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东 狮 锣 鼓 敲 法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4
锣鼓的打法教学锣鼓是中国传统音乐中重要的打击乐器,其奔放热烈的节奏和声音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音乐魅力。
在中国古代,锣鼓被广泛应用于宫廷音乐、民间节庆活动以及战争中。
在现代,锣鼓也成为了各类舞蹈、戏曲和庆典活动的重要伴奏乐器。
本文将详细介绍锣鼓的打法教学,帮助初学者掌握锣鼓的基本技巧。
一、锣的打法1. 用法准备:a. 确保锣和锣架的稳定性,以免在演奏过程中出现不安全因素。
b. 准备好合适的锣槌(或称击锤),确保槌头坚硬、舒适且容易掌握。
c. 找到合适的位置站立或坐姿,保持稳定且舒适。
2. 打法练习:a. 锣鼓的基本打法是使用锣槌击打锣面。
击打时要保持锣槌垂直于锣面,并且用力均匀。
b. 锣鼓的节奏是根据乐曲和演出需要来确定的,要根据指挥或伴奏人员的要求进行演奏。
c. 演奏过程中要保持稳定的节奏感,力度适宜,避免忽强忽弱或节奏失控的情况发生。
二、鼓的打法1. 用法准备:a. 确保鼓的放置稳定,以免在演奏过程中出现滑动或翻倒等危险情况。
b. 检查鼓面是否结实,如有破损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c. 使用合适的鼓槌,槌头应坚硬、适中大小,且杆部易于握持。
2. 打法练习:a. 鼓的基本打法有敲击、轻拍和滚打三种。
根据乐曲的需要,可以变换打法来表达不同的音乐效果。
b. 敲击鼓面时,要保持鼓槌垂直于鼓面,并用力均匀,以产生清晰的音响。
c. 轻拍鼓面时,要用适度的力度和节奏,既要发出声音,又要保持音乐的连贯性。
d. 滚打是指快速连续地打击鼓面,可以通过加快速度和增加力度来产生连续的音响效果。
三、常见锣鼓的打法技巧1. 轻巧的打法:当演奏某些高音部分或需要细致表达的音乐时,可以使用轻巧的打法,即锣鼓槌在锣面或鼓面上快速移动,而不是用力敲击。
2. 手指击奏:某些锣鼓乐器如唢呐锣,可以使用手指击奏鼓身或锣面,以产生独特的音响效果。
手指击奏要注意力度和节奏的控制,保持音乐的连贯性。
3. 快速滚打:在某些乐曲中,需要产生快速连续的锣鼓声。
锣鼓打法教学锣鼓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音乐演奏、庆典活动和寺庙祭典等场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习锣鼓的基本打法对于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锣鼓手而言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锣鼓的基本打法,并提供一些实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基本打法1. 锣的打法锣的打法可以分为两种:敲打和打击。
敲打是指用锣槌自上而下地轻敲锣面,产生清脆的音响。
打击是指用锣槌自外向内打击锣面,产生较重的音响。
在敲打时,要注意手臂的力道和速度,保持节奏感。
同时,为了让音响持续较长时间,敲打时要将锣槌尽量放在锣面上停留片刻。
在打击时,手臂的力道要更大,用力均匀,以便产生更强的音响。
同时,要注意击打位置,通常是锣中央的位置。
2. 鼓的打法鼓的打法通常有敲打和挥击两种方式。
敲打是指用鼓槌或手指敲打鼓面,产生响亮的音响。
挥击则是用鼓槌或手腕迅速挥动,同时产生连续的音响。
在敲打时,要注意手指或鼓槌的位置和力道。
用手指敲打时,要用掌心部分的肉细微敲击鼓面,以获得更好的音质。
在挥击时,要保持手腕的自然松弛,利用手腕的力量产生鼓面连续的音响。
同时,需要注意手腕的灵活性和速度,以便在演奏时保持稳定的节奏。
二、实用技巧1. 身体姿势和动作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动作对于锣鼓演奏至关重要。
首先,要保持上体的直立,肩膀放松,手臂自然下垂。
其次,注意手腕和手指的放松和弹性。
锣鼓演奏时,手臂的运动应该自然而灵活,不应过于僵硬和生硬。
2. 节奏感和速度控制锣鼓演奏离不开良好的节奏感和准确的速度控制。
要注意与其他乐器或乐队成员进行良好的配合和协调,保持整个演奏的节奏一致。
锣鼓打法中的力道和速度也是需要掌握的重要要素,根据乐曲的节奏感和作者的要求适时调整。
3. 音色掌握不同击法和不同部位的敲击会产生不同的音色,锣鼓手需要学会掌握不同的技巧来改变音色。
在打击锣鼓时,可以通过锣槌的角度、力道和位置来调整音色;在敲打鼓面时,可以通过手指或鼓槌的位置和力度来改变音色。
三、注意事项1. 保护手部和听力锣鼓演奏过程中需要注意手部的保护。
舞狮重点知识点总结舞狮表演分为南狮和北狮,南狮以广东为代表,北狮则以山东、河北等地为代表,而其它地方如福建、湖南、云南等地也有各自独具特色的狮子舞。
