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原理及电焊实操培训word版本
- 格式:ppt
- 大小:3.01 MB
- 文档页数:32
电焊工培训资料目录第一章电的基本概念 (2)第一节电的分类 (2)第二节电流对人体的效应 (2)一、电对人体的伤害 (2)二、触电的方式 (3)三、伤害程度 (3)四、安全电压 (4)第二章电焊安全 (4)第一节焊接原理与安全 (4)一、焊接原理及危险性 (4)二、防火与防爆技术基本理论 (5)第二节气焊安全 (5)第三节电气安全工作措施 (6)一、组织措施: (6)二、技术措施 (7)三、管理措施 (9)第四节电焊安全 (10)一焊接用电特点 (10)二电焊操作中的危险因素 (10)三造成电焊机外壳带电的原因 (10)第五节焊接作业的安全用电 (11)一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11)二焊工安全操作 (12)第三章、焊接作业安全卫生防范 (13)第一节、特殊作业与防护 (13)一焊接动火制度 (13)二防火措施 (13)三灭火措施 (14)四登高焊割作业安全措施 (14)第二节、劳动卫生防护 (14)一接烟尘和有毒气体防护 (14)二弧光辐射防护 (15)第四章触电急救 (15)一现场抢救工作 (15)二抢救操作的程序 (15)三人工吹气法 (16)四胸外心脏按压法 (16)第一章电的基本概念第一节、电的分类从人类发明了电到现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我们老百姓生活中的必须品。
做饭用电饭锅,烧水使用热水器,照明有电灯等等。
那么电到底有多少种,每种电有什么特点,作为电焊工应该明白。
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四种电,即交流电、直流电、雷电和静电。
交流电——指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压电流。
直流电——指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压电流。
静电——物体获得电子没有丢失机会,或丢失电子得不到补充,就会使该物质长期保持带电性,我们就说该物带上了“静电”。
雷电——是静电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云层积累大量静电后,云层与云层、云层与大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
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电为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
焊接操作培训一、培训前的准备在进行焊接操作培训之前,首先需要对培训对象进行初步的评估,了解他们的基本技能和经验水平。
对于没有焊接经验的学员,需要重点介绍焊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对于有一定焊接经验的学员,可以重点培训一些高级技术和操作要点。
另外,需要准备好焊接材料、设备和安全防护用具,确保培训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二、培训内容1. 焊接原理焊接是将金属材料通过加热熔化,并在固化后形成连接的过程。
培训时需要介绍焊接的原理,包括焊接材料选择、焊接方法、焊接接头的种类等基本知识。
2. 焊接技术介绍不同种类的焊接技术,如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等,以及它们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还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对不同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的讲解。
3. 操作流程详细介绍焊接的操作流程,包括焊接前的准备工作、设备的操作方法、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等。
4. 安全防护强调焊接操作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焊接服等个人防护用具,以及提醒学员注意火灾防范和通风情况等重要事项。
5. 实际操作进行实际的焊接操作练习,学员可以根据培训教师的指导,亲自操作焊接设备,熟悉焊接过程中的各种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6. 质量控制介绍焊接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标准,学员需要了解焊接后的质量检测和修复方法,确保焊接件的质量满足要求。
三、培训方法在进行焊接操作培训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讲解、演示、实操、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员全方位地了解和掌握焊接操作的技能和知识。
1. 理论教学通过讲解、PPT演示等形式,介绍焊接操作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要点,让学员建立起对焊接操作的整体认识。
2. 示范操作培训教师可以进行焊接操作的示范演示,演示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学员可以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模仿学习。
3. 实操练习安排学员进行实际的焊接操作练习,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焊接操作的技能和经验,增进对焊接操作的理解和掌握。
