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大棚苋菜高效栽培技术共19页
- 格式:ppt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19
冬暖棚栽苋菜技术冬暖,苋菜,栽培
利用冬暖大棚栽培越冬苋菜,春节即可上市,收获期长达4-5个月,亩产量可达3000公斤以上。
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一、选用良种选用适口性好、产量高、抗逆性强、耐寒的彩色苋,如红叶圆形的大红袍、全叶红等。
二、整地施肥选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排灌方便、杂草少的地块,在11月初深耕15-20厘米,结合深耕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磷酸二铵25公斤作基肥。
然后做宽1-1.2米的平畦,畦面整细搂平,上暄下实。
三、适时播种 11月中下旬即可播种。
播前浇足底水,将种子掺上适量细沙均匀撒播在畦面,用脚踩实或覆盖一层粪土,再覆盖地膜。
然后用2米长的竹条支起70-80厘米高的小拱棚,并加盖薄膜。
四、加强管理在浇足底水的基础上,出苗前不再浇水,5-7天即可出苗。
子叶出土后,撤除地膜进行第一次除草间苗。
长出两片真叶时再进行第三次除草间苗,并追第一次肥、浇第一次水,一般亩追施氮磷复合肥10公斤。
隔15天再结合浇水施第2次肥,亩施复合肥5公斤。
以后每采收一次追肥浇水一次,每次每亩施肥5-10公斤或施稀薄人畜粪尿肥1000公斤。
来年3月底,气温升高,可撤去小拱棚,加强通风,防止高温烧苗和防止苋菜白锈病。
五、适时采收苋菜长到4-6片叶、株高10-15厘米时即可间大苗上市,同时补种苋菜,这样可分批采收到6月上旬清茬。
注意每次间收都要掌握间大留小、留苗均匀,以提高产量。
第1页共1页。
苋菜高效栽培技术要点苋菜又名青香苋、红苋菜、荇菜、汉菜等,是苋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等地。
苋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其叶较为细嫩,可凉拌、清炒、煮汤等,是人们喜食的一种绿色蔬菜。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蔬菜品质好、产量高、口感佳的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我国作为蔬菜大国,蔬菜栽培技术关乎蔬菜种植的经济收益。
因此,在现代农业大背景下,通过大力提高蔬菜栽培技术以满足人们对蔬菜质量要求和提高种植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苋菜高效种植提供技术支撑,从地块选择、品种选择、播种与间苗、生长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苋菜栽培技术。
1苋菜的特征特性1. 1生物学特性苋菜根系发达,茎肥大而质脆,分枝少;叶互生,全缘,形状呈椭圆形或菱形,叶面光滑或褶皱,长度 4~10 cm,宽度 2~7 cm。
种子形状呈圆形,颜色为紫黑色,表面有光泽,千粒重0. 7 g。
苋菜喜温,耐热性强,不耐低温,在高温和短日照下,苋菜更易于发生抽薹。
适宜生长温度23~27℃,在20℃以下时,生长较为缓慢;在10℃以下时,其种子不易萌发。
1. 2 营养与药用价值苋菜自身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每500 g含蛋白质 15. 5 g、粗纤维 4 g、钙 900 mg、磷230 mg、铁 17 mg、胡萝卜素 9. 7 mg、尼克酸5. 5mg 、维生素 C 140 mg、维生素 E 215 mg 等。
苋菜叶含有丰富的钙质,具有保持心肌的正常运动、预防肌肉痉挛等功效。
另外,苋菜富含铁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造血和输氧的功能。
苋莱所含的钙、铁等物质进入人体后易于被人体所吸收,能够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牙齿和骨骼发育。
苋菜性凉、味甘,入肝、大肠、膀胱经,脾、胃不好的人不宜多吃。
苋菜还具有清肠、通便、解毒等功效,同时,还可辅助治疗痔疮发炎、尿频尿急、急性咽炎、肠炎等病症,是一种天然的中药材。
2 苋菜栽培与管理2. 1地块选择苋菜对地块的要求较低,对土壤适应性较强,适宜偏碱性土壤。
