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_梁晨v42doc - 学校代码10246
- 格式:doc
- 大小:2.14 MB
- 文档页数:80
本科毕业设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仓库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名:号:院(系、部):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完成时间:年月(摘要内容宋体小四号,首行缩进2字符,两端对齐,1.25倍行距)它应该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清楚。
要点包括四个因素: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和创新。
关键词:XXXX ;XXXX ;XXXX关键词设计的关键词应该反映功能,并支持文献检索。
关键字应该至少3和不超过8,用分号隔开例:摘 要基于单片机STC15F4K61S2的仓库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采用温湿度DHT11传感器作为温湿度采集模块,通过单片机的处理及LCD1602构成的显示模块显示温湿度。
其它模块包括按键模块、超限处理电路模块和电源模块。
单片机STC15F4K61S2实时检测温度传感器DHT11的状态,并将温度传感器DHT11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LCD1602显示当前的环境温度和湿度,通过按键可设置高低温报和湿度警值,当检测到的温湿度高于设置的报警值的时候,蜂鸣器报警同时报警灯闪烁,并具有掉电保存功能,数据保存在单片机内部EEPOM 。
由于使用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体系,从而使系统结构简单、实用,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效率。
关键字:单片机STC15F4K61S2;传感器DHT11;液晶显示LCD1602(英文摘要内容罗马小四号,首行缩进2字符,两端对齐,1.25倍行距) Keywords:目录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基于单片机的仓库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整体设计 (1)2 基于单片机的仓库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5)2.1 仓库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芯片介绍 (5)2.2 仓库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模块功能介绍 (10)2.3 仓库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系统设计 (12)3 基于单片机的仓库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15)3.1 仓库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主程序设计 (15)3.2 仓库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各模块程序设计 (17)4 基于单片机的仓库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电路PCB板系统设计 (20)5 基于单片机的仓库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电路仿真与调试 (25)5.1 Proteus Professional仿真软件介绍 (30)5.2 仓库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电路仿真 (36)6 基于单片机的仓库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实物制作 (40)7 基于单片机的仓库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测试分析说明 (50)7.1仓库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50)7.2仓库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结果显示说明 (51)7.3仓库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分析与操作步骤 (53)结论 (54)参考文献 (55)谢辞 (56)附录A:仓库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原理图 (57)附录B:仓库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整体图 (60)附录B:仓库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源程序 (61)附录B:仓库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电路PCB板 (78)前 言2字符,两端对齐,1.25倍行距单片机STC15F4K61S2①为核心,以DTH11温湿度传感器为主要检测器件,以1602液晶为显示器,通过按键可设置高低温报和湿度警值,当检测到的温湿度超过设置的报警值时,通过超限报警处理电路对其进行处理,此时蜂鸣器产生长鸣,二极管灯亮起。