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
- 格式:doc
- 大小:96.00 KB
- 文档页数:29
文山州附近的旅游景点
文山州的少数民族众多,其中壮族、苗族、瑶族和彝族是最多的。
民族风情是文山最大的特色。
这里,不仅有民族特色建筑,还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歌舞。
壮族:壮族人民能歌善舞,素有“歌仙”之称。
壮族人的生活、劳动、节日都离不开歌,他们都有自己的歌调和曲调,几乎人人都能哼唱几句山歌。
每逢佳节、喜庆之日,他们都要唱山歌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苗族人也是能工巧匠,他们有许多古老的工艺和手艺,如刺绣、雕刻、织锦等。
彝族: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有很多传统节日,如火把节、新米节、乌蒙节等。
每一个节日都有不同的庆祝方式,不同的活动内容。
此外还有传统的芦笙会和打火枪等活动。
其他民族:除上述两个民族外,还有哈尼族、基诺族、阿昌族、怒族和瑶族等民族也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情。
—— 1 —1 —。
文山州文笔塔详细介绍文山州文笔塔是位于中国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的一座文化景点,坐落在文山市的市中心,是该市的地标之一、文笔塔作为文山州的象征性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山州文笔塔的背景、建筑特色以及其文化内涵。
背景:文山州文笔塔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文山州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文山州是云南省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拥有多个少数民族,包括壮族、瑶族、苗族等。
因此,文山州文笔塔也融合了多种民族文化的特点,成为文山州独特的文化象征。
建筑特色:文山州文笔塔呈圆形,高约70米,共有11层。
整个建筑以石材为主要材料,外观典雅华丽。
塔身由数层檐口组成,每层的檐口上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和文字。
其中,最顶层的塔刹上刻有“文山文笔塔”的四个大字,彰显了塔的主题和功能。
塔内设有楼梯,供游客上塔参观。
文化内涵:文山州文笔塔是文山州的文化象征,代表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塔中保存着大量关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资料和展品,如绘画、文物、手工艺品等。
这些展品生动地展示了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服饰、风俗习惯等,使游客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当地的文化。
此外,文山州文笔塔还承担着保存文山州历史文化的使命。
塔内还设有文物展览馆,陈列着许多历史悠久的文物,如古代书法作品、碑刻和器物。
这些文物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展示了文山州丰富的历史积淀。
总之,文山州文笔塔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建筑,它不仅拥有精美的建筑特色,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游客在参观此地时,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建筑和展品,还能感受到云南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和文化魅力。
文山州由于地处几个地质大构造单元交接部位,因此有极好的成矿条件。
全州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矿床(点)816处,其中:大型矿床17个(包含伴生矿产),中型矿床3 7个。
矿种有锡、锑、钨、铜、铅、锌、镍、钴、铝土、金、银、汞、铋、锰、铁、钛、铬、铍、锗、铟、镉、硒、碲、铀、钒、铌、锆、钪、锶、镧、钳、铂、水晶、冰洲石、云母、石棉、磷、硫、砷、石膏、滑石、石英岩、大理岩、芒硝、明矾、沸石、膨润土、重晶石、玛瑙、花岗岩、石榴子石、地热、矿泉水等四类58种,其中:锡储量居全国第三位,锑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锰储量居全国第八位,铝土储量居云南省首位。
锡、钨主要颁在马关、麻栗坡、文山三县;锑矿主要分布在广南、富宁、西畴、丘北、砚山四县,铅、锌矿主要分布在文山、马关、广南、麻栗坡、砚山、丘北六县;锰矿全州八县均有分布。
现已开发利用矿产达40余种。
主要有文山州都龙锡矿、文山州木利锑矿、文山州斗南锰矿、富宁县普阳煤矿、中港合资云南三联锌业有限公司等一批中型矿山。
1、有色金属矿藏锡矿:已发现矿床(点)40个,其中做过一定地质工作的有28个,探明量42.59万吨。
(1)文山州都龙锡矿曼家寨、铜街锡锌矿区,位于马关县都龙镇,储量31.14万吨,品位0.34--0.57%矿物组合有黄铜矿、钼矿、镉矿、磁铁矿、黄铁矿。
(2)麻栗坡新寨锡矿,位于麻栗坡县大坪镇,储量4.6万吨,品位0.2%。
(3)文山羊血地—东瓜林砷、锡多金属矿,位于文山县老回龙乡,储量0.4万吨,品位0.1--1.87%。
含钨0.01--0.06%,铜0. 12--0.63%,储量0.3万吨、砷1.1--9.2%。
钨矿:已发现矿点40个,做过一定地质工作的23个,探明储量8.89 万吨。
(1)文山州都龙锡矿花石头矿区,位于马关县都龙镇,储量0.9万吨,品位0.11--27.92%,矿物组合有黄铁矿、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褐铁矿、绿柱石、电气石、云母等。
(2)文山关房钨矿,位于文山县小街乡,储量0.89万吨,品位0.18--0.95%,矿物组合有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等。
文山州情题目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文山州概况
二、文山州的自然环境
三、文山州的历史文化
四、文山州的经济发展
五、文山州的旅游资源
六、文山州的未来发展规划
正文
