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人们到社交媒体上分享的诱因有哪些
- 格式:docx
- 大小:14.76 KB
- 文档页数:2
视频分享平台的兴起与传播效应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视频分享平台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消遣的重要渠道。
这些平台以其便捷、多样化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和参与。
本文将探讨视频分享平台的兴起原因以及其对传播效应的影响。
一、视频分享平台的兴起原因1. 技术进步:随着网络带宽的提升和视频压缩技术的发展,视频分享平台得以迅速崛起。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观看和分享视频内容。
2. 用户需求:视频作为一种直观、生动的表达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信息获取和娱乐消遣的需求。
视频分享平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内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观看。
3. 社交化传播:视频分享平台将社交元素与视频内容相结合,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等方式与他人互动。
这种社交化传播模式使得视频内容更容易被推广和传播。
二、视频分享平台的传播效应1. 信息传递效果显著:视频作为一种视听结合的媒介形式,能够更好地传递信息。
相比于文字和图片,视频更能够激发用户的情感共鸣,提高信息的传递效果。
2. 用户参与度高:视频分享平台提供了用户参与的机会,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这种互动性增强了用户的参与度,使得视频内容更容易被传播。
3. 传播范围广泛:视频分享平台具有全球化的特点,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和分享视频内容。
这使得视频的传播范围更广,能够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
4. 影响力扩大:视频分享平台上的内容往往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一些优质的视频内容能够引起社会关注,成为热门话题,进而影响社会舆论和价值观念。
5. 商业价值提升:视频分享平台为广告商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宣传渠道。
通过在视频中插入广告,广告商能够将产品和服务推广给更多的用户,提升商业价值。
三、视频分享平台的发展趋势1. 多元化内容:视频分享平台将更加注重多元化的内容,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除了娱乐内容,教育、科技、新闻等领域的视频也将得到更多关注。
2. 个性化推荐:视频分享平台将通过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
社交媒体知识:如何在社交媒体上获得更多的转发和点赞在现代社交媒体时代,获得更多的转发和点赞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追求和目标。
这些点赞和转发能够促进信息的传播,增加曝光率和影响力,甚至还可以为品牌和个人带来商业价值。
但是,如何在社交媒体上获得更多的点赞和转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下面,我们将从内容、时间、流量、互动、平台等多个方面来深入探讨这个话题。
一、内容内容是吸引人们点赞和转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好的内容应该是有趣、新颖、有价值和有声音,同时也要符合受众的需求和兴趣。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您制作成功内容的提示:1.用视觉内容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视觉内容是最受人们欢迎的。
一个好的图像或视频可以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人们的分享和点赞量。
此外,为图像添加标签和注释可以帮助扩大影响力。
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也是很重要的。
2.创造有价值的内容好的内容不仅要有趣,而且要有价值。
人们希望在社交媒体上找到有用的信息和资源,可以解决他们的问题和疑虑。
例如,心理学或健康领域中的信息或技巧,经验分享或例子等等。
3.在内容中加入互动元素人们不仅希望获取有用的信息,还想与其他人进行互动。
在您的内容中加入问题或讨论问题,可以促进人们的互动。
写一些促进人们参与的口号和调查等。
4.不断更新您的内容保持与社交媒体的频繁互动,任何有更新和新的想法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
不断更新内容可以保持新鲜感,从而激发读者的兴趣并增加分享和转发的概率。
二、时间正确的时间可以是您的内容更容易被看到并吸引更多的观众。
以下是一些有益的提示:1.针对特定平台制定时间表不同的社交平台有不同的规律和时间表,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使用习惯和行为,因此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制定适当的时间表是很关键的。
您可以通过观察不同用户发帖时间和互动内容,《数据集》来了解用户的活动时间习惯。