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3号黑体专业名称 4号宋体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毕业时间 2008.7毕业任务书一、题目小4号宋体二、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三、主要技术指标四、进度和要求(进度:以周为时间单位,要求:应当明确具体)五、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请按照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打印)学生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 系主任___________(均须本人手书签名)正文模板目录(空1行,小四)第1章前言 (1)1.1可听化技术概述 (1)1.2双耳听觉虚拟及其关键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双耳模型和听觉虚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人的双耳听音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听觉虚拟的原理与实现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听觉虚拟的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实现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内容按1.5倍行距)…………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4)毕业设计小结 (5)附录 (6)摘要(空一行,小四)听觉虚拟又可称为可听化,是近年来随着声学仿真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概念,即通过对包含单个(或多个)声源的声场进行物理或数学建模,以达到模拟空间听音效果的目的。
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学院: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技术学生:****指导教师:赵继平完成时间:2012年12月20日诚信声明本人声明:我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本人签名:日期:2012 年12 月20 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学院:吉林化工学院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技术学生:*** 指导教师:赵继平1.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1) 设计一年产28000吨甲醛生产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2) 原料为甲醇,其中工业甲醇含量为1.35%(量分数,下同),含水0.65,无其它杂质;(3) 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73-913K,年生产时间300天,甲醇转化率93.3%,甲醛收率83%,原料配比(质量比)甲醇:水:空气=1:0.58:1.338;(4) 副产物组成:CO2 4.0%、CO 0.5%、O2 0.2%、H2 17%、N2 76.3%、H2O 2%。
2.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1) 工艺设计①生产方法的选择;②反应器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③反应器主要工艺尺寸计算。
(2) 设备计算①反应器的机械强度及有关参数的确立;②辅助设备的选择或确立。
(3) 提交设计文件①设计说明书一份;②设计图纸:工艺流程图、反应器装配图、平面布置图各一份。
③反应器主要工艺尺寸计3.主要参考文献[1] 梁凤凯、舒均杰.有机化工生产技术[2] 陈炳和、许宁.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3] 梁玉华、白守礼.物理化学[4] 王振中.化工原理[5] 蔡纪宁、张秋翔.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社,2006.[6] 化学工业出版社组织编写.化工生产流程图[7] 王绍良.化工设备基础28000吨/年甲醛生产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摘要甲醛(formaldehyde;methanol)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是醛类中最简单的化合物。
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2)第二章需求分析与方案制定 (4)2.1功能性分析 (4)2.2可行性分析 (4)2.3设计的主要目标任务 (4)第三章模块特性介绍 (5)3.1 S3C2440嵌入式系统开发板简介 (5)3.2 芯片特性简介 (6)第四章系统硬件设计 (7)4.1 系统的硬件框图 (7)4.2电源部分 (8)4.3 JTAG接口 (8)4.4 复位系统 (9)4.5 CSI摄像头接口 (10)4.6 10/100M网卡接口 (11)4.7 RS232接口 (11)第五章系统软件设计 (12)5.1开发板Bootloder的烧写 (12)5.2开发板系统内核的烧写 (13)5.3开发板根文件系统的烧写 (14)5.4 Cmos摄像头的驱动程序 (14)5.5平台的移植 (14)5.6视频信息显示页面(包括远程登录的登陆界面) (14)结论(结语)部分 (15)参考文献 (16)附录 (17)致谢 (18)第一章前言1.1 选题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人们对自身安全方面的需求有了巨大的提高,不仅仅是个人,很多企业也在这方面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人们需求有一种高性能的安防技术来为自己提供保障。
当今社会的科技发展迅速,信息传输技术五花八门,通过对一些传统上的技术进行升级实现了很多高性能的安防技术,采用视频监控是其中一种。
视频监控业务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传统上广泛应用于安防领域,是协助公共安全部门打击犯罪、维持社会安定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宽带的普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像处理技术的提高,视频监控正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教育、政府、娱乐、医疗、酒店、运动等其他各种领域。
