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高中政治 一、货币(一)预习案 新人教版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74.01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单元第一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之一——货币的职能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及其含义。
2、了解价格的定义。
3、了解流通手段的含义。
4、知道商品流通的含义及其共识。
5、知道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二)能力目标1、能运用货币的基本职能的有关知识,分析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现象,例如辨认假币。
2、认识商品——货币——货币职能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努力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情感。
2、从货币的有关知识中,认识到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不盲目崇拜金钱。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重点:货币的基本职能难点: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的作用三、知识链接第一单元是全书的基础,掌握本单元的基本经济理论是同学们学习其他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可以为同学们参与经济生活、正确认识经济现象提供有效的理论武器。
第一单元第一课阐述商品货币理论。
本课时在学习了商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认识货币的基本职能以及其他职能,理性地对待货币。
四、学法指导(一)知识篇:重难点问题分析1、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是本课知识的核心。
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货币,不了解货币的职能,就无法真正懂得货币,就无法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在这里“基本“是指这两个职能是从货币产生时就有的,货币的其他三个职能即储藏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以及世界货币职能,都是在这两个基本职能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1)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的职能。
如果不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而是一个或几个,那就不是货币,只是等价物。
货币之所以能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也有价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对商品价值言,表现为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一般情能时,只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前预习案】【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2.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3.在理解纸币的发行规律基础上分析当前物价上涨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二、能力目标:①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②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③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④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⑤认识商品—货币—货币职能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增强平等意识②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努力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情感③培养作为商品生产者为用户着想的利他意识④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币假钞的意识⑤憎恶制造假币、扰乱金融秩序等违法行为,增强法治意识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1、商品的含义2、货币的本质3、货币的基本职能【教学方法、学法点津】1、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2、学法点津运用比较法,掌握知识。
通过对货币的五种职能、货币和纸币、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等知识的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自学思考】1.商品(1)含义:商品是用于的。
(2)基本属性:商品是和的统一体。
2.货币(1)产生过程: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一般等价物固定在贵金属金银上,货币产生。
(2)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地充当的商品。
(3)本质:。
(4)职能①货币的职能是的体现。
②基本职能:和。
③其他职能: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等。
3、纸币(1)产生:金属货币(足值)-------金属铸币(不足值)--------纸币(价值符号)(2)含义:由(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3)发行限度:必须以为限度。
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通货膨胀含义原因危害(2)通货紧缩含义原因危害5、爱护人民币,反对假币(1)爱护人民币的原因(2)为什么要严惩制造假币的行为?【我的疑惑】请同学们将预习中感觉困难或不理解的问题写在下面:【课堂探究案】【温故知新】1.展示预习成果(1)本课重点知识: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规律(2)本课学生疑惑点2.趣味导入同学们喜欢逛商场或超市吗?走进超市我们会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只有要足够的人民币,我们就能买到我们喜欢和需要的东西。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神奇的货币第1框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第2课时货币的基本职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神奇的货币第1框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第2课时货币的基本职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1课神奇的货币第1框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第2课时货币的基本职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二课时货币的基本职能○课标要求1、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2、了解价格的含义。
3、知道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课前预习1、初步阅读本框题内容,找到以下概念及其相关解释。
(1)价值尺度(2)价格(3)流通手段2、进一步阅读本框题内容,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1)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除此之外,货币还有哪些职能?(2)商品流通的公式是什么?○课堂研讨1、为什么从货币产生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2、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生产者。
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是商品生产者?○经典例题1、6年前北京某工程师花1 000元随意注册的“莫言醉”白酒商标,因莫言获奖被多位酒商争相购买而升值到税后1 000万元.材料中的1 000万元( B )①从本质上看,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②从职能上看,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③从职能上看,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④从本质上看,是一般等价物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②③2、作为“起点中文网”的付费用户,小杨同学总能在第一时间读到最新的网络文学作品。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学案 1.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班级姓名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预习导学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是:2、货币的产生其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的交换——-货币。
