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6.23 MB
- 文档页数:5
浙教版科学作业本答案浙教版科学作业本答案第1节水在哪里1.(1)海洋水冰川与永久积雪地下水(2)海洋水地下水(3)冰川与永久积雪地下水(4)不正确。
我们日常使用的水主要是河流淡水,而地球水体中淡水储量很小。
2.C 3.水水4.(1)C (2)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污染会通过水循环转移到其他水体中。
5.(1)①降水②蒸发③水汽输送④植物蒸腾(2)水循环6.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在缺水环境中,某些生物能通过自动调节,适应缺水的环境。
第2节水的组成1.固液气凝华熔化液化2.右氧气淡蓝氢气氢和氧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3.0℃0℃0℃4.物理化学5.D 6.B 7.能,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第3节水的密度(一)1.(1)1.5 1.5 (2)2 2 (3)略(4)质量与体积的比值(5)正比2.一定不33同密度 3.体积为1米的铜的质量为8.9×10千克8.9 4.C 5.A 6.C 7.B8.C 9.(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之比是一个常数(2)1与4(或2与5,3与6) (3)同种液体,质量与体积比值相同,不同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二)1.小2.质量体积密度3.47434.B 5.C 6.C 7.汽油m124.6克30.82克/厘米8.(1)解:V130厘米3答:石油的密度是0.82×10千克/米(2)解:33mm2V20.82103千克/米32.46104千克V答:所装石油的质量是2.46×10千克39.V=9米×6米×3.5米=189米4mV1.29千克/米3189米3243.8千克答:教室里的空气的质量约为243.8千克。
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共10篇)[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一年级日记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一):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B)P1的答案,在先等迅速点!50分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在许多科学实验中,常常用一些测量工具来对物体进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还经常要借助各种仪器来(实验)显微镜、酒精灯、烧杯、电压表、电流表3、两段、一样、5、5现象:与地面垂直的明信片下落的比平行地面的明信片下落的快. 原因:空气的阻力.影响因素:物体速度方向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大小,物体的速度大小,空气的密度,气流的方向与速度. 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二):七年级上科学课堂作业本B答案P27、28面还有七年级上科学课堂作业本A答案P27---33面今天七点前回答,明天回答的话我就不追加分了,A本P27 BAAB 太阳遮掩月球日环食日偏食日全食太阳月球地球初一月球地球太阳一条直线 5°左右的夹角 4 123578 672148356 西东日环食 P28 日环食日全食日偏食AAD P29 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木星土星椭圆 D 哈雷椭圆形 76 2062 金星火星岩石的碎片固体的微粒陨星 CCBCB CB 背向太阳越靠近太阳彗尾越长受太阳风的影响,越靠近太阳,受到的太阳风影响越大,形成气体和尘埃越多所以,彗尾越长复习题DBCCCACBABBBABCB 比例、方向图例和注记 110 403倍北极星太阳水星第一列(纬度)(竖着填):0° 90°S 90°N (0—90)°S (0°-90°)N 第二列(纬度):0°-30° 30°-60° 60°-90°(经度):20°W160°E 0° P33 新月初一上弦月初七初八满月十五十六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天周期朔望月 a c 分析题:远因为火星表面有红色的岩石,微红的尘埃 T3相对于地球,它离太阳更远.与地球相比,空气太稀薄了,保温能力差.T4火星上有空气,月球上没有.火星上没有环形山,而月球上有.火星昼夜温差不大,而月球昼夜温差大 T5 缺氧,能见度低,过强的紫外线 B本:P27 ACCB 阴影月偏食月全食 T7 4 123578 653841276 T8 A 小强,因为月食一定发生在十五十六,而日食发生在初一,正好是春节 P28 恒星星际物质 10万光年 3万光年 BCAAD 银河系太阳系太阳地球月球 A (我打了那么长的时间,给我加多点分)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三):20xx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科学观察答案(现在就要在线等跪求)第题就够了“科学观察”是啥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四):七年级上科学作业本B第1章的答案!谢谢第几节?第一节:1.观察与实验测量观察测量2.显微镜酒精灯量杯电压表电流表3.增加鸡蛋溶解的速度不能4.塑料袋拉长了无数段不一样 5 16.垂直的快垂直的快空气阻力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五):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A物质的密度三答案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质量体积 rou=V分之M 能够千克 30立方厘米克每立方厘米 C700 BACD 18 8 铁 66 60 rou=V分之M ×10的立方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六):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B本第五单元复习题答案A B A D D B D D D B C A C D C C17.适应它们的18.干旱19.纺锥形翼20.新陈代谢感觉繁殖21.水,二氧化碳光能22.两栖鱼鳃尾鳍23.稳定纺锤阻力被动24.