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刀角度标注34课时
- 格式:pptx
- 大小:810.80 KB
- 文档页数:16
《车刀几何角度的标注和选择》课题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确定车刀几何角度的三个辅助平面及其相互位置关系。
2、理解在各辅助平面内测得的几何角度。
能力目标:1、能够判断车刀前角、后角及刃倾角的正负。
2、能够根据车削需要合理选择车刀几何角度。
教学重点:1、车刀前角、后角正负的判断2、车刀刃倾角正负的判断3、前角、后角、刃倾角、主偏角、副偏角的作用及合理选择教学难点:1、确定车刀角度的辅助平面的理解2、在各辅助平面内车刀几何角度的标注导入语:车刀几何角度标注是车刀部分核心知识,也是难点,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正确分析车刀几何角度又是合理选择车刀的前提,需要学生从思想上切实认识到本节课的重要性。
上节课知识回顾:1、车刀的组成:车刀=刀体+刀柄2、刀体的组成:刀体=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刀尖本节课内容:1、确定车刀角度的辅助平面:切削平面:过车刀主切削刃上某一选定点,并与工件的过渡表面相切的平面。
基面:过车刀主切削刃上某一选定点,并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垂直的平面。
截面:过车刀主切削刃上某一选定点,同时垂直于该点的切削平面和基面的平面。
2、车刀几何角度的标注:在主截面内测量的角度有:前角、后角、楔角在基面内测量的角度有:主偏角、副偏角、刀尖角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角度有:刃倾角3、车刀前角、后角、刃倾角正负的判断:前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90°时,前角为正;﹥90°时前角为负。
后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90°时,后角为正;﹥90°时后角为负。
主切削刃和基面平行时,刃倾角为0°。
当刀尖位于主切削刃最高点时,刃倾角为正。
当刀尖位于主切削刃最低点时,刃倾角为负。
4、车刀各主要角度的作用和选择:依据:工件材质刀具材质车削性质5、巩固练习:1、用于确定车刀角度的三个辅助平面之间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2、在基面内测量的角度有?3、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是?4、前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角度小于90°时,前角为正还是你为负?5、工件刚性差时应选择怎样的主偏角?。
《车刀几何角度的标注和选择》说课稿机加工生产实践证明,能否合理地选用和刃磨车刀,对于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有极大地影响。
因此,研究车刀的几何角度,正确的选择车刀,是车工必须掌握的关键技术之一。
对于本节课我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课:说教材:本节课选用的是《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第一单元第五节“车刀简介”中车刀几何形状部分内容,该部分内容知识点较多。
难点是确定车刀角度的三个假想平面在空间的位置确定,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各假想平面内所测得的车刀几何角度理解起来同样难度较大。
重点是车刀前、后角正负的判断、刃倾角正、负的判断以及对切削加工的影响。
说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学生需要了解车刀的组成,刀体的组成,需要对车床结构、车削加工有一个基本认识,对常用车刀有一个感性认识,最好还有过一些车床的基本操作训练,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车刀在车削工作中的重要性,认识到车刀角度对于车刀的重要性。
说教法:模型展示讲解。
本节课内容涉及的空间角度较多,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不易掌握。
本节课要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老师能够很好地将教材抽象的语言文字描述成功的转化为学生更易接受的实物模型。
为此,我决定采用实物教学,示意学生本节课将仅仅围绕实物模型展开。
在介绍确定车刀几何角度的假想平面前,我先给学生展示一个纸质的简单台阶轴模型,着重突出工件的过渡表面,再依次根据教材内容讲解基面、切削平面、截面的定义并在此过程中在台阶轴模型上逐个地添加上事先准备好的不同颜色的纸质基面、切削平面、截面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假想平面的由来和在空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其次,对照模型图上的三个假想平面逐一的介绍各平面内测量到的几何角度。
最后,在车刀的角度选择部分,我以最常用的90°外圆车刀实物结合板面图示讲解车刀前、后角的正负确定,刃倾角正负的确定。
说学法:理论联系实际。
本节课内容较多,难度较大,涉及到的空间角度知识较多,对于生产实践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单纯依靠课本文字性内容和图示较难掌握。
1.75°内孔车刀几何角度:主偏角Kr二75。
,副偏角Kr'二15。
,前角丫0二10。
后角a 0二8,副后角a 0'二8,刃倾角入S二5°
答案:
2. 75°外圆车刀几何角度:主偏角K T二75°,副偏角KJ二15°,前角丫o二10.,后角a o二8,副后角a o二8,刃倾角入S二—5°
答案:
