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书画的技巧
- 格式:pdf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15
书画摄影授课策划书3篇篇一《书画摄影授课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人们对艺术文化的追求日益增长,书画摄影作为极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为了满足广大爱好者提升书画摄影技能的需求,特策划此次专业的书画摄影授课活动。
二、活动目的1. 系统地传授书画摄影的基础知识、技巧和创作理念,帮助学员提升艺术素养和创作水平。
2. 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学员之间的互动与分享,激发创作灵感。
3. 培养学员对书画摄影的持久兴趣和热爱,丰富业余生活。
三、活动主体面向广大对书画摄影有兴趣的人群,包括初学者、爱好者以及有一定基础但希望进一步提升的学员。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1. 时间:[具体时间]2. 地点:[详细地址]五、活动内容1. 书画课程书法基础:讲解书法的历史、字体结构、笔法等基本知识,进行基础笔画练习和书法作品创作指导。
国画基础:介绍国画的材料、技法、构图等,教授花鸟、山水等常见题材的绘画方法。
2. 摄影课程摄影基础知识:包括相机操作、曝光、构图、光线运用等,通过实际拍摄案例讲解。
不同题材摄影技巧:如人物、风景、建筑等的拍摄要点和技巧分享。
后期处理:介绍简单的后期处理软件和方法,提升照片质量。
3. 作品赏析与交流定期组织学员作品展示,邀请专业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安排学员之间的作品交流分享会,互相学习借鉴。
六、师资安排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造诣的书画摄影老师担任授课讲师,确保教学质量。
七、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让学员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2. 采用案例分析、示范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鼓励学员积极提问,及时解答学员的疑问。
八、活动宣传1.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线下宣传海报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吸引更多学员参与。
2. 与相关艺术机构、学校等合作进行推广。
九、活动评估1. 定期收集学员的反馈意见,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通过作品展示、考核等方式检验教学效果。
科学普及实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
参观博物馆的人也日益增多,许多人喜欢把精美的文物用相机记录下来。
摄影是光的艺术,但是由于博物馆的光线不甚理想,导致拍摄的照片不尽如意。
本文就博物馆这个特殊环境,给大家介绍一些参观拍照的技巧,帮助人们获得满意的照片。
1 博物馆禁止闪光灯拍照原因我们要搞清楚为什么博物馆里是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的。
生命离不开阳光,是因为阳光蕴含着能量。
同样,相机闪光灯发射出人造光也是蕴含能量的。
正是这些能量的作用下,文物表面的分子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使其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而失去了原来的性状,导致文物老化损毁。
普通的可见光波长是在400nm ~760nm 之间,低于400nm 的紫外线能量很大,容易被物体吸收,从而使物体变质;而波长高于700nm 的红外光虽然能量很小,但是长时间多次数的累积照射也会加速物体的变化。
而闪光灯发出的光,既有紫外线又有红外线,大量闪光灯照射,必然会对文物有所破坏[1]。
为尽可能长期稳定地保护这些文物,所以博物馆里竖起来“禁止闪光灯拍照”的牌子。
2 博物馆内参观拍照方式分析在博物馆里参观拍照,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解决光线弱的问题,下面我们分两种方式分别阐述。
本文所阐述方法仅针对使用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拍摄。
2.1 手持单反相机拍摄毫无疑问,手持拍摄是最常用摄影方式。
但是在博物馆的弱光环境下,很容易拍“虚”拍“糊”。
这就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
1)选好拍摄角度后,尽可能稳定相机。
尽量寻找支撑物稳定拍摄人身体,打开镜头的防抖功能。
2)曝光模式的设定。
将相机曝光模式设置为“M”档位(手动曝光模式)。
手动曝光模式看似复杂,其实越复杂的也是越简单的。
你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设置光圈和快门速度,从而获得特定影调的成像。
光圈的大小要根据被摄物体的形状来设定,比如拍摄书画这样平面的物体,需要很小的景深就可以让整个物体很清晰,这时就可以把光圈设置的大一些,也就是F 的数值小一些,比如设置成F2.8或者F4都可以;如果要拍摄立体的文物,需要很大的景深才可以让文物整体都比较清晰的话,建议光圈设置的小一些,也就是光圈的F 数值设置的大一些,比如设置成F16或者F22。
拍出书本照片中如何凸显文字书本照片是一种常见的摄影主题,它可以展示出书籍的外观特点和氛围,让观看者感受到知识和阅读的力量。
而如何在拍摄书本照片时凸显文字内容是一项需要技巧和创意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几种方法,来帮助摄影师们在拍摄书本照片时让文字更加生动和引人注目。
