苋菜的品种及栽培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苋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苋菜是苋科苋属的一年生草本叶菜,原产我国,主要在长江以南地区栽培,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简述如下。
1.品种选择:
苋菜种植一般以露地栽培为主,宜选用耐热,耐旱,抗病力强,高产优质的大叶红苋菜,圆叶苋菜及尖叶红苋菜等。
2.适时种植:
种植苋菜的地块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沃疏松的沙壤土。
每亩施入雅拉生物有机肥800~1000斤,胜利神光高氮型(22-7-12)复合肥50斤,深翻耙平后,做成畦面宽1.4~1.5米,高25~30厘米的畦,于4~5月分期播种,一般用种子直接撒播于畦面,每亩种子用量为1.8~2斤,播后覆细土0.4~0.5厘米后均匀撒水。
3.田间管理:
苋菜播后,保持田间湿润即可,一般夏秋播种4~5天,冬春播种6~8天即可出苗,出苗后应加强肥水管理,一般当苗长出3~4片真叶时,即可开始施肥,施肥可于傍晚4~5点进行,第一次每亩撒施胜利神光高氮型(22-7-17)复合肥25~30斤,以后每隔15天施肥一次,每亩施胜利神光高氮型(22-7-12)复合肥30~35斤,注意撒施肥料后,应及时浇水,另外夏秋播种的,应注意遮阴。
4.病虫防治:
危害苋菜的病害主要有白锈病,黑斑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等,可用代森锰锌或粉锈宁加吡虫啉进行防治。
2023-11-04contents •苋菜的基本信息•苋菜的栽培技术•苋菜的病虫害防治•苋菜的收获与利用•苋菜的管理技巧•苋菜的种植前景与经济效益目录01苋菜的基本信息苋菜的品种介绍特点:叶片绿色,茎部多为绿色,少部分为紫色。
品种二:红苋菜种植地点: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
品种一:绿苋菜种植地点:广泛种植于全国各地,适应性强。
特点:叶片红色,茎部多为红色。
010203040506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不耐高温和低温。
苋菜的生长习性喜温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水分不宜过干。
喜湿需要充足的光照,最好在阳光下生长。
喜光苋菜的种植难度•容易:苋菜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容易种植和管理。
02苋菜的栽培技术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抗病性强、产量高且品质好的苋菜品种。
选种选择整地施肥做畦灌水苋菜适宜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因此需进行深翻、整平并施足基肥,以改善土壤条件。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做畦的规格和灌水方式,确保苋菜生长过程中水分充足。
03播种前的准备0201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种植习惯,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春季在3-4月份播种,秋季在7-8月份播种。
种子处理将苋菜种子用30℃左右的温水浸泡10小时左右,然后捞出晾干,用湿布包裹放在25℃左右的温度下催芽,待大部分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播种方式可采用撒播或条播的方式进行播种,其中条播行距为20厘米左右,播种深度为1-2厘米左右。
播种技巧03病虫害防治要加强对苋菜病虫害的防治,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
养护管理01浇水施肥在苋菜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要及时浇水,并适时追肥,以促进苋菜生长。
02中耕除草在苋菜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以促进根系生长和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03苋菜的病虫害防治病害苋菜病害主要有白锈病、炭疽病、茎腐病等。
虫害苋菜虫害主要有蚜虫、蝗虫等。
常见病虫害病害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株,并喷洒相应药剂进行防治。
苋菜高效栽培技术要点苋菜又名青香苋、红苋菜、荇菜、汉菜等,是苋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等地。
