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国际物流
- 格式:ppt
- 大小:7.37 MB
- 文档页数:51
国际物流与商务讲义第一章国际物流的概述@ 主要参考书:道格拉斯第一部,唐渊,骆念蓓@ 主要内容:概念,特点,发展历程,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第二章国际物流系统与国际物流网络@参考书:唐渊,蒋立涛,杨长春第三章国际物流集装箱多式联运@ 骆念蓓,道格拉斯第四章国际物流服务@ 唐渊,蒋元涛,骆念蓓@主要内容:货代,船代,第三方物流第五章海关概述@ 蒋元涛,骆念蓓,唐渊第六章进出口交易流程(业务流程)@ 蒋元涛,骆年蓓第七章国际物流中的检验检疫@ 蒋元涛,杨长春,骆念蓓,周哲第八章国际海运,航运,港口@蒋元涛,杨长春,唐渊第九章国际物流的空运,陆运及其他@ 道格拉斯,蒋元涛第十章国际物流中的保险@ 蒋元涛,杨长春第十一章国际物流与仓储@ 蒋立涛第十二章国际物流信息化与标准化@ 蒋元涛,唐渊,周哲第十二章逆向物流与绿色物流@骆念蓓,唐渊第一章国际物流的概述@ 主要参考书:道格拉斯第一部,唐渊,骆念蓓@ 主要内容:概念,特点,发展历程,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1.1国际物流的概念(I L)国际物流?国际性,复杂性,高风险性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的一个必然结果国际物流的两个侧面:宏观(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微观(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活动)。
1.2国际物流形成的原因经济增长----寻找海外市场供应链思想---区域化技术和信息解除管制(金融方面,运输方面)1.3国际物流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80年代第二阶段20世纪80-90年代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1.4 国际物流的特点物流环境存在差别(各国的法律,经济水平,科技,基础设施,文化不同)物流系统的范围广(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管理难,投资巨大,信息水平差异大)国际化的标准要求较高1.4国际物流与贸易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国际分工,商物分流物流的高运作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条件物流制约贸易的发展第二章国际物流系统与国际物流网络2.1 国际物流系统的概述三层次第一个层次;出口物流分系统,进口物流分系统,转口物流分系统第二个层次:上述三系统又分别由商品的包装,储运,检验,流通加工和再包装以及国际配送子系统构成。
国际物流运输与通关作业指导书第1章国际物流运输概述 (3)1.1 物流运输的基本概念 (3)1.2 国际物流运输的特点 (3)1.3 国际物流运输的基本环节 (4)第2章国际物流运输方式 (4)2.1 海运 (4)2.1.1 定义及特点 (4)2.1.2 航线及港口 (4)2.1.3 运输流程 (5)2.2 空运 (5)2.2.1 定义及特点 (5)2.2.2 航线及机场 (5)2.2.3 运输流程 (5)2.3 铁路运输 (5)2.3.1 定义及特点 (5)2.3.2 国际铁路线路 (5)2.3.3 运输流程 (5)2.4 公路运输 (5)2.4.1 定义及特点 (5)2.4.2 国际公路运输线路 (5)2.4.3 运输流程 (6)第3章国际物流运输单证 (6)3.1 运输单证概述 (6)3.2 主要运输单证类型 (6)3.2.1 提单(Bill of Lading, B/L) (6)3.2.2 航空运单(Air Waybill, AWB) (6)3.2.3 铁路运单(Rail Waybill) (6)3.2.4 公路运单(Road Waybill) (6)3.2.5 多式联运单证(Multimodal Transport Document, MTD) (6)3.3 运输单证的缮制与使用 (6)3.3.1 准确填写货物信息 (7)3.3.2 明确填写收发货人信息 (7)3.3.3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路线 (7)3.3.4 注意单证的签发和流转 (7)3.3.5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 (7)第4章国际物流运输风险与保险 (7)4.1 运输风险识别 (7)4.1.1 自然灾害风险:如地震、洪水、飓风等自然灾害可能导致货物损坏或运输延误。
(7)4.1.2 交通意外风险:如交通、船舶搁浅、飞机失事等意外事件可能导致货物损失。
74.1.3 罪犯行为风险:如偷盗、抢劫等犯罪行为可能导致货物丢失。
(7)4.1.4 政治风险:如战争、停工、恐怖袭击等政治因素可能导致货物损失或运输延误。
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章课后题目答案及重点1,2,3,4,5章为第一部分,6,7,8章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一简述国际物流的含义1国际物流:是指货物(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制成品等)及物品(包括邮品、展品、捐增物资等)在不同国家件流动或转移。
2.国际物流广义理解:是货物在国家间的实体移动。
国际物流狭义理解:仅是与另一国国际贸易相关的物流活动,如货物集运、分拨配送、货物包装、货物运输、申领许可文件、仓储、装卸、流通中的加工、报关、国际货运保险、单据制作等。
3.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是国际贸易的必然著称部分,各国间的相互贸易最终要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而国际分工的细化和国际贸易的增长将带动和促进国际物流的发展。
二简述国际物流的特点:1.国际物流的经营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国际物流的系统广泛3.国际物流运输主要方式具有复杂性4.国际物流必须依靠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5.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
三简述国际物流在20世纪的发展经历的阶段:第一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国际物流发展的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国际物流设备、工具大型化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国际物流包装集装箱化、集装箱船、集装箱港口快速发展阶段。
第四阶段:20世界80年代,国际货物多是联运、自动化搬运、装卸技术发展阶段。
第五阶段:20世界90年代,物流信息化时代。