视频监控作为一种传统视频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应用,目前在国内外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视频监控是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防范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
视频监控以其直观、准确、及时和信息内容丰富而广泛应用于许多场合。
网上考试系统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内蒙古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题目:网上考试系统学生姓名:刘敏颖学号:09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脱后计07指导教师:师东生讲师- 1 -摘要《网上考试系统》是前台应用DreamweaverMX2004、FireworksMX2004、FlashMX2004等软件,后台结合ASP编程技术开发出来的。
本论文主要阐述一个功能比较强大的网上考试系统的后台操作过程及一些关键技术。
该系统考生信息主要由数据库直接输入,考试时考生输入准考证号码,核对正确后进入考生界面,考生界面主要有选择科目、成绩查询、考试新闻、留言版组成,关键实现了考生在选择科目后进入考试窗体,考试计时,考试时间到,系统强制考生退出,及考完后对客观题的自动评分、存档。
管理员进入管理员界面,管理员界面主要由科目管理、题库管理、试卷生成、信息发布、用户管理等模块组成,管理员的新闻界面实现一般新闻和系统提示两部分,系统提示部分显示未审批的考试计划和新闻信息以及作废的操作链接。
老师或者领导登陆后实现新闻标题下面多了一个系统提示部分,该部分显示未审批的考试计划或者新闻以及还未批改的主观题信息,并附有审批及批改等操作链接。
- 12 -关键词:题库管理试卷生成信息发布用户管理asp目录第一章开发简介(Development Introduction)1.1摘要 (5)1.2本系统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以及主要参考文献 (5)1.3 开发工具 (6)1.4程序的运行环境 (6)第二章系统程序设计(System Program Design)2.1 Active Server Pages简介(ASP Brief Introduction) (7)2.2系统描述(System Description) (7)2.3服务器主要运行环境配置(System Setting) (7)2.4 系统结构图(System structure Chart) (8)2.5 系统功能分析(System Function Analysis) (9)第三章系统数据库设计(System Database Design)3.0 数据库类型:Microsoft ACCESS 2003 (11)3.1 数据库简介 (11)第四章主要设计过程及部分源程序代码4.1.1 系统公用代码设计 (13)4.2.1科目设置 (14)4.2.2知识点设置 (14)- 12 -4.2.3 增加题目 (14)4.2.4 编辑题目 (24)4.3.1 试卷列表 (24)4.3.2 试卷生成向导 (24)4.3.3 主观题阅卷 (25)4.3.4 试卷分析 (25)4.4.1 考生库列表 (26)4.4.2 新增考生 (26)4.4.3 学校、年级、班级管理 (26)4.4.4 考生信息导入 (26)4.5.1 高级用户管理 (27)4.6.1 系统管理 (27)4.6 后台登录系统设计 (28)4.7考试进行 (28)第五章结束语 (30)主要参考文献 (32)- 12 -第一章开发简介(Development Introduction)1.1摘要当前,信息化时代已经悄悄走进人们的生活,自动控制、无纸化自动办公、企业信息化、网上书店、网上娱乐等等都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可以说,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界,人们将跟这二个字眼密不可分,随着信息化的潮流,我们的教育也开始了信息化,几年来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教研论文不计其数,这说明教育走向信息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那么基于B/S模式下的考试系统正是这种思想的一个重要的体现,教育的信息化必然会出现无纸化的、远程的考试系统,他的出现可以大大促进远程教育的长足发展,较大程度上减少了教育经费,真正体现出信息化时代的特色和优点。
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 (1)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题目:热变形工艺对管线钢微观组织的影响学生姓名:苏兴波学号:1076807409专业:金属材料工程班级:2010-2班指导教师:王海燕副教授热变形工艺对管线钢微观组织的影响摘要本文以X80管线钢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温度下不同弛豫时间内热变形工艺队管线钢微观组织的影响。
