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文写作讲解

论文写作讲解

论文写作讲解
论文写作讲解

论文写作讲解

论文写作的总体步骤,然后再详尽谈一下几个重点环节,最后说说引证的规范问题。

一、论文写作的八个环环相联的步骤

严格地说,论文写作并不是从提笔写(或在电脑上打字)开始的。此前的许多步骤都属于论文写作的必要环节,一定程度上比实际动手写重要得多。许多过来的人都有体会,完成一篇较大的论文,准备时间少则数月,多则数年,一旦真正准备好了,动手写作的时间不过数天到数周。

第一步,确定论文的选题。从广义上说,选任何本专业范围内的题目都能够写出东西来,只要你有新观点、新发现、新角度、新研究方法、新材料等等。但是这后面的"五新"大大限制了论文的选题。如果题目过大,无法在这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内展开。所以,选题是否得当,对于论文的成功,影响很大,甚至有人说,一个好的选题等于成功了一半。

根据许多论文的选题经验,这一级论文的选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本专业的研究空白、发生争议的话题(自己的观点感到较为充分)、对比性的话题、从其他专业角度研究本专业的话题(这是一种选题的边际效应)、有新的插入角度的老话题、刚刚冒出来的本专业的新问题。

第二步,围绕已经确定的论文选题,回顾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或者叫"文献检索"。现在由于网络传播的方便条件,相对好查询,但仍需要做仔细的材料搜集和鉴别工作。

这一步是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一步,你的论文内容很可能重复了别人已经做过的工作,等于白做;查找的过程,也是启发思路、产生观点火花的过程,不走这一步,等于掐掉了自己新观点、新视角、新材料的来源。这也是为下一步做观点、角度、材料上的准备。

第三步,提出你自己关于选题的理论假设,或要研究的具体问题。选题是指准备写的论文的大体方向和范围,真要动手写作,就会遇到两类具体的问题。第一类属于观点方面的:我的具体观点是什么?你可以设想出一个或几个观点,但它们仅仅是一种假设,通过许多证据、材料,通过严密的论证和适当的论证框架结构,证明你的假设是成立的,这才能形成论文的主体。第二类属于实用方面的:我要具体论证什么问题?你可以提出许多原因、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它们是不是与所论证的问题相关,相关到什么程度,这需要通过科学的调查和分析。

不论哪一种情况,这涉及论文的中心思想或论证主题,一定要明确,并且贯穿论文的始终。由于硕士论文字数相对长,常见的问题之一,在于作者把握不住全文,写着写着,无形中脱离了自己原来确定的假设或具体问题,说了许多无关中心思想或论证主题的内容。

第四步,决定采用哪些研究方法(这一步在我们本科论文中并不太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大体可以归为两大范畴,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后者又可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两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人们为探究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而采用不同的研究取向,不同的研究取向又有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研究假设、收集资料的方式和对结果的判断标准。但是各种研究方法在现在的论文写作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呈现相容和内在的连接。一般地说,根据自己的选题和讨论的具体问题,可以以一种研究方法为主,辅以其他的方法。例如研究"人"作为大众媒体信息的接受者其接受信息时的状况,这种研究取向就决定了研究本身要以定量分析为主,但同时也需要一些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经济学的思辨研究。

在文科论文中,作者直接为论文进行的定量分析,规模一般较小,适应的范围也是有限的,较多地采用别人而不是自己直接的调查结果。这是由于论文的规模较孝给予作者的研究经费有限、作者个人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有限等原因造成的。以逻辑分析为主的论文,适当采用一些定

量分析的数据,有时会给文章增添一些分量。但是,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而不要为了显示研究方法的多样而有意去做。例如一个很宏观的话题本来适于思辨研究,硬要加进一项微观的量化调查结果证明什么,反而会弄巧成拙。这是现在写好论文要把握的一个具体问题。

第五步,设计论文的框架结构。写前要有个大体的布局逻辑,使之结构合理;要点和要点之间有一种逻辑联系,防止盲目写下去,淹没主题,不知所云。这一步很少有一次完成的,往往会根据收集材料的情况、调查访问中遇到的新情况,经常变动。但是就像建筑师在盖房子前必须有图纸一样,写作时心中有数。这时可以多请指导老师帮助审阅,框架还不是厚厚的论文,看时花费的时间不多,又可以大体看出文章的价值或存在的问题。这时修改论文结构比写完后修改要轻松、容易得多,时间也较为宽余,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第六步,对已经取得的文献资料、调查材料和各种论据进行分析、归类,分别充实到各章节中,再进行解释、论证。这实际就是论文写作本身,所以这样描述,意在让作者理解论文写作的过程。各种材料和论据,不是天生就可以证明论点或说明具体问题的,需要通过作者对材料的组织和论证,才能使其变得富有生命力,极其自然、有力地为自己所论的题目服务。

在这一步,需要温习一下学过的逻辑学或社会调查统计的知识,用正确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数据组织方式,紧紧围绕已经确定的理论假设或具体问题,调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通过正论(这是主要的)、反论、设论、驳论、喻论等等手法,论证观点或问题,得出结论,完成论文。

论证中肯定会出现种种材料使用或缺乏的问题、逻辑推理的问题、论据与论题不相配的问题等等,需要停下来再找材料和访问专家,充实或削减原来论文框架中的内容,必要时对框架结构进行局部调整。这种情形是正常的、经常发生的。在时间的安排上,对此要作出计划。如果时间安排不当,有时论文功亏一篑的原因就在于写作时间安排过紧,来不及调整论文结构,这很不值得。

第七步,必要时重新估量选题,修正论证对象的范围。这是与第六步同时出现的另一种情形,即通过较为广泛地征求意见和本人的思考,感到原来的选题对自己不适当,或难以完成,那么就要及时调整整个论文写作的计划,改变选题。这种情形也是正常的,关键在于不要长时期犹豫不决,必须较快地作出决定,以便有时间重起炉灶。由于前面已经对本专业的学术研究有过较多的思考和文献检索,即使改变选题,重新做起,花费的时间不会很多,对此过多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选题不当、难以完成的另一种情况不在于选题本身,而在于选题论证的范围过大。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把论证对象的范围缩小就是了。这里最大的障碍在于作者舍不得"割爱",花费了许多功夫准备论文,一旦许多材料用不上,难以割舍。这种情况当然会涉及到重新设计论文框架结构的问题。不过,将较大的论证对象的范围缩小,总比相反的情形要容易得多。

第八步,对论文从技术上进行规范化的检查和调整。文章设计的技术问题(含目录)、文中的引证标示、注释及编号、文后的参考文献编排,以及不属于论文本身的内容提要(包括英文提要)、关键词等等,都要按照规范化的要求进行检查和调整。这些虽然属于技术性问题,但也反映出作者的治学态度。特别是引证,凡是使用了别人观点的地方,都必须注明材料来源,不能含糊不清,更不能将别人的研究成果变成自己的。标明的材料来源也要十分清楚,论著名称、作者或编者、出版社或发表的刊物名称、出版或发表时间等等,一应具全。

二、论文的选题:

一个适当的选题等于论文成功了一半

关于选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

一是选题的大小

选题大而不当,这是论文选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动手搜集资料之前,首先要考虑自己的选题是否过大。例如"谈谈××学理论的若干基本问题",在这样的选题下,当然什么都可以谈到,但这只适合某个具体学科的领导人做总结报告时采用。若具体一些,例如"论传媒受众的心理",似乎好点,但在这样的选题下必须谈几十个大小问题才可能做到论证全面、深入,适宜写成一本学术论著而不是一篇论文。普通的论文容纳不下这么多的不同层次的问题。

如果把刚才的"论传媒受众的心理"题目,缩小为"试论读者阅读消息时的选择性理解",显然后者比前者的论证范围小多了。第一,它从广泛的传媒受众缩小到报纸这单一传媒的读者;第二,又从泛泛的一般心理具体到接受心理;第三,再缩小,只涉及接受新闻体裁中的一种----消息时的接受心理状态;第四,又将选题进一步缩小到只研究读者接受时的一种心理表现----选择性理解。选题小了,才可能对问题探讨得更深入。当然,如果作者既有较多的材料,又有较强的论证能力,可以将选题定在刚才说的第三个层次,甚至第二个层次上。

掌握多少材料和估量自己的驾驭能力,确实是选题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自己对某个选题特别感兴趣,下定决心要写,但是材料很少,并且估计短时间内难以搜集到更多的材料,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换一个选题为好。材料是论文的基础,基础打不磁实,仅凭兴趣,是写不出成功的论文的。例如一位作者做出"中国的新闻传播带有道德色彩而西方的新闻传播带有机械性"的理论假设,但是他除了对当前的中国大众媒介有所了解外,对中国解放前一百多年,以及解放后和改革开放前二十多年的大众媒介,几乎没有接触过,对于国外传媒的接触非常有限,这个假设虽然有新意,但是可供论证的论据寥寥,这样的假设就难以成立。