南狮身形短小,灵活轻盈,动作多样,舞者高举狮头,舞狮行进时多有打滚、跑跳、倒竖等动作。
而北狮则身形高大、威武雄壮,通常舞者分左右两只狮,舞动威猛有力,表现出北方人的豪爽与壮硕。
无论是南派狮舞还是北派狮舞,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魅力,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民间传统文化形式,对于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舞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和技艺。
舞狮表演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集观赏性、娱乐性、祈福性于一体的多功能艺术形式。
下面将依次介绍舞狮的起源、发展、表演形式、表演程序、舞狮器材及技艺要领。
一、舞狮的起源和发展中国舞狮起源于古代的狩猎习俗,在古代人们对狮子的崇拜下,逐渐演变为了狮舞表演。
中国古代的文献中,有关于狮舞的记载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时有关于狮舞的文章和壁画,可以认为狮舞在这个时期已经成为了一种祭神活动的一部分。
后来,经过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舞狮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魅力。
舞狮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历史和地域文化影响,从南方到北方,不同地域的舞狮形式各有特色,南方的狮子身材短小,动作灵活多变,而北方的狮子则体态高大,威武雄壮。
而后来随着文化交流的发展,舞狮这一传统文化形式也渐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成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形式。
二、舞狮的表演形式舞狮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南狮和北狮两种形式,而不同地域的舞狮形式也有所不同,福建、湖南、云南等地也有各自独具特色的舞狮形式。
舞狮表演主要以表演者身着狮头狮身服饰,模仿狮子的动作,舞者要求配合音乐比划舞蹈,形象地展现出高大威猛雄壮的狮子形象,内涵饱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
舞狮的表演形式在悠久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
传统南狮鼓谱传统南狮鼓谱2009-05-16 13:52:03| 分类:随兮 | 标签:清远泛居中央空调工程公司 |举报|字号订阅下载LOFTER我的照片书 |南狮鼓五个阶段基本鼓打法:(1) 擂鼓:开始拜神或行礼均擂鼓三次左右中。
打法:(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切),(咚咚切)(每三次)(2) 起狮鼓:拜完神或行完礼开始起舞打法:打鼓边(得得得)后打鼓:(咚撑撑撑撑撑撑撑撑切)(3) 行狮鼓:(三星鼓)其动作是左望右望,寻找食物。
打法:(得咚切),(得得咚切) (咚咚撑切)循环二至三次。
(4) 抛狮鼓:法备动作去食青,或试探动作。
打法:(咚咚洞咚切),(咚咚洞咚切) (咚咚洞咚切)。
(5) 七星鼓:咬七星试探动作看其动作可否进食。
打法:(咚撑撑),(咚撑撑),(咚撑撑),(咚洞洞咚撑撑撑撑切)。
上五个阶段打法,配合狮子开始行礼拜神,起动寻找食物,后其试探食物没有问题便进食,完毕。
循环一样,像如驾驶汽车第一上车开车,入一波后二波三波四波或五波的循环动作。
鼓乐的配合不是短短时间完成,如分阶段去了解便容易得多了。
醒狮采青技法:狮子找寻食物之前,以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表达。
以下是简单采青技法:(一)参拜:拜神,分三次,先由左边开始,依次左、右、中,「前进约五步,退后约五步,再四平马开狮口,举狮向左右中」。
鼓乐:「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切、咚咚切」(二)起狮:用右手握起,左手按狮口,左右摇动狮头走一个圈。
鼓乐:打鼓边:「得得得」,后打鼓:「咚撑撑撑撑撑撑撑撑撑撑切」(三)庄狮:「三星」:阴阳手按狮口,四平马、弓步马(如寻找食物动态,四五次左右不等)。
鼓乐:「撑咚切、撑咚切、咚切、撑撑切、撑咚切、撑撑切、咚切」(四)抛狮:准备去试探食物,步法:四平马、合脚跳前一步,开四平、三次动作。
鼓乐:「咚咚咚咚撑、咚咚咚咚撑、咚咚咚咚撑」三次(五)洗脚:「打七星」试探食物:先左脚摆前用狮头洗脚动作,洗完左,洗右再洗左,后举起狮头摇动(要鼓乐配合刀停止摇动)。