首先,选择合适的书籍是成功拍摄书本照片的第一步。
不同类型的书籍有着不同的文字风格和排版方式,因此在选择书籍时需要考虑文字的数量和排列方式。
一般来说,文字内容丰富的书籍比如小说、诗集或者历史类书籍更适合拍摄文字照片,因为它们通常包含大量的文字内容,能够带给观众更多的阅读体验。
其次,在布置书本时需要注意文字的排列和组合。
可以选择将书本叠放在一起,让文字内容呈现出多层次的效果,或者将书本摆放成特定的形状或图案,使文字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在拍摄时可以尝试不同的角度和光线,找到最适合的拍摄方式来突出文字内容。
另外,利用后期处理工具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凸显文字内容。
通过增加对比度或者调整色调,可以让文字更加清晰和饱满,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同时,可以尝试添加一些特效或滤镜,让文字内容在照片中更加独特和引人注目。
除此之外,还可以尝试结合其他元素来营造更加生动的场景。
比如在书本旁边摆放一杯咖啡或者一支笔,让观众感受到阅读的愉悦和专注。
或者选择一个特定的背景或道具,来增加照片的故事性和情感表达。
总的来说,拍摄书本照片是一项需要技巧和创意的任务,通过选择合适的书籍、布置文字内容、利用后期处理和结合其他元素,可以让文字内容在照片中更加突出和生动,给观众带来更深层次的阅读体验。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对摄影爱好者们有所启发,帮助他们在拍摄书本照片时凸显文字内容。
摄影书画比赛策划书3篇篇一摄影书画比赛策划书一、活动主题“记录美好瞬间,展现艺术风采”二、活动目的本次摄影书画比赛旨在为广大摄影和书画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同时也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三、活动主体[具体活动对象]四、活动时间及地点1. 报名时间:[具体报名时间]2. 比赛时间:[具体比赛时间]3. 展览时间:[具体展览时间]4. 活动地点:[具体活动地点]五、活动安排(一)活动宣传1. 制作宣传海报,在学校宣传栏、教学楼等地张贴。
2. 利用学校官方网站、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平台发布活动信息。
3. 组织志愿者在学校内发放传单,进行宣传推广。
(二)作品征集1. 参赛作品要求:(1)摄影作品:彩色、黑白不限,单幅、组照均可,每组不超过 6 幅。
作品要求清晰、完整,不得进行后期合成、添加等处理。
(2)书画作品:书法、绘画作品不限,形式不限。
书法作品要求竖式,不超过四尺整张;绘画作品不超过四开。
2. 作品提交方式:(1)将作品拍摄或扫描成电子版,发送至指定。
(2)在规定时间内将作品提交至指定地点。
(三)作品评选1. 评选方式:(1)邀请专业摄影、书画老师组成评委团,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
(2)在学校官方网络平台上设置投票环节,让广大师生参与投票。
2. 评选标准:(1)作品的创意、构图、色彩等方面的表现。
(2)作品是否符合主题要求,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四)颁奖典礼1. 时间:[具体颁奖典礼时间]2. 地点:[具体颁奖典礼地点]3. 奖项设置:(1)摄影作品:一等奖[具体人数]名,二等奖[具体人数]名,三等奖[具体人数]名,优秀奖[具体人数]名。
(2)书画作品:一等奖[具体人数]名,二等奖[具体人数]名,三等奖[具体人数]名,优秀奖[具体人数]名。
4. 颁奖典礼流程:(1)主持人介绍出席活动的嘉宾。
(3)宣布获奖名单,并进行颁奖仪式。
(4)获奖代表发表感言。
(6)全体获奖选手和嘉宾合影留念。
拍摄钱币小技巧自备相机一台【数码相机】,白色底板一张【这样有利于体现清晰效果,也能体现出光泽】,白色台灯一台【由于其它颜色灯光容易使拍出来的币偏色,所以建议尽量使用白色的】,大块橡皮筋一块【就是小孩子学习用的那种,把中间雕出一条缝,可以把币竖起,是拍边齿用的】,再把相机调到微距离功能【微距离功能拍出来的币,就像我们用扩大镜看币一样,起到扩大作用,币的细部能够清晰,但前提得掌握好】,切记千万别把相机灯光线调到其它光线,让它用自然光线拍摄【因为其它光线很容易让币偏色】。
接下来是把币放在灯光下,找一个最能体现币光线的位置,再把币最靠近灯光的那一头用纸块或其它东西垫起,这样币和灯光就成小斜波状态【这样做对原光币最能体现出效果】再接下来就要准备拍照了,首先找块东西来固定相机或支撑手部控制相机,也可以用拍照专用的三脚架,那样最好【我个人没有用任何东西,只是双手腾空拍照,那样比较难掌握,建议不要,稍微一动就全砸了】然后把相机摄影头对准币面,看相机里面最合适最清晰的位置,猛的按下快闸门,这一步就完成了,切忌按下快闸门瞬间,手千万别抖,否则会成羊癫疯,模糊不清。
拍边齿,就是把币插在准备好的橡皮筋缝里,让币竖起,找合适位置,照以上拍摄方法进行拍摄,这样就大功告成了。
【一般我自己都拍很多次,选出最清晰的一张】再把拍好的照片,用电脑把空白多余处裁剪掉,这样看起来比较有美感舒服,同样图片也可以扩大【但千万别用软件进行修改,那样容易失真,网上做生意容易造成误会】至于拍照技巧就得用熟能生巧来形容了,只要你耐心练习肯定可以把照片拍好。
字画拍摄技巧我发现这里有很多朋友字画图片拍的不是很好,我就拍摄字画注意事项简单写一点,供大家参考。
135相机镜头焦距知识:35mm以下为广角,特点是清晰,变形,主要用于风光摄影。
19mm以下为超广角(鱼眼镜头),主要用于夸张变形摄影。
50mm为标准镜头,一般用于室内摄影,如人像。
80mm以上为长焦距镜头。
浅析照相写实技法在油画教学课堂中的运用及意义杨梦娇河南师范大学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照相机的运用愈发普遍,照相技术也不再神秘,走进人们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去。