还有一种相反的情况,这就是材料太多,作者的研究经验有限,难以驾驭,而且论文的篇幅也有限,这种情况下,最好坚决将选题范围缩小。

二是选题的价值

学术研究要追求某种价值,这包括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因此,如果说选题大小尚属于个人把握的技术问题,那么论文的学术价值,是更重要的取得成功的前提之一。为了保证选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首先在确定选题之前,对准备选择的题目现有的研究状况进行价值评估,如果自己继续这个题目的研究,是否有价值,这可以从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两方面衡量。

如果某方面的选题,其学术方面总体上可能会有一定的价值,那么还要掂量一下自己掌握的材料和提出的假设是否足以产生新的学术价值。如果属于引进、介绍国外研究的新成果,在国内是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但要估量一下自己的理解、概括的能力,以及翻译水平、普及能力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

社会价值,即有些选题在学术上看起来没有多大的价值,但是通过其科学的论证,可以使社会较直接地受益,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这样的论文,应当与具有学术价值、但不一定直接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论文,其价值评估给予同等看待。当然,这类论文同样要求学术规范,只是衡量的价值标准有所差异。例如,一篇论文通过对许多出土汉简的研究,论证西汉时期我国就有了官方新闻传播体系。如果得到学界的认可,那么我国古代新闻传播的历史将提前800多年,这就是一篇具有明显学术价值的论文。而另一篇关于当前少年儿童与电视的论文,以科学的抽样调查报告为依据,对电视与儿童行为相关或不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它在学术上很难说为传播学的某些理论增添了多少新观点,但是这样的研究对于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组织、保护儿童的组织和妇联,提供了其展开活动的科学依据。这两类论文的价值应当同等看待。

选题的价值评估,在选题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多听取本学科专家的意见,以及一些相关的社会人士的意见。有时到了论文答辩的时候,作者还说不出自己论文到底有什么价值,这是很糟糕的事情,会严重影响对论文的评价。

三、文献检索(本科论文没有这么复杂,可以选择性借鉴):

必须经历的论文写作的准备阶段

许多人文-社科研究者都有这样的经验:为了完成某一个研究选题,搜集资料、阅读堆成小山般的论著、做笔记、找人访谈、搞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等工作所耗费的时间,少则数月,多则数年。这些工作做得越充分,写作的时间就越短,并且会感到十分顺手。

最令人感到为难的情况,就是材料不多,思路不明,却由于某种原因一定要写出来,花费了许多痛苦的写作时间,搞出来的东西往往水平有限。在这里,最主要的一项工作是做好文献检索。本科论文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较小的假设来论证,因此准备工作大多集中在文献检索方面。

文献检索可以考虑走以下几个步骤:

一,首先以选题为中心,对广义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材料搜寻,然后缩小到选题本身较小的研究领域。例如研究性社会学中关于"中国女性的情感与性"这个选题,那么了解的范围一开始就不应局限在中国女性,而应先了解世界女性总体、一般情感、所有关于性的问题等等面上的情况,然后再缩小到中国妇女、一般情感和独特的中国女性情感。广泛搜索之后,再逐步缩小搜索范围,这对于把握自己准备论证的话题在较大范围内的地位和意义,是必要的一个步骤。

二,在适当缩小搜寻范围之后,一个侧重了解的情况便是已有研究成果的研究方法。它们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存在哪些问题;它们没有采用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对于选题是否能够产生新的结论等等。

三,了解不同学派的基本情况。多数选题在学科的历史发展中都存在不同的观点,甚至形成了不同的学派,检索时要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和客观的分析,在比较中确定自己的基本观点或倾向。这个步骤对于形成作者自己的观点,具有相当重要的启示意义。

四,对选题涉及的领域中学有所成的专家进行有计划的访问。写论文时只是埋头找寻材料,由于自己的社会阅历有限,以这种阅历对获得的材料进行归纳,即使存在重大遗漏,自己往往感觉不到;另外,对具体问题、材料的理解,也容易出现较多的差误。许多材料其实并不存在于有形的文字和声像之中,而是存在于专家的头脑中,及时挖掘这类活的材料,对于提高论文的价值,意义重大。

找有关专家访问,具体的目的有两条。第一,取得进一步找寻材料的途径。遇到问题到那里能够找到材料,这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的积累。专家们以自身丰富的研究经验,往往可以在材料的找寻方面指点迷津。作者通过专家提供的有效的捷径,一般都能找到比自己知道的多得多的材料。第二,访问本身也是听取对选题意见的机会。专家既然在所选题目领域内学有所长,那么只要你说出自己关于选题的想法,往往会得到许多忠告,这种帮助是十分可贵的。

五,面对已有的材料和专家们的意见,分析研究空白和不够深入的地方。这时考虑两个问题:在选题范围内,有哪些尚没有被涉及到(空白);哪些虽有所涉及,但并不深入。这两种情况都可以作为进一步分析手头材料的突破口,成为论文的主攻方面。这第五步,意义在于"沉一沉",思考一下。

六,在第五步的基础上,再考虑需要研究的新问题、新情况。前人没有涉及到,而现在又急需作出解释,或得到解决思路的地方,可能出新观念或新视角。如果考虑得周全,较容易得出研究成果。但是这时要对自己的把握能力再估量一下,因为对新问题、新情况的阐释需要一定的学科知识功底。

七,经过第五和第六步,进一步有目的性地查找本学科的材料。这时选题的主攻方向有了,就会产生深入查找材料的动机,文献检索的目的性更强了。这时找寻的材料,大多可能直接与将来要写作的论文相关,因而,这时查找材料与做笔记并重。

做笔记没有一定之规,可以根据自己研究的内容和个人习惯采用一种或多种形式。例如按内容归类做笔记、以不同的作者归类做笔记、用活页纸做混合笔记(看到哪里就记到哪里,然后再按一定的分析要求归类)等等。如果材料可以借走,当然使用电脑做笔记当然更好。整理笔记,按将来写作论文时的逻辑编排,这一步做得好,写作时就会感到很顺手。这项工作宁可慢些,到写论文时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里特别强调一个技术性问题,即笔记的每条都要将作者(编者、译者)、论著(或资料)名称、出版情况和出版时间记下来;外国作者,除了译名外,必须记下外文原名。不要忽略这件事情,许多论文作者临到答辩才重视引证的规范,回过头来查找出处是很困难的。

八,第二次扩大搜寻范围,查找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方面的材料。这回不是泛泛地浏览,由于基本确定了论文的主攻方向,那么除了本学科的知识外,人文-社科各学科的知识(有时还需要找寻一些自然科学的普及性知识),可能会有不少能够为论证所选择的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一般地说,采用一些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会给论文增添较多的学术性(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常常带出研究的新视角)。

查找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重点不在历史上的,而要多注意最新的研究成果。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渗透已经是一种常态,特别是最新出版的研究专著,这种情形更多些。建议在论文的准备过程中,多跑几趟学术书店,买几本最新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专著(即使不是本专业的),往往在这个时候,新书所展现的新鲜的研究视角,会对正准备写的论文产生某种思想灵感。

以上文献检索的八个步骤,只是大体上规定一下如何进行材料的准备工作,实际上对每个人来说,检索的步骤顺序不会都是一个模式。但是,凡是写得较规范、真正能够写出新东西的论文,大多经历了以上的准备过程。而论文不大成功的,检讨起来,多数都是在文献检索时犯了懒。这方面的懒惰,贻害无穷。

四、动笔之前:

在头脑中把论文写成

在充分的文献检索的基础上,论文的写作要开始了。这时的第一步,不是马上就写,而要为写作做准备工作。这种工作的性质,就如马克思所说:“最蹩足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起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1]是否在头脑中先把论文做成,往往影响论文写作的进度和文章质量。宁可多用几天作好充分准备,也不要将时间陷在写作过程中。

写作消耗的时间一般不应该很长,多数长时间处于写作阶段而不得结束的情形,往往是由于文献检索阶段的工作不完善,写前没有做好准备。由于思路没有形成,或思路本身是否成立尚存在问题,写不下去,但又不愿意重头开始。这是最尴尬的情形。抓住时机,当机立断,重新开始,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千万不要在论证阶段拖时间。

一,写前三方面的掂量

准备动手写作了,首要的问题是将已经确定的理论假设,或者自己提出的要解决的问题,或者准备普及的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等等,再做三方面的掂量。原因在于,常写理论文章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旦确定了自己论证的写作框架,真地写起来,即使感到哪里说不顺,“扭”角度或改框架是困难的,会不由自主地受到自己刚刚确定的框架的限制,思路被框住了,较难摆脱。而且,往往动一个环节,就需要全局调整,是一件麻烦的事情。这三方面的掂量是:

第一,“……是否……”。这是指在就要动笔前几天,再慎重考虑一下,自己选择的主攻方向是否得当,材料是否丰富、论点是否站得住脚等等。这几天,在“是”和“否”之间,与周围的老师、同学谈谈,再看看材料,对这个主攻方向重新审视一番。

第二,“……提供……”。这是指对自己选定的主攻方向的价值(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再掂量一下,到底能提供什么,提供多少有价值的东西。这是衡量论文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文章在行文、表述方面的问题,一般被看得较轻,而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即绪章中谈到的“五新”),被看得最重。

第三,“联系……”。这是指对自己的选题,在广义上做一些链锁思考。一个问题与其他领域的联系考虑得越多,论证就能越深入,给人以较多的新意。这对于设计论文的框架,是一种必要的前提思考。

二,研究要素的确定

动手写作前的第二项准备,是要确定研究的要素,即论文中的核心概念有哪些、基本框架、论证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分布等等。

鉴于大家大多是论文写作的生手,最好使用本学科已有的概念,不要随意生造概念。一篇算不上很长的论文,如果采用许多生造的概念,光解释概念就需要相当的篇幅,哪里谈得上论证问题呢?

