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修改版(陈少华2016)全解
- 格式:doc
- 大小:86.00 KB
- 文档页数:8
The Asymmetry of Judgment of Personality:Domain, Explanation, and Implication 作者: 陈少华
作者机构: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出版物刊名: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50-55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9期
主题词: 人格判断;准确性;不对称;解释模型;启示
摘要:人格判断的不对称反映了知觉者在人格判断准确性方面的个体差异,不同知觉者在同一特质内判断的准确性不对称,同一知觉者在不同特质间的判断同样不对称.由于自我知觉与他人知觉有不同的优势,加之受特质特性及判断者与判断目标关系质量的影响,人格判断的不对称具有普遍性和复杂性.研究者分别从影响判断准确性的过程、知觉者的信息性和动机性差异以及对判断目标整体评估的角度解释了不对称的成因.人格判断的不对称对于人格测量与评估、人才招聘与选拔以及处理人际冲突等方面有重要启示意义.。
九型人格被誉为沟通的“圣经”和最有效的“读心术”。
九型人格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真实、深刻而又层次分明的人性地图,使我们可以更准确和有效地去认知和管理自我,去了解和管理他人。
九型人格概述九型人格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它按照人们习惯性的思维模式、情绪反应和行为习惯等性格特质,将人分为九种,称为“九型人格”,又名“性格形态学”、“九种性格”。
九型人格是2000多年前印度西部与阿富汗一带研究出的人性学,后来由苏非教派所传承。
原来的九型人格是一套灵修学问,口耳传播,教派中的大师借此辨析弟子的性格类型,并依此指引他们灵修上的出路,帮助他们提升人格。
其后,九型人格学说辗转流传到欧美等地,近年来备受美国斯坦福等国际著名大学MBA学员推崇,并成为现今最热门的课程之一,近十几年来已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
全球500强企业的管理阶层均研习过九型人格,并以此培训员工,建立团队,提高执行力。
九型人格分别为:1号型人格:完美型;2号型人格:助人型;3号型人格:成就型;4号型人格:自我型;5号型人格:理智型;6号型人格:疑惑型;7号型人格:活跃型;8号型人格:领袖型;9号型人格:平和型。
九型人格不仅仅是一种精妙的性格分析工具,更主要的是为个人修养与自我提升、历练提供深入的洞察力。
与当今其他性格分类法不同,九型性格揭示了人们内在最深层的价值观和注意力焦点,它不受表面的外在行为变化的影响,真正地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它可以让人真正地知己知彼,可以帮助人明白自己的个性,从而完全接纳自己的短处,活出自己的长处;可以让人明白其他不同人的个性类型,从而懂得如何与不同的人交往沟通及融洽相处,与别人建立更真挚、和谐的合作伙伴关系。
九型人格学说是一门讲求实践效益的学科,属人格心理学范畴,是应用心理学中的一种,其应用范围广泛,有助于个人成长、企业管理及人际沟通和关系处理,特别适于企事业单位在人员招聘、组织构建、团队沟通过程中,作为评价人员性格的工具,近年来更扩展至夫妻相处、子女教育及亲子关系等方方面面。
人格判断的自我——他人一致性:熟悉度和亲密度的作用陈少华【摘要】关系质量是影响人格判断准确性的重要因素,该研究分别在男性、女性朋友两个样本中考查了熟悉度与关系亲密度对人格判断自我—他人一致性(SOA)的影响,结果表明:(1)神经质的自我评定显著高于朋友评定,责任心的自我评定显著低于朋友评定;(2)两个样本中大五人格所有维度的SOA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尽管女性样本中外倾性、宜人性和责任心的SOA均比男性样本高,但两样本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3)两样本聚合的SOA中,外倾性最高(r=0.41),责任心其次(r=0.36),神经质和开放性最低(均为r=0.21);(4)除了男性样本中的外倾性,熟悉度对其他维度的SOA都没有显著调节效应;(5)两样本中关系亲密度对所有人格维度SOA的调节效应均不显著.【期刊名称】《心理学探新》【年(卷),期】2016(036)004【总页数】6页(P343-348)【关键词】人格判断;自我—他人一致性;熟悉度;亲密度;调节效应【作者】陈少华【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8在影响人格判断准确性的诸多因素中,良好信息是最重要的调节变量之一,而信息是否良好取决于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陈少华,曾毅,2013)。
Funder(2012)的现实准确性模型指出,判断者与判断目标的关系质量越好,对目标掌握的信息越多,人格判断的准确性越高。
一般而言,和一个人相处时间越长,获得的信息数量会越多;与一个人关系越亲密,所获信息的质量会越高。
可见,熟悉度(acquaintanceship)和亲密度(closeness)决定了信息是否良好,从而影响到人格判断的准确性。
如果以自我—他人一致性(self-other agreement,简称SOA)作为准确性的标准,那么熟悉度和亲密度较高的个体彼此之间的判断可能会更准确,因为对于相同的人格特质,熟人比陌生人、关系亲密的人比关系一般的朋友其SOA更高(Funder,Kolar,& Blackman,1995)。
1.概念辨析人格与个性♦个性指人格的独特性,个性是相对与共性而言的,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个性,但人格是对人而言的,其它事物或动物显然不能用人格来描述。
♦人格是个体的思想、情感、行为的特有整合,包含着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如世界观、价值观等等比较稳定的成分,同时它还是决定个体的持久的、内在的特征系统,该系统促进了个体行为的一致性。
♦关系:个性是指人的个别差异;人格则是对一个人的总的描述或本质的描述。
人格与性格♦人格是一个人的存在方式,是个人生物遗传素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
