭菜端到门前的石桌上,坐上凳子,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鄂尔多斯文化遗产知识竞赛题

鄂尔多斯文化遗产知识竞赛题 姓名:性别: 职业:通讯地址: 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 本试卷共有68题,其中选择题18题,填空题50题。共195分。 一、选择题(共18题,每空一分,30分) 1.王氏水牛,是萨拉乌苏动物群中的重要成员,是1923年在乌审旗大沟湾古生物考察过程中新发现的一个已经灭绝了的水牛新种属,是为了纪念在此次考察活动中不幸遇难的()而命名。 A法国科学家 B 中国科学家 C 协助考察的当地牧民 2.自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以来,成吉思汗八白宫(成吉思汗陵)的迁移路线为()。 A 伊金霍洛→达拉特旗王爱召→青海省塔尔寺→甘肃榆中县兴隆山→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园 B伊金霍洛→甘肃榆中县兴隆山→青海省塔尔寺→达拉特旗王爱召→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园 C伊金霍洛→达拉特旗王爱召→甘肃榆中县兴隆山→青海省塔尔寺→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园 D达拉特旗王爱召→伊金霍洛→甘肃榆中县兴隆山→青海省塔尔寺→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园 3.目前国内发现回鹘蒙古文榜题最多的一处遗址是()。 A 敦煌莫高窟 B阿尔寨石窟寺 C 龙门石窟 D 云冈石窟 4.史学界一般把成吉思汗于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后建立的王朝称()。 A 蒙古国 B 大蒙古国 C 内蒙古国 D 外蒙古国。 5.史学界一般把被明朝大军攻陷首都后,退居蒙古高原由原元朝宗室建立的政权称()。A蒙元B大元C北元 6.下面属于鄂尔多斯市境内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是()。 A 大窑遗址 B 金斯泰遗址 C 扎赉诺尔遗址 D 乌兰木伦遗址

7.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将乌审旗萨拉乌苏发现的“Ordos Man”(鄂尔多斯人)及其文化,命名为“河套人”及“河套文化”的是我国著名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先生。 A 裴文中 B 贾兰坡 C 苏秉琦 D 张忠培 8.中国境内发现的第一件有准确出土地点和地层记录的人类化石是()。 A 鄂尔多斯(河套)人头盖骨 B 鄂尔多斯(河套)人牙齿 C 鄂尔多斯(河套)人股骨 D 鄂尔多斯(河套)人胫骨 9.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 A 金 B 铜 C 铁 D 银 10.鄂尔多斯境内分布着()等时代的长城,总长度约300公里,全部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A 春秋、秦、汉、隋、宋、明 B 战国、秦、汉、唐、宋、明 C 战国、秦、汉、隋、宋、清 D 战国、秦、汉、隋、宋、明 11.“六胡州”是()代初年,为安置( )降户,在灵州、夏州之间设置的鲁州、丽州、含州、塞州、依州、契州等的总称。 A 汉 B 唐 C 宋 D 匈奴 E突厥 F党项 12.闻名世界的鄂尔多斯青铜器以大量的()为主要特征。 A鱼纹装饰 B人面纹装饰 C兽面纹装饰 D动物纹装饰 13.鄂尔多斯市不仅是内蒙古乃至全国长城时代最多、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并且还保留着内蒙古唯一的一段()和唯一的一条()。 A隋长城 B 秦长城 C 战国秦昭襄王长城 D 宋代烽燧线 14.第一位来到鄂尔多斯的外国著名古生物学家是()。 A 德日进 B 桑志华 C 安特生 D 鸟居龙藏 15.阿尔寨石窟寺开凿及使用的年代为()。 A北魏、金、蒙元时期和明代 B 北魏、辽代、蒙元时期和明代 C北魏、西夏、蒙元时期和清代 D 北魏、西夏、蒙元时期和明代 16.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是要保护其()。 A 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 B 真实性、延续性和美观性

描写民风民俗的精选作文素材

描写民风民俗的精选作文素材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描写民风民俗的精选作文素材,让大家多多认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描写民风民俗的精选作文素材1 “56个民族,56朵花”。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饮食,这就应了一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而满族,就是这56 朵花中艳丽的一朵,满族的服饰特别有特色,下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有鞋子绣有漂亮的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 旗袍是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她们喜欢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点是立领 . 右大襟 . 紧腰身 . 下摆开衩。古旗袍有琵琶襟 . 如意襟 . 斜襟 . 滚边或镶边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经改良,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便于行走。已成为中国妇女较通行的服装。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长,两边高衩。四十年代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别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东方色彩,能充分显示依态雍容文雅,被认为是表现女性美的典型民族服装。称誉世界。 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 . 前襟和袖口都绣花