四国际物流的基本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国际物流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按照货物流向,可以分成进口物流和出口物流。
凡存在于进口业务中的国际物流行为被称为“进口物流”,而存在于出口业务中的国际物流行为称为“出口物流”。
2.按照不同国家所规定的关税区域予以区别,可以分为国家建物流与经济区域渐物流。
3.按照国家进行货物传递和流动方式,国际物流又分为:国际商品物流、国际军火物流、国际邮品物流、国际援助和救助物流等。
****涉及国际物流业务并和国际物流有关的企业有:国际货运代理、国际船舶代理、国际物流公司、国际配送中心、国际运输及仓储和报关行等。
《国际物流》知识要点《国际物流》知识点第一章概述1.物流的概念。
(P1)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淌。
根据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
2.供应链的概念。
(P1)供应链是满足客户有关的系列活动,不经包含采购,制造,分销与废物处理,还包含有关的运输,存储与信息技术,他能够被定位为:某些商品或者服务的设计,开发与传递给最终客户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序的活动。
3.现代物流的目的: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地点来满足客户的需求.4.国际物流的概念。
(P2)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是组织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与制成品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流淌与转移的活动。
5.国际物流的实质:按照国际分工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与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淌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进展与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
6.国际物流的总目标是为国际贸易与跨国经营服务,使各国物流系统相互“接轨”。
即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以最低的费用与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的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使国际物流系统整体效益最大。
第二章国际物流管理要素1. 运输的基本功能是什么?(P7)运输的基本功能是在两个特定的地点之间运送货物与材料,并确保按时到达,货物状况良好,成本合理。
2.简答五种基本运输方式。
(P7)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与管道运输。
3.简答公路运输的优点与缺点及适用性。
(P7—8)答:(1)优点:1.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到门运输。
2.无须中转与反复装卸搬运。
3.运输速度较快。
4.运输网络分布广泛。
5.运输工具灵活多样。
(2)缺点:1.运输能力较小。
2.运输能耗较高。
3.运输成本较高。
4.不适于运输大件货物与长距离货物。
(3)适用性:适于运输中短途货物,可与铁路、水路、航空联运,为铁路、港口、机场集疏运货物,能够实现城市内、城市间灵活快捷的“门到门”运输。
国际物流学教程范文第一部分:国际物流概述国际物流是指跨越国界进行的货物运输与流通的管理和组织活动。
它是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企业间进行国际贸易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本部分将重点介绍国际物流的定义、特点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国际物流环节国际物流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采购、运输、仓储、关务、配送等。
本部分将详细探讨每个环节的核心内容和管理方法,包括供应链管理、运输方式选择、仓储管理、关务操作等。
第三部分:国际物流政策和法律国际物流涉及到各国政府的管制和法律法规的规范。
本部分将介绍国际贸易的政策环境,包括海关监管、禁运货物、进出口许可证等。
同时,还将重点介绍国际物流中的法律问题和风险,包括国际贸易合同、国际仲裁、海上运输法等。
第四部分:国际物流风险管理国际物流涉及到多种风险,例如货物丢失、货物损坏、供应链中断等。
本部分将详细介绍各种风险的可能原因和解决方案,包括保险、风险评估、紧急应对等。
第五部分:国际物流技术与创新国际物流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和创新。
本部分将介绍国际物流领域的技术应用和创新趋势,包括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软件、物联网技术等。
第六部分:国际物流案例分析本部分将通过真实案例,对国际物流的实际操作进行分析和研究。
通过深入研究案例,学习和理解国际物流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国际物流作为全球经济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实践价值。
本教程旨在通过系统、全面地介绍国际物流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培养学生的国际物流管理能力。
希望通过学习本教程,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国际物流的概念、环节和风险,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在国际物流领域的竞争力。
国际物流学第四章练习题题量: 10一. 单选题(共4题)1. (单选题)保税仓库所存货物的储存期限为( ),特殊情况经批准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 )。
A. 1年;1年B. 6个月;6个月C. 6个月;1年D. 1年;6个月正确答案: A2.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保税仓库作用的是( )。
A. 可缩短进口原料的采购时间,有利于出口合同的履行B. 降低企业开展加工贸易的风险C. 可减少企业缴纳保证金的数量,有效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D. 生产周期变大,利于企业扩大生产正确答案: D3. (单选题)( )在各类外贸仓库中所占比例最大。