通过应用EBSD技术研究经过弛豫处理后X80管线钢的织构及取向差、晶粒尺寸及形状、晶界分布的特征,研究弛豫处理后V80管线钢微区取向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RPC工艺条件下,细化效果不同,关键词:管线钢;弛豫析出;RPC技术;EBSD系统;;组织细化The influence of thermal deformation process of pipeline steelmicrostructure abstract目录热变形工艺对管线钢微观组织的影响...................................................................................... 摘要.......................................................................................................................................... 第一章文献综述. 0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01.2 X80管线钢 01.2.1 X80管线钢的化学成分特点 01.2.2 X80管线钢的组织特点 (1)1.2.3 X80管线钢的组织特点与性能要求 (1)1.3 弛豫析出控制相变 (4)1.3.1 弛豫析出控制相变的背景 (4)1.3.2 弛豫析出控制相变的工艺 (4)1.4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技术 (5)1.4.1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技术简介 (5)1.4.2 EBSD系统的组成 (6)1.4.3 EBSD系统的应用 (7)1.4.4 EBSD与其他衍射技术的比较 (8)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目的 (9)第二章实验方法及过程 (11)2.1 实验材料 (11)2.2 实验设备 (11)2.3 实验过程 (11)2.4 轧制工艺 (12)第三章实验结果与分析 (14)3.1 取向分析 (14)3.2 取向差分析 (17)3.3 重位点阵分析 (20)3.4 热工艺对管线钢组织的影响 (25)第四章结论 (28)参考文献 (29)致谢第一章文献综述1.1 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管线钢的研究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毕业设计说明书中北大学“梦想4.0号”赛车行驶系设计学生姓名:李元伟学号:**********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车辆工程指导教师:***2017年6月中北大学“梦想4.0号”赛车行驶系设计摘要随着2010年我国开始举办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比赛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了对FSAE赛车的研究、制造与调试。
到2017年,我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由刚开始的20多支车队发展到了80多支。
为了我校行知车队在2017年10月襄阳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文对新一季的“梦想4.0号”赛车的行驶系统进行了设计与优化。
根据2017年方程式大赛规则,结合以往设计经验,对“梦想4.0号”赛车悬架和车架进行设计计算。
在悬架方面,对悬架类型进行了选型,选定车轮定位参数以进行了悬架几何设计和刚度与阻尼的计算。
在车架方面,基于人机工程学和赛车总布置要求,对车架进行了设计。
然后利用CATIA软件对悬架总成和车架进行了三维建模。
利用ADAMS/Car对车轮定位参数以及侧倾中心高度进行了仿真,分析各参数随轮跳的变化规律,找出其不合理的性能参数,用ADAMS/insight对其进行多目标优化。
并用ADAMS/Car 对车轮中心刚度、乘适刚度、侧倾刚度和传动比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和理论设计计算进行对比,验证理论计算的正确性。
用ANSYS软件对悬架关键零部件摇臂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其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对于车架的分析,本文用ANSYS对车架进行多种工况下的强度分析,以及进行了扭转刚度、弯曲刚度的仿真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梦想4.0号”赛车车架符合强度与刚度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悬架系统,车架,仿真分析,有限元Design of the running system of"dream4.0"racing carat North Central UniversityabstractSince2010,our country began to hold the formula racing competition,more and m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egan to study,manufacture and debug the FSAE racing car.By 2017,our university formula automobile competition had developed from more than20 teams in the beginning to more than80.n order to achieve the excellent results of the eighth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Formula One car race held in Xiangyang in October2017,this paper designed and optimized the driving system of the"Dream4.0"racing car in the new season.According to the formula competition rules of2017,combined with the past design experience,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suspension and frame of"dream No.4"racing car were carried out.In the aspect of suspension,the type of suspension is selected,and the parameters of wheel alignment are selected to do the geometric design of suspension and the calculation of