2.随时关注热门话题在某些情况下,您可能需要随时关注热门话题,例如全球大事、当地事件和流行趋势等。
社交媒体连接心灵分享快乐社交媒体连接心灵,分享快乐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
不仅仅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社交媒体连接了人们的心灵,让人们能够分享快乐、减轻负担,建立起新的情感纽带。
一、社交媒体让人们分享快乐的渠道更广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朋友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悦与快乐。
无论是晒出美食的照片、记录旅行的足迹,还是分享自己的成就与喜好,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传递给他人。
此外,不同形式的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Instagram等,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分享方式,将快乐传递给他人,让他人也能通过回应、点赞等方式参与其中。
二、社交媒体连接人们的情感纽带更紧密社交媒体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传递的平台,更是连接人们情感纽带的桥梁。
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与远在他乡的亲友保持联系,分享彼此的生活经历、感受和心情。
即使距离遥远,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关怀和快乐。
社交媒体上的点赞、评论和私信等功能,让人们的沟通更加便捷和实时,增强了情感交流的质量和亲密度。
三、社交媒体成为减轻负担的出口在生活中,人们常常面临压力和困扰,而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减轻负担的出口。
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倾诉内心的烦恼,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建议。
在一个相对匿名的平台上,人们可以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获得他人的理解和鼓励,从而减轻了心理负担,恢复了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社交媒体连接心灵,呈现多样化的快乐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触达到来自不同人群、不同领域的快乐。
无论是音乐、电影、摄影、绘画、读书等,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给他人,在一片共享的欢乐中产生共鸣。
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文化、艺术和新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生活。
结语: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方式,连接了人们的心灵,分享快乐、减轻负担,建立了新的情感纽带。
但我们也要注意使用社交媒体的方式和频率,保持理性和健康的心态。
社交媒体营销的关键因素和策略社交媒体营销的关键因素和策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人们对社交媒体用户增加,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必要手段。
然而,要想在社交媒体上取得成功,需要了解并掌握社交媒体营销的关键因素和策略。
本文将从社交媒体营销的关键因素和策略入手,对此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社交媒体营销的关键因素1、选择正确的社交媒体平台要做好社交媒体营销,首先需要选择正确的社交媒体平台。
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有着不同的用户群体和使用习惯,企业需要确定目标客户在哪个社交媒体平台上,然后对该平台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
2、具有吸引力的内容吸引力的内容是社交媒体营销的关键。
企业需要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有价值、有趣味性的内容,让用户对其产生兴趣和关注。
此外,内容还需要具有分享性和互动性,以便让用户与企业产生更好的互动。
3、精准营销策略要想在社交媒体上取得成功,企业需要制定精准的营销策略。
具体而言,需要确定目标客户,针对不同客户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以便尽可能地提高营销效果。
4、积累良好的社交媒体形象良好的社交媒体形象是企业进行社交媒体营销的关键。
企业需要通过正面形象塑造,积累用户的好感度和信任度,从而增加社交媒体营销的成功率。
二、社交媒体营销的策略1、深入了解目标客户深入了解目标客户是制定社交媒体营销策略的重要基础。
企业需要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兴趣和购买习惯等信息,以便针对性的进行营销活动。
2、创造有趣有用的内容创造有趣有用的内容对社交媒体营销的成功非常重要。
企业需要注意用户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创造有趣有用的内容,吸引用户的关注和分享。
此外,需要注意内容的形式和语言方式,以便更好地引起用户的共鸣。