♦性格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人格中的性格是后天的,是社会文化模式的刻印,有可能改变,有好坏之分,表现为个人的品行,道德和风格。
♦关系:性格是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易改变的、稳定的心理品质。
个体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是指由一切在个人经历中曾被意识到但又被压抑或遗忘,或者在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意识印象的那些下意识的东西组成。
♦集体无意识是人格中最深刻、最有力量的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在整个进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是“若干年前人类祖先的经验沉积物,每个世纪仅有微小的变动和差异,它是史前世界的回声”。
♦关系: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是无意识的两个部分。
气质与特质♦特质指个体存在的系统和倾向,这种系统或倾向使个体以独特的方式直觉情境,并对各种相同的情境做出不相同的反应。
♦气质是一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动力特征。
是个人在生活早期就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体差异,即那些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关系:特质是指用于区分人或物的特征或品质,尤其是指一种或多或少相一致的行为模式。
气质主要由先天生物学因素决定,是较为稳定的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和跨时间的一致性。
而特质是由个人的生活经验所形成的,会因见识和新经验而发生改变的。
气质在人的早期就已呈现出来,而特质出现得比较晚。
气质是从人的情绪、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的,不涉及行为的具体内容;而特质可能与行为的具体内容有关。
九型人格测试结果解释一.九型人格的三个中心思想中心------ 「以脑部为中心」的人,永远依赖思想来回应事件,喜欢搜集资料、讲道理,藉思考与反省运作,平常不是感到安全就是感到焦虑,他们很容易活在过去。
“脑中心”又分为第五型「思想型」、第六型「忠诚型」及第七型「活泼型」。
情感中心------「以心部为中心」的人,反应来源于情绪、感觉和感情,喜欢人及感受上的运作,对人不是认同就是敌意,容易活在现在。
“心中心”又分为第二型「助人型」、第三型「成就型」及第四型「感觉型」。
本能中心------ 「以腹部为中心」的人,脚踏实地,最在乎生存问题,喜欢解决问题,看重事实、藉本能和习惯运作,平常不是压抑就是攻击,容易活在未来。
“腹中心”又分为第八型「领袖型」、第九型「和平型」及第一型「完美型」。
二、九型人格的简单描述完美型(Perfectionist)重原则,不易妥协,黑白分明,对自己和别人均要求高,追求完美。
助人型(Helper/Giver)渴望与别人建立良好关系,以人为本,乐于迁就他人。
成就型(Achiever/Motivator)好胜心强,以成就去衡量自己价值的高低,是一名工作狂。
感觉型(Artist/Individualist)情绪化,惧怕被人拒绝,觉得别人不明白自己,我行我素。
思想型(Thinker/Observer) 喜欢思考分析,求知欲强,但缺乏行动,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忠诚型(TeamPlayer/Loyalist) 做事小心谨慎,不易相信别人,多疑虑,喜欢群体生活,尽心尽力工作。
活跃型(Enthusiast)乐观,喜新鲜感,爱赶潮流,不喜承受压力。
领袖型(Leader)追求权力,讲求实力,不靠他人,有正义感。
和平型(Peace-maker)须花长时间做决策,怕纷争,难于拒绝他人,祈求和谐相处三、进行九型人格测试结果解释的禁忌⏹别在未能全面掌握时,瞎贴标签,随便判断别人属于哪一个类型,因为这样做很容易触犯别人性格里的禁忌。
1.概念辨析人格与个性♦个性指人格的独特性,个性是相对与共性而言的,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个性,但人格是对人而言的,其它事物或动物显然不能用人格来描述。
♦人格是个体的思想、情感、行为的特有整合,包含着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如世界观、价值观等等比较稳定的成分,同时它还是决定个体的持久的、内在的特征系统,该系统促进了个体行为的一致性。
♦关系:个性是指人的个别差异;人格则是对一个人的总的描述或本质的描述。
人格与性格♦人格是一个人的存在方式,是个人生物遗传素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
♦性格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人格中的性格是后天的,是社会文化模式的刻印,有可能改变,有好坏之分,表现为个人的品行,道德和风格。
♦关系:性格是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易改变的、稳定的心理品质。
个体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是指由一切在个人经历中曾被意识到但又被压抑或遗忘,或者在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意识印象的那些下意识的东西组成。
♦集体无意识是人格中最深刻、最有力量的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在整个进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是“若干年前人类祖先的经验沉积物,每个世纪仅有微小的变动和差异,它是史前世界的回声”。
♦关系: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是无意识的两个部分。
气质与特质♦特质指个体存在的系统和倾向,这种系统或倾向使个体以独特的方式直觉情境,并对各种相同的情境做出不相同的反应。
♦气质是一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动力特征。