stiffness and damping.In the frame,based on the ergonomics and the general layout requirements of the car,the frame was designed,and then the3D modeling of the suspension assembly and the frame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CATIA software.The wheel alignment parameters and the roll center height are simulated by using ADAMS/Car.The change rules of each parameter with wheel jump are analyzed,and the unreasonabl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are found.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ADAMS/insight.The ADAMS/Car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wheel center stiffness,ride stiffness,roll stiffness and transmission ratio.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theoretical design calculations t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analysis of the rocker arm of the key parts of suspension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ANSYS software to verify whether the strength meets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analysis of the frame,this paper used ANSYS to analyze the strength of the frame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and the torsion stiffness,bending stiffness calculation and simulation analysis,results show that the"dream4"car frame with strength and stiffness requirements.Key words:FSAE racing,Suspension System,Frame,Simulation analysis,Finite element目录1、绪论 (1)1.1课题研究背景 (1)1.2FSAE赛车行驶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3)1.2.1FSAE赛车行驶系国外研究现状 (3)1.2.2FSAE赛车行驶系国内研究现状 (4)1.3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的 (5)2、“梦想4.0号”赛车前后悬架设计 (7)2.12017中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规则对悬架系统的设计要求 (7)2.2“梦想4.0号”赛车赛车轮胎、轮辋的选型以及减震器选择 (7)2.3“梦想4.0号”赛车悬架系统的选型 (9)2.4“梦想4.0号”赛车悬架参数与设计 (10)2.4.1车轮定位参数的选定 (10)2.4.2“梦想4.0号”赛车悬架几何设计 (13)2.4.3悬架刚度与阻尼的计算 (17)2.5悬架关键零部件设计 (24)3、“梦想4.0号”赛车车架设计 (29)3.1FSAE赛车车架介绍 (29)3.2车架材料选择 (30)3.3车架结构设计 (31)3.4车架有限元分析 (34)3.4.1车架不同工况强度分析 (34)3.4.2车架刚度仿真分析 (38)4、“梦想4.0号”赛车悬架仿真 (41)4.1车辆动力学介绍 (41)4.2FSAE建模介绍 (41)4.3“梦想4.0号”赛车前悬建模及仿真分析 (41)4.3.1前悬建模 (41)4.3.2前悬运动学仿真分析 (43)4.4“梦想4.0号”赛车后悬建模与仿真 (50)4.4.1后悬建模 (50)4.4.2后悬运动学仿真分析 (52)5、2016参赛纪实 (57)6、总结与展望 (59)6.1总结 (59)6.2展望 (59)附录 (61)参考文献 (64)致谢 (66)1、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FSAE(Formula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方程式汽车大赛最早起源于1978年,那时美国举行了一个叫迷你印地(Mini Indy)的小型方程式赛车比赛。
学校代码:10246学号:0830*******学士学位论文SDRAM内存控制器研究院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微电子学姓名:梁晨指导教师:范益波完成日期:2012年6月7日摘要随着通用CPU迈向多核时代、视频处理ASIC迈向高清时代,存储器性能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工艺限制,DRAM的核心频率难以超过300MHz,各种旨在提高数据吞吐率的DRAM接口应运而生。
优秀的内存控制器可以充分发挥DRAM接口的优势,在相同硬件条件下获得更好的性能,在相同性能要求下降低硬件成本。
在绪论部分,本文讨论了DRAM的技术发展历程,重点讲述了SDRAM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后SDRAM时代的各种技术改进。
第一章详细讲解了SDRAM的基本操作,并综述了常见的SDRAM读写优化技巧,对它们的优略与适用场合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第三章给出了一种基于Close Page Policy的SDRAM控制器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简单的性能分析。