繁殖生长25,根系生存环境26.大熊猫西瓜人桃树珊瑚汽车电脑煮熟的鸭子27.(1,水中空气太少了(2.土壤温度太低(3,土壤中没有阳光28.阳光水养分(温度,空气额这个不确定的)不一定,有些植物可以在水中生长,如滴水观音29.(1.幼苗跟着迷宫向光线的入口生长植物的茎向光生长的结果(2.幼苗死亡没有充足的阳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种子贮藏养分不足维持种子在迷宫生长所需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七):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BP11~1.施莱登,施旺,细胞2.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细胞构成的,细胞深物体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第6大题的第一小题书上有的(2)能保护和支持细胞,使植物细胞有一定的形状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3)细胞核叶绿体细胞壁 7.(1)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2)2细胞质(3)细胞 9.看看这个样品有没有叶绿体,页泡,细胞壁,没有就是动物体,有就是植物体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八):七年级上册B科学作业本37到40页的答案!一选择题1-5ACDBD6-10ACBDA11-12DA二.简答题13溶化凝固14蒸发沸腾液体便面积温度表面空气流动变气态吸升高沸点15.颗粒相互间的空隙温度16.蒸发散发恒定17.增加混合发生反应18B99度20 B A (1)沸腾只在99-101度进行(2)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的冷却效果好图略水分蒸发的原理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九): 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b21页的答案多种一定功能胃肠眼根茎叶等花果实种子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内分泌等功能保护疏导营养器官它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并具有一定的功能第五题自己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C 实在太多了我打字打不过来不过应该够抄的吧要看仔细一点有些打字没打空格的其他人不能学我的哦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十):七年级上科学作业本a第一章复习题答案CBCBBCBBBDCACCCCDBB厘米,千克,℃,分钟8000厘米克体积25升109分168000米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证据,交流4立方厘米,12立方厘米温度计和烧杯底部接触了高69℃③④②①⑤174克(5+20+50+100)÷(200÷2)=克有缺点,砝码应先放大后小. T1的材料保温性好大约是20℃T1中的51和50℃可能是由于测量或记录疏忽而产生最后一题自己写吧打的累死了..不求分数!你设不设最佳答案无所谓!只是看你不会写给你而已!科学作业本七上答案七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
第2章观察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学生用书A12]1.所有的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能呼吸、__能生长__、__能繁殖后代__、对外界刺激有反应、__能遗传和变异__、能进化。
2.蜗牛的身体结构包括__眼__、__触角__、____口____、__足__、__壳__。
它有__视__觉、__触__觉、__嗅__觉、__味__觉,没有__听__觉。
【夯实基础】1.下列物体,属于非生物的是( D )2.下列关于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区别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B.生物能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非生物不能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D.生物对外界刺激有反应,非生物没有3.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不含有生命现象( C )A.春眠不觉晓B.处处闻啼鸟C.夜来风雨声D.花落知多少4.生物在地球上一般不会灭绝,是因为生物能( C )A.运动 B.生长C.繁殖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羚羊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离开”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B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6.“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这句话体现了小草( B )A.需要营养物质B.能生长C.能呼吸D.能排泄7.图211说明的生命特征主要是( B )图21 1A.需要呼吸 B.适应环境C.影响环境 D.遗传变异8.为了观察蜗牛,必须去寻找蜗牛。
下列寻找蜗牛的途径错误的是( D ) A.到潮湿阴暗的地方去找B.沿着蜗牛爬过留下的白色痕迹去找C.夏天雨后到草丛中去找D.酷暑干旱的季节到水泥地上去找9.用放大镜观察蜗牛触角上的双眼时,为了不惊动蜗牛,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C )A.前后移动蜗牛B.放大镜靠在蜗牛上C.同时移动人的头部和放大镜D.将蜗牛放到放大镜上10.蜗牛爬行的地方有一条湿的痕迹,这是因为腹足上有分泌黏液的腺体。
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第一章:物质的分类与性质1.1 物质的性质1.纯净物质是指组成物质的粒子具有相同的性质和组织结构,例如金属元素、水等。