广东醒狮威猛如斯2009年12月11日来源: 南方都市报佛山黄飞鸿纪念馆前的舞狮表演。
中山纪念堂前举行的龙狮汇演大赛。
广州名片文化遗产系列总第83期候选名片82号广东醒狮提名辞广东醒狮闻名全国乃至世界,因其威猛因其爽朗,深植民间,代代相传。
索引广东醒狮,是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广东民间舞。
自古以来,广东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
广州番禺、佛山南海、湛江遂溪……几乎乡乡都有自己的醒狮队。
每逢喜庆佳节,或有重大庆典活动,必有醒狮锣鼓镲助兴。
如今,醒狮活动也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成为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
唯心舞起来,我们都是黄飞鸿鼓手急促敲击,锣钹铿锵奏鸣。
披上一袭色彩斑斓的狮被,他们就是精神抖擞的威猛醒狮。
矫健一跃,“飞”上3米高的梅花桩。
未及喘气,又往前跳至15米远的更高“山路”。
俩人浑然一体,耍活整头雄狮。
岭南人对于“醒狮”的感情,更多是与童年记忆的美好擦肩,是驱邪避害的吉祥好兆头。
我清晰记得,小时候和同伴挤在人群里,穿过大人股间仰望街头舞狮队伍表演的情景。
回到家,“偷来”爷爷刚刚扎好的簸箕当作狮头,绑上麻袋拖成长长狮尾,DTY一头“简易醒狮”挥舞几下,也能鼓捣出一天的快乐。
及至暑假来临,爸妈“开恩”准许观看几部电影或连续剧,从中更见醒狮的张扬与威武。
那种在梅花桩上腾挪跳跃的矫健,绝非街头迎春狮舞可比。
《狮王争霸》、《王者之风》这些黄飞鸿系列电影里,醒狮竞赛往往是串联整个故事的明线。
电影里,黄飞鸿擎着狮头“飞天遁地”无所不能,虽说编剧略显浪漫夸张,却是让醒狮文化牢牢印记在了心中。
长大了,到老家祭祖。
看见村里的祠堂,常年摆放着这样的“真家伙”。
喜庆节日来临,有人打鼓,有人敲锣,有气力摆弄狮头的孩子,就像当上了乐队主唱一样神气活现。
在传统中坚守,南国醒狮一如广东人务实、稳健的基因般,散发着令人精神振奋的神秘力量。
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醒狮,从青灯古影的古代,舞到镁光灯闪烁的现代,或许有片刻的不适应,但终归能顺着去路越走越远。
舞狮鼓谱大全口诀《舞狮鼓谱大全口诀》口诀一:一敲咚咚起响声,就像春雷惊梦醒。
二打砰砰震耳鸣,好似战鼓催人行。
三捶哒哒节奏明,仿佛雨点落不停。
四击哐哐力量盛,宛如力士在显能。
舞狮开始鼓先鸣,简单节奏要记清。
这个口诀像钥匙,开启舞狮欢乐情。
就像我们排队走,一步一步有顺序,鼓谱节奏也一样,按部就班来敲击。
口诀二:一鼓轻敲像鸡啄米,小小声音引注意。
二鼓重捶似牛耕地,沉沉力量往下递。
三鼓连敲如马奔腾,哒哒哒哒蹄声起。
四鼓慢打若象踱步,哐哐哐哐有深意。
舞狮跟着鼓点走,就像小船顺水流。
小朋友们要牢记,鼓谱口诀心中记。
每次敲鼓按顺序,舞狮表演才有趣。
口诀三:一敲鼓心咚一声,好像开灯屋亮明。
二敲鼓边哒两声,仿佛小鸟叫轻轻。
三打鼓中砰砰砰,好似心跳活力增。
四敲鼓角哐哐哐,就像大钟被撞鸣。
舞狮表演靠鼓领,鼓谱口诀要记清。
就像我们学写字,一笔一划按顺序,敲鼓也是这个理,节奏不乱才好听。
口诀四:一捶鼓响似水滴,滴答开启音乐集。
二鼓相击像风吹,呼呼吹过柳树枝。
三鼓重敲如雷至,轰轰震得大地移。
四鼓轻敲若星驰,闪闪点缀夜之诗。
舞狮的鼓有魔力,口诀简单好学习。
小朋友们别着急,慢慢练习有成绩。
就像爬楼一步步,鼓谱掌握不费力。
口诀五:一鼓咚哒很轻快,如同小猫把步迈。
二鼓砰砰有气派,好似老虎下山来。
三鼓哒哒节奏快,就像兔子蹦蹦跳。
四鼓哐哐力量在,仿佛大象把路开。
舞狮听鼓来表演,鼓谱口诀不犯难。
就像唱歌有旋律,按照节奏来敲起。
大家一起学口诀,舞狮欢乐满天地。
口诀六:一敲鼓儿咚得隆,好像种子在土中。
二敲鼓儿哒得哒,恰似新芽往上爬。
三敲鼓儿砰砰砰,犹如花朵正绽红。
四敲鼓儿哐哐哐,就像大树立风中。
舞狮伴着鼓点动,鼓谱顺序记心中。
就像我们做游戏,规则清楚才有趣。
口诀好记又好用,舞狮敲鼓乐无穷。
口诀七:一鼓轻敲咚一下,像那蜻蜓点水洼。
二鼓重打砰砰呀,仿佛巨石落地下。
三鼓连敲哒哒哒,好似雨点在滴答。
四鼓慢捶哐哐哐,宛如老钟慢慢晃。
舞狮表演看鼓话,鼓谱口诀来当家。
威风锣鼓全套打法与口诀威风锣鼓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民俗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节庆活动中,威风锣鼓常常被用来增添喜庆的氛围。
它强烈的节奏感和鼓点的连绵不断,使人们无法抵挡其魅力。
下面将介绍威风锣鼓的全套打法与口诀,帮助初学者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艺。
全套打法分为锣、鼓两部分。
锣的打法主要有挑、击两种,鼓的打法则有撞、击、敲、捶等。
在演奏锣鼓之前,需要了解每种乐器的不同打法并适应使用。
首先是锣的打法。