第四章讲述了该设计方案的verilog实现、RTL级仿真、FPGA综合以及FPGA验证。
第五章讲解了该设计方案的SOPC集成,包括标准化的Avalon-MM接口设计、BFM仿真测试、JTAG硬件测试。
关键词:SDRAM,内存控制器,SOPCABSTRACTAs general purpose CPU enters the multi-core era and video processing AISC enters the high-definition era, memory performance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overall system performance. However due to technology restricts, the core frequency of DRAM hasn't exceeded 300MHz. Thus there emerged many DRAM interface protocols aiming at high data throughput. A well-designed DRAM controller can take advantage of such protocols and achieve better performance using the same hardware or lower cost under the sam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In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history of DRAM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chances and challenges that SDRAM brought about, as well as new features appeared in the post-SDRAM age. The first chapter started with the basic operation of SDRAM, and then summarized several effective techniques for optimizing SDRAM accesses.Then an SDRAM controller design solution based on Close Page Policy is proposed, and basic performance analyses are performed. Next, the Verilog implementation, RTL-level simulation, FPGA synthesis and FPGA verification of the proposed design are described. Finally, the SOPC integration of the proposed design is covered, including standardized Avalon-MM interface designing, BFM simulation and hardware verification through JTAG.Keyword: SDRAM, memory controller, SOPC目录第一章绪论11 1 前SDRAM时期的DRAM11 1.1 DRAM的发明11 1.2 Intel 1103 11 1.3 Mostek MK4096 11 1.4 典型的传统异步DRAM 12 1.5 Page Mode、Fast Page Mode(FPM)、Nibble mode的出现121.6 Extended Data Output(EDO)与Burst EDO的出现132 SDRAM带来的机遇与挑战13 2.1 SDRAM基本硬件参数14 2.2 SDRAM的三维地址空间14 2.3 芯片规格与SDRAM芯片组的容量15 2.4 Row Buffer对SDRAM读写的影响162.5 SDRAM的新天地163 后SDRAM时代的DRAM17 3.1 DDR SDRAM引入的其他重要特性18 3.2 DDR2 SDRAM引入的其他重要特性183.3 DDR3 SDRAM引入的其他重要特性194 本课题的内容195 论文结构20第二章SDRAM基本操作与优化策略21 1 SDRAM的基本操作21 1.1 SDRAM回顾21 1.2 SDRAM的基本指令22 1.2.1 LMR指令与模式寄存器23 1.2.2 ACT(Activate)指令、WR(write)指令、RD(Read)指令24 1.2.3 PRE(Precharge)、PREA(Precharge All)、WRA(Write with autoprecharge)、RDA(Read with autoprecharge)指令251.2.4 REF(Refresh)指令252 SDRAM的优化策略26 2.1 行缓冲与SDRAM优化策略26 2.1.1 SDRAM读写特征与行缓冲回顾262.1.2 Close Page Policy简介27 2.1.3 Open Page Policy简介28 2.1.4 Open Page Policy与Close Page Policy的进一步讨论28 2.1.5 动态的行缓冲策略29 2.2 SDRAM指令重排31 2.3 SDRAM地址映射方案33 2.4 访问请求调度33 2.5 访问请求仲裁34 2.6 SDRAM访问优化策略回顾35第三章基于Close Page Policy的内存控制器后端设计36 1 Close Page Policy的原理与有效带宽分析36 1.1 Close Page Policy的实现与性能分析36 1.1.1 Refresh操作和它对有效带宽的影响36 1.1.2 Activate & Read with Autoprecharge操作与Close PagePolicy的读效率分析37 1.1.3 Activate & Write with Autoprecharge操作与Close Page Policy的写效率分析39 1.2 Close Page Policy性能计算实例41 1.2.1 Samsung 64Mb:x16单片SDRAM计算示例41 1.2.1.1 系统设定41 1.2.1.2 非流水线Close Page Policy性能计算411.2.1.3 一个有意思的假设422 SDRAM的上电初始化原理42 2.1 Jedec 21-C标准与Intel