苋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其叶较为细嫩,可凉拌、清炒、煮汤等,是人们喜食的一种绿色蔬菜。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蔬菜品质好、产量高、口感佳的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我国作为蔬菜大国,蔬菜栽培技术关乎蔬菜种植的经济收益。
因此,在现代农业大背景下,通过大力提高蔬菜栽培技术以满足人们对蔬菜质量要求和提高种植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苋菜高效种植提供技术支撑,从地块选择、品种选择、播种与间苗、生长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苋菜栽培技术。
1苋菜的特征特性1. 1生物学特性苋菜根系发达,茎肥大而质脆,分枝少;叶互生,全缘,形状呈椭圆形或菱形,叶面光滑或褶皱,长度 4~10 cm,宽度 2~7 cm。
种子形状呈圆形,颜色为紫黑色,表面有光泽,千粒重0. 7 g。
苋菜喜温,耐热性强,不耐低温,在高温和短日照下,苋菜更易于发生抽薹。
适宜生长温度23~27℃,在20℃以下时,生长较为缓慢;在10℃以下时,其种子不易萌发。
1. 2 营养与药用价值苋菜自身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每500 g含蛋白质 15. 5 g、粗纤维 4 g、钙 900 mg、磷230 mg、铁 17 mg、胡萝卜素 9. 7 mg、尼克酸5. 5mg 、维生素 C 140 mg、维生素 E 215 mg 等。
苋菜叶含有丰富的钙质,具有保持心肌的正常运动、预防肌肉痉挛等功效。
另外,苋菜富含铁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造血和输氧的功能。
苋莱所含的钙、铁等物质进入人体后易于被人体所吸收,能够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牙齿和骨骼发育。
苋菜性凉、味甘,入肝、大肠、膀胱经,脾、胃不好的人不宜多吃。
苋菜还具有清肠、通便、解毒等功效,同时,还可辅助治疗痔疮发炎、尿频尿急、急性咽炎、肠炎等病症,是一种天然的中药材。
2 苋菜栽培与管理2. 1地块选择苋菜对地块的要求较低,对土壤适应性较强,适宜偏碱性土壤。
苋菜管理技术苋菜是一种常见的绿叶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在种植和管理苋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技术,以确保苋菜的生长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苋菜的管理技术,包括苋菜的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一、品种选择在种植苋菜时,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
一般来说,苋菜有红苋、绿苋、紫苋等品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
同时,还要选择品质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的苋菜品种,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土壤管理苋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松土、施足量的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等。
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苋菜的生长造成影响。
三、水肥管理苋菜生长期较短,要求充足的水分和适量的肥料。
在苗期和生长期,要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
同时,要合理施肥,根据苋菜的营养需要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施肥,不要过量施肥,以免造成土壤污染和废物排放。
四、病虫害防治苋菜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如白粉病、黑斑病、蚜虫等。
在种植苋菜的过程中,要定期巡视,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如喷洒药剂、清除虫害和病叶等。
同时,要注意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五、收获和储存苋菜的收获时间一般在种植后30-50天,根据苋菜的生长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收获时间。