2.混合物质是指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物质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物质,例如沙水、空气等。
3.鉴别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物质的物理性质可通过观察颜色、形状、硬度、熔点等特征来判断。
5.物质的化学性质可通过观察其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能力来判断。
1.2 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指的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发生前后各种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关系的表达式。
2.化学方程式的左边表示反应前的物质,右边表示反应后的物质。
3.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要符合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法则。
例如:氧气 + 火 = 二氧化碳 + 水1.3 纯净物质的分离技术1.过滤是用来分离固体与液体或不溶于液体的其他固体的分离技术。
2.蒸馏是用来分离两种或多种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技术,利用不同液体的沸点差异来使其分离。
3.水的沸点为100℃,可以利用蒸馏来分离混合物中的水和其他物质。
4.结晶是利用溶解度的差异来分离固体溶液的技术,通过溶液的降温或蒸发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第二章:物质的变化与能量2.1 物质的变化1.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理变化指的是物质在形态、性质或状态上发生的变化,例如水从液态变为冰态。
3.化学变化指的是物质在分子或原子组成上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物质,例如燃烧。
4.物质的变化可以通过观察其起始状态和终止状态的差异来判断。
2.2 能量的转化1.能量是物质变化和物质活动的基础,其存在和转化贯穿于物质世界。
2.能量的转化包括能量的产生、传递和消耗。
3.能量的产生可以通过物质的化学反应、物理变化等过程来实现。
4.能量的传递可以通过热传导、辐射、对流等方式进行。
5.能量的消耗可以通过物质的各种活动和反应释放出来。
第三章:能量的利用与守恒3.1 能源与能量1.能源是指能够提供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的物质或资源。
1、试管内盛装液体的量不应该超过〃2,当振荡或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最不应该超过其容积的1/3,以使于振荡和防止沸腾时液体溢出管外。
用天平称量食拙固体时,天平的托盘上要垫上张纸。
2、振荡试管中的液体时,应用适当的腕离甩动试管,不能上下振荡,更不能用拇指堵住管口。
3、给试管加热前应擦I •试管外壁,以防受热不匀爆炸,试管夹应夹在距离管口2-3cm处。
4、液体加热要均匀,不可固定加热,以防受热不匀爆炸,保持45度角,受热而积增大,减少暴沸现象。
5、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然后将灯帽提起一下,将热蒸气放走,以防灯帽内气压减少,再次使用不容易打开。
6、下列仪器中,用来加热的是C,取用少量固体药品的是E,滴加少量液体的是B,用做少量物体反应的容器是E,常用来搅拌的是D,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是G,用来测量时间的是H,用来测质量的是I,用来测遥远星体的是J。
A烧杯b滴管c酒精灯d玻璃棒e药匙f试管g显微镜h停表i托盘天平j天文望远镜7、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刻度尺,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长度会比实际短些,每个刻度尺也会相应的缩小,故测量值比实际的长度值要鲍一些。
(填“偏大”或“偏小”)8、物体A长度为1.30厘米,若改用最小的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长度,测量结果是1.3cm°9、测量是将待测物体与公认标准物体进行比较的过程。
刻度尺是最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10、物体的冷热程•度用度度温度示°丞在0°C结冰,您在0C融化。
11、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利是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液体温度计有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
12、温度计读数时,不能一离开被测物体,视线应对准凹处地方。
13、区别:体温计:分度值:0JT,量程:35°C—42°C, 用法:离开人体读数,用前要甩。
实验室温度计:分度值:rc,量程:-20°c—litre,用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不能甩。
14、没有刻度计的温度计,与冰水共存标上A,与沸水共存标B, AB的距离为40厘米,最后测量•杯温水,发现液柱所处位置与A点相距24厘米,问该温水温度60T o15、刻度不清的温度计,与冰水共存液柱高2.5cm,与沸水共存液柱高17.5cm,当液柱为5.5cm时,被测物体温度为耍°16、物体的质景大小山物体本身决定,不随物体的形状,小度,状态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1.初一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P4页活动1、回顾历史——球体认知漫长,科学探讨艰辛数据运用——描述地球大小,感受量化比较。
2、72857142857个100000P6页活动1、纬线特点:(1)纬线(除了极点外),都是圆(2)纬线长度大小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纬线圈越来越小,直至极点缩为两个点。
(3)同一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所有的纬线圈都相互平行。
(5)纬线有无数条,赤道为0度,向南和向北度数越来越大,直至南北极点个90度。