PC100标准的规定422.2 Micron、ISSI等当代美系SDR SDRAM的特点443 基于Close Page Policy的内存控制器后端设计方案44 3.1 系统概述44 3.2 SDRC_Lite存储控制后端概述45 3.3 存储控制后端顶层信号46 3.4 设计备注47 3.4.1 SDRC_Lite的核心与外部模块的划分47 3.4.2 连接SDRC_Lite的片上单元47 3.4.3 SDRAM与SDRC_Lite核心的Burst Length关系483.4.4 关于地址对齐48 3.5 SDRC_Lite存储控制后端核心控制逻辑的设计概要49 3.5.1 上电初始化控制电路(MCB_INI_CTRL)的设计概要49 3.5.2 命令控制电路(MCB_CMD_CTRL)的设计概要51 3.5.3 数据控制电路(MCB_DAT_CTRL)的设计概要52 3.5.4 刷新控制电路(MCB_REF_CTRL)的设计概要53 3.6 SDRC_Lite存储控制后端SDRAM接口逻辑的设计概要53 3.7 SDRC_Lite核心中所涉及的基本参数53 3.8 SDRC_Lite基本读写操作的时序图53第四章SDRC_Lite内存控制器的仿真、综合与硬件测试591 SDRC_Lite的Verilog实现592 SDRC_Lite的RTL仿真59 2.1 仿真模型与参数设置592.2 包含Micron Model的Testbench与仿真波形603 SDRC_Lite的FPGA综合624 SDRC_Lite的FPGA硬件验证645 下一步的验证65第五章SDRC_Lite内存控制器的SOPC集成与测试66 1 Avalon-MM Wrapper的设计66 1.1 SOPC与Avalon总线简介66 1.2 Avalon-MM协议简介67 1.3 Avalon Wrapper的设计68 1.3.1 任意长度的Burst、不与Burst边界对齐的Burst 69 1.3.2 跨SDRAM行的Burst 69 1.3.3 Avalon Wrapper的地址映射69 1.4 Avalon SDRC_Lite IP、Micron SDRAM Model的协同仿真70 1.5 Quartus综合711.6 从RTL代码到SOPC Custom IP 712 基于Avalon-MM Master BFM的仿真测试72 2.1 Avalon-MM Master BFM简介72 2.2 环境搭建72 2.3 仿真测试结果723 基于Jtag to Avalon Master Bridge的硬件测试73 3.1 Jtag to Avalon Master Bridge简介73 3.2 环境搭建73 3.3 Jtag to Avalon Master Bridge硬件测试结果74 3.3.1 早期的小挫折75 3.3.2 结果分析75第六章总结与展望76致谢77参考文献78图片目录图1.1 Intel 1103 11 图1.2 Mostek MK4096 12 图1.3典型的异步DRAM读时序13 图1.4异步DRAM的各种时序改进14 图1.5 Micron SDRAM框图15 图1.6当代DRAM接口时序对比17 图1.7 DDR2 SDRAM Post CAS 18 图2.1 SDRAM的三维结构21 图2.2 SDRAM模式寄存器23 图2.3 SDRAM访问的三种情况27 图2.4动态行缓冲策略(Intel) 29 图2.5动态行缓冲策略(AMD) 30 图2.6 SDRAM指令流水线化31 图2.7 SDRAM多Bank交错工作31 图2.8 HSSDRC SDRAM控制器框图32 图2.9基于pattern的SDRAM访问32 图2.10 SDRAM访问请求调度的实现34 图2.11 SDRAM控制系统的示意图35 图3.1 SDRAM刷新时序37 图3.2 SDRAM读时序(BL=4) 38 图3.3 SDRAM读时序(BL=1) 39 图3.4 SDRAM写时序(BL=4) 40 图3.5 SDRAM写时序(BL=1) 40 图3.6 SDRAM初始化时续1 43 图3.7 SDRAM初始化时续2 44 图3.8 SDRC_Lite系统应用框图45 图3.9 SDRC_Lite功能框图45 图3.10可变Burst Length的实现48 图3.11 SDRC_Lite初始化模块框图49 图3.12 SDRC_Lite初始化状态机50 图3.13 SDRC_Lite指令状态机52 图3.14 SDRC_Lite数据状态机53 图3.15 SDRC_Lite读时序(系统BL=4) 55图3.16 SDRC_Lite读时序(系统BL=8) 56 图3.17 SDRC_Lite写时序(系统BL=4) 57 图3.18 SDRC_Lite写时序(系统BL=8) 58 图4.1 SDRC_Lite的初始化仿真波形60 图4.2 SDRC_Lite的SDRAM读写化仿真波形61 图4.3 SDRC_Lite顶层模块(MCB_TOP) 62 图4.4 SDRC_Lite控制模块(MCB_CTRL) 63 图4.5 SDRC_Lite初始化状态机(MCB_INI_FSM) 63 图4.6 SDRC_Lite命令状态机(MCB_CMD_FSM) 63 图4.7 SDRC_Lite数据状态机(MCB_DAT_FSM) 64 图4.8 SDRC_Lite的FPGA测试框图64 图5.1典型的SOPC系统66 图5.2 Avalon-MM突发写时序67 图5.3 Avalon-MM突发读时序67 图5.4 SDRC_Lite Avalon IP读时序仿真1 70 图5.5 SDRC_Lite Avalon IP读时序仿真2 70 图5.6 SDRC_Lite Avalon IP读时序仿真3 71 图5.7 SDRC_Lite Avalon IP的SOPC仿真环境72 图5.8 SDRC_Lite Avalon IP的BFM测试仿真波形实例73 图5.9 SDRC_Lite Avalon IP的Jtag测试框图74 图5.10 System Console测试SDRC_Lite Avalon IP的截图74 图5.11 SDRC_Lite Avalon IP实例化截图75表格目录表1.1典型的SDRAM存储规格15 表2.1 SDRAM指令表22 表3.1 Samsung 64Mb SDRAM的时序参数41 表3.2 SDRC_Lite端口信号46 表3.3 SDRAM的地址Wrap 48 表3.4初始化状态及其输出50 表4.1 Micron Model的参数59 表5.1 Avalon Wrapper端口信号68第一章 绪论随着工艺尺寸的缩小,当代ASIC 与CPU 的性能突飞猛进,然而存储器的核心频率任然只有100~200MHz 左右,SDR/DDR/DDR2/DDR3等旨在提高数据吞吐率的接口协议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