在收获苋菜时,要注意采用整株收割的方法,不要割伤苋菜的茎叶,以免影响苋菜的品质和市场价值。
收获后的苋菜要及时进行储存,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延长苋菜的保鲜期。
苋菜的管理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和储存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可以提高苋菜的产量和品质,保证苋菜的生长和发展。
同时,也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帮助到种植苋菜的农民和爱好者,提高苋菜的种植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苋菜种植方法以及防虫要点最近这段时间以来,相信大家吃苋菜还是比较多得吧,俗话说“六月苋,当鸡蛋,七月苋,金不换”苋菜当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下面咱们就起来一起学习它的种植方法吧。
一、种植方法1.选择品种苋菜如果按照叶色分可分为绿苋、红苋和彩苋。
绿苋由于耐热性强,适宜夏、秋季栽培,而红苋耐热性较差,适宜早春或秋延后栽培。
生产上一般选择耐高温、品质好的品种,如大圆叶红苋菜、红米苋、青柳苋等。
2.播种时间北方地区一般每年从4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5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生长期一般为30~60d。
3.整地施肥苋菜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对水分比较敏感。
因此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杂草较少的壤土或偏碱性土壤为好。
播种前十五天内要进行深耕,并结合耕地同时施足底肥深耕耙平后,做成平畦,准备播种。
4.田间管理苋菜从播种到出苗,春播需十天左右,夏、秋播种五天左右即可出苗。
当幼苗有2~3片真叶时,进行第1次追肥。
一般播后50d左右,当苗高10~12cm,有5~6片真叶时进行第1次采收,采收结束后进行第2次追肥,可施尿素150kg/hm2左右,随浇水撒入。
以后每隔20d 苗高达到25cm左右时进行1次采收,采收后进行施肥。
当田间杂草较多时,需进行除草。
二、防虫1.蚜虫可用40%乐果1000~2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或灭杀毙6000倍液也可用吡虫啉或避蚜雾喷雾防治。
2.根结线虫病①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
②也可以与百合科蔬菜进行轮作,或实行水旱轮作。
③严重的可用杀线虫剂处理土壤;在播种或定植时,沟施或穴施10%力螨库颗粒剂,每公顷用药75kg。
在生长期间,也可用甲基异柳磷乳剂200倍液灌根1—2次。
三、采摘苋菜采收方式有两种,分别是间苗和割苗。
间苗就是当幼苗长到5~6片真叶时连根拔除过密、生长较大的苗,可作为第1次采收;第2次采收可采取用镰刀割收的方法,割掉距离地面5cm的主茎,使侧枝加快生长;当侧枝长到15cm时进行第3次采收,以后只要长到15cm 左右都可以采收。
苋菜栽培技术苋菜,又称米苋,是苋科苋属中以柔嫩茎叶为食用部分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我国长江以南栽培较多,北方现也有栽培。
苋菜营养丰富,特别是其钙的含量在蔬菜中除芥菜、榨菜外是最高的。
苋菜耐热性强,适应性广,可以分期播种,分期上市,能从4月供应至11月,为增加夏淡季市场蔬菜花色的重要蔬菜之一。
采用大棚种植可以实现周年供应。
一、品种选择苋菜除野苋和籽用苋外,培养苋菜品种很多。
依叶形可分为圆叶种和尖叶种。
圆叶种叶圆形或卵圆形,叶面常皱缩,生长较慢,成熟期较晚,但产量高,品质好,开花抽薹晚。
尖叶种叶披针形或长卵圆形,先端尖,植株生长较快,早熟,但产量低,品质较差。
苋菜一般以叶的颜色分为绿苋、红苋、彩苋3种。
(1)绿苋:叶和叶柄绿色或黄绿色,叶面平展,株高30厘米左右,食用时口感较红色苋和彩色苋为硬。
耐热性较强,适于春季和秋季栽培。
如:上海白米苋、广州柳叶苋、南京木耳苋等。
(2)红苋:叶片、叶柄及茎均为紫红色。
株高30厘米以下,叶面微皱,叶肉厚。
食用时口感较绿苋绵软,耐热性中等。
生长期30~40天,适于春秋栽培。
如:重庆大红袍、广州红苋、昆明红苋菜等。
(3)彩苋:茎部绿色,叶边缘绿色,叶脉附近紫红色,或在叶片上半部或下部镶嵌有红色或紫红色的斑块,叶面稍皱,株高30厘米左右。
早熟,耐寒性较强,春播约50天采收,夏播约30天采收。
适于早春栽培。
如:上海尖叶红米苋、广州尖叶花红苋等。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苋菜性喜温暖,耐热力较强,不耐寒冷。
生长适温23~27℃,20℃以下生长缓慢,温度过高,茎部纤维化程度高。
10℃以下的温度条件,种子发芽困难。