装饰。镶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 满族妇女的服装十分漂亮,满族男子的服装也很不错。 历史上的满族男子多穿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 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一种褂子。马褂分为大襟 . 对襟 . 琵琶襟等多种形式。马褂后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高领对襟,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为了骑马方便,在长袍的外边套一种身长至脐,四面开禊的短褂,以御风寒。 满族的男子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草率帽。他们的衣服喜欢用青 . 蓝 . 棕等色的棉 . 丝 . 绸 . 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四周的头发。 满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少数民族,是一朵艳丽的奇葩。它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俗,不同的特色,需要我们去渐渐了解,渐渐的认识。 描写民风民俗的精选作文素材2 “56个民族一家兄弟,爱我中华,爱我中华……”。家喻户晓的一首经典之作,流露着一个国家,团结、繁荣、昌盛等。 云南有“彩云之南”,“金属王国”,“动物王国”……当然也是少数民族最多,乡土民风忒别纯的地方之一。比如德宏傣族,有景颇族,

美丽的鄂尔多斯我的家_六年级作文

美丽的鄂尔多斯我的家 我的家乡在美丽富饶的鄂尔多斯,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歌的海洋,舞的故乡,而且还有不少名胜古迹,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和睦相处、是让人难忘的好地方。 家乡的物产极为丰富,我想你如果对这里有些了解的话,一定知道这里有全国乃至全世界闻名的“羊、煤、土、气”。如果你还对这里不太了解的话,那我就告诉你“羊、煤、土、气”是什么意思。“羊”是指温暖全世界的羊绒衫、“煤”是指占全国总储量前几位的煤炭、“土”是指可以制药的稀土,“气”是指做饭用的天然气。我的家乡有很多历史名胜古迹,最出名的要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了,它坐落于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许多外国朋友来参观旅游时,都要看看他的陵墓。还有著名的旅游景点响沙湾,那里的沙子还会唱歌。我的家乡不仅物产丰富,而且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尤其是居住在草原的人们,如果你去了牧民的家里,他们会给你端上他们的特产,如手扒肉、奶茶炒米、烤全羊,还有各种各样的奶制品,而且餐桌上一定会摆上我们鄂尔多斯人自己酿造的敬给贵宾和朋友的鄂尔多斯敬酒。这都是纯天然绿色食品,不添加任何对人体有伤害的东西,一定可以让你大饱口福。我们这里的民族文化也很有特色,有闻名全国的鄂尔多斯婚礼,那达慕大会等。家乡的治安环境也特别的好,在全国最安全城市排名第七位,这里随处可见安装的电子监控摄像头,是典型的数字城市。如果有小偷抢包的现象,最多不过半

小时就会被警察抓获。我的家乡的人文素质也在不断的提升,以前坐公交车让座现象很少,现在人们几乎抢着给老、弱、病、残、孕妇、抱婴者让座;大街上闯红灯现象也几乎没有了;周六日,人们都争着去听市民文化大讲堂讲座,因为不用去大城市就可以听到很多百家讲坛里的教授亲临现场做客讲解。我们这个城市现在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今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最关键的一年,如果今年创建成功,将获得永久性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称号。这就是我的家乡----美丽富饶和谐文明的鄂尔多斯!

内蒙古鄂尔多斯社会经济状况概述

内蒙古鄂尔多斯社会经济状况概述 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提要】鄂尔多斯曾是内蒙古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沙多草木稀,地多产量低,人穷文化低”是它昔日的写照。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鄂尔多斯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跨越式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走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科学发展之路。“贯彻科学发展观,早贯彻,早受益;贯彻力度大,更受益”,这是鄂尔多斯人的深切体会,无疑也给了我们最深刻的启示。 编者按:从一个生态恶劣的贫困地区,到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地级城市前列,改革开放3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这一成绩得益于发展方式的转变。鄂尔多斯市通过科学利用优越的资源条件,高起点引进和配置生产要素,全面推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集约化的工业和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走出了生态恶化——治理——再恶化——再治理的怪圈,摆脱了发展——关闭——再发展——再关闭的困扰。 鄂尔多斯市的做法和经验表明,资源富集地区要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观念,舍局部顾全局、舍眼前顾长远;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走出一条既符合时代潮流、又符合本地实际的科学发展新路。 鄂尔多斯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一颗新星。改革开放以前,鄂尔多斯“沙多草木稀,地多产量低,人穷文化低”,是内蒙古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今天的鄂尔多斯,已是沙漠深处营造的一块绿洲,循环经济中净化的一片塞北蓝天,跨越式发展的高速列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长期探索中,鄂尔多斯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科学发展之路。这是鄂尔多斯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 一、主要成就和特点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全市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1.4万。改革开放之初,鄂尔多斯处于自治区落后水平,全市8个旗区中5个“国贫旗”、3个“区贫旗”,被称为内蒙古的“西部”。经过近30年来的发展,鄂尔多斯的主要经济指标已位居自治区前列,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地级城市前列,成功实现由贫困落后向富裕文明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了一条跨越式、高起点、节约型、友好型、创新型、和谐共享的科学发展之路。