3、积极互动与用户积极互动与用户是企业进行社交媒体营销的有效方法。
企业需要关注用户的留言和评论,积极回复用户的问题和建议,让用户感受到企业的亲切和关心,增强用户黏性。
4、定期监测社交媒体营销效果要想不断改进社交媒体营销策略,企业需要定期监测社交媒体营销效果。
人们如何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递信息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日益普及,信息传递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人们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递信息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
那么,人们是如何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递信息的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社交媒体的快捷便利性是其被人们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
在过去,人们需要等到电视报道或者报纸刊登,才能了解到重要的事件或新闻。
但现在,只需打开手机上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序,就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消息。
这种快速的信息传递方式,紧密贴合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快速地了解到身边发生的事情,而不需要占用太多时间。
其次,社交媒体的互动性能够增强信息传递的效率。
互动是社交媒体作为社交平台的重要特点之一。
人们可以通过评论、点赞、转发等方式对别人的信息进行反馈,从而引导讨论和交流。
这样的互动方式可以引发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从而让信息的传递速度进一步加快。
除此之外,社交媒体还可以通过标签、话题等形式来集结信息,在信息传递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通过将相关的信息打上同一个标签或话题,人们可以快速地获取到该主题下的所有信息,而不需要耗费太多时间和精力。
同时,标签和话题的广泛传播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相关信息,从而进一步增强信息的传递效率。
最后,社交媒体的信息传递也有其弊端。
由于社交媒体的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在平台上发布信息,这也带来了不同角度的信息误解和谣传。
因此,在使用社交媒体时,人们要时刻保持谨慎,不信谣不传谣,在传递信息时要以事实为基础,避免造成社会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社交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其快捷便利性、互动性、标签和话题等优势都是促进信息传递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当然,在使用社交媒体时,人们还需保持谨慎,以避免造成信息误解和谣传。
心理学解码为什么我们会对社交媒体上的分享产生满足感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在上面分享各种各样的内容,包括照片、视频、生活故事等等。
而为什么我们会对这些分享产生满足感,心理学给出了一些解释。
1. 社交认同感社交媒体给予了人们一种和他人产生连接的机会,我们可以在上面获得他人的关注、赞赏和评论。
当我们分享一件自己的事情或者一张照片时,获取到其他人的喜欢和赞扬会让我们感到被重视和接受。
这种社交认同感是人类天生渴望的,对于满足感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心理共鸣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情感和经历,而这些内容可能会引起他人的共鸣。
当其他人阅读我们的分享后,如果他们有类似的感受或者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他们会通过评论或私信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支持,这使得我们感受到被理解和关心。
这种共鸣可以增强我们对分享的满足感,并且让我们感到自己并不孤单。
3. 群体认同感社交媒体上有各种不同的群体,无论是兴趣爱好、职业、年龄还是其他特定背景,人们可以加入和自己相似的群体,并且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见解来增加归属感。
当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内容时,可以获得和这个群体的共同认同感,并且得到其他群体成员的支持和认可。
这种群体认同感也是导致满足感产生的原因之一。
4. 自我展示和自我确认社交媒体是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通过分享照片、状态和观点,我们可以呈现给他人一个我们希望他们看到的形象。
当我们得到他人的赞赏和认同时,会感到自己的价值得到了确认,这种自我确认产生的满足感是分享的另一个动力。
5. 正向反馈回路社交媒体上的互动是实时的,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收到大量关于我们分享的反馈。
这种即时的正向反馈回路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是被关注和重视的,从而产生满足感。