2.光照苋菜是一种高温短日照作物,在高温短日照条件下极易开花结籽。
在气温适宜日照较长的春夏季栽培,抽薹迟,品质柔嫩,产量高。
3.土壤、水分苋菜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以偏碱性土壤生长较好。
苋菜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但水分充足时,叶片柔嫩,品质好。
苋菜不耐涝,要求土壤有排灌条件。
2023-11-11contents •苋菜的基本认识•苋菜的栽培技术•苋菜的病虫害防治•苋菜的采收与储存•苋菜的高产栽培技术•苋菜栽培的注意事项目录苋菜的基本认识苋菜原产于中国,现在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特别是在南方地区更为常见。
苋菜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耐高温、耐旱等优良特性,因此也被广泛栽培作为蔬菜食用。
苋菜是一种常见的野菜,也被称为“野苋菜”,属于苋科植物。
根据植物学分类,苋菜可分为红苋菜和绿苋菜两大类。
红苋菜的叶片边缘呈紫红色,茎部多为紫色,而绿苋菜的叶片边缘为绿色,茎部多为绿色。
红苋菜口感更佳,营养价值也略高于绿苋菜,但绿苋菜则在夏季食用更为清凉爽口。
苋菜的营养价值此外,苋菜还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能够帮助消化、增强体质。
苋菜的栽培技术栽培季节品种选择栽培季节与品种选择播种前准备播种方法育苗管理播种与育苗定植当幼苗长到5-6片真叶时,可以进行定植。
定植前要整地、施基肥和浇水,以保证幼苗成活。
管理在定植后至采收前,要进行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除草等工作。
肥水管理主要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和土壤湿度进行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主要是针对苋菜常见的病虫害进行防治;除草则是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以减少养分消耗。
定植与管理苋菜的病虫害防治白粉病防治方法防治方法炭疽病叶斑病防治方法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吸取植物汁液,使叶片卷曲、皱缩。
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蚜虫定期清除杂草,使用黄色板诱杀,喷洒药剂。
防治方法幼虫咬食叶片,造成缺刻或孔洞。
菜青虫幼虫取食叶片或钻蛀茎杆,影响植株生长。
小菜蛾定期清除杂草,使用生物农药如Bt乳剂防治。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使用性诱剂诱杀成虫,喷洒药剂。
防治方法苋菜的采收与储存采收时间采收方法采收时间与方法储存与保鲜方法储存方法保鲜时间苋菜的高产栽培技术选用优良品种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合理密植轮作制度高产栽培模式高效施肥技术030201水分管理技巧苋菜栽培的注意事项03产量和品质品种选择注意事项01适应当地环境02病虫害抗性栽培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病虫害问题01生长不良02产量不稳定03绿色有机苋菜的生产与管理感谢观看。
苋菜的种植技术大全【特种蔬菜栽培技术.根、茎、叶类】苋菜的种植技术大全【专家解答】苋菜也叫雁来红、老少年、三色苋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以嫩叶为食的叶类特种蔬菜。
苋菜分为白苋菜和红苋菜,在夏季是常见的蔬菜品种。
本人在下文中给您介绍了苋菜的种植技术:图:苋菜●品种选择根据不同季节品种的习性与消费习惯,采用不同品种。
冬季、早春采用抗寒能力强的红苋菜、花红品种。
其它季节采用抗病虫害性强的花红苋菜与全绿苋菜。
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宜选用早熟较耐寒的尖叶红米苋和尖叶花红苋等品种。
4月上旬至5月下旬宜选红苋、大红袍和白米苋、柳叶苋等品种。
6月上旬至8月上旬夏秋栽培宜选用较耐热的白米苋、柳叶苋、红苋等品种。
●苋菜种植时间由于苋菜生长期短,一般播种后40天就可采收,所以,从春到秋都可栽培,但以春播为好。
春播苋菜抽薹开花迟,品质柔嫩;夏、秋播种较易抽薹开花,品质较差。
苋菜从春到秋无霜期内都可栽培。
露地栽培可从3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而大棚和小拱棚覆盖栽培可提早播种20~30天,即在2月下旬开始播种,并可提早上市30天左右。
除早春栽培外,一般播后35天左右即可上市。
具备控温条件的保护地全年都可种植。
●栽培技术1.浸种催芽苋菜种子,在凉水中浸种24小时,浸种过程中需搓洗几遍,以利吸水。