把握一下论文中准备操作的变量有多少、需要处理的因素复杂与否,这些是另一类研究要素。硕士研究生初涉这样较大规模的学术研究,一般不宜使论文中的变量太多,要处理的因素过于复杂。多了、复杂了,难以把握,但是太少了又会影响论文的学术水平。写到什么分寸,既不要给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也不要使得论文因此显得很单薄,这也是写前作者需要好好考虑的一个问题。

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变量少、处理的因素简单,而是相反。不少论文常常越写越长,就是由于事先没有在变量、复杂程度上想好,到时候收不住了。得到好评的论文多数不是那些超长论文。长短,并不是显示论文水平的必要标志。

设计论文的大体框架结构。这是写任何略有规模的文章所必须的。

三,研究方法的确定(仅作参考,不做要求)

任何学术论文都需要通过一定的研究方法来进行论证,以达到证明自己的论点或解释清楚某个问题,或为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作出合理性的说明。硕士论文属于中等偏下规模的研究,虽然可以采用单一的研究方法,但是现在更多的论文以一种为主,另一种为辅,在研究方法上呈现多样化。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遵循科学的法则;而非科学的“研究”常常表现为个体经验的描述、随意观察、个人感想、利用未被证实的常识进行概括等等。这样的“研究”不大遵循严密的逻辑,

没有考虑足够多的变量以及变量间的关系,推导出来的结论常带有片面性,很容易被无法涵盖的其他事实轻易推翻。

科学研究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思辨研究(可以是文化的、政治经济学的、历史的等等),目的是获得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结论;另一类是实证研究,目的是获得事物属性的认识。实证研究又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两种方式。定性研究以观察、访谈为主,通过归纳分析、从资料中发现、体验式访谈和观察得出关于事物属性的结论。定量研究通过人工控制的环境,以假设演绎的题目,代表性的统计和实验,得出关于事物属性的结论。如果选题属于实证性质,一般最好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某一种方法为主,另一种方法为辅。

注意:现在流行的关于“定性研究”的理解,经常误指思辨研究。思辨研究是指从文化的、历史的、政治经济学角度对选题进行综合的、逻辑的分析;而“定性研究”是实证研究的一种方法,例如访谈、观察和资料分析,解决的是相对具体的问题,目的、方式与思辨研究有较大的差异。

不论任何研究方法,没有高低之分,要根据自己的选题决定采用哪一种。哲学、史学理论、文论方面的论文,采用思辨研究方法较为适合;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民族学、国际关系方面的论文,多数是实证研究。其中又以定量研究的方法为主,这是由于硕士论文的经费有限,作者一般只能专为论文做一些小型研究,较为宏观的数据,可以采用专业机构的调查材料。

量力而行,是硕士论文确定定量研究方法时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如果条件的不具备,千万不要贪大,自己动手去搞较为宏观的社会调查。不然,会弄得骑虎难下。

定性与定量研究各自有优点和缺陷。因此需要了解一些现在的争论,以便选择研究方法时权衡。一些研究者认为,通过量表和统计分析、电脑模拟和资料简化的技巧进行等量化技术,可以使论证经得起测试和证明;另一些研究者认为,目前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水平,要找出社会现象的真正因果关系是太妄想了。以定量研究来解释社会现象,有时显得不自然和缺少人性,过度简化了社会现象。[4]

五、论文的论证:

论据与论证的统一

真地到了写作论证阶段,可说的话反而不多了,因为不同的论文所进行的论证千差万别,这里只能涉及到一些论证的原则。在论文选题和论证的主攻方向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所谓写作,其实就是将许多论据,经过论证,证明作者的假设是成立的,或者对某种现象的解释、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成立的。论据与论证的统一,正是我们进行论文写作要达到的目的。

论据,即为证明自己的观点而准备的各种材料,包括实证调查的数据、众多的事实、权威人士的意见、历史证据等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少数现实政治的选题外,“权威人士”主要是指本专业本领域内的专门家,而不是当权的政治领导人,学术研究与政治理论宣传要求的请“权威人士”说话,是有差别的。

论据如果不经过论证,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论据准备好了,接着就要紧紧围绕每一个立论(硕士论文中应有一个或二三个总体的立论;各章节可以还有一些较小的立论,但均应服务于总体的立论),动用自己头脑中各方面的知识进行论证。论证包括基本的逻辑论证,即常见的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还有归纳论证(这要遵循严格的定性研究方法)等等;再就是定量论证(数据分析)。就论证的形式而言,还可以把论证分为正论、反论、设论、驳论、喻论等等。

限于篇幅,这里暂且拿一篇典范时事评论,说明一下几种不同的论证形式:

一个人真能承包100个厂吗?

石家庄造纸厂厂长马胜利,最近签定合同承包了鞍山造纸厂,这是他承包的第39个厂,他一共要承包全国各地的100个造纸厂。对此我有一喜一忧。喜的是,中国确实涌现出了有雄心大志的企业家;忧的是,一个人真有能力承包100个厂吗?

我的忧虑并非全无根据。中国目前的交通、通讯条件,对这种跨市的承包很不利。马胜利在石家庄,他承包的厂家有一个在贵阳市。一旦有个指令,即使挂长途电话也未必能十分顺利;如果有事要亲自前往,光火车就要换两次,还未必能顺利买到火车票;如果乘飞机,也并非天天有班机。这还只是一个厂,其他的厂更无须去论了。目前正处在新旧两种体制的交换阶段,各个工厂需要厂长亲自去处理的矛盾是相当多的。

再就个人的能力而言,我读过关于马胜利承包石家庄造纸厂的报道,那里介绍说他经常早起晚睡,吃住在工厂。可见管理一个厂对他也不是很轻松的。现在要承包100个厂,既无闭路电视、卫星传真,又不像哈默那样拥有私人飞机,奔波于100个厂之间,何其辛苦!且不说熟悉100个工厂的基本情况,就连记住100个厂负责人的姓名,也够忙上一阵子的,还能谈得上知人善任吗?再说,我们承认马胜利在石家庄造纸厂的成绩,也承认他的经验别人可以借鉴,但决不能承认真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治厂之道,各个工厂都有自己的具体复杂的情况。

把每一个人的成绩都归功于党的领导、群众的支持,这样的话已经被讽刺为“老套子”,现在不大有人说了。但是,把一个人一时一地的胜利完全归功于个人智慧,也不见得正确。改革大潮中显露身手的风流人物受到人民的尊敬和赞扬,这是应当的,如果真的在捧场声中以为自己的局部经验也能成百倍地放大,那可就有点闹玄了。步鑫生就是因为不太清楚而吃了很多亏。当然,我希望马胜利能够万事如意。但是,如果我们的企业家因为个人不谨慎而自我膨胀,如果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只知捧场而不知提醒,接二连三的失败只会给改革事业抹黑,动摇人们的改革信心。

(冯越,《大连日报》1988年3月1日)

这篇评论的立论,已经在标题和第一段中点出,因而它的主要任务,是论证已经确定的立论成立。第二段开始论证,通过一系列的交通和通讯条件方面的论据,说明其立论,论证方式属于“正论”。第三段又有一些论据,退一步后进而反问,这叫“反论”。第四段实际上是“驳论”,即对一些错误的认识提出批评。第四段最后几句话,是结论,对立论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结论的立脚点之一“抹黑”,现在看显然在认识上过时了)。经过正论、反论和驳论,立论得到了相当牢固的立足基础,使人不能不信服。评论写到这个份上,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

通过这则评论,我们可以看到,“正论”即通过使用论据,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反论”,是将有关对立观点的正面材料,拿来作为论据,反过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成立(以其之矛,攻其之盾)。这篇时评中,作者将过去正面报道马胜利管理一家工厂时如何辛苦的描写,拿来证明:他如果管理100家工厂,在个人的体力、精力方面都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就是“反论”,这种论证方法往往有较强的说服力。“驳论”好理解,即通过反驳对方的论点而阐述自己的观点。