随着 照相技术的飞速发展,照相写实技法也逐步被纳入高校美术专业的油画课程中,人们对于“油画照相写实技法 在传统油画课堂中如何运用并有什么意义”展开探讨,本文就主要关于这个问题,分析照相写实技法在油画课 堂中的运用和意义。
关键词:照相写实技法 油画课堂 运用 意义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9-0038-03一、 照相写实的概念及概述照相写实主义,又被称作超级写实主义,是基于相 机和照相来采集视觉信息并依此创作画作的一派现实 主义画风,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纽 约。
这种风格与抽象主义相对立,也与写实主义的画家 所采用的绘画方法大相径庭。
写实主义画家主要依靠对日常生活的题材进行素描、速写、草图或直接凭借感 觉等方式进行起稿作画,画家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 睛,强调个人的思想感受,很少采用照相机进行作画, 甚至对于照相机辅助作画持鄙夷态度。
照相写实主义 的首位是题材的内容与选取的形象,其独特之处在于 借用照相机所拍摄的图片做客观、逼真的描绘。
过程往往是先制作平面的照片形象,再将其移植到画布上。
照 相写实主义多以照片作为参考,通过技法在画布上完 成拍摄图片逼真的再现。
采用照相写实主义所绘制的 成品,其达到的逼真程度与照相机的拍摄作品相比起来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 照相写实的特征及特点(一)作画材料、方式不同俗话说:预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照相写实技法 使用的基底材料是细纹画布,在开始绘制照相写实主义之前,必须保证画布的光滑性、平整性,需要提前在 画布上均匀地涂抹一层油画底料,等待其风干后,使用细纹砂纸将画布表面涂抹油画底料所产生的凹凸不平 的纹理打磨平整。
这个步骤大概重复2-3次或者更多, 目的是使画布表面无限接近光滑、平整,以保证以后更好地采用照相写实技法进行绘画。
1、清华嵒《墨竹》立轴【赏析】华嵒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成就最高的画家之一。
画中有“山人写竹不加思,大叶长竿信笔为。
但恐吟堂霜月夜,老鸦来踏受风枝。
”简短四句诗,表现出画家豪放不羁的情怀。
画面可谓精当简洁,湖石瘦而透,出于随意变化的湿而整的笔致,修竹新篁,笔意隽逸。
2、胡崇贤《摩耶精舍荷花照片》(张大千题字)【赏析】该照片由供职于励志社的蒋介石私人摄影师胡崇贤摄于张大千寓所摩耶精舍,照片上有张大千墨笔题字。
大千晚年对摄影颇有心得,常邀好友摄影师来家拍摄,并以诗文入影,别具一格。
3、慈禧书法【赏析】“望隆梅鼎资调燮,宠渥芝纶介寿康”。
这件作品用笔粗壮厚重,装裱华丽大气,较为恰当地显示了慈禧太后的特殊地位与作品内容的喜庆色彩。
4、秦桧书法《深心帖》【赏析】秦桧乃是宋朝一大奸臣,其丑行劣迹可谓家喻户晓,不必赘述。
但是他的书法却因此被埋没近千年。
此作用笔率意自然,松脱舒畅,结字顺势而就,不滞不板,不承认秦桧作书的法备态足,无愧于“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誉。
5、李可染《迎春图》镜心【赏析】李可染除以山水画名震中外画坛外,还非常喜欢画牛。
他画的牧牛图形神兼备,意境清新美妙,充满生趣和诗意。
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寥寥数笔,他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
6、米芾《淡墨秋山诗帖》【赏析】此帖运笔如刷,笔力雄健,结态造势宽展肥美,当为米芾中年书法之精品。
此帖流传有绪,历代著录于《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刻入《三希堂法帖》。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释文:淡墨秋山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
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
7、傅抱石《屈原》【赏析】画中的屈原昂首独行,瑟瑟的秋风,吹拂着他的头发和衣衫。
身后是芦苇丛生的江潭泽畔,前方是苍茫浩瀚的汨罗江水,他“宁赴湘流”,也决不“蒙世俗之尘埃”。
画家以精细的线描用心勾画了屈原的形象,而将大片画面让与江水,使得观者在聚焦屈原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孤独无助的悲凉。
8、赵佶《欲借风霜二诗帖》【赏析】徽宗在艺术上有多方面的成就,能书善画,书法称“瘦金体”。
27goes,“Wonderful effect of painting and mounting craft”. The artistic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work skills before icing on the 常言盛世兴收藏,古人说中国字画所用宣纸能够“纸寿千年”。
《富春山居图》《清明上河图》等名画能够存留至今,很大程度上是经过装裱与修复的缘故,倘付托得人,便可超劫回书画装裱是将所裱书画的纸本、绢本画芯,用纸覆托背面。
根据画芯的规格,装裱成卷、轴、册等多种形式。
泛指装裱一事的词,从古至今有“装治”“装潢”“装池”“装背”“装俗话说:“三分书画七分裱。
”一幅书画的意境和气韵,需要装裱师独具慧眼,才能达到锦上添花、珠联璧合的效果。
良工须具补天之手——书画装裱及修复感悟Ingenuity Required for High-level Crafts季丽云二、装裱历史简述据现存文书,最早记载书画装裱史料的是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自南北朝初步定型轴卷的装裱格式后,结束了以前杂乱无章的时代,唐代继卷轴之后出现了挂轴、册页的形式,标志着书画装裱三大基本形制基本完成。
宋代书画大家层出不穷,且宋代设立了翰林图画院和装裱书画的作坊,书画装裱飞跃发展,形成了著名的“宣和裱”。