4.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总结焊接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引导学员在操作中注意事项,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电焊工理论培训电弧焊工培训教案第一章:电焊工基础知识1.1 焊接的定义和分类1.2 电弧焊工的定义和工作内容1.3 焊接过程中的电弧和熔池1.4 焊接接头和焊接位置第二章:电弧焊工常用设备及维护2.1 焊接电源2.2 焊机的一般结构和原理2.3 电弧焊机的选用和使用方法2.4 焊接设备的维护和故障处理第三章:焊接材料及选用3.1 焊接材料的分类和性能3.2 焊条的选用原则3.3 焊丝和焊剂的使用3.4 焊接材料的储存和保管第四章:电弧焊工操作技术4.1 焊接前的准备工作4.2 焊接过程中的操作技巧4.3 焊接后的清理和检验4.4 常见焊接缺陷的产生原因和防止方法第五章:焊接质量控制与评定5.1 焊接质量的定义和评定方法5.2 焊接质量控制的原则和措施5.3 焊接质量检测的方法和设备5.4 焊接质量问题的处理和改进第六章:焊接工艺规程的编制6.1 焊接工艺规程的作用和内容6.2 焊接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和步骤6.3 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和优化6.4 焊接工艺规程的执行和监督第七章:焊接安全技术7.1 焊接作业中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7.2 焊接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7.3 焊接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7.4 焊接事故应急预案和处理措施第八章:焊接缺陷的修复和矫正8.1 焊接缺陷的分类和产生原因8.2 焊接缺陷的检测方法8.3 焊接缺陷的修复工艺和操作方法8.4 焊接缺陷的预防措施和质量控制第九章:特殊焊接方法简介9.1 气体保护焊9.2 激光焊接9.3 电子束焊接9.4 摩擦焊接9.5 其他特殊焊接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第十章:焊接工装夹具和设备10.1 焊接工装夹具的作用和设计原则10.2 焊接工装夹具的种类和结构10.3 焊接设备的选用和使用要求10.4 焊接设备的维护和故障处理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焊接接头和焊接位置:理解焊接接头的种类和特点,以及不同焊接位置对焊接过程的影响是本环节的重点。
焊接接头包括对接接头、搭接接头、角接接头等,每种接头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不同的强度和密封性能。
绪论一、焊接过程的物理本质1。
焊接:被焊工件的材质(同种或异种),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二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的材质达到原子问的结合而形成永久性连接的工艺过程称为焊接。
物理本质:1)宏观:焊接接头破坏需要外加能量和焊接的的不可拆卸性(永久性)2)微观:焊接是在焊件之间实现原子间结合。
2。
怎样才能实现焊接,应有什么外界条件?从理论来讲,就是当两个被焊好的固体金属表面接近到相距原子平衡距离时,就可以在接触表面上进行扩散、再结晶等物理化学过程,从而形成金属键,达到焊接的目的。
然而,这只是理论上的条件,事实上即使是经过精细加工的表面,在微观上也会存在凹凸不平之处,更何况在一般金属的表面上还常常带有氮化膜、油污和水分等吸附层。
这样,就会阻碍金属表面的紧密接触。
为了克服阻碍金属表面紧密接触的各种因素,在焊接工艺上采取以下两种措施:1)对被焊接的材质施加压力目的是破坏接触表面的氧化膜,使结合处增加有效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紧密接触.2)对被焊材料加热(局部或整体)对金属来讲,使结合处达到塑性或熔化状态,此时接触面的氧化膜迅速破坏,降低金属变形的阻力,加热也会增加原于的振动能,促进扩散、再结晶、化学反应和结晶过程的进行。
二、焊接热源的种类及其特征1)电弧热:利用气体介质放电过程所产生的热能作为焊接热源。
2) 化学热:利用可燃和助燃气体或铝、镁热剂进行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热能作为热源。
3) 电阻热:利用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电阻热作为热源。
4) 高频感应热:对于有磁性的金属材料可利用高频感应所产生的二次电流作为热源,在局部集中加热,实现高速焊接.如高频焊管等。
5) 摩擦热:由机械摩擦而产生的热能作为热源。
6)等离子焰:电弧放电或高频放电产生高度电离的离子流,它本身携带大量的热能和动能,利用这种能量进行焊接.7)电子束:利用高压高速运动的电子在真空中猛烈轰击金属局部表面,使这种动能转化为热能作为热源。
8) 激光束:通过受激辐射而使放射增强的光即激光,经过聚焦产生能量高度集中的激光束作为热源。
焊接:被焊工件的材质(同种或异种),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的材质达到原子间的结合而形成永久性连接的工艺。
比热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入焊件的热能。
焊接温度场:焊件上包括内部某瞬时的温度分布称为温度场。
稳定温度场:焊接温度场各点的温度不随时间而变动时,称为稳定温度场;随时间而变动时,称为非稳定温度场。
准稳定温度场: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饱和状态,形成暂时稳定的温度场。
焊接线能量:电弧在单位焊缝长度上所释放的能量。
熔滴比表面积:熔滴的表面积与其质量之比 .R VA ρρ/ 3/S==短渣:随温度升高粘度急剧下降,随温度下降粘度急剧上升。
(适用所有焊)长渣:随温度升高粘度下降缓慢的熔渣。
联生结晶:焊接过程中,焊缝区在冷却过程中以熔合线上局部半融化的晶粒为核心向内生长,生长方向为散热最快方向,最终长成柱状晶粒。
晶粒前沿伸展到焊缝中心,呈柱状铸态组织,此种结晶方式为联生结晶。
竞争生长:晶粒长大具有一定结晶位向,当晶粒最大结晶位向与散热最快方向一致,最有利于晶粒长大,晶粒优先得到生长,当这两个方向不一致时,晶粒长大停止。
短段多层焊:多层焊时每道焊缝长度在50至400mm,在这种情况下,前层焊缝冷却到较低温度才开始焊接下一道焊缝。
长段多层焊:多层焊时每道焊缝长度在1m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前层焊缝冷却到较低温度才开始焊接下一道焊缝。
焊接热循环:焊接过程中热源沿焊件移动时,焊件上某点温度由低而高,达到最高值后,又由高而低随时间的变化称为焊接热循环。
碳当量:把钢中合金元素按其对淬硬的影响程度折合成碳的相当含量。
焊接热影响区:在焊接热循环作用下,焊缝两侧处于固态的母材发生明显的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称为焊接热影响区。
焊接拘束度:R单位长度焊缝,在根部间隙产生单位长度的弹性位移所需要的力。
焊接拘束应力:热应力、组织应力、结构自身拘束条件所造成的应力,三种应力的综合作用统称为拘束应力。
焊接的优点:成形方便、生产成本低、适应性强1、节省材料,减轻结构重量,经济效益好;2、生产周期短、效率高;3、结构强度高,接头密封性好;4、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