在冬季、早春将浸泡过的种子捞出,用清水搓洗干净,捞出沥净水分,用透气性良好的纱布包好,再用湿毛巾覆盖,放在15~20℃条件下催芽,当有30%~5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其它季节采用直接播种的方式栽培。
2.整地施肥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杂草较少的耕地,每亩地施基肥(腐熟的鸡粪或人粪尿)2000千克左右,加过磷酸钙15千克,翻耕并整细耙平。
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是否作畦。
一般无须作畦,但雨水较多、地下水位高的耕地应作阳畦栽培。
畦长因地而异,畦宽150厘米,畦高30厘米,人行道兼排水沟宽50厘米。
3.播种或移栽可以进行种子直播,也可育苗移栽。
有机苋菜栽培技术苋菜,又名米苋、名苋、赤苋、青苋、彩苋等,是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在我国南方栽培普遍。
苋菜抗性强,耐旱、耐湿、耐高温,病虫害少,是夏季的主要绿叶菜类之一。
苋菜的食用部位为茎尖和嫩叶,可炒食、做汤、切短凉拌,老茎可盐渍加工。
苋菜营养价值高,钙和铁的含量在蔬菜中是比较高的。
苋菜喜温暖,耐热不耐寒。
生长适温为23~27℃,20℃以下植株生长缓慢,10℃以下种子发芽困难,植株生长基本停止;高于30℃,产品品质变劣。
苋菜是高温短日照作物,在高温短日照条件下极易抽薹开花,食用价值较低,但不同品种抽薹开花有早有晚。
苋菜根系发达,入土较深,耐旱性极强。
苋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在肥沃、疏松、保水保肥的土壤上生长良好,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生长较差。
土壤中水分充足,适当追施氮肥,可使植株柔嫩,品质好,产量也高。
一、苋菜优良品种1.大柳叶彩苋叶片阔柳叶形,全缘,叶心红色,叶边缘绿色,叶长15cm,叶宽9cm,叶柄长4cm,腋芽较多,中熟,植株耐抽墓、耐热,抗枯萎病。
2.蝴蝶苋叶片心脏形,全缘,叶片红绿掺半,似彩蝶,叶长10cm,叶宽8cm,叶柄长4~5cm。
早中熟,植株较耐抽薹、耐热、耐旱。
每亩产量1000~ 2000kg。
3.大柳叶紫色苋叶阔柳叶形,全缘,叶背和叶面均为紫红色,叶长 15cm,叶宽7.5cm,叶柄长3cm,腋芽较少。
单株重15~20g,中熟。
植株耐抽薹、耐热,抗枯萎病。
4.花叶苋菜叶卵状椭圆形,全缘,心叶叶脉紫红色,叶缘绿色,喜温较耐热,不耐寒。
5.特选圆叶全红苋菜圆叶深红,色泽红艳、叶全缘绿边极少,叶柄浅红,品质柔嫩,株高26cm,生长期30~ 40天。
耐热耐湿、适应性广,抗病力强。
亩产约2000kg。
二、苋菜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实施轮作。
选择地势较平坦,排灌方便,杂草较少的肥沃土壤种植。
播前清洁田园,翻耕深度15~ 20cm,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每亩施用腐熟人粪尿1500~2000kg,或腐熟圈粪3000kg,石灰150kg。
各类苋菜的栽培技术苋菜,属于苋科,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也被广泛种植。
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对于人们保持健康的生活作用重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苋菜品种以及它们的栽培技术。
一、青苋菜青苋菜,又称蓼蓝,是一种绿叶蔬菜,叶子厚嫩,味道鲜美。
以下是青苋菜的栽培技术:1. 地理环境要求青苋菜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
气温宜在15°C至25°C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60%至80%之间。
2. 种子的选取与播种选取健康、无疫病的种子,并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播种时,使用直径适中的播种孔,控制每孔1~2粒种子,并与土壤轻轻接触。
3. 土壤的准备与施肥青苋菜生长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
在栽培前应进行土壤整理,除去杂草和石块。
每667平方米耕地可施入有机肥2000至3000公斤,边施边耕,使之充分混合。
4. 浇水与管理播种后,及时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成熟后,避免过量浇水,以免造成病害。
同时,及时除草、松土、施肥,保持苋菜生长良好的环境。
5. 病虫害防治常见的青苋菜病虫害有霜霉病、蓟马和三化蚜等。
对于霜霉病,可采用喷施草铜、硫磺等药剂进行防治。