米芾、王诜、苏轼等大家都会亲自装裱,使艺术性和保护性皆得以呈现。
明朝文人在制物装潢上的讲究丝毫不逊宋人。
周嘉胄所著《装潢志》是第一部系统详尽介绍书画装裱工艺的专著。
对书画裱褙中的制糊用糊、安轴上杆、覆背揭洗等进行了勘述。
清代宫廷设立了类似画院的“如意馆”,聘请苏州装裱名家秦长年等人进宫。
当时经济文化的昌盛,相应促进了工艺美术的发展。
周二学的《赏延素心录》也是在此时著成,其曰:“书画不装潢,既干损绢素;装潢不精好,更剥蚀古香。
”著名书画家傅抱石先生曾说:“一纸上案,往往累月,不但手足要有规矩,连呼吸也要加以管制。
围绕美丽昌吉我的家为主题通过书画创作或微视拍摄的形式展现家乡摘要:一、引言1.主题:美丽昌吉我的家2.展现方式:书画创作或微视拍摄二、书画创作1.作品内容:展现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2.作品特点:注重对家乡特色的描绘,突出表现家乡的美三、微视拍摄1.拍摄内容:展示家乡的美景、人文风情等2.拍摄技巧:运用无人机、延时摄影等手段,全面展示家乡风貌四、作品评价1.艺术价值:作品的美学价值、创意程度等2.社会价值:作品对宣传家乡、提高家乡知名度的作用等五、结论1.总结:通过书画创作和微视拍摄,展现了美丽昌吉我的家的魅力2.展望:鼓励更多人参与家乡文化的创作与传播,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正文:美丽昌吉我的家,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在这里,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民俗风情丰富多彩。
为了更好地展现家乡的魅力,我们通过书画创作和微视拍摄的形式,将美丽昌吉呈现给大家。
首先,我们通过书画创作来展现家乡的美。
书画家们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为题材,创作出一幅幅生动的作品。
这些作品注重对家乡特色的描绘,以独特的艺术手法突出表现了家乡的美。
无论是磅礴的山水,还是细腻的人物,都让观赏者感受到了美丽昌吉的韵味。
其次,我们通过微视拍摄来展示家乡的美景和人文风情。
运用无人机、延时摄影等先进技术,我们将家乡的美景尽收眼底。
从高空俯瞰,美丽的昌吉大地仿佛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让人陶醉。
微视拍摄让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美丽昌吉的魅力。
对于这些作品,我们不禁要评价它们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艺术价值方面,这些作品都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创意程度,展现了创作者们对家乡的热爱和独特的艺术见解。
在社会价值方面,这些作品对宣传家乡、提高家乡知名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些作品了解到了美丽昌吉,也激发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向往。
总之,通过书画创作和微视拍摄,我们成功地展现了美丽昌吉我的家的魅力。
[书画作品的拍摄技巧有哪些]拍摄书画作品的技巧1.必须是不变型。
2.必须清晰,以能看清楚印章等细节为准。
3.色彩还原真实。
4.根据用途确定照片的大小。
1.将相机图像模式调到“4000某3000”或以上,用于画册至少要达到这个像素,如果在博客、报纸等媒体发表,1000万像素就够了。
比较好的相机最好用RAW格式拍摄,宽容度比较大。
2.用光圈优先模式拍摄也就是A模式,光圈设置在F8到F16之间锐度比较好。
光圈数字越小拍摄物前后虚实越明显。
3.白平衡应选择自动模式,这样以不变应万变,在不同色温光线照明下都可以放心拍摄。
4.按个人手持相机拍摄的能力设定感光度。
前提是要保证像质,并非感光度越高越好。
如果是便携数码相机,感光度最好不要超过ISo200。
5.开启防抖功能,如果是IS或VR镜头防抖,可以降低快门速度2-4挡拍摄,如果是影像传感器位移防抖,可以降低2挡左右快门速度拍摄。
6.拍摄时要使用50mm—100mm之间的焦距镜头,这个焦距照出的照片不变形。
7.强制关闭内置闪光灯,因正面闪光会导致书画作品有反光,损失画面细节。
8.如果相机能直接显示在显示屏上(也就是说用LCD取景),看是否可以放大查看到最清晰然后拍摄。
9.镜头忌用广角端,因为广角端多数存在桶状变形。
用镜头中长端焦距在较远处拍摄,可最大限度地减少透视变形与镜头畸变。
单反相机尽量用定焦镜头拍摄,效果最佳。
10.用三脚架拍摄,设置两秒后自动拍摄,这样就是光线较暗的室内也不怕,可以长时间慢慢的曝光。
1.参观书画展时携带和使用三脚架不太方便,一般采用手持拍摄。
2.相机镜头要正对书画作品中心,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不可偏左也不可偏右。
镜头要与墙面保持平行。
3.自己的油画作品拍摄时应倾斜放置。
自己的书法国画作品拍摄,应将作品粘在墙上,可以用胶带粘四角,一定要粘平整,最好墙是白色。
书画作品要尽量平整,要是皱褶多,宣纸可用喷壶喷湿。
4.室内的光线角度最好是和画面成垂直状态,注意光线要均匀,窗户的自然光最好,尽量不要阳光直射。
书画摄影艺术家采风活动方案1. 方案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为书画摄影艺术家组织一次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采风活动,提供一个交流和展示作品的平台,促进艺术家之间的合作与学习,同时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书画摄影艺术。
2. 实施步骤步骤1:确定活动主题和时间地点•主题选择:根据当前时代特点和艺术发展趋势,选择一个具有现代感和创新性的主题,如“城市生活中的美”或“自然与人类关系”,以激发参与者的创作灵感。