是个人在生活早期就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体差异,即那些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关系:特质是指用于区分人或物的特征或品质,尤其是指一种或多或少相一致的行为模式。
气质主要由先天生物学因素决定,是较为稳定的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和跨时间的一致性。
而特质是由个人的生活经验所形成的,会因见识和新经验而发生改变的。
气质在人的早期就已呈现出来,而特质出现得比较晚。
气质是从人的情绪、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的,不涉及行为的具体内容;而特质可能与行为的具体内容有关。
人格特质与人格类型♦人格类型把人口中可以被觉察到的特点归入一个群体♦人格特质指在个人的行为中重复出现的特点♦特质与类型之间不是一种可以互换的关系.人们拥有的是特质,但他们总是属于某种类型;第二,人格特质是一个连续的维度,而人格类型则遵循全或无的原则,并非程度问题.首要特质与中心特质♦首要特质是个体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在个体身上非常普篇。
一个人只要具有这种特质,他每一个动作几乎都受它影响,影响着个体组织生活。
♦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种重要特质,是个体最有特点的特质,经常表现在行为中,很容易被辨别出来。
♦关系:均属于个人特质,不同在于他们在人格中的普遍程度不同。
负强化与惩罚♦负强化指一个行为之后消除或减弱了某种刺激,从而使某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增加。
♦惩罚指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后,随即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者撤销正面刺激,以期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关系:都旨在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率,负强化和惩罚都是施加一个消除厌恶刺激;区别在于负强化是有机体为了消除厌恶刺激或降低厌恶刺激的强度,以增加目标行为(通常指希望出现的行为)发生概率的过程,强调的是目标行为出现的概率的提高。
而惩罚是指有机体为了消除厌恶刺激或降低厌恶刺激的强度,以减少目标行为(通常指不希望出现的行为)出现概率的过程,强调的是目标行为发生的概率的降低。
行为习得与行为表现(为什么说行为的习得远多于行为的表现?试用有关的理论进行解释)♦因为在绝大数情境中,行为尽管没有表现出来,但学习却已经发生,只不过缺乏足够的线索诱发而已,这就是潜伏学习。
♦同时,榜样行为是否习得与是否表现出来所依赖的条件是不同的,后者的条件更加复杂,需要动机、情景、社会因素等条件。
♦直接的强化在榜样行为是否习得的过程中并不是必要的,而在是否表现过程中却举足轻重。
这一结果不仅证明了学习可以在无强化的情况下发生,而且说明了为什么行为的习得远多于行为的表现。
构念(和观念)凯利提出的,构念是人格建构的单元,其主要功能用以描述、理解、预测事件的发生。
具体地说,就是个体在生活中通过对环境中人、事、物的认识、期望、评价、思维所形成的观念。
(原型和)图式图式是由一些类别构成的知觉世界的方法,是帮助人们知觉、组织、获得和利用信息的认知结构,其作用在于帮助我们知觉周围环境的特征,影响着新信息的理解、组织和记忆。
2.大题◆对各种人格理论初步了解后,你认为应当从哪几方面来理解人格的含义?1.人格是一类概念的综合体,它包括需要、动机和特质单元,也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系统;既包括一个人态度和看法,也包括他的信念和价值观。
2.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组织或系统。
3.人格是一种具有动力性的组织,个体采取某个行为或从事某种活动需要人格的推动。
一个人的需要、动机、信念、价值观构成了人格。
4.人格是稳定的。
这种稳定性从时间上看始终一贯性,从空间上看是前后一致性。
5.人格的内容包括:(1)人格是持久的。
(2)人格是个体内在的特征。
我们在受外部世界和刺激影响的同时也受内部的特征和过程的影响。
(3)人格包含了行为的一致性。
这些持久的内部特征组织着人们的行为,并且导致了行为在跨情境中的一致性。
◆根据你所掌握的人格研究方法,试选择人格领域的某个特定问题进行定性或定量研究,并谈谈你的研究思路。
(第一种)问题提出: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竞争等所带来的压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个人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在社会环境中正常的生存发展"。
目前,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急剧变化的儿童,所面临的内外压力日益增多,不少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具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适应不良的儿童所占比例相当高: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焦虑、冲动倾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等,这严重的影响了儿童的学习生活,对儿童自身的发展极为不利"。
"如前所述,心理学家认为作为重要个体内在因素的自我概念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相关。
但是,纵观己有研究发现,在被试的取样上,研究对象多以教师!大学生!高中生为主,涉及儿童的很少,且被试多来自城市,对城乡差异重视不够,也很少检测/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回归关系0"考虑到11一15岁是儿童一般自我概念发展的关键期,本研究选取5一9年级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取样范围扩大到农村,来探讨儿童自我概念!心理健康的年级!城乡差异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希望能为培养儿童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依据,为探索加强和改进儿童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对策提供参考。