挑锣的位置在中间,掌指向前,挥拍的动作力度较大。
击锣的位置在边缘,用手球击锣皮的中间部分,掌指向上。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挑击方式,产生不同的音色。
鼓的打法较为复杂,需要掌握不同的动作。
撞鼓是最基础的动作,主要是用手掌的肉部横向撞击鼓皮。
击鼓是用掌心的骨节部位向里轻轻击打,产生中低音的声音。
敲鼓则是只用手指指肚轻轻击鼓皮,产生高音的声音。
捶鼓则是用整个拳头轻敲打鼓皮上部,产生清脆的声音。
威风锣鼓的节奏感非常重要,要求演奏者具备良好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口诀,可以帮助演奏者把握节奏。
“威风锣鼓齐八下,身体动作显精神。
” 这句口诀强调了锣鼓的基本打法,同时提醒演奏者注意保持良好的身体动作,以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
“锣鼓锣鼓击地声,左右齐动身体扬。
” 这句口诀强调了锣鼓的节奏感和身体的配合动作。
演奏者在击打锣鼓的同时,左右晃动身体,使表演更加生动有力。
“左右齐步声如雷,锣鼓齐鸣声此起。
” 这句口诀强调了演奏者在演奏时的步伐与音乐的协调。
演奏者应该根据节奏有条不紊地左右行走,使音乐更加有力量感。
威风锣鼓的演奏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和掌握,特别是在表演中要注重团队合作和协调。
在演奏过程中,锣鼓的节奏要与其他乐器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总结而言,威风锣鼓的全套打法与口诀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掌握锣、鼓的不同打法和节奏口诀,我们可以更好地演奏威风锣鼓,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广府地区狮鼓制作技艺及其传承作者:屠金梅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11期【摘要】狮鼓是南狮表演时所用的伴奏打击乐器,也用于舞龙、武术和巡游。
广府地区从事狮鼓制作商铺多以“声”字为标志,如广州的“全声”“浩声”、佛山的“德声”、江门的“金声”等,这些商铺都有三代以上经营历史,以及近年来创立的佛山的“佛声”工艺厂,此类传统商铺经营范围是舞龙舞狮的相关产品,主打产品是狮头和狮鼓。
本文在实地走访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广府地区广州、佛山、开平、东莞四市狮鼓的制作技艺及其传承情况。
【关键词】狮鼓;南狮(醒狮);“金声”;“全声”;“佛声”【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网络流传一段记录佛山“80后”制作狮鼓艺人何宇斌的视频,名称是“佛山狮鼓“日不落”全靠他的一片痴心”,何宇斌从互联网推广公司辞职,同父亲一起打理生意,从零开始学做狮鼓,不但将佛山传统狮鼓制作的技艺继承下来,还对狮鼓制作技艺进行革新,并且在网店销售狮鼓,将狮鼓销售从线下发展到线上。
狮鼓是南狮表演时所用的伴奏打击乐器,也用于舞龙、武术和巡游。
南狮也称“醒狮”,主要流传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以广东狮最具代表性,广东狮又分为若干流派,其中佛山大头狮最为普及,鹤山的鸭嘴狮(鹤装)次之,还有英德鸡公狮和东莞的麒麟狮等。
“南狮狮头造型色彩夸张,凸眼、大口、眉粗、短须、顶有独角。
表演时通过夸张艳丽的造型和刚健顿挫的动作,刻画狮子的威武雄壮。
南狮强调性格化,其狮头造型参照戏曲中的‘刘备面’‘关公面’‘张飞面’等。
两位舞狮者分别持狮头、披狮被,根据不同的狮头形象舞出不同的性格特征。
”①南狮伴奏以狮鼓为主,鼓声是南狮的灵魂,要求声音要清脆,不能太尖或者太闷。
狮鼓常用鼓点有三星鼓、五星鼓和七星鼓三种。
鼓声的强弱、快慢、急速与柔和,都根据醒狮舞的不同套路、不同动作而设置。
“表演时,舞蹈步幅小、动作较为柔和细腻的,以‘三星’伴奏,主要表现狮子喜、惊、疑、怒的神态;‘七星’伴奏时,舞狮步幅变动大,动作大起大落,表现狮子英武敏捷、勇猛威武的气质形象。
演出流程:1、开场前暖场(主要为南狮梅花桩表演或锣鼓暖场)2、配合酒店拜神(可选)3、吉时,正式开始,鸣放鞭炮①鸿运当头:有请×××老总为醒狮系红丝绸,喻示唐华酒店在新的一年里,鸿运当头,势不可挡。
②为醒狮点睛,点石成金,左点金,右点银,中间点太平;有请×××老总为南狮点睛,喻示唐华酒店在新的一年里,金银满钵,富贵太平。
③为醒狮扫身,扫去一切晦气霉运,扫去一切烦恼是非,扫去一切灾难小人,扫去一切波折坎坷有请×××老总为南狮扫身,喻示唐华酒店在新的一年里,顺风顺水,光彩夺目。
④祥狮献瑞,醒狮吐出吉祥对联,喻示唐华酒店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大展鸿途。