文山州位于我国云南省东南部,地处滇、桂、黔三省交界处,东邻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西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接曲靖市。
全州总面积 32239 平方千米,人口约为 340 万。
文山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壮、苗、瑶、回、侗、布依、白、土家、仡佬等民族。
文山州自然环境优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境内有普者黑、世博园等著名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
文山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宜农业生产。
文山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历史上,文山州曾是滇越古道的重要通道之一,对于研究古代西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文山州的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为基础,重点发展烟草、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等产业。
近年来,文山州加大了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推动了全州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文山州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世博园、普者黑、广南八宝等著名景区。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文山州的知名度,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一章文山州概况1、文山州壮族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东经103o35ˊ至106o12ˊ,北纬22o40ˊ至24o48ˊ之间。
2、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东南部,北(曲靖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文山东(广西白色)南(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东西最大横距255公里,南北纵距190公里,总面积32239平方米,人口370万。
3、管辖文山市、砚山县、麻栗坡县、西畴县、广南县、马关县、富宁县、丘北县。
州府所在地文山市。
4、文山州是典型的农业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2.3%,。
文山州国境线长438千米,山区、半山区占总面积的94。
6%。
耕地占总面积的7.26%。
基本内容:1.2010年文山州文化州的总人数是:370万人。
2、文山州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5人3、文山州的少数民族为:194.3万人4、文山州的少数民族占总人数的:56.6%5、文山州人口中,居住城镇的人口为:989757人,占总人口的28.13%。
6、文山州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532511人,占总人口的71.99%7、文化州2010年同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492789人。
8、文化州2010年同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乡村人口减少:239074人。
9、文化州2010年同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12.93个百分点10、文化州2010年同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12.81个百分点。
11、文山州居住的少数名族有:汉族、壮族、苗族、彝族、瑶族、回族、布依族、傣族、白族、蒙古族、仡佬族等11个名族。
12、截至2008年,文山州管辖:文山市、砚山县、西畴县、马关县、麻栗坡县、广南县、富宁县、丘北县。
13、文山州有乡镇:102个14、文山州有民族乡:16个15、文山州有村委会:947个16、文山州有村民小组:15341个17、文山州占地面积最大的县城是:广南县(7983平方千米)18、文山州占地面积最小的县城是:西畴县(1545平方千米)19、文山州州府所在地:文山市20、文山州县城占地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为:广南县(7983平方千米)>富宁县(5459平方千米)>丘北县(5150平方千米)>砚山县(3888平方千米)>文山市(3064平方千米)>马关县(2755平方千米)>麻栗坡县(2395平方千米)>西畴县(1545平方千米)。
文山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
西北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有云贵高原为屏障,南和东南邻近南海和北部湾,西南邻近孟加拉湾,北回归线贯穿全州。
夏季主要受孟加拉湾及北部湾暖湿气流影响,冬季主要受偏西及西北部干冷气流影响。
全州均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
分为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6种气候类型。
其中热区面积平方公里(北热带面积平方公里,南亚热带面积平方公里)。
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
其特征为西南部多,东北和中西部较少;山地多,谷地少;夜雨多,白天少;局部性大雨、暴雨多。
干湿季分明,5~10月为雨季,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2%;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雨量占年雨量的18%。
因此部分地区容易发生干旱或洪涝等灾害。
太阳辐射能丰富,热量资源充足。
