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 格式:ppt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13
6.5 近似数——四舍五入法1.在□里填大数。
21□975≈21万34□041≈35万53□6831≈540万2□3572≈20万2.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20184≈3467000≈64567000≈1260000≈答案:1.49902万367万6457万126万1.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面积就扩大()。
A. 3倍B. 6倍C. 9倍2.大圆半径正好是小圆的直径,则小圆面积是大圆面积的()。
A. B. C. 2 D. 43.大圆的半径与小圆的直径相等,大圆的面积与小圆面积的比是( ) 。
A. 2:1B. 4:1C. 1:44.一个小圆的直径等于一个大圆的半径,小圆面积是大圆面积的()。
A. B. C. D.1.【答案】C【解析】【解答】圆的面积是半径的平方乘以π,所以半径扩大3倍,面积就扩大3²倍,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2.【答案】B【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假设大圆的半径是2,那么小圆的直径也是2,小圆的半径就是2÷2=1,由圆的面积公式可知:大圆的面积是:π×22=4π,小圆的面积是:π×12=π,则小圆面积是大圆面积的:π÷(4π)= = .故选:B.【分析】根据题意,假设大圆的半径是2,那么小圆的半径就是2÷1=1,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3.【答案】B【解析】【解答】解: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根据圆面积公式可知,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4倍,那么大圆面积与小圆面积的比是4:1.故答案为:B【分析】先判断出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根据圆面积公式可知,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2的平方倍,然后根据倍数关系写出比即可.4.【答案】B【解析】【解答】解:设小圆的直径是2r,则大圆的半径是2r,小圆面积是大圆面积的:πr²÷π×(2r)²=πr²÷4πr²=.故答案为:B【分析】设出小圆的直径和大圆的半径,然后根据圆面积公式表示出两个圆的面积,用小圆面积除以大圆的面积即可求出小圆面积是大圆面积的几分之几。
4 亿以内的数的近似数项目 内 容1.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720000=( )万 20000000=( )万37200000=( )万 578000000=( )万2.下面是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部分少数民族的人口数。
纳西族:326295人 蒙古族:5981840人回族:10586087人 壮族:16926381人把这些数四舍五入到“万”位。
分析与解答:根据题中要求,看所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若这一位满( ),则向前一位进一;若不够5,则( )。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
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或者把后面的数字一起改写成“0”。
(1)326295的千位数字是6,大于5,则( ),所以326295≈( )万。
(2)5981840≈( )万,10586087≈( )万,16926381≈( )万。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 )和( )等数学概念,我还知道了在实际生活中不需要十分准确的数据,在能说明事情本质的情况下,可以用( )数来表示。
4.预习后我还知道:用( )法求近似数。
5.下面的数据是近似数的在括号里画“○”。
(1)某县实验小学共有学生1850人。
( )(2)五万人手拉手大约长70000米。
( )6. 把下面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
7097344≈( )万 60004795≈( )万9946500≈( )万8692965≈( )万温馨提示学具准备:计数器。
知识准备: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参考答案:1.7220003720578002.5舍去(1)进一33(2)598105916933. 精确数近似数近似4. 四舍五入5.(1)( ) (2)(○)6.7106000995869问题解决项目内容1.有6只灰兔,2只白兔,灰兔是白兔的几倍?2.客车外面有8名学生,车里面坐的学生人数是外面的4倍。
车里坐了多少名学生?分析与解答:客车外面有8名学生,车里面坐的学生人数是外面的4倍,就是车里面坐的学生人数有( )个8人。
6.5 把含有两级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教学内容教材第69、70页把含有两级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教学提示把含有两级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教材选择了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到的几个少数民族当时人口统计的真实数据,并以此为素材认识精确数,学习把精确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由于学生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已初步了解了近似数,所以,教材介绍了精确数的概念,把着眼点放在了将精确数改写成近似数上。
先让学生试着改写回族、纳西族两个比较典型的(一个舍、一个入)数据。
在交流改写方法和结果的基础上,告诉学生,把一个精确数改写成近似数,一般用四舍五入法。
然后,让学生用近似数描述其他两个少数民族的人口。
这样从实际事例入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精确数,哪些地方要用近似数,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四舍五入”法的意义,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精确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的过程,掌握改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把亿以内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
难点运用“四舍”和“五入”把一个非整万数改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例5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准备:四舍五入法相关知识准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旧知铺垫、引出课题。
师:你能独自完成下面的问题吗?(课件播放)1、写出下面各数。
五十四万三百六十万二百零八万一千六百零五万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180000240000030500000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把“把非整万数改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设计意图:新知的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上。
课始先对本课时需要的原有知识进行复习和稳固,更有利于新知的学习。
小学数学冀教新版四年级上册《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运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用近似数表示出来。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把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尾数,求出近似数。
教学难点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尾数,求出近似数。