⑤采青:“青”用生菜,取生财之意,老总接青、接财接福。
有请×××老总接青,喻示唐华酒店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财到福到。
4、进入大堂及各部门祈福纳财(路线由酒店提供,醒狮到每个部门去拜年,驱邪,祈福,采青)祥狮献瑞,财到福到,有请祥瑞之狮进入大堂及各部门祈福纳财。
恭祝唐华酒店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财源滚滚,大展宏图。
祝每位员工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步步高升。
开业舞狮活动的流程活动流程:正式开场前:先四只狮子舞狮暖场,四只狮子一起表演一个集体套路(四只狮子一起敬狮,四狮子走圆场、双狮钻狮皮、双狮叠罗汉、一狮叠两个狮子罗汉、双狮坐肩撒幅、双狮互添毛、四狮一起欢腾跳跃、双狮双盘莲花、四狮绕场活动),然后四只狮子随便走走(按照客户的要求)然后:主持宣布活动正式开始后,两只金狮在台上表演,两只银狮在台下表演。
具体流程:金狮在台上举行「点睛」仪式。
仪式由主礼嘉宾进行,把朱砂涂在狮的额头上,象征给狮子开了慧眼,能更好的找菜(谐音——招财)。
然后两只狮子走双狮套路接着领头的金狮开始走采青的套路:先出洞(狮子从沉睡中苏醒,探头探脑左顾右盼)寻青(狮子做出各种巡视的动作)发现青(「青」用的是生菜(谐音——生财)。
狮锣鼓作者:罗彩丹来源:《小演奏家》2017年第08期爷爷是传统狮锣鼓班子里的一位资深鼓手,如今八十岁的他,虽然没有了年轻时的风采,行动也没有当年利索,然而只要颈椎病不犯,爷爷的兴致来了,还会叫上狮锣鼓班子的伙计一起娱乐一番。
爷爷敲击的点点鼓声在我的童年留下无尽的美好回忆,它是我成长中最动听的旋律。
疏密相间的鼓点搭配着缓急交错的锣声,抑扬顿挫之中,狮子表演者们变换着各种舞姿,将生动而活泼的盖仔狮形象演绎得惟妙惟肖。
小时候的我特别期盼过年,期盼舞狮给春节带来的气氛和乐趣,正因为如此,爷爷敲打的鼓声成了我快乐的守候。
虽然那个年代没有现在过春节那么多的娱乐方式,但是我依旧喜欢那时候的淳朴乡情和春节气氛。
爷爷二十一岁时,也就是1956年开始学习打鼓。
据他所说,村里的狮班是他的曾叔祖父和同村的另一位长辈兴办起来的,当时两位长辈到外乡(今河田镇金全村)狮班学习,他们出师回到村里后,又召集了十几个有兴趣参加狮班训练的男青年,集资购买了舞狮需要用的道具,便成立了自己的狮班。
在挣工分度日的岁月里,白天他们到生产队里参加劳动,晚上就聚集在祠堂前面的那片空地,点着竹灯或油灯练习舞狮。
爷爷给我详述了那些舞狮表演情节:狮子跳桌表演翻跟斗、两个王猴子弄獅、表演“灌臭屁”……他们的表演引来观众哄堂大笑。
还有两人对桩表演,刀矛对桩,铁尺与矛、矛叉对桩,打拳有空手拳和棍拳,群狮参拜庙宇时,双狮嬉戏对闹,单狮越登走桩……盖仔狮的一静一动、一文一舞,无不是踩着鼓点,应着锣声。
可是从我记事以来,只知道村里的狮班一直都是五个人,爷爷打鼓,同村的伯公和一个年长的阿哥敲锣,还有两个中年人一个顶狮头一个顶狮尾。
那些“瓦沙和”、“王猴子”、两个人拿武器对桩的表演渐渐都省略了,就连那些道具也没存留下来。
关于拳术表演,邻居老伯还在世的时候,我们几个小孩子多次起哄他给我们表演打拳,而他每次都很乐意,大显身手,从没拒绝过我们这些小观众的好奇心,一心沉浸在他的表演中。
<<广东狮锣鼓敲法>>敲打动作及组合变化。
鼓的打法:广东狮鼓的打法种类及变化,学习打鼓应该配合一些口诀,每一种鼓法口诀都不同,分为三拜师鼓、高狮鼓、低狮鼓、双抛狮鼓。
(一)三拜师鼓:哒哒咚咚咚咚咚……咚隆砌咚隆砌咚隆砌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咚隆砌砌砌砌砌砌砌……右左@重复三次@(二) 高狮鼓:哒哒咚咚咚哒咚咚得隆咚咚咚咚咚咚咚右右左右左右左右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得隆咚咚咚咚咚咚得隆咚咚咚咚搭咚咚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三)低狮鼓:哒咚咚哒咚咚哒咚咚咚哒咚咚得隆咚咚哒咚咚右左左右左左右左左左左右左右右左右左右右左右咚咚哒咚咚哒咚哒咚咚哒咚哒咚咚哒咚哒咚咚哒咚哒咚左右左右咚咚咚咚咚咚咚哒咚得隆咚咚哒咚哒哒哒咚哒哒哒咚哒哒咚得隆咚咚咚咚咚哒咚咚广东狮锣法介绍锣音常用:「匡」作为代表。
此段也用数字「1 2 3........」来表示口诀,利用口诀使锣的节奏更为明确,而且锣的打法不像钹每一拍都要击打,而是停一拍(休息一拍),通常利用这一拍,以手指清压锣面,来消除锣的余音。
锣的打法如下:(配合鼓的打法)(一)三拜狮鼓哒哒咚咚咚咚咚咚.......... 咚隆砌咚隆砌咚隆砌咚隆砌咚隆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密鼓)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匡砌咚隆砌砌砌砌砌砌砌......右左匡匡匡匡匡匡匡@ 重复三次@@三拜狮锣的打法也是配合鼓音的为原则,但在压鼓音(砌)时,锣则停音休息一拍。
