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作业三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4.64 KB
- 文档页数:4
必修三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蒸馏水C. 矿泉水D. 碳酸饮料答案:B2.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顺序是根据:A. 原子序数B. 相对原子质量C. 电子排布D. 元素名称答案:A3.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B. 2H2 + O2 → 2H2OC. Ca(OH)2 + H2SO4 → CaSO4 + 2H2OD.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答案:B4.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B. 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C. 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D. 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答案:B5.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酒精B. 蔗糖C. 硫酸D. 石墨答案:C6. 根据化学方程式CaCO3 → CaO + 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B. 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一氧化碳C. 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氧气D. 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氮气答案:A7.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A. 铁B. 碳C. 硫D. 铜答案:C8.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纯水B. 纯氧C. 纯氢D. 空气答案:D9.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HClB. NaOHC. NaClD. H2SO4答案:A10.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HClB. NaOHC. NaClD. H2SO4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名称是______。
答案:碱金属12.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 → 2H2↑ + 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中水分子被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和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2021-2022年高一暑假作业(三)化学含答案一、选择题1.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2.有5种微粒,它们分别是、、、、,则它们所属元素的种类有()A.2种 B.3种 C.4种 D.5种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Cl>S>O B.还原性:Na>Mg>AlC.稳定性:HF>HCl>HBr D.酸性:HClO4>H2SO4>H3PO44.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比值最小的()A. NaF B. NaCl C. MgI2D. KBr5.氯的原子序数为17,35Cl是氯的一种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5Cl原子所含质子数为18B.1/18mol的1H35Cl分子所含中子数约为6.02×1023C.3.5g35Cl2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D.35Cl2气体的摩尔质量为70g6.下列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①HCl比H2S稳定②HClO氧化性比H2SO4强③HClO4酸性比H2SO4强④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⑤在与钠反应时,S原子得到的电子数更多⑥Cl2与Fe反应生成 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 ⑦HCl酸性比H2S强A.②⑤⑦ B.①②⑦ C.②④ D.①③⑤7.X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XO4,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A.HX B.H2X C.XH4D. XH38.X、Y、Z为短周期元素,这些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4、6,则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XYZ B.X3YZ C.XYZ2D.X2YZ39.已知同周期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元素非金属性按X、Y、Z的顺序减弱B.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减弱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增强D.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增强10.含硒(Se)的保健品已开始进入市场。
2021年高一暑假作业(三)化学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的一组是A.NaCl、HCl B.MgCl2、SO2C.KCl 、CCl4D.CO2、H2O2、下列各组物质气化或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属同种类型的是( )A.碘和干冰的升华 B.二氧化硅和生石灰的熔化C.氯化钠和铁的熔化 D.氯化钠和氯化氢分别溶于水3、下列物质的电子式正确的是4、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A.碘升华B.加热氯酸钾使其分解C.氯化氢溶于水 D.氯化钠熔化5、与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跟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A.MgBr2 B.Na2S l4D.KCl6、下列有关化学键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②只含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③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非金属元素④离子键和极性键只存在于化合物中⑤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⑥稀有气体中不存在共价键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⑤⑥ D.