苋菜大棚早熟栽培技术一、品种选择大棚早熟栽培宜选择早熟、产量高、品质佳、商品性好、抗逆性强、耐寒的尖叶品种,如广州柳叶苋、尖叶红米苋等。
二、整地施基肥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杂草较少的地块,在播种前10~15天翻耕土壤,翻耕深度达15~20厘米。
苋菜生育期短,吸肥能力强,结合整地每亩施优质有机肥500公斤、45%硫酸钾型复合肥30公斤、生石灰150公斤。
有机肥播种前10~15天施入土壤,用旋耕机进行耕作,使肥料与耕作层进行充分混合,复合肥在播种前2~3天施入土壤。
在土肥充分混匀后做畦,畦宽1.2米,沟宽30厘米、深20厘米。
因苋菜种子细小,须将种植畦整细耙平。
整地完成后,关闭大棚蓄热。
三、适时播种江西省可从2月初至3月上旬播种,播种宜采用撒播方式。
若采用一次性播种法,每亩播种量为2.0~2.5公斤,用种子量的5~6倍细沙或细土拌匀后,一次性撒入种植畦中;若采用梯度播种法,则第一批种子提前12天浸种催芽,第二批种子提前5~6天浸种,第三批不浸种,为干种子。
三批种子充分混合后同时播种,总播种量为每亩1.5~2.0公斤,每批种子为总播种量的1/3。
播种宜选择在“冷尾暖头”天气进行,首先将整好的种植畦浇足底水,将种子混合细沙或细土后,均匀撒播,并覆盖0.5~1.0厘米厚的细土,轻轻拍实,畦面覆盖地膜保温保湿,然后搭建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保温。
四、田间管理(一)温度管理早春栽培保温措施最关键。
从播种到采收,棚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可采用大棚套小拱棚方式。
由于早春气温低,播种后10天内以闭棚保温保湿为主,种子发芽出土后,将地膜揭掉,晴天中午气温较高时可适当通风,气温低时,夜间注意覆盖保温。
当大棚日平均温度达到20℃时,可拆除小拱棚。
进入3月下旬,气温上升,晴天棚内温度不宜超过32℃,否则要延长通风时间。
(二)肥水管理在浇足底水的情况下,出苗前不浇水;出苗后,根据畦面干燥情况,可适当洒水,当植株具3~4片真叶时,可选择晴天中午洒水。
2023-11-11contents •苋菜的基本认识•苋菜的栽培技术•苋菜的病虫害防治•苋菜的采收与储存•苋菜的高产栽培技术•苋菜栽培的注意事项目录苋菜的基本认识苋菜原产于中国,现在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特别是在南方地区更为常见。
苋菜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耐高温、耐旱等优良特性,因此也被广泛栽培作为蔬菜食用。
苋菜是一种常见的野菜,也被称为“野苋菜”,属于苋科植物。
根据植物学分类,苋菜可分为红苋菜和绿苋菜两大类。
红苋菜的叶片边缘呈紫红色,茎部多为紫色,而绿苋菜的叶片边缘为绿色,茎部多为绿色。
红苋菜口感更佳,营养价值也略高于绿苋菜,但绿苋菜则在夏季食用更为清凉爽口。
苋菜的营养价值此外,苋菜还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能够帮助消化、增强体质。
苋菜的栽培技术栽培季节品种选择栽培季节与品种选择播种前准备播种方法育苗管理播种与育苗定植当幼苗长到5-6片真叶时,可以进行定植。
定植前要整地、施基肥和浇水,以保证幼苗成活。
管理在定植后至采收前,要进行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除草等工作。
肥水管理主要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和土壤湿度进行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主要是针对苋菜常见的病虫害进行防治;除草则是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以减少养分消耗。
定植与管理苋菜的病虫害防治白粉病防治方法防治方法炭疽病叶斑病防治方法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吸取植物汁液,使叶片卷曲、皱缩。
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蚜虫定期清除杂草,使用黄色板诱杀,喷洒药剂。
防治方法幼虫咬食叶片,造成缺刻或孔洞。
菜青虫幼虫取食叶片或钻蛀茎杆,影响植株生长。