A. 通用仓库B. 专用仓库C. 特种仓库正确答案: A4. (单选题)口岸仓库的特点是( )A. 商品存储期短、商品周转快B. 商品存储期长、商品周转快C. 商品存储期短、商品周转慢D. 商品存储期长、商品周转慢正确答案: A二. 多选题(共2题)5. (多选题)保税仓库允许存放的货物范围是( )A. 需做进口技术处置的货物B. 缓办纳税手续的进口货物C. 不内销而过境转口的货物D. 国家免税的进口货物E. 来料加工后复出的货物正确答案: ABCE6. (多选题)按仓库在国际物流中的用途分类,国际物流仓库可以分为( )A. 口岸仓库B. 中转仓库C. 保税仓库D. 加工仓库E. 储存仓库正确答案: ABDE三. 判断题(共4题)7. (判断题)我国《海关法》将保税货物限定为两种特定目的而进口的货物,即进行贸易活动(储存)和加工制造活动(加工、装配)。
()A. 对B. 错正确答案: 对8. (判断题)货物在保税区结关期间,不论是进口、出口或转运,都是处在海关监管之下,不准自由流通。
()A. 对B. 错正确答案: 对9. (判断题)在整个入库作业中,最重要的是进仓验收工作。
( )A. 对B. 错正确答案: 对10. (判断题)存储保管克服外贸商品使用价值在时间上的差异,物流部门依靠存储保管创造商品的时间价值。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国际物流二、设计学时:56三、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是研究国际运输过程中的物流的经营管理,即研究国际物流生产管理的具体操作的一门学科,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四、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从经济和法律两个侧面研究、分析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确保国际物流的安全和正常进行,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国际物流和货运代理的经营管理方法,以提高运输质量和经济效益,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本课程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国际物流理论与政策,要多联系种种实际和国际物流发展现状,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不脱离中国实际和国际物流发展状况;(二)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中都有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实验,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六、学时分配表七、课程的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概述教学要求:(1)学习和把握国际物流的概念、作用和特点,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国际物流标准化的概念及相关术语;掌握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业务范围与作用。
(2)了解和把握国际货运代理人的选择方法,国际货运代理人法律地位的识别,相关“业务链接”等程序性知识;能用所学实务知识规范“国际货运代理人法律地位识别”的相关技能活动。
(3)运用所学“国际物流实务”的理论与实务知识研究相关案例,培养和提高在特定业务情境下分析解决问题与决策设计的能力;教学内容:(1)掌握国际物流的概念、作用和特点;(2)了解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3)掌握国际物流标准化的概念及相关术语;(4)熟练掌握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业务范围与作用;教学建议:本章内容概念性术语的特别多,建议引用实际案例来解释。
第二章国际物流运作教学要求:(1)了解和把握国际物流运作系统,国际贸易术语的选择与应用,国际贸易方式的选择,报关业务,报检业务,国际货运代理责任险,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相关“业务链接”等程序性知识;(2)能用所学实务知识规范“国际贸易各个环节操作”的相关技能活动。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一、本章已经考过的名词1、国际物流:国际物流是指货物及物品在不同国家间流动或转移。
2、国际物流系统:由商品的包装、储存、装卸、运输、报关、流通加工和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装以及国际配送等子系统组成。
二、未考过的名词1、国际物流系统网络:是由多个收发货的“节点”和它们之间的“连线”所构成的物流抽象网络,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信息流动网络的集合。
2、四就一直:在出口时,有条件的要尽量做到就地、就近收购,就地加工,就地包装,就地检验,直接出口。
3、货运代理:是介于货主和实际承运人之间的中间商,它一方面代为货主租船订舱,另一方面又代为实际承运人揽货,从中收取整箱(车)货和零担货之间的差价或收取佣金。
4、承运人代理:主要是替承运人在港口安排接泊、装卸、补给等业务,有时代理承运人签发运单。
5、国际运输:是指跨越一国边界的货物或服务的出口或进口。
第二章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一、已经考过的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以及服务和技术交换活动,包括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
2、信用证(3:L/C):是开证银行根据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和指示向受益人开立的在一定金额和一定期限内凭规定的单据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
3、寄售:寄售是一种委托代售的贸易方式,指寄售人先将准备销售的货物运往国外寄售地,委托当地代销人按照寄售协议规定的条件代为销售后,再由代销人向货主结算货款的销售方式。
4、贸易术语(2):又称贸易条件或价格术语,它是用一个简短的概念或三个字母的缩写来说明价格的构成和买卖双方在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手续、费用和风险的责任划分。
5、不可抗力:是指买卖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合同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发生意外事故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推迟履行合同6、运输包装标志:运输包装标志是为了在运输过程中便于识别货物,而在商品的外包装上要刷制一定的包装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