(二)高狮鼓哒哒咚咚咚搭咚咚得隆咚咚咚咚咚咚得隆咚咚咚右右左右右右左右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右左右左右左匡匡匡匡匡匡咚咚咚得隆咚右左右右左右左匡匡咚咚咚咚搭咚咚右左右左右左右匡匡匡匡匡1 2 1 2 @同样听到两个加重击(咚咚)时,准备结束这一<段,并配合口诀念出『1 2 1 2』。
@(三)低狮鼓哒咚咚哒咚咚哒咚咚咚咚哒咚咚得隆咚咚哒咚咚咚右左右右左右右左右左右右左右右左右左右右左右左匡匡匡匡匡匡匡˙哒咚咚哒咚哒咚咚哒咚哒咚咚哒咚哒咚咚咚右左右右右右左右右右右左右右右右左右左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咚咚咚咚咚哒右左右左右仓仓仓仓仓匡匡匡匡匡@最后七下鼓声打锣者初学时,亦可配合口诀念出『1 2 3 4 5 6 7』。
第三课时听赏《广东狮子锣鼓》(第二册)第三课时听赏《广东狮子锣鼓》1看看。
播放“锣鼓钹”冲击乐器发出的节拍音响,引导同窗看课件。
熟读锣鼓经。
2想一想。
请同窗说一说,在什么日子里能听到锣鼓声和看到舞狮子?请同窗扮演一下印象中的舞狮子动作。
3做做。
请全班同窗进行现场安排,来做个迎国庆的舞狮子活动。
4玩玩。
播放《广东狮子锣鼓》,请同窗连番扮演。
5敲敲。
同窗们在读读想一想玩玩中对音乐越加熟悉后,教师可请坐在台下的同窗边听音乐,边敲锣鼓。
并鼓舞同窗用手中的锣鼓即兴发明鼓点敲击。
第三课时听赏《广东狮子锣鼓》1看看。
播放“锣鼓钹”冲击乐器发出的节拍音响,引导同窗看课件。
熟读锣鼓经。
2想一想。
请同窗说一说,在什么日子里能听到锣鼓声和看到舞狮子?请同窗扮演一下印象中的舞狮子动作。
3做做。
请全班同窗进行现场安排,来做个迎国庆的舞狮子活动。
4玩玩。
播放《广东狮子锣鼓》,请同窗连番扮演。
5敲敲。
同窗们在读读想一想玩玩中对音乐越加熟悉后,教师可请坐在台下的同窗边听音乐,边敲锣鼓。
并鼓舞同窗用手中的锣鼓即兴发明鼓点敲击。
第三课时听赏《广东狮子锣鼓》1看看。
播放“锣鼓钹”冲击乐器发出的节拍音响,引导同窗看课件。
熟读锣鼓经。
2想一想。
请同窗说一说,在什么日子里能听到锣鼓声和看到舞狮子?请同窗扮演一下印象中的舞狮子动作。
3做做。
请全班同窗进行现场安排,来做个迎国庆的舞狮子活动。
4玩玩。
播放《广东狮子锣鼓》,请同窗连番扮演。
5敲敲。
同窗们在读读想一想玩玩中对音乐越加熟悉后,教师可请坐在台下的同窗边听音乐,边敲锣鼓。
并鼓舞同窗用手中的锣鼓即兴发明鼓点敲击。
舞狮鼓的基本打法舞狮鼓,那可真是个热闹家伙!一敲起来,整个村子就像炸了锅似的,男女老少都跟着那鼓点动起来,心里头那个激动劲儿,别提多带劲了!要说这舞狮鼓的基本打法,嘿,那可是有讲究的呢!你得先找面好鼓,皮儿得紧绷绷的,敲起来声音才够响亮,够穿透力。
那鼓身也得结实,不然敲几下就散了架,那可不成。
这鼓啊,就像是舞狮子的心脏,没了它,狮子就失了魂儿。
拿起鼓槌,得有点范儿,就跟拿了个指挥棒似的。
别小看这两根小棍子,它们可是能带动全场节奏的。
敲鼓这事儿,得用力,但也不能瞎用力,得讲究个“巧劲儿”。
你得跟那鼓面儿对上话,知道它啥时候喜欢大声喊,啥时候喜欢小声嘀咕。
最基本的打法,咱们先从“咚咚锵”开始。
这“咚咚”两声,就像是狮子在迈大步子,稳重又有力。
你得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猛地砸下去,那鼓声就“咚咚”地响了起来,震得人心头一颤。
紧接着,那“锵”的一声,就像是狮子突然一跃,轻盈又敏捷。
这时候,你得快速收槌,点到即止,那声音就清脆悦耳,跟个银铃似的。
再来个“单点快打”。
这可得有点手速了,鼓槌就像是在鼓面上跳舞,嗖嗖嗖地来回穿梭。
那鼓声就连成了一串,密不透风,就像狮子在疯狂奔跑,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听得心潮澎湃。
这打法啊,最适合在狮子跳跃、翻滚的时候用,能把那热闹劲儿推到顶点。
还有“双点连打”,这可得两只手配合默契了。
左一下,右一下,那鼓声就像是在打节拍,稳定又有节奏。
就像是狮子在悠闲地散步,但又不失威严。
这打法啊,最适合在狮子亮相、展示威武的时候用,能把那气势烘托得足足的。
敲鼓这事儿啊,还得有点感情。
你得把自己当成那只狮子,感受它的喜怒哀乐。
高兴的时候,那鼓声就得欢快热烈;愤怒的时候,那鼓声就得激昂有力;悲伤的时候,那鼓声就得低沉婉转。
你得跟那鼓面儿心心相印,它才能把你的情感传达给每一个人。
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年过节,村里就会请来舞狮队。
那鼓声一响,整个村子就像被点燃了似的,到处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小孩子们围着狮子跑来跑去,大人们则在一旁拍手叫好。
师公鼓打法
师公鼓是瑶族度戒仪式和葬礼中使用的礼器,过去多用麂皮蒙制,现在也有用牛皮蒙制的。