当我们分享一条内容,然后不断接收到赞赏、评论和转发时,会引发我们的快乐和满足感。
综上所述,我们对社交媒体上的分享产生满足感的原因包括社交认同感、心理共鸣、群体认同感、自我展示和自我确认以及正向反馈回路。
社交共享:扩大用户传播效应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社交共享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社交共享是指用户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经验、观点、内容等,从而扩大传播效应,影响更多的人。
本文将探讨社交共享的意义以及如何扩大用户传播效应。
一、社交共享的意义1.1 促进信息传播社交共享可以迅速传播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某一特定的事物。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经验、感受等,从而引起其他用户的关注和讨论。
这种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快速、直接,可以迅速引起公众的关注。
1.2 增加用户参与度社交共享可以增加用户的参与度,让用户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交媒体平台中。
用户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内容,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和交流,从而增加用户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这种参与度的提升可以促进用户的粘性,增加用户的活跃度。
1.3 增强品牌影响力通过社交共享,企业可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用户可以通过分享自己对某一品牌的好评或者体验,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个品牌。
这种口碑传播的方式更加真实可信,可以增加品牌的认知度和好感度。
二、如何扩大用户传播效应2.1 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要扩大用户传播效应,首先需要提供有价值的内容。
用户只会分享那些对自己有帮助、有意义的内容。
因此,企业需要通过研究用户需求,提供符合用户兴趣的内容,从而吸引用户的关注和分享。
2.2 创造互动机会互动是社交共享的核心。
企业需要创造互动机会,让用户可以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和互动。
可以通过举办线上或线下的活动,开展有趣的互动游戏等方式,增加用户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2.3 引导用户分享要扩大用户传播效应,企业需要引导用户分享。
可以通过设置分享按钮、提供分享奖励等方式,鼓励用户将自己的内容分享给更多的人。
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与用户互动,积极回应用户的分享,增加用户的分享动力。
2.4 借助社交媒体平台社交媒体平台是实现社交共享的重要工具。
企业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通过这些平台与用户进行互动和分享。
网店市场中用户社交分享的影响因素用户社交分享在网店市场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通过用户之间的分享和推荐,可以帮助网店扩大影响力,提升销售额。
而用户进行社交分享的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交影响、个人动机、产品特性等。
本文将分析这些因素对网店市场中用户社交分享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策略。
一、社交影响因素1. 社交关系强度:用户与他人的关系强度对其社交分享行为有着显著影响。
亲密关系和信任度高的朋友或家人的推荐更容易得到用户的认同和接受,因此社交关系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分享的影响力。
2. 社交影响力:与社交关系强度相似,他人对用户的影响力也会影响其社交分享行为。
当用户认为他人具有专业知识或是有过相似购买经历时,其对他人的意见更容易被采纳,从而促使其进行社交分享。
3. 社交媒体平台:选择合适的社交媒体平台也是影响用户社交分享的重要因素。
不同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群体、功能特点以及传播效果各异,网店需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平台,以提高社交分享的效果。
二、个人动机因素1. 社交认同:用户在社交分享中追求他人对自己的认同感。
通过分享、推荐产品或是与他人进行交流,用户可以获得他人认可和赞同的满足感,从而增强自我价值感。
2. 利益驱动:个人利益也是用户进行社交分享的一个重要动机。
例如,通过分享自己购买的产品可以获得积分、优惠券等奖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经济利益。
3. 个人形象维护:用户通过社交分享来塑造自己在互联网上的形象。
分享的内容反映了个人的品味、偏好和价值观,用户通过社交分享来维护和塑造自己的形象,获得他人的认同和赞誉。
三、产品特性因素1. 产品品质:优质产品往往更容易引起用户的满意度和认同感,从而增加进行社交分享的几率。
网店应注重产品质量,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以促使用户进行积极的社交分享。