热量分配在时、空分布上的特点是:冬季气温较高,春季气温回升快,2~4月平均每月上升4℃左右,3月份气温基本稳定在15℃以上;夏季高温不强,大部地区7月均温仅21~23℃,7月后开始下降,秋季降温快,9月份均温比7月份下降2℃以上,部分县平均最低气温已降至16℃以下。
但受低云和雾雨影响,太阳辐射受到削弱。
境内地形起伏大,高差悬殊,因此在不同地区、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差异较大热量条件也随之产生差异。
文山州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干凉和雨热同季,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大陆度不到40%,海洋性气候比较明显,春温高于秋温,无霜期长,霜雪少。
年平均气温~℃,≥10℃积温4500~7500℃,初终间日数193~332天。
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
全年多为偏东南风。
低海拔地区炎热,高海拔地区凉爽。
由于海拔高低悬殊,故有“山高一丈,大不一样”和“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
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文山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1.24•【字号】文政办规〔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其他规定正文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文山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文山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1月24日文山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文山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一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有效运转和高效履职,维护国有资产完整安全,根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和《云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要求,结合文山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州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以下统称行政单位)以及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活动,主要包括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评估、清查、资产报告、绩效评价等管理活动。
第三条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指行政单位、事业单位通过以下方式取得或者形成的资产:(一)使用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二)接受调拨或者划转、置换形成的资产;(三)接受捐赠并确认为国有的资产;(四)其他国有资产。
其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和对外投资等。
第四条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各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直接支配的管理体制。
第五条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应当遵循依法依规、安全规范、节约高效、公开透明、权责一致的原则,实现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统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绩效管理相结合。
云南文山州简介
云南省文山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云南、贵州、广西三
省区交界处,是连接滇、桂、黔三省(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是
国家级一类口岸城市,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陆路通道,
也是我国通往越南和老挝两国的重要陆路通道。
文山州与广南县、麻栗坡县、马关县、富宁县、砚山县等县市毗邻,国境线长
513.6公里,其中:国境线长414.5公里。
境内有314国道和贵
昆铁路横穿东西,文新高速公路贯穿南北,交通便利。
州内主要
公路有:314国道(文山至麻栗坡)、文麻高速(文山至麻栗坡)和贵昆铁路等。
文山州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8.5℃,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
文山州矿产资源丰富。
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金、银、铁、锰、铜、锡等金属矿及大理石、石灰石等非金属矿。
已探明储量
的非金属矿产有:煤,其中煤储量约130亿吨;硅藻土,储量约1100万吨;磷矿石,储量约2.8亿吨;石灰石,储量约630亿吨;硫铁矿,储量约2.1亿吨;石英砂,储量约2.5亿吨。
—— 1 —1 —。
云南文山简介概况
文山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
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东邻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与越南接壤,西接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越南。
全州辖3个县、1个市,总面积为3312平方公里。
文山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最高气温29℃,最低气温为7℃,年降水量为1200毫米左右。