小菜蛾定期清除杂草,使用生物农药如Bt乳剂防治。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使用性诱剂诱杀成虫,喷洒药剂。
防治方法苋菜的采收与储存采收时间采收方法采收时间与方法储存与保鲜方法储存方法保鲜时间苋菜的高产栽培技术选用优良品种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合理密植轮作制度高产栽培模式高效施肥技术030201水分管理技巧苋菜栽培的注意事项03产量和品质品种选择注意事项01适应当地环境02病虫害抗性栽培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病虫害问题01生长不良02产量不稳定03绿色有机苋菜的生产与管理感谢观看。
苋菜怎么培育管理,苋菜的高产管理技术苋菜抗性强、易生长、耐旱、耐湿、耐高温,加之病虫害很少发生,故在国内外都渐渐被人们所认识而得到发展,那么栽培苋菜要怎么培育管理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苋菜的高产管理技术吧。
苋菜的高产管理技术:田间管理:1、温度管理:苋菜在冬季、早春出苗后揭开地膜和覆盖物,浇水后在大棚内再建小型拱棚,以利保温,在外界气温较低时于傍晚在小棚上加盖一层草帘保温。
夏季出苗后,及时加盖防晒网,采取早盖晚揭。
2、水分管理:苋菜在冬季、早春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小水勤浇,尽量选择在晴天上午浇水,并在齐苗后浇施一次0.2%尿素水溶液,以后7~10天追施一次,促进生长。
夏季适当加大浇水量,一般在早晨、傍晚浇水。
3、合理追肥:苋菜要进行多次追肥,一般在幼苗有2片真叶时追第1次肥,过10~12天追第2次肥,以后每采收1次追肥1次。
肥料种类以氮肥为主,每次每亩可施有稀薄的人粪尿液1500~2000公斤,加入尿素5~10公斤。
病虫防治:1、苋菜白锈病:苋菜主要病害是白锈病,苗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7%特立克可杀得1500倍液叶喷洒预防,发病初期结合人工摘叶进行药剂防治,但每次采收后当天不可立即喷药,以免影响商品质量。
2、茎基腐烂病:实行轮作,在无法实行轮作时收获后应认真清园,收集病残物烧毁,随即翻耕晒土,播前整地时进行土壤消毒(撒毒土或喷淋药液)。
发现病株立即拔除,药剂可用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1000倍液。
3、根结线虫病:重病区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病残体,也可与百合科蔬菜进行轮作或水旱轮作。
在播种或定植时沟施或穴施10%力螨库颗粒剂,每公顷用药75千克。
在生长期间也可用甲基异柳磷乳剂200倍液灌根1~2次。
大棚苋菜的种植方法
大棚苋菜是一种生长迅速、肉质丰满、味道鲜美的蔬菜品种,适合在大棚里种植。
以下是大棚苋菜的种植方法:
1. 土壤准备
大棚苋菜需要肥沃、透气、保水的土壤。
在种植前,应将土壤松散,去除杂草和不利于生长的树根,然后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和复合肥。
2. 播种
大棚苋菜的播种时间以春季初期为宜。
在播种前,应将种子放进温水中浸泡4 ~ 6小时,以促进发芽。
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在菜床中,间距应略带稀疏,避免过于拥挤。
种子与土壤之间的覆盖层应保持在1 ~ 1.5厘米左右。
在播种后,应保持土壤湿润。
3. 浇水
大棚苋菜生长需要足够的湿度,因此浇水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苋菜每周需要浇水2 ~ 3次,每次灌溉时,都应使水分柔和地淋到土壤表面,避免伤害幼嫩的苗子。
同时也应注意减少浇水的频率,避免过
度浇水导致芽苗腐烂。
4. 施肥
大棚苋菜生长期较短,因此受到的施肥量也相对较少。
在日常管理中,可以通过浇水时添加有机肥料或复合肥料来补充营养。
另外,也可以
定期施入适量的氮、磷和钾元素,以促进苋菜的生长。
5. 病虫害防治
苋菜生长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到昆虫、病菌的威胁,因此需要及时采
取措施进行防治。
一般可通过喷洒农药或植物养分剂来预防和治疗病
虫害,但也应注意安全使用,并在采收前停止使用。
总之,以上就是大棚苋菜的种植方法。
只要注意土壤、浇水、施肥和
病虫害防治,并对整个生长过程进行认真管理,就能够获得美味、健
康的苋菜收成。
