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在坪北油田的应用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在坪北油田的应用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在坪北油田的应用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在坪北油田的应用

华北油田公司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发行版本: 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实施细则修改次数: 文件编号: 页码: 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工程中井控风险等级评估、井控设计、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防火防爆防硫化氢措施和井喷失控的处理、井控技术培训、井控管理组织与职责及井控管理制度九个方面的管理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相关直属单位、相关职能处室、各油气生产单位、承担油田公司钻井任务的有关钻探工程公司(以下简称钻探公司),承担老井侧钻和加深钻井的井下作业公司,以及进入油田公司的其他钻井工程技术服务单位。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细则的引用而成为本细则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细则,然而,鼓励根据本细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中,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 —地层破裂压力测定套管鞋试漏法 —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规范 —石油天然气钻井井控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油气井井喷着火抢险作法 —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安装调试与维护

中油工程字()号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 中油工程字()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井控工作的实施意见 中油工程字()号井控装备判废管理规定 中油工程字()号井控培训管理办法 术语及定义 本细则采用下列定义。 “三高”油气井 3.1.1 高压油气井是指以地质设计提供的地层压力为依据,当地层流体充满井筒时,预测井口关井压力可能达到或超过的井。 3.1.2 高含硫油气井是指地层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高于()的井。 3.1.3 高危地区油气井是指在井口周围500m范围内有村庄、学校、医院、工厂、集市等人员集聚场所,油库、炸药库等易燃易爆物品存放点,地面水资源及工业、农业、国防设施(包括开采地下资源的作业坑道),或位于江河、湖泊、滩海和海上的含有硫化氢(地层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高于())、等有毒有害气体的井。 井喷事故分级 3.2.1 一级井喷事故(Ⅰ级)是指海上油(气)井发生井喷失控;陆上油(气)井发生井喷失控,造成超标有毒有害气体逸散,或窜入地下矿产采掘坑道;发生井喷并伴有油气爆炸、着火,严重危及现场作业人员和作业现场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2.2 二级井喷事故(Ⅱ级)是指海上油(气)井发生井喷;陆上油(气)井发生井喷失控;陆上含超标有毒有害气体的油(气)井发生井喷;井内大量喷出流体对江河、湖泊、海洋和环境造成灾难性污染。 3.2.3 三级井喷事故(Ⅲ级)是指陆上油气井发生井喷,经过积极采取

大位移定向井钻井液技术

大位移定向井钻井液技术 摘要D1-4-161井完钻垂深2943.28m,斜深3493m,最大井斜为41.06°,井底水平位移1697.84m。井斜大、位移长是其主要特点。且37.45°~41.06°稳斜段(927.73~3493)长达2565.27m,这给携岩、砂床控制、防卡提出了较高要求。二开采用”双保”天然高分子钻井液体系,该井使用合理的流变性能和多种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解决了携岩和砂床的控制问题,用NFA25、PGCS-1、润滑剂等处理剂解决了护壁、润滑、防卡问题。 关键词大位移井眼净化润滑 鄂尔多斯东北部是中国石化具有战略意义的天然气勘探开发重点区域,大规模开发已经展开。由于受地面条件限制,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的井多为定向井,而且位移在1500m以上的井越来越多。D1-4-161井就是这样一口井。 1地质工程概况 1.1 地质简况 D1-4-161井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小壕兔乡耳林村一小队,D1-4-121井253.53o方向127.08m处。钻探目的以山1段气层为主要目的层,兼顾太2气层,新建产能。下古生界奥陶系风化壳可能有缝洞存在,马家沟组也可能有裂缝及溶洞,本井进入下古生界23米,有可能发生漏失,井漏可能引起上部地层垮塌而造成严重的复杂情况。 1.2 工程简况 该井从600m开始定向,造斜率为3.1°/30m,造斜终点为

927.73m,完钻垂深2943.28m,最大井斜为41.06°,井底水平位移1697.84m。钻井周期为36.07天,全井平均机械钻速为6.37m/h。井身结构为:一开Φ311.1mm×261.50m+Φ244.5×260.60mm;二开Φ215.9mm×3493m+Φ139.7mm×3491.39m。图1为D1-4-161井设计与实钻垂直剖面图。 2技术难点 2.1 井眼清洁 通常井斜在35°~65°之间的井段是钻井液携砂最困难、易形成岩屑床的井段,岩屑在大斜度井段的大量沉积,轻者会增大扭矩和拉力,重者岩屑床整体下滑堆积造成卡钻,D1-4-161井37.45°~41.06°稳斜段(927.73~3493)长达2565.27m,为避免和破坏岩屑床的形成,保持井眼清洁是施工的关键。

钻井井控实施细则-2014(定稿版)

新疆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14版) ?? ????? ????? ????? 新疆油田公司 2013年9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井控设计 ?第三章井控装臵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 ?第四章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和检查验收 ?第五章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 ?第六章防火、防爆、防硫化氢措施和井喷失控的处理?第七章井控技术培训 ?第八章井控管理 ?第九章附则 1 .钻井井控风险分级 2.“三高”油气井定义 3. 关井操作程序 4. 带顶驱钻机关井操作程序 5. 溢流井喷(演习)时各岗位人员职责和关井程序 6.用剪切闸板剪断井内钻杆控制井口的操作程序 7. 防喷演习记录表格式 8. 坐岗记录表格式 9. 低泵冲试验表格式 10. 油气上窜速度表格式及计算公式 11. 关井提示牌格式 12. 钻开油气层检查验收证书格式

