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论文】
- 格式:docx
- 大小:16.09 KB
- 文档页数:5
榜样激励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研究作者:吴婷来源:《理论与创新》2019年第11期【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在大学阶段做好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高校中,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不仅仅是开设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洗礼,还需要结合榜样激励的方式,以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选择一个榜样,相当于树立一面旗帜,将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
而且榜样的树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育更加具有说服力,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作用。
【关键词】榜样激励;大学生;思政教育;运用研究引言由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其心智逐渐向成熟方向发展。
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因此学校应该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方面多加引导。
人类的行动大多是通过观察榜样习得的。
也就是说,人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模仿心中的榜样。
因此在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时,运用榜样激励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情感观和世界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详细阐述了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榜样激励的重要作用机制,以及应用策略。
1榜样激励的作用分析1.1导向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可以选出一些品格优良、成绩优异或者是其他方面非常优秀的榜样,向大学生进行推广宣传,通过对榜样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先进事迹进行具体介绍,使大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了解自己与榜样的差距,进而找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不断按照榜样的行为对自己严格要求。
大学生担负着社会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
所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流于表面,必须落到实处,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使他们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1.2协调作用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
榜样激励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作者:李丽芬来源:《祖国》2019年第03期摘要: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榜样激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榜样的力量至关重要,能够对学生起到重要的激励作用,学生如果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榜样则能够保持向上的积极心理,在教育中所需的管理效能也能得以实现。
使得教育更具说服力与导向性,以便于思政教育能够更好的发挥出自身作用。
关键词:榜样激励作用思政教育教育现代化行为会受到直接经验与观察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人们会不自觉地对榜样进行模仿与学习。
而大部分的人会选择观察榜样习得自己所需经验,对自身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人在日常生活中会不自觉的对心中的榜样与目标进行模仿,因此在有了榜样后,人们会赶有目标、学有方向,随时随地受到激励。
榜样有着时代色彩,具有模范作用的人物通常会用行动告诉人们应该如何去做。
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不妨充分发挥出榜样的作用。
一、榜样的重要作用(一)导向作用榜样激励是指在进行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优秀的集体或者个人进行表扬、褒奖以及肯定,从而引导更多的热能向其学习或是模仿,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在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重点向其介绍品德高尚与具有奉献精神的个人,从而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指导,引导大学生向榜样学习,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与努力,让榜样变为其学习与生活中的楷模。
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帮助其更好的发展,不断完善自身。
大学生有目标有方向的进行努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氛围。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可以说其肩负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使命,从党的方针政策出发,以社會主义为方向,在学校展开思政教育工作中将榜样带头作用充分进行发挥。
使得高校学生在努力时有目标与方向支持,在学习时有榜样可以模仿。
从而使广大高校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树立起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二)协调作用当代大学生,应树立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与威信,当处理各类校园中的矛盾与冲突时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59研究与探讨DISCOVERY摘要:当前,社会中呈现出新旧观念相互交织、正误思想相互争锋的状态,多元文化思潮对人们的冲击越来越明显,人们的思想意识漏洞逐渐浮出水面。
大学时期是塑造思想政治意识的重要阶段,但在改革开放后榜样教育陷入困境成为事实。
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诸多学者提出应当充分挖掘榜样教育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
通过教育者积极引导,受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的榜样教育环境等路径使榜样教育法焕发生机。
关键词:榜样教育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竞争观念和创新意识强,但由于阅历尚浅,难以明辨是非,认知水平的提高与认知局限性之间的冲突使他们陷入自我否定,出现实际行为与道德认知、价值目标背离的现象。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听到“榜样”一词,无论是见义勇为的无名英雄,还是先锋模范人物的光辉事迹,在让人产生崇高敬意的同时,为普通人发光发热树立了学习的标杆。
人们通过模仿榜样来塑造自己的行为,这就体现了榜样具有灌输某种思想的力量。
事实上,榜样教育法早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就出现并运用,而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也非常重视榜样教育。
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运用榜样教育法,为其注入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一、榜样教育法的定义“榜样”在古代是指树立一种范式用于矫正[1]。