苋菜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叶类蔬菜,在我国有着非常广泛的种植面积。
现在因为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苋菜的种植以大棚种植为主。
大棚种植对于苋菜的生长来说还是非常有利的,那么大棚苋菜该如何种植呢?1、选种整地我们在种植大棚苋菜之前,首先要做好的工作就是要选择好苋菜的种植品种。
苋菜品种要以适口性好、产量高且抗逆性强的品种为主。
选好品种之后,将大棚内的土壤做好整地工作。
土壤应深耕大约18厘米左右,在整地的时候还应结合施入充足的基肥。
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配合适量的磷酸二铵。
整地施肥工作做好之后,然后再将大棚中的土壤做成宽约为1米左右的平畦。
2、种子处理在选好品种之后,我们是还需要对苋菜的种子进行处理的,要对其适当浸种催芽。
首先选择饱满的种子,然后将其放在冷水中浸泡一天左右。
在浸泡种子的时候,最好是能够将种子多多搓洗。
然后浸种之后将种子捞出,风干水分。
用湿润的纱布将其包裹,然后放在湿毛巾下。
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进行催芽。
每天观察种子的露白情况,当有40%左右的种子露白之后便可播种。
3、适时播种苋菜的播种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苋菜的生长周期是比较短的,通常从播种到采收一般只需要40天左右即可。
春秋季都是适宜种植苋菜的,如果是露地栽培的话,那么在3-8月份都是可以播种的。
如果是大棚种植的话,那么我们还能够提早播种时间一个月左右。
在播种之前,首先要将土壤浇透水。
然后将种子掺入适量的细沙,再均匀的撒播。
播完之后,将其踩实镇压,然后覆盖一层粪土,最后盖好地膜。
4、加强管理如果播种前浇入了充足的底水的话,那么在种子出苗之前是不用再浇水的,一般一周左右便可出苗。
幼苗子叶出土之后,揭除地膜,做好中耕除草工作。
同时在幼苗长出两片左右真叶时再进行一次,与追肥浇水工作结合进行。
肥料以复合肥为主,用量保持在15kg/亩左右即可。
然后隔半个月之后再次追肥,同样要与浇水工作结合进行。
不过田间水分不宜过多,下雨时要注意做好排水工作。
苋菜反季节的高产栽培
1.增加播量常规栽培苋菜,春季播种一般667平方米用种1.5-
2.5kg,夏、秋季播种一般667平方米用种1-1.5kg。
而反季节栽培的越冬苋菜,由于冬季棚内气温相对仍较低,苋菜出苗慢,出苗率低,出苗较差。
所以,必须要加大播种量,一般667平方米要用种3-
3.5kg,播种量大,有些种子以后可陆续出苗,播种后随即用脚踏实,镇压畦面,使种子和土壤密接,接近土壤毛细管,有利保湿出苗。
2.均匀播种为防止苋菜出苗后稀密不匀,播种时可把苋菜种子与2-3倍量的细沙拌匀撒播于畦面上。
另外,反季节栽培的苋菜一般都是连根拔收上市,所以拔收以后应再撒播一些种子,以增加采收次数,缩短采收的间隔天数,这样分批播种,拣大苗分批收获;能显著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一般在首次拔收苋菜后,每隔10-15天分批补播种子2-3次,每次667平方米用种量0.3-0.5kg,同样拌细沙土均匀撒播。
苋菜在第一次拔收后应多补一些种子,以后可逐次减少补种量。
红苋菜冬春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吴秀芳;章钢明;朱徐燕
【期刊名称】《农技服务》
【年(卷),期】2005(000)011
【摘要】浙江省富阳市春江街道二联村的菜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乍产中形成了一套红苋菜大棚高产甲熟栽培技术,采用大棚、遮阳网、电加温等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夜间低温问题:采取重施有机肥,少施化肥来提高品质、这样.可使红苋菜于春节前后供应市场,上市期比常规(4月)提早2个月每亩产量达到2000公斤,许且具台明显的价格优势,经济效益显著.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总页数】2页(P15-16)
【作者】吴秀芳;章钢明;朱徐燕
【作者单位】311400,浙江省富阳市农业局蔬菜站;311400,浙江省富阳市农业局蔬菜站;311400,浙江省富阳市农业局蔬菜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