文山的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温和、气候宜人。
全年无霜日达252天左右,无霜期达250天以上,年日照时数为1600小时左右;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
文山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
文山区位优势明显,南接广南高速、昆(明)文(山)高速,北靠广西南宁和湖南长沙;文山是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的重要交通枢纽。
随着贵广高铁和南昆客专的相继开通和建设,文山将成为云南西南地区铁路运输的重要枢纽。
文山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苗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20%左右,是苗族的主要聚居地。
苗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 1 —1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疆云南省东南部,东与广西百色市接壤,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西与红河州毗邻,北与曲靖市相连,全州国土面积31456平方公里,辖7县1市,共101个乡(镇)、3个街道办、951个村(居)委会,2012年常住人口356.1万人。
主要州情表现为“老、少、边、山、穷、战”六个特点:“老”就是革命老区。
1927年,中国共产党就在文山建立了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富宁、广南等地是邓小平领导的红七军根据地和滇黔桂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就是少数民族地区。
全州居住着汉、苗、彝、瑶、回、傣、白、蒙古、布依、仡佬11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7.6%。
“边”就是边疆地区。
我州南部的富宁、麻栗坡、马关三县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438公里,是云南面向泛珠三角和东盟开放的新高地。
“山”就是山区。
全州山区、半山区占97%,岩溶地貌占53.4%,其中石漠化面积占岩溶面积的71.1%,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穷”就是贫穷。
全州八县(市)都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
到2012年末,全州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几项主要指标都仅达到全省的二分之一左右、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
“战”就是原战区。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文山州是建国以来全国经历战争时间最长的地区。
从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文山州都处在支前参战的最前线,曾孕育了全国闻名的“老山精神”。
1992年后,文山州才从“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因为战争使文山人民丧失了改革开放以后全国上下集中精力搞建设、抓发展的机遇,改革开放比内地整整晚了14年。
文山资源丰富,区位较好,发展潜力较大。
文山是闻名中外的“中国三七之乡”,同时还盛产辣椒、八角、草果、八宝贡米等特产,已发现的矿种有金、银、锡、铝、锑、铟、锰等近60种,锰、铝、锑等8种矿产探明储量居全省前列;旅游资源、民族文化风情多姿多彩,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普者黑,集高原山水园林风光和民族风情于一体;广南坝美风景秀丽,酷似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州情简介文山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和原战区为一体的民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东邻广西,南与越南接壤,国境线长438公里。
全州国土面积31456平方公里,辖文山、砚山、西畴、麻栗坡、马关、丘北、广南、富宁8县102个乡镇,居住着汉、壮、苗、彝、瑶、回、白、傣、蒙古、布依、仡佬11个民族,总人口345万人,少数民族占56.7%。
文山州州情主要呈现五个特点:一是历史悠久、传统光荣。
公元前111年西汉王朝便将文山纳入版图,1927年我党就在文山县洒戛竜村建立了党支部,富宁、广南等地是邓小平同志领导百色起义后红七军活动的根据地之一,举世闻名的“老山精神”就诞生在这块英雄辈出的红土地上。
二是人杰地灵、风光秀丽。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楚图南、狂飙诗人柯仲平等都是这块土地上哺育出来的时代英杰。
国家4A级风景区—丘北普者黑、“世外桃源”—广南坝美山水田园风光令人流连忘返。
三是民风淳朴、文化多样。
壮族的三月三节、苗族的踩花山、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盘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以及丰富的民间传说、民族歌谣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四是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文山是云南的东大门,素有“滇桂走廊”之称,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中越“两廊一圈”、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深入推进,文山正从昔日封闭的边疆转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逐步成为云南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随着普者黑机场建成通航、广昆高速公路文山段建成通车、富宁港的开工建设及云桂铁路文山段即将全线建设,文山将成为省内同时具备航空、水运、铁路、高速公路立体交通网络的州市。
五是资源富集、潜力巨大。