13. 钻井队井控资料目录 14. 集团公司钻井井喷失控事故信息收集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和行业标准,规范新疆油田的井控工作,预防井喷、井喷失控、井喷着火事故的发生,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和油气资源不受破坏,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各单位应,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井控、环保,联防联治”的原则。?? 第三条井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设方、承包方的勘探开发、钻井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物资装备和教育培训等部门,必须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第四条井控工作包括井控设计、井控装备、钻井及完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井控技术培训以及井控管理等。 ?? 第五条油气井都应安装防喷器,在新疆油田进行钻井作业的所有单位都应执行此细则。本细则也适用于套管内侧钻和加深钻井作业。 第六条欠平衡钻井作业中的井控技术和管理,执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加强欠平衡钻井井控技术管理的意见》、《欠平衡钻井技术规范》和本细则。 第二章井控设计 第七条地质、工程设计部门要按照本细则进行井控设计。更改设计时,应按设计审批程序经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地质设计书中,应明确所提供井位是否符合以下条件: 井口距离高压线及其它永久性设施不小于75m;距民宅不小于100m;距铁路、高速公路不小于200m;距学校、医院、油库、河流、水库(井深

钻井井控知识题库

钻井井控基本知识题库 一、名词解释 1、井控:实施油气井压力控制的简称。 2、溢流:当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时,井口返出的钻井液量大于泵的排量,停泵后井口自动外溢的现象称之为溢流或井涌。 3、井喷:当井底压力远小于地层压力时,井内流体就会大量喷出,在地面形成较大喷势的现象称之为井喷。 4、井喷失控:井喷发生后,无法用常规方法控制井口和压井而出现井口敞喷的现象称之为井喷失控。 5、油气侵:油或天然气侵入井内后,在循环过程中,泥浆槽、液池面上有油或气泡时,称之为油气侵。 6、井控工作中“三早”的内容:早发现、早关井和早处理。 7、一级井控:指以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合理的钻井技术措施,采用近平衡压力钻井技术安全钻穿油气层的井控技术,又称主井控。该技术简单、安全、环保、易于操作。 8、二级井控:溢流或井喷后,按关井程序及时关井,利用节流循环排溢流和压井时的井口回压与井内液柱压力之和来平衡地层压力,最终用重浆压井,重建平衡的井控技术。 9、三级井控:井喷失控后,重新恢复对井口控制的井控技术。 10、静液压力:由井内静液柱的重量产生的压力,其大小只取决于液体密度和液柱垂直高度。 11、地层压力:指作用在地层孔隙中流体上的压力,也称地层孔隙压力。 12、地层破裂压力:指某一深度处地层抵抗水力压裂的能力。当达到地层破裂压力时,地层原有的裂缝扩大延伸或无裂缝的地层产生裂缝。 13、波动压力:由于钻具在井内流体中上下运动而引起井底压力减少或增加的压力值。是激动压力和抽吸压力的总称。 14、井底压力:指作用在井底上的各种压力总和。 15、井底压差:指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之差。 16、压井:是发现溢流关井后,泵入能平衡地层压力的压井液,并始终控制井底压力略大于地层空隙压力,排除溢流,重建井眼与地层系统的压力平衡。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贯彻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有利于塔里木油田井控工作的开展,杜绝井喷失控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细则。 一、总则 第一条井控技术是保证石油天然气钻井安全的关键技术。做好井控工作,有利于发现和保护油气层,有效地防止井喷、井喷失控及着火事故的发生。 第二条井喷失控是钻井工程中性质严重、损失巨大的灾难性事故。一旦发生井喷失控,将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使油气资源受到严重破坏,造成环境污染,还易酿成火灾、人员伤亡、设备破坏甚至油气井报废。 第三条井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塔里木油田的勘探、开发、钻井、技术监督、安全、环保、物资、装备、培训以及钻井承包商和相关服务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各项工作必须有组织地协调进行。 第四条本细则包括井控设计、井控装备、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工作、钻开油气层和井控作业、防火防爆防H2S措施和井喷失控的处理、井控技术培训以及井控九项管理制度等十个方面。 第五条本细则适用于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工作。 二、井控设计 第六条井控设计是钻井、地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钻井生产应先设计后施工,坚持无设计不能施工的原则。井控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井场周围2Km范围(以井口为中心、2Km为半径)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包括开采地下资源的矿业单位)进行勘查并在地质设计中标注说明。特别需标注清楚诸如煤矿等采掘矿井坑道的分布、走向、长度和离地表深度,在钻井工程设计中明确相应的井控措施。 2.油气井井口距高压线及其它永久性设施应不小于75m;距民宅应不小于100 m;距学校、医院和大型油库等人口密集性、高危性场所应不小于500 m。 3.地质设计提供全井段的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梯度预测曲线,生产井分层动态压力以及浅气层、邻井资料及周围注气注水情况,提供含硫地层及其深度和预计硫化氢含量。 4.满足井控要求的钻前工程及合理的井场布局。井场布局应满足放喷管线的安装需要,放喷管线应接到放喷池;一般不允许道路从后场进入;含H2S地区井的井场布局应考虑H2S防护需要。 5.使用适合地层特性的钻井液体系和密度,储备合理的重钻井液、加重剂和其它处理剂。钻井设计中明确加重材料和重钻井液的储备量。预探井在安装防喷器之后储备重钻井液和加重材料,评价井和生产井在钻开油气层验收前7天储备重钻井液和加重材料。预探井和评价井储备比井浆密度高0.15g/cm3以上的重钻井液80m3以上,加重材料100吨以上;生产井储备比井浆密度高0.10g/cm3以上的重钻井液40m3以上,加重材料50吨以上。对于钻井液密度在1.80g/cm3以上或者远离基地井,要加大重钻井液和加重材料的储备,并配套使用自动加重装置。 6.在井身结构设计中,套管与套管下深应满足井控要求。一般在油气层顶部要下一层技术套管,原则上同一裸眼井段不应有两个以上压力梯度相差大的油气