教学方法交流研讨、分组讨论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经常碰到一些与实际数值完全符合的数。
如教室中有25张桌子,我们班24个男生,26个女生,像这些25、24、26都叫精确数。
出示图片:四个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师:上面的四个数据也都是精确数,实际生活中,还经常用近似数来描述一些事物。
如我国的粮食总产量约是4149亿千克,世界人口约60亿,回族人口大约是860万人,纳西族人口大约是28万人口。
像这些都是近似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用“四舍五入法”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
二、新课学习1.学生尝试改写壮族、蒙古族人口数。
教师提示:要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就是省略什么数?看什么位?怎样的情况采用五入法?四舍法呢?它们分别怎样操作?2.把下面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
(1)出示15489630,指名读数。
(2)提问:这个数要四舍五入到万位,就是要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尾数的最高位是什么?(3)操作:保留到万位,就是要省略尾数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看尾数的最高位千位,现在千位是9,比5大,所以把9630舍去,近似数就是1549万。
15489630≈1549万,强调“≈”的读写法。
(4)师生共同改写4806849。
3.归纳方法师:想想怎样求省略万后面尾数的近似数?学生讨论,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方法:(1)看被省略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
(2)比较,选用四舍法还是五入法。
(3)写出得数。
6.4 把整万的数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教学内容教材第66~68页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教学提示用“万”为单位表示整万的数,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借助故宫和圆明园的占地面积用“万”为单位来表示简单而又简洁,然后介绍七十二万和三百四十六万分别代表哪个数来学习,如何把整万的数改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做,经历试写的过程,这对学生理解数的意义,掌握数的改写方法都是非常有益的体验。
在学生试写、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议一议”,掌握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去掉万位后面的0,同时加“万”字。
学生在改写这个知识点上,容易犯两个错误:一是数错0的个数或不管有几个0都去掉;二是去掉0后,不加“万”字。
教师在这里要补充适量的练习,同时,增加辨析类题目。
要让学生理解:改写是为了读数、写数方便,表示数的形式发生变化,但数的大小不变。
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特别明确,以便与求近似数相区分。
活动二,体验一百万有多大。
教材首先通过丫丫回答兔博士提出的问题“你知道一百万有多大吗?”学习一百万的读、写方法,知道一百万是个七位数。
然后设计了三个体验活动。
这个活动安排目的,一方面体验、感受大数目,另一方面给学生创造用自己的方法,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的素材和机会。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会用“万”为单位表示大数。
2、认识并感受一百万的实际意义。
过程与方法经历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和体验一百万的过程,掌握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用“万”为单位表示大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难点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秒表、计算器学生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复习铺垫。
师:(课件出示下面各题)1、写出下面各数。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课时把整万的数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6.4 把整万的数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教学内容教材第66~68页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教学提示用“万”为单位表示整万的数,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借助故宫和圆明园的占地面积用“万”为单位来表示简单而又简洁,然后介绍七十二万和三百四十六万分别代表哪个数来学习,如何把整万的数改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做,经历试写的过程,这对学生理解数的意义,掌握数的改写方法都是非常有益的体验。
在学生试写、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议一议”,掌握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去掉万位后面的0,同时加“万”字。
学生在改写这个知识点上,容易犯两个错误:一是数错0的个数或不管有几个0都去掉;二是去掉0后,不加“万”字。
教师在这里要补充适量的练习,同时,增加辨析类题目。
要让学生理解:改写是为了读数、写数方便,表示数的形式发生变化,但数的大小不变。
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特别明确,以便与求近似数相区分。
活动二,体验一百万有多大。
教材首先通过丫丫回答兔博士提出的问题“你知道一百万有多大吗?”学习一百万的读、写方法,知道一百万是个七位数。
然后设计了三个体验活动。
这个活动安排目的,一方面体验、感受大数目,另一方面给学生创造用自己的方法,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的素材和机会。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会用“万”为单位表示大数。
2、认识并感受一百万的实际意义。
过程与方法经历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和体验一百万的过程,掌握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用“万”为单位表示大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难点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秒表、计算器学生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复习铺垫。
6.5 把含有两级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翰皓学校陈阵语⏹教学内容教材第69、70页把含有两级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教学提示把含有两级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教材选择了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到的几个少数民族当时人口统计的真实数据,并以此为素材认识精确数,学习把精确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由于学生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已初步了解了近似数,所以,教材介绍了精确数的概念,把着眼点放在了将精确数改写成近似数上。
先让学生试着改写回族、纳西族两个比较典型的(一个舍、一个入)数据。
在交流改写方法和结果的基础上,告诉学生,把一个精确数改写成近似数,一般用四舍五入法。