文山是久负盛名的名贵药材──三七的主产地,有“中国三七之乡”的美称;是云南新烟区开发和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广南八宝“贡米”、丘北辣椒在国内外市场上都享有很高的盛誉;州内铝、钨、锌、锡、铟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可打造成全省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和铝工业中心。
第一章文山州概况1、文山州壮族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东经103o35ˊ至106o12ˊ,北纬22o40ˊ至24o48ˊ之间。
2、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东南部,北(曲靖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文山东(广西白色)南(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东西最大横距255公里,南北纵距190公里,总面积32239平方米,人口370万。
3、管辖文山市、砚山县、麻栗坡县、西畴县、广南县、马关县、富宁县、丘北县。
州府所在地文山市。
4、文山州是典型的农业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2.3%,。
文山州国境线长438千米,山区、半山区占总面积的94。
6%。
耕地占总面积的7.26%。
基本内容:1.2010年文山州文化州的总人数是:370万人。
2、文山州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5人3、文山州的少数民族为:194.3万人4、文山州的少数民族占总人数的:56.6%5、文山州人口中,居住城镇的人口为:989757人,占总人口的28.13%。
6、文山州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532511人,占总人口的71.99%7、文化州2010年同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492789人。
8、文化州2010年同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乡村人口减少:239074人。
9、文化州2010年同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12.93个百分点10、文化州2010年同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12.81个百分点。
11、文山州居住的少数名族有:汉族、壮族、苗族、彝族、瑶族、回族、布依族、傣族、白族、蒙古族、仡佬族等11个名族。
12、截至2008年,文山州管辖:文山市、砚山县、西畴县、马关县、麻栗坡县、广南县、富宁县、丘北县。
13、文山州有乡镇:102个14、文山州有民族乡:16个15、文山州有村委会:947个16、文山州有村民小组:15341个17、文山州占地面积最大的县城是:广南县(7983平方千米)18、文山州占地面积最小的县城是:西畴县(1545平方千米)19、文山州州府所在地:文山市20、文山州县城占地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为:广南县(7983平方千米)>富宁县(5459平方千米)>丘北县(5150平方千米)>砚山县(3888平方千米)>文山市(3064平方千米)>马关县(2755平方千米)>麻栗坡县(2395平方千米)>西畴县(1545平方千米)。
文山州博物馆详细介绍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开化镇,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400平方米。
它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馆内藏品有壮、苗、彝、瑶、回等10个少数民族50余个支系各具民族民俗特色的民族服饰、民居建筑、节日庆典等文物及
文献资料。
馆内藏品来源主要靠征集,截至2019年末,馆内藏品数量达5352件/套,其中珍贵文物达99件/套。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的前身是文山州展览馆。
1990年,文山州人民
政府批准成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与州展览馆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1999年,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被评为云南省文博系统先进集体、文
山州“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奖。
2004年,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
被文山州委、州人民政府授予“州级文明单位”。
如需更多关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的信息,建议前往官网查询。
云南文山州景点
1. 普者黑呀,那可真是个绝美的地方!就像人间仙境一样。
你想想,一大片碧绿的湖水,周围是连绵的青山,还有那大片大片的荷花,美不美?就像身处一幅巨大的画卷之中。
我上次去的时候,划着船在荷花丛中穿梭,哇,那感觉简直太棒了!
2. 坝美也超棒的好不好!简直就是现实版的世外桃源。
当你坐着船穿过那个黑漆漆的山洞,然后一下子看到里面的美景,哇塞,那惊喜感,你能想象得到吗?就好像你突然发现了一个被隐藏起来的宝藏世界。
大家一定要去感受一下!
3. 老山,那可是有着深厚历史意义的地方啊!它就像一位沉默的英雄,见证了那么多的故事。
你去那里,仿佛能听到过去的枪炮声,能感受到战士们的英勇。
去瞻仰一下吧,去聆听它的故事!
4. 老君山,那可不是一般的山呀!它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的时候,就仿佛是神话里神仙住的地方。
你难道不想去体验一下站在云端的感觉吗?就像自己也变成了神仙一样。
去攀登吧,你会爱上那里!
5. 西华公园也很不错呀!那里绿树成荫,是个休闲的好去处。
你可以在里面悠闲地散步,和朋友聊聊天。
想想看,在繁忙的生活中,能有这么一个宁静的角落,难道不令人向往吗?
6. 还有那三腊瀑布,那气势,那震撼!就如同一条白色的巨龙从天而降。
你站在旁边,感受着那飞溅的水花,真的会被深深折服。
赶紧去领略一下吧!