2、赤道是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赤道是0度,是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P8页1、经线特点:(1)经线都是半圆。
(2)经线长度大小相等的。
(3)同一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4)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和向西各位180度。
(5)经线有无数条,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均可组成一个经线圆圈,都可以把地球划分为两个半球。
2、用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穿过陆地少。
图1.11所示东西半球是按照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的。
第二节地球运动P12页活动1、感受与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自转正面看:自西向东;北极点看:逆时针旋转;南极点看:顺时针旋转2、我国古人很早就总结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映出人们在顺应与遵循着地球自转的运动规律。
现实中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都与地球自转现象息息相关。
3、图1.17说明,纽约与北京的经度相差很大,此时的纽约已位于夜半球,而北京则位于晨线东边的昼半球。
2.初一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一)1.B2.C3.D4.(1)细胞液;液泡(2)保护;营养(3)输导(4)器官5.(1)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器官(2)表皮;真皮;皮下组织(3)真皮(4)真皮;神经(5)竖毛肌(6)汗腺6.B7.食道;小肠;大肠;小肠;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胰腺8.(1)表皮;保护(2)输导;叶脉(3)叶肉;营养(二)1.两极稍扁、赤道略鼓;6378千米2.140万;130万;33万;6000;1500万3.B4.C5.D6.C7.D8.B9.(1)太阳黑子;耀斑(2)A10.(1)下落高度(2)3;6;7(3)越浅(4)可能与月球表面的地质软硬有关。
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一、选择题1.B2.C3.A4.B5.C6.A7.B8.B9.C10.A二、判断题1.正确3.正确4.错误5.正确三、填空题1.光线2.聪明3.空气4.声音5.电6.能量7.导体8.绝缘体10.重力四、综合题题目一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性质互为引力和斥力的物理量。
力的测量单位是牛顿(N)。
力的三要素有:作用点、方向和大小。
力的作用点指的是力所作用的物体上的一个点,力可以使物体具有加速度。
力的方向指的是力的作用线。
力的大小指的是力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
题目二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是电子在导体中流动产生的电荷传输。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电路中,如果电流的方向相同,那么它们的电流值相加;如果电流方向相反,那么它们的电流值相减。
题目三光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大约是每秒30万千米。
光的传播是以直线传播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五、解答题1.请简述动能和势能的区别。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的关系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位置有关。
势能可以是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化学能等。
2.请简述声音的传播特点。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通过介质传播。
声音的传播方式可以是机械波、纵波,需要介质参与传播。
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介质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情况下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40米/秒。
3.请简述磁铁的特性及用途。
磁铁是一种具有磁性的物质。
磁铁有两个极,一个是北极,一个是南极,相同极互相排斥,不同极互相吸引。
磁铁的用途广泛,可以用于制作磁铁、电动机、发电机等电磁设备。
磁铁还可以用于指南针、吸盘等应用。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作业本B在中国的教育领域,浙江教育社以其高质量的教材和教辅材料而闻名。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科学课程尤为关键,因为这是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一本合适的科学作业本将成为他们的得力助手。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作业本B。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作业本B是由浙江教育社精心策划和编辑的,专为七年级学生设计。
这本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巩固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技能,培养科学素养。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设计新颖。
它以作业的形式呈现,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
每个问题都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既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作业本B涵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以及技术与设计等多个领域。
