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对人生活的影响.doc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交媒体对人生活的影响

社交媒体对人生活的影响范文

篇一

1、社会媒体网站帮助学生在学校表现更好。

59%的学生上网报告说,他们利用社交媒体讨论教育主题和50%使用网站谈论学校作业。乔治中学在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推出了社交媒体项目参与学生,成绩上升了50%,慢性缺勤率下降了33%,20%的学生学生自愿额外学分完成作业。2015年1月的一项研究发表在应用发展心理学杂志》上说大学新生应该使用社交网站来构建网络新朋友,感觉社会集成在他们的新学校,并减少辍学的风险。

2、社交媒体可以让人们提高他们的关系,并结交新朋友。

93%的成年人在Facebook上使用它来联系家人,91%用它来联系朋友,87%的人用它来联系朋友的过去72%的青少年通过社交媒体连接与朋友。83%的青少年报告说,社交媒体帮助他们感觉更连接到他们的朋友信息的生命,70%报告感觉更连接到朋友的感情,和57%结交新朋友。

3、社交媒体有助于赋予商业女性。

能够连接在社交网站上给商业女性一个支持小组不易发现离线,女性财富500强公司的ceo在哪里多于男性总裁474 - 26所示。很多社交媒体网站由女性主导:Pinterest用户的80%, Snapchat用户的70%, [204年]Instagram用户的68%, 64%的Twitter用户,58%的Facebook用户,是女性。商业女性使用Twitter聊天互相支持,给予和接受同行知

识,有客人“扬声器”分享专家的知识。帮助非洲女性企业家在社交媒体连接到他们的业务增长。

4、社会媒体网站帮助雇主找到员工和求职者找到工作。

96%的招聘人员使用社交媒体招聘过程;87%的人使用LinkedIn,87%的人使用Facebook,87%的人使用Twitter。48%的求职者的信用社会媒体帮助找到他们当前的工作。67%的求职者找工作使用Facebook,45%使用Twitter,40%的人使用LinkedIn。69%的学生找实习时使用社交媒体。

5、作为一个社会媒体网站的一部分,可以增加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减少健康问题的风险。

社交媒体可以帮助提高生活满意度,中风恢复,记忆力和总体幸福感为用户提供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此外,朋友在社交媒体上可以“传染”效应,促进和帮助锻炼,节食,戒烟的目标。

篇二

社交媒体的概念定义

社交媒体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其最早出现在一本叫《什么是社会化媒体》[1]的电子书里。作者Antony Mayfield(2006)认为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Daniel Scocco (2009)则认为社会化媒体是各种形式的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简称UGC),以及使人们在线交流和分享的网站或应用程序的集合。同年,Ron Jones(2009)提出社会化媒体是这样一个类比的在线媒体,人们在这一类在线媒体上谈话、参与、分享、

交际和标记。此后,Susan Ward(2010)给出了自己的定义:社会化媒体是一种促进沟通的在线媒体,这一点正与传统媒体相反,传统媒体提供内容,但是不允许读者、观众、听众参与内容的创建与发展。同年,Andreas Kaplan 和Michael Haenlein(2010)对社会化媒体的定义是“一组基于互联网的应用,这些应用建立在Web 2.0(内容的创造和交流来自用户产生的内容)的理念和技术基础之上”。

除此之外,国内有学者从信息科学领域、情报学视角和传播学领域对社交媒体的定义进行了总结:在信息科学领域,研究者使用该概念对由社会性网络服务带来的新型网络信息交流空间进行集合性表述;从情报学视角来看,是个体信息空间与公共信息空间互涉的产物;在传播学领域,则始于对博客这种“自媒?w”现象的观察与思考(王晓光,2008)。

社交媒体的特点

社交媒体并无确切的翻译与释义,基于以上观点,可以将社交媒体简单定义为建立在互联网技术,特别是web2.0的基础之上的互动社区,是一种用以社交的便捷的途径。它赋予了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并具有着这样一些特征:以对话的形式沟通,而不是独白;参与者是个人,而不是组织;诚实与透明是核心价值;引导人们主动获取,而不是推给他们;分布式结构,而不是集中式(Dion Hinchcliffe,2007)。

像新浪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广泛地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年轻人的生活圈子,更一秒也离不开它们。

大学生对新媒体有着天然的接受力和较强的使用能力,因此大学生逐渐成为社交媒体中活跃的主角。对智能手机的超前适应性也使得他们比其他群体在网络社交中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大学生们传统的交往方式,在社交网站中大学生通过对个人主页的管理,进行“选择性暴露”和“自我印象塑造”,创建了一个网络中的“拟态的自我”。大学生们通过“拟态的我”与“拟态的他”彼此认知、互动并带来心理需求的满足。然而“拟态的自我”并不等于真实的自我,“社交媒体依赖症”引发的自恋自怜、孤独寂寞、爱慕虚荣、焦虑不安的现象频发。这已成为关注大学生群体健康成长道路上不得不正视的问题。虽然这些社交媒体为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也渐渐地影响了我们的心理健康,特别是面簿,对人们的幸福感有负面的影响。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曾找来一批年轻人做测试,经过连续两个星期观察他们使用面簿的状况,发现使用频率高的人对生活的不满情绪也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觉得自己人生糟糕透顶。

根据调查显示,社交媒体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时时对比”,说的是人们在浏览了亲友或他人在社交媒体的生活动态后,而无时无刻不在比较自身现状和理想状况的行为,一旦发现与自身的真实生活成了强烈对比后,就产生了羡慕,或衍生成了自卑的心理,导致与亲友疏远。情况严重的话,甚至可能患上忧郁症。

此外,有些人“时时对比”的情况下,在社交媒体上塑造一个虚拟的人格,就是只表现生活最好的部分,抑或虚造假象的生活,久而久之,则会使心理产生不安、烦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