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与施工工艺

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与施工工艺 伴随着水平井与定向井等诸多先进钻井技术的兴起,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应运而生,其是集水平钻井技术、定向井钻井技术、深井钻井技术以及超深井钻井技术的一种综合体现,从技术涵盖内容的角度来讲,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是当前钻井技术中最为全面的一项技术。目前阶段,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与普通水平井钻井技术之间的位垂比为1∶1,为了能够达到使井下磨阻扭矩降低的目的,并在此技术上有效优化相关井眼轨道钻井工艺设计、施工的具体方案以及钻井参数等关键技术,就一定要实现对井眼轨迹进行有效控制的目标。 标签:大位移井;水平井;钻井技术;轨迹控制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各项领域中相继进行了重大的技术突破,其中,在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上的研发就成为液体资源开采领域中的重中之重。而鉆井液技术的优化,对于泥浆性能的结构保持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基于此,针对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与施工工艺这一话题进行深入探讨相当有必要。 1 大位移水平钻井施工技术难点 一般情况下,在大位移水平钻井施工期间,井眼的定向造斜问题极其容易造成地层疏松,进而导致坍塌事故发生。大位移水平井水平距离的长度都比较大,此时开展导向钻井施工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井眼轨迹的精度控制,避免因地层摩擦阻力过大为工程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阻碍。通常情况下,靶心位置深度数据值并不大,钻具本身的重量也比较小,此种情况就导致上部产生的地层磨阻参数值比较大[1]。由于在钻井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频繁的进行操作起下钻程序,所以很容易在水平段中出现不规则的井眼情况,使井眼施工更具复杂性。另外,岩屑床问题的出现,也比较容易产生降低机械钻速的负面影响,加大钻具之间的扭矩,为钻井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程度的阻碍,更甚者会导致井下安全事故发生。 2 大位移水平钻井井眼轨迹施工控制现场的施工工艺 针对前文中提到的几点大位移水平钻井施工技术难点,必须从井眼轨迹的控制方法入手,为钻井工程的顺利完成大位移水平井的工程项目提供施工条件,采用相关的有效措施以及控制手段制定出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才能提升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应用水平。鉴于此,笔者将会在下文中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2.1 大位移水平钻井施工钻进工作開展前的技术难点解决措施 在大位移水平井的施工过程中,设计垂深浅,而且上部的地层也比较松软,进而致使整个地层的实际造斜能力降低,再加上造斜点在垂深空间内诸多条件的限制,所以应该最大程度的控制井眼轨道避开增斜过快问题的出现,降低井眼轨迹跨度数值过高,从而为实际施工带来方便[2]。当钻进A靶之后,伴随着被钻

大位移延伸井钻井技术

石油钻井行业大位移延伸井钻井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钻井工艺技术及钻井装备、工具、软件等技术的发展,诞生了大位移定向井,它的出现,为海洋平台钻井及在陆上开发滩海油气资源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与其他井型相比,这项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起到了投资少、见效快和其它钻井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 第一节国内外大位移井发展及技术现状 所谓大位移井世界上并无确切的定义,最初认为水平位移超过3000米或水平位移与垂深之比大于1的井即为大位移井,随着钻井及相关技术的发展,目前比较通用的概念是位移于垂深之比大于或等于2的井称为大位移井。井斜大于或等于86度的大位移井称为大位移水平井。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方位发生变化的大位移井,称为三维大位移井。 大位移井始于2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和水平井钻井技术的不断发展,80年代大位移井才得到快速发展,九十年代以来,大位移井已经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力。美国、挪威、澳大利亚、英国等几个国家先后钻成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大位移井,位移与垂深之比大多都大于2,有的大于5,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Unocal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压近海Dos Cuadras油田C平台上成功地钻了9口非常浅的水平位移很长的油井。其中C-29井和C-30井创造了当时的最高纪录。C-29井高峰日产量113吨/天,储层内长度942米,总垂深层93米,水平位移1156米,位移、垂深比3.95C-30井储层内长度1348米,垂深与位移之比达到了5.05。 英国BP石油公司和斯伦贝谢公司在北海Wytch Farm油田成功地钻了数口大位移水平井,开创了利用大位移井技术开发整装油田的范例。其中1992年完成的F19井水平位移5001米,总井深5757米,水平位移、垂深比创当时欧洲纪录。 BP石油公司于1998年1月在英国南部的Wytch Farm油田完成的M11井是目前世界上水平位移最大的大位移井,其水平位移达10100米,日产量高达20,000b/d 1997年6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美国菲理普石油公司合作在南海东部完成了一口当时世界上水平位移最长的水平井西江24-3-A14井,完钻井深9238米,垂深2985米水平位移8062.7米。大港油田利用国内技术于1991年独立完成了国内第一口大位移定向井张17-1井,测量井深3919.82米,垂深3000米,水平位移2279.83米。1996年完成的QK18-1井,该井井深4408米,位移2666米,是目前国内独立完成的水平位移最大的井。 胜利油田共钻过六口大位移井,其中1997年完成的郭斜11井,测量井深2342米,垂深1400.6米,水平位移达到1626.22米,水平位移与垂深之比达到1.161,创我国目前水平位移垂深比最高纪录。 第二节大位移井的井身轨迹设计 大位移井井身轨迹剖面主要采用悬链线或准悬链线剖面。悬链线剖面是由Edward