每个主题都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同时,书中的问题设置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除了内容丰富外,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作业本B还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
书中的许多问题都配有插图和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亲身感受科学的魅力。
这种以实践为主的学习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感性认识,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作业本B是一本优秀的教辅材料,它既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又能有效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这本书不仅是七年级学生的重要学习工具,也是教师们教学的重要参考。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是一本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科学学习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该教材包括了许多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的答案:答:科学是一种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旨在探索自然现象、解释自然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是一种基于实证、推理和验证的知识体系,具有普遍性和可重复性。
七年级(上)科学试卷2012.12总分:总分:100100分时间: 9090分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漏选均不给分)。
1、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看上去是很圆的,这是因为…………………………( )) A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正球体、地球本身就是一个正球体 B B B、地球的外面有大气层、地球的外面有大气层、地球的外面有大气层 C 、过去的测量有误差、过去的测量有误差 D D D、地球的赤道半径和两极方向的半径相差很小、地球的赤道半径和两极方向的半径相差很小、地球的赤道半径和两极方向的半径相差很小 2、根据狗、猫、虎、豹等动物的分类图解回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猫和狗的亲缘关系最近、猫和狗的亲缘关系最近B 、目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目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C 、猫和豹的亲缘关系比猫和狗的远、猫和豹的亲缘关系比猫和狗的远D 、虎和豹的共同点比虎和猫的共同点多、虎和豹的共同点比虎和猫的共同点多3、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潮虫,、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潮虫, 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 便一起去寻找探索,他们记录了发现潮虫便一起去寻找探索,他们记录了发现潮虫 的各处环境和潮虫的数量(如表所示)。
根。
根据调查结果,可推测适宜潮虫生据调查结果,可推测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A 、 阳光充足阳光充足B 、 空气新鲜空气新鲜C 、阴暗潮湿、阴暗潮湿D 、高温干燥、高温干燥4、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时发现指针略偏在分度盘中央的左边,这时应………() A 、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 B 、将游码向右移动、将游码向右移动 C 、向天平右盘中加砝码、向天平右盘中加砝码D D 、减少天平右盘中砝码、减少天平右盘中砝码5、在实验中,需要加热约半矿泉水瓶的水,需要用到图中的仪器是………………( ))A 、①③④⑥、①③④⑥B B B、②③④、②③④、②③④C C C、②③④⑤、②③④⑤、②③④⑤D D D、①④⑤⑥、①④⑤⑥、①④⑤⑥6、质量为3.53.5××106毫克的物体可能是………………………………………………( ) A A、一只鸭、一只鸭、一只鸭 B B B、一头牛、一头牛、一头牛 C C C、一只鸡蛋、一只鸡蛋、一只鸡蛋 D D D、一粒米、一粒米、一粒米 7、某同学要称量10.2克食盐,克食盐,1010克以上用砝码,1克以下用游码。
七年级科学作业本答案上册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变化1. 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起源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争议的话题。
目前,科学界主要有两种理论来解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论和创造论。
生物进化论认为,生命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而逐渐演变而来的。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逐渐进化成多细胞生物,最终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熟悉的各种植物和动物。
创造论则认为生命是由一个至高无上的创造者所创造的。
根据创造论,生物的复杂结构和功能不可能通过自然选择和进化的方式逐渐演变而来。