①③⑤⑥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H、2H、3H互为同位素 B.O2、O3互为同位素C.氮分子的电子式 D.酸性:H2SO4>HClO48、下列各组元素相互化合,既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又能形成共价化合物的是A.C、H、O B.Na、Mg、O C.Na、Mg、Cl D.N、H、O9、含有下列键型的物质,可能为单质的是A.只有离子键的物质B.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C.既有极性键,又有离子键的物质 D.只有非极性键的物质10、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C60B.CaCI2C.NH4NO3D.C6H611、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可溶于水B.熔融状态能导电C.水溶液能导电D.具有较高的熔点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Cl气体溶于水时破坏了非极性共价键B.4.6gNO2溶于水转移0.3mol电子C.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低D.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导电13、化合物Y2X在水中能电离出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阴阳离子,该化合物可能为A.H2O B.Na2O C.KCl D.Na2S14、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 BeCl2B PCl5C.NO2D N215、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断裂,又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形成的是()A.Cl2+H2O=HClO+HCl B.Mg3N2+6H2O=3Mg(OH)2↓+2NH3↑C.2Na2O2+2H2O=4NaOH+O2↑ D.NH4Cl+NaOHNaCl+NH3↑+H2O16、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NaCl:B.H2S:C. Na2O2:D.N2:17、3个恰好将2个还原,则X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1B.+2C.+3D.+418、下列分子含有的电子数目与HF相同,且只有两个极性共价键的是()A.CO2 B.N2O C.H2O D.CH4二、填空19、在Cl2、KCl、NH3、H2O2、NaOH、Na2O2等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__,只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键的是_____,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
高一寒假作业(三)从实验学化学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处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解析:实验剩余的药品不放回原试剂瓶是为了防止药品污染;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是为了防止实验过程中装置漏气而致使实验失败;滴管不交叉使用是为了防止试剂被相互污染而引入杂质;可燃性气体验纯是为了防止气体在实验或点燃时发生爆炸而发生事故。
答案: B2.(2010·大同高一检测)下列常用实验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的是() A.分液漏斗B.漏斗C.蒸馏烧瓶D.容量瓶解析:A项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B项用于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C项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D项用于配制溶液。
答案: D3.(2011·西安高一检测)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到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的是()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溶液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解析:玻璃棒的作用:(1)用于搅拌,蒸发时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溶解时促溶,②和③作用相同;(2)转移液体,引流,①和④作用相同。
答案: D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解析:B项错,试管内的液体太多;C项错,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D项错,漏斗下管口没有靠在烧杯内壁上。
答案: A5.电影《闪闪的红星》中,为让被困的红军战士吃上食盐,潘冬子将浸透食盐水的棉袄裹在身上,带进山中……假如潘冬子欲从食盐水中提取出食盐,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过滤B.萃取C.蒸发D.蒸馏解析:食盐溶于水后,蒸发溶剂,可得到食盐固体。
答案: C6.(2011·福州高一检测)下列分离方法正确的是()A.分离汽油和水可以用结晶的方法B.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用分液的方法C.分离乙酸(沸点118 ℃)与乙酸乙酯(沸点77.1 ℃)用蒸馏的方法D.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用过滤的方法解析:汽油和水互不相溶,应用分液法分离,A错;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应用过滤法,B错;乙酸与乙酸乙酯互溶且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法分离,C正确;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应用重结晶法,D错。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3)(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3)(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3)(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将金属钠投入AlCl3溶液中,下列有关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最后一定有沉淀生成,且有气体放出B.溶液最后一定澄清,且有气体放出C.一定有气体放出D.一定无气体放出【答案】C【解析】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与AlCl3反应时取决于用量,当NaOH不足时有Al(OH)3沉淀生成,当NaOH过量时有NaAlO2生成,溶液澄清.2.将钠和碳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两个盛满足量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完毕后,同时打开装置中的两个止水夹,这时观察到()A.水进入左瓶B.水进入右瓶C.水同时进入两瓶D.水不进入任何一瓶【答案】A3.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引起离子数目减少的是( )A.CO错误!B.Cl-C.OH-D.HCO错误!【答案】D【解析】2Na+2H2O===2Na++2OH-+H2↑,HCO-3+OH-===H2O+CO错误!,所以HCO错误!数目减少。