郑永廷教授在其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提出了典型教育法,并将其解释为“典型教育法是将抽象的说理变成通过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来进行教育,从而激起人们思想情感的共鸣,引导人们学习、对照和仿效”[2]。
典型有代表先进、正确的思想,能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的正面典型;也有反映落后、错误思想,对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的负面典型。
榜样教育则是强调学习先进,应用先进典型的成功经验。
笔者认为可以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角度来理解榜样教育法的定义。
榜样示范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作者:钱越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32期摘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示范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先进典型榜样示范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 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这一代人能否适应未来社会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除了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外,还经常运用大学生中的先进典型进行榜样示范教育。
典型是旗帜,是方向,是时代主旋律的唱响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充分发挥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先进典型是大学校园先进文化的体现。
运用典型进行示范教育,以大学生先进典型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心理,使有血有肉的典型人物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榜样的可亲、可爱、可信,把抽象的道德规范和高深的政治思想原理具体化、人格化,极大地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榜样即无声的语言。
一、在高校实施榜样示范教育的价值意义榜样示范教育是一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常用的方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选准一个典型就等于树立一面旗帜,将起到巨大的示范作用。
如果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教育运用恰当,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说服力,更具导向性,更具有效性,从而实现大学生健康成人成才。
1.价值导向功能先进典型代表着一种进步,有了典型就有了前进的目标,从而引导大学生向着既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通过树立和学习大学校园中的先进典型事迹,能够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和培养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道德,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促进良好校园风气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时代楷模先进事迹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近年来,我国不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时代楷模,他们用奋斗的姿态和丰厚的智慧,激励着社会各界的人们。
这些先进事迹不仅仅是一段个人经历,更是宝贵的思想遗产,它们蕴含着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时代楷模事迹的现实意义时代楷模的事迹是一把锐利的剑,能直击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唤醒人们的良知和追求社会进步的渴望。
这些先进事迹体现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人生态度和毅力以及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通过讲述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获得崇高的精神追求。
二、时代楷模事迹的教育价值1. 弘扬伟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时代楷模的事迹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研究和宣传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增强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和坚守。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时代楷模的事迹涉及到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私奉献。
研究和宣传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他们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3.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时代楷模们用前卫的理念和创新的实践方法开创了各自的事业。
通过研究和借鉴他们的先进事迹,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敢于探索和创新的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时代楷模事迹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1. 组织先进事迹报告会大学可以邀请时代楷模或相关领域专家给学生做先进事迹报告。
通过讲述时代楷模的励志事迹,激发学生的思想动力,增强了学生对先进事迹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2. 开设相关课程大学可以开设相关的思想政治课程,将时代楷模的事迹作为教材内容之一,在课堂上进行专题研究和探讨。
HigherEducationResearch 高教研究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59榜样激励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文/王俊淇摘要:思政教育新常态背景下,实现思政教育手段与方式的创新,为充分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和力量,很多学校积极探索和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典型榜样,并通过学习榜样和观察榜样的方式,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理念起到正面激励作用,这无疑有利于提升学校思政教育管理水平和效能,也能间接地通过榜样激励机制,巩固大学生良好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正确的榜样激励和带领下规范自身行为和学习方式。
关键词:榜样激励;思政教育;大学生在思政教育开展中,榜样激励指的是教育工作者选择合适的典型榜样,以及成绩突出的个人,通过榜样学习和引导他人学习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思政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将榜样的价值发挥出来,提升学生对榜样的正确认知和理解。
同时,榜样激励作用还体现在导向作用、协调作用两方面。
充分挖掘榜样基地精神,也是推动思政教育工作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
1 榜样激励作用其中导向作用指的是,在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可以采用选择合适典型榜样,并对典型榜样的先进个人精神和高尚品德进行介绍等方式,强化学生对典型榜样和高尚品格的认知,并引导学生将其视认为学习的楷模,提升自身思政教育学习质量,也有利于让学生以典型榜样为学习的目标,进而更好地参与到学习和追赶中,构建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
榜样激励作用在应用中,还可以结合思政教育的相关原则,树立思政教育先进机制,并通过发挥思政教师榜样作用的方式,增强思政教师的榜样导向和激励作用,进而全面引导当代大学生,使其树立正确价值观。