•时间地点确定: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季节和地点进行采风活动。
确保地点环境优美、便于拍摄,并提供充足的艺术创作空间。
步骤2:邀请参与者并组织团队•邀请书画摄影艺术家:通过个人联系、社交媒体或相关组织机构等方式邀请一些具有潜力和影响力的书画摄影艺术家参与活动。
•组织筹备团队:组建一个专业的筹备团队,包括活动策划、场地布置、宣传推广、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的人员。
确保团队成员具备相关经验和专业知识。
步骤3:制定活动计划和日程安排•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包括采风行程安排、艺术作品展示时间和形式、艺术家交流研讨会议等。
确保每个环节都充分考虑到参与者的需求和期望。
•安排充裕时间:为艺术家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作品创作和展示,并安排合适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影响创作质量。
步骤4:准备物资和设备•提供必要设备:根据采风主题和艺术家需求,提供一些基本的摄影器材、绘画用具或其他相关设备。
确保参与者能够顺利进行创作。
•准备宣传材料:设计并制作宣传海报、小册子或电子资料,向公众介绍活动背景、主题以及参与艺术家的作品简介,以增加活动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步骤5:组织活动•采风拍摄:根据活动计划安排,带领艺术家前往指定地点进行采风拍摄。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参与者发挥个人创造力。
•作品展示:为参与艺术家提供展示作品的场地和机会。
可以选择在当地画廊、艺术展览馆或公共空间举办展览,邀请公众观赏和评价作品。
•艺术家交流研讨会议:组织一次专业的研讨会议,邀请艺术家分享创作心得、技巧和经验。
一、书画作品拍摄要点1.焦距最好控制在35以上(换算做人眼大约是全画幅相机35焦距,普通单反50焦距),我一般喜欢50-85之间的焦距,这样避免变形,经常看到网友们拍的照片直线都变成圆弧了,这就是因为焦距太短引起的。
2.用光圈优先模式拍摄也就是A模式,光圈设置在F8到F16之间锐度比较好。
光圈数字越小拍摄物前后虚实越明显。
3.自定义白平衡以保持正确的的颜色。
4.如果相机能直接显示在显示屏上(也就是说用LCD取景),看是否可以放大查看到最清晰然后拍摄。
5.比较好的相机最好用RAW格式拍摄,宽容度比较大。
6.单反相机的话尽量用定焦镜头拍摄,效果最佳。
7.,室内的话光线角度最好是和画面成垂直状态,这样画面上的有些皱的地方不会拍出阴影。
8.ISO设置到最低,有的相机甚至有50、80的。
我的相机最低是100。
ISO越低画质越好,图片越细腻。
9.用三脚架拍摄,设置两秒后自动拍摄,这样就是光线较暗的室内也不怕,他可以长时间慢慢的曝光。
10.拍摄雪景之类的作品或者是白纸黑字的书法作品,曝光度可以略减一档,避免过度曝光。
11.当作品比较大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成几次拍然后用PHOTOSHOP自动接片功能把他们拼接在一起,然后再处理完整。
(如图)。
二、闪光拍摄书画的技巧使用闪光灯拍摄的最大好处是不受自然光线的条件的限制,能够使书画色彩还原正确和消除皱褶。
经过实拍实践,既是在太阳光下顺光拍摄装裱好的书画表面上也会出现皱褶,而使用闪光灯拍摄则可以有效地消除这些皱褶。
闪光拍摄书画作品的器材。
使用单反相机(数码、传统都行),以100mm焦距左右的定焦镜头或者变焦镜头为最好。
因为用广角镜头容易产生畸变和透视变形,太长焦距的镜头又往往会损失清晰度。
闪光灯三~四只,应当有无线同步功能或者配有无线同步器;三脚架、快门线;最好找两位助手帮忙。
拍摄准备。
选择室外正面向阳的开阔地方,打开三脚架,安装好相机、快门线,寻找好被摄书法、国画作品,按照尺寸大小和宣纸颜色分批、分类摆放待拍。
书画摄影授课策划书3篇篇一书画摄影授课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光影艺术,绘写人生”二、活动目的本次活动旨在提高学员们的书画摄影技巧,增强审美能力,丰富课余生活。
同时,通过与其他学员的交流与互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具体地点]五、活动对象[具体对象]六、活动流程(一)前期准备1. 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并进行宣传推广。
2. 准备好所需的书画摄影器材和材料。
3. 邀请专业的书画摄影老师进行授课。
4. 安排好活动现场的布置和工作人员。
(二)活动内容1. 理论讲解:由专业老师讲解书画摄影的基础知识、技巧和注意事项。
2. 实践操作:老师现场演示书画摄影的基本操作方法,并指导学员进行实践操作。
3. 作品展示:展示优秀的书画摄影作品,引导学员欣赏和学习。
4. 互动交流:学员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和经验。
2. 整理活动资料,制作活动照片集或视频,发布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宣传。
3. 对表现优秀的学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七、活动预算本次活动预计总花费[X]元,具体如下:1. 场地租赁费用:[X]元2. 书画摄影器材和材料费用:[X]元3. 老师授课费用:[X]元4. 活动宣传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八、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要保持安静,避免干扰他人学习。
2. 注意安全,使用电器设备时要遵守操作规程。
3. 爱护公共财物,如有损坏需照价赔偿。
4. 活动结束后,请自觉清理个人物品并保持场地整洁。
[策划人][时间]篇二书画摄影授课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捕捉光影,描绘生活”二、活动目的1. 提高学员的书画摄影技能,增强审美能力。