【相关文献】
1.早春大棚专用红苋菜新品种贵妃 [J], 李金泉
2.早春大棚专用红苋菜新品种贵妃 [J], 李金泉;汪红胜;张伟;易美军
3.海南冬春大棚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 [J], 黄亚冰;赵琳;朱春生
4.双柳镇冬春大棚苋菜高效栽培技术 [J], 李汉霞;汪淑芬;叶志彪;马幼菊;王孝琴;祝花
5.冬春红苋菜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J], 吴秀芳;章钢明;朱徐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冬春大棚苋菜高效栽培技术苋菜性喜温暖,主要在夏季上市。
武汉市新洲、东西湖等区采取早春棚栽和多次播种的栽培技术,12月开始陆续播种于塑料大棚,翌年2月下旬~6月分期上市。
改变了从前5月以后才有苋菜上市的传统栽培方式,增加了春季叶菜类品种,满足了蔬菜春淡市场的需要,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武汉新洲、东西湖、蔡甸等区苋菜种植面积约3~5万亩,产品70%销往外地,30%销往武汉本地农贸市场。
同时,在苋菜生长后期套种其他蔬菜,提高土地使用率的周年栽培模式也大面积推广。
1栽培茬口安排结合武汉市实际与苋菜相关的茬口模式有很多。
如苋菜从春节开始供应,豇豆部分鲜销,部分腌制,小白菜(箭杆白)用于腌制等。
①苋菜——豇豆(套种)——豇豆——箭杆白模式。
12月下旬~翌年1月上旬播种苋菜,2月中下旬~6月持续采收;3月底~4月初在苋菜田中套种第1茬豇豆;6月当苋菜和第1茬豇豆均已收获后每亩施鸡粪300斤,7月初播种第2茬豇豆;9月收获后每亩施三元复合肥30斤,9月上中旬播种箭杆白,11月中下旬收获。
②苋菜——黄瓜(套种)——豇豆——箭杆白模式。
12月下旬~翌年1月上旬播种苋菜,2月下旬~6月持续采收;黄瓜12月育苗,翌年3月上中旬定植于苋菜行间,5月上旬上市。
当苋菜和黄瓜均已收获后每亩施鸡粪300斤,7月初播种豇豆;9月收获后每亩施三元复合肥30斤,9月上中旬播种箭杆白,11月中下旬收获。
其他模式有:苋菜——茄果类蔬菜、苋菜——冬瓜——白菜——大蒜、苋菜——莴苣等。
2品种选择选择适宜大中棚春早熟栽培的苋菜品种,要求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耐寒等特点,双柳地区主栽品种为经过改良复壮的红圆叶。
豇豆一般选择早熟、产量高、品质好、适于加工和鲜食的品种,并根据市场需求,选择豆荚浅绿色的品种,如早脆、绿领、赣元、加工7号等。
黄瓜一般选择适于加工和鲜食的品种,如津优1号、津春5号和鄂黄1号等。
3整地扣棚施基肥前茬作物收获后,耕翻3次,耕深20厘米,使耕作层疏松平整,以利于出苗,根据地形开沟做畦,一般按2~2.5米做畦,11月中下旬扣棚,可以起到防雨、提高地温和气温以及保墒的作用。
南方大棚冬春苋菜特早熟种植时间和技术一、引言苋菜是我国南方常见的绿叶蔬菜之一,富含黄酮、多酚类和类胡萝卜素等有效成分,具有降血压、调节血糖和抗氧化等功效。
特早熟种植苋菜是南方大棚冬春季节的一项重要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营养蔬菜,也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通过对苋菜特早熟种植时间和技术的介绍,为您带来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特早熟种植时间苋菜特早熟种植的时间通常为每年的12月至3月,这在南方地区正好是春夏交替的季节,天气较为温暖,日照时间和温度适合苋菜的生长和发育。
特早熟苋菜成熟期较短,一般在30-40天内即可采收,因此在播种期的选择上非常关键,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苋菜的品质和产量。
具体而言,苋菜特早熟种植的最佳时间应在12月上旬至下旬,或是1月上旬至中旬,这时候气温相对稳定,干湿适宜,适合苋菜的萌芽生长和抽薹。
如果嫌早怕损失风险大,可以适当推后至1月下旬或2月上旬,但是要注意不要超过3月这个时间节点,否则会导致苋菜受到春季高温和多雨的影响,发生萎黄、死亡等不良情况。
三、特早熟种植技术苋菜特早熟种植的成功关键在于科学规划和细致管理,特别是在土壤准备、育苗、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
具体的技术要点如下:1. 土壤准备苋菜喜欢温暖通透的土壤,要求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