其他的论证方式,“设论”,即用设问的方式进行论证,“假如怎样……,那么就会怎样……”。“喻论”是用比喻的方式论证问题,例如为了解释党的机关报的工作性质,用“喉舌”、“耳目”、“桥梁”等等的比喻来说明。

学术论文的论证与时评有些不同,单纯的反论、设论、喻论是不能视为充分论证的,要以基本的逻辑论证、实证为主要论证方式,论证形式以正论为主;少数情况下的驳论也可以作为阐述自己观点的论证方式。而反论、设论、喻论等,只能作为辅助性的论证方式。如果一篇学术论文,充满了喻论、设论,很难说它是学术研究。另外,学术论证中的论据,不能像时评那样信手拈来,要交代明确的来源。

论文中常出现的论证问题之一,是论据太单薄,无法全面说明立论。例如要论证中国文化具有道德色彩,论据只有孔子的一句什么话,然后一下子跳到20世纪80年代初搞的“五讲四美三热爱”运动。显然,这种情形下的立论太无力了,随便举出一件相反的事例就可以推翻立论。论据与立论无直接联系,是另一种常见的论证中的问题。例如,用中国先秦时期的一则民谣,证明从先秦到清末延续数千年的新闻传播的内容均不够精确,这就有点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了。

六、论文的引证:

注重规范化和前后对应

这里介绍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对论文引证的要求,它的根据是港台中文硕士论文的引证和注释规范。具体的规范现在暂时可以不同,但是原则应是一致的,即尊重被引证者的著作权、引证明确、便于查找核对。就此,谈以下几个具体要求:

一,非正文注释(这是指需要作一些解释,但又不宜放在正文中的那部分文字),在文中统一编号,所有这类注释集中到论文之后,紧接着论文便是“注释”。

文中对引证标明出处,不采用编号页下注,而是在引文(或引者复述)之后加一括号,依次写上作者(或编者),发表年代。如果引证的是书,在年代之后加冒号,标明页码。论文的最后组成部分,应是“参考文献”,将文中引证到的所有论著和其他资料一一列出。无论一部论著(或调查报告)被引证多少次,关于这部论著的作者、出版时间、名称、出版社(或期刊)等基本情况,只在“参考文献”中出现一次。正文引证后的括号内,要求列出发表年代,这是便于读者感受被引证材料的新旧;不同的页码,正文括号中已经给出。

二,非正文注释中的引文或复述之后,同样采用括号,只注明作者(或编者)、发表年代和书的页码。

三,为了便于查找核对,“参考文献”按作者(或编者)的姓名排序。中文著作(书)为一类,按作者的姓氏笔划顺序排列;中文论文为一类,也按作者笔划排列。英文和其他拉丁文论著编在一起,著作(书)与论文同样分别编排,分别按照作者(或编者)姓的字母顺序排列。俄、日、阿拉伯、梵、回鹘、彦等文字的论著,分别另组,同样按作者(或编者)姓的字母(或假名)顺序排列。

四,文中没有明确引证或复述,但确实为论文的写作提供了思路的论著,也可以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便于审阅者考察作者文献检索的视野。

五,“参考文献”中的论著,可以有少量未发表的,但要说明原来或目前的状态(例如:“已通过或尚未通过的博士论文”、“作者提供的未发表稿”、“征求意见稿”、“打印稿”、“手稿”等等),一般也要注明写作时间。

六,“参考文献”中每一论著情况的排列顺序是:作者(或编者)姓名(外国人要先写上姓,姓之后加逗号,然后是名)、用括号标明的发表时间、冒号之后是论著(或调查报告、其他资料)的名称、出版社或期刊名称及期号(不用标年代,因为第二项已经标明年代了)。

七,引证同一作者(或编者)的不同论著,按该论著的发表时间顺序编排。不论在正文还是在参考文献中,均在标明的发表年代之后以加上a、b、c……来区分。

八,引证中文翻译论著,正文括号中标原作者(或编者)的中译文“姓”。译者在“参考文献”的论著名称之后加括号标出。

九,这样,论文的要件排列如下:

标题、目录、绪论、正文章节、结束语(可以不设)、有编号的注释(有的论文不需要在正文另加注解,当然也可以不设)、参考文献、后记(可以不设)。论文提要、关键词等,是为了便于了解和查阅而设置的,很有必要,但不属于论文的组成部分。

十,正文或注释中第一次出现的外国人名、机构名和一些专用术语,除了常用的外(例如马克思、诺贝尔、小布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激光等等),中译文之后应加括号,标出原名。不过,现在一般仅限于拉丁文体系的文字,一些非拉丁文体系的文字由于存在打印困难,暂没有要求。

引证规范方面常出现的问题,是正文中引证或复述了,却没有标明出处;或虽然标明了,但在“参考文献”中找不到相应的材料,数页纸满是论著名称,就是前后对不上号,很让审读者恼火。原因不外是忘记列上,或是没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标识中年代、页码错误,以及引证中丢失字词或句子、抄错了或抄窜了行,造成意思扭曲,是另一类常见的问题,这主要是引证后没有再去核对原文造成的。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202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中文版。

[2]巴尔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张寅德编《叙事与研究》第4-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3]胡经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第12-1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4]参见李茂政《论定量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论的相容性及内在联系性》,《第二届两岸传播媒体迈向二十一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版第179页。

(文章来源:中国传播学评论——力丹做学问专栏)

科技英语论文实用写作学习心得 (5000字)

科技英语论文写作学习心得作为一名刚刚步入科研工作的学生,深切的感触到,科研的进步在于科研工作之间交流,讨论,阅读。而面对全球众多的科研工作者来说,本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最多的形式不过于是以文字形式进行传播的科研文章,各个国家学者的文章是大家相互学习的最有效的途径。那么面对不同种族,不同语言,文字的科研工作者来说,要想让更多的相关领域的人们读到自己的文章,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审阅。他们就需要用一种大家都可以看的懂的文字来将自己的文章展现在相关的科研平台上以供大家的查看和检索。英语作为世界各国人们交流的一种流通语言,同样可以用来作为科研领域学术文章流通的工具。那么如何写好一篇英文的科技论文,如何让那些非英语为母语和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科研人员可以读懂你的文章,不会对你所达的内容产生歧义,以达到科研学术结论供大家参考的目的,这其中的方式与技巧,必然与我们平常的英语写作形式,写作以及口语表达习惯有着很大的区别。每一个科研学者都需要自己去阅读和学习,英文科技论文当中大家定性的相关规定与方法,从而了解到其他的科研学者是通过什么样的写作模式将自己的科研成果通过英文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并去传播的。通过对研究生阶段的这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课程的学习,让我认识到虽然自己已经经历过从中学到大学的十多年的英文学习,对英文这门语言来说也算是有课一定的掌握,但面对科技论文的写作时发现其有着自己的一套详细而又独特的写作方法,面对这种新颖的写作特点,既觉得新奇有感觉到了有点难受,特别是当面对最后的大作业中文文献翻译成英文时候,深深的感受到其翻译中给我带来的艰难。在课堂上,老师生动,幽默而又不失严厉的教学模式,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通过与学生互动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之后又通过在课堂上及时的实战练习,将学过的知识点直接进行应用练习,让学生很快就可以掌握其翻译要领,这样有条有理的教学方法,必然是一个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才可以展现出来的风采。教学内容上老师较多将在学术文章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了举例讲解,如面对实验方法,实验设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结果等语法表达,以及对一篇文章所要具有的结构,主题,除此之外,文章开头的背景,研究课题的意义,目的,价值,研究方法的描写,其中在英语论文的书写中多使用到的语法,时态等都通过不同例句进行分析和学生一起学习。其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对以后遇到的可能的写作都有着很实用的价值。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老师都主动和大家交流互动,引导大家的思维开放,用自己积累的方式与单词将一句话表达清楚,整个过成让人心情愉悦,轻松。其次,课堂上还着重讲解了在引用文章,引用他人的结论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技巧,如何通过时态的不同和使用将不同的内容引用的合理,其中的有些规定在科技文章的写作中如果要想表达的准确,明了还是很有必要的,而这个在自己私下的阅读和练习中是很难以注意到的。在用词造句上,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别,和使用方法也同样通过例句的分析比较传授给学生,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书面语言的正式,严谨。在句型上通过对一段长句的划分析,每一个单词的词性和多意的理解,进行揣摩构造,表达出自己想要讲述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老师多次带领学生一起对一整篇已经在科学杂志期刊上发表过的文章进行现场导读讲解,使学生可以完全跟进老师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模式,以达到将自己的英文方面的技能的到传授的目的。在课堂的结束阶段,老师又对以往大家在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中经常遇到的各种问题与错误进行了总结和指导,让我对今后使用英文对科研类文章的撰写有了更大的信心。总的来说,科技英文论文写作这门课程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是每一个科研人员都应该学习并拥有的一项必要技能,这门课程对新入学的研究生,即将进入研究岗位的大四学生等都是有着及其重要的教学意义,希望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接触科研的学生在这个课堂上受益。