2. 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团队意识。
3. 展示学员的学习成果,为学员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1. 时间:[具体时间]2. 地点:[详细地址]四、活动对象[具体对象]五、活动内容1. 理论课程:邀请专业的书画摄影老师,为学员讲解书画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拍摄字画中的技巧使用闪光灯拍摄的最大好处是不受自然光线的条件的限制,能够使书画色彩还原正确和消除皱褶。
经过实拍实践,既是在太阳光下顺光拍摄装裱好的书画表面上也会出现皱褶,而使用闪光灯拍摄则可以有效地消除这些皱褶。
闪光拍摄书画作品的器材。
使用单反相机(数码、传统都行),以100mm焦距左右的定焦镜头或者变焦镜头为最好。
因为用广角镜头容易产生畸变和透视变形,太长焦距的镜头又往往会损失清晰度。
闪光灯三~四只,应当有无线同步功能或者配有无线同步器;三脚架、快门线;最好找两位助手帮忙。
拍摄准备。
选择室外正面向阳的开阔地方,打开三脚架,安装好相机、快门线,寻找好被摄书法、国画作品,按照尺寸大小和宣纸颜色分批、分类摆放待拍。
再找一块大木板用于图钉钉书画作品使用,如果没有,就请两个人用手持贴在一面白色墙壁上也可以;所拍摄的书画作品最好是经过装表过的,或者是经过“小托”过的,因为这样的书画平整一些。
具体拍摄时的操作。
1、把相机镜头对着书画作品的正中央,以正顺光照射书画作品的正面才好;2、闪光灯的使用。
机顶安装一只闪光灯作为引闪灯,两边两只闪光灯作为同步被引闪灯;三只灯的灯头焦距都调整到广焦端,以保证光照均匀;3、改为全手动操控。
笔者经验是:使用三只闪光灯拍摄中国四尺的白色宣纸书画作品时,传统相机采用ISO100胶卷,数码相机感光度设定为ISO100,光圈f11,1/125秒,曝光补偿+1~2级EV值,拍摄深色宣纸的书画作品应当根据情况曝光补偿-0.3~1级EV值。
拍摄时多使用镜头焦距100mm左右的焦距端拍摄,拍摄物距根据书画尺寸大小选择3~6米之间即可。
如果拍摄小的书画作品(比如四尺“斗方”以下的)也可以使用几位单灯拍摄。
使用最佳光圈为了增大景深范围和提高图片品质,准确曝光是为了色彩还原正确;使用闪光灯拍摄则主要是为了消除书画作品表面的皱褶。
拍摄书画作品的注意事项。
使用闪光灯拍摄中国书画不能隔着玻璃镜框拍摄;书画作品的平面应当与镜头平面平行,并且使镜头主轴对准书画画面的中央,主要是用以避免透视变形;尽量使用手动曝光,选择光圈优先模式扩大景深;尽量避免使用广角镜头拍摄,以减少镜头畸变和透视视差;根据书画作品色彩深浅情况确定曝光补偿的级数;对于太长书画作品应当采取接片的拍摄方法;两幅对联可以并列在一起拍摄。
静物中式拍摄方案策划书3篇篇一静物中式拍摄方案策划书一、拍摄主题本次拍摄的主题为“中式之美”,旨在通过静物摄影的方式,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魅力。
二、拍摄目的本次拍摄旨在推广中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式之美。
三、拍摄地点选择具有中式风格的室内场景,如传统的书房、茶室、卧室等。
四、拍摄时间选择在自然光充足的时间段进行拍摄,如早晨或傍晚。
五、拍摄设备[相机名称]相机[镜头名称]镜头三脚架闪光灯六、拍摄道具根据拍摄主题,选择具有中式特色的道具,如瓷器、书画、屏风、古玩等。
七、拍摄风格采用低调、沉稳的拍摄风格,突出中式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八、后期制作使用专业的后期制作软件,对拍摄的照片进行调色、修饰等处理,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九、人员安排摄影师:负责拍摄工作造型师:负责模特的造型设计道具师:负责道具的准备和摆放后期制作师:负责照片的后期处理十、预算拍摄器材租赁费用:[X]元道具购买费用:[X]元后期制作费用:[X]元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十一、宣传推广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拍摄花絮和成片,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与相关媒体合作,进行宣传推广。
十二、注意事项拍摄前要对拍摄场地进行仔细的勘察,确保拍摄顺利进行。
注意保护拍摄道具,避免损坏。
拍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篇二静物中式拍摄方案策划书一、拍摄主题“中式之韵”——展现中式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二、拍摄目的通过精美的静物拍摄,展现中式元素在日常生活中的独特魅力,激发人们对中式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三、拍摄时间和地点1. 拍摄时间:选择一个光线充足、天气适宜的日子进行拍摄,以确保照片的质量。
2. 拍摄地点:根据拍摄主题,选择具有中式风格的室内场景,如中式书房、茶室、庭院等。
也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式元素,如瓷器、书画、屏风等,进行单独拍摄。
四、拍摄设备和道具1. 拍摄设备:使用一台全画幅相机,以确保画面的细节和质感。
搭配一支大光圈定焦镜头,以获得浅景深效果,突出主体。
故宫揭秘,如何完美拍摄织物光泽作者:孙志远来源:《收藏/拍卖》 2017年第1期丝织文物,是众多收藏门类中是较为“脆弱”的一类,极易因外界条件影响而遭受侵害,为避免丝织文物因研究、展示等反复调用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文物收藏者需要高效地拍摄该类文物的高精细影像,收集其详细的数据。
但丝织文物不同于书画,拍摄它们的最大难点来自于丝织文物本身独特的反光特性,导致拍摄时无法简易地获取其色彩、纹样等特征信息。