货币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货币的含义:4、货币的本质:(二)货币的职能1、基本职能:2.其他职能: 如手段、手段、。
(三)纸币(1)纸币含义(2)纸币优点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和,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磨损。
(3)纸币发行量的限度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为限度,国家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三、问题引领,知识探究第一目:货币的本质(一)合作探究一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购买各种各样的物品,这些需要购买的物品我们把它们通称为商品。
请同学们从《卖炭翁》这首诗中,找出可以称为商品的东西。
问题2 除了这些物品之外,这首诗里还有哪些物品?问题3 (1)为什么牛和炭车不是商品而炭和食物等却是商品呢?练习内化1判断下列是否属于商品?①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②同学们买的增氧器中的氧。
③农贸市场上待售的蔬菜。
④到商店买来一个蛋糕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朋友。
(二)合作探究二某山村曾经上演过这样一幕。
有盐的喊:“要盐的拿棉布来换!”有棉布的人喊:“要棉布的拿米来换!”有米的人喊:“要米的拿茶叶来换!”有茶叶的人喊:“要茶叶的请带马匹来换!”问题1:要让他们都能成交,需要什么条件?问题2:你能设想出让交换变得方便的办法吗?问题3:我们现在不需要再进行物物交换了,我们用钱也就是货币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结合上面的事例,思考一下货币是怎么产生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第二目:货币的基本职能(三)活动探究三卖炭翁在卖炭,不断有人来问价,有人问,木炭多少钱?另一个人问:竹炭多少钱?于是他不停地回答:木炭一两白银,竹炭二两白银。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学案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1)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含义: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本质: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请思考:为什么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提示①“金银天然不是货币”是指金银作为一种自然物,在货币产生之前就存在了。
商品经济消失之后,货币不再存在,但金银仍然存在。
②“货币天然是金银”是指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
因为金银具有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天然优点,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成为货币。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3.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连一连价值尺度发放3 000元工资流通手段购买黄金存入银行保管箱支付手段牛肉30元一斤贮藏手段花5 000元现金购买笔记本电脑提示三、纸币1.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2.货币流通规律: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3.通货膨胀: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4.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表现为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试判断:国家能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 )提示B。
国家有权决定纸币发行量的多少、面额的大小,但无权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纸币的购买力是由货币的供应量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共同决定的。
山西省忻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一、货币(一)预习案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西省忻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一、货币(一)预习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西省忻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一、货币(一)预习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一、货币(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如下知识: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货币的定义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定义;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过程与方法:通读教材 P4—P8,从宏观上把握货币的本质、职能及纸币的相关经济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预习任务】(一)考纲知识清点及背诵1、商品(1)定义(2)基本属性2、货币的本质(1)货币产生的过程(2)货币的定义(3)货币的本质3、货币的基本职能(1)基本职能(2)价格的定义(3)其它职能4、纸币(1)纸币取代金属货币的原因(2)纸币的定义(3)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定义及表现(二)教材导读思考:课本是如何说明货币的本质的?(三)合作探究讨论:通过举例比较说明货币的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四)思考练习1.当下,人们对“舌尖上的安全”越来越关心。
尽管有机食品的价格明显高于普通食品,但很多人认为“吃得健康比什么都划算".甚至有人想自己种菜种粮吃。
人们自种自食的农产品( )①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②是商品,因为它耗费了人类的劳动③不是商品,因为它只有使用价值④是商品,因为它能满足人们的需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 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数量增加10%,价格水平下跌4%,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由5次减为4次.其他条件不变,若该国要保持币值稳定,流通中的货币量应为() A.增加32%B.增加26。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之货币的本质一、学习目标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商品的含义、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难点:货币的本质三、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活动探究四、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商品:(1)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是:和。
(2)商品的基本属性是和。
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的属性。
②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
2.货币(1)产生:货币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为媒介的商品流通。
(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2)货币的含义与本质①含义:。
②本质:。
即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③金银最适合充当货币的原因是什么?【重要提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只有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到金银身上时,金银才成了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因为金银最适合充当货币。
(二)、自主释疑1、商品是什么?基本属性是什么?2、货币产生过程是什么?3、货币含义是什么?本质是什么?4、怎样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五、训练操作,反馈矫正1、(2010·福建文综)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