总之,云南文山州的景点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魅力,都值得大家去探索呀!。
文山州“十二五”规划当前,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正在加速,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呈加快发展之势。
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抓住机遇,主动出击,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加快把我州建设成为云南面向泛珠三角和东盟开放的新高地,实现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增投入、扩总量,创特色、促转型”的重大战略举措。
在分析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基础上,结合应对后金融危机新要求,从我州特殊区位优势出发,深入分析我州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及趋势、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提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是我州“十二五”期间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也是实现文山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和趋势产业转移理论认为,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
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分为国际产业转移(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转移(指的是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一般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升级转移的机遇,承接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业,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已难以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加之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日益突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成为必然。
东部沿海地区需要完成从规模扩张向结构提升的转变,加工业和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
总体上看,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
据有关资料表明,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五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占据明显优势。
目前,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速度已经明显加快,在“十二五”期间,这种趋势还将会越来越快。
一是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产业转移的重点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
二是生产能力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产业转移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者单个产业,转变为包括产业的整体性转移。
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整合,也从单纯的制造业向制造业、服务业和研发业转移,转移的领域更宽、更大。
三是产业转移的主导角色转变,从政府主导向企业主导转变,企业主导越来越强。
二、文山州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现状及问题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文山州始终坚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开放活州”战略,着力建设基础平台,积极营造承接产业的良好环境,不断创新思路和举措,大力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规模逐年增长、层次逐步提升,并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一)文山州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州抓住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提升政府效能,努力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氛围,取得明显成效。
2006年到2009年,全州共引进项目800个,项目总投资807.9亿元,到位资金221.31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39%。
其中:省外实际到位资金98.41亿元,年均增长28%;省内州外实际到位资金89.83亿元,年均增长37%;州内实际到位资金33.06亿元。
赞∙2010-11-30 13:11∙回复∙∙滇东南中心城∙1位粉丝∙2楼1.从区域看:交通区位和资源禀赋好的县承接的项目较多,2009年,全州共目179个,总投资3 18.8亿元。
其中,文山县2 0个,资金8 5.17亿元;砚山县2 7个,资金3 3.15亿元;西畴县1 8个,资金5. 5亿元;麻栗坡县28个,资金5 2.47亿元;马关县2 3个,资金1 4.24亿元;丘北县2 4个,资金3 0.46亿元;广南县1资金7. 06亿元;富宁县2 9个,资金9 0.75亿元。
2.从来源地看:主要来自东部地区,西部及我省部分州市也有一部分项目到文山落户。
2 009年,全州共引进项目179个,其中,来自东部地区的项目5 5个,总投资78.14亿元;来自中的项目22个,总投资39.32亿元;来自我省其他州市的项目1 08个,总投资201.34亿元。
3.从产业看:2 006年至200 9年,全州共引进项目800个,项目总投资807. 9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53个,占项目总数的6%,到位资金6.49亿元;第573个,占项目总数的7 2%,到位资金184.99亿元;第三产业174个,占项目总数的2 2%,到位资金29.83 亿元。
引进项目主要集中在水电和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共引进项目3 36个,总投资393.56亿元。
其中,水电资源开发项目1 94个,总投资261.85矿产资源开发项目1 43个,总投资131.71亿元。
(二)文山州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
1.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鼓励政策。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产业承接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共文山州委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行规定》、《中国文山三七产业园区入园企业投资优惠政策》等政策措施。