2017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 正式版

新疆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2017版) 新疆油田公司 2017年2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井控设计 ?第三章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 ?第四章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和检查验收 ?第五章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 ?第六章防火、防爆、防硫化氢措施和井喷失控的处理 ?第七章井控技术培训 ?第八章井控管理 ?第九章附则 1 .钻井井控风险分级 2.“三高”油气井定义 3. 关井操作程序

4. 带顶驱钻机关井操作程序 5. 溢流井喷(演习)时各岗位人员职责和关井程序6.用剪切闸板剪断井内钻杆控制井口的操作程序 7. 防喷演习记录表格式 8. 坐岗记录表格式 9. 低泵冲试验表格式 10. 油气上窜速度表格式及计算公式 11. 关井提示牌格式 12. 钻开油气层检查验收证书格式 13. 钻井队井控资料目录 14. 集团公司钻井井喷失控事故信息收集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和行业标准,规范新疆油田井控工作,预防井喷、井喷失控、井喷着火事故的发生,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和油气资源不受破坏,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各单位应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井控、环保,联防联治”的原则。?? 第三条井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设方、承包方的勘探开发、钻井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物资装备和教育培训等部门,必须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第四条井控工作包括井控设计、井控装备、钻井及完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井控技术培训以及井控管理等。 ?? 第五条油气井都应安装防喷器,在新疆油田进行钻井作业的所有单位都应执行此细则。本细则也适用于套管内侧钻和加深钻井作业。 第六条欠平衡钻井作业中的井控技术和管理,执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加强欠平衡钻井井控技术管理的意见》、《欠平衡钻井技术规范》和本细则。 第二章井控设计

煤层气井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煤层气钻井井控实施细则(暂行)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一年四月

目录 一一一总则 一一一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 一一一一级风险井井控管理 一一一二级风险井井控管理 第五章防火、防爆措施 第六章井控应急救援 第七章井控技术培训 第八章井控管理制度 第九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煤层气是一种以吸附态吸附在煤的微孔隙表面的气体,需要通过排水降压方式才得以采出,是一种非常规气藏。 第二条为了进一步推进煤层气钻井井控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井控管理水平,有效预防井喷事故的发生,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和油气资源不受破坏。参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结合煤层气自身开发特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煤层气勘探开发钻井工程施工作业,进入所辖地区的所有钻井队伍及相关技术服务队伍应执行本细则。 第二章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 第四条井控风险评估 根据煤层气特点,将煤层气钻井作业风险划分为两级,按二 级井控风险进行管理。 一级风险井:预探井、含浅层气和CO2、H2S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开发井、评价井。 二级风险井:不含浅层气和CO2、H2S等有毒有害气体的详探(评价)井、开发井。 第五条井控分级管理 (一)井控装备配套 一级风险井必须安装防喷器,二级风险井在满足一次井控的条件下,可不安装防喷器。

(二)管理要求 一级风险井:相关建设单位在公司专业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全 面进行管理。 二级风险井:相关建设单位独立进行全面管理。 第三章一级风险井井控管理 第六条井控设计是钻井地质和钻井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 部分,公司地质、工程设计部门要严格按照井控设计的相关要求进行井控设计,需由公司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审批。 第七条钻井井口距离高压线及其它永久性设施不小于75m,距民宅不小于100m;距铁路、高速公路不小于200m;距学校、医院、油库、河流、水库、人口密集及高危场所等不小于500m。若安全距离不能满足上述规定,应组织进行安全、环境评估,并制定有针对性的井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八条地质设计应根据物探资料及本构造邻近井和邻构造的钻探情况,提供本井全井段预测的地层压力系数、浅气层、有毒有害气体资料和复杂情况。 第九条工程设计应根据地层压力系数、浅气层资料、岩性剖面及安全钻进的需要,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和套管程序,绘制 各次开钻井口装置及井控管汇安装示意图,并提出相应的安装、试压要求。 第十条工程设计应根据地质设计提供的资料进行钻井液设计,钻井液密度以各裸眼井段中的最高地层孔隙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值为基准,另加一个安全附加值0.02g/cm3~0.15g/cm3;具