4.向500 mL 1 mol/L 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完全反应后,除去多余的铁粉,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搅拌,充分反应后,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是( ) A.0.5 mol B.1 molC.0。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二节金属材料第1课时合金1.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
用于高铁和共享单车制造业的重要金属材料是()A.Na﹣K合金B.Cu﹣Sn合金C.Sn﹣Pb合金D.Mg﹣Al合金【答案】D【解析】A.Na﹣K合金作熔点低,导热性好,所以用Na﹣K合金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不是用于高铁和共享单车制造业的重要金属材料,故A错误;B.铜锡合金密度较大,不适宜于用于高铁和共享单车制造业,故B错误;C.Sn﹣Pb合金密度较大,不适宜于用于高铁和共享单车制造业,故C错误;D.镁铝合金(如硬铝,成分为0.5% Mg、0.5% Mn、0.7% Si、4% Cu其余为Al)由于强度和硬度大,几乎相当于钢材,且密度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飞机、高铁和共享单车等制造业,故D正确;故选D。
2.下列有关铁及铁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铁是铁碳合金,而钢则为纯铁B.生铁的硬度比纯铁的硬度小C.减少生铁中的碳、硅、锰等元素可得到钢D.铁的应用,经历了“铁—普通钢—不锈钢等特种钢”的演变过程【答案】D【解析】A.生铁和钢都是合金,A项错误;B.生铁的硬度比纯铁的硬度大,B项错误;C.炼钢虽减少生铁中的碳元素,增加硅、锰等元素,C项错误;D.随着文明和技术的进步,铁的应用,经历了“铁—普通钢—不锈钢等特种钢”的演变过程,故D正确。
答案选D。
3.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成的B.低碳钢硬而脆,处理后弹性好,可用于制器械、弹簧、刀具等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D.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答案】B【解析】A.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成:1角的为不锈钢,5角的为钢芯镀铜,1元的为钢芯镀镍,故A 正确;B.高碳钢硬而脆,处理后弹性好,可用于制器械、弹簧、刀具等,故B错误;C.制造照明弹是利用了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C正确;D.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故D正确;故选B。
课时作业3 电解质的电离[学业达标]1.[2022·深圳高一质检]体操运动员比赛前为了防滑,常在手掌上涂抹白色的粉末——碳酸镁,以下有关碳酸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含有3种元素②所含元素均处于游离态③属于氧化物④属于盐⑤属于电解质⑥属于非电解质A.①④⑤ B.②④⑥C.①③⑤ D.②③⑥2.医院里医生给病人做心电图时,在仪器与皮肤接触部位擦的一种电解质溶液是( )A.氯化钠溶液 B.医用酒精C.葡萄糖溶液 D.碘酒3.下列化合物的类别完全正确的是 ( )A.Na2CO3,碱,电解质B.MgO,金属氧化物,非电解质C.H2SO4,酸,电解质D.CO2,酸性氧化物,电解质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靠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B.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一定完全电离C.纯净的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D.无水CuSO4不导电,但胆矾中含结晶水,所以胆矾可以导电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难溶于水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B .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该化合物是电解质C .硫酸是电解质,所以硫酸在熔化时或溶于水时都能导电D .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但氯化氢是电解质 6.下列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 .Na 2CO 3===2Na ++CO 2-3B .NaHSO 4===Na ++H ++SO 2-4C .MgCl 2===Mg 2++Cl -2 D .Ba(OH)2===Ba 2++2OH -7.下列四项都能导电,其中一项与其他三项导电原理不同的是( ) A .氯化钠熔融导电 B .液态汞导电 C .H 2SO 4溶液导电 D .熔融状态的KOH 导电8.下列各组都是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①Na +、OH -、SO 2-4 ;②H +、Cl -、SO 2-4 ;③Na +、K +、OH -;④Na +、K +、NO -3 。
其中按照仅由酸、碱、盐依次电离的是 ( )A .②③④B .②①④C .②③①D .②①③9.[2022·长沙高一检测]NaCl 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和形成水合离子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1.田鼠对庄稼产生危害,Cl2可用于消灭田鼠,因此可将Cl2用软管通入田鼠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①黄绿色②密度比空气大③有毒④易液化⑤能溶于水(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③④⑤【解析】选B。
将氯气通入田鼠洞中起灭鼠作用,一方面是利用其密度比空气大,可沉在洞底,另一方面是氯气有毒。
【加固训练】氯水成分中的“三分子”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A.水分子B.次氯酸分子C.氯化氢分子D.氯气分子【解析】选C。
氯化氢在水中完全电离,所以不包含氯化氢分子,故正确答案是C。
2.(2020·湛江高一检测)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B.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呈现白色烟雾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解析】选C。
A、B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与金属的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铜和氯化钠固体。
C中,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的氯化氢气体遇水蒸气会生成雾而非烟雾,C错误。