协调作用指的是,榜样激励作用能够解决学校内部冲突与矛盾,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榜样克服自身心理问题和矛盾等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会通过传授榜样激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增强学生对思政知识的认知和认可,也能间接地在思想文化影响下,树立良好的品格和精神,充分将榜要与学生的发展有机结合,不断解决学生所存在的思想问题和道德问题。
榜样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南京地区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开展的“心中的榜样”问卷调查,总结了民办高职学生榜样认识的现状、特点以及榜样教育的评价,初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民办高职榜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议与对策,期望能够更加完善榜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成长。
一、研究目的
榜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它对于提升人的道德水平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目前民办高职学生群体在道德认知、道德评价、道德意志等方面相对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需要正确、恰当发挥榜样作用,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正面的榜样,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形成正确价值观又要注重榜样教育的实效性,避免榜样教育流于形式,使榜样停留于宣传报道、喊口号,无法深入学生思想深处。
正是因为榜样对学生产生着隐形而深的影响,因而必须重视榜样教育工作,那么,今天民办高职学生崇拜的榜样是怎样的?榜样教育的现状如何?厘清这些问题是理解当前榜样教育遭遇困境的前提,也是寻求榜样教育出路的基础。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心中的榜样”调查问卷,在南京地区一所民办高职院校随机选取20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放200份问卷,回收189份,有效问卷183份,问卷对民办高职学生对榜样的认识、对榜样教育的了解、榜样教育的评价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了解民办高职院校榜样教育的基本现状。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我们从学生对榜样的认知和对榜样教育的评价两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调查。
在榜样认知中分别从榜样的存在、榜样类型、榜样评价、榜样关注等维度调查了民办高职学生对榜样认知情况,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民办高职学生榜样认知呈如下特点:大部分学生有崇拜的榜样、榜样类型呈现多样化、对榜样的认识趋于理性、榜样关注度处于中上等水平。
在询问学生心中是否有特别崇拜的人物一题中,21.2%的学生选择了“现在没有,以前也没有”,其余的学生都曾有过特别崇拜的人物。
针对学生崇拜的人物属于何种类型的调查中,从高到低依次是父母或家人、明星、杰出人物、英雄榜样、自己、虚拟人物、老师、同伴。
学生对榜样的认识相对理性,46.2%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崇拜的榜样有一点缺点,仅有9.2%的学生认为没有任何缺点。
对媒体所报道的榜样关注情况的调查中,44.6%的学生选择了一般,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的比例合计为30.8%,信息化时代媒体快速发展,促进了学生对榜样的了解和认知。
在榜样教育评价中我们针对媒体和学校两个
维度进行了调查。
在对媒体宣传的榜样调查中,39.7%的学生认为媒体宣传的榜样是真实、可信的榜样,20.6%的学生认为榜样缺乏长久的生命力,16.7%的学生认为榜样有些脱离生活实际,12.7%的学生认为榜样有些高不可攀,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媒体所宣传的榜样在学生心目中认可度并不是非常高。
在对学校榜样教育的调查中,71.2%的学生选择了学校偶尔举行榜样教育活动,榜样教育活动的形式多为主题班会形式、观看榜样事迹、在特殊节日开展教育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52.3%的学生认为学校榜样教育活动效果一般,在询问目前榜样教育活动存在哪些问题时,40.6%的学生认为榜样教育活动流于形式,31.3%的学生认为活动不能贴近学生,26.6%的学生认为榜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成绩好的学生。
50%的学生认为榜样教育对“三观”的形成作用一般,从整体看学生对于学校榜样教育活动满意度不是很高。
四、问题分析及对策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民办高职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有成功人士,如马云、乔布斯、比尔盖茨等商业人士,也有明星如梅西、科比、成龙等体育或演艺明星,还有少部分学生将自己的父母作为榜样。
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榜样多为知名成功商业人士,选择这样的榜样多是出于对这些人物成功光环的羡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盲目性和片面性,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将“能工巧匠”作为榜样有利
于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热情,也比较贴近学生的学习,我们针对近期中央电视台近期播放的《大国工匠》节目进行了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并不知道这个节目,对于节目中介绍的各行业的顶尖技术能手更是了解甚少,仅有8.3%的学生表示崇拜这样的人物,应该说这样的反差是比较大的,我们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针对榜样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和职业教育的特征,在榜样教育活动中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榜样的选择要贴近学习和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活的热情。
选择榜样时要充分结合民办高职学生特征,挖掘普通人物不平凡的事迹,使学生在了解事迹过程中能够得到共鸣,要侧重真实事迹,特别是学习、奋斗过程中思想变化、战胜困难的方法等,不要将榜样树立得过于高大和完美,且不能使榜样形象单一化,只侧重成绩出色的人物,由于民办高职学生在学业成绩方面往往缺乏自信,单一地树立成绩优秀者为榜样不但无法激发学生的热情,反而使学生认为榜样遥不可及,让学生只能仰视而无法产生学习的热情。
2.榜样的宣传要与信息时代媒体的发展密切结合。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智能设备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在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榜样的了解大多来自媒体提
供的信息,学生所崇拜的明星、商业人士在媒体上出现频率及信息量比较大,而很多值得学生尊敬、崇拜的劳动者、技术能手在媒体上出现频率不高,且给人的感觉是单纯事迹报道,对人物的展现不够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其了解甚少,因而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介,加大宣传力度,使这些技能专家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营造良好的“榜样氛围”。
3.榜样的教育形式要与实践结合,将榜样扎根于学习生活中。
目前榜样教育的形式致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形成一种外界力量将榜样强加于学生的感觉,不但没有促进学生“三观”的形成,有的时候却造成了消极影响。
我们要利用各种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实践中与劳动者近距离接触,才能发现他们的价值与可敬之处,方能增加学生对榜样的信服感,在工作的同时感受劳动者精益求精、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进而促使学生自我道德意识和境界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