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技术概述

第一章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技术概述 第一节定向井、水平井的基本概念 1.定向井丛式井发展简史 定向井钻井被(英)T .A.英格利期定义为:“使井筒按特定方向偏斜,钻遇地下预定目标的一门科学和艺术。”我国学者则定义为,定向井是按照预先设计的井斜角、方位角和井眼轴线形状进行钻进的井。定向井相对与直井而言它具有井斜方位角度而直井是井斜角为零的井,虽然实际所钻的直井它都有一定斜度但它仍然是直井。 定向井首先是从美国发展起来的,在十九世纪后期,美国的旋转钻井代替了顿钻钻井。当时没有考虑控制井身轨迹的问题,认为钻出来的井必定是铅垂的,但通过后来的井筒测试发现,那些垂直井远非是垂直的。并由于井斜原因造成了侵犯别人租界而造成被起诉的案例。最早采用定向井钻井技术是在井下落物无法处理后的侧钻。早在1895年美国就使用了特殊的工具和技术达到了这一目的。有记录定向井实例是美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在加利福尼亚享廷滩油田钻成的。 第一口救援井是1934年在东德克萨斯康罗油田钻成的。救援井是指定向井与失控井具有一定距离,在设计和实际钻进让救援井和失控井井眼相交,然后自救援井内注入重泥浆压死失控井。 目前最深的定向井由BP勘探公司钻成,井深达10,654米; 水平位移最大的定向井是BP勘探公司于己于1997年在英国北海的Rytch Farm 油田钻成的M11井,水平位移高达1,0114米。 垂深水平位移比最高的是Statoil 公司钻成的的33/9—C2达到了1:3.14; 丛式井口数最多,海上平台:96口;人工岛:170口; 我国定向井钻井技术发展情况 我国定向井钻井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50—60年代开始起步,首先在玉门和四川油田钻成定向井及水平井:玉门油田的C2—15井和磨三井,其中磨三井总井深1685米,垂直井深表遗憾350米,水平位移444.2米,最大井斜92°,水平段长160米;70年代扩大实验,推广定向井钻井技术;80年代通过进行集团化联合技术攻关,使得我国从定向井软件到定向井硬件都有了一个大的发展。 我国目前最深的水平井是胜利定向井公司完成的JF128井,井深达到7000米,垂深位移比最大的大位移井是胜利定向井公司完成的郭斜井,水平位移最大的大位移井是大港定向井公司完成的井,水平位移达到2666米,最大的丛式井组是胜利石油管理局的河50丛式井组,该丛式井组长384米,宽115米,该丛式井平台共有钻定向井42口。 2.定向井的分类 按定向井的用途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普通定向井 多目标定向井 定向井丛式定向井 救援定向井 水平井 多分枝井(多底井)

丛式井技术要点及措施分析

第四部分丛式井技术要点及措施 4.1 总体原则 4.1.1 采用交叉钻表层,减少水泥窜槽;最浅造斜点的外排井出套管鞋,待MWD无磁干扰就提前造斜,有利于防碰及防磁干扰。 4.1.2造斜点的选择: 根据甲方提供的原始数据计算出位移和方位,按照定向井原则,井网布置避免交叉,位移大的安排在边缘槽口,造斜点的选择原则是在地层均一、可钻性好的地层,但密集型丛式井为降低稳斜段的井斜角,造斜点尽量浅,相邻井的造斜点相互错开50米,平台从外到里造斜点依次加深,边缘造斜点最浅的井为220米至平台中心最深的KOP为420米,避免来自横向的磁干扰及井眼碰撞。 4.1.3 QHD32-6地区已完成了十几口的探井,油层位置已经清楚,对于如此小的井距密集型平台,钻井顺序必须按照定向井施工原则,即采用先浅后深(造斜点)、先外(边缘大位移、大斜度)后里,否则会后患无穷。如果采用定向井钻井原则,还避免不了,就要用陀螺定向. 要避免磁干扰、碰撞,除按以上原则外,必须保证一次造斜的成功,否则就会打乱整个钻井顺序,给下步作业带来困难。 4.2 大平台小井距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井眼防碰 随着快速定向钻井大规模的展开,其浅层造斜技术、井眼控制技术和解决大斜度井滑动摩阻技术都有成熟的经验。但由于单平台井

口密度的逐渐增加,井眼相碰矛盾日趋尖锐,表层碰撞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锦州地区和绥中地区都有过惨痛教训的例子,小井眼的防碰必须按照定向井防碰预案实施,并且从上到下必须重视,相互让路,加强合作,避免该类事故的产生。以下是影响井眼发生碰撞的主要因素:: 4.2.1. 单平台井数的增加、井距的减小:97年前渤海单平台井数为4~16口,井距2~3米。由于井眼密度小,其防碰问题不突出。随着上千万吨的开始,为降低建平台的投入、增加平台的利用率,于97年底开始大平台小井距的作业,QHD32-6油田的井距缩小到1.5x1.7米,其井眼交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井眼防碰问题迫在眉睫。 4.2.2. 直井段偏斜:现有的钻井技术不可能将所有的直井段吊直为零,其原因是地层的不均一、邻井水泥环的影响等因素,使井眼产生偏斜。 4.2.3.钻井顺序不符合井眼防碰原则:定向钻井原则是“先外后里,先浅后深”---即先钻造斜点浅的定向井、依次钻造斜点深的井、最后钻直井;也就是说先钻位移大的边缘井、依次向平台中心钻。如果违背上原则,易产生碰撞。 4.2.4.直井段没有数据的丛式钻井:数据反映井眼的走向,没有数据就谈不上井眼防碰,有碰撞潜在的危险。 4.2.5小井距仪器的精度误差:我们知道所有的测量工具都有系统误差,随着井深的增加,其误差椭圆越来越大。 4.2.6.邻井套管对MWD磁干扰,产生测量偏差。