在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除草翻耕,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磷、钾等营养元素,提高土壤肥力和结构。
同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状态,不要过度干燥或过度潮湿。
2. 育苗苋菜育苗期需要严密控制温度和湿度,选择优质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然后放入温室或室内育苗。
在苗期间要注意及时浇水和增加光照,使苗的生长健壮,不易发生压秧和萎蔫现象。
3. 施肥在苋菜生长期间,要定期施加复合肥或有机肥等肥料,尽量避免一次过量施用,以免造成营养失衡和水分积聚。
同时,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肥料种类和比例的选择,根据苋菜的生长阶段和土壤质量进行调整,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
双柳镇冬春大棚苋菜高效栽培技术
李汉霞;汪淑芬;叶志彪;马幼菊;王孝琴;祝花
【期刊名称】《中国蔬菜》
【年(卷),期】2008(000)005
【摘要】苋菜性喜温暖,主要在夏季上市。
然而武汉市新洲区双柳镇采取早春棚栽和多次播种的栽培技术,12月开始陆续播种于塑料大棚,翌年2月下旬~6月分期上市。
改变了当地从前5月以后才有苋菜上市的传统栽培方式,增加了春季叶菜类品种,满足了蔬菜春淡市场的需要,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李汉霞;汪淑芬;叶志彪;马幼菊;王孝琴;祝花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武汉,430070;湖北省武汉市农业局蔬菜技术服务总站;湖北省武汉市农业局蔬菜技术服务总站;湖北省武汉市农业局蔬菜技术服务总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
【相关文献】
1.冬苋菜-春瓠子-夏秋小白菜高效栽培技术 [J], 王倩
2.红苋菜冬春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J], 吴秀芳;章钢明;朱徐燕
3.大棚"冬萝卜-春苋菜—夏药芹—秋番茄"高效栽培技术 [J], 吴士平
4.春大棚苋菜和冬瓜套作高效栽培技术 [J], 陆琳芳;吕全明;邹志华
5.湘中地区早春大棚苋菜不施农药高效栽培技术 [J], 张伟兰;康林峰;聂琼;谢晓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苋菜冬暖大棚栽培技术
扈保杰;张世香
【期刊名称】《西北园艺:蔬菜》
【年(卷),期】2004(000)006
【摘要】苋菜又名苋、米苋、人旱菜、名苋、赤苋、青香苋、彩苋等,是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以其幼苗或幼嫩茎叶供食用,营养十分丰富,钙和铁的含量较高,特别是还含有一定量的赖氨酸,可用于炒食、做汤或切段凉拌。
利用冬暖大棚进行苋菜栽培,收获期可达4~5个月,667m2产量达3000kg以上,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总页数】1页(P22)
【作者】扈保杰;张世香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唐县农业局252800;山东省高唐县职教中心252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7
【相关文献】
1.香椿冬暖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J], 李美凤
2.番茄新品种冬暖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J], 邱少彬
3.冬暖大棚早春茬厚皮甜瓜高产栽培技术 [J], 耿红力
4.冬暖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J], 孔磊;黄修君;毕景浩;孔琳
5.苋菜冬暖大棚栽培技术 [J], 扈保杰;张世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