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
由此可见 (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2、(2010·上海单科)本世纪初,国外某小镇一度出现了人们持“券”进行买卖的景象,“券”由小镇自行印发,在全镇范围内流通。
尽管最终没有得到国家认可,但当时,这种“券”( ) A.为物物交换提供了便利B.增加了小镇的财富C.执行着交换媒介的功能D.具有法定的含金量3、你认为下列哪些是商品?为什么?A.自然界的空气B.母亲为你织的毛衣C.雪山上待售的氧气D.你在使用的笔E.朋友送的生日礼物F.回收的啤酒瓶4、辨析:很多商品都可以做一般等价物,所以,金银与一般商品没什么区别,货币可以由其它一般等价物充当。
教学课题:《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一课时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编写人:编写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学习目标】在记熟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的基础上,能够准确判断出所给物品是否是商品在记住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的前提下,能够根据背景材料准确判断出货币执行了何种职能。
了解纸币的产生,掌握纸币的基本含义,明确纸币的发行不能随心所欲。
能分析纸币发行过量的危害。
【导学菜单】——我来预习(带着下列问题,自主阅读课本,解决下列问题,试着快速记忆)(一)、货币的本质1、什么是商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什么?2、货币的产生经历了那几个阶段?3、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货币与一般等价物最大区别是什么?(二)、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的职能是什么?货币的职能有哪些?基本职能是什么?2、什么是价值尺度?货币的基本单位是什么?3、什么叫价格?价值和价格有什么关系?4、什么是流通手段?什么是商品流通?二者区别何在?商品流通公式是什么?5、什么是纸币?纸币的优点有哪些?6、纸币发行量是不是越多越好?(货币发行规律)【困惑扫描】——我来质疑(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解决,仍不能达成共识,组间或全班讨论解决)【感悟平台】——我来探究(在熟悉问题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发挥小组集体智慧,共研共究,交流展示)1、埋藏在地下的石油资源待开发的原始森林自家地里种的供自家食用蔬菜母亲给子女织的毛衣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商店里待售的钢笔商店里变质的面包手机彩铃试着判断上述物品哪些是商品?简要归纳判断商品的依据。
2、小李工作后第一个月拿到工资后,想给母亲买一份礼物,在商店里看到一件标价为350元的毛衣,经过讨价还价,小李最终以280元的买到。
案例中的货币分别体现了货币的什么职能?知道它们在执行该职能时的特点吗?【建立网络】——我来归纳(在回顾本课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构建本课时的主干知识框架,形式多样,详略得当)【过关窗口】——我来检验(独立完成下列练习,小组内互批,存疑问题组内讨论,检验一下,要细心哦)1.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导学案】一、预习目标利用课前25分钟,完成下列学案内容,并熟记、理解课本重点知识,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便于课堂上针对性强化学习。
二、预习内容1、什么是商品(W)?2、全面理解货币(G):(1)简述货币的产生过程:(2)什么是一般等价物?(3)什么是货币?(4)货币形式的演变过程:(5)货币的本质:(6)什么是货币的职能?(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①全面理解价值尺度:含义:货币能够成为价值尺度的原因: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需要什么样的货币?②全面理解流通手段:什么是流通手段(购买手段)?什么是商品流通?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什么样的货币?(8)货币除具有两个基本职能外,还具有哪些职能?3、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4、如何全面认识纸币?(1)纸币的优点:(2)什么是纸币?(3)纸币有什么职能?(4)纸币的发行规律:(5)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5、了解“电子货币”。
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探究交流要求:1、小组内讨论交流预习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展示。
2、思考、讨论、展示以下活动。
二、学习过程活动一:思考与理解1、结合商品的含义,谈谈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哪两个条件?2、商品与其他劳动产品以及非劳动产品有什么关系?3、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什么,如何理解?4、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有什么区别?5、货币与纸币有什么区别?活动二:读材料,揭本质材料: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活动三:1、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一定是通货膨胀吗?2、马克思说:“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如何理解?三、反思总结四、当堂检测要求:限时10分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互批,找出问题,并商量解决。
一、货币(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如下知识: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货币的定义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定义;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过程与方法:通读教材 P4-P8,从宏观上把握货币的本质、职能及纸币的相关经济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预习任务】
(一)考纲知识清点及背诵
1、商品
(1)定义
(2)基本属性
2、货币的本质
(1)货币产生的过程
(2)货币的定义
(3)货币的本质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基本职能
(2)价格的定义
(3)其它职能
4、纸币
(1)纸币取代金属货币的原因
(2)纸币的定义
(3)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
(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定义及表现
(二)教材导读
思考:课本是如何说明货币的本质的?
(三)合作探究
讨论:通过举例比较说明货币的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四)思考练习
1.当下,人们对“舌尖上的安全”越来越关心。
尽管有机食品的价格明显高于普通食品,但很多人认为“吃得健康比什么都划算”。
甚至有人想自己种菜种粮吃。
人们自种自食的农产品( )
①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②是商品,因为它耗费了人类的劳动③不是商品,因为
它只有使用价值④是商品,因为它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 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数量增加10%,价格水平下跌4%,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由5次减为4次。
其他条件不变,若该国要保持币值稳定,流通中的货币量应为( ) A.增加32% B.增加26.4% C.增加40.8% D.减少6%
一、货币(一)
1.当下,人们对“舌尖上的安全”越来越关心。
尽管有机食品的价格明显高于普通食品,但很多人认为“吃得健康比什么都划算”。
甚至有人想自己种菜种粮吃。
人们自种自食的农产品( )
①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②是商品,因为它耗费了人类的劳动③不是商品,因为它只有使用价值④是商品,因为它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自种自食的农产品是没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①正确。
不是商品的东西,没有价值,因此自种自食的农产品,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③正确。
2.(2016·湖南五市十校模拟)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数量增加10%,价格水平下跌4%,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由5次减为4次。
其他条件不变,若该国要保持币值稳定,流通中的货币量应为( )
A.增加32% B.增加26.4%C.增加40.8% D.减少6%
答案:A
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待售商品数量为原来的110%,价格水平为原来的96%,货币平均流通次数为原来的4/5即80%,依公式,流通中实际需要货币量应为原来的110%×96%÷80%=132%,故流通中的货币量应增加32%,该题选A。