"研究假设: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假设一:儿童自我概念!心理健康存在年级差异"假设二:儿童自我概念!心理健康存在城乡差异"假设三:儿童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相关"假设四:儿童自我概念对其心理健康具有预测性"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呈正相关研究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研究内容:自我概念是个体人格结构的核心成分,是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主观评价。
,具有良好自我概念的个体会对自己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能够积极地悦纳自我,从而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反之,不合理的自我概念就会降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易产生自卑或自傲,从而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
本研究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拟就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 ”及“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1 - 90) ”, 对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
定量研究。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及所学人格心理学认识,你认为人格是稳定的还是可以改变的?♦我认为人格是稳定的♦人格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二是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但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排除其发展和变化.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人格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指较为持久的、一再出现的定型的东西.第一,人格特征随着年龄增长,其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第二,对个人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和集体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人格的某些特征的改变.人格改变与行为改变是有区别的.行为改变往往是表面的变化,是由不用情境引起的,不一定都是人格改变的表现.人格的改变则是比行为更深层的内在特质的改变.◆试分析自卑感与追求卓越的关系。
结合自身经历和体验,评价阿德勒的观点和主张。
评价♦阿德勒在批评弗洛伊德性因素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格发展的个体心理学理论,阐明人格发展并非源于生物因素,而主要决定于社会因素。
♦阿追求优越的权力意志概念使人的个性增加了目的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素;♦自卑感与补偿作用的概念使我们看到了人格发展的根源与途径;♦生活风格的概念为我们理解人提供了参照;♦还突出创造性自我的概念,否定了遗传与环境的决定论,这就成了从精神分析走向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环节,把心理学的研究和理论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对教育领域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做出了贡献与影响,对心理治疗的产生广泛影响但阿德勒的理论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他在批评弗洛伊德学说的过程中,出现了矫枉过正的偏向♦过分简单化的倾向。
严重低估了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对人的社会性理解的主观抽象化荣格的原始意象荣格将无意识分为两个部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其中,集体无意识是人格中最重要、最有力量的成分。
而集体无意识中的先天倾向,被称为原始意象。
♦人格面具是个体公开的自我,是为了满足个体在社会扮演角色而,具有一定的社会作用。
但这只是人格很小一部分。
♦阿尼玛是男性精神中女性部分,使男性具有女性特征,提供男女之间交往的模式。
也为男性提供心灵中理想的女性,尽管现实中的女性和它不完全一致。
♦阿尼姆斯是女性人格中男性部分,使女性具有一定男性特征,提供男女之间交往的模式。
也为女性提供心灵中理想的男性模样,尽管现实中的男性和它不完全一致。
♦阴影是人格中最黑暗、最深层的部分,包括动物的所有本能。
阴影具有多种不道德的、易于动情的、令人生厌的欲望和活动。
由于它,我们内心深处具有强烈的邪恶、攻击和狂暴倾向。
♦自性是最重要的原始意象,包括无意识的所有方面,为人格的整个结构提供统一性和完整性,协调人格中的其他部分。
当人格达到完整的整合时,他就处于自我实现境界。
◆阐释人格特质理论的基本主张。
怎样正确评价人格的特质理论?♦基本主张:人格由个体的一组特质组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单位,决定个体的行为.人格特质在时间上是相对稳定的,并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了解人格特质可以预测个体行为,特质论主要关注于行为的描述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