而故宫博物院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文博机构,其珍藏的大量丝织类文物包含了丰富的色彩、纹饰、结构等宝贵信息。
院方在这一方面已探索出自己的成功经验。
丝织文物,为保护需进行精细数据采集故宫博物院的织绣类藏品中,大多数丝织文物都是天然有机物。
在温度、湿度、光照等物理环境的作用下, 这些丝织文物的色泽和丝质极易受到影响,使织物的丝纤维材料降解, 力学性能下降。
所以这些有机质构成的织绣类文物相对于其他无机物质构成的文物更加难以保存。
除了采用维持恒定的温湿度以及减少光照等措施之外,对丝织文物进行影像采集也是重要的保护手段之一。
采集到的精细、合格的文物影像资料可以满足不同方向的文物利用需求:既能保护性记录文物当前外形状况,又能为研究人员提供详细的文物影像资料,还可为展览、展示提供必需的影像素材。
通过摄影术对这类文物进行影像采集时,你会发现精妙的丝织结构给拍摄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其纹饰或隐或现,且光泽及颜色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如何高效地拍摄丝织文物纹饰的高精细影像,同时减少文物的出库次数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为解决这一问题,故宫博物院的技术人员通过分析丝织文物外观特征,以及光线的精到布置,将丝织文物本身的光反射特性和拍摄布光手法有效结合,从而把丝织文物的光泽及纹饰细节最精细、最美地体现出来。
丝织光泽,在拍摄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文物影像可记录丝织文物(以下简称丝织物)的整体质感、组织结构以及纹样细节等外形信息。
一、书画作品拍摄要点1.焦距最好控制在35以上(换算做人眼大约是全画幅相机35焦距,普通单反50焦距),我一般喜欢50-85之间的焦距,这样避免变形,经常看到网友们拍的照片直线都变成圆弧了,这就是因为焦距太短引起的。
2.用光圈优先模式拍摄也就是A模式,光圈设置在F8到F16之间锐度比较好。
光圈数字越小拍摄物前后虚实越明显。
3.自定义白平衡以保持正确的的颜色。
4.如果相机能直接显示在显示屏上(也就是说用LCD取景),看是否可以放大查看到最清晰然后拍摄。
5.比较好的相机最好用RAW格式拍摄,宽容度比较大。
6.单反相机的话尽量用定焦镜头拍摄,效果最佳。
7.,室内的话光线角度最好是和画面成垂直状态,这样画面上的有些皱的地方不会拍出阴影。
8.ISO设置到最低,有的相机甚至有50、80的。
我的相机最低是100。
ISO越低画质越好,图片越细腻。
9.用三脚架拍摄,设置两秒后自动拍摄,这样就是光线较暗的室内也不怕,他可以长时间慢慢的曝光。
10.拍摄雪景之类的作品或者是白纸黑字的书法作品,曝光度可以略减一档,避免过度曝光。
11.当作品比较大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成几次拍然后用PHOTOSHOP自动接片功能把他们拼接在一起,然后再处理完整。
(如图)。
二、闪光拍摄书画的技巧使用闪光灯拍摄的最大好处是不受自然光线的条件的限制,能够使书画色彩还原正确和消除皱褶。
经过实拍实践,既是在太阳光下顺光拍摄装裱好的书画表面上也会出现皱褶,而使用闪光灯拍摄则可以有效地消除这些皱褶。
闪光拍摄书画作品的器材。
使用单反相机(数码、传统都行),以100mm焦距左右的定焦镜头或者变焦镜头为最好。
因为用广角镜头容易产生畸变和透视变形,太长焦距的镜头又往往会损失清晰度。
闪光灯三~四只,应当有无线同步功能或者配有无线同步器;三脚架、快门线;最好找两位助手帮忙。
拍摄准备。
选择室外正面向阳的开阔地方,打开三脚架,安装好相机、快门线,寻找好被摄书法、国画作品,按照尺寸大小和宣纸颜色分批、分类摆放待拍。
再找一块大木板用于图钉钉书画作品使用,如果没有,就请两个人用手持贴在一面白色墙壁上也可以;所拍摄的书画作品最好是经过装表过的,或者是经过“小托”过的,因为这样的书画平整一些。
具体拍摄时的操作。
1、把相机镜头对着书画作品的正中央,以正顺光照射书画作品的正面才好;2、闪光灯的使用。
机顶安装一只闪光灯作为引闪灯,两边两只闪光灯作为同步被引闪灯;三只灯的灯头焦距都调整到广焦端,以保证光照均匀;3、改为全手动操控。
笔者经验是:使用三只闪光灯拍摄中国四尺的白色宣纸书画作品时,传统相机采用ISO100胶卷,数码相机感光度设定为ISO100,光圈f11,1/125秒,曝光补偿+1~2级EV值,拍摄深色宣纸的书画作品应当根据情况曝光补偿-0.3~1级EV值。
拍摄时多使用镜头焦距100mm 左右的焦距端拍摄,拍摄物距根据书画尺寸大小选择3~6米之间即可。
如果拍摄小的书画作品(比如四尺“斗方”以下的)也可以使用几位单灯拍摄。
使用最佳光圈为了增大景深范围和提高图片品质,准确曝光是为了色彩还原正确;使用闪光灯拍摄则主要是为了消除书画作品表面的皱褶。
拍摄书画作品的注意事项。
使用闪光灯拍摄中国书画不能隔着玻璃镜框拍摄;书画作品的平面应当与镜头平面平行,并且使镜头主轴对准书画画面的中央,主要是用以避免透视变形;尽量使用手动曝光,选择光圈优先模式扩大景深;尽量避免使用广角镜头拍摄,以减少镜头畸变和透视视差;根据书画作品色彩深浅情况确定曝光补偿的级数;对于太长书画作品应当采取接片的拍摄方法;两幅对联可以并列在一起拍摄。
由于宣纸作品反光较弱可以使用闪光灯拍摄;不能使用闪光灯拍摄油画作品。
附:拍摄过程现场演示图以及参数设置。
演示图1、室内使用两只影楼用室内闪光灯拍摄书画的演示图.jpg (41.69 KB)演示图2、使用两只小型电子闪光灯在室内拍摄书画的现场演示图 .jpg (43.46 KB)演示图3、使用两只小型电子闪光灯在室外拍摄书画的现场演示图.拍摄书画时的一些参数设置与调整。
如果使用数码相机翻摄书画,在室外拍摄,最好使用两到三只小型闪光灯以防止照度不匀,白平衡设定为“自动”,利用的是室外自然光和闪光灯闪光的混合光线(无论是在日光和散射光下);在室内拍摄,手动设定白平衡为“日光”,完全利用闪光灯的光线拍摄,不过设置为“自动”白平衡也可以。
如果使用传统相机拍摄书画,都应当使用日光型彩色胶片,为的是和闪光灯的色温一致。
两种相机都使用光圈优先以增大景深为宜。