然后,让学生用近似数描述其他两个少数民族的人口。
这样从实际事例入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精确数,哪些地方要用近似数,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四舍五入”法的意义,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精确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的过程,掌握改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把亿以内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
难点运用“四舍”和“五入”把一个非整万数改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例5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准备:四舍五入法相关知识准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旧知铺垫、引出课题。
师:你能独自完成下面的问题吗?(课件播放)1、写出下面各数。
五十四万三百六十万二百零八万一千六百零五万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180000 2400000 30500000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把“把非整万数改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设计意图:新知的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上。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5课,是有关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一节课。
本课时要求学的内容是用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表示大数。
本节课是在学生会用“万”为单位表示整万的数,会用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近似数表示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习的重点是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把亿以内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掌握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改写,在改写时,对学生来说可能有难度。
《xx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本课时教材内容是把精确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教材通过两个活动,让学生认识精确数的意义并学习把一个精确数改写为近似数以及怎样区分精确数和近似数,并把这些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据此,本课教学目标可以包含:掌握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改写;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了解有关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本节课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及练习法等方法教学。
学生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十岁左右的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自主探索的能力,能对探究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特点。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已经对数有了进一步的深化认识。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近似数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把精确数改写成近似数,学了这部分知识后,学生可以了解在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精确数,哪些地方要用近似数,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获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重要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观念的提升。
学生采用观察、猜想、推理、交流、反思等方法学习本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改写。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教学目标:1、结合我国部分少数民族人口数的具体事例,经历把精确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的过程。
2、知道什么是精确数,理解“四舍五入”法的含义,会用“四舍五入”法将一个精确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3、了解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将一个精确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改写的方法。
学生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会用自己的数感和数的大小比较的知识求一个数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知识,只是当时没有设计具体的讲解方法,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了当时所学的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
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180000 4050000 36000002、将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是什么?3、某中学有学生3126人,大约是()人。
4、一辆摩托车的价钱是5988元,大约是()元。
学生审题后回答。
教师:这里的3000和6000都是什么数?学生:近似数。
教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近似数来描述一些事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改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
1、教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学生:56个民族。
教师:在这56个民族中,汉族的人口最多,其他民族的人口相对少一些,因此我们称他们为少数民族。
大家想了解这些少数民族具体有多少人口吗?(出示主题图)2、同桌二人互相读一读题中各少数民族人口的数量,再指名读一读,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读的?读数时要先().3、教师:上面这些数与实际人口数量是一致的,因此我们称它们为精确数,(板书:精确数)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近似数描述一些大数。
如果用近似数描述回族和纳西族的人口,你认为它们应该各是多少万?为什么?(板书:近似数)学生举手发言,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教师:一个数在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时,首先看这个数的万级,326295这个数的万级表示多少万?(32万)再看个级上的数,6295接近一万吗?(接近)怎么办呢?(就在32万的基础上再加一万)这个数更接近3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