2. 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根据其特征和组织结构的不同,科学家将它们分为不同的分类群。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物种,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往往体现在其形态、生命周期、遗传信息等方面。
生物的分类群由小到大依次为:物种、属、科、目、纲、门和界。
通过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的相关特征,为研究和保护生物提供基础。
3. 适应和进化适应是生物在特定环境中逐渐改变其结构和功能,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适应的基础是生物的遗传变异,而这些变异源自于基因的突变和基因的重组。
进化是生物逐渐改变和发展的过程。
它是适应的结果,也是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进化可以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来促进,如适应环境的生物更有可能生存和繁殖,从而使其优势基因在种群中得以传递。
第二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指描述物质特征的属性,如颜色、形状、状态、密度、熔点和沸点等。
常见的物质性质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无需改变其化学组成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和形状。
相反,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和腐蚀。
2.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指物质在受到外界条件影响下发生的改变。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无需改变其化学组成的情况下发生的改变,如物体的形状和状态的改变。
三一文库()/初中一年级〔七年级上册科学练习册答案浙教版〕【科学并不神秘答案】1、自然现象原因规律理解解释预测2、疑问观察问题3、鼓起来(复原)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将瘪进去的部分复原4、(1)种子还在西瓜内的时候为什么不会发芽?(2)什么条件下雨后才会出现彩虹?(答案合理即可)5、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答案合理即可)6、大气污染滥用科技发明7、酱油味精要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妻符合食品安全的法规(答案合理即可)8、塑料瓶变瘪了瓶内气体冷缩后,气压变小,大气压将瓶压瘪了【走进科学实验室答案】1、实验温度湿度光线通风2、天平电流表电压表显微镜酒精灯烧杯3、有毒易燃易爆有腐蚀性4、上下伸入冲洗5、用大量冷水冲洗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6、①加热时直接用手拿住试管②直接对着鼻子闻气味③滴管伸入试管内④吹灭酒精灯7、外焰内焰焰心外焰外焰8、远离9、B【科学观察答案】1、仪器工具内容和范围2、精密计划研究数学计算3、观测仪器天文望远镜显微镜频闪照相机观察能力4、现象与数据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图形记录文字描述表格记录5、鼻子耳朵手指颜色状态气泡6、(1)塑料丝会飘动(2)2或32一样略(3)与地面垂直的明信片下落得更快(或慢)实际情况会因放置的不同(宽垂直和长垂直)而出现下落快慢不同明信片的下落快慢可能与明信片的面积大小、放置角度、下落高度、硬度、实验所处环境等因素有关7、D8、B9、(1)白色固体、气味不浓、较硬(2)部分蜡烛固体熔化,烛焰红色、温度较高、有一定的气味(3)灯芯上方看到了白烟,闻到了浓烈的气味(4)蜡烛燃烧生成了别的物质10、(1)盖上纱布(2)盖上纱布的碗敞口的碗(3)蛆是由蝇产生的11、为什么同样转动时,熟鸡蛋比生鸡蛋转的时间更长?惯性。
【科学测量(一)答案】1、定量待测的量公认的标准2、米m千米km厘米毫米cmmm微米纳米μmnm3、量程最小刻度一端贴近垂直单位4、声呐电磁波反射激光测距。
7年级上册作业本答案浙教版1.7年级上册作业本答案浙教版篇一1.(1)am/20(2)(20+3a)2.(1)n-1n+1(2)2n-2,2n+23.解:(1)优惠价为0.8x元.(2)原价为5/4x元.4.解:可多用(a/(b-2)-a/b)天.5.解:(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2-4×1/2πr2=a2-2πr2.(2)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b-2•c2=ab-2c2.6.解:(1)3x,5/2ab,-y,-2t2是单项式.3x的系数为3,次数为1;5/2ab 的系数为5/2,次数为2;-y的系数为-1,次数为1;-2t2的系数为-2,次数为2.(2)a+b,1+x2-3x,3x-1/2,m2-1是多项式.a+b为一次二项式;1+x2-3x为二次三项式;3x-1/2为一次二项式;m2-1为二次三项式.1+x2-3x的常数项为1,3x-1/2的常数项为-1/2,m2-1的常数项为-1.7.解:(1)当x=1/2,y=-2时,2x2-y+2=2×(1/2)2-(-2)+2=2×1/4+2+2=41/2.(2)当x=1/2,y=-2时,(4x-2y)/xy=(4×1/2-2×(-2))/(1/2×(-2))=(2-(-4))/(-1)=6/(-1)=-6.8.解:当a=-8,b=3,c=2,d=-4时,(a-b)-(c-d)=[(-8)-3]-[2-(-4)]=(-11)-6=-17;a-b-c+d=(-8)-3-2+(-4)=-8-3-2-4=-17.所以(a-b)-(c-d)=a-b-c+d.结论为(a-b)-(c-d)=a-b-c+d.9.解:在高出山脚xm的山上温度是(26-0.6/100x)〬C.当x=800时,26-0.6/100x=26-0.6/100×800=26-4.8=21.2〬C,即高出山脚800m的山上温度是21.2〬C.10.解:当n=6时,槽内铅笔总数为(n(n+1))/2=(6×7)/2=21(支).当n=12时,槽内铅笔总数为(n(n+1))/2=(12×13)/2=78(支).11.解:(1)y=2.3x+0.2.(2)当x=20时,2.3×20+0.2=46.2(元).(3)由题意可知y=23.2,所以23.2=2.3x+0.2,解得x=10,即若买这种商品花去了23.2元,则买了10件.2.7年级上册作业本答案浙教版篇二第一单元散步1.(1)歧(2)蹲(3)霎(4)粼粼2.(1)信服(2)熬过(3)随意3.(1)②(2)①理由:与上文相衔接,读起来很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