字画的拍摄主要要注意透视问题,注意事项如下:(1)百分百的要保证字画不变形~色彩还原與原作品一致,这就要求相机要与字画完全平行,从取景器中观察字画的四条边框是否变形,如果是上大下小,就是镜头上部离字画的距离小于下部的距离,左右的变形也是同一道理,所以在拍摄时一定要保证相机镜头与字画保持水平。
(2)字画的布光要求整体光线均衡,一般是从左右两侧各打一支灯,呈45~50度角照射,中间部位是两支灯的交汇点,要用测光表分别测量字画各部位的受光量,一定要做到输出一致这点很重要切记。
(3)特殊的拍摄要求,就要用特殊的拍摄方法。
例如在字画的揭裱修复过程中,装裱人员要细心的观看古字画所用纸张和装裱所用的材质,分析它的年代等,摄影者一定要想办法,通过特殊的布光来表现纸张和绫缎的质地。
通常一幅画要多拍几张图片,比如整体图、落款、印章、人物、花鸟、线条集中处、除了整体图片,一般都要开微距模式,这样的话,细节表现比较到位,可以清楚的看到印章、人物的脸、鸟虫、落款的书写等等,比较方便专家做判断。
参照图片,自然光,微距,不开闪光灯,手持模式。
【古字画的鉴别】纸绢鉴别书画所用的材料绢和纸对于书画的断代起着一定的作用。
绢和纸的鉴别是鉴定书画又一途径。
根据和国学者目前的研究,晚周帛画和战国楚墓帛画以及稍晚时候的马王礁汉墓帛画,均是画在较细密的单丝织成的,至今为止未见用双丝绢的(即经线是双丝,纬线是单丝织成绢)。
五代到南宋时期的绢,较前代有了发展和变化。
从表面来看,除了单丝绢外,还出现了双丝绢的形式。
这种双丝绢的经线是每两根丝为一组,每两组之间约有一根丝的空隙,纬线是单丝。
元代的绢总的说来比宋绢显得粗了一些,不如宋绢细密洁白,并且还呈现出稀松的状态。
明代的绢总的看来也是比较粗糙。
明代早中期有一种质量较低较稀薄的绢,由于这种绢太稀薄不易落墨,所以书画家往往先将其托上纸然后再进行书画创作。
纸的质料是判断书画年代的又一标准。
汉、晋古纸,所见都是用麻料,较多的是用麻布、麻袋、麻鞋、鱼网等废料的再生物,也有用生麻--北方用大麻、南方用苎麻。
它的特点是纤维较粗,所以也难以作得精细,它无光、无毛、纤维束成圆形,有时见木素。
隋、唐、五代书画大都用麻纸,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唐摹《兰亭序》、杜牧书《张好好诗》,以及敦煌出洞的大批唐代经卷,无不如此。
北宋以后则急剧减少,但北方辽金的经纸还用麻料。
以后用麻纸作书画的则几乎没有。
隋、唐之间,开始看到有用树皮造的纸,大都用楮或檀树皮,它们的特点是纤维较细,同时又随着手工业发展进步而产生的精细的佳作。
此种质料亦发暗无光,仅比麻纸稍亮一些,纤维束成扁片形,微有纸毛。
还有用桑树皮造的纸,其特点是纤维更细,发亮,纸面容易起长毛,纤维束为扁片形。
北宋一开始,在书法墨迹中就出现大量的树皮造纸。
以后,树皮纸产于全国。
竹料的造纸用于书画始于北宋。
竹料坚硬,最难制浆,前人无法处理它,所以不采用。
竹料造纸其纤维最细,光亮无毛,纤维束或硬刺形,转角外也见棱角。
北宋中期后,造书画纸的原料已无不具备,因而从此就不易以纸质来区别时代的前后了。
装潢鉴别各个时代书画装潢有各自特色,可作为鉴别断代的辅助依据。
如南宋宫廷收藏的书画有规定的装裱格式--绍兴御府装潢式,对不同等级的书画采用什么材料来装裱,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手卷用什么包首、什么绫子、什么轴心;立轴的用料的颜色、尺寸、轴头等都有一定的格式。
元代宫廷藏画选择专人装裱。
大德四年,"命裱工五芝以古玉象牙为轴,以鸾鹊木锦天碧绫为装裱,并精制漆匣藏于秘书库,计有画幅六百四十六件。
"明代书画的装潢形式有进一步发展,书画卷增加了引首,并且有的被写上了字,有仿宣和装窄边的,也有用绫或绢挖厢宽边的;立轴则有宽边、窄边之分,有的还加了诗堂。
清代宫廷收画的装裱,有其特殊的风格面貌。
唐熙、乾隆时期,装裱的用料和技术、形式各方面都比较好,卷、轴的天头绫多为淡青色,副隔水多为牙色绫,临近画心那一部分多为米色绫(或绢),立轴有的有诗堂,有的则没有,但一般都有两条绶带。
立轴天杆上的圆曲是定制的,与非宫廷有显著不同。
嘉庆以后,宫廷装裱的质量逐渐低落,立轴的天杆逐渐变粗(晚期成为方形)一部分轴头不再用紫檀、红木了,而且显得比较笨拙。
手卷比康乾时期也显得粗些。
印章鉴别印章的时代特征与气息也是鉴别书画的佐证。
印章的时代气息可从其形状、篆文、刻法、质地、印色等方面出来。
宋代的书画作品,钤盖上书画家本人的印章为数很少,大多数书画家在作品上并不钤盖本人的印章。
宋代印章铜、玉居多,少量是其它质料的。
印色有蜜印和水印之分(南宋未期出现了极少数油印),蜜印颜色红而厚,水印颜色淡而薄。
元代印章的篆文、刻法都有变化,出现了圆朱文印。
质料有木、象牙、铜、玉等,印色大都采用油印和水印。
自元代王冕开始采用石料刻印以后,采用石料刻印的人逐渐多起来。
明代初期,各种石料的印章已相当普遍,篆文刻法也有新的变化,篆文每个字的停笔处,都比原笔画略粗一点,但显得较淡,并略呈黄色,同元代的印色就有些不同了。
明代中后期印章以石质居多,其它如水晶、玛瑙、铜、玉等均有。
字体有古文篆体等到各种形式。
这一时期印色大多是油制的,颜色也有浓淡之分,也还有少数画家使用水印。
清初,书画家印章甩用的篆文变化并不大,但印章形状、字体字形都有多样化的趋势。
清代中后期的印章,篆文刻法有各种各样的规格,如浙派、皖派和其它各种流派,大都以《说文解字》为主体。
印色从为油质,水印已不见使用。
题跋鉴别题跋可分三类:作者的题跋,同时代人的题跋,后人的题跋。
某件书画的题跋虽然也有对这件作品加以否定的,但是少数。
最多的是为了说明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收藏关系,又或考证它的真、表扬它的美,于是人所共知的。
但书画既有伪作,题跋方面也同样有多种的作伪情况,因此书画鉴定不能不注意它的" 张变幻"。
真古画而配以别人的伪跋,或伪古画而配以别人的真跋,都是常见之事。
画上如有作者同时人的题跋,应当弄清楚他和作者之间的关系。
这方面的情况从书画本身并不见得能知道,而须从一些题跋中去探索。
后人的题跋对书画鉴定能起多大作用,更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
作伪在宋代已很盛行,米芾《书史》便记载他临写的王献之《鹅群帖》及虞世南书,被王晋卿染成古色,加上从别处移来的题跋,装在一起,还请当时的公卿来题这些字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