对于蓟马和三化蚜,可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防治。
二、红苋菜红苋菜,又称红蓼,是一种红叶蔬菜,叶色鲜艳,口感独特。
以下是红苋菜的栽培技术:1. 地理环境要求红苋菜适合生长于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C至28°C。
选择光照充足的地方或者使用人工补光。
2. 种子的选取与播种选取具有较高萌发率的种子,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播种时,均匀撒播于整块或整线的育苗床上,播种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200至250克。
3. 土壤的准备与施肥红苋菜生长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在栽培前应进行耕地整理和施肥。
土壤施加足够的有机肥,保持土壤湿润。
4. 浇水与管理红苋菜的栽培过程中需要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在旱季需要加强浇水。
同时,加强杂草管理和适时疏菜、施肥。
5. 病虫害防治常见的红苋菜病虫害有细菌性腐烂病、银星蚜和粉虱等。
苋菜如何种植?苋菜的品种及栽培技术介绍苋菜,又称为雁来红、老少年、老来少,属于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苋菜是一种主要以嫩叶为食的蔬菜,常见于我国南方地区,是夏季的主要叶菜之一。
现如今,苋菜的种植面积已经越来越广,那么大家知道苋菜如何种植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苋菜的品种及栽培技术介绍。
苋菜的品种及栽培技术介绍一、品种介绍1、圆叶苋菜成株高22厘米左右。
全株有15片叶,大叶长7厘米,宽6厘米,卵圆或圆形,叶缘近全缘;叶片正面绿色(或绿色杂有紫红色斑晕,或全为深紫红色),背面粉绿色,叶柄及茎均为绿色(或深紫红色);茎、叶上均有白色短茸毛。
嫩株茎、叶柔软宜熟食,别具风味。
耐热、耐旱性强,耐寒性弱,抗病虫能力较强,但有时易患白锈病。
在温暖、水肥充足条件下,生长迅速,播后20余天即可收获。
采收要及时,否则纤维增多,品质降低。
一般亩产2000千克。
2、大叶红苋菜成株高22厘米左右。
全株有14片叶,叶片较大,大叶长13厘米,宽6厘米,长卵形,叶缘近全缘,深紫红色,叶片周缘为绿色;茎浅绿色,基部带紫红色,茎叶均有白色短茸毛。
嫩株茎、叶肉厚质嫩,宜熟食,别具风味。
耐热、耐旱性强,耐寒性弱,抗病虫能力较强,生长速度比圆叶苋菜略慢,播后40天左右即可收获。
一般亩产2500千克左右。
3、尖叶红苋菜成株高22厘米左右。
全株12片叶,叶片较狭长,大叶长7厘米,宽3.6厘米,为宽披针形,灰绿色带深紫红色或全为深紫红色,叶缘近全缘;叶柄及茎均为紫红色,叶、茎上布满白色短茸毛。
嫩株肉质略粗,含纤维多,宜熟食,别具风味。
耐热、耐旱性强,耐寒性弱,但比圆叶苋菜稍耐寒,抗病虫能力较强,生长速度与大叶红苋菜仿佛。
亩产1500千克。
二、栽培技术介绍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杂草少的地块,做平畦,施足基肥,浇足底水,撒播后覆土。
每亩播种量500克左右,不良条件下或增加采收次数时应加大播种量。
以采收嫩茎为主的可育苗移栽,株行距0.33米。
播种至出苗,早春播种的需8天--12天,夏秋季播种的只需4天--6天。
反季节苋菜设施栽培技术一、苋菜的营养价值及生产效益苋菜又名米苋、香苋、苋青等,是苋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苋菜以嫩茎叶供食,苋菜可以炒食、做馅、做汤。
其营养丰富。
每100克嫩茎叶含蛋白质1.8克,脂肪0.3克,糖类3.3-5.4克,钙180毫克,磷46毫克,胡萝卜素1.95毫克,维生素C28-38毫克,铁 3.4-4.8毫克,维生素B20.13-0.16毫克。
其中铁含量比菠菜高1倍,叶片中含有高浓度的赖氨酸,对促进儿童的生长十分有利。
苋菜性味甘、淡、寒,据《中医大辞典》载,苋菜具“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消肿”的攻效,“内服可治疗痢疾、肠炎、咽喉肿痛、白带、胆结石、胃溃疡出血、便血、瘰疬、甲状腺肿、蛇咬伤等;捣烂外敷治痈疽毒,治目赤、乳痛、痔疮、皮肤湿疹”等。
苋菜适应性广,供应期长,是一种重要的淡季蔬菜。
反季节苋菜一般每亩产量可达2000千克以上,经济效益在3000-6000元。
二、特征特性苋菜茎叶肥大直立,分枝较少,成株,高1米以上。
叶互生,披针形或卵圆形,叶面光滑或皱缩,有绿色、紫红色或绿色与紫红色镶嵌。
顶生或腋生,穗状花序,花极小,种子极小,千粒重0.5克左右,色黑而有光泽。
三、苋菜对设施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苋菜是喜温作物,温暖湿润的条件对苋菜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
