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 引用凝聚剂的研究探索 实现煤泥水深度澄清
- 格式:doc
- 大小:284.00 KB
- 文档页数:17
添加钙、镁离子型凝聚剂实现煤泥水深度澄清的实验室试验江明东1,宋晓1,罗琼2,李正明1,李健刚1,王鹏1(1 唐山国华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0202 中凯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80,)摘要:简述钙、镁离子型凝聚剂和聚丙烯酰胺絮凝剂配合添加强化煤泥水澄清的作用机理,重点介绍采用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凝聚—絮凝煤泥水深度澄清实验室试验的结果,以及使用分光光度计快速测定澄清水浓度的方法。
关键词:钙、镁离子型凝聚剂;调整水体硬度;煤泥水深度澄清;聚丙烯酰胺炼焦煤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主要任务有三项:一是从煤泥水中高效分选出质量合格的精煤泥,最大限度地提高选煤厂的精煤产率;二是实现煤泥水深度澄清,进而清水(<200mg·L-1)选煤;三是及时经济合理地回收沉降的尾煤泥,实现洗水闭路循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杜绝煤炭资源浪费。
选煤厂获得清净的循环洗水是取得最佳技术经济指标、持续保质保量地全面完成生产任务的先决条件。
1 钙、镁离子型凝聚剂和聚丙烯酰胺配合添加的作用机理夹杂在煤炭中的粘土类矿物质在水体中泥化,形成类胶体的分散体系。
它长时间悬浮,不易沉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⑴微细颗粒表面带有负电荷,互相之间因静电斥力而保持分散状态;⑵微细颗粒表面有未补偿的键能,极性水分子定向排列,形成水化膜,阻止它们互相接触;⑶微细颗粒质量轻,受水分子热运动影响强烈,导致它们稳定地悬浮在水体之中。
在以上诸原因中,第一点是最主要的。
选煤厂普遍使用的高分子聚合物絮凝剂—聚丙烯酰胺的架桥絮凝作用只适用于粗粒(>0.075mm)和细粒(0.075~0.0125mm),对于属于类胶体范畴的微细颗粒(<0.0125mm)是不起作用的。
中国矿业大学刘炯天教授首先倡导用矿物型凝聚剂MC对煤泥水进行沉降、澄清,其实质是人为增加Ca2+或Mg2+离子在选煤厂循环水中的含量来提高水的硬度。
对于水的软硬等级划分,我国尚未有统一标准,一般常采用德国度。
洗煤厂煤泥水药剂添加的研究与应用【摘要】为了解决开滦钱家营洗煤厂煤泥水沉降效果差,溢流水浑浊,影响洗煤正常生产进行的问题,通过对煤泥水、药剂原理的分析,采用不同的加药方式设计实验,最终获得一种最佳的药剂制度,加速煤泥水在浓缩机中的沉降速度,降低溢流浓度,实现洗水闭路循环。
【关键词】煤泥水;絮凝剂;凝聚剂1 前言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洗煤厂洗水必须实现闭路循环、煤泥水严禁外排。
钱家营洗煤厂采用浓缩—压滤工艺来回收系统中的煤泥,由于煤泥水中细颗粒含量高,循环水浓度高,严重影响洗煤正常生产。
2 煤泥水性质对钱家营洗煤厂浓缩的入料做小筛分试验,结果得出选煤厂的煤泥中极细粒0.5mm的含量为1.28%,灰分为55.03%。
由于细粒含量比较多,它们在浓缩过程中依靠自身重力很难沉降,容易造成浓缩溢流中高灰分的细粒煤泥含量增多,这种煤泥粒度结构给煤泥水处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为了使循环水浓度满足正常生产,应添加药剂加速煤泥沉降,以改善煤泥水中颗粒的粒度组成,加速煤泥在浓缩中的沉降速度,降低溢流浓度,达到生产要求。
3 药剂机理3.1 颗粒凝聚机理细颗粒物料的沉降主要取决于该颗粒体系的分散与凝聚状态,而决定这种存在状态的因素主要是颗粒的表面电性。
当颗粒电性较大时,颗粒之间的电斥力占主导地位,阻碍颗粒在空间上的接近而是他们呈分散状态。
当颗粒电性较小时,电斥力降低,有利于颗粒相互靠近或结合絮团,细颗粒体系的自身凝聚为它们的自然沉降创造条件。
3.2 颗粒絮凝机理在煤泥水中加入具有较长线性分子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这些高分子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发生电离作用,并通过静电键合、氢键合、共价键合等作用与煤泥水的固体颗粒发生吸附作用。
由于这些线性化合物分子结构通常很长,在水中充分的伸展,而且链上有很多活性基团,因此通常可以同时粘结多个颗粒,从而引起颗粒的聚集,形成絮团。
这个过程就叫做絮凝,而其中的高分子化合物就叫做絮凝剂。
3.3 复配作用因煤泥水中极细高灰细泥表面带有负电荷,静电斥力使极细颗粒在水中呈分散稳定状态,很难沉淀,即使加入絮凝剂也不能形成絮团。
矿物型凝聚剂用于煤泥水澄清
张敏;王永田;刘炯天
【期刊名称】《中国煤炭》
【年(卷),期】2003(029)010
【摘要】论述了煤系粘土矿物对煤泥水澄清的影响,以及石膏作为凝聚剂在煤泥水澄清过程中的作用.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张敏;王永田;刘炯天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省徐州市,221008;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省徐州市,221008;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省徐州市,221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