浅谈留学生快速作文写作方法

浅谈留学生快速作文写作方法 摘要:作文,是留学生汉语语言水平和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在留学生汉语水平考试命题写作中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想使留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必须采用一种快速作文写作法。该方法包括快速审题法、快速构思法、快速行文法和快速修改法。 关键词:留学生快速作文;写作方法 在针对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考试(HSK)高级试卷中,都会有汉语命题写作部分,要求在25分钟内完成一篇400~600字的作文,而这也是令留学生最为头疼的部分。在以往的作文课上,通常是教师出完题就讲解,学生写出来的作文都一个模式,缺少创新;如果当堂完成不了,就当做家庭作业,这样的作文训练根本达不到应试作文在时间方面的要求。笔者认为,要让留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必须采用一种快速作文写作法。 一、快速审题法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的一步。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 1.同步审视法 同步审视法要求对题旨、题材、中心、重点、体裁等做同步审视,要求简化审题程序,采用扫描的办法,对题目一瞥,立即决定写什么,表达什么主题。比如写“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这个题目,用同步审视法审题,快速扫描“身边的”、“有趣的”、“一件”、“事”等因素,这些因素在题目中都有明显的标志,可以一览无余,不必按部就班去思考和分析。而体裁应是记叙文也是显而易见的,值得分析的只有“趣”字,所写的事不但要有趣,还必须有意义,这样稍加思考便能很快完成审题任务。 2.反向思维法 所谓反向思维,就是让思维沿着与原先相反的方向推进,从相反的角度和方向来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运用反向思维法思考问题,常常能得到新观点。比如写“静静的夜晚”这个题目,仅从字面上理解无从下笔,难道写夜晚的景色吗?试着用反向思维审题,立即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静静的夜晚中会发生许许多多不平静的事情:哨兵站岗、老师备课、医生手术、工人加班……思维的闸门一经打开,就觉得有写不完的素材。像“有志者事未必成”这样的题目,也可以用反向思维法审题,“有志”只是“事成”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有志”只是主观条件之一,而“事成”还需要很多客观条件,按照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原则,所有矛盾着的事物中的道理都可以采用正反置换的方法进

科研论文写作的感想与体会

关于科研论文写作的感想与体会研一上学期,我学习了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这一课程。通过李老师的讲授,我加深了对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的理解,对于如何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下面将本学期的收获与心得记录如下: 首先,我了解到了什么是科研写作。狭义地说,科研写作是指原创性研究结果的描述报导;广义地说,还包括学术期刊上其他类型的论文交流(比如综述论文),也包括科学家从事职业科学活动所进行的其他交流用的写作,学位论文、项目申请(建议)书、会议口头报告、墙报、推荐信、科普文章等等都是科研协作的类型。 在科研论文写作时要遵循正确、清楚、简洁的原则(三C原则)在论文写作时正确性同样代表了一个学者的学术声誉,不抄袭、不造假、尊重事实、尊重证据,是一个合格科研人员的基本素养科研是创造科学知识的过程。简洁性对于知识的传播极为重要。更为重要的是,简洁的思维有利于取得好的科研成果。对比西方语言文化,我国文字和文学的简洁性更优。在这方面,笔者更加偏爱中文期刊论文对简洁性的要求,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具备简洁性的同时更要强调对所陈述的科研成果的论证的充分性。研论文不是小说、不是散文、不是迷语,必须做到清楚的表达。清晰的论文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发布的研究成果。不要让别人有机会猜测或寻找研究的任何元素,包括研究背景、目标、方法、结果、结论等。把各个元素都放在它们最应该存在的地方。运用规范的子标题和清晰的逻辑语言标识论文各个部件;段落之间保持良好清晰的连接层次性,主次分明;每一个段落表达一个观点或一个小主题,中心句居首或居尾;运用清晰简单的文字组成句子表达各种观点,在使用英文丛句的时候注意强调部分居于前,等等。这样写出来的论文最后看上去就会像一小截一小截短小精悍却又联系紧密的小树枝组成,而这些小树干又在更高层面逻辑严密地组成大的树干。 通过老师的对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了解到科研论文写作的规范,科技论文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成果。 撰写科技论文:1)要在学习、积累和交流上动脑筋、下功夫。2)要在研究和探索中做文章。3)要在选题和撰稿时下功夫。4)学会写作无捷径。撰写要勤、撰写要恒、撰写要精、撰写要新。

学术论文写作的心得体会

学术论文写作的心得体会 下面是XX的XX为你整理的,希望对你有用。 作为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其基本要素应包括: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分类号、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引言、正文、结论、致谢性别籍贯,职称,学位及主要从事什么研究.便于让读者更详细地了解论文责任人。 摘要 文摘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它的详略程度取决于文献内容。文摘写作中,其四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可根据文摘类型有所侧重。通常中文文摘以不超过400字为宜,纯指示性文摘应控制在200字上下。外文文摘不超过250个实词。文摘中要用第三人称,不要使用“本人”、“作者”、“我们”等作为文摘陈述的主语。这是绝大多数作者要注意的地方。 正文与正文中图和表中英文对照 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部分,在引言引出问题后正文中加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部分是作者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和创造性的集中表现。有的论文思路混乱、结构松散、层次不清,令人把握不准文章主题,这主要是作者没有掌握好正文的论述方式。

正文的论述方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对有关各方面作综合性论述;另一种是将所研究的全过程按研究内容的实际情况划分为几个阶段,再对各阶段的成果依次进行论述。 图和表中英文对照 现代科技刊物中图和表用得较多,它们已成为科技文献中不可缺少的表述手段。由于它们的运用,使所表述的内容的逻辑性、准确性更强。论文作者在撰写时较好地运用了图、表来表述,但不少作者忽略了论文在对外交流时必要的图和表的中、英文对照,这就势必影响外国读者对论文的理解。他们虽然能从英文题名、英文摘要中得到论文的创新内容及定量式定性的信息梗概,但对事物运动过程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参量变化过程及试验的数据等更多的重要信息仍无法了解,因此,图和表的中、英文并列给出将便于外国读者了解作者得出结论的重要依据,并由此获得感兴趣的信息。 另外要注意,科技表格采用三线表格,必要时可加辅助短线。 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论 论文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展示其结论。结论是论文的基本构成成分,因此一篇论文不能不写结论,但又不能是正文标题的重复,还要避免以“结果与讨论”作结尾的论文出现其

英文论文写作心得

前段时间实验室一下子发了四篇国际会议的论文,导师特意请其中一位师姐写了一篇关于英文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贴在这里,以后有可能会用到的。 以下是师姐的原文: 阅读文献应该注意的: 1, 平时看相关论文时就养成积累的习惯,即时摘录有用的,特别注意下比较好的表达句式、过渡句、算法表达等; 2, 阅读一篇文献,需要了解文章的动机、方案、评估、贡献、展望,可以以此撰写250字左右的英文摘要,也可即时写下阅读时想到的问题; 3 , 写作前再把相关论文都找出来,反复认真看几遍,看完几篇、几十篇论文,然后拋开这些论文自己写,写完以后,再回头阅读别人的论文,然后去修改,如此反复几次,将论文改到极致。 论文写作应该注意的: 1, 切忌采用中文翻译成英文的方式撰写; 2, 论文标题不宜过长,大多为8—12个单词左右,标题中所用的词尽量使用表达全文内容的关键词; 3, 论文结构要布置好,可以找一片相关领域的同类论文,参考其论文的段落结构,一般有abstract, introduction, related work ,methods, results, conclusion 几部分; 4, 读几篇准备投稿杂志上发表的类似课题的论文,体会一下这个杂志的偏好,然后再决定论文应该如何组织,做出一个简单的提纲(详细到每一段落写什么内容); 5, Introduction 部分,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鲜明的层次感和极强的逻辑性,说明问题说明贡献所在,一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 General background, problem statement, motivation, aims/goals, technical contribution // General overview of the approach, the strategy to tackle the problem, the algorithmic scheme // The key technical points, assumptions,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the paper etc. 提出自己的观点常用句式:We aim to//This paper reports on//This paper provides results//This paper extends the method//This paper focus on……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Furthermore, Moreover, In addition, we will also discuss…… 6, Related work 部分,要将该领域的工作全面概况,不能有遗漏。叙述别人工作时,结构通常为:某某(两人用and 连接,三人以上才用et.al !)做了什么工作[文献]。多用过去时态。引用文献时注意防止造成抄袭的印象,即不要原文抄录,要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描述。如果审稿人正好是文献的引用者的话,原文照抄的结果一定会很糟糕。 7, Method 部分,首先描述清楚问题,然后说明解决途径,要说明清楚到别人能重复你的工作。对于其中的算法描述,要善于归纳,多用形式化表达,尽量简单明了;有些在国外可能早已成为常规的方法,在引用时就可仅写出方法名称,而不必一一描述其操作步骤。 8,Conclusion 部分,一般具体内容有 (1) 概括说明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结果及其意义与价值。 (2) 比较具体地说明本研究证明了什么假设或理论,得出了什么结论,研究结果有何实用价值,有何创造性成果或见[ZZ]英文论文写作心得 作者:笔记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09-05-31 14:18 阅读:353 次 原文链接 [收藏]