D中,氯水久置后,其中的次氯酸见光分解,最终变为稀盐酸。
3.海啸、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过后,地下水等饮用水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为了保证人民身心健康,下列物质不能用于水源消毒的是( )A.氯气B.漂白粉C.烧碱D.次氯酸钠【解析】选C。
烧碱的主要成分为NaOH,不具有漂白、杀菌、消毒作用。
4.(2020·保定高一检测)实验室为了使用方便,通常将氯气溶解于水中形成氯水或将氯气降温加压形成液氯来使用。
下列有关这两种液体的实验描述都正确的是 ( )A.两种液体都可以使干燥的布条褪色B.两种液体都可以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用这两种液体都可给自来水消毒D.分别向这两种液体中投入几颗金属锌粒均有气泡产生【解析】选C。
本套资源目录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1.1.1能层能级与构造原理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1.1.2能量最低原理电子云与原子轨道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1.2.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1.2.2元素周期律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2.1共价键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2.2.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2.2.2杂化轨道理论配合物理论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2.3.1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分子间作用力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2.3.2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3.1晶体的常识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3.2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3.3金属晶体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3.4离子晶体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能层、能级与构造原理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氢是宇宙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B.所有恒星,包括太阳,都在不断合成元素C.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D.同能层不同能级的电子能量相同答案D解析核外电子的能量跟能层和能级都有关系,同能层不同能级的电子,能量按s、p、d、f顺序依次升高。
2.下列各能层中包含f能级的是()A.KB.LC.MD.N答案D解析第四能层及以上才有f能级。
3.某一能层上d能级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为()A.6B.10C.14D.15答案B解析s、p、d、f能级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依次为2、6、10、14…4.下列能级中最多能容纳电子数为14的是()A.s能级B.p能级C.d能级D.f能级答案D解析各能级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与能级所在的能层无关,f能级最多容纳14个电子。
煌敦市安放阳光实验学校课后作业(三)[基础巩固]一、电解质的概念与判断1.目前市场上有一种专门为婴幼儿设计的电解质饮料,适合在婴幼儿感冒、发烧时快速补充体内流失的电解质成分。
下列物质可用作该饮料中的电解质的是( )A.Fe B.葡萄糖C.MgSO4D.CO2[解析] A项,Fe为单质,错误;B项,葡萄糖为非电解质,错误;C项,MgSO4在熔融状态或溶于水时均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Mg2+和SO2-4,是电解质,正确;D项,CO2溶于水,与H2O反生成的H2CO3可以电离产生H+和HCO-3,所以H2CO3是电解质,而CO2是非电解质,错误。
[答案] C2.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Cl-的是( )A.KClO3溶液B.Cl2C.NaCl晶体D.KCl溶液[解析] 氯酸钾溶液中含有氯酸根离子,没有氯离子,A错误;氯气的构成微粒是氯气分子,不含离子,B错误;氯化钠晶体中含有氯离子,但氯离子不能自由移动,C错误;氯化钾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氯离子,D 正确。
[答案] 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不是电解质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C.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不是电解质D.BaSO4在水中不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解析] A项,液态HCl溶于水后可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H+和Cl-,可以导电,故是电解质,固体NaCl溶于水或熔融态下能导电,是电解质。
B项,NH3、CO2的水溶液能导电,并不是它们自身电离的结果,而是它们与水反的产物NH3·H2O、H2CO3电离的结果。
D项,BaSO4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答案] C4.今有一种固体化合物X,X本身不导电,但熔融状态或溶于水中均能够电离,下列关于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X一为电解质B.X可能为非电解质C.X只能是盐类D.X只能是碱类[解析] 因为该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或溶于水时能电离而导电,该化合物一是电解质,可以是盐类(如NaCl),也可以是碱类(如NaOH)。
高一化学暑假作业三(专题二A卷)
时间:60分钟家长签字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氯水B.盐酸C.次氯酸D.漂白粉
2.下列氯化物,不能用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A.CuCl2B.MgCl2C.NaCl D.FeCl2
3.现有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水四种溶液,可用来区别它们的一种试剂是()A.AgNO3溶液B.酚酞溶液C.紫色石蕊溶液D.饱和食盐水
4.右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
图中B为开关。
如先打开B,在A处通人干燥氯气,
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
布条颜色褪去。
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A.浓H2SO4B.饱和NaCl溶液
C.浓NaOH溶液D.浓NaBr溶液
