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二十世纪前半期西方文学
二、艺术主张
“为艺术而艺术”(这一口号由法国哲学家 库辛于1818年提出),认为文艺应超然于现实生 活之外,于政治或道德无涉,强调超然于生活的 “纯粹的美”,颠倒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一 味追求艺术技巧和形式美。唯美主义的兴起是对 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功利哲学、市侩气息和庸俗 作风的反抗,意在突出艺术创造及审美活动的独 立性与无利害感,并力图调和审美标准与道德、 功利以及愉悦之间的关系。
希律王墓
一、淡化内容
1、淡化故事情节
压里斯多德的戏剧观念,古典主义的戏剧观 念,戏剧冲突与情节的重要性
2、抑制戏剧冲突(与《俄狄浦斯王》、《哈 姆雷特》相比)
二、突出形式,全力营造了一个由语言、色彩、声 音、形体构成的美丽世界。
1、对语言自身审美特性的突出,通过比喻、押韵、 反复等手法使人们忘记了语言的指称功能,而沉 浸在语言本身的意义之美、音乐之美上,也就是 说淡化了语言的交际功能。让观众在曲折婉转的 语义世界中流连忘返。
活模仿艺术,美存在 ★艺术与形式的关系。
于艺术中,与现实无
形式就是一切,是至
关。艺术等于谎言,
高无上的目标。
等于美。观点打破了 ★艺术和批评的关系。
“艺术摹仿现实”的
批评不是理性的,而
传统观念。
是创造性的。
3、《莎乐美》
《圣经.马太福音.14》中:
那时,分封的王希律听见耶稣的名声, 就对臣仆说: “这是施洗的约翰从死里复活,所以这些异能从他里面发 出来。” 起先希律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罗底的缘故,把 约翰拿住锁在监里。因为约翰曾对他说:“你娶这妇人是 不合理的。”希律就想要杀他,只是怕百姓,因为他们以 约翰为先知。
受过良好教育,曾就读于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牛津 大学莫德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