科技英语论文实用写作学习心得

科技英语论文写作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刚刚步入科研工作的学生,深切的感触到,科研的进步在于科研工作之间交流,讨论,阅读。而面对全球众多的科研工作者来说,本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最多的形式不过于是以文字形式进行传播的科研文章,各个国家学者的文章是大家相互学习的最有效的途径。那么面对不同种族,不同语言,文字的科研工作者来说,要想让更多的相关领域的人们读到自己的文章,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审阅。他们就需要用一种大家都可以看的懂的文字来将自己的文章展现在相关的科研平台上以供大家的查看和检索。英语作为世界各国人们交流的一种流通语言,同样可以用来作为科研领域学术文章流通的工具。那么如何写好一篇英文的科技论文,如何让那些非英语为母语和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科研人员可以读懂你的文章,不会对你所达的内容产生歧义,以达到科研学术结论供大家参考的目的,这其中的方式与技巧,必然与我们平常的英语写作形式,写作以及口语表达习惯有着很大的区别。每一个科研学者都需要自己去阅读和学习,英文科技论文当中大家定性的相关规定与方法,从而了解到其他的科研学者是通过什么样的写作模式将自己的科研成果通过英文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并去传播的。 通过对研究生阶段的这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课程的学习,让我认识到虽然自己已经经历过从中学到大学的十多年的英文学习,对英文这门语言来说也算是有课一定的掌握,但面对科技论文的写作时发现其有着自己的一套详细而又独特的写作方法,面对这种新颖的写作特点,既觉得新奇有感觉到了有点难受,特别是当面对最后的大作业中文文献翻译成英文时候,深深的感受到其翻译中给我带来的艰难。在课堂上,老师生动,幽默而又不失严厉的教学模式,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通过与学生互动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之后又通过在课堂上及时的实战练习,将学过的知识点直接进行应用练习,让学生很快就可以掌握其翻译要领,这样有条有理的教学方法,必然是一个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才可以展现出来的风采。教学内容上老师较多将在学术文章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了举例讲解,如面对实验方法,实验设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结果等语法表达,以及对一篇文章所要具有的结构,主题,除此之外,文章开头的背景,研究课题的意义,目的,价值,研究方法的描写,其中在英语论文的书写中多使用到的语法,时态等都通过不同例句进行分析和学生一起学习。其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对以后遇到的可能的写作都有着很实用的价值。 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老师都主动和大家交流互动,引导大家的思维开放,用自己积累的方式与单词将一句话表达清楚,整个过成让人心情愉悦,轻松。其次,课堂上还着重讲解了在引用文章,引用他人的结论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技巧,如何通过时态的不同和使用将不同的内容引用的合理,其中的有些规定在科技文章的写作中如果要想表达的准确,明了还是很有必要的,而这个在自己私下的阅读和练习中是很难以注意到的。在用词造句上,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别,和使用方法也同样通过例句的分析比较传授给学生,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书面语言的正式,严谨。在句型上通过对一段长句的划分析,每一个单词的词性和多意的理解,进行揣摩构造,表达出自己想要讲述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老师多次带领学生一起对一整篇已经在科学杂志期刊上发表过的文章进行现场导读讲解,使学生可以完全跟进老师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模式,以达到将自己的英文方面的技能的到传授的目的。在课堂的结束阶段,老师又对以往大家在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中经常遇到的各种问

揭秘留学生论文写作技巧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是一种带有学术研究性质的议论文,是大学本科生在按规定完成了所有的课程学习后,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相结合,发现和提出本领域、本学科内需要研究的问题,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归纳和分析,同时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论文。留学论文宝服务老师建议,论文要求资料充实,立论正确,论证严密,理论分析透彻,逻辑推理性强,理论联系实际。在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中要求考查学生已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的程度,训练学生运用写作技巧,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原则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培养专业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科研能力的一种综合考察。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能够使学生了解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研究对象和目的,为以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下四项原则必须严格遵循: (1)科学性原则。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作为一种规范的学术论文,必须带有一定的科学性,这也是完成论文写作的基本保证。主要是指论文研究的内容要准确和符合实际,思维要严谨,结论要合乎逻辑。从论文的选题,到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取舍都要坚持科学的方法和态度。 (2)学术性原则。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尽管在研究的深度、广度和篇幅要求都低于学术论文,但它的完成任务也是经过选题->收集整理资料->撰写和修改->参考文章的研究成果的陈述。因此,学生在完成英语专业毕业论时遵循学术性原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3)创新性原则。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也需要讲究创新,在完成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导师都会鼓励学生发挥其创新意识,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更长远且有见地的看法,力争突破性的成果做结论。 (4)规范性原则。是一种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学术论文,具有独特的规范性。例如论文的字数、参考文献格式、内容及装帧等方面都有规范的要求。 二.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论文要求学生对英语文学、英语语言学、英语教育等领域中的某个选题有较全面的了解,有较强的归纳和分析能力。学生对英语文学与英语语言学、英语教育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已较好地掌握了,并已初步具备了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或担任语言翻译和研究工作的能力。要求学生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文章的写作。 以上就是留学论文宝服务老师对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与要求的简单介绍,如果你正在为英文专业的毕业论文写作而苦恼,看完这篇文章是否有所收获,自己的思维是不是瞬间得到了开拓,当然要完成一份比较优秀的毕业论文还需要靠平时的学习积累和资料的收集。

科研论文写作的感想与体会

科研论文写作的感想与 体会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关于科研论文写作的感想与体会研一上学期,我学习了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这一课程。通过李老师的讲授,我加深了对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的理解,对于如何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下面将本学期的收获与心得记录如下: 首先,我了解到了什么是科研写作。狭义地说,科研写作是指原创性研究结果的描述报导;广义地说,还包括学术期刊上其他类型的论文交流(比如综述论文),也包括科学家从事职业科学活动所进行的其他交流用的写作,学位论文、项目申请(建议)书、会议口头报告、墙报、推荐信、科普文章等等都是科研协作的类型。 在科研论文写作时要遵循正确、清楚、简洁的原则(三C原则)在论文写作时正确性同样代表了一个学者的学术声誉,不抄袭、不造假、尊重事实、尊重证据,是一个合格科研人员的基本素养科研是创造科学知识的过程。简洁性对于知识的传播极为重要。更为重要的是,简洁的思维有利于取得好的科研成果。对比西方语言文化,我国文字和文学的简洁性更优。在这方面,笔者更加偏爱中文期刊论文对简洁性的要求,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具备简洁性的同时更要强调对所陈述的科研成果的论证的充分性。研论文不是小说、不是散文、不是迷语,必须做到清楚的表达。清晰的论文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发布的研究成果。不要让别人有机会猜测或寻找研究的任何元素,包括研究背景、目标、方法、结果、结论等。把各个元素都放在它们最应该存在的地方。运用规范的子标题和清晰的逻辑语言标识论文各个部件;段落之间保持良好清晰的连接层次性,主次分明;每一个段落表达一个观点或一个小主题,中心句居首或居尾;运用清晰简单

科研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科研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科技写作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反映,生产实践是科技论文写作产生并赖以发展的源泉,了解人类物质生产发展史就是科技大发展史,也是科技论文写作的发展史。 科研论文写作心得体会科技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一般包括以下步骤:调研,选题,查资料,制定研究方案,论证,开始实施。 首先对拟开展研究的领域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有无价值,等等。 然后在调研的基础上正确选题,选题时我们要考虑如下原则:要注重创新性,社会效益,前沿性,可操作性,要尽可能选择自己熟悉或者感兴趣的题目,要避免与他人重复,同时要考虑自己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确定选题后,要进一步查阅资料,分析实验或者理论方法,学习相关知识,借鉴别人的思想和方法,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并列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详细研究计划。查找资料时已知作者、杂志名称、卷(年份)、页码,可以从杂志中查找想查阅的文章。也可从杂志作者索引或者主题中查找,通常学术杂志在每一期都按主题和作者列出目录;在年终一期按主题或者作者列出总的目录,可以从中查找相关文献。