3.60°内孔车刀几何角度:主偏角Kr二60,副偏角Kr'二15°,前角丫0二10。
后角
a 0二8,副后角a 0'二8,刃倾角入s = — 5
答案:
4. 90°外圆车刀几何角度:主偏角Kr二90°,副偏角Kr - 15°,前角丫0二10。
后角a 0二8,副后角a 0'二8,刃倾角入s二5°
答案:
5. 45°内孔车刀几何角度: 主偏角Kr二45°,副偏角Kr1 - 15。
,
前角丫o二10°,后角日o二10°,副后角曰o二10°,刃倾角入S二-5°答案:
F O-P D
6. 45°端面车刀几何角度:主偏角Kr二45°,副偏角Kr'二45°,前角丫0二5后角
a 0二8,副后角a 0'二8,刃倾角入S二5°
答案:
5. 45°内孔车刀几何角度: 主偏角Kr二45°,副偏角Kr1 - 15。
,。
1、车刀几何角度标注①45°端面车刀:Kr=Kr¢=45°,go= -5°,ao=ao¢=6°,ls= -3°参看教材中的图1-16②内孔镗刀:Kr=75°,Kr¢=15°,go=10°,ao=ao¢=10°,ls= 10°参看教材中的图1-222、粗、精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什么?粗加工要选一个大的吃刀深度,较大的进给量,根据机床,刀具,工件材料选一个合适的转数。
精加工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考虑生产率来选合适的吃刀深度,进给量和主轴转数3、什么是积屑瘤?它是怎样形成的?对切削过程有何影响?如何抑制积屑瘤的产生?在一定的切削速度范围内切削钢、铝合金与球墨铸铁等塑性金属时,由于前刀面上挤压和摩擦的作用,使切屑底层中的一部分材料停滞和堆积在刃口附近,形成积屑瘤。
积屑瘤是粘结在切削刃口附近一硬度很高的金属块。
对切削过程有何影响:1)刀具实际前角增大2)增大切削厚度3)使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增大4)对刀具耐用度有影响积屑瘤虽能保护刀尖,但不稳定,会影响加工精度,需要采取措施抑制:① 采用高速切削是抑制积屑瘤的基本措施(最有效);② 增大进给量;③ 增大刀具前角;④ 采用润滑性能良好的切削液。
2、切屑的种类有哪些?不同类型切屑对加工过程和加工质量有何影响?4、简述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温度、切削力的影响规律。
切削用量三要素分背吃刀量,进给量和切削速度,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小。
一般车削时当进给量不变,背吃刀量增大一倍是,切削力也成倍增大,而当吃刀量不变,进给量增大一倍时,切削力约增大0.7-0.8,三要素中切削速度对温度影响最大,其次是背吃刀量。
5、什么是刀具磨钝标准?刀具磨钝标准与哪些因素有关?刀具磨损后影响加工质量,增加刀具材料的消耗及加工成本,因而必须根据加工情况,规定一个最大的允许磨损量,这就是刀具的磨钝标准。
总第课时时间:课题五车刀简介(车刀角度及其标注)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车刀角度的名称。
2、掌握车刀角度的标注。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教学重点:车刀的角度及标注教学难点:刃倾角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车刀实物(外圆车刀)自制卡片教学课型:新授教学过程:课题车刀角度及其标注一、组织教学点名考勤、稳定学生情绪、宣布上课二、复习提问1、一般车刀由哪几个刀面、哪几条切削刃组成?2、确定车刀角度的辅助平面有哪三个平面?3、什么是切削平面、基面和截面?它们之间有何关系?三、导入语车刀几何角度的分析对学生空间想象力要求较高,而选择车刀的几何角度,又是加工方案中的重要步骤;所以车刀几何角度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一)车刀几何角度(用自制卡片与车刀实物来表示各个角度)在主截面内测量的角度:(1)前角(γo)前角是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2)后角(αo)后角是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3)副后角(αo′)副后角是副后刀面与副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4)楔角(βo)楔角是在主截面内前刀面与后刀面之间的夹角注意:三者的关系如下βo=90o-(γo+αo)在主截面内测量的角度:(5)主偏角(κr)、主偏角是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方向间的夹角(6)副偏角(κr′)副偏角是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背离进给运动方向间的夹角(7)刀尖角(εr)刀尖角是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注意:三者的关系如下εr =180o-(κr +κr′)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角度:(8)刃倾角(λs)刃倾角是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二)车刀角度图画法为了不断改进车刀以及学习和交流先进刀具,中级车工学生应逐渐掌握车刀角度图的画法。
画车刀图的一般步骤为:(1)先画出车刀在基面上的投影图(俯视图),可标注主偏角κr、副偏角κr′和刀尖角εr(刀尖角一般不标注);(2)作主切削刃的延长线,然后画主剖面图,可标注前角γo、主后角αo、倒棱及断屑槽尺寸;(3)作副切削刃的延长线,然后画副剖面图,可标注副后角αo′;(4)主切削刃在切削平面的垂直方向作S向视图,可标注刃倾角λs;(5)如刀尖处形状较为复杂或标注尺寸的部位过小时,可作刀尖处局部放大图,标注刀尖圆弧及修光刃长度等;(6)也可标注其他参数,如刀片的型号和代号(或牌号),刀柄的材料和尺寸,切削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