师公鼓的打法因地域和流派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佛山鼓(上六府)的鼓法:- 擂鼓:在拜神或行礼时,擂鼓三次,每次三下,即“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切”,“咚咚切”。
- 起狮鼓:拜完神或行完礼开始起舞时,先打鼓边(得得得),然后打鼓,节奏为“咚撑撑撑撑撑撑撑撑撑切”。
- 行狮鼓:模拟狮子左顾右盼寻找食物的动作,打法为“得咚切”、“得得咚切”和“咚咚撑切”,循环二至三次。
- 抛狮鼓:表示狮子准备动作去食青或试探动作,打法为“咚咚洞咚切”、“咚咚洞咚切”和“咚咚洞咚切”。
- 七星鼓:模拟狮子咬七星试探动作,看是否可以进食,打法为“咚撑撑”、“咚撑撑”、“咚撑撑”和“咚洞洞咚撑撑撑撑切”。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师公鼓的打法,可以向专业人士咨询。
[广东儿歌粤语]广东儿歌广东儿歌篇一:幼儿园小班排排坐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广东民间儿歌的风格,按节奏朗读童谣,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来演唱《排排坐》,并进行歌词创编活动。
2、练习用木鱼和其他打击小乐器为歌曲演唱伴奏。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广东音乐,经过对本课的学习,能更进一步了解广东。
教学难点歌曲《排排坐》中附点节奏的准确演唱。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听音乐《排排坐》进入课室。
2、用课件出示图画,看图说话。
3、分小组把一幅幅图串起来编讲故事,并为故事起名,看看那一组讲得最好。
4、老师也编一个小故事《排排坐》,说说你喜欢故事里的哪个小动物?为什么?(小猪、小狗拉柴烧火做饭给姑婆吃,小猫拿凳子给姑婆坐,小老鼠看戏让位给小猪等)二、学习新课1、听听歌曲,朗读童谣,跟着老师做动作。
2、提示注意聆听歌曲,让学生学着创作一些新的动作或姿体律动来配合歌曲。
3、试一试看看能否一边动作一边学唱歌,先用lu来哼唱,熟悉旋律后再唱歌词。
(注意:唱得不好的地方要分乐句来练一练,特别是有切分节奏和附点的地方)4、自由在课室里走动,模仿故事里的情节,一边表演一边演唱。
三、“福建知多少”,“我为福建添光彩”1、出示水果图片,准备一些适时的水果,每一组一分,尝一尝,说一说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水果当中哪些是我们福建的特产吗?”2、“你还知道广东些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把结果用简单的图画表示出来。
3、哦,福建原来有这么多的好吃的、好用的、好玩的、好看的,还有许多名胜古迹,旅游景点、风俗等,教师可以补充说明,简单介绍给学生。
3、假设你是一个设计师,你会为泉州设计什么?有什么好的建议让泉州人生活工作更加舒服和方便?用画笔把自己的设计方案用简笔画画出来,并作说明。
四、为歌曲创编歌词1、(教师语:排排坐真好,可以吃果果,出点子)听一听老师敲木鱼(ХХХ|ХХ;ХХХ),说一说那种方法比较适合《排排坐》,大家也来敲一敲,唱一唱。
<<广东狮锣鼓敲法>>
敲打动作及组合变化。
鼓的打法:广东狮鼓的打法种类及变化,学习打鼓应该配合一些口诀,每一种鼓法口诀都不同,分为三拜师鼓、高狮鼓、低狮鼓、双抛狮鼓。
(一)三拜师鼓:
哒哒咚咚咚咚咚……咚隆砌咚隆砌咚隆砌
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
咚隆砌砌砌砌砌砌砌……
右左@重复三次@
(二) 高狮鼓:
哒哒咚咚咚哒咚咚得隆咚咚咚咚咚咚咚
右右左右左右左右右左右左右左右左
得隆咚咚咚咚咚咚得隆咚咚咚咚搭咚咚
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
(三)低狮鼓:
哒咚咚哒咚咚哒咚咚咚哒咚咚得隆咚咚哒咚咚
右左左右左左右左左左左右左右右左右左右右左右
咚咚哒咚咚哒咚哒咚咚哒咚哒咚咚哒咚哒咚咚哒咚哒咚
左右左右
咚咚咚咚咚咚咚哒咚得隆咚咚哒咚哒哒哒咚哒哒哒咚哒哒咚得隆咚咚咚咚咚哒咚咚
广东狮锣法介绍
锣音常用:「匡」作为代表。
此段也用数字「1 2 3........」来表示口诀,利用口诀使锣的节奏更为明确,而且锣的打法不像钹每一拍都要击打,而是停一拍(休息一拍),通常利用这一拍,以手指清压锣面,来消除锣的余音。
锣的打法如下:(配合鼓的打法)
(一)三拜狮鼓
哒哒咚咚咚咚咚咚.......... 咚隆砌咚隆砌咚隆砌咚隆砌咚隆
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密鼓)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
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匡
砌咚隆砌砌砌砌砌砌砌......