科技论文是我们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书面表达形式。其结构包括:1论文标题,2作者及其单位,3内容摘要,4关键词或分类代码,5正文(a引言,b实验描述或者理论描述,c结果与讨论,d结论),6 参考文献. 标题应该尽可能具体一些,题目的大小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而定,覆盖主要内 容或者信息,也应该吸引读者,不能太长,最好不多于25个字(或20个英文单词)。并且应该避免附标题。通常是“短语”,不是“完整的句子”,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疑问句或完整句子作为论文标题。 摘要包括四要素:研究工作的方法,问题,结果,结论。论文摘要的语言要精炼、准确,尽可能不出现第一和第二人称,英文摘要通常使用被动语态。 引言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前人对这些问题做了哪些工作, 存在哪些不足,希望解决哪些问题,该问题的解决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研究工作的背景是什么。对论文中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如果是沿用已知的知识,只需提及一笔,或注出有关的文献;如果要引出新的概念和术语,应加以定义或阐明。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意义要写的自然、概括、简洁、确切。 对于理论性科技论文正文的写作要求用理论分析或计

谈谈留学生毕业论文

Y o 留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论证方法的呈现很重要,优越论文网老师已经跟大家介 绍了什么是引证,引证的特点和作用了。对于引证该怎样注明,也许有的同学还不是很明确,以下就是优越论文网老师专业的讲解。 首先要知道引证和参考文献有什么区别。当你在撰写学术论文时,参考、借鉴他人的科研成果是很正常的,也是必需的,在文献综述当中就已经体现了。列在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论文当中在参考的时候有的是借鉴了核心观点,有的是借鉴了论证方法,有的是对文章进行了综合分析等,吸取精髓,写作者主要是领会。引证是作者在陈述某一现象,解决某一问题,论证某一观点的时候具体地对文章当中需要的部分进行小段的摘抄。引证可以是属于文献参考,但是文献参考并不一定就是引证了。 其次要知道引证的格式。准确来说,注释是对文章当中的某个词的解释,这个词也许是读者不知道或不熟悉的,比如新产生的,比如外来翻译的,比如经典古籍中的生僻词等。注释一般有尾注和脚注,尾注就是在就是将所有要注释的编上序号,在文章末尾列出;脚注是对每一页上要注释的从1开始编号,在页尾列出。 引证属于对参考文献使用的一种方法,参考文献也有尾注和脚注的说法,但是因为毕业论文尤其是硕士论文,可能要标明的引文出处、非正文注释比较多,一般采用分别注释法,以防出现在不同的页有相同的作者、论著、出版社和出版时间等。 1、有引证的一定要标上序号,而且和最后列出的文献资料一定要对上号,保证标识中年代、页码正确,引证中不要丢失字词句,不可抄错、抄窜。 2、引证的论著情况的排列顺序是:作者(或编者)姓名、括号标明发表时间、冒号之后是论著(或调查报告、其他资料)的名称、出版社或期刊名称及期刊号。 3、引证同一作者(或编者)的不同论著,按该论著的发表时间顺序编排不论在正文还是在参考文献中,均在标明的发表年代之后以加上a、b、c……来区分。 以上就是优越论文网老师对正确处理引证规范的相关介绍,还不会的留学生要抓紧时间了解喽! 优越论文网从2003年开始专注于论文写作,十年很快就过去了,也见证了多少芊芊学子的汗水与喜悦,其中学生毕业前最重要的就是写毕业论文,在这方面优越论文网也给无数的学子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可以使得很多同学能顺利的毕业,如果您有什么不明白的,赶紧来咨询优越论文网的老师们吧!

英文论文写作,投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写作心得

英文论文写作、投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写作心得 【写作前准备】 1、自己的实验结果是否够发一篇S CI文章? 2、适合发表在什么杂志?是选择专业期刊?还是综合期刊? 3、为什么类型的投稿(Types of submission)?比如Articles(论著);Reviews(综述);Reports(报告);Letter to editor(来信)等。 4、该杂志的影响因子(Impact fa ctor)是多少,每年发表多少文章?

是否有过本土中国人在上面发表?(便于评价自己的文章被接收的可能性)。 6、有没有下载该杂志最新的投稿须知(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7、是否弄清楚了投稿须知各个条目的意思? 8、是否接收网上投稿(Submission on line)(一般有网上投稿的杂志更为方便)? 9、是否收版面费(Page charge s)?如果论文被接收,自己的经济能力能否支付该杂志的发表全部费用。

10、手头有多少相关内容的文献?(越多越好,这样写作的时候能借鉴他们的思路和语句,对分析讨论的开展也很有好处) 【写作环节】 1、不要用中国式的思维去写英文句子。 2、套用老外的写作思路(比如前言第1段写对疾病的认识及重要性,第2段对基本背景知识的介绍,第3段如何引出研究问题。讨论部分往往每一段第一句为该段的中心句。)

3、格式一定要严格按照所投杂志的要求来排版(可以参考投稿须知的要求和该杂志最近发表的文章,要做到一模一样,这样编辑认为你是认真对待的)。 4、避免使用首次发现,该研究特别有意义的语句(老外喜欢你陈述事实,是不是首次发现由别人说了算,有没有意义需要时间来检验)。 5、首页有什么特殊要求?比如是否写清了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和页眉标题(Running title),Running title是否符合字符数要求,一般50个字符以下。首页是否要求

英文论文写作经验总结

2015-04-27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本文来源科学网,作者黄合来(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文章是作者长期的英文论文写作实践和与学生交流沟通中归纳出来的个人体会,供参考。小编认为下面的经验更适合运用模型进行分析的论文,但一些好的写作的方法都是通用的,与各位分享。 建议写作顺序: Method — Data — Results — Introduction — Discussion —Conclusion — Abstract — References 论文各部分写作内容与注意事项 1.Abstract 标准摘要五句话,包含五个层次的内容: 1.1 Introduction: 为什么要进行本项研究,现状中本项研究的缺失或者做了但是存在不足; 1.2 Method:用什么方法做这个研究; 1.3 Data:用什么样的数据来验证你的方法; 1.4 Results:从研究中得出什么结论; 1.5 Implication:得出的结论对研究领域和实践有什么意义(理论与实践意义) 2. Introduction 2.1 Research background:

目的是证实该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如这一类问题造成的损失很严重,因此研究这一问题很重要。 2.2 Research problem: 在上述的这一大研究背景下,要做什么问题(或者方面)的研究;在上述的这一大研究背景下,这一研究可以在哪些方面解决现存的实际问题。 2.3 研究现状: 别人已经做了哪些东西,别人已经做过什么,发现了什么样的问题? 2.4现存的研究有什么问题与不足: 别人有什么没有做过?为什么别人没有做得更好?并说明这些研究不足会带来严重后果。 2.5本研究的目标(objective)和研究范围(scope): 本研究弥补这些问题中(这些没做过或者做过没做好的问题中)的哪些不足,采用什么研究方法去弥补不足。陈述本项研究的范围局限,并高度概括本论文研究结论。 2.6文章结构:本论文的后续部分的基本内容架构。 3. Literature review 目的:Literature review证明与说明两件事情:一是研究目标的设定是有意义的;二是你在本研究中采用的方法是可靠的、有效的。 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英国论文写作Methodology写作方法指导—优越论文

英国论文写作Methodology写作方法指导—优越论文 在英国留学的很多学生都是要慢慢熟悉国外大学的导师上课风格的,最明显的就是在期中的时候会给每个人布置一篇3000-4500的论文Essay.想必论文大家也已经写得不少了,但是有多少学生会拿到高分呢?对论文的Methodology 都了解多少呢?以下是英国优越论文老师的讲解。 首先要清楚Methodology的概念和目的。 几乎每一篇论文中都会有这一部分,也许很多学生都会认为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很难理解或者不知道如何下手去写,其实它就是我们在写论文过程中所用的一套比较系统的方法,也就是所说的方法论。 但是不同论文中所采用的方法论是有所不同的,但是所有的发过分了的目的都是相同的,能够告诉导师自己的论文或是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是什么,也就是解释自己讲如何完成论文和研究。优越论文老师推荐,在写作论文时普遍使用的方法论包括收集分析定型数据、收集分析定量数据、定性和定量两种数据收集相结合。 其次要知道以上所说的几种常用方法。 1、收集分析定型数据(qualitative data collection) 该种方法是Methodology里的一个主要方法,留学生可以使用在学校和身边各种各样的途径来搜集有关自己要研究的数据和资料。在通常情况下,留学生可以自己通过面试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来不断观察和做笔记,还有看到的各种文本图片,其他资料来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在收集信息后,需要对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最好是能跟完整地将整合的数据呈献给导师看,从而为自己的后研究赢得更高的可信度和专业度。 2、收集分析定量数据(quantitative data collection) 定量数据收集分析也是Methodology的一方面,而且定量数据的可信度更高、数学性很强。我们需要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最后得出对我们研究论文有利的结论。在写Methodology部分时,留学生可以向导师介绍自己对研究的定量数据收集和分析,让对方了解自己研究所用的方法从而得到他们的肯定和信任。 3、定性和定量两种数据收集相结合 定性和定量两种数据收集结合也是Methodology一种形式,留学生可以通过定性数据收集和定量数据收集结合的方法来得出自己的结论。将两种方法结合会使得我们研究更具有专业性和完整性。我们既可以通过观察和讨论来获得社会性的数据,也可以通过专业数学模型来得出专业数据,这种方法会使得论文的Methodology部分非常地全面和完整。 但是最后优越论文老师提示一下,在写作前,收集的数据一定要具有可信度,最好是能给出明确的数据,尤其是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方法论中涉及到