各岗位井控工作职责

岗位井控职责 钻井公司*****队 2010年

各岗位井控工作职责 岗位名称:钻井队队长岗位 1、全面负责井队的井控管理工作,是本队井控安全第一责任人,认 真落实井控要求,负责井控装置安装、试压、调试的审核工作,严格按照《新疆油田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作业。 2、认真落实职工的井控培训制度、岗位练兵制度、岗位考核制度。 3、按照单井设计,参与制定各项井控技术措施,组织钻井生产,保 证井控安全。 4、负责本井队所有的井控设备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及考 核制度。 5、督促岗位人员落实好井控设备的检查工作,并做好监督工作。 6、组织开展各种应急活动,参与制定各种切实可行的应急活动的措 施方案。 7、参与建立组织应急领导小组并制定相关措施。 岗位名称:钻井队书记岗位 1、负责井队的井控管理工作,认真落实井控要求,负责审核井控装 置安装、试压、调试工作,严格按照《新疆油田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作业。 2、认真落实职工的井控培训制度、岗位练兵制度、岗位考核制度 3、组织生产,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和井控安全。 4、负责本井队所有的井控设备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及考 核制度。 5、督促岗位人员落实好井控设备的检查工作,并做好监督工作。

6、组织开展各种应急活动,参与制定各种切实可行的应急活动的措 施方案。 7、参与建立组织应急领导小组并制定相关措施。 岗位名称:钻井队副队长岗位 1、协助队长完成本队的各项井控管理工作,队长不在时顶其岗位。 2、负责跟班作业,在生产过程中落实当班的井控安全工作,在生产 过程中严格执行《新疆油田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实施细则》的要求管理作业。 3、督促岗位人员落实好井控设备的检查工作,并做好监督工作。 4、负责现场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应急演习工作,参与制定各种切实 可行的应急活动的措施方案。 5、负责现场岗位练兵、员工培训工作。 岗位名称:钻井队技术员岗位 1、全面负责井队的井控设备管理,负责本井队所有的井控设备的管 理,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及考核制度,负责井控装置验收、安装、调试、试压、维修等工作,严格按照《新疆油田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实施细则》的要求管理作业。 2、负责井控资料的管理。 3、认真执行钻井井控设计,制订切实可行的井控措施和技术方案, 组织好日常的井控工作,保证施工井控安全。 4、督促岗位人员落实井控工作,并做好监督工作。 5、负责对岗位人员进行井控知识、井控技术的培训工作。 6、组织开展各种应急活动,制定各种切实可行的应急活动的措施方 案。定期组织开展井控例会,总结前一阶段的井控工作,并对下一阶段提出具体要求。 7、参与建立组织应急领导小组并制定相关措施。

西南油气田井控技术实施细则(钻井+

西南石油局西南油气分公司井控技术实施细则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西南石油局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二〇一二年四月

西南石油局西南油气分公司《井控技术实施细则》 编委会 主任: 副主任: 编委: 编写组 主编: 编写人员:

前言 为了深入贯彻《钻井井控技术规程》(SY/T6426-2005)、《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SY/T6690-2008)、《中国石化石油与天然气井井控管理规定》(中国石化安[2011]709号)等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文件要求,提高西南油气田井控技术水平,有效预防井喷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西南石油局、西南油气分公司积极组建井控技术实施细则编制组,遵循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文件,结合西南局[2011]148号文件《西南石油局西南油气分公司井控管理实施细则》,在参考国内其它油气田井控技术实施细则上,结合西南油气田各区块井控技术特点,采集细化了钻前、钻完井、井下试油气、修井、压裂酸化等作业井控技术规范条目共计二十章、十五个附录,系统编制出了《井控技术实施细则》。 目前,本细则完成了工程技术研究院两次审查、分公司相关处室四次审查,修改形成了《井控技术实施细则》。鉴于分公司勘探开发区块多、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更新时间长等特点,建议在本细则颁布实施后按年限定期进行修订工作。

目录 第一部分钻完井作业 (1)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及定义 (2) 4井控设计 (2) 5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 (7) 6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和检查验收 (24) 7钻井及完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 (26) 8溢流的处理和压井作业 (29) 9防火、防爆、防硫化氢安全措施 (31) 10井喷失控的处理 (36) 11附则 (38) 附录A XX井最大允许关井套压图表 (39) 附录B关井操作程序 (40) 附录C顶驱钻机关井操作程序 (43) 附录D关井操作程序岗位分工 (45) 附录E防喷(防硫化氢)演习记录表格式 (49) 附录F钻井井控坐岗记录表 (50) 附录G钻开油气层检查验收书格式 (53) 附录H井控停钻整改通知书格式 (62) 附录I钻开油气层检查整改回执格式 (63) 附录J关井立压求取方法 (65) 附录K压井作业单格式 (66) 附录L井喷或井喷失控汇报基本资料表格式 (69) 第二部分井下作业 (73) 1范围 (7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73) 3井控设计 (73) 4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 (76) 5井下作业中的井控技术 (79) 6井下作业过程中发生溢流的关井程序 (82) 7防火、防爆、防硫化氢安全措施 (84)