各县把产业承接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来统盘考虑,把产业承接工作作为扩大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工作来抓,制定发展明确目标任务,研究发展措施,层层抓好落实。
文山、富宁、西畴等县还制定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措施,全州上下形成了重商、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稳商的良好氛围。
2.不断夯实基础设施。
“十一五”以来,我州加大施建设投入力度,全力打造“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努力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的硬环境。
普者黑机场已建成通航,广(州)昆(明)高速公路文山境内段建成通车,普碳一级公路将于今年10月建成通车,政府还贷三条二级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富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横贯我州丘北、广南、富宁3个县的云桂铁路已开工建设,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硬件环境。
3.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十一五”以来,州委、州政府提出实施“开放活州”战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法,加大招商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招商引资成果。
2 009年,全州外来投资企业实际到位资金74.1 8亿元,占全州年固定资产投资216.5亿元的34.2 6%;外来投资企业上缴税金6.48亿元,占全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3亿元的3 7.4置劳动就业4 8050人。
(三)文山州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从全州产业承接工作总体情况看,发展势头较好,但也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承接产业转移数量少、规模小,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
与毗邻的曲靖、广西百色相比,文山州在承接产业的总量和规模上还存在较大差距。
从2009年引进的项目实施情况看,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只有9个,占项目总数的5%;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有6 4个,占项目总数的35.7 5%;投资在5 000万元以上1亿元项目有31个,占项目总数的17.3 2%;投资在3 000万元以上至500 0万元的项目有24个,占项目总数的1 3.4 1%。
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引进项目和资金的总量不足,引资总量不大,引进投资大、规模大的项目少,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税贡献大、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项目更少。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物流成本高。
由于我州的交通基础设施脆弱,公路密度小、等级低,路网结构不合理,等级以上公路只占公路总里程32.4 7%;交通运输业还不发达,云桂铁路刚开工建设、富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交通运输主要依靠公路,运输成本高。
电力紧缺,枯期电力供用缺口比较大,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境内只有1座50 0千伏变电站、4座220千伏变电站,电网等级低,供电可靠性差。
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完善,园区内路网、水网、电网等配套不齐全,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除文山年产8 0万吨氧化铝项目外,没有大企业大项目入驻园区。
如马塘工业园区所有入园企业至今未核发土地使用证,影响企业融资和部分企业办理行业续,对业主入园的承诺兑现不到位。
三是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我州经济发展软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个别部门的工作人员为经济、为企业服务的观念淡薄,工作作风不实,政令执行不畅,诚信意识不强,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现发生。
个别县只重视招商,但“亲商”、“安商”、“养商”的气氛不浓,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科技创新体系、产业政策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
∙2010-11-30 13:11∙回复∙∙滇东南中心城∙1位粉丝∙3楼此外、法制环境、经营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也有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
四是对产业承接工作认识不到位。
全州上下对产业承接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不够,各县工作开展不平衡,还没有制定出台产业承接工作意见,缺乏具体有效的工作措施,齐抓共管产业承接工作的格局尚未形成。
三、文山州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基础优势(一)区位优势。
文山州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区两大国际国内区域合作的“结合部”,素有“滇桂走廊”之称。
距省会昆明356公里,东距广西百色市390公里,北海港890公里,南距越南首都河内460公里,越南海防港690公里,境内有国家级一类口岸(天保)和都龙、田蓬、董干三个国家二类口岸及24个边民互市点,西与红河州接壤,北与曲靖市相连,具有能边达海的区位优势,是中越构建“两廊一圈”战略的连接点和中心区域,是中国内陆腹地进入东盟国家最便捷的通道,也是云南构建泛珠三角与东南亚、南亚合作金色桥梁的必经通道和桥头堡。
当前,在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中越“两廊一圈”、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文山州处在云南省参与国内外区域合作建设的交叉点上,随着通边达海“水、陆、空、铁”交通大格局的逐步形成,将成为我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走向东南亚、南亚的桥头堡。
良好的区位条件对于产品终端市场导向型投资者具有一定吸引力。
(二)交通优势。
“十一五”期间,文山州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并继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水、陆、空、铁”交通运输格局基本形成。
普者黑机场已建成通航,广(州)昆(明)高速公路文山境内段建成通车。
到今年10月底普炭一级公路可建成通车,到2011年6月底政府还贷三条二级公路可全面完工,富宁港一期和云桂铁路建成后,文山将成为云南省交通网络最为齐全的州市之一,对大宗产品和低货值产品运输具有较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