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短语的层次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16
第七讲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一、什么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三个平面,即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
1.1句法平面(即符号与符号)句法平面是指句法结构的平面,语法研究的句法平面,是指对句子进行句法分析。
句法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对句法结构内部的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进行成分分析,也就是着眼于句子成分的确定和结构方式的判别。
另一方面,对句法结构内部的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层次关系进行分析,着眼于句法结构的层次切分。
句子成分分析法句子成分分析法,即中心词分析法,它规定组成句子的单位是词(不是短语),词和句子成分相对应,原则上是一个词充当一个句子成分。
认为一般的句子,往往具有主语和谓语两个主要成分,另外还有一些次要成分。
分析的时候,往往找出主语和谓语作为句子的主干,以其他成分作为枝叶,描述整个句子的结构。
例如:“(年轻)的学生‖[都][在]学习∣(非常有用)的课程。
”学生(主语)‖学习(谓语)∣课程(宾语)年轻的∣(定语)都在∣(状语)有用的∣(定语)非常∣(状语)这种分析法,枝干分明,便于归纳句型。
简单句的句型,就是根据句子成分划分的。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美国结构主义学派所采用的语言分析法。
例如“张三的哥哥批评了李四的弟弟”这个句子,进行层次分析,词语间的直接关系可图示如下:张三的哥哥批评了李四的弟弟直接直接成分直接成分直接成分这种层次分析把句法结构中词语之间的关系分为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
具有直接关系的成分叫直接成分;间接的是间接成分。
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句法结构的内部关系,所以直接成分也就是内部成分;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外部关系,所以间接成分也就是外部成分。
传统语法学比较重视句子成分分析,而忽视句子的层次分析。
层次分析法忽视了词和熟语作为语言建筑材料的整体作用,往往在意义上破坏了语言结构。
比如:“打破了茶杯”,“茶杯”不是“打”的宾语,又如“走痛了脚”里,“脚” 不是“走”的宾语。
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班第七讲段落层次的划分与段意的概括古韵悠悠智子疑邻①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阅读寓言,要注意领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宋②有富人,天雨墙坏③。
其子曰:“不筑④,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⑤。
暮⑥而果⑦大亡⑧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①节选自《韩非子·说难》,题目是编者加的。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
他的著作收在《韩非子》里。
智,聪明,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
②指宋国。
③毁坏。
④补修。
⑤也这样说。
⑥晚上。
⑦果然。
⑧丢失。
一、字词解释1.天雨墙坏()2.暮而果大亡其财()3.其家甚智其子()4.而疑邻人之父()二、句子翻译1.不筑,必将有盗2.暮而果大亡其财三、问题探究1.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2.文中富人为什么称赞他儿子而怀疑邻人之父呢?这则寓言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试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3.读了《智子疑邻》后,你有何感悟?美文阅读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落大意一、划分层次:(一)划分层次的具体步骤:1、初读大致内容:2、精读分析结构:例如 1《爷爷的芦笛》第1自然段。
在强强的眼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
白天,成群的海鸟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中,如千万点萤火闪闪烁烁。
更有趣的是,海水长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
一张普普通通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芦笛。
吹奏起来,曲调是那样婉转悠扬,还带着一股浓浓的海水味……这一段先总述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再具体描绘周围景色之美、芦笛曲调动听。
小结 1、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
例如 2《精读与泛读》第五自然段: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及应用范围等。
层次分析的步骤运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短语,一般是从大到小进行切分,先分析出构成这个短语的两个直接成分,然后再分别分析两个直接成分的内部结构,这样层层切分,一直到词为止。
下面以我们大家应该学好语法知识为例,具体说明复杂短语的层次分析步骤。
第一步,仔细阅读短语,准确理解短语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确定组成短语的两个直接成分,以及两个直接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然后把两个直接成分标示出来,并在下面标明结构类型。
从总体上看,这个短语第一层次的两个直接成分之间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短语的结构类型是主谓短语。
分析如下:我们大家应该学好语法知识| || |主谓第二步,第一步切分出来的两个直接成分我们大家和应该学好语法知识,仍然是两个短语,因此,还要分别切分出它们的直接成分,确定它们各自的结构关系。
先看左边的直接成分,经分析确定为同位短语;再看右边的直接成分,经分析确认为状中短语。
分析如下:我们大家应该学好语法知识| | | |主谓| | | || || |同位状中第三步,分析第二步切分出来的四个直接成分,其中我们、大家和应该三个直接成分可以确定是词,因此,这三个直接成分就不必再进行分析。
直接成分学好语法知识仍是短语,还要进行分析。
经分析确定学好语法知识是述宾短语。
分析如下:我们大家应该学好语法知识| | | |主谓| | | || || |同位状中| || |述宾第四步,分析第三步切分出来的两个直接成分学好和语法知识。
经分析确定,学好是述补短语,语法知识是定中短语。
分析如下:我们大家应该学好语法知识| | | |主谓| || | | || |定中述宾| || |定中|_|_|| || |述补定中最后四个直接成分学、好、语法、知识都是词,不必再分析。
这个短语的结构层次到此就完全分析出来了。
短语切分步骤的多少,不是固定的,由短语成分的多少决定。
成分多,结构复杂,分析步骤必然多,成分少,结构简单,分析步骤响应也就少。
以上的短语从上到下一共是四个层次,切分了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