5.下列说法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
A.“白雪牌”漂白精可令所有有色物质黯然失“色”,没有最白,只有更白
B.液态氯化氢是100%的盐酸,H+浓度极大
C.氯化钙具有吸水性和潮解性,夏日里用它的水溶液喷洒柏油路,可有效地保护地面D.氯元素有毒,禁入口中
6.当不慎有大量氯气逸出周围空间时,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的某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最适宜采用的该物质是()
A.Na2CO3B.NaCl C.NaOH D.KBr
7.下列物质中,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的是()
A.久制的氯水B.碘水C.KBr D.KI
8.向含有NaBr 、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充分反应。
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所得的物质,最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是()
A.NaCl 和KI B.NaCl、KCl和I2 C.KCl和NaBr D.KCl和NaCl
9.将某元素的单质0.1mol与Cl2充分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单质的质量增加了7.1g ,这种元素可能是()
A.Mg B.Fe C.Na D.Al
10.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少量金属钠,最终的产物是()
A.NaOH B.Na2O C.Na2CO3D.Na2O2
11.下列各组物质中,反应后生成碱和氧气的是()
A.Na和H2O B.Na2O 和H2O C.K和H2O D.Na2O2和H2O
12.下列各种方法中,可以用于除去苏打中混有少量小苏打的是()A.水洗B.加热C.通入CO2D.加入盐酸
13.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A.对热稳定性:Na2CO3<NaHCO3B.常温时水溶性:Na2CO3>NaHCO3
C.与稀盐酸反应的快慢:Na2CO3>NaHCO3D.相对摩尔质量:Na2CO3<NaHCO3 14.106 g Na2CO3和84 g 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溶液反应,其中()A.Na2CO3放出的CO2多B.NaHCO3放出的CO2多
C.Na2CO3消耗的盐酸多 D. NaHCO3消耗的盐酸多
15.下列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A.Na和H2O B.Mg 和H2O C.CO2和H2O D.Na2O2和H2O 16.2.3g纯净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g 固体,由此可判断其产物为()A.只有Na2O B.只有Na2O2C.有Na2O和Na2O2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34分)
17.(7分)现有X、Y、Z三种元素,已知:
① 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
② X的单质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XZ ,燃烧时火焰为苍白色。
③ XZ的水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④两分子X的单质与一分子Y的单质化合,生成两分子X2Y,X2Y常温下为液体。
⑤ Z的单质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
据此推断:(1) X ;Y ;Z (写元素符号)。
(2) 写出⑤的反应方程式
(3) Z的单质工业制法的化学方程式:
18.(6分)写出与下列事实相符的金属钠的主要物理性质:
(1)用小刀切割金属钠,表现其
(2)金属钠能浮在水面上,表现其
(3)金属钠微微受热时会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表现其
19.(12分)阅读课本55页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用海滩上的贝壳制取Ca(OH)2的有关反应方程式:
,
(2)写出制取Mg(OH)2的化学方程式
(3)工业采用电解MgCl2可得到Mg ,写出反应方程式,并在方程式上标明电子的
转移方向和数目
(4)利用电解MgCl2可制得的氯气和粉末状熟石灰可制得漂白粉,反应
的方程式为
20.(9分)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让氯气与铜粉反应制取纯净的无水CuCl2,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检查链套装量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2) B中选用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
C中选用的试剂是,其作用是。
(3)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将此生成物溶于少量水,得到色溶液。
三.计算题(18分)
21.用足量的NaOH溶液将448mL Cl2(标准状况)完全吸收。
(1)计算生成的NaClO的物质的量。
(2) 计算生成的溶液中,含有Na+的物质的量。
22.将100mL 、浓度为5mol / L的Cl2通入KBr溶液中。
(1) 计算被氧化的KBr的质量
(2) 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是
23.将18.4g金属钠投入80.0 g水中,待反应完毕后,测得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357 g / cm3,求:(1)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所得溶液的体积是多少?
高一化学暑假作业三
一.选择题(48分)
1、C
2、 D
3、C
4、B
5、C
6、A
7、B
8、D
9、A 10、C 11、D 12、B 13、B 14、C 15、D 16、C
二.填空题(34分)
17.(7分)
(1)X :H Y :O Z :Cl (各1分)
(2)Cl 2 + H 2O HCl + HClO (2分)
(3)2NaCl +2 H 2O 2NaOH + H 2 ↑+ Cl 2↑ (2分)
18.(6分)
(1)硬度较小 ( 2) 密度比水小 (3) 熔点较低 (各2分)
19.(12分) (1) CaCO 3 CaO + CO 2 ↑
CaO +H 2O ==== Ca(OH)2 (各2分)
(2) MgCl 2 + Ca(OH)2 ==== Mg(OH)2 ↓+ CaCl 2 (2分)
2
(4分) (4) 2Cl 2 +2 Ca(OH)2 ==== Ca(ClO)2 +CaCl 2 + 2 H 2O (2分)
20.(9分)
(1)用酒精灯加热烧瓶,当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停止加热,若导管口部形成一段水柱,表明整套装置不漏 (3分)
(2) 除去A 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的HCl 气体;
浓硫酸,除去Cl 2中混有的水蒸汽。
(3分)
(3) Cu + Cl 2 CuCl 2 得到绿色 (3分) 三.计算题 (18分)
21.(6分) (1) 0.02mol (2) 0.04 mol
22.(6分) (1) 238 g (2) 2×6.02×1023
23.(6分) (1) 32.8% (2) 71.9 mL
=====通电 =====高温 —
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