2. 产品独特性:充满个性、创新和独特性的产品更能引发用户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激发其社交分享的欲望。
网店可以通过产品的独特设计、功能或是材质等方面来吸引用户进行社交分享。
你为什么发朋友圈:让用户疯狂转发的5大动机既然分享本来就是一种基本的需求,那么与其花费巨额资金诱导他们分享,比如直接创造他们会分享的内容。
那么如何让别人分享呢?我们需要考虑的并不是“我们想让他们分享什么”,而是我们产生的信息对他们有什么帮助。
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众多品牌为了让人们转发其信息已经开始丧心病狂了。
“如果你能拍张我们餐厅的照片并发到朋友圈,我们会送你一盘免费的沙拉。
”“转发朋友圈并截图,领10元新年红包。
”“转发朋友圈并集齐50个赞,送移动电源一个。
”让别人分享你的信息就这么难吗?需要花很多钱才能诱导分享吗?其实只要给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别说你不给钱,即使你有机会罚他们的钱,他们还是会分享的。
有一个心理学教授曾召集一批人做一个关于三明治喜好的测试,作为回报,被试者可以拿到一定的实验酬劳。
在试验中,这些被试者有2个选择:1,什么都不做,多获得25%的酬劳;2,可以把自己关于三明治的喜好分享给周围的人,酬劳不变。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大部分人宁愿放弃25%的酬劳,也要把自己关于三明治的喜好分享给别人。
也就是说,分享转发本身就是向吃饭一样的天生欲望,是不需要金钱激励就会自动去做的事情。
再举个例子,请想象一下你的一个男性好朋友——我们暂时叫他A。
然后某一天你从A朋友的口中得知:他前几天在一次展会结束后,和世界知名的俄罗斯超级模特发生了一夜情,而且还是在展会楼下的一辆黑色宝马车上!还有,这个俄罗斯模特原来是普京的私生女!更重要的是,你是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人,而且A并没有要求你为TA保守秘密。
假设这个时候上帝突然出现,给你2个选择:1,禁止把这个消息告诉任何人,并且奖励你100元;2,你可以选择告诉任何人,但是上帝不会给你任何奖励。
你会怎么选?我想大部分人的选择会是2。
甚至,当你还没完全听完这个消息的时候,头脑中就已经产生了迫不及待想要告诉其他朋友的冲动了。
想想吧,为了这么大一个谈资,100块又算什么!既然分享本来就是一种基本的需求,那么与其花费巨额资金诱导他们分享,比如直接创造他们会分享的内容。
一篇新媒体文章如何才能引发用户分享?越来越多的地方都开始提及一些诸如“人为什么会在线分享”、“什么样的人会在线分享”...等等问题,基于这些疑问,在网上搜罗阅读了一些机构和个人对于“用户在线分享”的研究和文章。
这里,结合自己的一些理解,进行简单的整理。
整理的结构以5个W和1个H为线索,分别回答“人为什么会在线分享”(why)、“在线分享者都是那些人?”(who)、“如何更有效的分享?”(how)、“在何时在线分享”(when)、“在何地在线分享”(where)、“在线分享怎样的内容”(what)这6个问题。
一、WHY——人为什么会在线分享?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自下而上都有对“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5种层次的需求,并且,人们只有对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更高一层级的需求。
而“分享”就是人在得到“生理、安全”这两种层次需求的满足后,进而追求其它三种更高层次需求时所表现的一种行为。
早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还没有出现之前,人们早已通过面对面的交谈、信件、公众表演等方式去分享,以去获得爱和归属感、获得尊重和实现自我。
而在互联网社交和个人移动终端兴起之后,使得分享无论从其方式、能达到的广度、都有了质的飞越。
人们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很方便的把自己想要分享的内容,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瞬间传遍全球。
同时,还能足不出户,以最快的时间了解到相隔千里外的朋友的分享,这些优势,让在线分享被越来越多的被人接受,但究其本源,在线分享依然是为了满足自己更高层次的需求,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再具体一些,还可以将这些高层次的需求分成5类(在线分享的5种主要动机):动机一:标榜自我(to define ourselves to others)标榜自我的动机,指分享者期望通过分享,给自己标榜具有某种特质的形象,让别人觉得ta是个有趣的/热心的/沉稳的/....的人,并以此为目标,有目的的分享某些类型的信息,比如通过在好友圈里晒自己新买的iphone6的开箱照,标榜自己是个走在时尚科技前沿的人(或土豪);通过分享自己旅行的照片,标榜自己是个积极生活的人(或土豪);通过分享自己享受美食的照片,标榜自己是个美食家(或土豪)。
激发人们到社交媒体上分享的诱因有哪些
来源:亦锐营销策划
品牌在市场营销中,也应该以客户感知的价值驱动。
缩小到本文中的例子来讲,社会化营销应该利用
人性中的必然性做文章。
所以营销点无非就是借助社交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诱因传播。
激发人们传播的诱因有:爱炫耀,爱比拼;摆姿态,表态度;博关注,传段子……
社交环境(SocialCondition)是很开放的,即使不是一对一(One on One)的聊天,你也可以在微博、
微信易信的朋友圈、qq空间、豆瓣、人人、INS甚至天猫买家分享里了解你周围的朋友最近买了盒避孕套。
同样,反过来说,你也会因为担心周围的某些朋友知道你某方面的事情,而不会在某些平台公开。
社交媒体环境=人造自然环境?