7大位移延伸井钻井技术

第七章大位移延伸井钻井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钻井工艺技术及钻井装备、工具、软件等技术的发展,诞生了大位移定向井,它的出现,为海洋平台钻井及在陆上开发滩海油气资源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与其他井型相比,这项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起到了投资少、见效快和其它钻井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 第一节国内外大位移井发展及技术现状 所谓大位移井世界上并无确切的定义,最初认为水平位移超过3000米或水平位移与垂深之比大于1的井即为大位移井,随着钻井及相关技术的发展,目前比较通用的概念是位移于垂深之比大于或等于2的井称为大位移井。井斜大于或等于86度的大位移井称为大位移水平井。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方位发生变化的大位移井,称为三维大位移井。 大位移井始于2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和水平井钻井技术的不断发展,80年代大位移井才得到快速发展,九十年代以来,大位移井已经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力。美国、挪威、澳大利亚、英国等几个国家先后钻成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大位移井,位移与垂深之比大多都大于2,有的大于5,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Unocal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压近海Dos Cuadras油田C平台上成功地钻了9口非常浅的水平位移很长的油井。其中C-29井和C-30井创造了当时的最高纪录。C-29井高峰日产量113吨/天,储层内长度942米,总垂深层93米,水平位移1156米,位移、垂深比3.95C-30井储层内长度1348米,垂深与位移之比达到了5.05。 英国BP石油公司和斯伦贝谢公司在北海Wytch Farm油田成功地钻了数口大位移水平井,开创了利用大位移井技术开发整装油田的范例。其中1992年完成的F19井水平位移5001米,总井深5757米,水平位移、垂深比创当时欧洲纪录。 BP石油公司于1998年1月在英国南部的Wytch Farm油田完成的M11井是目前世界上水平位移最大的大位移井,其水平位移达10100米,日产量高达20,000b/d 1997年6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美国菲理普石油公司合作在南海东部完成了一口当时世界上水平位移最长的水平井西江24-3-A14井,完钻井深9238米,垂深2985米水平位移8062.7米。大港油田利用国内技术于1991年独立完成了国内第一口大位移定向井张17-1井,测量井深3919.82米,垂深3000米,水平位移2279.83米。1996年完成的QK18-1井,该井井深4408米,位移2666米,是目前国内独立完成的水平未移最大的井。 胜利油田共钻过六口大位移井,其中1997年完成的郭斜11井,测量井深2342米,垂深1400.6米,水平位移达到1626.22米,水平位移与垂深之比达到1.161,创我国目前水平位移垂深比最高纪录。 第二节大位移井的井身轨迹设计 大位移井井身轨迹剖面主要采用悬链线或准悬链线剖面。悬链线剖面是由Edward

钻井井控考试题2003-001(中级)

培训类别:钻井井控级别:中级试题编号:2003-001 一以下各题均为单项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选出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35分) 1、在钻井中,依靠正在使用的钻井液密度已不能平衡地层压力,这时要依靠地面设备和适当的井控技术排除溢流,恢复井内的压力平衡,我们称为_______ 。 A初级井控B二级井控C三级井控 2、当井侵发生后,井口返出的钻井液量大于泵入量,停泵后井口钻井液自动外溢,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 。A井侵B井涌C溢流 3、压力的概念是指_______ 。 A静止液体重力产生的压力B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垂直力 C单位深度压力的变化量D地层孔隙内流体的压力 4、静液压力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 。 A井眼直径和钻井液密度B井眼容积C钻井液密度和井眼垂直深度 5、某井使用钻井液密度为1.20 g/cm3,井眼垂直深度2000米,计算井底的静液压力为_______ 。 A 23.5 MPa B 24.7 MPa C 21.9 MPa 6、在直径是216mm和311mm的井眼中,如果所用钻井液密度相同,则在同样垂直深度2000米处的静液压力_______ 。 A 311mm井眼的大 B 216mm井眼的大 C 相等 7、已知某地层的压力梯度为12.645 KPa/m,垂直井深为3353米,计算井底的静液压力是。 A 42.4 MPa B 40.4 MPa C 38.5 MPa 8、已知钻井液密度为1.35g/cm3,井眼垂直深度为3500米,计算地层的压力梯度。 A 10.254 KPa/m B 13.244 KPa/m C 15.364 KPa/m 9、某井2000米处的压力为23.544 MPa,计算该处的钻井液当量密度是。 A 1.15 g/cm3 B 1.20 g/cm3 C 1.25 g/cm3 10、当静液压力_______ 地层破裂压力时,就会发生井漏。 A大于B小于C等于 11、地层压力是指_______ 。 A上覆岩层压力B基岩应力C地层岩石孔隙内流体的压力 12、下钻时作用在井底的压力有_______ 。 A环空静液压力B环空静液压力+抽吸压力C环空静液压力+激动压力 13、激动压力和抽吸压力是类似的概念,其数值_______ 。 A两者都是正值B激动压力是负值,抽吸压力是正值 C两者都是负值D抽吸压力是负值,激动压力是正值