【相关文献】
1.添加矿物型MC凝聚剂实现煤泥水深度澄清的实验室试验 [J], 许红娜;王红霞
2.矿物型凝聚剂及煤泥水澄清试验研究 [J], 宋剑华;胡军
3.添加钙、镁离子型凝聚剂实现煤泥水深度澄清的实验室试验 [J], 江明东;宋晓;罗琼;李正明;李健刚;王鹏
4.煤污水加凝聚剂澄清,溢流排放 [J], 陈永彪
5.ZTC 1+1Ⅱ型天然澄清剂应用于一贯煎的澄清工艺研究 [J], 白兰;李晋奇;郑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絮凝剂作用下煤泥水沉降性能及絮团特性研究
王静波
【期刊名称】《山西化工》
【年(卷),期】2024(44)3
【摘要】当前我国煤泥水采用浮选工艺时存在絮凝剂投入过量问题,造成絮凝沉降效果较低、絮凝剂浪费、浮选药剂成本较大的情况。
从絮凝剂种类、絮凝剂相对分子质量、絮凝剂用量三方面因素对不同絮凝剂作用下的煤泥沉降性能及絮团特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阴离子型絮凝剂对比其他类型絮凝剂在煤泥沉降、上清液透射比值指标上效果显著;絮凝剂用量越大煤泥沉降速度越快,絮团粒径越大,上清液透射比值越大;采用小剂量药剂,相对分子质量为影响煤泥沉降关键因素,采用大剂量药剂,相对分子质量和用量均为影响煤泥沉降关键因素。
【总页数】3页(P100-101)
【作者】王静波
【作者单位】山西省孝义市应急管理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94;TQ520.61
【相关文献】
1.新型PACl-有机复合絮凝剂的混凝性能及其絮体特性研究
2.浮选尾煤煤泥水特性及沉降药剂的选择性研究
3.磷矿酸解料浆与高分子絮凝剂形成的絮团特性研究
4.
基于絮凝剂作用下煤泥水沉降絮凝效果的探究5.不同絮凝剂作用下煤泥沉降性能及絮团特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选煤厂煤泥水澄清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张明青;曾艳;刘炯天【摘要】煤泥水是选煤过程重要的工作介质,同时也是煤炭湿法加工过程产生的工业废水.煤泥水外排会严重破坏矿区生态环境,因此必须澄清处理后循环使用.分别从处理工艺、絮凝药剂和系统控制三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煤泥水处理相关技术研究进展,并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期刊名称】《能源环境保护》【年(卷),期】2010(024)001【总页数】4页(P16-19)【关键词】煤泥水;处理工艺;絮凝药剂;系统控制【作者】张明青;曾艳;刘炯天【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徐州,221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煤泥水是煤炭湿法加工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介质。
以煤泥水为纽带把众多的分选环节和煤泥水澄清环节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煤泥水澄清环节同时也是细煤泥回收环节,其目的是实现煤泥分级回收、固液分离、清水循环使用。
所以分选环节的效率和精度决定了煤泥水浓度,同时煤泥水的澄清效果又决定了前端分选环节的分选效率,煤泥水澄清效果也就成为一个选煤厂能否稳定生产的关键所在。
煤泥水中悬浮物质主要是煤颗粒和与煤伴生的矿物颗粒,如石英、黄铁矿、盐类矿物和粘土等。
其中粘土矿物可以在水中泥化、解离成微米级的单元晶层。
在水中存在时间越长,泥化程度越严重,越难沉降,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不仅粘土颗粒自身难沉降,同时也恶化了其他颗粒和后续进入系统颗粒的沉降环境,形成了难沉降煤泥水。
这是形成煤泥水难澄清的原因之一,此外还有工艺设备分选效率、精度和回收能力不足也会引起煤泥水难澄清。
高浓度的煤泥水循环使用会降低煤炭的分选效率,如果外排,则会破坏选煤厂周边生态环境,因此许多选煤厂只能间断作业。
目前国内外对煤泥水澄清处理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处理工艺、药剂开发和加药系统控制。
科学技术成果申报表
成果名称引用凝聚剂的研究探索实现煤泥
水深度澄清
任务来源选煤总厂
完成单位及龙煤公司鹤岗分公司选煤总厂
主要研究人员吴建国马玉玲黄启鹤闫世柱
司凤芝赵福彬
主要协作单位
工作起止时间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
填报单位负责人填报单位鹤岗分公司选煤总厂(盖章)(盖章)
填报日期2011 年1 月21 日
注:如本栏填写不下,可添页(大小应与本页同)
科技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鹤矿签字【200 】第号
成果名称:引用凝聚剂的研究探索
实现煤泥水深度澄清
完成单位:龙煤公司鹤岗分公司选煤总厂
签定形式:
组织鉴定单位:
鉴定日期:
鉴定批准日期:
主要研究人员名单
鉴定委员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