打开你的朋友圈,我们就会看到这样一些动态:你出席一个会议,见到了你之前压根不知道是谁的人。
但是与会的其他人都说他很牛逼,你也跟着上去合影,发朋友圈说:“今天参加xxx会,见到了xxx,好开心/被他的亮瞎了眼/他的讲话非常智慧”。
再比如朋友邀请你去吃了一家有名的餐馆,虽然你并没觉得有想象中那么好吃,你还是会分享和美食
的合照,写“好吃嘤嘤嘤”。
而实际面对的是怎样的情绪,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分享在社交媒体上的,是给别人看的。
那么,在社交媒体环境下,你会有所隐瞒么?
显然会的。
每个平台带来的群聚效应不一样,吸引你和你不同的朋友在这个平台停留。
你有500个好友,你对其中之一尚且有所保留,何况你发一条内容要被500人看到,你更会在脑海里精挑细选。
所以,如果不从个体和差异片段(Differentpoints)去洞察,而是以“平均人”的角度去看,把生活场景、生活方式、品味、社会结构的洞察集聚而谈,我把这种搭建起来的社交环境叫做“人造自然环境”。
罗伯特·劳特朋说:“企业必须了解客户行为,而客户行为动机是由客户感知的价值驱动的,这种感知
到的价值就是企业的价值主张。
”
品牌在市场营销中,也应该以客户感知的价值驱动。
缩小到本文中的例子来讲,社会化营销应该利用
人性中的必然性做文章。
所以营销点无非就是借助社交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诱因传播。
下面,我就简单分析几点激发人们传播的诱因,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爱炫耀,爱比拼
买包炫限量,恋爱炫对象,玩游戏炫分数,偶遇明星也爱合影炫一下……只要是我有,大的多数人没
有的东西,都会爱炫给别人看。
饥饿营销也只是这种心理活动中间的一个小插曲,被小米玩转起来。
品牌应该以给用户创造炫耀和比拼的机会为出发点,营销中插入冲突、竞争和有趣的元素。
比如可口
可乐的“昵称瓶”就是炫限量为出发点,Flappy Bird 就是炫分数,锤子的票也是用来晒的(你们为什么不看
直播呢,害我没拿到票,TT……)。
分享欲望来源于体验者的积极互动、参与感与代入感,如果你的活动是“谁最屌丝”,又有多少人愿意
晒自己有多屌丝呢?
第二、摆姿态,表态度
我关注的是创业、是读书,我有文化,我对社会不公是这样的态度……李开复、马云和现在的《罗辑
思维》是标志性能满足广大年轻人学知识、表见解的引导;我看到社会不公平的现象时,表现的必然是愤慨。
对企业的营销来讲,用高管的笔调讲述创业史、每个产品元素背后的艰辛。
以及罗永浩“大锤砸冰箱”、帮助三里屯老爷爷卖花,都是营销点的体现。
给网民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甚至参与到产品设计中,是令
人兴奋的事情。
第三、博关注,传段子
我觉得这个东西好笑,我想分享给大家看,我想大家看到这条有趣的内容后,多多点赞……这是传播
中内容创造者经常能把握住的心理。
把品牌植入到一个有趣的内容里,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得到更多人的转发。
甚至灵魂都没有植入进去,
以博得高转发,认为达到了最佳效果。
这种曝光量≠有效曝光,更别说品牌记忆度了。
所以,不是所有你觉得有意思的事情,大家都爱看。
不是大家都爱看的东西,就乐意分享。
不懂生活
的人,是做不了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