蒙古族风俗习惯作文2017

蒙古族风俗习惯作文2017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蒙古族风俗习惯作文XX,欢迎大家阅读。 蒙古族风俗习惯作文(一) 内蒙古特色服饰我是汉族女孩可我热爱我的家乡,我热爱这里的文化,热爱这里的历史。在美丽的内蒙古,蒙古族是这里最具有特色的民族,具有特色的房子,具有特色的习俗,具有特色的食品……可是最具有特色的还是鄂尔多斯蒙古族的服饰,实用、美观,从头到脚都有一定的讲究。鄂尔多斯蒙古族男女老少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由于气候、自然条件和野外放牧生活的需要,鄂尔多斯地区的蒙古袍与内蒙古自治区其它地区蒙古族的长袍在式样上不同。鄂尔多斯蒙古族较长,两侧开叉,大襟右边系扣,男式长袍较肥大,穿时系腰带,前胸带上部可装东西。长袍袖子长,领子高。冬天骑马持缰时可以起到防寒的作用,夏天则可避蚊虫叮咬。女式蒙古袍则做得比较紧身以显示女子身材的苗条与健美。男子喜欢穿蓝色或棕色袍,女子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绸质袍。夏天穿的单,夹蒙古袍颜色较淡,有浅蓝、乳白、粉红、淡绿色等。想一想在夏天蒙古女子穿上美丽的蒙古袍站在草原上,那是一条多么美丽的风景线呀!蒙古袍发挥了

自身宽大的优点,不但可供白天穿着用,夜间还可以当被子盖。蒙古袍是每位蒙古人最重要的服饰,它显示出蒙古人民的聪明智慧,让美观,实用合二为一铸造成蒙古最具有特色的服饰。 蒙古族风俗习惯作文(二) 嗨,大家好,在我家乡阿右旗里有一些蒙古人。今天就让我来给你们介绍介绍。 蒙古是一种有特色的民族,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骨鸟字母创造出来的,十四世纪初,经蒙古学着却吉·翰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而成的规范化的拼音文字——蒙古文蒙古族善于歌舞,民国分长短调两种。头饰、长袍、腰带和靴子为其服饰4个主要的部分,妇女们头上的装饰大多是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的。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等。 蒙古过去是狩猎与游牧民族,直到十三世纪,仍然有“围猎”的习俗。现在的蒙古族仍长期骑射。放牧的习惯已由逐水草而居发展到定居放牧。有冬营地和夏营地,按季节移场放牧。 蒙古包是蒙古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最大的特点是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

鄂尔多斯文化遗产读后感

鄂尔多斯文化遗产读后感 博物馆的性质决定了他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和重要地位。博物馆在发挥其宣传教育功能和科学研究的功能同时,成为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道重要屏障,同时也以国家支持和科研探究为背景,成为文物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地方。重视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当今博物馆界的自觉行动,又是基于工作现状的必然要求。 博物馆在收藏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要充分了解其内涵和文化意义,要充分了解其形态、特质和概念,能够具有针对性的保护和传扬,使其能够作为中华民族历史的记忆更为久远的流传。 博物馆有三大功能:一是收藏保护文物和标本,二是教育宣传功能,三是科学研究功能。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博物馆也要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样,自主经营。只有为广大观众提供满足大众需求的产品,才能获得社会的支持。但是,传统的博物馆立足点往往是博物馆本身的馆藏文物的价值和专业水平的体现。我国各类博物馆事业也在迅猛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切记不能忽略文化遗产的保护,要使文化遗产在博物馆得到真正的保护,在博物馆中把文化遗产信息传承下去。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申报阶段,必须要有对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的说明,还必须有相应的制品或道具的收藏品作为佐证,同时还需要有详实的文史资料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出说明,这些要求无疑需要博物馆来完成,因为博物馆作为文化收藏的载体具有独一无二的收藏数量和得天独厚的文物资源。在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渊源时,必须要有专业的文博人员来参与完成,进行其研究和评价,博物馆更是充当着主导者的角色,为物质文化遗产的评价提供重要的史料实证。 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的研究,是博物馆不可推脱的责任与任务。 任何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保护部门和传承社团都无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一个整体的保护,而博物馆因其自身的优势好职能,可以自主地开展针对某一具体遗产的调查、申报和后续保护、利用工作,成为某一遗产项目的整体保护者。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迅速兴起,在发挥博物馆收藏、研究、教育、展示的积极功能,相信在传统博物馆和新型非物质遗产博物馆的共同努力下,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