英文文章写作技巧总结

英文文章写作技巧总结 一定要注意绝对不能全面否定前人的成果,即使在你看来前人的结论完全不对。这是前人工作最起码的尊重,英文叫做给别人的工作credits.所以文章不要出现非常negative的评价,比如Their resultsare wrong, very questionable, have no commensence, etc.遇到这类情况,可以婉转地提出:Their studies may be more reasonable if they hadconsidered this situation.Their results could be better convinced if they ...Or Their conclusion may remain some uncertanties. 讨论部份还包括什么内容? 1、主要数据特征的总结 2. 主要结论以及与前人观点的对比 3、本文的不足第三点,在一般作者看来不可取。 事实上给出文章的不足恰恰是保护自己文章的重要手段。如果刻意隐藏文章的漏洞,觉得别人看不出来,是非常不明智的。所谓不足,包括以下内容: 1、研究的问题有点片面讨论时一定要说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is study has examined nly.. We concentrate (focus) on only... We have to point out that we do not.. Some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re... 2、结论有些不足 The results do not imply,The results can not be used to determine·· be taken as evidence of Unfortunately, we can not determien this from this dataOur results are lack of ...但是,在指出这些不足之后,随后一定要再一次加强本文的重要性以及可能采取的手段来解决这些不足,为别人或者自己的下一步研究打下浮笔。Notwithstading its limitation, this tudy does suggest..However, these problems culd be solved if we consdierDespite its preliminary character, this study can clearly indicate..用中文来说,这一部份是左右逢源。把审稿人想到的问题提前给一个交代,同时表明你已经在思考这些问题,但是由于文章长度,试验进度或者试验手段的制约,暂时不能回答这些问题。但是,这些通过你的一些建议,这些问题在将来的研究中游可能实现。

留学生论文题目及提纲写法

十九、留学生论文正文写法——题目与提纲 【“名字”与“骨架”的重要性、提纲的四种写法、案例:克里斯蒂娜万金油提纲写 法】 本节完整度:39%,其余61%精华内容暂不公开,将不定期持续更新。 我是MISS宇, 目前任职于国内某跨国化工公司技术部, 结合我们几个硕博留学生和国外硕博同学多年的经验, 题目和提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开写的, 写任何essay前,一个良好的拟题和优秀的提纲, 都可以对全文内容书写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很多人写到半路写不下去,就是因为没有好的题目提纲, 不知道到哪部分该怎么写、该写什么内容, 在这方面,首先应该是明确论文的题目, 也就是一个充满逻辑性和时代感的题目,它一定要可以涵盖全文的核心思想, 并要包含出以下的特点: 海归硕博团队扣扣:三二一九零九三八三 比较和对照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 能够反映出明确的因果或相继逻辑关系, 能够说明事物的某个特殊面, 提出论证关系, 提出要通过某个方案或某个理论得出某个结果, 上述的内容,不要求全部体现, 但是一定要尽可能多的体现, 比如题目: 苏格兰湿地退化成因与水土改良方法应用效果实证分析。 这个题目便是一个可行题目。 关于提纲方面, 可以说的内容非常多! 我以我在爱丁堡大学主修化学硕士学位时写essay的经验, 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提纲不是随便拟的, 首先,要穷尽各种资料和数据! 比如各种数据分析、历史资料、理论成果、实验结果、他人成效等, 然后一定要进行分类: 哪些是理论,哪些是实践,哪些是论证,哪些是废物…… 然后根据题目, 以逻辑关系对提纲进行编排。 比如: 要写一个概述型的essay, 你就要根据材料出现的时间线来进行提纲编排: 问题的提出与重大意义,早期化学家对XX的观点和实验,现代化学家的分析,当代化

英文论文写作体会

英文论文写作体会 本人近日侥幸在某SCI索引的外刊发表一篇论文,想在这里浅谈一下发外文的体 会,供学弟、学妹们参考。我觉得发外文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 论文中必须 至少有一个创新点。创新点或是开创性的工作,或是对原有工作的改进,或是提 出一种新方法。老外对公式不是很看重,主要看你是否有创新。2. 在外刊上发 过文章的同学都知道,Introduction部分是最难写的,我认为在这部分中不但 要提及题目的意义,别人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要指出你这篇论文的贡献,以 吸引审稿人的眼球。3. 标题也很重要,即要新颖又要体现你的论文的主要工作 及采用的方法4. 实验素材要丰富,以数据说话,让人感觉你作了许多工作。5. 要直接用英文写,学会用英语语言思考问题,不要先写成汉语再翻成英语,这样 写出来的东西总有点中国英语的味道,让审稿人看起来不舒服。6. 平时多看一 些牛刊的论文,摘抄一个常用的语句及段落,如开场白、题目的意义、章节安排、 语气转折等,活学活用。这样写出来的文章看起来就很漂亮了。7. 对审稿人提 出的修改意见或建议一定要认真对待,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如你认为某些意见 或建议不妥,要在回信中加以阐述。8. 认真研究所发期刊的参考文献的引用格 式。我的一位师兄就是因为这点直接被拒了。 党员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回顾一年来的经历,有收获也有不足。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进步,学习上也比较刻苦努力,现将我一年来的思想、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情况作一个总结性的汇报。 一、自觉加强理论学习,组织纪律性强 加强理论学习,首先是从思想上重视。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主动加强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包括继续深入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配合支部的组织生活计划,切实地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同时注重加强对外界时政的了解,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

留学生本科毕业论文说说

Y o 留学生们注意啦,眼看着国外留学的时光就要结束,回眸凝望,恍如刚出国, 恨不能时光倒流,可是毕业论文就摆在眼前啊。所以就要抓紧时间准备了,但是有很多的小伙伴纷纷找了论文辅导机构帮忙,但是很多机构都不正宗,拿了同学们的money却不给到相应的回报。在毕业论文方面,留学论文宝可是一流的,专业老师给你提出指导哦。 万事开头难,对于巨大的工程——毕业论文,开头的可就是论文选题了。留学论文宝提示,要尤其注重选题。 首先要知道选题的重要性。 1、选题能决定论文的阅读价值。导师在某一方面的知识面是很广的,研究也是有深度的,所以如果对新的有价值的选题肯定特别有兴趣。 2、选题能够规划文章的方向、角度和规模,弥补知识储备的不足。对于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固积累,加深理解,对于分散的思想进行选择、鉴别和几种,最后对文章进行整体轮廓的勾勒。 3、合适的选题可以保证写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研究能力。选题是论文实践的第一步,需要积极思考,适当的选题能够使论文写作过程进行得比较顺利。 有的留学生也反映,都知道选题很重要,如果第一步就没做好,后面肯定就无法进行了,留学论文宝老师的指导来啦! 1、考虑写作过程。在确定选题的时候虽然有些新颖的观点固然可以吸引到是的眼球,但是有的学生提出的新观点水平太高,比如本科阶段提出了一个研究生水平的观点(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可是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语言表达得也不精练、准确、专业,结果弄巧成拙。也有的学生提出的观点自己在论证时就感觉到不是很可信。所以,在选题、提出观点的时候要考虑到写作过程,稳中求新。 2、注重平时积累。所谓先发制论文,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多多少少留些时间多看书,包括参考文献之类的,做好笔记,归类整理,及时作总结。长期积累到了毕业的时候心里就很清楚哪些是可疑的,值得新研究的,哪些是擅长的等等。 好了,以上就是留学论文宝老师提出的应对毕业论文的选题的超级方法,留学生们在玩的时候要注意下学习,以防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脑袋空空哦!

英语心得体会英文版

英语心得体会英文版

英语心得体会英文版 【篇一:(英文版)英语培训心得体会】 i am very happy to participate the english training which is organized by our college for teacher from last semester to this year. from the training i have made some progress in my english. at the same time i know a lot of new colleagues and friends. i want to thank our college and leadership for giving us this chance to further study. and i want to thank mr. wang、mr. zhang and mr. li for giving me wonderful class. our colleg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nglish training. at the first class of the training, mr. wang , the vice president of our college gave us the lecture to hope us cherish the training and got some harvest.in general,i have three harvest through this english training. the first one is that i made some progress in listening writing reading and talking. after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 ihave little opportunity to study and use english. although i passed the cet-6 examination when i was sophomore, i forgot most of them after many years. through this english training, i got back some of english ability in listening writing reading and talking. it is good feeling. the second one is that we know a lot of new colleagues and friends.i work in the school for two years, but i feel embarrassed that i just know few of colleagues who were from other department. from this training, different colleagues from different department study and discuss together. so we have good chance to know each other. the last on is that we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we have ow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