种子在10-12℃时缓慢发芽,14-16℃发芽较快,22-24℃发芽最快,但超过36℃时发芽和出苗均受阻。
生长适宜温度为24-26℃,低于10℃或高于38℃时生长极慢或停止。
苋菜不耐寒,生长中遇0℃就受冻害,并很快死去。
2.光照:苋菜为短日照作物,8-10小时的持续短光照促进提早开花结实。
3.水分:苋菜不耐旱,耐涝性也较差,过度潮湿或地面积水,都会影响生长以致死亡。
遇多雨大风天气,容易倒伏。
4.土壤和养分:苋菜为喜肥作物,通常以土层深厚、连年施肥的改良土壤为适宜,最好是肥多的菜圆地。
贫瘠的沙地、结构不良的黏土地、冷黏低湿地等都不能生长,但以pH 值6.5-7最为适宜。
南方大棚苋菜特早熟种植时间和技术介绍苋菜是一种广泛种植于南方地区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特早熟苋菜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够达到完全成熟的品种。
本文将详细探讨南方大棚苋菜特早熟种植的时间和技术。
选择适宜的品种选择适宜的品种是种植特早熟苋菜的首要步骤。
在市场上,有许多特早熟苋菜的品种可供选择。
以下是几个适合南方大棚种植的特早熟苋菜品种:1.东江红苋菜2.长白苋菜3.早红苋菜种植时间南方地区气候温暖,适宜特早熟苋菜的种植。
根据气温和光照条件,最适合种植特早熟苋菜的时间为每年的春季和秋季。
春季种植春季是南方大棚种植特早熟苋菜的最佳时机。
选择在3月底至4月初进行春季特早熟苋菜的种植。
此时气温适宜,有利于苋菜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春季的光照条件也较好,有助于苋菜的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
秋季种植秋季是另一个适宜种植特早熟苋菜的季节。
在9月底至10月初进行秋季特早熟苋菜的种植。
此时气温适中,有利于苋菜的生长和发育。
秋季的光照条件较春季稍差,但仍能满足苋菜的生长需求。
种植技术种植特早熟苋菜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种植技术,包括土壤准备、育苗、移栽、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
土壤准备特早熟苋菜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透气性良好的土壤中。
在种植前,应进行土壤的深翻和杂草的清除。
可以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以提供苋菜生长所需的养分。
育苗特早熟苋菜的育苗是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可以选择使用育苗盘或育苗箱进行育苗。
在育苗箱中,播种适量的特早熟苋菜种子,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通常在20-25摄氏度的环境下,7-10天后苗期可达到5-6片真叶。
移栽当特早熟苋菜苗期达到适宜的生长阶段时,可以进行移栽。
选择适当的移栽距离,通常为30-40厘米,以便苋菜的生长和发育。
将苗期适宜的特早熟苋菜苗移植到事先准备好的大棚中,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条件。
施肥特早熟苋菜生长迅速,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大。
在生长期间,适时进行追肥,以补充苋菜所需的养分。
苋菜的品种及栽培技术
苋菜为苋菜属中以嫩叶为食的一年生蔬菜。
原产我国,南方普遍栽培,是夏季主要叶菜之一。
目前北方也在陆续栽培,并发展有一定面积。
一、品种介绍
1、圆叶苋菜。
成株高22厘米左右。
全株有15片叶,大叶长7厘米,宽6厘米,卵圆或圆形,叶缘近全缘;叶片正面绿色(或绿色杂有紫红色斑晕,或全为深紫红色),背面粉绿色,叶柄及茎均为绿色(或深紫红色);茎、叶上均有白色短茸毛。
嫩株茎、叶柔软宜熟食,别具风味。
耐热、耐旱性强,耐寒性弱,抗病虫能力较强,但有时易患白锈病。
在温暖、水肥充足条件下,生长迅速,播后20余天即可收获。
采收要及时,否则纤维增多,品质降低。
一般亩产2000千克。
2、大叶红苋菜。
成株高22厘米左右。
全株有14片叶,叶片较大,大叶长13厘米,宽6厘米,长卵形,叶缘近全缘,深紫红色,叶片周缘为绿色;茎浅绿色,基部带紫红色,茎叶均有白色短茸毛。
嫩株茎、叶肉厚质嫩,宜熟食,别具风味。
耐热、耐旱性强,耐寒性弱,抗病虫能力较强,生长速度比圆叶苋菜略慢,播后40天左右即可收获。
一般亩产2500千克左右。
3、尖叶红苋菜。
成株高22厘米左右。
全株12片叶,叶片较狭长,大叶长7厘米,宽3.6厘米,为宽披针形,灰绿色带深紫红色或全为深紫红色,叶缘近全缘;叶柄及茎均为紫红色,叶、茎上布满白色短茸毛。
嫩株肉质略粗,含纤维多,宜熟食,别具风味。
耐热、耐旱性强,耐寒性弱,但比圆叶苋菜稍耐寒,抗病虫能力较强,生长速度与大叶红苋菜仿佛。
亩产15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