浅谈对大位移钻井技术的认识

浅谈对大位移井钻井技术的认识 张瑞平 摘要:近几年随着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技术的日趋成熟,大位移钻井技术在国内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应用。利用大位移井技术勘探开发近海油田,断块油气田、边际油田、稠油油藏及沙漠等复杂地面条件油田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先进技术。本文简单分析了大位移井钻井技术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大位移井、水平井、旋转导向钻井 1、大位移井概况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大位移井(Extended Reach Drilling)是在水平井钻井技术和深井钻井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钻井方式,它集中了水平井和深井的所有技术难点。代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钻井技术。 图1 大位移井示图 目前,国际上较为普遍采用的大位移井基本定义为,水平位移与井的垂深之比等于或大于2的定向井。航行角大于60°的井,称为大位移井(注:航行角是指钻大位移井稳斜段的井斜角)。国内定义为:垂直井深2000m以上,水平位移与垂直井深之比为2以上的井称为大位移井。 2、大位移井的优势 大位移井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它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利用这项技术来勘探开发海上、槟海、岛屿和地面条件恶劣地区的油气田,减

少建造平台人工岛和减少钻油气井数。老油气田可利用原有的基础设施钻大位移井,加速油田探边和开发,缩短产油周期,扩大泄油半径,提高单井产量和延长井的寿命;增加整个油田的产量和最终采收率,大大节约投资。因此,虽然这项技术还正在发展和完善之中,但已在世界各地取得了重大成效。 由此可见,大位移井有以下优势:(1)用大位移井开发海上油气田,可大量节省费用。(2)靠近海岸的近海油田,可钻大位移井进行勘探、开发。(3)不同类型油气田钻大位移井可提高经济效益:小断块的油气田,或几个不相连的小断块油气田,可钻1口或2口大位移井开发;若几个油气田或油气层不在同一深度,方位也不一样,可钻多目标三维大位移井开发,节省投资,也便于管理。(4)使用大位移井可以代替复杂的海底井口开发油田,既可节省海底设备,又可节省大量投资。(5)利用大位移井可以在环保要求高的地区钻井,以满足环保要求。 图2 用大位移井实现海油陆采(探) 目前,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均已钻过超过3000m水平位移的大位移井,具有一定的钻大位移井经验。对加快对边际油田的开发,以及提高油田的整体经济

2018版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二○一八年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井控设计 (2) 第三章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和使用 (8) 第四章钻开油气层检查验收 (20) 第五章钻井及完井过程中的井控 (21) 第六章溢流的处理和压井作业 (26) 第七章防火、防爆、防硫化氢安全措施 (28) 第八章井喷失控的处理 (33) 第九章井控技术培训、考核 (34) 第十章井控工作分级责任制 (37) 第十一章井喷突发事件逐级汇报制度 (40) 第十二章附则 (42) 附录 A 井口装置基本组合图(规范性附录) (43) 附录 B 井控管汇布置图(规范性附录) (46) 附录 C 关井压力提示牌要求(规范性附录) (56) 附录 D 关井操作程序(规范性附录) (57) 附录 E 关井操作岗位分工(规范性附录) (58) 附录 F 开井操作程序(规范性附录) (60) 附录 G 钻开油气层检查验收书(资料性附录) (61) 附录 H 钻开油气层申请书(资料性附录) (68) 附录 I 钻开油气层批准书(资料性附录) (69) 附录 J 井控停止钻井作业通知书(资料性附录) (70) 附录 K 井控复钻申请单(资料性附录) (71) 附录 L 演习记录表(资料性附录) (72) 附录 M 坐岗记录表(资料性附录) (74) 附录 N 关井立压求取方法(资料性附录) (75) 附录 O 压井作业单(资料性附录) (76) 附录 P 钻井井喷突发事件报告信息收集表(资料性附录) (79) 附录 Q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高含硫化氢天然气井井口失控后井口点火程序(资料性附录) (81) 附录 R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井控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资料性附录) (84) 附录 S 集团公司井控管理九项制度(资料性附录) .......................................................................................................... - 87 -

四川油气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QSYCQZ 058—2011

Q/SYCQZ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CQZ 058—2011 四川油气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2011-12-13发布2012-01-18实施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总则 (1) 4 井控设计 (1) 5 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 (4) 6 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和检查验收 (9) 7 钻井及完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 (10) 8 溢流的处理和压井作业 (12) 9 防火、防爆、防硫化氢安全措施 (13) 10 井喷失控的处理 (16) 11 井控技术培训、考核 (16) 12 井控工作分级责任制 (18) 13 井控突发事件逐级汇报制度 (20) 附录A(规范性附录) 井口装置基本组合图 (21) 附录B(规范性附录) 井控管汇布置图 (24) 附录C(规范性附录) 关井压力提示牌格式 (31) 附录D(规范性附录) 钻井液液气分离器安装与使用规范 (32) 附录E(规范性附录) 井控“四?七”动作 (35) 附录F(规范性附录) 井控“四?七”动作岗位分工 (37) 附录G(资料性附录) “三防”演习记录表格式 (41) 附录H(资料性附录) 坐岗记录表格式 (43) 附录I(资料性附录) 钻开油气层检查验收书格式 (44) 附录J(资料性附录) 钻开油气层批准书格式 (51) 附录K(资料性附录) 井控停钻通知书格式 (52) 附录L(规范性附录) 气体钻井井控技术规范 (53) 附录M(规范性附录) 气体钻井井控管理规范 (56) 附录N(规范性附录) 欠平衡钻井操作规程 (58) 附录O(资料性附录) 关井立压求取方法 (63) 附录P(资料性附录) 压井作业单格式 (64) 附录Q(资料性附录) 钻井井控突发事件报告信息收集表格式 (68) 附录R(资料性附录) 集团公司井控管理九项制度 (7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