右左
匡匡匡匡匡匡匡
@ 重复三次@
@三拜狮锣的打法也是配合鼓音的为原则,但在压鼓音(砌)时,锣则停音休息一拍。
(二)高狮鼓
哒哒咚咚咚搭咚咚得隆咚咚咚咚咚咚得隆咚咚咚
右右左右右右左右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右左右左右左
匡匡匡匡匡匡
咚咚咚得隆咚
右左右右左右左
匡匡
咚咚咚咚搭咚咚
右左右左右左右
匡匡匡匡匡
1 2 1 2 @同样听到两个加重击(咚咚)时,准备结束这一<段,并配合口诀念出『1 2 1 2』。
@
(三)低狮鼓
哒咚咚哒咚咚哒咚咚咚咚哒咚咚得隆咚咚哒咚咚咚右左右右左右右左右左右右左右右左右左右右左右左
匡匡匡匡匡匡匡˙
哒咚咚哒咚哒咚咚哒咚哒咚咚哒咚哒咚咚咚
右左右右右右左右右右右左右右右右左右左
匡匡匡匡匡匡匡匡
咚咚咚咚咚哒
右左右左右
仓仓仓仓仓
匡匡匡匡匡
@最后七下鼓声打锣者初学时,亦可配合口诀念出『1 2 3 4 5 6 7』。
@ (四)双抛狮鼓
咚得隆咚咚咚哒咚得隆咚咚哒咚得隆咚咚哒咚咚搭咚咚咚搭咚咚咚搭
右右左右左右右右左右左右右右左右左右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
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匡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3 1 2 3 1 2 3
咚得隆咚咚咚咚咚搭咚咚
右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
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匡
@双抛狮锣的打法也是要配合上表的口诀,才能将节奏打的准确。
@
广东狮钹法介绍
一、钹
二、钹的打法
钹音常用「仓」来做代表。
此段的数字「1 2 3」………代表口诀,也就是说在学习钹时,利用口诀使钹的节奏更为明确。
钹的打法如下:(配合鼓的打法)
(一)三拜狮鼓
哒哒咚咚咚咚咚咚………咚隆砌咚隆砌咚隆砌咚隆砌砌砌
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
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
砌砌砌砌砌……..
仓仓仓仓仓……..
@重复三次@
@三拜师钹的打法完全配合鼓音的打法为原则。
@
(二)高狮鼓
哒哒咚咚咚搭咚咚得隆咚咚咚咚咚咚得隆咚咚咚
右右左右右右左右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右左右左右左
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
咚咚咚得隆咚
右左右右左右左
仓仓
咚咚咚咚搭咚咚
右左右左右左右
仓仓仓仓仓仓
1 2 1 2
@同样听到两个加重击(咚咚)时,准备结束这一段,并配合口诀念出『1 2 1 2』。
@
(三)低狮鼓
哒咚咚哒咚咚哒咚咚咚咚哒咚咚得隆咚咚哒咚咚咚
右左右右左右右左右左右右左右右左右左右右左右左
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
哒咚咚哒咚哒咚咚哒咚哒咚咚哒咚哒咚咚咚
右左右右右右左右右右右左右右右右左右左
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
1 2
咚咚咚咚咚哒
右左右左右
仓仓仓仓仓
3 4 5 6 7
@最后七下鼓声打锣者初学时,亦可配合口诀念出『1 2 3 4 5 6 7』。
@ 四)双抛狮鼓
咚得隆咚咚咚哒咚得隆咚咚哒咚得隆咚咚哒咚咚搭咚咚咚搭咚咚咚搭
右右左右左右右右左右左右右右左右左右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
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
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3 1 2 3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